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
首页
家族回忆录
名人堂
时光故事汇
家族百晓生
帮助中心
关于我们
(current)
登录
雾霭
关注
4
粉丝
1
文章
19
发私信
关注
所在行业:
-
教育经历:
-
-
自我介绍:
-
文章
相册
古人日记里都写了哪些夫妻恩爱的日常?
时光故事汇
雾霭
2023-03-23
受诸多封建礼法限制,在中国的传统文学中很少有专门书写夫妻感情和家庭琐事的纪实作品,所以我们如今难以窥见古代平凡夫妻间的生活日常。 但凡事总有例外,再严格的约束,也抵挡不住真实又深切的人情味儿。 一旦打开话匣子,古人肉麻起来可一点不比现代人含蓄!什么甜宠文、高甜文,都是他们玩剩下的把戏。 仔细寻觅,古人日记里的浓情蜜意还得看冒辟疆和董小宛、沈复和陈芸夫妻。 01书生与艺伎的患难情深 一个是风流才子,一个是头牌艺伎,这组合看起来就像是话本小说里的男女主角,而作者往往会给他们安排一段曲折艰辛的爱情故事。 实际上,生逢晚明乱世的冒辟疆和董小宛,的确就是这样一对才子佳人。冒辟疆还把他们的经历写成一部《影梅庵忆语》,用以纪念他们夫妻之间的患难真情。 图:才子佳人 崇祯十二年,冒辟疆到南京参加乡试,朋友告诉他有一位秦淮佳丽才色绝佳,足以称冠,此人便是董小宛。 董小宛这个名字可能不如柳如是、陈圆圆响亮,但她们当时都是南京城中最有名的艺伎,一同名列“秦淮八艳”。 冒辟疆听到朋友的消息后慕名拜访董小宛,但佳人却因事外出,两人未能相见。后来冒辟疆又数次前往董小宛居所,结果一直阴差阳错无缘见面,直到快要返乡,才终于得见佳人一面。 “面晕浅春,缬眼流视,香姿玉色,神韵天然”——初次见面的冒辟疆毫不吝啬对董小宛的赞叹。 图:董小宛画像 然而这匆匆一面都见得如此艰难,或许便预示了两人一生注定坎坷。 几年后,冒辟疆在柳如是和其夫钱谦益的帮助下成功为董小宛脱籍赎身,董小宛随即嫁入冒家。经历了人世冷暖,董小宛十分珍惜这段来之不易的幸福,所以几乎毫无保留地为冒辟疆奉献自我。 冒辟疆勤于著书写作,董小宛便帮其“稽查抄写,细心商订”,时而还提出自己的慧解;冒辟疆爱吃熏肉腊鱼,董小宛便精心制作各式各样、营养均衡的肉菜,甚至把自己锻炼成了“中国古代十大名厨”之一;冒辟疆不善打理庭院,董小宛便悉心修剪、照顾花草,把苦难的日子过成了浪漫的诗…… 图:才女董小宛绘《仕女图》 后来清军入关,明朝覆灭,冒辟疆一家逃难时遭到清兵虐杀,全家仅剩8人。经此变故,冒辟疆身心皆遭受巨大打击,在之后的五年中生了三场大病,每一次都饱受病痛折磨,甚至严重到滴水难进,呕血数斗。 而董小宛则不离不弃地在一旁照顾冒辟疆—— “姬仅卷一破席横陈榻边,寒则拥抱,热则披拂,痛则抚摩。或枕其身,或卫其足,或欠伸起伏为之左右翼。”(小宛仅仅铺了一张破席在我的塌边,天冷时拥我取暖,天热时为我扇风,我疼痛时为我抚摩。一会用身体为我当枕头,一会又用身体给我捂足,一夜起来又睡下数次,前后左右侍奉我。) 在医疗水平并不发达的古代社会,生一场大病或许就会夺人性命,但在董小宛不分昼夜的悉心照料下,冒辟疆每一次都能逢凶化吉,起死回生。 图:冒辟疆画像 只可惜,过度劳累也伤了董小宛的身子,待冒辟疆病情好转,董小宛却倒下了。还没等冒辟疆回报董小宛的深情付出,佳人便与世长辞。 临终前,董小宛的手里还紧紧攥着一根金钏,上面刻着冒辟疆亲笔所提的“比翼”“连理”四个字。 董小宛离世后,冒辟疆悲痛万分,仿佛觉得白天再也不存在,自己也死去了一般。回顾两人相处的九年时光,冒辟疆恍然意识到:“余一生清福,九年占尽,九年折尽矣。” 怀着悲戚与遗憾的心情,冒辟疆写下了《影梅庵忆语》,将两人生活的点滴记录下来,将董小宛为自己所做的一切真实地展示在世人眼前,也将自己的血泪深情述诸于笔墨之间。 02 青梅与竹马的一见钟情 如果说冒辟疆与董小宛是乱世之中的患难情深,那么沈复与陈芸则是平淡生活中的琴瑟和鸣。 两人的居家乐事都被沈复写在《浮生六记》中,书中不乏平凡琐碎的小事,就连第一次相遇的情形,沈复都历历在目—— 那是乾隆乙未年七月,沈复跟着母亲回姥姥家探亲。在姥姥家,沈复第一次见到表姐陈芸,也看到了她所作的诗文,不禁深感陈芸才思隽秀,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于是当年不过才13岁的沈复就跟母亲发誓:“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 图:才子佳人 同年冬天,沈复与陈芸再次于舅舅家相遇。半夜沈复感到肚子饿,又嫌弃仆人给的枣脯太甜。这时,陈芸悄悄牵起沈复的袖子,把他拉到自己的闺房,拿出私下藏起来的暖粥和小菜招待沈复。 好巧不巧,陈芸的堂兄推门进来了。看到沈复正准备吃粥,堂兄眯起眼笑着调侃说,他刚刚想吃粥时被妹妹陈芸告知没有了,原来妹妹是留给自己的“夫君”了。 顿时,院子里的人都哄笑起来,两个年轻人觉得窘迫不已,都羞涩地跑开了。年少时青涩又甜蜜的感情就在这样的你来我往中逐渐升温。 图:《燕寝怡情》局部 几年后沈复和陈芸如愿成婚,早已芳心暗许的两人再见彼此还是会怦然心动—— 新婚当晚一起吃宵夜时,沈复在桌子下面悄悄握住陈芸的手腕,她的指尖温润暖和,让沈复“胸中不觉怦怦作跳”; 而在新婚第三晚,陈芸看《西厢记》入迷,还未休憩,沈复便贴身逗弄她,发现她的心口“亦怦怦作跳”,随后陈芸回眸莞尔一笑,沈复“便觉一缕情丝摇人魂魄”…… 这样的恋爱日记,谁看了能不说一声好甜呢? 图:《燕寝怡情》局部 除此以外更难能可贵的是,沈复和陈芸之间的感情始终保持着相对的自由与纯粹,超越了封建世俗的禁锢。为了让陈芸能去体验禁止女子参加的庙会,沈复鼓励她穿上自己的衣帽,扮成男子出行。而后夫妻二人以兄弟相称携手同游,竟无一人发觉陈芸是女子。 像这样的趣事还有很多,在沈复笔下,陈芸不再是刻板印象下传统的大家闺秀,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难怪林语堂要说:“陈芸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子。” 