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岩
1872年 1月15日(清同治十年辛未腊月初六)生于湖北省汉川县田二河镇垸子台村。 1877-1881年 △5岁丧母,由祖母鞠养长大,在父亲身边启蒙识字读书。父亲向纯金是私塾教师。 △10岁到回龙湾私塾就读。 1891年 △20岁受聘任私塾教师。从此在本县邹家堰、夏家塌、张池口教书,直到34岁。 △其长子向浒晚年在一篇题为《我第一次认识了阶级斗争》文中讲述他半岁时坐在地上被县衙役用水淋的故事,表现了向岩疾恶如仇、敢为人先的斗争精神:1898年,我村一贫农费尽很大气力才娶妻成家,邻村财主见此女有几分姿色便霸为己有。当时全村只有两个读书人,这个贫农欲请求本村东头小地主的秀才儿子写张状纸却遭拒绝。父亲得知后不仅主动为他写好状纸,还帮他递进县衙门,但没钱孝敬县太爷。财主闻讯连夜用钱买通官府,第二天一群衙役涌进村子抓捕父亲和那个贫农。父亲事先逃脱,这帮衙役见半岁的我赤条条坐在地上,就用冷水淋我出气取乐,因为我未哭,搞得他们很没趣,结果害得我大病一场。而那个贫农下落不明,不知死活,新娘子也上吊自尽,家破人亡,喜事反成丧事。父亲由此萌生外出学本事的念头,而半岁的我第一次“认识”了阶级和阶级斗争。 向岩在教书期间,关心国事。1894年中日战争失败;1898年“戊戍变法”流产;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向岩与全国革命志士一样,认识到要拯救中国,必须推翻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推翻帝制。 1905年 10月,向岩投笔从戎,赴日本学习军事,其父深明大义,将田产变价,告贷于亲友,竭力支持向岩出国留学。20日从上海乘轮渡海,29日抵达日本东京,受到同乡留日学生匡厚生、李实生、陈荷香等迎接。11月10日进入东京东斌学校兵科学习,因所带用费仅剩20余串,不够人学费用,由匡厚生代借50串,交付3个月学杂费。(【按】东斌学校是由孙中山和日本革命家头山满、宫畸寅藏等,针对清廷不准自费留学生入军事学校而设立的。此校为中国培养了许多人才,如熊克武、焦达峰、陈铭枢、夏之时等。辛亥革命中,东斌学生殉难最多。) △向岩致钦臣兄书:“今幸有东斌学校(系陆军科)开校,弟即入此肄业。以海枯石烂,万劫不変之坚心,学铁马金戈,陷身不顾之学术,他日得志,定将为我国干一二件有光史册,有益社会之事也。” 1906年 3月,向岩与东斌学校同学数人、振武学校学生2人,合译《兵事法令大全》共20册,后印1200套,在国内发行,以促进中国各省营制、军规的建立和健全。 5月,向岩致父书:“5月初,日皇例祭战亡军士,其祭所即在彼国之靖国神社,神社内藏甲午之役所夺于中国之物最多……使人爱国之心油然而生,复仇之念勃然而起也。” △向岩致父母书:“接表弟罗子衡书,乃欲考究纺织机器之事,其志深可嘉尚,其识诚为远大……棉花我国之土产,而纱与布仰给于人,则以我国纺织制造之机器不多。外人因购花而去,制成纱与布,复售于我,获利数十倍,此大漏卮之一也。今子衡弟能见及于此,男不得不为之赞美。” 6月,按规定,东斌学校普通科毕业后不能转入士官联队学习。为了中国自费留学生在军事上的深造,向岩与部分同学多次恳请校长寺尾亨,在本校自办联队士官课程,陆军省允准寺尾亨之请。但欲组织联队,备办器械,人愈多则愈易举。为此,向岩与匡厚生等商写启事,印刷4000张,散发至留学生界和中国内地15省,于是来校报名者络绎不绝。为我国培养高等军事人材,振兴祖国,起了推动作用。向岩亦受到校方器重,此时,向岩已由余剑斋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并担任东斌学校兵学同志会会长。 11月,同乡李寿萱回国,作《归国留别》诗,流露苦闷消沉心情。向岩和诗一首,雄放激昂,自誓为国捐躯,以“炼石补天”互勉,诗云:“男儿生已卅余年,未复国仇心欲然(原注:《孟子》若火之始然),雌月无光强可挽(原注:《左传》吕铸梦射月),雄峰之顶藤能缘。拚将马革吾尸裹,笑和虫吟君耳传,请急还山炼自石,待同磨斧补苍天。” △向岩写信回家,嘱小女远生不可裹足,已裏足的两个女儿要放足。另通报湖南湘潭、醴陵、浏阳武装起义情况,说明是革命党起事,嘱家中“切勿无端惊恐。” 12月30日,向岩写家信通报全国水灾情況,全国有江西、湖北等7省受灾,饥民共二千余万,灾区出现“十八、九,二十岁成人之女以八斗麦易之”的惨事。在日本报纸上记载一件更惨的事:丈夫卖了儿女,妻说夫狠心,“其夫怒,以足踢其妻于河,而己亦随投于河者”这等惨事,“盖饥寒迫之而不得已尔也。” 1907年 1月15日,向岩在东斌学校兵学预科毕业,转入兵学本科学。 2月15日,向岩因欠校方学膳费200元而被停学。后由匡厚生及其他同学代为借款,得以交清学膳费。 6月5日,向岩写的家书中有五言古诗一首,是勉励儿子包清(即:向浒)的。诗中有“焉得庭阶兰,出为天庙器。叫回四万万,雄狮起勿睡。白种不敢骄,红髯侧献媚,谁是身率者,吾能毋惴惴”等句。 12月,向岩送友人冯镇东、陈克钦去南洋爪哇,有诗句云:“社学发奇响(原注:近世有社会学者,主均贫富,共产业,冯君喜谈之),国事担铁肩,今朝飞轮去,万里天南天。因系同乡,特嘱家人,冯君陈君往南洋之事,皆不欲其家人遂知之,望家中秘而弗传,勿使其父母妻子闻之而愈切眷恋也。 1908年 1月,东斌学校兵学本科第二期试验揭晓,向岩成绩特优,校方发给特别证书和书物。 △向岩接家书得知农所三月五、六两日,“汉水陡涨,潮头高一丈六尺,两岸居民溺水毙者数千,破船千余支。 5月7日,竭力支持向岩出国留学的父亲向纯金老先生逝世,向岩悲痛不已自责曰:吾不孝不义,无端凭半点热潮,竞自忘家力之困乏,亲之老而子之幼,携一囊一履一剑一书,披发东游三载于兹,苟非父亲大人竭力经划于内,几何不葬穷骨于荒岛哉! 8月中句,向岩回国抵家。 1909-1910年 向岩在湖北新军中秘密从事革命活动。事泄,去四川,在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担任兵学教官,并任四川督练公所编辑、制度等科一等科员,利用职务之便,与当时在四川的汉川人梁耀汉(化名梁栋),在四川新军中宣传革命,运动新军官兵,准备举义。 1911年 四川省原清政府咨议局局长蒲殿俊、原新军统领朱庆澜响应武昌首义,在致湖北军政府电文中说:“四川新军早为梁(标)、向(岩)运动成熟。”起义后,向岩任川南宣抚使,蜀军第一纵队队长。 11月,向岩以中华民国军政府司令部西部长名义发布《谕巴蜀檄》,安抚川南地区官吏和人民。《檄文》首述清政府劣政,次叙起义情形,最后谓:“本部长客于西土,亦纠合精英,冶铸国魂,满族及汉军安心归化者,军政府一视同仁。”此檄文对川南清官吏起分化作用,促使人民倾向民军,促进四川军政府对全川的统一。 △驻四川合江之清军抗拒不降,向岩率蜀军第一纵队与南路司令王培菁部会同攻克之。 △川东起义军占领重庆,建立“蜀军政府”。向岩兼任北路支队长。 △成都官绅策动四川省独立,组成“大汉四川军政府。”向岩由第一支纵队长改任南路支队长。 1912年 2月,向岩离蜀返鄂,任鄂军第八师参谋长。 △向岩致电中央稽勋局湖北调查会,为刘静庵、梁耀汉等烈士请恤。并发起公祭阳夏战斗中辆牲的革命烈士。 10月10日,辛亥革命周年,各省代表聚集武昌,在烈士祠追悼首义烈士。向岩撰写祭文云:“吾为诸烈士悲,又为诸烈士幸;吾为生者幸,又不禁为生者悲……揽权窃位者流,又复淫刑以逞,不恤舆论。恐吾幸存之身,不被戮于党祸,即见枉于非法……”革命成果转入军阀之手,向岩万分愤慨。 △向岩发表《自请为公仆之通告书》,自荐担任民国大总统。 