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1687
0
江东豪门,四姓之首——吴郡顾氏
时光故事汇

吴郡,中国古代郡名,原属会稽郡辖区,后在东汉时期划分设立,所辖属县13个,分布在今浙江、江苏一带。由于朝代的更替变迁,吴郡的区域划分也多次更迭。春秋战国时期该地曾隶属吴国,越王勾践灭吴后归并为越地。而后秦统一六国,在原吴越地域设置了会稽郡,所辖属县26个。直至东汉永建四年,分会稽郡内钱塘江以西部分为吴郡,此时吴郡才真正被划分出来。据文献记载,吴郡风景秀丽,民风淳朴,培育了大批文人墨客。吴郡顾氏家族便发源于此。

根据《史记》和《吴越春秋》记载,吴郡顾氏为越王勾践七世孙摇汉之后。先祖因功封赏顾邑,于是子孙便以顾为姓,逐渐发展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江东地区的大世族。吴郡顾氏与陆氏、朱氏和张氏家族并称为“吴郡四姓”,其中顾氏为四大家族之首。该家族历经孙吴、东晋、宋、齐、梁、陈数朝,绵延三百余年,经数十代人,在政治上、军事上、文化上都颇有成就,是江东本土世族的代表。

 

兴衰起落,变化无常

吴郡顾氏家族的兴起有其独特的历史、政治背景。彼时孙权欲平定江东豪强以建立政权,在其兄长孙策被吴郡都尉许贡的门客击伤而死后,放弃了以武力诛杀江东豪强的手段,转而采取与江东大族合作的策略。这一时期的世族大家与皇权之间互利共生、互相依赖,皇权在大家族的支持下得以稳固,而大家族因皇室的帮衬更加兴盛。在这样的背景下,吴郡顾氏作为江东大族的代表进入了孙权建立的东吴政治中心。

在孙吴政权持续的五十二年间,来自吴郡顾氏的顾雍便担任丞相长达十九年。据史料记载,顾雍德行端正,忠君忧国,时常走访民间体恤民情,推贤举能不问出身。在他任宰相期间,江东地区国泰民安,无战乱杀戮之难,也无苛税徭役之苦。如此功绩使顾雍位高权重,深受孙权信任,顾氏家族也因此享尽荣华尊贵,顾氏家族的繁荣发展到鼎峰。家族子弟多有担任朝中重臣,风光一时无二。顾雍的儿子顾邵更是与皇室结为姻亲,进一步巩固了吴郡顾氏的豪门地位。

但随着东吴政权的消亡,吴郡顾氏失去了长期以来的政治依附,家族形式急转直下。西晋时期,国家的政治中心转移至北方洛阳,吴郡顾氏家族的发展面临着不容乐观的局面。如果北上,虽然能继续入仕为家族复兴谋求一个机会,但也可能要忍受北方人和新政权的猜忌与提防。如果留守江东,家族荣耀将会随时间流逝而消失殆尽。吴郡顾氏第三世顾荣最终选择了北上入仕,但在备受排挤和嘲讽的环境下,顾荣开始消极为政,并最终返回吴地。

不过后来北方政权南渡,朝廷想要稳定江东局势,顾荣作为江东大世族的代表顺势与朝廷合作,为家族在新政权下赢得一席地位。吴郡顾氏从低迷的局面中复苏过来,迎来了一个小繁盛的时期。顾荣和其后人先后在朝为官,立下功劳。但是这种繁盛远远无法与东吴时期相比,新政权对江东各族仍有所忌惮,东晋后期,江东士族子弟只能担任有名无实的官职,朝廷要臣已被北方大族垄断,吴郡顾氏的发展举步维艰。

后来吴郡顾氏历经南、北、宋、齐、梁、陈等朝代,虽仍不乏入仕为官、德行兼备的人才,但已经难以挽回家族衰落的颓势,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学者郭雨霞认为吴郡顾氏的衰落有三个原因。一是因为东晋政权南渡后北方乔迁世族的实力强劲,江东世族整体政治地位下降;二是因为吴郡顾氏家族一贯沿袭谨慎保守的家族特质,没能另辟蹊径恢复盛况;三是因为常年战乱使许多家族不得不被迫迁徙,吴郡顾氏也因此失去了独有的家世基础和优势。

在时局变幻莫测,朝代更替迅速的情形下,一个世族大家的兴衰起落也随之变化无常。但难能可贵的是吴郡顾氏无论处于怎样的情形中,族人总能保持庄重得体、忠心事主、清廉耿直的心性,这与吴郡顾氏代代传承的传统儒学家风关系密切。

 