尽管在传统封建礼法的压制下,文人常常不敢多言男女之情,但冒辟疆和沈复偏偏无视了这样的铁律,毕竟感情本就是超越一切的存在。而文本记录作为载体,让这鲜活而浓烈的感情能够跨越时空与今人相见。 如今我们的记录已经没有了诸多限制,那么何不执笔写下与爱人、亲人之间的故事呢? 时光流转,物是人非,唯有隽永的文字和字里行间表露的情感不会褪色。 欢迎在“家族事记”留下你的故事。 参考文献: [1]王建平,杨东铭.从《影梅庵忆语》看冒襄和董小宛的情缘与茶缘[J].农业考古,2021(05):135-140. [2]徐柏容.《浮生六记》与沈复陈芸[J].书屋,1996(06):57-59. [3]江中云.琴瑟相和、性灵摇曳的美妙乐章——论沈复《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02):90-92. [4] (明)冒襄,沈复,陈裴之,等.影梅庵忆语·浮生六记·香畹楼忆语·秋灯琐忆[M].长沙:岳麓书社,1991. [5]图片来源:全历史、趣历史
0
441
0
0
儿时的玩伴
家族回忆录
雾霭
2023-02-21
每回阅读三毛写的《吹兵》总会有种莫名的伤感,我爱这篇文章,也爱这位可爱的吹兵。他总让我想到那个女人。 幼儿园前两年,我一直住在外婆家,因为父母都要忙工作。那时我并没有什么玩伴,像是不合群一般。伙伴都爱玩的游戏我却觉得一般,倒不如一个人跑、一个人疯,也许这便养成了我怕生的性子。可我是不怕她的,没有伙伴的陪同,多数情况下我会去找她。 我已经记不清是怎样与她相识的了,她只是一个收破烂的少妇。她的模样也早已模糊,我更不记得她的名字。只记得她有一双清澈的眼睛,并不大,笑起来很温暖。扎着麻花马尾辫。她喜欢穿一件桃粉色的衬衫,搭一条黑色的旧裤子,已微微泛白——一看便知道很寒酸。幼时的我并不嫌弃她,她一点也不邋遢。她装垃圾的桶很干净,周身也无异味,总骑着一辆二八型老自行车,我会坐在前面的杠上望着前方,不顾他人的眼光。 图:二八型自行车 欣喜的是,家人并不反对我与她交朋友,于是我便频繁地去找她。好像面对她,我总有说不完的话,对她说我的见闻、我的幻想、我所爱的一切。她也总是默默聆听着,偶尔回一两句话。我已经不记得伙伴们怎样看待我与她,但再也没有一个人像我一样搭理她,我想我们都是彼此很要好的朋友。 然而两年的光景很快就过去了,离别的时刻总要来临。我要搬去离外婆家很远的新家,我要和父母住在一起了。当时的我并不懂离别的意义,与她道别时,我似乎并没有丝毫留恋,就这样理所当然地离去。我依稀记得曾对她说过我要搬新家了,她笑了,似乎还祝福了我。当时不觉得有什么,现在回想起来竟有一些遗憾。 我遗憾于我们没有好好道别,我没有在儿时好好珍惜这份友谊。事实上不再有一个人带给我那样真挚、纯洁的感觉,并且那段什么都不用顾虑的美好日子再也回不去了。 图:回不去的童年 我觉得她的感情平静如水,总是一副处事不惊的模样,在她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或许正因如此,她给我带来了不安——离别时,她有没有失落?她是否还记得我?她如今身在何处?她会不会想我呢……她一定不知道我很想她,不会想到我还记得她,毕竟那时候我只是个小孩子。 曾经听外婆说过,她没上过学,她的母亲是收破烂的,她的丈夫也是。是啊,她怎么可能摆脱这样的命运。可是那时的日子就像是电影里那般美好。其实我也认识她的母亲与丈夫,只是我小时候并不认为他们是一家人。他们见到我时都会露出最真挚的笑容,我们都一起聊过天,只是不如我和那个女人那么频繁。 因为他们,我不嫌弃一切收破烂的劳动者。他们为了生存努力着,他们也有尊严。现在我们已经很少看到骑着自行车、翻着垃圾桶的收破烂者了,也许他们的生活都变好了吧。我这样想,也这样祝福着。 记录于2013年 图片来源:pixabay 免责声明:部分插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
160
1
2
雨中的母爱
家族回忆录
雾霭
2023-02-21
这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已经是冬天了,却仍然有夏天般说变就变的坏天气和瓢泼大雨。我刚结束完一场数学测验,满脑子都是未解出的那道难题。直到走到楼梯口才恍然发现自己没有带伞,只见前方——没带伞的同学狂奔着,带伞的同学已经成了一个个远去的点——留给我的只有前者的命运了吗? 我一面暗暗责怪服装设计者,一面只好竖起小了一个头围的、也许只是装饰作用的帽子,然后鼓起勇气向雨中走去……突然间,一个熟悉到每天都能听到的声音在呼唤我,我只在雨中跑了一小段就来到了小小的遮挡物下——我的母亲撑着伞来接我了。我默默想着自己真是幸运,也几乎是同一时间,我卸下了书包母亲接过去背在肩头。回家的路很短,冰冷的空气迫使我们加快步伐;回家的路很长,我与母亲一路无言。 图:下雨 第二天回到学校,迎着许多同学羡慕的目光,朋友对我讲——你母亲真好,如果有人为我撑伞就好了,我的家长都没来接我。我突然有些诧异,也许我一直都把母亲给我送伞当作了理所当然。仔细回想,朋友总对我说家长时间紧上班忙所以没空来接,但母亲却从未以此作为理由,似乎每一次在我需要帮助时,母亲的身影总会出现。我的母亲又何尝不如其他家长一般忙碌,为大小事而奔波劳累呢? 又想起了那天突然下起的大雨——母亲的衣服似乎也湿了大半,雨伞也是全新的。其实,母亲也没有带伞,忙碌了半天却又想到我也没有带伞,于是她淋着雨急忙去商店里买了一把新伞,又急忙来学校接我,生怕错过了淋着雨的我。但我却理所当然地把书包给了母亲背。 图:撑伞 为什么我没有擦干母亲额前的雨水和汗水?为什么我没有发现母亲的衣服已经湿了大半?为什么我没有接过母亲手中的伞柄?为什么我不自己背书包呢?回到家后,母亲来不及弄干湿漉漉的头发就去做午饭了,我却只想将自己打理好。在触碰到母亲冰冷手指的一瞬间,为什么我没有想到沏上一杯温暖,哪怕只有白开水? 我想,我已经习惯了母亲涓涓细流般的关怀与爱,却没有认认真真为母亲着想过一次。母爱,往往听闻于灾难之中、离别之时,我们身边或许难现大爱,可是我们不正生活于一个个小爱之中吗?母亲总是无言的,母亲总是付出的,母亲也总会在无意间被我们的一句话中伤却仍然默默奉献着……我想这已足够,不需要镜头面前的大爱,白开水,自有它的味道。 记录于2013年 图片来源:pixabay、unsplash 免责声明:部分插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0