云“中华民国者,犹胎产初堕地呱呱而泣之小儿也。袁氏黎氏非其生母,故不甚爱惜之。夫既不甚爱惜矣,又安望其乳养之,长成之。且袁氏黎氏亦非真能乳养人,长成人,堪为众人父母之人也”。向岩自荐大总统曰:“若以岩为大总统,亦期之以十年,民国可必富,民国可必强,民国之风俗可必其淳美。”为表白自己的心迹,又说:岩之发为此言,非欣慕大总统之威荣,不过欲聊假斯位以行其素志耳。民国苟已治,岩视弃大总统犹弃敝屣也,非敢夸也,自信力然也。”并发誓:“岩果身为大总统十年,而不克实践其言,岩之肉甘缕切为全国人食也。”时袁世凯为总统,黎元洪为副总统,向岩敢以笔伐。 1913年 3月,袁世凯暗杀革命党人宋教仁,革命党发动二次革命,兴师讨袁。向岩在南京任讨袁军江南陆军第一师参谋长,大败袁军于雨花台,袁氏骁将雷震春凫水而逃。 6月,由南京印刷局出版向岩著作《新中华民国》。 9月,二次革命失败,向岩被袁世凯通缉、借夫人蒋佛元亡命日本,并在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 1914年 回国后,在襄河流域组织农民,继续反袁,受到袁世凯进一步的迫害。向岩在《丙辰除夕述怀百韵》诗中记载袁世凯1914(甲寅)年对他的追杀:甲寅八月初,亭午日移晷,贼谋密擒予,罦罿正离雉,居然脱漏飞,衔予天凰嘴。1918年在《哭(胤)母文》文中通过母子对话,再次回忆袁世凯对他的迫害:犹忆甲寅八月,男患创初起,脱险出走之前一日,阿母杖竹伛行而问男曰:儿患处愈乎?贼袁氏不踪迹儿乎?男谨答曰:母,儿愈矣,贼袁氏谅不释然于儿矣。 1916年 袁世凯帝制自为,与日本签订卖国条约《二十一条》,向岩立即建议成立中、朝、琉、台反侵略大同盟,同时以“大中华神武军总指挥”名义,发表讨袁檄文:“檄告全国父老、昆弟、诸姑姐妺及我海陆军人:呜呼!惟天降袁贼,祸我邦家,复昕夕沉迷于帝制,用颠覆我艰难缔造之共和,不惜国亡种灭,以求遂其私欲。稽古今中外奸宄篡逆,未有若袁之甚;又征我汉满蒙回藏人,其数逾五百兆,岂其使一夫肆虐于上,而卒莫敢谁何,不亦大为祖宗羞,水为万国所腾讪乎?今者西南诸省先张义旗,本总指挥亦以我有众,恭行天罚,我众士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一十四年大中华神武军总指挥。” 6月,袁世凯死,黎元洪任大总统,向岩上书黎元洪,请其速定国家大计,书中对于内政、外交、军事、经济、交通、教育诸方面言之甚详,黎氏府懦无能,未予采纳。 1917年 秋,北洋军阀解散国会,孙中山在广州组建护法政府。此时,向岩任云南靖国军第八军参谋长兼第二混成旅旅长,率师参加“护法战争”,与叶荃军长同心合力,转战川、鄂、湘、豫、陕、甘等省,身经50余战,裏创苦斗,善于智取,以寡胜众,迭奏奇功。口子头役,右腿负伤不下火线,仗剑麾师,所向披靡,战宝鸡、击马营、攻大散关、破红花堡、克草凉驿、夺白石铺长驱500里,于山河秀美的凤县生擒、后又义释北洋政府陕南镇守使管金聚,尤为世所称道。 后在军中病倒,回昆明就医。 1919年 10月,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向岩登记转入中国国民党。 1921年 6月,离开滇军回武汉,奉孙中山专电赴,参加筹划北伐军事。 △孙中山在桂林讲军人精神教育,向岩上书孙中山,请“委以‘大中华民国海陆军大元帅旗下狙击队统率者’十九字名义,谨率虎贲貔貅之士,荡扫妖氛,长驱河洛,直捣幽燕,一吐胸中数十年未吐之奇气、以安我数百兆惨恒无告之同胞。” △向岩奉孙中山命,组编部队,扩大兵力,活动于沪闽豫等地。 1922年 向岩在广东詔关任孙中山大本营将校团副团长。后改任北伐军第五路司令。 1923年 1月,向岩任东路讨贼军第二军指挥部参谋长,随军长许崇智讨伐盘踞在闽边、东江之陈炯明叛军。 3月,向岩随许崇智率军返粵。上书孙中山,对辛亥革命后政权落入官僚军阀之手,深表惋惜。特别揭露了黎元洪庸懦无能,迎合军阀,长乱毁法,误国祸民的行为,当时就有这种远见卓识,实为可贵。 △向岩长子向浒在上海大学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秘密进行革命活动。 1924年 △向岩奉孙中山密令,赴陕西榆林指挥革命军事行动,图谋威震北京军阀政府,以为民军声援。乃先会晤陕北镇守使井岳秀及靖国军第三路司令杨虎城,当时杨虎城患病,在榆林疗养,其所属部队远驻定边、靖边、横山、延安、延川等地。杨请托向岩代为指挥,移师至张家口,逼近北京。后冯玉祥、胡景翼、孙岳联合倒戈,在北京发动政变,推翻了军阀曹锟、吴佩孚政府。但北京政府继由皖系军阀段祺瑞执政,北伐仍需进行。 是年春,向岩长子向浒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 △向岩任国民军第三军左翼督战官。黑石关之役打得直系军阀刘镇华部的憨玉昆师长狼狈逃窜自杀身亡。且在追击中,搜得吴佩孚所制豫鄂皖(一说湘鄂赣)三省十万分之一军用地图,向岩立即派人将图送往广州,影印万份,配发给北伐军使用。 △向岩送长子向浒入黄埔军校学习,1926年8月,向浒在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毕业。 △直、奉军阀联合进攻国民军。向岩改任国民军第三军游击司令。 1926年 1月,国民军第二军军长岳维峻(兼河南督办)与所属第十师师长李云龙讨论“伐鲁军事”。向岩力言:“伐鲁不如攻鄂。以难易较,鲁难于鄂;以轻重衡,鄂重于鲁。”岳、李不从,向岩去沪。不久,岳、李攻鲁失敗。岳复与吴(佩孚)战,急电召向岩,因交通阻绝迂回前行,未至而岳被吴军击溃。向岩遂赴粤。 6月,向岩奉令返鄂,组织“国民革命军北伐别动队”,扰敌后路,使敌军上下隔绝,促进北伐军胜利会师。 8月,向岩有感于国共两党合作、取得北伐战争的伟大胜利,撰写《衣食住》一文,称马克思为阿弥陀佛。又撰《大同之新义》一书,说“马克思、恩格斯是知者,列宁、斯大林是行者,以马列之知行,熔铸无古无今、宜中宜外之新黄金世界。” 11月,向岩长子向浒随北伐军从广东打到武汉,在中央军校武汉分校任排长。 1927年 3月,向浒任中共中央秘密军事教导大队第二中队队长,8月,参加南昌起义,11月,受中共中央派遣,与刘伯承、吴玉章等40余人,赴苏联学习军事。 △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変。向岩宣布与蒋介石及其控制的国民党脱离一切组织关系。 △程养吾先生(汉川县城人)的一子一女,在武昌张贴“拥护共产党”标语被捕,经向岩营救,免遭杀害。 1928年 3月,向岩应鄂省财政厅长张难先之请,出任荆宜施鹤催收专员兼宜昌征收局长。此时,因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共产党人遭到迫害,向岩利用工作之便,竭力为共产党员、进步人士和革命青年提供隐蔽场所,如王作正、许子西、覃理东、刘立之、匡友之、胡屏垣、王作大、童世秀等,都在向岩住处隐蔽数月之久。 1930年 △向岩任“清理汉治萍债捐处”董事。对汉治萍公司应例向湖北省缴纳之捐税积欠,进行清理。 △向岩帮助共产党人杨质钦在汉口日本租界购买枪支,藏在木船夹缝内运至汉川韩家集和虾子沟等地,一直坚持到1932年。 △向岩忧国忧民,写《斯民》诗一首。诗曰“三步一起佇,五步一却顾;问余何独然?为念斯民故。复露无广厦,荫暍无樾树,拯溺无慈筏,救寒无厚布,疗病乏医药,疗饥乏橡芋,以兹心不宁,痴立孤若鹜……耳边断哀鸣,吾罪庶乎恕。”等句,情辞恳切。感人至深。 1931年 向岩著《忧危论》凡二十一篇,痛斥“九·一八”事变时的蒋介石,讥讽其不抵抗政策为“如龟如鳖”。