进入家族

发布文章

存储照片

崇侠重义,诗书传家——杜甫与襄阳杜氏
唐朝是一个好侠尚武的朝代。李唐王朝的建立者来自于关陇地区(今陕北、山西西部、内蒙南部地区),有着北方游牧民族特有的豪爽精神。在统一中原的过程中,唐朝统治集团亦吸收了大量的民间江湖豪侠,如秦叔宝、徐茂公、程咬金等人物,他们被写进《隋唐演义》小说之中,并成为中国民间门神。 唐朝诗人亦酷爱侠风,王维的《少年行》,孟郊的《游侠行》,岑参的《赵将军歌》等,都是侠风的佳作。李白是其中富有侠义精神的代表,他不仅剑术高超,侠肝义胆,而且乐善好施,广交天下豪杰,最著名的《侠客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唱出了侠客们的盛唐之歌。 而在诗坛与李白并称“李杜”的杜甫,则被明末卢世㴶评价“生来豪气独完…有仙佛气、有将相气、有游侠气。”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甫的言行与诗文均充溢着侠义。他的诗歌创作多慷慨豪迈,幼年起,杜甫就立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雄心大志,青年时意气风发,期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所接受的侠风一方面是受唐朝任侠风气的影响,另一方面,杜甫所受的刚正侠义的家风、儒家传统教育的濡染更是成为他崇侠尚义,歌颂游侠的精神支柱,也成就了他儒侠互补的个性气质。   图:杜甫画像   家风:崇侠重义,孝悌友爱 杜甫的家族为襄阳杜氏。杜氏是一个古老的氏族,《新唐书》记载“杜氏出自祁姓…京兆杜陵县是也。”京兆杜氏为关中士族的六姓望族之一,西晋末年,北方地区遭匈奴入侵,士族纷纷随晋室南迁,杜氏族人也是星分南北,形成不同的支脉和郡望,襄阳杜氏便是这一时期形成的。 襄阳杜氏有着浓厚的侠义精神,这也是杜甫崇尚侠义的精神来源。《周书·孝义传》记载了杜甫的六世祖杜叔毗的事迹。北魏大统十七年(552年),北周太祖宇文泰令大将军达奚武经略汉州,在南郑将萧循围困。当时,杜叔毗与他的长兄、侄子都在萧循的军中任职,被围困后,萧循派杜叔毗前去求和。就在杜叔毗外出求和之际,曹策竟然将他的兄长及侄子陷害致死,杜叔毗内怀愤志,誓死报仇。不久后,杜叔毗于京城长安白日手刃仇敌,而后自行伏法,请求判死。这种重义轻生的表现,实在侠义冲天。 在中国古代,血亲复仇一般为国法所不容,但如果行为本身带有正义性,而且事后亦能主动伏法,那么这种行为不仅会受时人称论,亦可能受到封建统治者的赞许。这是因为,血亲复仇是强烈的家族观念和孝悌伦理道德的体现,若能事后伏法,既宣扬了礼教,又维护了法的威严,实际上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 杜甫的叔叔杜并,亦是尚侠的代表。新旧《唐书》均有记载其手刃仇敌解救父亲的事迹。杜并为杜审言之子,杜审言为初唐大诗人,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并称为“文章四友”。杜审言不仅诗写得好,且在朝为官。所谓树大招风,杜审言遭人嫉妒,竟被人编造罪名,将其告成死罪。当时的杜并年仅十几岁,救父心切,在旁人看来乳臭未干的他,竟然在陷害他家的仇人摆宴当日,混入其中,并手刃仇人。只不过,手无缚鸡之力的杜并,也被仇家的乱剑砍死。好在,杜并的举动在当时引起了轰动,武则天听闻后,感念其孝行,赦免了杜审言的死罪。唐朝宰相苏颋为杜并亲撰墓志,赞其“安亲杨名,奋不顾命;行全志立,殁而犹生。”   图:杜审言画像   杜甫的人格在家族先辈的影响下,也展现出崇侠尚义的特质,体现在他的言行和诗文中。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他为房琯辩护一事。《旧唐书·文苑下》记载,房琯还是无名之辈时,杜甫就与其交好。后来,房琯在安史之乱时被派遣运送诏书至凤翔,助唐肃宗登基,官至宰相。而后,房琯由于出兵讨伐失败、门客受贿,以及贺兰进明的谗言陷害,最终被肃宗罢相。实际上,房琯是当时皇室内部斗争的牺牲品。 他的好友杜甫,当时官至左拾遗,为其打抱不平,挺身而出,上疏皇帝。他在《奉谢口敕放三司推问状》中为房琯辩护,认为房琯忠君爱国、为人正直、政绩良好,杜甫言辞激烈,还建议皇帝“弃细录大”,以大局为重,皇帝大为震怒,几乎要将杜甫处死,幸得宰相张镐进言,才保住性命,落得个被贬为华洲参军的下场。在最后关头,杜甫还是不依不饶为房琯辩护,是十分需要勇气的。 对待其他人,杜甫亦是如此。李白曾因永王之案几乎被杀,流放夜郎,杜甫在《不见》中写道:“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李白之事同房琯一样涉及政治问题,但杜甫并没有唯统治集团马首是瞻,而是站在与“世人”对立的角度,坚持自己的信念,其境界是超越时代的。此外,他还写诗为郑虔、吴郁鸣冤,作品有《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等。可见,杜甫是一位好打抱不平,且重情重义之人。这种崇侠重义的品质,无不是受家族先祖事迹的感染。   图:李白与杜甫   家学:奉儒守官,诗书传家 家风可以成为世人津津乐道的谈资,家学则是更能彰显家族底蕴的存在。杜甫家族成员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西汉以来,家族就有通习儒家经典的传统。西汉时期,杜钦成为杜氏第一个儒学之士,东汉杜笃也以儒学名世。魏晋南北朝以来,《左传》成为杜氏家族的家传学问。襄阳杜氏发展至唐代,亦一直保持儒学传统。 杜甫曾自豪地谈论自己的家族“传之以仁义礼智信,列之以公侯伯子男”。即以儒学为家学传世,而又以积极入仕行大道于天下。杜氏家族成员历代都有入仕的经历,虽然官位低微,但一直保持着“守官”的传统。 唐代,襄阳杜氏这一支有杜审言进士及第,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而杜甫的仕途则较为坎坷。 杜甫少年便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即辅佐君王使其德声厚重,又使得百姓安居乐业。他曾两次参加科举考试,均不幸落第。但为了保持“守官”的家族传统,更为了实现自己的终生理想,落第后的杜甫在长安滞留十年,写下大量的干谒诗,如《赠韦左丞相》《赠翰林张四学士》《敬赠郑谏议十韵》等,直至天宝十四载(755年),他才被授予右卫率府曹参军一职。不久后,又因房琯之事而被疏远。 即使仕途不顺,杜甫也在坚持“守官”而达到“致君尧舜”的理想。他曾给友人写诗:“死为星辰终不灭,致君尧舜焉肯朽。” 儒家认为,“君子之仕者,行其义也”。主张士人要寻求机会,积极进取,行其大义。对于杜甫而言,这既是家族的传统,亦成为他的毕生追求。 虽然家族历代官微言轻,但是奉承儒学的传统却使杜甫家族在诗歌文学上大有造诣。苏颋在《杜并墓志》中就提到,杜甫家族成员“皆文学俊异,无殒厥德。”杜甫也曾表示,“诗是吾家事。”(《宗武生日》) 作为诗歌大家,杜甫在诗歌家学上,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不仅继承先辈的优秀诗风,还承担着启迪后辈、传承优良家学的责任。 杜甫的诗歌风格多样,其中雄浑壮阔的诗风最得祖父杜审言真传。杜审言诗歌整体表现为雄伟浑厚,“边声乱羌笛,朔气卷戎衣。”(《赠苏味道》)“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送崔融二十韵》)字字铿锵,境界开阔,感情豪迈。而杜甫的诗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更是具有雄浑悲壮之气。此外,在律诗题材、章法、句式等方面,杜甫皆对祖父杜审言有所继承,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达到了令人瞩目的诗学高度。   图:望岳   而在对诗歌家学的传承上,杜甫也肩负起了这样的责任。杜甫给儿子杜宗武建立了“诗是吾家事”家学使命,又为他营造读书的氛围,指导他作诗的具体方法,如“觅句新知律”,“试吟青玉案”。对于家族晚辈,杜甫亦持鼓励和赞赏的态度,他赞赏族孙“经书满腹中”,勉励从侄杜勤“陆机二十作文赋,汝更小年能缀文。”唯恐家学不能得到传承。 家族对于杜甫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家庭中,杜甫接受了侠风的浸染,儒学的熏陶,并使之成为自己一生奉行的准则。生活中,他好行侠仗义,打抱不平;政治上,一心想要辅佐君王,关心民生;家庭中,他沿袭祖父诗风并发扬光大,为后世谋出路。杜甫的一生似乎与“侠”“儒”“诗”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这种缘分的建立与其家族有很大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米志艳. 杜甫家族家风家学研究[D].烟台大学,2018. [2]汪聚应.杜甫的侠义人格与诗格[J].甘肃社会科学,2021(04):89-96.DOI:10.15891/j.cnki.cn62-1093/c.2021.04.012. [3]胡可先.杜甫的家世、家学与家风[J].杜甫研究学刊,2018(04):3-16. [4]谭晓晔. 杜甫的家庭教育与亲情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5]图片来源:趣历史
  • 0
  • 682
  • 0
  • 0
贵学重德示儿知——陆游与陆氏家风