131
1
2
有外婆的地方,就有家
家族回忆录
雾霭
2023-02-21
记得几年前回家时,我还感慨邻居家的老太太才一年不见就花白了头发。明明前一年还是黑发中夹杂的几根白发而已,好像人就在一年之中迅速衰老,疲态尽显。 那时我的外婆还是黑发居多,我心里觉得安慰,因为她并没有那么快老去,好像她能陪伴我的日子还有很长很长,就和一直陪伴我成长的那盆仙人球一样,还要陪我度过以后的漫长人生。 ——那盆仙人球是外公外婆亲手种下的,他们说:“仙人球好养活,有点土就能活,就算忘了浇水,放在外面靠着雨水、露水也能活。” 图:家里的仙人球 在我心里,外婆也和这仙人球一样,看起来不起眼,生命力却极其顽强。她从贫穷的年代苦过来,拉扯大了三个孩子,又在子女工作忙时帮忙把孙女们都照料周全,从来没有抱怨过生活的艰苦,也没有向我们索求过回报。 回忆起过去的日子,她总是一笑了之,那云淡风轻的样子就像不曾经历过艰苦。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外公退伍转业来到家乡搞建设,几年后把外婆和孩子也接了过来。那时家里最大的孩子也不过是上小学的年纪,最小的孩子才刚出生三个月。外公平时工作忙,外婆就要一个人带孩子、操持家务。 刚来时一家人只能住在芦席棚中——这是由芦苇和竹竿搭成的一种简易住所,屋顶上再放些油毡来防漏雨。芦席棚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几家几户连在一起的大通铺,中间简单间隔了一下,几乎没有隐私可言。 这样的住所就像是在工地上随意搭建的大棚,供工人们暂时歇脚。一个人住都显得简陋,更不要说在这组建一个家庭了。但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外婆也将小家打理得井井有条,与邻里之间相处和睦。 外婆就是一家人的港湾,似乎无论在什么境遇下,有她的地方,就有家。 图:有外婆的地方,就有家 现在生活好了,不用再吃苦,外婆又变成了我们孙女们的避风港。 记得小时候我非常挑食,吃饭也很慢。有一次午饭,我毫无疑问又成了最后一个在饭桌上“数米粒”的人。 母亲压抑了许久的愤怒终于在那一刻爆发了,她不仅一边数落我,还一边夹了我不喜欢的菜到我碗里——我曾多次说过我很抗拒吃鱼肚边缘的那层脂肪,那是我认为鱼身上最腥的地方——但母亲就像是故意为之,夹了一块脂肪让我吃下去。 我被母亲的愤怒震慑,但又抗拒吃下那块脂肪。复杂的情绪无法用反抗的言语表达,只能冲出眼眶,顺着脸颊流下来。 在尴尬的对峙下,我和母亲谁都不肯认输。最终外婆像救星一般站出来,制止了母亲的怒骂,温柔地对我说:“不喜欢吃就不吃了,我也不喜欢吃那个地方,赶紧再把饭扒两口,凉了就不好吃了。” 外婆的这番话,不仅为我解了围,也成了我日后拒绝吃鱼肚边缘脂肪的理由。 可是如今我才明白,像外婆这样经历过饥饿与困苦的人,怎么会和我一样挑食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如自己期待般的那样长大,但外婆的衰老却让我始料不及。 就像仙人球结了花苞后一天之内就会绽放一样,外婆的头发终究在岁月的催促下绽放出了花白。 图:家里的仙人球开花了 鲜花一旦绽放就意味着离零落成泥不远了,人的头发一旦白了就是真正和年轻作别了。 曾有句经典歌词说:“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以前不知道,以为变老就像歌词里说的那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现在才觉得,变老就是一瞬间的事。 头发白了,眼睛也就浑浊了,耳朵也听不清楚了,脸上的皱纹再也抚不平了,所有衰老的特征仿佛在一瞬间袭来。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跟外婆说话都要高几个分贝,有时候说了好几遍还在重复一句话,有时候对话说着说着就戛然而止了…… 而人一旦意识到老,就会开始恐惧,开始胡思乱想,害怕失去。 图:人一旦意识到老,就会开始恐惧 去年年末,外公外婆都不幸感染新冠,外婆更是高烧到近40度。身在异乡的我心急如焚——老家的医疗资源比不上大城市,万一有什么事,可能就要做最坏的打算了。 外婆曾经跟我讲过,她年轻的时候去算命,算命先生说她能活到75岁。我向来是不迷信的,可有时在无法解释的玄学面前我又会胡思乱想。如今外婆已经这般年岁,我的内心更是反复在理性与情感中摇摆。 所幸,外婆最后康复了,虽然在病毒的折磨之下,她仿佛又衰老了一些。 我突然开始不期待长大了,因为长大的最大代价不是失去童真,而是夺走亲人最美的年华。 据说仙人球的寿命可达100多年,和长寿的老人一样。我想外婆还要和这盆仙人球一样,陪我好多好多年。
0
335
0
0
豁达与平和——外公的处世哲学(三)
家族回忆录
雾霭
2023-02-15