在发表对日见解时,主张积极抗日,坚决反对所谓缓冲、协调、共荣圈等论调,他说:“抗之云者,小国对于大邦,遇其暴力之来,抖擞挣扎之辞也。我巍巍华夏,际彼蕞尔小邑,僭窃入寇之秋,直斥逐之已耳,诛讨之已耳,抗云乎哉!……对国人也威以猛,其对外人也宽而柔,其对内战也如彼其勇,其对外战也若此其怯。待国人之威猛刚于铁,待外人之宽柔软如棉。勇于内战,如熊如罴,怯于外战,如龟如鳖。” 1933年 11月,李济深发动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向岩应邀由鄂赴闽,拟襄助李济深抗日反蒋。途中闻福建政府失败,遂隐蔽在浙江普陀山,普陀寺方丈为向岩取法名“音深”。此间,向岩著《普陀游记》刊行于世。 1934年 向岩任天汉疏浚马港河工程委员会委员长。因辛未年(1931年)大水,马港河淤塞,连年发生水灾,人民生活困苦,无力负担疏河费用。向岩出面担保借得农民银行银币3000元,工程得以开工,而借款无法归还,至解放前夕,借款本利已近万元。幸新中国成立,此项债务才被免还。 1935年 7月,汉江上游水涨堤溃,汉川大水成灾,沟渠淤塞,向岩与田二河士绅商民组织民众疏浚沟渠,恢复生产。 1936年 向岩任襄河上游修筑遥堤视察专员,为工程奔走筹划,不遗余力。 1937年 4月,向岩亲送次子向仲豹赴延安参加革命。住西安同乡匡厚生家,寻找去延安的关系。“七七”事变后,只身亲往延安,会见董必武、林彪等中共领导人,经研究批准向仲豹来延安学习。8月中旬,向仲豹进入抗日军政大学。 1938年 武汉沦陷,向岩率家人进四川成都双流祭扫完向氏先祖后,返回鄂西。 1939年 10月,汉川县长龚薰南辞职,向岩为拯救国家于危难,躬行中共团结抗日主张,毅然自请担纲汉川县县长。到汉川南河渡(当时县政府设在南河渡)上任时,受到热烈欢迎。向岩在会上表示决心与共产党合作,团结各派力量,抗击日寇。组建县政府时,委任共产党员童世光(中共天汉特委委员)为第一科科长,主管武装保甲。 11月,日军进攻南河渡,向岩力排“逃往沔阳,投靠王劲哉一二八师”的错误主张,坚决率领县政府军政人员转移到自己的家乡——田二河镇。同时,组建抗日武装汉川县国民自卫兵团,向岩兼任团长,共产党员吴师筑、谢威任副团长。向岩说:“如能在汉川办成一个国共合作的典范,死亦瞑目。” 1940年 1月,向岩在汉川县政府召开绅士、保长会议,宣布“坚持团结抗战,实行民主政治,是本届县政府的施政纲领”,“抗日、困结、进步为正确之政治方向”。会议决定:调整乡保机构,肃清土匪,增设粮柜,整编自卫队,严禁贪污和抽丁。会后,及时向各区、联保派出干部,实行民主选举,恢复区、乡政权,很快打开了局面、使汉川成为鄂豫边区抗战斗争的战略支撑点、战斗桥头堡、给养的生命线。 3月,美国著名女作家、记者史沫特菜在豫鄂边区听说汉川有一位70高龄的老县长向岩,坚持同共产党合作抗日,慕名前往田二河镇战地采访,史沫特莱高兴地举起相机,精心为老人拍摄一幅手捧诗卷读书照。她在其代表作《中国的战歌》(1943年在纽约出版)中写道:三月中旬,我在敌后作了最后的一次旅行,穿过湖泊,在倾盆大雨中去访问年高德劭的老县长向岩。这位老人已经建立了一支非常坚强的地方武装,尽力用他自己的方式报效祖国。我在田二河见到他,这是座荒涼凄惨的集镇,反复多次被日寇扫荡过。老县长和他的县政府过着戎马倥偬劳苦勤奋的生活,国民党县政府的车轮还在运转,与他坚持守土抗战和誓死殉职报国有很大的关系。他们给我看了一个名叫丸山的日本军人写来的一封乖巧的劝降信,赞扬老人经世卓识,学贯古今,皇军佩服得五体投地,有请大驾出山,“走马上任”屈长汉川傀儡政府。……老县长是个虔诚的佛教徒,用一首古体诗,给予轻蔑傲然的回绝。复函中写道“予万不得已时,杀身成仁,义如泰山之重,非可苟安己也。”风骨凛然,日寇虽暴,奈何以死惧之? 中共豫鄂边区党委统战部长陶铸亲临向岩家看望老人并赞扬说:“您是革命的老前辈,您作汉川的县长,是汉川的光荣!”并送金3000元,为老人盖了一栋住房作为国共合作、团结抗战的纪念。 国民党湖北省政府以“年老昏庸,勾结共匪”的罪名,罢免向岩汉川县县长职务,派王连山接任县长。全县4万多民众在田二河集会,高呼“拥向反王”口号,王钻承慑于群众运动的强大威力,不敢到职。向岩在会上慷慨陈辞:“抚今昔兮蹉跎,瞻国事而长吁!……今后惟有追随吾挺公(叶挺)、念公(李先念)及吾诸大豪杰、大名士之后,为吾中华民国最后写一页有声有色有趣有味之光荣史也。” 后国民党一二八师驻军田二河,欲控制县政府,向岩辞去县长职务。7月,汉川县临时参议会在韩家集召开,选举向岩为议长。在参议会上,选举产生了汉川县抗日民主政权——汉川县行政委员会。 1943年 向岩任豫鄂边区行政公署委员。因距边区政府甚远,不履职责而坐享俸禄,尸位素餐,乃致信郑位三、陈少敏诸公,请辞边区行政公署委员一职也! 1945年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随后,蒋介石集团调集20多个师和9个游击纵队,进击豫鄂边区,夺取中原。国民党汉川党、政、军、警联合稽察处以治安为名,疯狂捕杀革命同志。国民党汉川县长杨干,亲自率队到田二河,“围剿”刁汊湖区,彻査向岩在抗战时期将300多条枪送给新四军的事,并扬言要追捕向岩参加“共党”的儿子,矛头直指其身边与新四军关系亲密的三子向刚。新四军首长极为关切向刚安全,送他进共产党办的荆州干部学校参加革命。向岩为免遭杨干的迫害,不得已到武汉面见国民党省政府主席万耀煌,后经国民党省政府解释,杨干才罢休。 新四军第五师突围时,向岩全家冒着极大风险掩护有特殊困难不能随军突围的新四军干部和家属脱险。 1949年 5月,汉川全境解放,汉川县人民政府成立。 12月,汉川县人民政府聘请向岩为汉川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特邀代表。 8月下旬,大雨成灾,刁汊湖区民垸发生险情,77岁高龄的向岩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知本亲临险区指挥抢救。 1950年 向岩全家迁居武汉。 1月25日,向岩的战友、曾逼蒋介石抗日的杨虎城将军,于1949年9月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重庆之中美合作所,其灵柩运往西安,途经武汉,中南军政委员会举行公祭。向岩作挽杨虎城将军联曰: 临潼首义,巴郡成仁,华夏同哀,芬苾千秋矣; 追思往事,慷慨磊落赴庐山,早与椒山遥相辉映。 夫竟活埋,妇同饿死,儿则腰斩,草菅众命焉; 发掘阴谋,罪恶贯盈纵贼羽,实彼贼魁自速灭亡。 5月20日,向岩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参事室参事(行政11级)。 7月17日,向岩为汉川县茨湾等地堵口复堤工程贷粮问题,前往省人民政府会见李先念主席,问题得以圆满解决。会见时,李先念说:“你老精神矍铄,还可活二十年。”再次鼓励向岩争做新中国的“百岁老人”。向岩给李主席信中说:“岩已年八十,若再活二十年则百岁矣,……倘当耄耋之年,几根铁骨尚在,一盏无油灯未灭,则或犹有从吾诸大豪杰、诸大圣贤之后,亲执夫鞭弭,与世界侵略者相颉颃,致美乎冠服,共我黄帝子孙乐太平不亦休哉!” 1954年 7月,向岩在郧县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第一届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 2月3日,向岩以无党派民主人士身份当选为湖北省政协委员,出席政协湖北省委员会第一届第一次全体会议。 