汉末至魏晋南北朝,中原地区战乱频繁,陆氏族人迁居江南,聚集于吴郡,始有“吴郡陆氏”之称。五代末期,国家陷入大分裂的动乱时期,吴郡陆氏由于各种原因而形成了新的居住地。至宋代时,形成了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支和抚州金溪支。山阴陆氏家族兴起于北宋,至南宋末期仍旧兴旺。其家族能够在宋代存续发展,正是因为无论族人身份富贵或是贫寒,家族发展顺遂还是阻滞,陆氏家族都能维持良好的家风,坚持严格的家法。   爱国:刚直不阿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出身于山阴陆氏一支,自幼便受优秀家风熏陶。陆游一生留下诗词作品近万首,其中近半诗词与家国情怀有关。对于陆氏家族而言,“忠孝”是人之大义,“孝”是对父母尊长而言,“忠”则是对国家,君主而言。   图:陆游画像   早年,陆游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誓愿,以慷慨报国、收复失地为己任。48岁时,陆游迎来了一生中最接近其实现理想的时光,他应宣抚使王炎的邀请,自夔州前往西北,度过了人生中最难忘的军旅生活。然而,这样的时光只持续了八个多月。后来被罢官闲居时,他回忆“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在晚年,想到山河破碎,时局动荡,壮志未酬,郁愤之情喷薄而出,他写下“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哀叹。临终前,他给儿子们留下了一首《示儿》,这既是他的遗嘱,也是他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八十五岁的陆游卧病在床,写下这首绝笔诗,嘱托自己的儿子。虽是一首教子诗,但诗中包含的家国牵挂,让人不免心生悲凉,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期盼收复中原的那天,虽然频频遭挫,却未改变初衷。   图:陆游与家人   陆游的拳拳爱国之心的来源,首先要追溯到高祖陆轸。陆轸(979—1055),字齐卿,官至礼部郎中,为官勤政,直言敢谏,廉洁爱民。陆游在《家世旧闻》中记载陆轸“性质直”,即使在皇帝面前,也不轻易修改谏言。祖父陆佃(1043—1104),字农师,号陶山,为官正直。一日朝廷议事,众人皆对司马温关于“三省法”的言论附和称是,只有陆轸直言反驳,并发表自己对三省法令的看法“三省法所以多,缘并格式在其间”。《宋史·陆佃传》记载,陆佃曾在王安石门下求学,彼时,王安石与他政见相左,当王安石问他对于新政的看法时,他亦直言不讳,谈论新法弊病“法非不善,但推行不能如初意,还为扰民,如青苗是也。”祖辈相传的忠君刚直事迹,对陆游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图2:木板画《 宋中大夫知亳州陆公佃》   对于陆游的爱国忠君思想产生直接影响的,当为其父陆宰。陆宰(1088年-1148年),字符钧,官至京西、淮南转运副使。陆宰生活在两宋之交,亲历了靖康之耻,对于家仇国恨念念不忘,富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其周围亦团结了一批爱国之士,他们以国仇为念,不忘抗金,每每聚在一起,谈至金人进犯,常扼腕痛哭,这些都深深影响陆游的思想。此外,陆宰结交的志士,皆精通诗文,在他们的影响下,也为陆游的诗文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贵学:诗书传家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趋于完善,“诗书传家”亦成为家训的重要内容。陆氏家族的诗书氛围极为突出,自陆游的高祖陆轸起,陆家世代藏书,至其父亲陆宰时,陆家藏书已有万余卷。 在《右朝散大夫陆公墓志铭》中,陆游自豪地自述家世“宋兴,历三朝数十年,秀杰之士毕出。”祖父陆佃对其学风影响尤甚。陆佃自幼勤奋耕读,《宋史·陆佃传》记载其“居贫苦学,夜无灯,映月光读书。”而后又不远千里,投奔王安石门下学习。陆佃刻苦求学,著有《尔雅新义》《陶山集》《礼象》《春秋后传》等书。 陆家以收藏书籍作为家族传统,陆游的父亲陆宰更是爱书成痴,被誉为浙中三大藏书家之一。受家族影响,陆游亦是以爱书著名,他在《读书示子遹》中描述自己“我性苦爱书,未始去几案。”在四川时,陆游购买了大量图书,返乡后,家乡人笑称他“所带尽是书”。陆游一生一边勤奋苦读,一边笔耕不辍,著有《剑南诗稿》82卷、《渭南文集》60卷,《南唐书》18卷等。   图:南唐书影印本   陆家十分重视家教、家训,祖辈已有家训《修心鉴》传世。陆游尤其重视对于子孙的教育,他以诗歌创作的方式,写下百余首教子诗,并在前人基础上进行多次修改,写下了家训专著《放翁家训》。在陆游对子孙的教育思想中,贵学思想尤甚。他反复勉励儿孙珍惜时光:“我今仅守诗书业,汝勿轻捐少壮时。”在学习方法上,要求子孙要做到勤奋、踏实、力行。“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 他还常与儿孙一同读书作诗,钻研学问,谈论国家大事,传授自己一生的诗书经验,亦师亦友。   重德:孝悌清廉 重德是陆氏家风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陆氏族人坚守孝道,葆有感恩之心。陆游在《放翁家训》中说道:“孝悌行于家,忠信著于乡,家法凛然,久而弗改。”对于孝悌,陆游并未在自己的诗作中过多提及,但从其对先人事迹的记载中可以见得,他更加注重的是言传身教。《家世旧闻》《放翁家训》里都有大量关于先祖生前言行的记载。由于家族为官清廉,陆轸年少时清贫孤苦,幸得伯父陆仁旺的帮助和教养,后来,陆轸入朝为官,不忘为伯父请求追赠。 在唐代,陆氏“为辅为相”者就有六人,宋朝建立后,陆氏文儒继出。然而这样一个显贤之家,却常出现清贫之境,缘是家族坚守的清廉家风。 陆游高祖陆轸(979—1055),字齐卿,官至礼部郎中,为官勤政,廉洁爱民。陆轸在朝廷为官四十余年,一生没有超出日常用度之外的财产,仁宗皇帝曾特赠玉砚以表彰他的廉洁。陆游的祖父陆佃亦是生活简朴,他前赴金陵王安石处求学时,肩背一捆草鞋,步行至金陵,一路风餐露宿,草鞋磨破了再换一双,裤袋断了便用草绳代替。受这样的家风影响,陆游亦是为官清廉,在多地任职返乡时,常常凑不齐回家的路费。晚年,辛弃疾在山阴为官,见到陆游住着老旧的房屋,屡次想为其另遭新屋,但都被陆游婉言谢绝。 陆氏家族虽然鼓励子孙求学以入仕,但并不推崇求取功名,而是希望子孙能够淡然处之。宋代党派斗争激烈,陆氏家族更是常受牵连:陆佃和陆表民曾被列入元祐党人,陆案和陆寘曾同时期在东南地区任职,在朱劻父子被弹劾时受到牵连而被查办,陆游因为与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斗争而受到压制。陆游亲眼目睹了朝廷官员的凶险,因此在对子孙的教育上他也提倡安分守己,不慕荣达。 重德,不仅在于自身追求,还在于待人处世。陆游教育后辈要做“善人”:“果能称善人,便可老乡里。”(《示儿》)他在《右朝散大夫陆公墓志铭》中记录了叔父陆宲仁政爱民的事迹,陆宲在江南为官时,遇到饥荒,便将60万石供米折价卖给百姓。遇到凶年,常常倾仓救济乡邻。乡邻因为困难而无力办理丧葬嫁娶时,陆宲总是在晚上默默送去接济物品。陆游赞其“盖公虽退而家居,然有所为,犹卓卓如此。” 家风家学的形成非为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数代人的共同努力。以先人为榜样,树后世之典范,这是陆氏家族最为典型的特征。陆游一生都对其家世文化称赞不已,祖辈的遗德也时时令他瞻仰,铭记于心。所谓修身治家齐国平天下,陆游严于律己,身体力行,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皆有很高成就,被誉为“中兴四大诗人”之一。于家庭,他素重家风教育,一生留下家训26则,教子诗百余首,从先辈德行,到个人修养,功名仕途,家族风气,国计民生,陆游的谆谆教诲不绝于耳,绵延后世。于国家,他忠心正直,忧国忧民,爱国热情洋溢在他整个生命中,展现出崇高的气节。 在家风的熏陶和陆游的教导下,他的后人无论是当朝为官,还是征战沙场,都能够做到正直忠贞,为国为民。他的长子陆子虞,官至淮西濠州通判,次子陆子龙,官至东阳丞,均是有名的清官;孙子陆元廷,为抗敌奔走呼号,忧愤而终;曾孙陆传义,誓死不当亡国奴,崖山兵败后绝食而亡;玄孙陆天骐,参与崖山海战,在战斗中宁死不屈,跳海殉国。满门忠烈,一家义士,亦是对陆游的最大告慰。     参考文献: [1]陈其弟.陆氏家风千古传[J].江苏地方志,2015(06):16-19. [2]刘鑫. 陆游亲情诗研究[D].西南大学,2018. [3]李建英.论陆氏家风与陆游对子孙的教育[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6(02):18-28. [4]汪晓雪. 宋代山阴陆氏家族文学研究[D].广西大学,2018. [5]冯丽君.谈宋代山阴陆氏家族对陆游的影响[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03):105-109.DOI:10.16169/j.issn.1008-293x.s.2003.03.023. [6]王永祥. 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7. 图片来源:趣历史、全历史、中国历代人物数据图像库、搜韵影印古籍 免责声明:部分插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0
  • 269
  • 0
  • 0
宰相十七位,声势冠全唐——京兆韦氏
“天下膏腴之土,莫若雍州。雍州绂冕之多,莫若韦氏。”隋唐时期的士族之中,京兆韦氏是毫无疑问的名门世族,仅唐朝之时,就出过宰相十七位,且家族仕宦率极高,高品级官吏层出不穷,势冠全唐。不同于其他世家大族出现过的断层情况,京兆韦氏家族自西汉年间到唐末的发展历程中,历朝历代皆有掌握大权的人物。而且,京兆韦氏家族文学十分强盛,韦氏家族成员的作品亦多为雅俗两届共赏,韦应物、韦庄、韦绚等都是当时较为著名的家族成员。京兆韦氏家族不仅谋得了较高的家族地位,且家族文化也十分繁荣。那么,这个家族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才能历经千年而不绝于时,并最终形成花团锦簇的盛况呢? 韦氏家族形成于汉初,而崛起于西汉中期。家族最初登上政治舞台的是韦孟。韦孟为西汉初诗人,精通鲁《诗》,并将之作为家学传世,有《讽谏诗》《在邹诗》流传于世。韦孟先后仕楚元王、楚夷王,宾主和睦融洽,他曾回忆当时“左右陪臣,此惟皇士”。奈何楚元王之孙刘戊为王后,荒淫无道,与吴王刘濞一同发动七国叛乱,韦孟多次对其规谏而不被采纳,无奈之下,韦孟愤然辞官,携家眷迁往山东邹鲁地区。   图:七国之乱   韦孟虽丧失官职,但他对家族日后的发展却影响重大。韦孟徙居的邹鲁地区为孔、孟等一大批硕学之士的文化活跃舞台,无疑使其家族进入了当时中国最富学术盛名的地区,为日后“尊经好学”之家学家风的形成提供良好条件。   经学传家:家族地位的奠定 西汉中期,研习儒学经书之学者在政坛上渐次崛起,韦氏家族也由此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韦孟之后,邹鲁大地涵养出韦氏家族的又一位名人——韦贤。韦贤字长孺,为韦孟玄孙,他在研习自家传世之学鲁《诗》外,还精于《礼》、《尚书》,开馆教授,声明远扬。韦贤后来被汉帝征为博士,给事中,本始三年(前71年),七十多岁的韦贤获封扶阳侯,迁为丞相。这是韦氏儒学传家,冠盖相继的良好开端。 韦贤四子,除三子韦舜留于鲁地看守坟墓外,其余子孙皆迁往长安。韦氏家族的第三位名人——韦玄成,为韦贤少子。韦玄成字少翁,少年好学,修习父业,通晓儒经,谦逊侠士,官至丞相。父亲韦贤去世时,玄成佯装狂癫而让爵于兄,后经丞相御史案验,不得已而受封爵。为相七年,韦玄成“守正持重不及父贤,而文采过之”,他好为四言诗,著有《自劾》及《戒示子孙》二首。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贤弟以杜东原为初陵,更名为杜陵,身为重臣的韦玄成随之徙居于此,此即为后世韦氏世代居住的郡望——京兆。同父亲一样,韦玄成也是以通晓儒经而官至丞相的,因而邹鲁一带流传谚语“遗黄金满籝,不如教子一经”,留给子孙满箱黄金,不如传给一部儒经。《汉书》评价“由是鲁诗有韦氏学。”可见,此时的韦氏已经发展为典型的诗礼之家,并且在政治上崭露头角。 而后,韦玄成之侄韦赏被封侯,韦玄成子孙亦世袭扶阳侯的爵位。