儒学风采,立为家风

著名史学家钱穆曾说:“一个大门第,决非全赖于外在之权势与财力,而能保泰持盈达于数百年之久;更非清虚与奢汰,所能使闺门雍睦,子弟循谨,维持此门户于不衰。当时极重家教门风,孝弟妇德,皆从两汉儒学传来。”由此可见家学家风在世家大族的延续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儒学是不可忽略的起源。

吴郡顾氏家风就深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据史料记载,其家族最迟从东汉时期便已儒化。族人虽无儒学专著,但从处事风格、为人做派上来看,皆有儒士风采,并注重对儒家教化的推行与传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属东吴时期的顾雍,他也是吴郡顾氏家风的奠基者。

文字图案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顾雍画像

在政治上,顾雍秉持着儒家仁义治国的思想。当时社会等级观念严重,政治权力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寒门学子没有入仕之道。但顾雍打破了地域和等级偏见,善用贤人不问出身,时刻遵循着儒家以国为重和摈弃私利的思想观念。其子顾邵也延续了父亲的儒风,他在出任豫章郡守时,“小吏资质佳者,辄令就学,择其先进,擢置右职,举善以教,风化大行”,可见其选人用人的标准同样不以出身为准。这种德行就这样代代传承下来,史料文献也多有记载吴郡顾氏的后世推贤举能的事迹。

在家教上,顾雍严格要求其子孙恪守礼法,举止得当,不可破坏家风。《三国志》记载过一则轶事:当时孙权嫁侄女,场合极为热闹,顾雍的孙子顾谭“醉酒,三起舞,舞不知止”。第二天顾雍便严厉训斥顾谭仗着皇家的恩宠而忘记了尊敬,缺乏谦逊与庄重。

在顾雍以身作则践行儒士标准,以及注重礼仪德行的教化之下,吴郡顾氏逐渐形成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仁智的门风。学者何启民在《中古门第论集》中评价吴郡顾氏家风:“在责已深,待人厚,侍君忠,为主分忧,而不见己功的门风下,顾氏子弟有一种特殊的风格,适当地收敛,非但仁,而且智。”

 

艺术成就,留名千古

在良好的家族教育下,吴郡顾氏也取得了不俗的艺术成就。家族逐渐走向没落时,吴郡顾氏虽然在政治上不再辉煌,但在艺术领域却焕发生机。

在诸多艺术门类中,吴郡顾氏在绘画方面取得的成就最高。东晋时期的顾恺之代表着当时画艺的最高水平,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他擅长肖像、历史人物、山水、禽兽等题材,在中国古代画史上声名显赫。顾恺之最著名的画作要数根据曹植名篇《洛神赋》而作的《洛神赋图》,此图细致而有层次地描绘出曹植与洛神纯洁的爱情故事。同时,顾恺之还创造了“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的绘画理论,存有《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3篇画论,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图:顾恺之《洛神赋图》

 

《晋书》上记载着一则顾恺之的奇闻轶事:相传,顾恺之曾倾慕于邻家女子,求爱不得后顾恺之便为女子作一画挂于墙上,以钉刺其胸口,女子便感到胸闷难受,直到女子答应求爱后,顾恺之才拔掉钉子,女子随后也痊愈了。这则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被记录于正史中实属罕见,这也说明了顾恺之的绘画之传神、逼真为世人所惊叹。自顾恺之后,直至明清时期,吴郡顾氏家族中先后涌现出如顾宝先、顾骏之、顾景秀、顾野王等绘画名家,画艺精湛,留名青史。

除了绘画,吴郡顾氏在书法和音乐上也有所成就。由于年代久远、战乱不断,吴郡顾氏的书法作品少有存世,但是根据史料的描述,顾氏书法以草书为主,诸如顾琛、顾宝先、顾野王等人的书法均在当时书法界留有姓名。在音乐上,据文献推断吴郡顾氏家族历来有爱好音乐、学习音乐的传统。《世说新语》记载了蔡洪对顾荣的音乐评价:“顾彦先八音之琴瑟,五色之龙章”,充分肯定了顾荣在音乐和乐理上的成就。

透过吴郡顾氏的演进历史,我们不难窥见一个大家族在政治更迭、战事不断的情形下的无奈,其兴衰起落,身不由己。但也不难发现,良好的家风和家教是不会被消灭的精神财富,它支撑着整个家族的文化素养,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家族的延续。

 

 

参考文献:

[1]郭雨霞.六朝吴郡顾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西南大学,2021.

[2]王永平.略论六朝时期吴郡顾氏的家风与家学[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21-25.

[3]肖溱.魏晋南朝吴郡顾氏家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

[4]许占凤.吴郡顾氏家族与两晋政治[D].江西师范大学,2013.

[5]百度百科.顾恺之

[6]图片来源:中国历代人物数据图像库、趣历史网


0
0
1687
0
写留言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