1956年 著名辛亥革命史学家贺觉非两次到武昌宜孝巷寓所访问向岩,见室中供奉佛像,8只书柜藏满儒、释、道各家书籍,马列主义和毛主席著作则置于书桌近处。贺觉非是这样评价他的:“可见其原以佛治心,以法治事,而后归于马列主义。就其一生言行看来,真如金刚化身,反清、反袁、护法、北伐,以及谴责日本军国主义,抨击蒋介石政权等,非有卓识大勇,安能如此。” 1958年 向岩在郧县第三届人民代表会上,当选为湖北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9年 1月24日,即农历戊戌年腊月十六日,向岩逝于武昌宣孝巷寓所,终年88岁。归葬于原籍汉川市田二河镇垸子台村。张难先由北京寄来的亲笔挽联曰: 搀手才三月,别去九泉矣; 吾侪剩几人,又弱一个焉。 此联挂在向岩遗像两侧7年之久,直至“文化革命”才被毁失。   资料来源: ①向岩本人填写的《干部履历表》(1954年11月1日)。 ②向岩《东瀛家书》手稿。 ③贺觉非著《辛亥革命湖北人物传资料选编》《辛交革命首义史》。 ④《巴县志》。 ⑤汉川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编《汉川文史资料》第一辑。 ⑥《汉川县革命斗争大事记》(汉川党史办公室编,油印稿)。 ⑦《湖北历史人物辞典》。 ⑧《史沫特菜文集》中文版第一集。 ⑨向岩亲属的回忆录和访谈记录。 ⑩《中共党史大事年表X(人民出版社1971年10月版)。 ⑪周谷城著《中国通史》。 ⑫米暂沉著《杨虎城传》。   文章作者:张弦、向虎雏 文章来源:《向岩纪念集》
向岩
1872年 1月15日(清同治十年辛未腊月初六)生于湖北省汉川县田二河镇垸子台村。 1877-1881年 △5岁丧母,由祖母鞠养长大,在父亲身边启蒙识字读书。父亲向纯金是私塾教师。 △10岁到回龙湾私塾就读。 1891年 △20岁受聘任私塾教师。从此在本县邹家堰、夏家塌、张池口教书,直到34岁。 △其长子向浒晚年在一篇题为《我第一次认识了阶级斗争》文中讲述他半岁时坐在地上被县衙役用水淋的故事,表现了向岩疾恶如仇、敢为人先的斗争精神:1898年,我村一贫农费尽很大气力才娶妻成家,邻村财主见此女有几分姿色便霸为己有。当时全村只有两个读书人,这个贫农欲请求本村东头小地主的秀才儿子写张状纸却遭拒绝。父亲得知后不仅主动为他写好状纸,还帮他递进县衙门,但没钱孝敬县太爷。财主闻讯连夜用钱买通官府,第二天一群衙役涌进村子抓捕父亲和那个贫农。父亲事先逃脱,这帮衙役见半岁的我赤条条坐在地上,就用冷水淋我出气取乐,因为我未哭,搞得他们很没趣,结果害得我大病一场。而那个贫农下落不明,不知死活,新娘子也上吊自尽,家破人亡,喜事反成丧事。父亲由此萌生外出学本事的念头,而半岁的我第一次“认识”了阶级和阶级斗争。 向岩在教书期间,关心国事。1894年中日战争失败;1898年“戊戍变法”流产;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向岩与全国革命志士一样,认识到要拯救中国,必须推翻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推翻帝制。 1905年 10月,向岩投笔从戎,赴日本学习军事,其父深明大义,将田产变价,告贷于亲友,竭力支持向岩出国留学。20日从上海乘轮渡海,29日抵达日本东京,受到同乡留日学生匡厚生、李实生、陈荷香等迎接。11月10日进入东京东斌学校兵科学习,因所带用费仅剩20余串,不够人学费用,由匡厚生代借50串,交付3个月学杂费。(【按】东斌学校是由孙中山和日本革命家头山满、宫畸寅藏等,针对清廷不准自费留学生入军事学校而设立的。此校为中国培养了许多人才,如熊克武、焦达峰、陈铭枢、夏之时等。辛亥革命中,东斌学生殉难最多。) △向岩致钦臣兄书:“今幸有东斌学校(系陆军科)开校,弟即入此肄业。以海枯石烂,万劫不変之坚心,学铁马金戈,陷身不顾之学术,他日得志,定将为我国干一二件有光史册,有益社会之事也。” 1906年 3月,向岩与东斌学校同学数人、振武学校学生2人,合译《兵事法令大全》共20册,后印1200套,在国内发行,以促进中国各省营制、军规的建立和健全。 5月,向岩致父书:“5月初,日皇例祭战亡军士,其祭所即在彼国之靖国神社,神社内藏甲午之役所夺于中国之物最多……使人爱国之心油然而生,复仇之念勃然而起也。” △向岩致父母书:“接表弟罗子衡书,乃欲考究纺织机器之事,其志深可嘉尚,其识诚为远大……棉花我国之土产,而纱与布仰给于人,则以我国纺织制造之机器不多。外人因购花而去,制成纱与布,复售于我,获利数十倍,此大漏卮之一也。今子衡弟能见及于此,男不得不为之赞美。” 6月,按规定,东斌学校普通科毕业后不能转入士官联队学习。为了中国自费留学生在军事上的深造,向岩与部分同学多次恳请校长寺尾亨,在本校自办联队士官课程,陆军省允准寺尾亨之请。但欲组织联队,备办器械,人愈多则愈易举。为此,向岩与匡厚生等商写启事,印刷4000张,散发至留学生界和中国内地15省,于是来校报名者络绎不绝。为我国培养高等军事人材,振兴祖国,起了推动作用。向岩亦受到校方器重,此时,向岩已由余剑斋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并担任东斌学校兵学同志会会长。 11月,同乡李寿萱回国,作《归国留别》诗,流露苦闷消沉心情。向岩和诗一首,雄放激昂,自誓为国捐躯,以“炼石补天”互勉,诗云:“男儿生已卅余年,未复国仇心欲然(原注:《孟子》若火之始然),雌月无光强可挽(原注:《左传》吕铸梦射月),雄峰之顶藤能缘。拚将马革吾尸裹,笑和虫吟君耳传,请急还山炼自石,待同磨斧补苍天。” △向岩写信回家,嘱小女远生不可裹足,已裏足的两个女儿要放足。另通报湖南湘潭、醴陵、浏阳武装起义情况,说明是革命党起事,嘱家中“切勿无端惊恐。” 12月30日,向岩写家信通报全国水灾情況,全国有江西、湖北等7省受灾,饥民共二千余万,灾区出现“十八、九,二十岁成人之女以八斗麦易之”的惨事。在日本报纸上记载一件更惨的事:丈夫卖了儿女,妻说夫狠心,“其夫怒,以足踢其妻于河,而己亦随投于河者”这等惨事,“盖饥寒迫之而不得已尔也。” 1907年 1月15日,向岩在东斌学校兵学预科毕业,转入兵学本科学。 2月15日,向岩因欠校方学膳费200元而被停学。后由匡厚生及其他同学代为借款,得以交清学膳费。 6月5日,向岩写的家书中有五言古诗一首,是勉励儿子包清(即:向浒)的。诗中有“焉得庭阶兰,出为天庙器。叫回四万万,雄狮起勿睡。白种不敢骄,红髯侧献媚,谁是身率者,吾能毋惴惴”等句。 12月,向岩送友人冯镇东、陈克钦去南洋爪哇,有诗句云:“社学发奇响(原注:近世有社会学者,主均贫富,共产业,冯君喜谈之),国事担铁肩,今朝飞轮去,万里天南天。因系同乡,特嘱家人,冯君陈君往南洋之事,皆不欲其家人遂知之,望家中秘而弗传,勿使其父母妻子闻之而愈切眷恋也。 1908年 1月,东斌学校兵学本科第二期试验揭晓,向岩成绩特优,校方发给特别证书和书物。 △向岩接家书得知农所三月五、六两日,“汉水陡涨,潮头高一丈六尺,两岸居民溺水毙者数千,破船千余支。 5月7日,竭力支持向岩出国留学的父亲向纯金老先生逝世,向岩悲痛不已自责曰:吾不孝不义,无端凭半点热潮,竞自忘家力之困乏,亲之老而子之幼,携一囊一履一剑一书,披发东游三载于兹,苟非父亲大人竭力经划于内,几何不葬穷骨于荒岛哉! 8月中句,向岩回国抵家。 1909-1910年 向岩在湖北新军中秘密从事革命活动。