直至王莽改制,战乱再起,韦氏家族的列侯之路也因此中断,韦氏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由以回落。东汉时期,尽管在政治上缺少韦贤、韦玄成父子般显赫的人物,但由于光武帝刘秀“本好学问”,朝廷仍对经学大力提倡,韦氏家族经学传家的底蕴使其在东汉依旧保持着特殊的社会地位。东汉光武帝末年,韦氏家族走出了第四位名人——韦彪。 韦彪字孟达,为韦贤四世孙。韦彪以“纯孝”闻名,又一学术显名于世,“好学洽闻,雅称儒宗。”韦彪一生忠心事君,为国分忧,深得皇帝嘉纳。在职时,韦彪多次对朝政提出修改建议,如主张为政宽厚,反对吏治苛刻;他还建议追禄功臣子孙,以褒显先勋。韦彪在文学上亦多有造诣,曾著书十二篇,号曰《韦卿子》,载于《新唐书》的《三辅旧事》也多以为是韦彪所撰。 虽不复西汉时的显贵,韦氏家族仍旧保持着经学传统,维持着声望权势。纵观韦氏家族在西汉和东汉的发展过程,可以窥见,韦氏家族世代以经学传家,并且以此为根基,名节自励,种种迹象表明,西汉末年以来韦氏家族已初具世家大族之雏形,为魏晋以后家族兴盛奠定重要基础。   武质文化:家族地位的确立 东汉政权崩坏以迄西晋立国,世家大族在政治、经济及文化上都占据着有利位置,京兆韦氏家族在名、位、势、时等方面亦皆有出色表现,这其中主要以太仆韦端父子为主。 韦端与当世山东名儒孔融交好,又与当时杜陵金敞、长陵第五巡同郡齐名,时人谓之“京兆三休”,声名显著,因而家族屡次被朝廷征召入仕,韦端最先被召。韦端出身于举孝廉,历任凉州刺史,后又被曹操拜为太仆,进入中央机构。韦端之子韦康后经荀彧举荐,代其父为凉州刺史。次子韦诞,少有文采,善作文,并长于书法,历任郎中、光禄大夫等职。 至西晋前期,京兆韦氏家族在相对稳定的政局中发展得较为顺利。而后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社会进入长期动荡。 十六国后期,韦氏家族文化逐渐转变,形成以经学为基础,以武质为主的武质文化。家族开始强调武功和忠勇,使得韦氏逐渐培养出愈来愈多的文武兼备的人才,上战场能够杀敌,下战场能够传学,这对于京兆韦氏家族地位的确立和巩固尤为重要。 北朝时期是韦氏家族的上升期,北魏为求长治久安,立国伊始便吸纳和尊重汉族人士。缘此,韦氏不少子弟进入北魏政权并任显职,韦孝宽为其代表。 韦孝宽,名宽,字孝宽,以字行于世,一生南征北战,功勋卓著。韦孝宽自幼聪敏好学,经史子集,无不博览。少有壮志,遇事谋划令人称奇。时值东西魏分立,韦孝宽随宇文泰力保西魏,在东西混战中屡建奇功,进爵建忠郡公。后来又随于谨南伐,拔南梁江陵,功拜尚书右仆射。韦孝宽以其杰出才能和卓越战功,一生获取了北朝政府奖掖仕进、褒封赏功的一切名誉封号,成为关陇军事集团的核心人物,地位和富贵无以复加。西魏北周时期的京兆韦氏家族历经数代发展,其势力已经突破关西一隅,开始质变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士族家族了。   图:陆昀绘木板图《射赏还格》,主人公为韦孝宽   师承家法:家族地位的繁盛 京兆韦氏进入隋代以后,延续了西魏北周以来家族发展的强势劲头。载于《隋书》的韦氏成员就有二十一人,且多为高官显职,政治上与隋王室保持着密切联系,其中以韦世康及其弟兄最为著名。 韦世康,字世康,叔父韦孝宽。韦世康深沉明敏,才干过人,深受左丞相杨坚信任。杨坚篡周建隋之际,韦世康受任绛州刺史。镇绛期间,民称惠政,韦世康亦因政绩出色而一路官升,官至吏部尚书。韦世康不仅为官清廉,而且身居高位时也未尝有骄矜之色,获得百姓称赞。 韦世康之弟韦洸,字世穆,性情刚毅,长于马弓。北周对外战争时,韦洸数从征伐,北周末时随韦孝宽征讨尉迟迥,隋初时统兵北上御敌,均以军功获封,官至江陵总管。世康弟韦艺,字世文,周武帝时屡立军功,官至大将军,入隋后拜为齐州刺史,为政数年,民众皆称其惠政。韦艺还颇具商贾才识,为官时利用有利条件,与少数民族开展贸易往来,获利颇丰,厚积家资。 隋唐两代皆定都于关中地区,而京兆韦氏又是关陇集团的重要成员,对于世居关中地区的韦氏来说,无疑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势,其在隋唐两代的兴盛早已成为定局。 李唐王朝时期,京兆韦氏共出了18位宰相。凭借门荫和科举制双轨并行,大量家族子弟入朝为官,造就了京兆韦氏的兴盛。家族成员多与社会名流结交,如诗圣杜甫就与多位韦氏成员交好;同时,婚姻关系也是京兆韦氏用以维系自身家族势力的途径,除了与世家大族联姻,家族女子也多婚配与李唐王室,如唐太宗贵妃之首韦贵妃,以及唐中宗时期权倾一时的韦皇后。 在唐代诗坛上,京兆韦氏也占据了重要地位,世人熟知的韦应物及韦庄皆为诗坛代表人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首著名的《滁州西涧》便是出自韦应物之手,而反应唐末黄巢起义乱世的《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合称为“乐府三绝”便是韦庄的杰作,韦庄后期劝蜀王王建称帝,官至丞相。   图:韦应物画像   一个家族要长久发展,除门第、军功之外,保持家学传统与文化优势尤为重要。从整个家族发展的历程来看,京兆韦氏以经学起家,能够容纳武质文化,而又不抛弃学业之根本,这是使其家族能够历经数百年而不断兴盛的关键。而那些不能保持文化上的优势,仅凭一时机缘或契机而迅速兴起的家族,则会在短暂繁华之后迅速衰落。     参考文献: [1]孟祥娟. 隋唐京兆韦氏家族文学论考[D].吉林大学,2010. [2]王伟. 唐代京兆韦氏家族与文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9. [3]图片来源:趣历史、古籍插图库、中国历代人物数据图像库
  • 0
  • 299
  • 0
  • 0
曲学、女性文学兴盛的独特世家——吴江沈氏
在中国古代,江南地区孕育了许多名门望族,他们大多在文学上具有较高成就。吴江沈氏便是其中之一。其家族兴起于科举,后在曲学领域大放光彩,并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沈氏女性文学,为江南文学世家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风采。   家族演进 吴江沈氏的发展演进大致历经科举起势、持续繁盛和逐步衰落三个阶段。从元末明初至清朝同治时期,其家族共历十七世,绵延四百余年。 吴江沈氏的迁居始祖是沈文,他为了逃避战乱,于元末明初由浙江乌城迁至江苏吴江,并在此扎根。在数代人的不懈努力之下,吴江沈氏在明朝中期逐渐有兴起之势。第六世沈汉是家族中第一位步入仕途的人。他于正德十五年中进士,后进官户科给事中,开启了吴江沈氏的仕宦道路。自沈汉后,沈氏家族科举繁盛,仕宦不绝,逐渐发展为当地的名门望族。   图:沈汉   明末清初,吴江沈氏发展到达最为繁盛的时期,有着“科名接踵,代不乏人,五凤八龙,誉起江表”的盛况。其中“五凤”是指万历年间沈氏同辈中先后举进士的五人(沈璟、沈瓒、沈琦、沈珫、沈珣),他们科甲蝉联,同朝为官,并且文才不凡,均有诗文传世。此外,他们还兴修家谱,建立义庄,为团结家族做出不少贡献,使得吴江沈氏成为富有名望的大族。而“八龙”则是指沈氏“自”字这一辈的八位人才(沈自继、沈自征、沈自友、沈自籍、沈自炳、沈自然、沈自駉、沈自东)。他们继承了先辈的优秀传统,进一步推进了文学方面的发展。沈氏八龙在诗、词、曲领域均有建树,其中沈自征的所撰写的曲学作品被誉为当世“第一流”,沈自然则因诗名被誉为“松陵五才子”之一。他们将吴江沈氏的文学发展推向了鼎峰。这一时期的吴江沈氏科举兴、文学盛,俨然已经成为声名显赫的世家豪门。 然而在清乾隆往后,吴江沈氏逐渐走向了衰落。这一时期,沈氏家族不仅举业式微,文学上的成绩也难以与先辈匹敌。沈氏家谱中也记载到:“支系虽繁而人则益贫,居则益散。期间能保有世产、廪给裕如、读书自好者不过十之二三。”可见吴江沈氏在当时正处于趋于贫乏、书生锐减的情形之中,家族发展难掩颓势。 究其衰落原因,既有社会环境的外因,也有家族自身的内因。首先是战争的影响。明清易代时期,吴江属于江浙要地,曾有“东南有事,水陆之师必由吴江”的记载,所以此地常常饱受战乱。并且吴江人士大多看重名节,爱国忠君,于是自发掀起一股抗清大潮,沈氏子弟也有加入其中。最终他们不敌清军,而这直接导致了沈自炳、沈自征两支派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尽管明末清初是吴江沈氏发展的高峰期,但历经战乱洗礼,便埋下了衰落的种子。 其次是地区因素。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赋税繁重,但民俗崇尚奢侈。归有光就曾记载:“吴中田土沃饶,然赋税重而俗淫侈,故罕有百年富室,虽为大官,家不一二世辄败。”足以说明吴中地区的家族想要保持富裕是非常困难的,世家大族最终也难逃入不敷出、日益贫困的结局。 最后,吴江沈氏内部衰落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从清朝乾隆时期开始,沈氏家族中进入仕途的人数衰减,有官职的也都是一些小吏。没有了高官厚禄的支撑,便无法维持一个大家族的延续,家族从内部开始瓦解。 在历史变迁中,逐渐沉寂消亡是许多世家大族都难以逃脱的命运,但他们留下的精神文化却会永远镌刻在历史长流中。吴江沈氏最突出的家学文化便是曲学,他们在中国戏曲界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曲学兴盛 明末清初时期,吴江沈氏经历了一个曲艺文化兴盛的阶段,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戏曲作家。并且这一阶段绵延百年,曲学逐渐成为了沈氏家学。 沈璟是开拓沈氏曲学的先驱,在家族众多曲艺人才中,其声名也最为显赫。原本沈璟顺应着先辈的发展轨迹,积极科举入仕,考取功名。然而他的仕途生涯并不顺利,年仅三十七岁就告病还乡了。官场失意的他寄情于词曲研究,潜心耕耘二十余年,终成一代曲坛大家。 在明代,沈璟与汤显祖齐名,其贡献甚至影响了明朝万历年之后的曲坛。沈璟的主要成就在戏曲音乐理论方面,由他编撰的《南九宫十三调谱曲》完善了南曲音乐的体制,整理了南曲曲谱的规范,为戏曲的音乐编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近代著名戏曲理论家吴曾梅称其“卓然为曲家不祧之祖”,可见沈璟在戏曲界的地位之高,影响之大。   图:沈璟   沈璟之后,吴江沈氏继续传承与发扬了曲学文化。其侄沈自晋集合族中众人一同编撰了《南词新谱》,从形式与内容上对沈璟的《南九宫十三调谱曲》进行了修订与更新,并加入了沈氏家族曲家的作品。这一举措不仅进一步扩大了沈氏曲学的影响力,还凝聚了家族的力量,共同加强了吴江沈氏的社会声望。 从吴江沈氏的曲学发展中可以发现,其家族具有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十分注重家学的继承与传播。这一特质同样也体现在家族对女性的教育和作品传播上。   女性文学 吴江沈氏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女性文人,先后有二十七位的作品流传于世,她们在诗、词、曲领域皆有建树,这在封建社会实属罕见。 