1970年前后,我从部队修理连退伍。那时候国家出于加强国防为中心的战略考虑,计划建设给前线提供弹药和生活补给的大后方。于是我接受了组织的转业安排,预备去支援三线建设。 原本我们这一批转业军人是要被分配去广东湛江的,不知道什么原因,别的部队先去了,我们就留了下来。最后我们一共两万五千人转业军人被分配到了位于湖北武汉周边的江汉油田,而此后的几十年,我就在这扎下了根。 图:江汉油田风光;图源:自摄 刚来的时候条件很艰苦,江汉油田还是一片待开发的荒芜之地,很多基础设施都是从零开始建设。那时也没有混凝土做的房子,大家的住所和开会的大礼堂都是用芦苇、油毡和竹竿搭成的芦席棚,很简陋。 我一来就被分配到了做金属容器的工厂里,跟着师傅学习电焊技能。就像缝衣服一样,我们做电焊就是将金属容器或金属管道的衔接之处“缝起来”。 这“缝纫”金属也是个细致活,想做好并不容易。焊接的时候,电焊机会飞溅出很多火花,我们衣服上总是被烫出窟窿。而且就算戴着手套,拿着面罩,火星有时候也会溅到皮肤上,烫出一个个斑点。若是躺在大容器里面仰着焊接,即使皮肤被烫到,都得忍着焊完,不能焊一下出来休息一下,耽误进度,也不能反应过大,以免撞到头。 图:电焊 先开始我们只是处理普通的金属容器,工作还算简单。到后面开始处理压力容器的时候,要求就变得更多更复杂了——焊接要做到严丝合缝,不能有杂质,不能有裂缝,焊接之处也不能有气泡,否则就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当时工厂都需要接受从北京压力容器局来的专业人员做检查,拿到合格证了才有资格做压力容器。我们工人也同样需要参加合格测试,国家专门请专家、教授来监考。平时如果焊接失误,我们还有三次机会磨掉重新焊,但考试的时候就只有一次机会,一次性焊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合格就是不合格。 图:大型压力容器;图源:摄图网 除了焊接资格考核很严格之外,焊接之后的质量检查也要重重把关。我们每个电焊工人都有一个私人钢印,上面是专属的编号,代表了这个工人的身份,焊接完成后要在焊接口旁边打上钢印。如果一个容器要用五年,那这五年出了问题都是这个工人承担责任。而焊接好的压力容器在投入使用之前,通常还要经过照相、超声波探测等检查。 如此严格的焊接流程实际上也是为了保证安全。压力容器一般都是用来储存易燃易爆的液体、气体,比如我们常见的液化气。早些年,家家户户都用液化气罐连接灶台、热水器,若是发生爆炸事故,很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幸运的是,直到退休,我焊接的容器都没出过事故。 图:液化气罐 听完外公的故事,阳光更热烈了,照得我们俩暖暖的。 我发现外公在叙述时很少提到“苦”。我以为的艰苦,在外公眼里好像就是必须经历的一件事而已,处在这个境遇里,就按照这个境遇下的生活方式度过难关,既不过分乐观,也不怨天尤人。 外公的豁达并非是因为苦难的历练,而是出于一种平和面对生活、面对命运的心态。 就像哲学家祁克果说的那样——人生不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而是必须经历的事实。 如果必须经历,何必陷入怀疑,陷入懊恼,陷入埋怨之中呢? 在外公这个长长的故事里,不难发现有许多命运的节点,许多意外与巧合,如果有平行世界,不同节点延伸出的另一种可能性或许会在平时时空延续—— 在征兵年限最后一年落选,“我”回到家务农; 选拔上海军,“我”去往海边工作、生活; 没有老兵泄密,“我”前往越南战场; 没有调去做毛主席像章,“我”继续堆山、打坑道; 别的部队没有去湛江,“我”在广东扎根…… 但无论如何,在这个时空下,命运为外公做了选择和安排,他也坦然而豁达地活出了自己的人生。 图片来源:pixabay、unsplash、摄图网、自摄 文章跳转: 豁达与平和——外公的处世哲学(一) 豁达与平和——外公的处世哲学(二)
0
320
0
0
豁达与平和——外公的处世哲学(二)
家族回忆录
雾霭
2023-02-15
1965年9月,县里招陆军,我和很多同乡都去参加体检了。那时候国家有号召,年轻人也能得到锻炼,并且当兵可以吃部队饭,减轻一点家里的压力,所以报名的人很多。 我记得当时体检合格的人就有50多个,但是县里并不需要招这么多兵,所以要从合格者里面刷掉30个人。 我那年已经22岁了,是征兵年限的最后一年,到了23岁就当不成兵了。或许招兵的人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没有刷掉我,就这样我成了被选中的幸运儿。 图:士兵剪影;图源:摄图网 过了几天,县里又从我们这些“幸运儿”里面选了7个人去参加另一轮海军体检,我也在这7人之中。 说起这段体检经历,我还有点遗憾,就差一点我可能就要成为海军了。 其实之前上初中时我曾参加过空军的体检,那时候因为血压高和肝偏大没有通过检查,所以我想海军的体检可能也会卡在这两项上。 本来我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但在那天体检的时候,我的血压竟然处于正常水平了,通过了这项检查。也就是说,只要肝没问题,我就能选上海军。 但是体检那天早上人特别多,各项检查都排了长长的队伍。等到我检查肝功的时候,已经到了中午十二点,肚子都饿扁了,我想这时候我的肝肯定要“原形毕露”了。果不其然,好几个医生轮流按了一圈我的肚子,最后告诉我:“肝大了两公分。” 不过体检的结果并不影响陆军的录取,最终在1965年底,我顺利进入了陆军部队。进了部队后我才知道我们这一批新兵都是按照工程兵来培养的。 还有人说我们部队其实是被选去支援越南战争的,作为工程兵过去抢修炸毁的铁路、桥梁……那时我们还学习了几个月越南语。但是部队里有的老兵不愿意去越南,偷偷泄露了机密,我们部队就没去成。 图:修铁路 不过我们这些选进来的新兵仍然作为工程兵被派往各地执行任务。记得过完元旦,我们就出发去河南登封了,派给我们的任务是在大山里打坑道。简而言之,就是要炸山、炸洞,除了把山两头打通之外,还要根据图纸在山里面炸出预备建房间和水库的坑洞来。 图:炸山洞;图源:unsplash 炸山时需要先用钻头在岩石上打孔,然后再把雷管和引线放置在钻孔里,引爆之后就能炸出一个大坑来。我的任务就是放雷管和做导火索,再点燃引线。 一开始炸山时,坑洞还不深,点燃引线之后找个地方躲避起来就行。但随着坑洞越炸越深,我就需要钻到洞里面去放雷管和引线。这引线留多长可是个技术活,得保证在引线燃尽前人要跑出洞口找地方隐蔽起来。 刚接触这个任务时我内心还是很害怕的,毕竟那是炸药,稍有不慎,性命都要搭进去。不过后来做熟练了,胆子就越来越大,和其他战友配合起来也更默契了。 除了打坑道之外,那时候我们还要堆山。顾名思义,就是在平地上堆起一座山来。这山也不是平白无故就要堆的,一般还要在山里建基地,将武器、弹药和粮食藏在里面作为战略储备。