事泄,去四川,在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担任兵学教官,并任四川督练公所编辑、制度等科一等科员,利用职务之便,与当时在四川的汉川人梁耀汉(化名梁栋),在四川新军中宣传革命,运动新军官兵,准备举义。 1911年 四川省原清政府咨议局局长蒲殿俊、原新军统领朱庆澜响应武昌首义,在致湖北军政府电文中说:“四川新军早为梁(标)、向(岩)运动成熟。”起义后,向岩任川南宣抚使,蜀军第一纵队队长。 11月,向岩以中华民国军政府司令部西部长名义发布《谕巴蜀檄》,安抚川南地区官吏和人民。《檄文》首述清政府劣政,次叙起义情形,最后谓:“本部长客于西土,亦纠合精英,冶铸国魂,满族及汉军安心归化者,军政府一视同仁。”此檄文对川南清官吏起分化作用,促使人民倾向民军,促进四川军政府对全川的统一。 △驻四川合江之清军抗拒不降,向岩率蜀军第一纵队与南路司令王培菁部会同攻克之。 △川东起义军占领重庆,建立“蜀军政府”。向岩兼任北路支队长。 △成都官绅策动四川省独立,组成“大汉四川军政府。”向岩由第一支纵队长改任南路支队长。 1912年 2月,向岩离蜀返鄂,任鄂军第八师参谋长。 △向岩致电中央稽勋局湖北调查会,为刘静庵、梁耀汉等烈士请恤。并发起公祭阳夏战斗中辆牲的革命烈士。 10月10日,辛亥革命周年,各省代表聚集武昌,在烈士祠追悼首义烈士。向岩撰写祭文云:“吾为诸烈士悲,又为诸烈士幸;吾为生者幸,又不禁为生者悲……揽权窃位者流,又复淫刑以逞,不恤舆论。恐吾幸存之身,不被戮于党祸,即见枉于非法……”革命成果转入军阀之手,向岩万分愤慨。 △向岩发表《自请为公仆之通告书》,自荐担任民国大总统。 云“中华民国者,犹胎产初堕地呱呱而泣之小儿也。袁氏黎氏非其生母,故不甚爱惜之。夫既不甚爱惜矣,又安望其乳养之,长成之。且袁氏黎氏亦非真能乳养人,长成人,堪为众人父母之人也”。向岩自荐大总统曰:“若以岩为大总统,亦期之以十年,民国可必富,民国可必强,民国之风俗可必其淳美。”为表白自己的心迹,又说:岩之发为此言,非欣慕大总统之威荣,不过欲聊假斯位以行其素志耳。民国苟已治,岩视弃大总统犹弃敝屣也,非敢夸也,自信力然也。”并发誓:“岩果身为大总统十年,而不克实践其言,岩之肉甘缕切为全国人食也。”时袁世凯为总统,黎元洪为副总统,向岩敢以笔伐。 1913年 3月,袁世凯暗杀革命党人宋教仁,革命党发动二次革命,兴师讨袁。向岩在南京任讨袁军江南陆军第一师参谋长,大败袁军于雨花台,袁氏骁将雷震春凫水而逃。 6月,由南京印刷局出版向岩著作《新中华民国》。 9月,二次革命失败,向岩被袁世凯通缉、借夫人蒋佛元亡命日本,并在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 1914年 回国后,在襄河流域组织农民,继续反袁,受到袁世凯进一步的迫害。向岩在《丙辰除夕述怀百韵》诗中记载袁世凯1914(甲寅)年对他的追杀:甲寅八月初,亭午日移晷,贼谋密擒予,罦罿正离雉,居然脱漏飞,衔予天凰嘴。1918年在《哭(胤)母文》文中通过母子对话,再次回忆袁世凯对他的迫害:犹忆甲寅八月,男患创初起,脱险出走之前一日,阿母杖竹伛行而问男曰:儿患处愈乎?贼袁氏不踪迹儿乎?男谨答曰:母,儿愈矣,贼袁氏谅不释然于儿矣。 1916年 袁世凯帝制自为,与日本签订卖国条约《二十一条》,向岩立即建议成立中、朝、琉、台反侵略大同盟,同时以“大中华神武军总指挥”名义,发表讨袁檄文:“檄告全国父老、昆弟、诸姑姐妺及我海陆军人:呜呼!惟天降袁贼,祸我邦家,复昕夕沉迷于帝制,用颠覆我艰难缔造之共和,不惜国亡种灭,以求遂其私欲。稽古今中外奸宄篡逆,未有若袁之甚;又征我汉满蒙回藏人,其数逾五百兆,岂其使一夫肆虐于上,而卒莫敢谁何,不亦大为祖宗羞,水为万国所腾讪乎?今者西南诸省先张义旗,本总指挥亦以我有众,恭行天罚,我众士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一十四年大中华神武军总指挥。” 6月,袁世凯死,黎元洪任大总统,向岩上书黎元洪,请其速定国家大计,书中对于内政、外交、军事、经济、交通、教育诸方面言之甚详,黎氏府懦无能,未予采纳。 1917年 秋,北洋军阀解散国会,孙中山在广州组建护法政府。此时,向岩任云南靖国军第八军参谋长兼第二混成旅旅长,率师参加“护法战争”,与叶荃军长同心合力,转战川、鄂、湘、豫、陕、甘等省,身经50余战,裏创苦斗,善于智取,以寡胜众,迭奏奇功。口子头役,右腿负伤不下火线,仗剑麾师,所向披靡,战宝鸡、击马营、攻大散关、破红花堡、克草凉驿、夺白石铺长驱500里,于山河秀美的凤县生擒、后又义释北洋政府陕南镇守使管金聚,尤为世所称道。 后在军中病倒,回昆明就医。 1919年 10月,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向岩登记转入中国国民党。 1921年 6月,离开滇军回武汉,奉孙中山专电赴,参加筹划北伐军事。 △孙中山在桂林讲军人精神教育,向岩上书孙中山,请“委以‘大中华民国海陆军大元帅旗下狙击队统率者’十九字名义,谨率虎贲貔貅之士,荡扫妖氛,长驱河洛,直捣幽燕,一吐胸中数十年未吐之奇气、以安我数百兆惨恒无告之同胞。” △向岩奉孙中山命,组编部队,扩大兵力,活动于沪闽豫等地。 1922年 向岩在广东詔关任孙中山大本营将校团副团长。后改任北伐军第五路司令。 1923年 1月,向岩任东路讨贼军第二军指挥部参谋长,随军长许崇智讨伐盘踞在闽边、东江之陈炯明叛军。 3月,向岩随许崇智率军返粵。上书孙中山,对辛亥革命后政权落入官僚军阀之手,深表惋惜。特别揭露了黎元洪庸懦无能,迎合军阀,长乱毁法,误国祸民的行为,当时就有这种远见卓识,实为可贵。 △向岩长子向浒在上海大学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秘密进行革命活动。 1924年 △向岩奉孙中山密令,赴陕西榆林指挥革命军事行动,图谋威震北京军阀政府,以为民军声援。乃先会晤陕北镇守使井岳秀及靖国军第三路司令杨虎城,当时杨虎城患病,在榆林疗养,其所属部队远驻定边、靖边、横山、延安、延川等地。杨请托向岩代为指挥,移师至张家口,逼近北京。后冯玉祥、胡景翼、孙岳联合倒戈,在北京发动政变,推翻了军阀曹锟、吴佩孚政府。但北京政府继由皖系军阀段祺瑞执政,北伐仍需进行。 是年春,向岩长子向浒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 △向岩任国民军第三军左翼督战官。黑石关之役打得直系军阀刘镇华部的憨玉昆师长狼狈逃窜自杀身亡。且在追击中,搜得吴佩孚所制豫鄂皖(一说湘鄂赣)三省十万分之一军用地图,向岩立即派人将图送往广州,影印万份,配发给北伐军使用。 △向岩送长子向浒入黄埔军校学习,1926年8月,向浒在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毕业。 △直、奉军阀联合进攻国民军。向岩改任国民军第三军游击司令。 1926年 1月,国民军第二军军长岳维峻(兼河南督办)与所属第十师师长李云龙讨论“伐鲁军事”。向岩力言:“伐鲁不如攻鄂。以难易较,鲁难于鄂;以轻重衡,鄂重于鲁。”岳、李不从,向岩去沪。不久,岳、李攻鲁失敗。岳复与吴(佩孚)战,急电召向岩,因交通阻绝迂回前行,未至而岳被吴军击溃。向岩遂赴粤。 6月,向岩奉令返鄂,组织“国民革命军北伐别动队”,扰敌后路,使敌军上下隔绝,促进北伐军胜利会师。 8月,向岩有感于国共两党合作、取得北伐战争的伟大胜利,撰写《衣食住》一文,称马克思为阿弥陀佛。又撰《大同之新义》一书,说“马克思、恩格斯是知者,列宁、斯大林是行者,以马列之知行,熔铸无古无今、宜中宜外之新黄金世界。” 11月,向岩长子向浒随北伐军从广东打到武汉,在中央军校武汉分校任排长。 