并且沈氏家族的女性文人具有鲜明的家族性特征,她们形成了以沈宜修为核心的女性作家群,并以血缘和姻亲为纽带,在创作中互相往来,互相倡和。 作为女性作家群的中心人物,沈宜修在诗词上具有很高的造诣。其著有诗赋杂文集《鹂吹集》,当中收录了624首诗,190首词,和19篇骚赋传序,为吴江沈氏女性作家存世诗文数量的榜首。而她的作品不仅数量丰富,质量也属上乘,曾有“格调近古,取法乎上,词采清丽,气韵不俗”的高度评价。   图:沈宜修   她的女儿叶纨纨、叶小纨、叶小栾也继承了母亲的文才,均有文集传世。其中叶小纨著有杂剧《鸳鸯梦》,是我国第一位有戏剧作品流传的女作家。并且该杂剧是以她们三姐妹为原型而创作,足见其手足情深。 而这种萦绕于笔端的血缘亲情是吴江沈氏女性文人所展现出来的重要特征。她们大多为母女词人、姐妹词人、妯娌词人,在创作上彼此吟颂,情感上相互慰藉,向世人展示了独特的家族女性文学之风。《松陵女子诗征》就曾评价到:“沈叶两家闺秀实足弁冕我邑词坛,非第为明清两朝蝉蜕之中坚也。” 吴江沈氏女性文人之所以如此负有盛名,与其家族重视对女性文学的传播有关。古代女性作诗写词通常只是作为一种文本形态在闺阁或诗友中传播、欣赏,并未被社会所认可,没有系统的记录,所以少有传世。而吴江沈氏家族打破了这种社会偏见,族人十分重视对女性文学作品的记录和保存,并积极编辑出版,以获得更大的流传度。沈宜修和其子女的作品集就是由其丈夫整理集合而成,并有沈氏族人为其作序。第九世的沈彤和沈祖禹也编辑出版了《吴江沈氏诗集录》十二卷,后两卷专门辑录了六世到九世共21名女性的诗歌作品,为沈氏女性文学的传播做出巨大贡献。 在思想封建的古代社会,吴江沈氏能够打破固有偏见,重视女性教育,尊重女性劳动成果,足见其家族的思想之先进。沈氏女性文学也因此在历史画卷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从吴江沈氏的发展中,不难发现文学是贯穿整个家族的精神力量。共同编撰曲学著作,这是文学、文化将家族众人凝聚在了一起;积极传播女性文学,这是族人对家族文化更深更广的拓展。历经四百余年的实践,吴江沈氏为世人展现了一个文学世家强大而独特的精神风貌,值得后人欣赏学习。     参考文献: [1]郝丽霞.吴江沈氏文学世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2]冯俊杰,董慧敏.沈璟、汤显祖批评印象谈[J].艺术百家,2009,25(4):134-137,97. [3]陈志勇.沈璟及族裔与明末清初江南曲学格局的变貌[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7(3):147-153. [4]郝丽霞.明清吴江沈氏家族的女性文学意识[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6):68-72. [5]郝丽霞.吴江沈氏女作家群的家族特质及成因[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6(6):49-54. [6]图片来源:趣历史网、全历史网
  • 0
  • 460
  • 0
  • 0
培养出金庸、穆旦的百年世家——海宁查氏
浙江海宁查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江南望族、文宦世家。家族经历曲折坎坷,充满戏剧色彩,却始终不改其读书立家的本性。 查氏原为姬姓,周惠王时期先祖受封于查地,后世便以查为姓。经过一系列历史变迁后,查氏演变出两分支,分别为休宁查氏和婺源查氏。海宁查氏便由婺源查氏演进而来,元朝至正十七年族人查瑜为躲避兵乱举家从江西婺源迁居至浙江海宁袁花,距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 如今我们所熟知的作家金庸(查良镛)、诗人穆旦(查良铮)均为海宁查氏族人。   科举起家,惨遭变故 海宁查氏的兴盛起始于科举入仕。据《海宁州志稿》记载,海宁查氏在明代共有6名进士,17名举人,其中查大韶和査继佐分别是明朝崇祯三年和六年科举考试的第二名。査继佐还参与了明末清初的抗清斗争,后来归家隐居,论著讲学,为海宁查氏的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到了清朝初期,家族发展到达最为繁盛的时期,海宁查氏的科举成就到达鼎峰。仅康熙一朝便有10名进士,并且其中有5人供职翰林院,时称“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一时风光无二。其中最为闻名的是查慎行,其于康熙四十二年供职南书房,授翰林院编修。据传,查慎行天资聪慧,五岁能作诗,六岁通声韵,十岁即作《武侯论》,为同乡前辈范骧称赞曰:“援经证史,论断卓,旷世才也。”查慎行在诗歌上的成就斐然,其诗重白描,不过分华丽,诗风清新隽永,被誉为诗坛清初六家之一,对后来的诗人袁枚和“性灵派”诗歌影响至深。这一时期的海宁查氏家族无论在科举还是文学方面都呈现繁荣之势,逐渐成为名噪一时的世家大族。   图:查慎行   然而到清雍正时期,海宁查氏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这一打击也导致其科举之名骤然没落,且再也没能恢复往日兴盛。雍正四年,查嗣庭出任江西乡试主考官。据传他以《诗经》中“维民所止”这一诗句命题。因“维”、“止”二字正是“雍正”的下半部分,有人向皇帝告密称此题便是暗示取“雍正”之首的意思,皇帝因此大怒。这种说法广为流传但考据不详。 而另一种更为可信的说法是雍正认为查嗣庭借出题讥讽时事,对当局心怀愤懑。其所出首题出自《四书》中的“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意思是君子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言语优秀而推举他,也不会因为一个人有缺点而废弃他好的言论,雍正认为这与国家的取士之道不符,是对国家举荐人才制度的讥讽。另外有两题出自《易经》和《诗经》,取“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和“百室盈止,妇子宁止”两句,题目本身并没有问题,但雍正认为这是暗示人们要将题目中的“正”和“止”二字做联想,暗喻斩雍正之首。随后,雍正派人搜查查嗣庭的住处和行李,发现其记载着针砭时事的日记簿,将之列为逆反的直接罪证。查嗣庭因此被判处凌迟,后病死狱中,却仍被枭首示众。而家族中与查嗣庭血缘关系最为亲密的族人若十六岁以上则被判处斩刑,十五岁以下则被流放三千里之外,其他被株连的查氏族人也多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经此文字狱一案,海宁查氏从名门望族成为了戴罪之门。   图:查嗣庭   查嗣庭一案还牵连了不少与其有关联的官员、文人,还使雍正对浙江文人产生了更深的厌恶,特下诏暂停浙江人参与科举考试,三年之后才恢复。雍正采取的这一系列严厉举措,其实都源自其要巩固皇权的心思。查嗣庭原是权臣隆科多和蔡珽举荐的人才,而彼时雍正正要打击这类权倾朝野的大臣,于是便把查嗣庭一案与年羹尧、隆科多、蔡珽等大案相牵连。此外,在明朝覆灭之时,浙江人或积极抗清,或不配合新政权,雍正本就对浙江人心存不满,于是也借查嗣庭一案来打击浙江人。海宁查氏彻底沦为了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 直到乾隆帝即位,颁布赦令,应许被流放的查氏族人归家,海宁查氏才逐渐开始从文字狱案的阴影中走出来。然而海宁查氏经此重大变故,科举业一蹶不振。据资料记载,查嗣庭一案后至乾隆、嘉庆两朝期间海宁查氏中进士者3人,中举者5人,远远不如明末清初时繁盛。但文字狱案并没有改变家族中浓厚的文学氛围,海宁查氏仍培养出不少文人。诸如查揆,据记载其文笔斐然,“每赋一篇,必为杰构”,著有《笎谷文集》、《菽原堂集》等;查世燮,绘画书法具佳,善画人物、花鸟,兼工篆书、隶书,著有《待月居吟草》。直至近现代,家族还培养出了著名诗人穆旦(原名查良铮)和著名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镛),可见其家族的文化底蕴之深厚,生命力之顽强。这背后离不开良好的家风家训支撑。   图:金庸   家族家训,细致全面 海宁查氏的家训细致而全面,在许多方面都有详细的解释,其主要从个人、家庭和社会这三个方面对家族子弟做出规范。 在个人方面,海宁查氏家训有志向、言行和教育三个维度。一是“惟立心向上,务做第一等人”,其教育族人要有远大的志向,不能流于世俗、目光短浅,要做人上之人。二是“言必择善,行必和缓,毋以暴怒,招其祸衍”,其告诫族人要谨言慎行,宽于待人,以免招致祸患。三是“励学型家”,“读书为本”,其教育族人要勤奋好学,陶养性情,以文学文化作为立家之根本。正是有了这样的训诫,海宁查氏从耕读之家转变为了文宦世家,实现了社会阶层的跨越,也使得他们在经历文字狱劫难之后仍然不改其读书治学的根本。 在家庭方面,海宁查氏的家训具有典型的儒家风采。学者黄明毅将其总结为四点:忠信守礼,孝友传家、勤俭持家与和睦安贫。海宁查氏先祖认为忠信守礼可以保持家族世代繁衍延续,所以教育幼小也先从礼仪学起。而孝悌则是调节家族成员关系和形成良好门风的关键,教育家族子弟要孝顺恭亲的训言在海宁查氏留存的家训中十分常见。例如《查继佐年谱查慎行年谱》曾记载:“孝悌为根本,忠厚以周旋”,“出则有方,入则孝悌”等。此外,勤俭、安贫也被海宁查氏视为立家之本。节俭不仅能够避免家庭的铺张浪费,也能培养人的道德修养,使之不易被欲望所驱使。其家训有云:“食但充口,毋贪美昧;衣但蔽寒,毋贪绫绢。非礼勿取,量力节俭。”可见其对勤俭、安贫的要求已细致入微于衣食之间。 在社会方面,海宁查氏的家训教人友善和睦、忠勤敬业的入世之道。首先对待邻里要和睦包容,对待他人要乐善好施。乡邻关系是中国古代社会非常重视的一种人际关系,“和于邻里,睦于亲切”,海宁查氏深谙此道,也以此为训。其次要有家国之心,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此乃海宁查氏的为官治国之道。其家训强调“往矣忠勤,毋忘国恩”,这不仅是对国家的回馈报答,也是对自我修养的要求约束。 个人、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层层递进,彼此支撑,互相影响,这说明海宁查氏的家训已成一套体系,无论是内在修养还是外在修为都有具体详细的解释,可见其务实、笃实的本色。 世家大族的发展演进通常都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海宁查氏却因为遭受统治者的刻意打压而骤然衰落,在数百年的历史长流中,荣辱与共,遗憾不已。但是这种遗憾以及一个望族背后传承的家训家风仍然能为现在的我们提供一些警示与启发。     参考文献: [1]韩逢华.海宁查氏文学家族研究[D].苏州大学,2008. [2]黄明毅.清代海宁查氏家族家训及现代传承[J].新余学院学报,2019,24(1):116-120. [3]张毓洲.查嗣庭文字狱案与海宁查氏文学世家的衰微[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8(2):53-59. [4]图片来源:中国历代人物数据图像库、全历史网