我还清楚地记得当年的口号: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 当年我们堆山的地方离河南郑州不远,那里堆山的条件并不好。地虽然是平地,但是沼泽多,没有石头,还有个不能被用做建材的沙丘。所以为了堆山,我们先要将沙丘一分为二推开,然后修三、四里的铁路,专门运送沙子、石头和木材。沙子和石头是为了堆出山的主体结构,木材则是为了搭建内部基地的空间结构。 图:砂石堆山;图源:摄图网 就在堆山的同一时期,部队中正流行做毛主席像章,每个连队都要抽几个人去做。原本我是要一直参与堆山任务的,但在连长和班长的安排下,我被选中调去修理连,制作毛主席像章。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回到工程兵连队了。 图片来源:pixabay、unsplash、摄图网 文章跳转: 豁达与平和——外公的处世哲学(一) 豁达与平和——外公的处世哲学(三)
0
316
0
0
豁达与平和——外公的处世哲学(一)
家族回忆录
雾霭
2023-02-15
如果问我外公的口头禅是什么?那一定是“没事”。 搬重物扭伤了腰,没事;腿部血管里凝了血块,没事;感染了新冠一直发低烧,没事…… 也不能说他不知道这些疾病对老年人造成的伤害,他只是很乐观地去面对一切,只是他比我们这些总被生活琐事困住的人更豁达。 听母亲说,外公是从穷苦年代一路走过来的。是苦难的经历让外公变得豁达吗?人一定要经历苦难才会豁达吗? 我请求外公给我讲讲他的人生经历,为我还算空白的人生答疑解惑。 在一个阳光洒满窗台的上午,外公给我讲了一个长长的故事。 图:阳光洒在窗台上,我听外公给我讲故事 1958年,我小学毕业,考上了汉川一中,但开学后接连一个月我都没去学校。 那是大跃进时期,虽说村子里到处吃饭不要钱,但是上学的学费、书本费还是要钱的。我家里人多,兄弟姐妹5个,生活本就拮据,凑不出来供我读书的费用。 学校离家六里路,还有一大段在江堤上。江堤是个大陡坡,下面就是暗流涌动的汉江。春夏秋季还能壮着胆子走一走,到了冬季,就是经验老到的大人来了也得小心谨慎。 那个时候的冬天,不如现在暖和,每年都要下好大的雪——望“长堤”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美则美矣,就是断了去路。 图:大雪下的江堤;图源:摄图网 再加上不知从什么方向刮来的寒风,夹着雪,夹着冰,还夹着呼啸和哀嚎。上了堤,四周就没什么阻挡了,寒风肆无忌惮地打在人身上,蹂躏着人的意志。走六里路去学校根本不可能。 因此,小学毕业后,我就留在家里干农活了,没能力也没条件继续读初中。 但是当时的班主任并没有放弃我,她走了六里路,从学校来我家了解情况。 她说有问题她来解决,平时吃的菜做好了从家里带,每个月再资助我几块钱,但是千万不能放弃读书。 在班主任的支持下,我终于回到学校开始初中课程的学习。冬天天冷了就住在学校,每周三和周末回家,用罐子装好菜后面两天的菜再返回学校。 图:在雪后的江堤上往返 时至今日,我仍然记得这位班主任的名字,她后来还经常帮我在粮票申请单上签字。 不过现实条件毕竟不能说变好就变好,初二的时候我再次休学在家了。那时换了一位班主任,她也一样走了六公里,来我家里劝我回学校上学。 那时候的老师好像都有一种质朴与执着,有着最单纯的教书育人的信念感,或许她们也是穷苦家庭出身,她们希望像我这样的孩子都能接受教育。 然而,就算已经克服了很多困难,断断续续地念书还是让我逐渐跟不上学校上课的节奏,也听不懂学习的内容了。 没有知识改变命运的热血情节,我就在这样的境遇中艰难地念完了初中。 1961年下半年,初中毕业后我回到村子里参加生产队的劳动。 生产队的活很多,也杂,我帮忙除过草、捡过棉花、挑过水,还捡过猪粪牛粪……不过那时候人多,干活也热闹,感觉生活并没有那么糟糕。 图:我在生产队帮忙除草 日子还是贫穷的,但是无需自怨自艾,不同的境遇自有不同的活法。 就在劳动了四年多之后,我迎来了新的境遇。 图片来源:摄图网、pixabay、unsplash 文章跳转: 豁达与平和——外公的处世哲学(二) 豁达与平和——外公的处世哲学(三)
0
351
0
1
朱自清与妻子:战火中的伉俪情深
时光故事汇
雾霭
2023-01-29
朱自清一生共经历两段婚姻,一段是由父母做主的包办婚姻,一段是由朋友介绍的自由恋爱。而他的两位妻子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原配武仲谦传统贤良,续弦陈竹隐新潮独立。 两者听起来似乎势同水火,有着天壤之别,但实际上朱自清与两位妻子间都有着很深的感情。在那个时局动荡、战火不断的年代,朱自清与妻子始终互相扶持、患难与共,成就了一番伉俪情深的美谈。 包办婚姻下的一往情深 民国时期,虽然社会上的民主之风渐盛,但仍有许多老一辈的父母遵循旧制为子女安排包办婚姻。不少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家都曾经历过没有感情可言的包办婚姻,比如鲁迅与朱安、徐志摩与张幼仪、郭沫若与张琼华…… 不过这其中也有例外,朱自清与武仲谦的感情就很深厚。 十四岁时,朱自清在父母的安排下与武仲谦订了婚,但直到五年后的新婚当天,两人才初次见面。虽然朱自清也曾抱怨这是不由自己做主的婚姻,在父母安排下只能无奈接受,但他没有将心中埋怨发泄在武仲谦身上,而是在相处中逐渐发现了妻子贤惠善良、活泼爱笑的个性与优点,两人的感情也越来越真挚。 图:朱自清画像 后来为了武仲谦,朱自清甚至不惜与父亲“决裂”。 当时武仲谦刚嫁到家里没多久,朱家就因朱父的个人问题遭遇了变故,但迷信的朱父朱母认为是儿媳带来了灾祸,于是对武仲谦总是冷眼相向。而内心传统、性格温柔的武仲谦面对无端地指责,没有向朱自清抱怨,一个人隐忍了下来。 只可惜隐忍并没有换来尊重,朱父愈发看不惯武仲谦爱笑的性子,时常对她冷嘲热讽,还因此责备朱自清没有管教好妻子。看着武仲谦逐渐收敛起笑容,偶尔还偷偷掩门抹泪,朱自清十分心痛自责。原本就与父亲有矛盾的朱自清,愈发与家庭划分了界线。 