1927年 3月,向浒任中共中央秘密军事教导大队第二中队队长,8月,参加南昌起义,11月,受中共中央派遣,与刘伯承、吴玉章等40余人,赴苏联学习军事。 △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変。向岩宣布与蒋介石及其控制的国民党脱离一切组织关系。 △程养吾先生(汉川县城人)的一子一女,在武昌张贴“拥护共产党”标语被捕,经向岩营救,免遭杀害。 1928年 3月,向岩应鄂省财政厅长张难先之请,出任荆宜施鹤催收专员兼宜昌征收局长。此时,因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共产党人遭到迫害,向岩利用工作之便,竭力为共产党员、进步人士和革命青年提供隐蔽场所,如王作正、许子西、覃理东、刘立之、匡友之、胡屏垣、王作大、童世秀等,都在向岩住处隐蔽数月之久。 1930年 △向岩任“清理汉治萍债捐处”董事。对汉治萍公司应例向湖北省缴纳之捐税积欠,进行清理。 △向岩帮助共产党人杨质钦在汉口日本租界购买枪支,藏在木船夹缝内运至汉川韩家集和虾子沟等地,一直坚持到1932年。 △向岩忧国忧民,写《斯民》诗一首。诗曰“三步一起佇,五步一却顾;问余何独然?为念斯民故。复露无广厦,荫暍无樾树,拯溺无慈筏,救寒无厚布,疗病乏医药,疗饥乏橡芋,以兹心不宁,痴立孤若鹜……耳边断哀鸣,吾罪庶乎恕。”等句,情辞恳切。感人至深。 1931年 向岩著《忧危论》凡二十一篇,痛斥“九·一八”事变时的蒋介石,讥讽其不抵抗政策为“如龟如鳖”。在发表对日见解时,主张积极抗日,坚决反对所谓缓冲、协调、共荣圈等论调,他说:“抗之云者,小国对于大邦,遇其暴力之来,抖擞挣扎之辞也。我巍巍华夏,际彼蕞尔小邑,僭窃入寇之秋,直斥逐之已耳,诛讨之已耳,抗云乎哉!……对国人也威以猛,其对外人也宽而柔,其对内战也如彼其勇,其对外战也若此其怯。待国人之威猛刚于铁,待外人之宽柔软如棉。勇于内战,如熊如罴,怯于外战,如龟如鳖。” 1933年 11月,李济深发动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向岩应邀由鄂赴闽,拟襄助李济深抗日反蒋。途中闻福建政府失败,遂隐蔽在浙江普陀山,普陀寺方丈为向岩取法名“音深”。此间,向岩著《普陀游记》刊行于世。 1934年 向岩任天汉疏浚马港河工程委员会委员长。因辛未年(1931年)大水,马港河淤塞,连年发生水灾,人民生活困苦,无力负担疏河费用。向岩出面担保借得农民银行银币3000元,工程得以开工,而借款无法归还,至解放前夕,借款本利已近万元。幸新中国成立,此项债务才被免还。 1935年 7月,汉江上游水涨堤溃,汉川大水成灾,沟渠淤塞,向岩与田二河士绅商民组织民众疏浚沟渠,恢复生产。 1936年 向岩任襄河上游修筑遥堤视察专员,为工程奔走筹划,不遗余力。 1937年 4月,向岩亲送次子向仲豹赴延安参加革命。住西安同乡匡厚生家,寻找去延安的关系。“七七”事变后,只身亲往延安,会见董必武、林彪等中共领导人,经研究批准向仲豹来延安学习。8月中旬,向仲豹进入抗日军政大学。 1938年 武汉沦陷,向岩率家人进四川成都双流祭扫完向氏先祖后,返回鄂西。 1939年 10月,汉川县长龚薰南辞职,向岩为拯救国家于危难,躬行中共团结抗日主张,毅然自请担纲汉川县县长。到汉川南河渡(当时县政府设在南河渡)上任时,受到热烈欢迎。向岩在会上表示决心与共产党合作,团结各派力量,抗击日寇。组建县政府时,委任共产党员童世光(中共天汉特委委员)为第一科科长,主管武装保甲。 11月,日军进攻南河渡,向岩力排“逃往沔阳,投靠王劲哉一二八师”的错误主张,坚决率领县政府军政人员转移到自己的家乡——田二河镇。同时,组建抗日武装汉川县国民自卫兵团,向岩兼任团长,共产党员吴师筑、谢威任副团长。向岩说:“如能在汉川办成一个国共合作的典范,死亦瞑目。” 1940年 1月,向岩在汉川县政府召开绅士、保长会议,宣布“坚持团结抗战,实行民主政治,是本届县政府的施政纲领”,“抗日、困结、进步为正确之政治方向”。会议决定:调整乡保机构,肃清土匪,增设粮柜,整编自卫队,严禁贪污和抽丁。会后,及时向各区、联保派出干部,实行民主选举,恢复区、乡政权,很快打开了局面、使汉川成为鄂豫边区抗战斗争的战略支撑点、战斗桥头堡、给养的生命线。 3月,美国著名女作家、记者史沫特菜在豫鄂边区听说汉川有一位70高龄的老县长向岩,坚持同共产党合作抗日,慕名前往田二河镇战地采访,史沫特莱高兴地举起相机,精心为老人拍摄一幅手捧诗卷读书照。她在其代表作《中国的战歌》(1943年在纽约出版)中写道:三月中旬,我在敌后作了最后的一次旅行,穿过湖泊,在倾盆大雨中去访问年高德劭的老县长向岩。这位老人已经建立了一支非常坚强的地方武装,尽力用他自己的方式报效祖国。我在田二河见到他,这是座荒涼凄惨的集镇,反复多次被日寇扫荡过。老县长和他的县政府过着戎马倥偬劳苦勤奋的生活,国民党县政府的车轮还在运转,与他坚持守土抗战和誓死殉职报国有很大的关系。他们给我看了一个名叫丸山的日本军人写来的一封乖巧的劝降信,赞扬老人经世卓识,学贯古今,皇军佩服得五体投地,有请大驾出山,“走马上任”屈长汉川傀儡政府。……老县长是个虔诚的佛教徒,用一首古体诗,给予轻蔑傲然的回绝。复函中写道“予万不得已时,杀身成仁,义如泰山之重,非可苟安己也。”风骨凛然,日寇虽暴,奈何以死惧之? 中共豫鄂边区党委统战部长陶铸亲临向岩家看望老人并赞扬说:“您是革命的老前辈,您作汉川的县长,是汉川的光荣!”并送金3000元,为老人盖了一栋住房作为国共合作、团结抗战的纪念。 国民党湖北省政府以“年老昏庸,勾结共匪”的罪名,罢免向岩汉川县县长职务,派王连山接任县长。全县4万多民众在田二河集会,高呼“拥向反王”口号,王钻承慑于群众运动的强大威力,不敢到职。向岩在会上慷慨陈辞:“抚今昔兮蹉跎,瞻国事而长吁!……今后惟有追随吾挺公(叶挺)、念公(李先念)及吾诸大豪杰、大名士之后,为吾中华民国最后写一页有声有色有趣有味之光荣史也。” 后国民党一二八师驻军田二河,欲控制县政府,向岩辞去县长职务。7月,汉川县临时参议会在韩家集召开,选举向岩为议长。在参议会上,选举产生了汉川县抗日民主政权——汉川县行政委员会。 1943年 向岩任豫鄂边区行政公署委员。因距边区政府甚远,不履职责而坐享俸禄,尸位素餐,乃致信郑位三、陈少敏诸公,请辞边区行政公署委员一职也! 1945年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随后,蒋介石集团调集20多个师和9个游击纵队,进击豫鄂边区,夺取中原。国民党汉川党、政、军、警联合稽察处以治安为名,疯狂捕杀革命同志。国民党汉川县长杨干,亲自率队到田二河,“围剿”刁汊湖区,彻査向岩在抗战时期将300多条枪送给新四军的事,并扬言要追捕向岩参加“共党”的儿子,矛头直指其身边与新四军关系亲密的三子向刚。新四军首长极为关切向刚安全,送他进共产党办的荆州干部学校参加革命。向岩为免遭杨干的迫害,不得已到武汉面见国民党省政府主席万耀煌,后经国民党省政府解释,杨干才罢休。 新四军第五师突围时,向岩全家冒着极大风险掩护有特殊困难不能随军突围的新四军干部和家属脱险。 1949年 5月,汉川全境解放,汉川县人民政府成立。 12月,汉川县人民政府聘请向岩为汉川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特邀代表。 8月下旬,大雨成灾,刁汊湖区民垸发生险情,77岁高龄的向岩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知本亲临险区指挥抢救。 1950年 向岩全家迁居武汉。 