  • 0
  • 982
  • 0
  • 0
科举望族,散文鼻祖——桐城麻溪姚氏
桐城,即安徽省桐城市,属安徽省安庆市地区。清初曾隶属于江南省安庆府,康熙六年改属安徽省安庆府。桐城的姚姓氏族有三个,麻溪姚氏是最为兴盛的家族,为桐城五大世家之一,在桐城历经六百余年,绵延二十世。根据《桐城麻溪姚氏宗谱》记载,桐城麻溪姚氏的一世祖姚胜三祖籍浙江余姚,元朝时随父亲来到安徽,随后隐居于大宥乡的麻溪,故称麻溪姚氏。该氏族也是吴兴姚氏的一支脉,其祖先可追溯至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舜帝。桐城麻溪姚氏家族是著名的科举家族和文化大家,在科举和文学方面都具有较为突出的成就。   科举家族,重教兴文 学者张杰曾在《清代科举家族》中首次提出“科举家族”的概念,它要求家族中“从事举业人数众多,至少取得举人或五贡以上的功名,在全国或地方产生重要影响”。根据《桐城麻溪姚氏登科记》记载,桐城麻溪姚氏自明朝景泰元年至清朝嘉庆十六年,共三百六十二年间,登科者有四十四人,高中进士者有二十人。桐城麻溪姚氏不愧为名副其实的“科举家族”。 虽为科举家族,但桐城麻溪姚氏并非代有宦仕,在家族演进过程中也衍生出了文学的发展。根据《桐城麻溪姚氏宗谱》记载,家族前四世并没有入仕之人,只是一般的务农百姓,但是家庭富裕注重教育。至第五世姚旭,始中进士。至第十世、十一世,桐城麻溪姚氏家族才初步发展成为科举家族,这一时期考取功名、入仕为官者数量开始增多,为家族往后的科举兴盛打下了基础。 第十二世是麻溪姚氏发展的一个小高峰,也是人才涌现的一世。如姚文然,中崇祯十六年进士,官至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姚文熊,中康熙六年进士,后任西阶州知州;姚文烈中顺治八年举人,后任云南楚雄知府;姚文燮中顺治十六年进士,后任云南开化府同知……除了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之外,这一世的麻溪姚氏族人还多有文学成就。姚文烈、姚文勋、姚文然三兄弟就因文采斐然,被誉称为“江北三姚”。这是家族经过长期治学积累的结果,也给后世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第十六世至第十八世是麻溪姚氏发展的又一高峰,无论是科举还是文学都达到了鼎峰。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属第十六世姚鼐,他在乾隆二十八年中进士,殿试名列二甲,先后任礼部主事、乡试副考官、刑部郎中等官职。同时,他在文学上以文章著名,开创了“桐城派”散文,著有《惜抱轩文集》等。姚鼐的文学影响十分深远,他在世时积极教书讲学,培养了大量门生,其自主创立的“桐城派”古文理论代代相传,授其弟子与孙辈姚莹、姚柬之、姚元之等人,又经他们传于后世。“桐城派”也成为了清代百余年间的主流文学学派。在思想上,姚鼐推崇宋代的程朱理学,认为其更契合圣人的宗旨,有关乎身心、国家的学问。虽然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理学并不为主流所认可,但在姚鼐和其弟子的努力下,理学在学界掀起阵阵波澜,为学术格局增添了新的变化。   图:姚鼐画像   第十八世姚莹是清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也是“桐城派”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著有《东槎纪略》、《康輶纪行》等。于嘉庆十三年中进士,曾先后任广西、湖南按察使,是鸦片战争时期保台抗英的名臣。姚莹曾在与英国侵略军的对峙中领兵五战五胜,台湾寸土未失,这是中国近代抗击外敌入侵战争上鲜有的功勋。同时,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抵抗外敌,远在嘉庆年间,就开始求购西域的书籍资料,探究当地的形势与发展,其眼界和思想都颇具前瞻性。姚莹的政治成功使他内受朝廷同僚嫉妒,外遭英军怀恨,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便含冤入狱,被贬川藏。但他并未消极怠慢,而是在此期间详细考察了四川、西藏地区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人文历史等,同时大量阅读西方各国文化历史源流,最终著成《康輶纪行》15卷。该书提醒世人要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技术以抵御外侵,并防范英国对西藏进行侵略。姚莹所留的记录至今仍对当地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并为“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提供了有力的证明。《康輶纪行》和姚莹的思想观念也成为了中国近代思想的启蒙之一。 进入晚清时期,桐城麻溪姚氏开始逐渐走向没落,后世考取功名者不多。学者吴婷认为造成这样的局面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晚清时局动荡,战争不断,并且安徽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战场,对麻溪姚氏家族造成了重大影响。另一方面,麻溪姚氏家族族人的勤学上进之心开始衰减,族人更倾向于捐保入仕而非应试。长久没有中举之例,族人便认为中举一事非常困难,就不去努力争取了。可见大家族的兴起与延续既需要客观环境的支持,也需要族人的世代努力。   朴实家风,代代传承 从桐城麻溪姚氏的世系发展来看,家族的兴盛是一步步踏实积累而来,这也跟其注重教育、培养德行的朴实家风有关。 桐城麻溪姚氏家族历来深明勤恳治学、言传身教的道义。家族中多有开办学堂,教书育人之人。姚鼐、姚莹、姚柬之等人更是将“桐城学派”发扬光大,传于后人。《姚氏先德传》上还曾记载过麻溪姚氏第八世祖姚希廉悉心培养子孙、传承家学的事迹。他以身作则,广交文儒,以教育儿子们,让他们开阔视野。姚希廉死后,其长子姚承虞子承父责,严格监督弟弟们的学业。正是这种重视教育的家风,使得姚希廉四子皆入郡县学,两个孙子中进士,开启了桐城麻溪姚氏科举家族的发展之路。 在德行方面,桐城麻溪姚氏的先祖立下族训,要求族人之间互相帮扶,时时周济友邻乡邑。史料多有记载麻溪姚氏族人的相关事迹——例如姚文荧时常为贫困的族人供应粮食;姚兴毫立“以德业为先”为家法,凡有人遇到窘迫的情况,他必定尽力周济;姚孔嵚医者仁心,每遇到贫困的族人便暗中救济,不让人知道。而遇饥荒之年,姚氏族人也多赈济灾民。据记载,姚文鳌先后在康熙十年和康熙十八年正处大饥之年的情况下,为百姓募捐粮食,设置粥厂以救济灾民。还有道光二十八年,乡邑间发生洪涝灾害,时任家族主事的姚永康广施粥粮,救活了许多村民。长久以来,大家族的延续都离不开亲友团结、乡邻和睦这一要素。桐城麻溪姚氏家族良好家风的传承便印证了这一点。 此外,桐城麻溪姚氏家族追崇宋明理学,提倡尽孝道,守贞节。《姚氏先德传》专门著有“贞节”一章,来歌颂家族中的贞孝之人。根据史料记载,麻溪姚氏家族的孝顺、守节已经到了“极致”的地步。多位子孙侍奉患病长辈衣带不解,昼夜不眠,事必躬亲——姚孔釴因父过世哀恸以致失明,直到服丧结束才逐渐恢复视力;姚润放弃仕途侍奉母亲七年不离其床榻,母亲去世之后日夜哭泣,一年后也患病离世。 麻溪姚氏族人的孝顺感人至深,而家族中的寡居女性也多立志守贞守节。《桐城麻溪姚氏宗谱》上记载了多名姚氏女性年纪轻轻便遭遇丈夫离世,为其守节长达五六十年。姚棻之女甚至绝食以表贞烈,七日后也随丈夫离世。 从现在的视角来看,这种程度的孝顺和守节其实是对人性的压迫,并不值得推崇。但是这种家风的形成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家族的声望与延续。去其糟粕而留其精华,适度而理智的孝顺和忠贞也不失为一种美好的品质。 当今社会不再遵从科举制度,科举家族的辉煌也已经成为过去式。但是科举与入仕的背后,离不开坚实的文化基础支撑。桐城麻溪姚氏勤奋治学的精神仍然值得后世参考学习。     参考文献: [1]吴婷.清代桐城科举家族姚氏研究[D].辽宁大学,2013. [2]汪孔丰.桐城麻溪姚氏家族与桐城派兴衰嬗变研究[D].上海大学,2013. [3]百度百科.姚鼐 [4]百度百科.姚莹 [5]图片来源:中国历代人物数据图像库
  • 0
  • 580
  • 0
  • 0
毁于战火的明清齐鲁望族——新城王氏
在中国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使平民难以摆脱其固有阶层。他们往往通过寒窗苦读,科举入仕来改变命运。明清时期的齐鲁望族“新城王氏”便顺应着这样的发展路径,逐步从匠户家庭转变为科宦之家,并在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兼并儒、佛、道三种学派的家族文化。但在数次战乱洗劫下,新城王氏元气大伤,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百年豪门毁于战火,其命运无常,不免令人唏嘘。   家族演进:命运多舛 新城王氏家族皆尊琅琊公王贵为其迁居始祖,他于元朝末年举家迁至山东新城,在此扎根。自王贵始,其家族演进过程遵循崛起、兴盛、衰落的发展轨迹,在明清两代绵延四百余年,历经十余世。 据王象晋《重修王氏族谱序》记载,其家族在四代人的不懈努力下,于明朝中期呈现崛起之势。第一代即始迁祖王贵,其出身匠籍,社会地位低下。但在定居新城后,勤恳劳作,务实本分,逐渐使家庭脱离了贫困,为家族起势打下基础。史料记载,王贵生五子,幼子王伍常常周济饥民,乐善好施,从这也能看出王家到了第二代时已经具有一定经济基础。而王伍也因善举被后人尊称为“植德公”,其发扬了新城王氏的淳厚之风,提升了家族的民间威望。至第三代王麟,家族由匠户开始向文化、科举转型。王麟14岁考中贡生,之后考选永平郡司训,开启了家族的科宦之路。有了前三代族人的奠基,新城王氏第四代在科举和仕途上的发展更进一步。王麟次子王重光于嘉靖二十年中进士,是家族中第一位进士。其一生清廉为官,与民同心,曾在任贵州布政司参议时亲入深山督办采木事宜,但不幸染病,逝于任上。嘉靖帝感其“忠勤可悯”,追赠王重光为太仆寺少卿。王重光在科举和为官上都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加上皇帝赠恤,更是加深了其对子孙后世的影响,也进一步扩大了新城王氏的声名,至此家族已显崛起之势。 明朝中晚期,新城王氏的发展到达鼎峰。五、六两代族人不仅科举兴盛,并且身居高位、达官显宦者众多,时称“王半朝”。其中以王之垣、王象乾父子声名最大,影响最深。王之垣于嘉靖四十一年中进士,授荆州府推官。在政治上,他以办案严明,不畏权贵而闻名,追随首辅张居正多年,得其信任后官运通达,平步青云。