于是朱自清带着妻子儿女离开了扬州老家,在杭州安置了新的小家庭。他还以妻子在老家的遭遇为原型写了篇小说《笑的历史》,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在封建家庭的压迫下承受了太多委屈,逐渐丧失了笑的意愿,再也笑不出来了。小说字字珠玑、发人深省,细腻而深刻的语言中,句句饱含了朱自清对武仲谦的深情与维护。 图:朱自清在扬州的故居 而武仲谦也以自己的方式回应了这份深情。即使家里经济压力再大,各种琐事不断,她也毫无怨言地忙前忙后,将小家打理得井井有条,让朱自清在外工作时没有后顾之忧。在《冬天》一文中,朱自清就曾回忆到,虽然冬天天气非常寒冷,但“家里老是春天”,仿佛天地空空,只有温馨的一家四口。 如果在和平年代,这对伉俪情深的夫妻必然能够相守一生,白头到老。只可惜战争无情,世事无常。在常年奔波逃难、过度劳累之下,武仲谦的身体越来越差,为了不让丈夫担心,她一直隐瞒自己的病情。等到朱自清察觉,陪她到医院检查时才发现她的肺已经烂了个大窟窿。可为了省钱,加上担心孩子又丢不下家务,武仲谦还是放弃去西山疗养,回了扬州老家,一个月后便撒手人寰。 武仲谦的突然离世,让朱自清悲痛不已。他常常觉得愧对妻子,不仅让她在家里受了气,还没能让她过上好日子。 往往这种未能实现的遗憾,最是折磨人心。几年后,难以忘怀的朱自清写了一篇《给亡妇》来悼念武仲谦,文中他回忆到——“你换了金镯子帮助我筹学费,叫我以后还你;但直到你死,我没有还你。” 自由恋爱中的情意绵绵 武仲谦去世两年后,朱自清在清华大学的同事们见他孤身一人,家务事料理不过来,于是便张罗着为他物色续弦。在一次由同事组织的饭局上,朱自清与陈竹隐相遇了。 那时朱自清不善打扮自己,衣着朴素,为人低调。在饭局后被陈竹隐的同学调侃为 “一个地道的老土”,但陈竹隐却觉得外表和服饰都是身外之物,朴实正派的人格最重要。 就这样,两人有了一面之缘后便开始通信,也在相处中渐生情愫。自由相恋两年后,朱自清与陈竹隐在上海完婚。 婚后陈竹隐本打算在清华大学找份工作,但由于当时学校规定教授家属不能在校做事,而在外校所挣薪金又不够应酬,于是陈竹隐在思虑之下放弃了外出工作,选择专心照料家庭。 图:朱自清与陈竹隐 不过与武仲谦不同,陈竹隐并非封建家庭出身的传统女性,而是接受过新式教育的独立女性,有着优秀的履历。父母早亡的她,个性坚韧要强。她先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即开始独立生活,后来又考入北京艺术学院,学习工笔美术,师从齐白石、肖子泉、寿石公等名家,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女。 不同的人生经历也就注定了不同的生活态度。陈竹隐在婚姻中不会处处忍耐谦让,把所有烦恼和委屈都咽进肚子里,如果有不满和牢骚便会直接说出来。但对朱自清来说,他早已习惯武仲谦那样为家庭毫无保留地奉献与默默付出的样子,面对陈竹隐的牢骚反而有些不适应。新婚不久,夫妻二人就矛盾不断,甚至一度想过分开。 但冷静下来之后,两个人都没有在对方身上挑毛病,而是重新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尝试着理解彼此。陈竹隐觉得在那个时局动荡的年代想要建立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不容易,而朱自清真诚、稳重,全部工资都用在家庭开销上,是个值得托付的人,自己做出一些牺牲也是值得的。 朱自清则反省了自身,认为自己忽略了陈竹隐曾是自由独立的女性,没有考虑到她的心情,常常对她“太冷淡”,给予的关心也不多。光是反省还不够,朱自清专门调整了工作时间,陪伴陈竹隐在北京游玩、听戏,照顾她的情绪。两个人的心结终于解开,和好如初。 可惜这样的和睦幸福并没有维持多久,战争打破了小家庭的平和与宁静。“七七事变”后,北京沦陷,夫妻二人带着孩子辗转多地。后来朱自清随校迁居到昆明,陈竹隐独自带着孩子们回到老家成都,一个温馨的小家庭就这样被战火无情地分开了。虽然分居两地,但是夫妻二人的感情没有因此变淡,他们时常通信诉说近况。细腻的文字有如甘泉,化解相思之苦。 图:朱自清、陈竹隐与儿女们 然而麻绳专挑细处断,噩运只找苦命人,随着抗日战争胜利,内战接近尾声,夫妻二人还是没能等到梦想中的好日子来临。在常年过度操劳,食不果腹下,朱自清患上了严重的胃病,最终于1948年8月逝世。于是陈竹隐重新回到社会上工作,独自一人承担起了养儿育女的重担。 在往后42的余生中,陈竹隐再也没和儿女们提起过对朱自清的情谊与思念。但在她逝世7年后,儿女们在搬家时意外发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小箱子——那是朱自清生前用过的,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75封朱自清写给陈竹隐的情书。 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可能永远无法体会战火下的伉俪情深是何种滋味,但透过朱自清写给妻子的文章,透过一封封情书,我们又能窥见文学大师也不过是一介普通人,有着普通家庭间的鸡毛蒜皮,也有着普通夫妻间的情深意笃。 时光流转,物是人非,唯有隽永的文字和字里行间表露的情感不会褪色。 欢迎在“家族事记”留下你的故事。 参考文献: [1]黄汉昌.朱自清传:清贫与执着[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 [2] 朱自清的两次婚姻.道客巴巴.引用于2023年1月13日: https://www.doc88.com/p-80699887173594.html [3]辛子.朱自清与陈竹隐的患难情缘[J].湖南文史,2002(01):55-58. [4]梅寒. 朱自清与陈竹隐的深潭之爱[J]. 各界, 2014 (12): 91-92. [5]图片来源:全历史
0
654
0
0
朱自清与儿女:一代文豪也曾是个“不成材的父亲”?