1月25日,向岩的战友、曾逼蒋介石抗日的杨虎城将军,于1949年9月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重庆之中美合作所,其灵柩运往西安,途经武汉,中南军政委员会举行公祭。向岩作挽杨虎城将军联曰: 临潼首义,巴郡成仁,华夏同哀,芬苾千秋矣; 追思往事,慷慨磊落赴庐山,早与椒山遥相辉映。 夫竟活埋,妇同饿死,儿则腰斩,草菅众命焉; 发掘阴谋,罪恶贯盈纵贼羽,实彼贼魁自速灭亡。 5月20日,向岩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参事室参事(行政11级)。 7月17日,向岩为汉川县茨湾等地堵口复堤工程贷粮问题,前往省人民政府会见李先念主席,问题得以圆满解决。会见时,李先念说:“你老精神矍铄,还可活二十年。”再次鼓励向岩争做新中国的“百岁老人”。向岩给李主席信中说:“岩已年八十,若再活二十年则百岁矣,……倘当耄耋之年,几根铁骨尚在,一盏无油灯未灭,则或犹有从吾诸大豪杰、诸大圣贤之后,亲执夫鞭弭,与世界侵略者相颉颃,致美乎冠服,共我黄帝子孙乐太平不亦休哉!” 1954年 7月,向岩在郧县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第一届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 2月3日,向岩以无党派民主人士身份当选为湖北省政协委员,出席政协湖北省委员会第一届第一次全体会议。 1956年 著名辛亥革命史学家贺觉非两次到武昌宜孝巷寓所访问向岩,见室中供奉佛像,8只书柜藏满儒、释、道各家书籍,马列主义和毛主席著作则置于书桌近处。贺觉非是这样评价他的:“可见其原以佛治心,以法治事,而后归于马列主义。就其一生言行看来,真如金刚化身,反清、反袁、护法、北伐,以及谴责日本军国主义,抨击蒋介石政权等,非有卓识大勇,安能如此。” 1958年 向岩在郧县第三届人民代表会上,当选为湖北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9年 1月24日,即农历戊戌年腊月十六日,向岩逝于武昌宣孝巷寓所,终年88岁。归葬于原籍汉川市田二河镇垸子台村。张难先由北京寄来的亲笔挽联曰: 搀手才三月,别去九泉矣; 吾侪剩几人,又弱一个焉。 此联挂在向岩遗像两侧7年之久,直至“文化革命”才被毁失。   资料来源: ①向岩本人填写的《干部履历表》(1954年11月1日)。 ②向岩《东瀛家书》手稿。 ③贺觉非著《辛亥革命湖北人物传资料选编》《辛交革命首义史》。 ④《巴县志》。 ⑤汉川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编《汉川文史资料》第一辑。 ⑥《汉川县革命斗争大事记》(汉川党史办公室编,油印稿)。 ⑦《湖北历史人物辞典》。 ⑧《史沫特菜文集》中文版第一集。 ⑨向岩亲属的回忆录和访谈记录。 ⑩《中共党史大事年表X(人民出版社1971年10月版)。 ⑪周谷城著《中国通史》。 ⑫米暂沉著《杨虎城传》。   文章作者:张弦、向虎雏 文章来源:《向岩纪念集》
秦良玉
秦良玉(1574-1648年),字贞素,生于苗族家庭,四川忠州(今重庆市忠县)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将军、军事家。曾率“白杆兵”参加平播、援辽、平奢、勤王、抗清、讨逆(张献忠)诸役。累功至大明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少保、四川招讨使、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镇东将军、四川总兵官、一品诰命夫人、忠贞侯。 秦良玉出生于一个贡生家庭,父亲秦葵文武兼备,虽然她是家中唯一的女儿,但秦葵将秦良玉和其他儿子一样教养,让他们学习典籍、骑射。秦良玉天赋极高,不论是书史典籍还是戎马骑射,都比同族同辈的男孩要出色。秦良玉成年后,嫁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之后、石柱宣抚使、石柱土司马千乘为妻。秦良玉认为石柱处于军事交界地区,必须训练军队以为屏障,她同丈夫马千乘一起训练军队,成立了日后以骁勇善战闻名的“白杆兵”。这支军队都持一种特制的长矛,他们的矛杆是用无漆的白杆制作成的,由此得名“白杆兵”。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播州(今贵州省遵义市)土司杨应龙反叛,秦良玉夫妇率三千人随四川总督李化龙讨伐叛军。秦良玉自率五百精兵,与副将周国柱扼守邓坎(今贵州凤岗)。次年正月初二,在明军放松警惕,庆祝战绩,欢度新年之际,叛军发动突袭。秦良玉早有防备,命白杆军严禁饮酒,持矛裹甲,连夜分守险要关口,大败叛军,在此次平乱中“为南川路战功第一”。虽然秦良玉性情为人低调,并不言功,但川贵总督王象乾向皇帝上书,夸赞其功绩,女将军秦良玉也因此为世人所知。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马千乘为太监丘乘云所陷害,横加罪名入狱,在狱中病亡。明朝的土司制度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采取世袭制。因丈夫马千乘去世,孩子尚幼,又因秦良玉作战有功,朝廷令秦良玉承袭了马千乘的官职。自此,秦良玉正式成为了具有朝廷官职的女子。 泰昌元年(1620年),后金(即清)入侵辽东,朝廷命秦良玉出兵援助,并赐其三品官员的服饰。次年,秦良玉受命镇守山海关,以功加二品官员服饰,并受封为二品夫人。同年九月,秦良玉回川时,适逢永宁地区的彝族土司奢崇明叛乱,秦良玉率兵平叛,解成都之围,在重庆连战连捷并收复重庆,因功升都督佥事,充总兵官。 崇祯三年(1630年)春,永平、滦州、迁安、遵化四城失守,秦良玉奉诏率兵赴京勤王,为收复四城立下战功。后金军退去后,崇祯帝接见了她,赐诗四首表彰她的功绩,其中一首诗曰: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1634年至明朝灭亡的十几年间,秦良玉率兵与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等农民军交战,并多次击败以张献忠为首的叛军。即便后期因寡不敌众被张献忠击溃,仍然坚持率兵分守卫石柱各境,张献忠招降各地的土司,却唯独不敢踏入石柱一步。明朝灭亡后,秦良玉依然高举抗清的旗帜。隆武二年(1646年),南明隆武帝加封秦良玉太子太保、忠贞侯,同时西南的永历帝朱由榔加封秦良玉太子太傅,任以四川招讨使。永历二年(1648年),秦良玉去世,终年75岁,谥号忠贞。 纵观秦良玉的一生,当得起一个忠义女将的名声。《明史·秦良玉传》评价其曰:“秦良玉一土舍妇人,提兵裹粮,崎岖转斗,其急公赴义有足多者。彼仗钺临戎,缩朒观望者,视此能无愧乎!”秦良玉虽是一个出身乡野的女子,却能够带兵打仗,不惜自己提供军粮参与战斗,她保卫国家的大忠大义令人敬佩。那些手握军权却在国家危难之时临阵观望的人,与她相比更应该感到羞愧!   参考文献: [1]杨从吾编.中外杰出女性故事[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38,39. [2]王小红.巴蜀历代文化名人辞典 古代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262.