而在张居正死后,王之垣急流勇退,疏乞归省。这一举动也使其和家族避免了在“倒张(居正)风潮”中被清算。足以见其政治敏感性之高,为家族的发展与延续提供了助益。 其长子王象乾于隆庆五年中进士,历仕五朝,官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总督多地军务,宦仕生涯长达六十余年,是新城王氏中官职最高、政治影响最大的人物。《新城县志》曾载“象乾任,则边衅宁;象乾离,则边衅起”,可见其在稳固边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威望极高。经过两世积累,新城王氏成功跻身名门。明人陈继孺曾称颂道:“今海内推乔木世家,首屈新城王氏,名公卿累累,项背相望。”足见当时其家族声名显赫,风光无二。   图:王象乾   然而到了明清易代时期,战火频发,时局动荡,新城王氏遭遇了三次劫难,使其从鼎盛迅速衰落。这三次劫难分别是“辛未之难”、“壬午之难”和“甲申之变”,其间新城先后被攻陷两次,而王氏一族抱着守卫家国的情怀拼死抵抗,伤亡惨重,仅壬午之难便殉国33人。经过这三次战乱,新城王氏折损大量青壮年人才,而他们本处于人生发展的蓬勃时期。家族遭受重创,迅速凋零。 入清之后,饱含疮痍的新城王氏在第八代族人的努力下又逐渐显现回光返照之势。虽然科举功名已难复往日兴盛,但其家族在文学上却到达了新的高度。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为王士禄、王士禛兄弟。他们在清初并称“二王”,名震文坛。清代著名诗人赵执信曾云:“我朝以诗文书画致身通显者有人焉。二王先生,众谓之无愧者已。”可见兄弟二人文学造诣之高,为世人所认可。王士禛更是以四章《秋柳诗》闻名天下,被誉为“一代诗宗”,并因此获得康熙帝的青睐。新城王氏的文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图:王士禛   不过这种回光返照也仅仅是昙花一现,自二王兄弟之后,新城王氏再无显赫名人出现。这也与其家族精神的改变有关。明末的浩劫给王氏一族带来巨大的精神摧残,他们从最初的积极入仕,转为消极避世,不再追求功名。而在封建社会,仕宦发达往往是维持世家地位的必要条件,没有政治上的支持,家族便无法保持长盛,于是逐渐趋于没落。但新城王氏在清初的文学兴盛,也足以印证其家族底蕴深厚,文化传统优异。   家族文化:兼并儒、佛、道 在几百年的演进过程中,新城王氏逐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家族文化——以儒学为根本,兼通佛道二学。 首先是以儒家立身。儒学思想讲究“修身齐家”,而出身匠籍的新城王氏也深知治学与修身的重要性,这是改变家族命运的关键所在。王重光就曾在《太仆家训》中告诫子孙“存道义之心”,“言读书之言”,从道德规范和文化要求两个层面对族人做出约束。其子王之垣在此基础上加强了宗族化建设和规范。他兴建宗祠,兴修族谱,设置义田,建立族约,令家族凝聚力更强,并使王氏家训更加具体地落实到每位族人的行为准则上。此外,王之垣还将忠孝、恭勤、敦睦等伦理规范加入进来,逐渐形成了一套以儒学为根本的家族文化体系。 这种儒风在新城王氏族人的为人、为官上多有体现。诸如王之垣惩办辽王属下杀人一案。当时王之垣初入仕途,就遇到辽王仗势不法,纵容属下杀害府吏的事件。王之垣依法办案,坚决羁押查办了14名涉事人员,也因此激怒辽王,深陷危局。但他仍不为所动,只是将家人安置在亲属处后,便同州官会审此案,最终将首犯“军一徙五”,辽王也“怒无所施”。其为官清廉,刚正不阿,这正是儒家“忠勤”观念的体现。另外,在明末的数次劫难中,从新城王氏族人拼死抵抗、守卫家国的行为上也不难看出其忠君爱国的儒学表现。可见儒家文化对其家族影响深远,实为其立身之本。 其次是思想上出入佛、道,此乃其家族文化的第二大特征。佛教思想向来在新城王氏的文学创作中有所体现。典型如王象晋,其归纳整理了宋代十七家金刚经阐解,融汇众家精华,还原佛学经典《金刚经》的宗旨,进而著成《金刚经直解》。在晚年他还将《迪吉录》中关于善恶报应的内容划分类别,加以自己的生平见闻,编成《普渡慈航》,这种善恶报应的观念便体现了新城王氏的佛教信仰。 新城王氏的道家思想则主要表现在养生方面。其养生理论以清心寡欲,修身养性为要,注重气息的调养,以达到精神充沛,远离疾病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王氏家族摒弃了传统道教炼服丹药以求长生的迷信,而追求修养心性,精神超越的内丹学。其道家思想信奉内在心性与外在修为有必然的联系。王之垣曾在《炳烛编》中提到:“心本可静,事触则动,动之吉为君子,动之凶为小人。”此句便可印证。 从新城王氏所吸纳的儒、佛、道思想中不难发现其内在的关联,“善恶有报”的佛学思想和“修养心性”的道学思想无不体现在了“忠勤为本”的儒学处世准则上,三者互相支撑,融会贯通。 纵观新城王氏的家族历史,不难窥见其坚定笃实的发展步伐,而战火洗劫却破坏了这样的节奏。或许命运之无常令人惋惜,但这未尝不是一种家族选择的结果。他们用鲜血捍卫着“忠勤为本”的家族文化。如若没有这样的精神和胆量,也便成为不了一个大世族。     参考文献: [1]贺琴.明清时期山左新城王氏家族文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5. [2]何成.新城王氏:对明清时期山东科举望族的个案研究[D].山东大学,2002. [3]王焕文.新城王氏家规家训的形成与发展[J].寻根,2017,(5):70-76. [4]图片来源:趣历史网
  • 0
  • 615
  • 0
  • 0
江东豪门,四姓之首——吴郡顾氏
吴郡,中国古代郡名,原属会稽郡辖区,后在东汉时期划分设立,所辖属县13个,分布在今浙江、江苏一带。由于朝代的更替变迁,吴郡的区域划分也多次更迭。春秋战国时期该地曾隶属吴国,越王勾践灭吴后归并为越地。而后秦统一六国,在原吴越地域设置了会稽郡,所辖属县26个。直至东汉永建四年,分会稽郡内钱塘江以西部分为吴郡,此时吴郡才真正被划分出来。据文献记载,吴郡风景秀丽,民风淳朴,培育了大批文人墨客。吴郡顾氏家族便发源于此。 根据《史记》和《吴越春秋》记载,吴郡顾氏为越王勾践七世孙摇汉之后。先祖因功封赏顾邑,于是子孙便以顾为姓,逐渐发展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江东地区的大世族。吴郡顾氏与陆氏、朱氏和张氏家族并称为“吴郡四姓”,其中顾氏为四大家族之首。该家族历经孙吴、东晋、宋、齐、梁、陈数朝,绵延三百余年,经数十代人,在政治上、军事上、文化上都颇有成就,是江东本土世族的代表。   兴衰起落,变化无常 吴郡顾氏家族的兴起有其独特的历史、政治背景。彼时孙权欲平定江东豪强以建立政权,在其兄长孙策被吴郡都尉许贡的门客击伤而死后,放弃了以武力诛杀江东豪强的手段,转而采取与江东大族合作的策略。这一时期的世族大家与皇权之间互利共生、互相依赖,皇权在大家族的支持下得以稳固,而大家族因皇室的帮衬更加兴盛。在这样的背景下,吴郡顾氏作为江东大族的代表进入了孙权建立的东吴政治中心。 在孙吴政权持续的五十二年间,来自吴郡顾氏的顾雍便担任丞相长达十九年。据史料记载,顾雍德行端正,忠君忧国,时常走访民间体恤民情,推贤举能不问出身。在他任宰相期间,江东地区国泰民安,无战乱杀戮之难,也无苛税徭役之苦。如此功绩使顾雍位高权重,深受孙权信任,顾氏家族也因此享尽荣华尊贵,顾氏家族的繁荣发展到鼎峰。家族子弟多有担任朝中重臣,风光一时无二。顾雍的儿子顾邵更是与皇室结为姻亲,进一步巩固了吴郡顾氏的豪门地位。 但随着东吴政权的消亡,吴郡顾氏失去了长期以来的政治依附,家族形式急转直下。西晋时期,国家的政治中心转移至北方洛阳,吴郡顾氏家族的发展面临着不容乐观的局面。如果北上,虽然能继续入仕为家族复兴谋求一个机会,但也可能要忍受北方人和新政权的猜忌与提防。如果留守江东,家族荣耀将会随时间流逝而消失殆尽。吴郡顾氏第三世顾荣最终选择了北上入仕,但在备受排挤和嘲讽的环境下,顾荣开始消极为政,并最终返回吴地。 不过后来北方政权南渡,朝廷想要稳定江东局势,顾荣作为江东大世族的代表顺势与朝廷合作,为家族在新政权下赢得一席地位。吴郡顾氏从低迷的局面中复苏过来,迎来了一个小繁盛的时期。顾荣和其后人先后在朝为官,立下功劳。但是这种繁盛远远无法与东吴时期相比,新政权对江东各族仍有所忌惮,东晋后期,江东士族子弟只能担任有名无实的官职,朝廷要臣已被北方大族垄断,吴郡顾氏的发展举步维艰。 后来吴郡顾氏历经南、北、宋、齐、梁、陈等朝代,虽仍不乏入仕为官、德行兼备的人才,但已经难以挽回家族衰落的颓势,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学者郭雨霞认为吴郡顾氏的衰落有三个原因。一是因为东晋政权南渡后北方乔迁世族的实力强劲,江东世族整体政治地位下降;二是因为吴郡顾氏家族一贯沿袭谨慎保守的家族特质,没能另辟蹊径恢复盛况;三是因为常年战乱使许多家族不得不被迫迁徙,吴郡顾氏也因此失去了独有的家世基础和优势。 在时局变幻莫测,朝代更替迅速的情形下,一个世族大家的兴衰起落也随之变化无常。但难能可贵的是吴郡顾氏无论处于怎样的情形中,族人总能保持庄重得体、忠心事主、清廉耿直的心性,这与吴郡顾氏代代传承的传统儒学家风关系密切。   儒学风采,立为家风 著名史学家钱穆曾说:“一个大门第,决非全赖于外在之权势与财力,而能保泰持盈达于数百年之久;更非清虚与奢汰,所能使闺门雍睦,子弟循谨,维持此门户于不衰。当时极重家教门风,孝弟妇德,皆从两汉儒学传来。”由此可见家学家风在世家大族的延续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儒学是不可忽略的起源。 吴郡顾氏家风就深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据史料记载,其家族最迟从东汉时期便已儒化。族人虽无儒学专著,但从处事风格、为人做派上来看,皆有儒士风采,并注重对儒家教化的推行与传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属东吴时期的顾雍,他也是吴郡顾氏家风的奠基者。 图:顾雍画像 在政治上,顾雍秉持着儒家仁义治国的思想。当时社会等级观念严重,政治权力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寒门学子没有入仕之道。但顾雍打破了地域和等级偏见,善用贤人不问出身,时刻遵循着儒家以国为重和摈弃私利的思想观念。其子顾邵也延续了父亲的儒风,他在出任豫章郡守时,“小吏资质佳者,辄令就学,择其先进,擢置右职,举善以教,风化大行”,可见其选人用人的标准同样不以出身为准。这种德行就这样代代传承下来,史料文献也多有记载吴郡顾氏的后世推贤举能的事迹。 在家教上,顾雍严格要求其子孙恪守礼法,举止得当,不可破坏家风。《三国志》记载过一则轶事:当时孙权嫁侄女,场合极为热闹,顾雍的孙子顾谭“醉酒,三起舞,舞不知止”。第二天顾雍便严厉训斥顾谭仗着皇家的恩宠而忘记了尊敬,缺乏谦逊与庄重。 在顾雍以身作则践行儒士标准,以及注重礼仪德行的教化之下,吴郡顾氏逐渐形成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仁智的门风。