时光故事汇
雾霭
2023-01-29
在散文名篇《背影》中,朱自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段关于父亲的回忆,时至今日依旧感人至深。不过在此之前,朱自清与父亲之间曾有着深刻且难以调和的矛盾,甚至“冷战”了数年(点击跳转:朱自清与父亲:温情的“背影”之下是积怨已深的父子心结)。 现实中的朱父是一位严厉、不可撼动权威的封建大家长,掌控着儿子的生活、婚姻、薪水等,这让接受了新思想教育的朱自清难以忍受。然而在朱自清做了父亲之后,他发现自己也“仍旧按照古老的传统,在野蛮地对付着,和普通的父亲一样”。 不过一如封建严厉的父亲也有仁慈包容的一面,朱自清对儿女们也有着深沉而细腻的爱,在不断反思与成长之下,他瘦弱却坚定的“背影”也成为了儿女们的精神标杆。 “不成材的父亲” 朱自清19岁时就在父母的安排下结婚,21岁便有了第一个孩子阿九。23岁北大毕业时,又有了女儿阿菜。年少即成为父亲,朱自清自己似乎都还未从学生与孩子的身份中转换过来,在对待孩子时总显得手足无措,耐心渐失。 图:青年朱自清 大学毕业后朱自清在杭州任教,和妻子、孩子一同住在学校。那时的阿九不过两岁半,正是哭闹无理的时候,同时还特别认生。只要不在母亲身边,或是有陌生的客人来了,阿九就止不住地哇哇大哭。朱自清想着不能一直打扰客人和在学校里住的其他人,于是决定“教育”阿九一番。在一次骗妻子出门后,朱自清关了门将阿九按在地上打了一顿。这法子对于一个两岁半的孩子来说未免有点粗暴,多年之后朱自清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也不禁觉得黯然。 后来朱自清一家搬到了台州,孩子的问题仍然让朱自清头疼不已。女儿阿菜那时刚过周岁,还不太会走路,常常缠着母亲。朱自清为了纠正这一点,将女儿逼在墙角里紧紧按着,女儿哭喊了三四分钟才作罢,还因此生了好几天病。作为一个新手父亲,朱自清的表现既毛躁又笨拙,完全是一副不会与孩子相处的模样。 图:从左至右分别为长子“阿九”朱迈生、长女“阿菜”朱采芷、朱自清 难道朱自清不明白与孩子友好相处的道理吗?没有受够封建家长的苦吗? 其实不然。朱自清也常常陷入反思与自省中,他曾在《儿女》中提到自己不过是个依照老传统的普通父亲,是个“不成材的父亲”,尽管知道“‘子孙崇拜’,‘儿童本位’的哲理或伦理”,认为闭眼抹杀孩子们的权利是不行的,可是理论终究是理论,耐心总是在繁琐和吵闹的生活中消失殆尽。 或许这也是许许多多家长的缩影,选择孕育生命之时并未考虑过自己是否能耐心面对孩子、教育好孩子,在做父母这方面上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学生,不知不觉就走上了封建专制的老路。 子女的精神标杆 朱自清一生与原配妻子和续弦夫人共孕育了9个子女(其中1个在2岁时夭折,一个在22岁病逝),教育这么多孩子绝对是个辛苦活。 尽管刚做父亲时朱自清常常粗暴地对待孩子,但他没有就此摆烂,任凭自己的性子胡来。随着孩子多起来,朱自清“年轻的锋棱”渐渐钝了许多,加之年岁增长,也逐渐变得更加理性,更有耐心。此时的朱自清已然蜕变,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父亲。 当时他遇到一个爱女儿却没耐心教育她们,最终将女儿荒废的人,随即便开始自省,生出了要好好教育自己孩子的计划。到底是接受过新文化教育,朱自清没有再延续封建传统的思想,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他认为只需要培养孩子们基本的生存力量,即胸襟与眼光,其它的比如职业或是人生观等,就交由孩子们自己去做决定,父母能做的就是稍加指点,帮助孩子们去认识自己,发展自己。这样的教育理念,即便放在今天也是眼光超前的。 事实上,朱自清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的确是如此践行的。据朱自清幼子朱思俞回忆,父亲曾教他和三哥刻图章,但往往朱思俞费尽心思刻的规规矩矩的章子,父亲都觉得没意思,反而有时候随便刻出来的,父亲却说“这个有点意思”。想必这种随意的雕刻,就是朱自清认为的“自我”意识,凡事不必一味循规蹈矩,保有自己的个性才“有意思”。 图:朱自清与家人合影 另外,朱自清在对子女的人格培养上,可谓是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抗战胜利后,朱自清一家重返清华园居住,那时的朱自清已患胃病,身体日渐衰弱,并且当时工资微薄,常常入不敷出,穷困潦倒。即便如此,朱自清也绝不占公家便宜。他认为公家的东西是人民大众的,不可中饱私囊。据朱自清儿女们回忆,他们那时从日本人扔的破烂堆里捡回一张桌子,以及在清华园里玩用于建设的沙子,都会被父亲斥责,并要求他们还回去。正是这样的一身正气,也让朱自清的儿女们都成长为了正直善良的人。在他们眼中,父亲是“纯净得不能再纯净了”的人,是一生的精神标杆。 从“不成材的父亲”到尊重孩子个性的新时代父亲,朱自清在父亲这一角色上一直在成长与蜕变。这离不开朱自清不时反思自我和知错能改的谦虚态度。 今时今日,我们为人子女、为人父母,是否回过头去看看自己与家人的相处方式? 回忆如潮水,点滴能成文。正如朱自清下笔写成《儿女》一文来回忆过去、鞭策自我,我们或许也能在过去的点滴中找到平衡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佳方式。 欢迎在“家族事记”留下你的故事。 参考文献: [1]朱自清.儿女.道客巴巴.引用于2023年1月4日: https://www.doc88.com/p-843810376283.html [2]黄汉昌.朱自清传:清贫与执着[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 [3]朱乔森.我的父亲朱自清(续 完)[J].百年潮,1999(01):45-51. [4]安吉.背影之后的背影:朱自清幼子朱思俞回忆父亲.道客巴巴.引用于2023年1月4日: https://www.doc88.com/p-2485580182823.html [5]任军.情理冲突中的自责与挚爱——读朱自清《儿女》兼谈其散文中的忏悔意识[J].名作欣赏,2009(13):48-51. [6]图片来源:全历史
0
722
0
0
朱自清与父亲:温情的“背影”之下是积怨已深的父子心结
时光故事汇
雾霭
2023-01-29
“爸爸,你走吧。”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这段经典对话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它出自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讲述的是儿子与父亲之间细腻却复杂的感情。而这段话也曾在一段时间里风靡社交媒体,“买橘子”即暗指“我是你爸爸”的意思,被大家视为开玩笑、占对方便宜的父子梗。 但你知道吗?《背影》中看似温情的父子之间其实积怨已深,甚至到了绝交的地步,他们的摩擦就像新、旧两派的碰撞一般,看似无解,最终却因一封家书化解了恩怨。 图:背影 封建大家长与进步新青年 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是个典型的封建大家长,在他的思想观念里,多娶几房姨太太、控制儿子的生活和婚姻都是理所应当的。而朱自清是接受了新文化洗礼的进步青年,他追求自由与独立,不认可父亲的权威。 1917年,朱鸿钧还在徐州做着榷运局局长的美差,朱家彼时还算一个不愁吃喝的小康之家。这时,朱鸿钧不顾儿子的反对,偷偷在徐州纳了一房姨太太。在扬州老家的另一位姨太太知道后勃然大怒,立刻赶往徐州大闹了一场。结果事情不但没有解决,还愈演愈烈,登上了《醒徐日报》的头条。虽然那时候不少男人都不止一房太太,但当时也是新文化、新思想蓬勃发展的时期,闹得满城皆知的纳妾事件在社会上影响不好。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时朱鸿钧又被查出曾经挪用公款,于是就被革职查办了。美差没了不说,挪用的公款还得补齐,否则就会有牢狱之灾。为了摆平此事,朱家不得不变卖家产,一时间家境急转直下。经此变故,朱鸿钧的母亲一病不起,很快就含恨而去了。这便是朱自清在《背影》中交代的背景——“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 自小与祖母亲近的朱自清在这时便生出了对父亲的不满。而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则让他们父子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图:中间坐着的老者为朱鸿钧;身后穿着西装的为朱自清 彼时约莫20岁的朱自清刚在父母的安排下迎娶了原配妻子武仲谦。妻子进门后朱家便发生了这些变故,于是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朱父朱母便认为是武仲谦给这个家带来了灾祸,所以在生活中从不给她好脸色看,甚至将她赶回了娘家。但在那个年代,社会上仍然普遍认为被夫家赶出门不光彩,所以武钟谦在娘家的日子也不好过。 那时朱自清在北京还有学业要完成,很少回家,不清楚家里发生的这些事,而妻子武钟谦是一个传统贤淑的妇人,她也选择了独自一人默默承受。直到朱自清从学校回家了解了情况,才将妻子接了回来。看着妻子无端遭受委屈,朱自清深感愧疚,他深知是朱家的腐朽与偏见造成了这样的局面,所以与家庭的裂痕愈发深了。 1920年,朱自清从北京大学毕业,辗转回到家乡的中学任教,每月给家中寄一半的薪水。然而朱鸿钧并不满足儿子只给一半的薪水,便利用自己与学校校长的私交,取走了朱自清的全部薪水。在他看来,儿子的便是父亲的,他有权支配和掌控儿子的一切。但追求自由的朱自清完全不能接受父亲的做法。于是,父子二人新、旧观念的冲突在此刻爆发了。 朱自清愤然辞掉了家乡的工作,前往杭州任教。几个月后,朱自清没有过问父母,又从老家接出妻儿,在杭州组建了小家庭。朱鸿钧作为一家之主的权威被儿子如此践踏,也气愤地不肯再见朱自清,坚决断绝了父子关系,二人彻底失和。 嘴硬的父亲与叛逆的儿子 如何与自己的亲人和解?这或许是困扰着无数中国式家庭的问题。子女们不认同父辈的旧观念,父母们也不理解子女的新思想,但血浓于水的亲情却始终难以割舍。朱自清父子在失和后也在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彼此。 1922年暑假,离家大半年的朱自清想要缓和与父亲的关系,于是带着妻儿回了老家。然而父亲朱鸿钧还未消气,不肯让朱自清一家入门。在家人劝说下,朱鸿钧作出了让步,但仍然对朱自清不理不睬。朱自清自觉在老家无趣,没过几天便离开了。 过了一年,朱自清再次回家探亲,朱鸿钧仍然没有原谅儿子,甚至因为不喜欢武仲谦爱笑的性格而责怪他没有管教好妻子。朱自清觉得妻子都没有因为之前在家所受的委屈责怪父亲,父亲却反过来责备她,简直不可理喻。父子二人不但没能和解,矛盾反而加深了,朱自清也愈发叛逆,此后几年都不再回家。 图:朱自清 而父亲朱鸿钧这边,虽然他表面上碍于面子始终不肯向儿子低头,却借着惦记孙子的名义和朱自清通信,还默许朱母到朱自清的小家庭去帮儿媳料理家务。 1925年,感到身体不适的朱鸿钧给朱自清寄了一封家书,他在信中写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其实朱鸿钧在写这封信后过了二十年才过世,只因膀子痛便想着大限将至,实在有些言重。况且在传统观念里,谈论死亡是一种忌讳,朱鸿钧这么做,无疑是一种服软,尽管仍然嘴硬不肯言和,却字里行间希望儿子能来看看自己。 朱自清在收到信后,内心深受触动,他意识到血浓于水的亲情是不可割舍的,于是不再追究过去的恩怨,逐渐在心里放下了过去的恩怨。百感交集之下,朱自清提笔写下了《背影》。 图:《背影》中的南京浦口火车站 1928年,《背影》散文集出版,父亲朱鸿钧在靠在窗前的小椅子上,一字一句地诵读着《背影》这篇文章。朱自清的三弟朱国华在回忆这一情景时写道:“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光彩。” 这一刻,嘴硬的父亲和叛逆的儿子终于冰释前嫌,谁都没有说抱歉,却都在心中达成了和解。 《背影》回溯 实际上《背影》写于1925年,而文中的火车站之别发生在1919年。当时朱家刚遭遇变故,父亲到火车站送朱自清去北京念书。那时的朱自清对父亲已经有些不满,也并未即刻将这件事记录下来。 时过境迁,经历了那么多矛盾与纠结之后,朱自清再次回想起父亲的背影,不禁心生感慨,自己又何尝理解了父亲既唠叨又拧巴的爱呢?即使自己对父亲再多埋怨,父亲还是不放心,坚持亲自送儿子一程,一路上细细叮嘱儿子要照顾好自己。 与其说朱自清父子原谅了彼此,不如说他们都与自己和解了,放下了内心中一再坚持并要求彼此也必须接受的东西。朱鸿钧可能还是无法理解儿子的叛逆,朱自清也不会转而赞同父亲封建的做派,只是爱与亲情化解了所有怨念。 图:朱自清家庭 朱自清父子的矛盾或许就是大部分中国式家庭的缩影,父辈与子女之间总是会因为不同的思想观念产生分歧,但是和解可能也就是一通电话、一条微信、一句问候的事。 你和父母之间发生过矛盾吗?是如何和解的呢?又或者还没有和解……或许尝试着回忆一下过往的种种细节,将点滴撰写成文字,终有一天我们也会和自己和解。 欢迎在“家族事记”留下你的故事。 参考文献: [1]吴应海.《背影》背后的故事:朱自清为何与父亲闹别扭?[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2013(06):13-14. [2]冯明涛.朱自清父子关系摭谈[J].书屋,2020(07):14-18. [3]汪少龙.重读《背影》:复杂的父子情感[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5(03):33-35. [4]李自国.《背影》中父子的冲突及化解[J].名作欣赏,2018(26):129-131. [5]图片来源:全历史
0
907
0
0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