学者何启民在《中古门第论集》中评价吴郡顾氏家风:“在责已深,待人厚,侍君忠,为主分忧,而不见己功的门风下,顾氏子弟有一种特殊的风格,适当地收敛,非但仁,而且智。”   艺术成就,留名千古 在良好的家族教育下,吴郡顾氏也取得了不俗的艺术成就。家族逐渐走向没落时,吴郡顾氏虽然在政治上不再辉煌,但在艺术领域却焕发生机。 在诸多艺术门类中,吴郡顾氏在绘画方面取得的成就最高。东晋时期的顾恺之代表着当时画艺的最高水平,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他擅长肖像、历史人物、山水、禽兽等题材,在中国古代画史上声名显赫。顾恺之最著名的画作要数根据曹植名篇《洛神赋》而作的《洛神赋图》,此图细致而有层次地描绘出曹植与洛神纯洁的爱情故事。同时,顾恺之还创造了“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的绘画理论,存有《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3篇画论,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图:顾恺之《洛神赋图》   《晋书》上记载着一则顾恺之的奇闻轶事:相传,顾恺之曾倾慕于邻家女子,求爱不得后顾恺之便为女子作一画挂于墙上,以钉刺其胸口,女子便感到胸闷难受,直到女子答应求爱后,顾恺之才拔掉钉子,女子随后也痊愈了。这则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被记录于正史中实属罕见,这也说明了顾恺之的绘画之传神、逼真为世人所惊叹。自顾恺之后,直至明清时期,吴郡顾氏家族中先后涌现出如顾宝先、顾骏之、顾景秀、顾野王等绘画名家,画艺精湛,留名青史。 除了绘画,吴郡顾氏在书法和音乐上也有所成就。由于年代久远、战乱不断,吴郡顾氏的书法作品少有存世,但是根据史料的描述,顾氏书法以草书为主,诸如顾琛、顾宝先、顾野王等人的书法均在当时书法界留有姓名。在音乐上,据文献推断吴郡顾氏家族历来有爱好音乐、学习音乐的传统。《世说新语》记载了蔡洪对顾荣的音乐评价:“顾彦先八音之琴瑟,五色之龙章”,充分肯定了顾荣在音乐和乐理上的成就。 透过吴郡顾氏的演进历史,我们不难窥见一个大家族在政治更迭、战事不断的情形下的无奈,其兴衰起落,身不由己。但也不难发现,良好的家风和家教是不会被消灭的精神财富,它支撑着整个家族的文化素养,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家族的延续。     参考文献: [1]郭雨霞.六朝吴郡顾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西南大学,2021. [2]王永平.略论六朝时期吴郡顾氏的家风与家学[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21-25. [3]肖溱.魏晋南朝吴郡顾氏家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 [4]许占凤.吴郡顾氏家族与两晋政治[D].江西师范大学,2013. [5]百度百科.顾恺之 [6]图片来源:中国历代人物数据图像库、趣历史网
  • 0
  • 1681
  • 0
  • 0
“甲于全豫”——明清时期的新安吕氏
吕氏,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相传吕氏先祖本姓姜,为炎帝后裔,因功封赏于吕,后世便以吕为姓。随着历史变迁、世系发展,吕氏分散广泛,具有纷繁众多的支系。其中定居于河南新安的吕氏一族在明清两代熠熠生辉,成为当地最负盛名的世家大族,有着“学术之醇、科举之盛,甲于全豫”的美誉。   家族演进 新安吕氏实际上是名门之后,其演进历程跟随朝代更替、社会发展的步伐而变化,先后经历崛起、中衰、振兴和衰落四个阶段,在历史长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新安吕氏宗谱》记载,新安吕氏是宋代中原吕氏的一支脉。中原吕氏曾经也是名噪一时的世家望族,培养了吕蒙正、吕夷简、吕公著三位宰辅。家族在北宋时期到达鼎盛,风光无二。然而中原吕氏却成为了宋代新旧党争的牺牲品,再加上北宋末年战事频发,中原吕氏一族被迫颠沛流离,散落各地。随着改朝换代,时局变化,吕氏后裔不得不重新开始发展。 其中新安吕氏一支在定居河南之后便开始以耕读为业,历经几世积累,逐渐在明朝万历年间崛起。成功实现由耕读向仕宦转变的第一人是吕维祺,他于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及第,后官至兵部尚书,是家族中唯一一位一品大臣。吕维祺一生端正清廉,心系百姓,不仅在为官期间秉公执法,“不徇嘱枉一狱”,而且还热衷慈善,救济他人。据史料记载,天启六年新安大旱,瘟疫流行。吕维祺与父亲捐钱捐粮,免除了三十多户灾民欠下的钱粮,后来还组织设立饭场,“粥活万余人”。吕维祺的种种善举使其深受邻里百姓的拥护爱戴,为新安吕氏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望,奠定了家族基础。   图:吕维祺   然而明朝末年时局动乱,先是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祸乱朝纲,后是民间起义风波不断,吕维祺和新安吕氏的命运如浮萍般在乱世中起伏不定。时间回到万历四十八年,吕维祺本来仕途顺畅一路擢升,但是魏忠贤集团也在此时获取了皇帝的信任,开始打压朝野众臣,吕维祺不愿与奸臣同流合污,便毅然辞官归隐。直到崇祯元年,他才重回朝野。由于其刚正不阿,政绩卓著,崇祯颇为赏识,于是吕维祺重新叱咤官场,成为明朝末世的显赫重臣。但是大厦将倾,一木难支,吕维祺也不能挽救明朝消亡的局面。崇祯十四年,李自成的起义军攻陷洛阳,吕维祺“从容引颈就刃”,以身殉国,他的两个弟弟和部分族人也于同年殉难。此后,吕氏族人四处逃难,居无定所。新安吕氏在经历短暂的兴起之后,迅速沉寂下来,从此进入长达近五十年的中衰期。 清初局势稳定一些后,于战乱中幸存的吕氏族人又回到了新安定居,凭借之前的家族根基,新安吕氏逐渐显现振兴之势,最终在康乾盛世的百余年间达到鼎盛。而新安吕氏的振兴离不开清朝廷的助益。彼时清朝廷急需恢复社会秩序,争取与汉人合作,稳定民心。新安吕氏正是一个绝佳的合作对象。首先新安吕氏在当地声望极高,民心所向;其次吕维祺并非殉难于对抗清廷的战争中,而是殉难于农民起义,与新统治者间没有深刻的矛盾。于是新安吕氏获得了清朝廷的认可,吕维祺先后被纳入山东、南京和中原地区的乡贤、名宦祠,新安吕氏的社会声望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清朝廷还破格重用了吕维祺的儿子吕兆琳,后者官至京师监察御史。在官方的扶持下,新安吕氏重振家业,家族地位和名望得以回升。 清康熙之后,新安吕氏科甲蝉联,连续五世考取进士,晋身仕途,并且文学发展也走向繁荣兴盛。据记载,到乾隆年间,新安吕氏一共培养了22名举人,8名进士,占新安县进士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最为闻名的是吕履恒、吕谦恒兄弟二人,他们不仅仕途显赫,并且文才不凡,有“新安二吕并重于时”的美誉。时人还将吕履恒的诗文成就纳入中原文坛领袖之列,可见其文学造诣之高。在新安吕氏兄弟和其族人共同的努力下,家族的文化发展占据了新安地区的核心地位,业已成为声名鹊起的文宦世家。 不过在清嘉庆之后,清王朝逐渐走向衰亡,新安吕氏也逐渐沉寂于历史洪流。孟子曾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新安吕氏也没能逃脱这样的命运,在历经五世辉煌之后,其家族在仕途和文学方面均出现断崖式下滑,远远不如前代。据《丙辰续宗谱原序》记载,当时新安吕氏整族在三十年间共新增了七百余人,但仅有5人中举,无一人中进士,可见其家族发展颓势尽显。 尽管新安吕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其曾经的辉煌仍然昭示着这个家族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这当中离不开良好的家教与家风。   家教和家风 新安吕氏的家族教育和其家风显现出典型的儒学特征,主要体现在修身、忠义、孝悌三个方面。 首先是修身。这是儒学中最为基础的要求。新安吕氏家族的奠基者吕维祺就曾在《谕子十则》中强调:“读书要存心养性,明道理,处为真儒,出为名士,非为取科第之阶梯而已。”他认为读书的目的不完全只是为了考取功名,更重要的是修身养性,学做真儒名士。此外,他还在言语、饮食和控制情绪等方面对家族子弟做了进一步规范,要求族人严禁吃喝嫖赌,切勿争强好胜、任性动怒。这些修身之学为后世子孙的为人处世设立了准则,也为家族良好的家学风气打下了基础。 其次是忠义。忠义代表的是一种儒家气节和道义。新安吕氏族人在危难时刻所表现出的忠烈正是最好的证明。明朝覆灭之际,吕维祺原本有机会逃脱起义军的追杀,但他仍选择大义赴死,以身殉国,其忠君爱国之心昭然可见。吕维祺之后,吕氏族人也多有这样的表现。在清朝嘉庆年间,教匪起义攻陷滑县。时任滑县教谕的吕秉钧仍然坚守城寨,与贼寇斡旋数日,为官兵争取时间。最终吕秉钧和家中十七口人均为教匪杀害,为国殉难。还有吕耀,曾先后担任运输漕粮一类的职务七年,直到六十五岁还奉命运送粮食赈济灾民,最终却累死任上。他们在国家危急的时刻往往舍生取义,置生死于度外,坚守忠义的儒家本心。同时也为世人展示了一个大家族忠烈之至的精神风貌。 最后是孝悌。儒家注重宗法传承,孝悌代表的正是建立在宗亲血缘之上的真挚情感。自新安吕氏发展之初,孝义就是传家之根本。据记载,新安吕氏第八世吕孔学对母亲便是百般孝顺。凡收到馈赠的食物,吕孔学必先带给母亲品尝。并且每到五更天都要查看母亲是否安然入睡,然后才退下。第九世吕维祺更是一生都致力于解读《孝经》,先后著成《孝经本义》、《孝经大全》等,并且身体力行践行孝道,侍奉父母不肯怠慢。还有吕瓒,在母亲生病时尽心照料,不论严寒酷暑还是三更半夜都以侍奉母亲为先……此等孝悌之事在新安吕氏一族中不胜枚举。可以说,孝悌观念早已根植于新安吕氏的发展命脉之中,在家族内部蔚然成风。 一个大家族不仅需要科举来维持其发展延续,更需要优秀门风来作为精神支撑。新安吕氏便是通过坚定执行修身、忠义、孝悌的儒道,终成“甲于全豫”的儒宦世家。 纵观新安吕氏的发展历程,其兴衰演进的两百余年正好与社会时局变化的步伐大致相同,为世人展示了家族命运与社会变迁之间强烈关联。而其坚守的儒道家风则给后世留下了良好的模范标本。历史如明镜,新安吕氏留下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参考与学习。     参考文献: [1]高险峰.明清时期新安吕氏家族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2. [2]郭微.甲于全豫--明清新安吕氏家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高险峰.明清新安吕氏家族教育探析[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1):77-80. [4]马凌.试论明清时期新安吕氏家族的家风[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7(2):5-9. [5]图片来源:全历史网
  • 0
  • 372
  • 0
  • 0
梅西C罗: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
2022年的卡塔尔,将迎来35岁梅西的最后一届世界杯; 2022年的卡塔尔,将见证37岁C罗退役前的最后一舞。 被誉为足球界「绝代双骄」的梅罗二人,已经征战了5次世界杯,他们都需要一座大力神杯来为自己完成球王的加冕仪式。双骄之外,39岁的佩佩,38岁的蒂亚戈·席尔瓦,37岁的莫德里奇等一派老将,都将在卡塔尔这座城市迎来自己在世界杯赛场上的谢幕。因此,这是一场被誉为「诸神黄昏」的战争,这也标志着属于一代人的青春即将结束。 很多网友表示,「我才刚开始看世界杯,他们就要退役了」,「真的很后悔没有早点认识他们」。幸运的是,英雄即将落幕,但传奇永不谢幕,西班牙著名足球评论员吉列姆·巴拉格,曾用文字为我们永久地保留了两位球王的英勇过往。 他经过大量的实地调研、亲友访谈和未公开的研究资料撰写了《梅西》和《C罗传》两部传记,向读者们呈现了两位球坛巨星荣耀背后的成长经历。我们不妨在最终决赛来临之前,一起领略他们的传奇故事。   《梅西》:侏儒症小子的球王逆袭路 12月4日阿根廷对战澳大利亚的比赛,对于梅西来说意义非凡,这是他在绿茵场上的第1000场大赛。在每一场比赛中,梅西无论是在球队荣誉还是个人荣誉上都称得上是绝无仅有:41场球赛冠军,位居世界第二;7座金球奖、6个世界足球先生、6个欧洲金靴奖……几乎所有顶尖荣誉都被他拿了个遍,忠实追随他的球迷也遍布了世界各地。 而梅西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他精湛的球技,更在于他几乎无可挑剔的球品和性格,他正直、谦逊、勇敢、善良,多年来,他的这些品质在纷乱复杂的职业足球圈里,从未改变。而这一切成就来自于哪里,梅西曾自己回答道,「我的家人,我的邻居,我出生的地方。」 图:梅西与金靴奖 1987年6月24日,梅西出生在阿根廷罗萨里奥市的郊区,那里是典型的邻里相熟、夜不闭户的小村落,每家每户的孩子从小就学习踢球,梅西也一直都是球不离手。从4岁开始,他就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足球天赋,父亲说他「没练习几次,他就能让球乖乖地躺在鞋上」,而他第一次站在绿茵场上参加比赛,则是源于外婆的鼓励。 那天,外婆牵着5岁的小梅西去家附近的球场看球,比赛快开始了但一名球员却迟迟未到,外婆指着矮小的梅西跟教练说「让他上」。教练觉得他实在太小,球滚到他脚底看起来都比他大,可教练最终还是拗不过外婆的坚持便让他上场了。 图:小梅西与队员们的合影 这就是梅西的第一场比赛,可这个不起眼的「小跳蚤」却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他得心应手地带球过掉了所有挡在前面的「大孩子」。一击精准的射门,让众人刮目相看,教练真诚地请求梅西能够加入自己的队伍,这便是他足球生涯的开始。 令人惋惜的是,外婆不久后去世了,她没有看到梅西功成名就的那一天,梅西在外婆去世的棺材旁大哭不止,他后来回忆道,「她永远都是我的忠实球迷,声嘶力竭的加油声总是萦绕在我耳边。」此后多年里,梅西都会在进球后用双手指天的动作告慰外祖母的在天之灵,那是他和外婆共享喜悦的独特方式。 图:青少年时期的梅西 一代巨星的诞生总不是一帆风顺的,梅西在11岁那年被确诊患有侏儒症,要持续注射生长激素才有可能治愈,否则就只能一直维持在1.40米的身高,之前的俱乐部没有能力为其承担这笔巨额费用,梅西的足球生涯被迫停止。 梅西的父亲豪尔赫年轻时也是一名足球队员,后为了家庭就退出了队伍挣钱养家,当他意识到梅西与生俱来的足球天赋时,比谁都希望儿子能重回足坛发光发亮。可以说,父亲是梅西忠实的后卫和颇具眼光的引领者,他为梅西指明了道路——成为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   他跑遍大大小小的足球俱乐部,并向世界各地写信,终于,位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的巴萨俱乐部向他们伸来了橄榄枝。于是,13岁的梅西跟随父亲前去俱乐部试训,并用表现征服了巴萨的一线队主管。巴萨随即承担了梅西的一部分治疗费用。经过治疗,梅西的身高在3年后达到了1.69米。 后来,父亲豪尔赫成为了梅西的经纪人和顾问,他不仅帮助梅西规划了职业道路,还提醒儿子必须每时每刻都要脚踏实地、保持谦逊,不要被琳琅满目的诱惑分散了注意。梅西的母亲也是一个朴素低调的人,从不和人浮夸的炫耀儿子的成就。这个家庭,向儿子做到了言传身教,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众人对梅西的评价都是如此: 「他是一个腼腆的邻家男孩,他为人随和谦逊,从不炫耀荣誉,他只是热爱足球。」 「梅西从不假摔,他总是试图用自己的双脚站在草皮上。他不仅仅是一个足球天才,也是所有球员的一名完美道德模范。」 图:梅西带领巴萨夺得欧冠奖杯 梅西也没有辜负家人的培养,他一边接受治疗,一边坚持训练,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他终于扭转了自己的命运,成就了世界足坛的传说。每当全球亿万球迷为梅西这位足球巨星尖叫呐喊时,很少有人知道他有这么一段悲凉的年少往事,感谢《梅西》,让我们近距离的了解梅西和他的家人,感谢文字,永久的留存了他的寻梦篇章。   《C罗传》:荣耀的背后全是世态炎凉 相比梅西,另一名足坛巨星C罗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他傲慢且偏执,他勤奋又热血,也因此才散发着无可阻挡的迷人魅力。C罗原名「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他是从马德拉岛的「贫民窟」里逆袭翻盘的超级球星,家里有一个终日酗酒的父亲和瘾君子哥哥,但他用足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图:C罗 1985年2月,C罗出生在葡萄牙马德拉群岛,在那里,酒精和毒品随处可见,但也有着葡萄牙底蕴深厚的足球文化。母亲多洛蕾斯怀上他时,已经30岁了,在这之前已经生了3个孩子,贫瘠的生活让家里没有能继续分摊的口粮,于是她通过喝酒后狂奔的「土方子」尝试堕胎,但方法不奏效,小C罗还是幸运地诞生了。 接生的医生把他抱在手里跟多洛蕾斯说,「他生下来这么重,将来可以成为足球运动员,给你们一家带来快乐」。不仅是重量大,小C罗还有着从父亲的祖母那辈传承下来的非洲血统,刻在DNA里的运动神经或许为他本就过人的足球天赋锦上添花。 图:C罗的比赛瞬间 C罗的父亲迪尼斯·阿韦罗年幼时也踢过球,后来在当地规模不大的足球俱乐部当上了装备管理员,这也是小C罗足球之行开始的地方。但父亲迪尼斯可能是受到了战争经历带来的心理创伤,开始沉迷酒吧,不省人事时还会被身材瘦弱的小C罗接回家。或许是因为父亲在家庭角色上的缺位,让C罗从年幼时就缺乏安全感,因此作为一种掩饰的手段,他傲慢的性格应运而生。他也近乎偏执地讨厌「失败」,只有不断地成功才能让他感到满足。 《世界足球》杂志专家在2012年采访C罗时曾问道,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谁,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母亲。「她一直在帮我创造机会,无论好与不好都站在我身边,让我大胆追逐自己的梦想。」 母亲多洛蕾斯也是一个十足的足球迷,「去吧,去为你的梦想拼搏吧」,这正是这位母亲对儿子足球梦想的支持。在某届少年锦标赛开战之前,10岁的C罗患上流感后还是坚持想上场,他恳求母亲说,「感觉不舒服的话我会请求替补,真的会的,让我踢球吧!」母亲虽然担心,但知道阻止他踢球是肯定不可能的,就还是允许他上场了。那场球赛,他赢了,而且那也是他获得的第一个团队成就,当时的足球主席称赞他是「在马德拉的这个年龄段最好的球员」。 图:C罗 没有什么能阻挡他踢球,即使是没有场地,他也能创造机会。C罗从小就极爱踢「街头足球」,在难以找到一块平坦地面的马德拉火山岛上,崎岖的街道就是球场,两块岩石就是球门柱,袋子和废纸裹成一团就是足球。这种狭窄且充满障碍的球场环境,反而促成了C罗游刃有余的短传盘球技术;那些充满挑衅的街头竞赛,也倒逼他形成了傲慢强硬的个人性格。 1998年,13岁的C罗被里斯本竞技(足球俱乐部名称)看中,他只身一人坐飞机前往里斯本,在青训营里过着严苛的训练生活。当同伴嘲笑他的乡下口音时,C罗就和他们大打一架;当别人嫌弃他太瘦而戏谑称他「面条」时,他就成天霸占健身房练了一身健硕的肌肉;比其他队员小两岁,他就每天踢球12个小时成为青训营中人人追随的精英。   C罗永远不服输,永远争强好胜,但他想要战胜的不仅是别人,更是日益强大的自己。 2003年,他被曼联俱乐部以1224万英镑的价格签走,数年间,他不仅为曼联打进了上百个球,还为自己赢得了金球奖、金靴奖和世界足球先生,一时间震誉欧洲足坛; 2009年,24岁的他又以8000万英镑的转会费加盟皇马俱乐部。在2013年对阵老东家曼联的欧冠联赛中,他以2.87米的高度来了一记头球(球门高度也就2.44米),世界球迷都被这惊人的弹跳力惊呆了,直至今日,世界各国的球迷还在通过「C罗头球挑战」的方式惊叹着这位28岁球王的传奇; 2018年,33岁的C罗又以1亿欧元转会意大利的尤文图斯,成为世界最贵的球员之一。直到2022年,重回曼联的C罗在卡特尔世界杯迎来了他的黄昏之战,成败与否,已经不重要,英雄的传奇故事已经被世人牢记。 图:C罗出席个人自传电影《罗纳尔多》的首映仪式,他也凭借精湛球技获得多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 两部传记,为我们展现了荣耀与名利背后的世态炎凉。阅读传记的意义,也许是让我们能体会一段未能亲眼见识的人生;而撰写传记的意义,则是将历史与感悟永久留存,每次翻来,都能常看常新。   参考资料: [1]梅西.吉列姆·巴拉格.台海出版社.2018.06.01 [2]C罗传.吉列姆·巴拉格.新世界出版社. 2021-8-1 [3]星光熠熠的C罗,背后全是世态炎凉.环球人物.引用于2022年12月8日: https://mp.weixin.qq.com/s/mBiGiCipLDkYc9wi6ZFUWw [4]图片来源:全历史、趣历史 免责声明:部分插图源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原创不易!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转载需求,请在后台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给予回复!
  • 0
  • 354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