秦良玉
秦良玉(1574-1648年),字贞素,生于苗族家庭,四川忠州(今重庆市忠县)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将军、军事家。曾率“白杆兵”参加平播、援辽、平奢、勤王、抗清、讨逆(张献忠)诸役。累功至大明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少保、四川招讨使、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镇东将军、四川总兵官、一品诰命夫人、忠贞侯。 秦良玉出生于一个贡生家庭,父亲秦葵文武兼备,虽然她是家中唯一的女儿,但秦葵将秦良玉和其他儿子一样教养,让他们学习典籍、骑射。秦良玉天赋极高,不论是书史典籍还是戎马骑射,都比同族同辈的男孩要出色。秦良玉成年后,嫁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之后、石柱宣抚使、石柱土司马千乘为妻。秦良玉认为石柱处于军事交界地区,必须训练军队以为屏障,她同丈夫马千乘一起训练军队,成立了日后以骁勇善战闻名的“白杆兵”。这支军队都持一种特制的长矛,他们的矛杆是用无漆的白杆制作成的,由此得名“白杆兵”。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播州(今贵州省遵义市)土司杨应龙反叛,秦良玉夫妇率三千人随四川总督李化龙讨伐叛军。秦良玉自率五百精兵,与副将周国柱扼守邓坎(今贵州凤岗)。次年正月初二,在明军放松警惕,庆祝战绩,欢度新年之际,叛军发动突袭。秦良玉早有防备,命白杆军严禁饮酒,持矛裹甲,连夜分守险要关口,大败叛军,在此次平乱中“为南川路战功第一”。虽然秦良玉性情为人低调,并不言功,但川贵总督王象乾向皇帝上书,夸赞其功绩,女将军秦良玉也因此为世人所知。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马千乘为太监丘乘云所陷害,横加罪名入狱,在狱中病亡。明朝的土司制度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采取世袭制。因丈夫马千乘去世,孩子尚幼,又因秦良玉作战有功,朝廷令秦良玉承袭了马千乘的官职。自此,秦良玉正式成为了具有朝廷官职的女子。 泰昌元年(1620年),后金(即清)入侵辽东,朝廷命秦良玉出兵援助,并赐其三品官员的服饰。次年,秦良玉受命镇守山海关,以功加二品官员服饰,并受封为二品夫人。同年九月,秦良玉回川时,适逢永宁地区的彝族土司奢崇明叛乱,秦良玉率兵平叛,解成都之围,在重庆连战连捷并收复重庆,因功升都督佥事,充总兵官。 崇祯三年(1630年)春,永平、滦州、迁安、遵化四城失守,秦良玉奉诏率兵赴京勤王,为收复四城立下战功。后金军退去后,崇祯帝接见了她,赐诗四首表彰她的功绩,其中一首诗曰: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1634年至明朝灭亡的十几年间,秦良玉率兵与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等农民军交战,并多次击败以张献忠为首的叛军。即便后期因寡不敌众被张献忠击溃,仍然坚持率兵分守卫石柱各境,张献忠招降各地的土司,却唯独不敢踏入石柱一步。明朝灭亡后,秦良玉依然高举抗清的旗帜。隆武二年(1646年),南明隆武帝加封秦良玉太子太保、忠贞侯,同时西南的永历帝朱由榔加封秦良玉太子太傅,任以四川招讨使。永历二年(1648年),秦良玉去世,终年75岁,谥号忠贞。 纵观秦良玉的一生,当得起一个忠义女将的名声。《明史·秦良玉传》评价其曰:“秦良玉一土舍妇人,提兵裹粮,崎岖转斗,其急公赴义有足多者。彼仗钺临戎,缩朒观望者,视此能无愧乎!”秦良玉虽是一个出身乡野的女子,却能够带兵打仗,不惜自己提供军粮参与战斗,她保卫国家的大忠大义令人敬佩。那些手握军权却在国家危难之时临阵观望的人,与她相比更应该感到羞愧!   参考文献: [1]杨从吾编.中外杰出女性故事[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38,39. [2]王小红.巴蜀历代文化名人辞典 古代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262.
王贞仪
王贞仪(1768-1797年),字德卿,号江宁女史,祖籍安徽天长县,长于江苏南京,清代著名的女学者,在天文学、数学、医学、文学多学科均有研究,尤其擅长天文学,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女天文学家。 王贞仪一生短短二十九年,却著述颇丰,有《德风亭初集》十三卷、《德风亭二集》两卷、《文选诗赋参评》十卷、《绣紩余笺》十卷、《象数窥余》四卷、《星象图释》两卷等共计六十余卷。她是清代“女三杰”之一,是“安徽数学学派”的重要成员,是“18世纪中国的一位非凡女性”。1994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以她的名字命名了金星上的一个陨石坑。2018年,《自然》杂志将她评为“为科学发展奠定基础的女性科学家”。 王贞仪出身于一个士大夫家庭,自幼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王贞仪的祖父、祖母、父亲是她数学、天文学,文学,医学的启蒙老师。祖父王者辅,曾任宣化府知府,精通历算数术。在王贞仪十一岁时,王者辅病逝于吉林。王贞仪跟着父亲王锡琛和祖母董氏奔丧塞外,客居吉林四年。这几年间,王贞仪不仅大量阅读祖父遗留下的七十五柜橱藏书、跟随卜谦艾老人学作诗文,还师从蒙古族阿将军的夫人学习骑射,练就了百发百中的本领。乾隆十八年,她跟随父亲和祖母回到南京,短暂停留后又侍父亲和祖母辗转全国各地行医,游历了山东、湖南、广东、浙江等地,前后长达两年的时间。后随祖母回安徽天长旧居生活了一年,十八岁时又回到南京。四处游历的这几年,王贞仪写作了大量质朴的诗文,其中不乏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她在《题女中丈夫图》一诗中这样描述自己这段时期的生活: 忆昔历游山海区,三江五岳快攀途。足行万里书万卷,尝拟雄心胜丈夫。 西出临潼东黑水,策马驱车幼年喜。亦曾习射复习骑,羞调粉黛逐骑靡。 十八至二十四岁是王贞仪一生中的重要时期,她许多重要的著作都是在这几年完成的,如《月食解》《地圆论》《岁差日至辨疑》等。二十五岁时,王贞仪与宣城青年秀才詹枚结婚,二人志同道合、相处融洽,詹枚还鼓励王贞仪刊刻诗稿,帮助她整理诗稿。然而,由于常年辗转奔波各地、终日苦读、勤奋著述等原因,王贞仪身体渐弱,年纪轻轻就因病去世,终年二十九岁。临终前,她嘱咐詹枚将自己平生的手稿交给挚友蒯夫人,让蒯夫人将其传于后世。蒯夫人的侄子钱仪吉为王贞仪的《术算简存》作序时评价她说“班惠姬后,一人而已”,认为她是史学家班昭之后首屈一指的女学者。 仅二十九年的人生,除了文学作品,王贞仪还撰写了大量天文学、数学、气象学等领域的科学著作,这些著作在两百多年前可以称得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可惜的是,其中大部分作品或被焚毁、或辗转多人后遗失,未能留存至今。从当今留存下来的著作和史料当中,我们不难看到她涉猎甚广的学术成果。 在天文学领域,王贞仪设计了简单的实验对月食现象做出了正确的解释,并撰写成《月食解》一文。她在《地圆论》中还批驳了天圆地方的观念,并从六个方面对于地球是圆形的观点进行了论证。在《岁差日至辨疑》一文中,她描述了有关天体现象的看法,解释并简单证明、计算了昼夜平分点如何移动。 在数学领域,王贞仪受梅文鼎的影响较大,著有《筹算易知》《勾股三角解》《象数窥余》等作品,如《筹算易知》就是在梅文鼎《筹算原本》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用简单的语言将深奥的数学变得易学易用。此外,她还研究西方数学,并且能够中西结合,采两者之长化繁为简,做了大量的数学宣传普及工作。 此外,受父亲的教导,王贞仪还有着丰富的医药知识,并且能够运用医理知识诊脉施方,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还为父亲的医书写过序。她还坚持数年观测天象,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具有预测气象的本领。在思想上,她反对男尊女卑,主张“始信须眉等巾帼,谁言儿女不英雄”,认为做学问不分男女。她与陈宛玉、周载芳、钱与龄等人为闺中密友,保持书信往来和诗学交流,她还收了少年夏乐山为诗文弟子,可见其胸怀坦荡、与人交游并不拘泥于性别。 在封建社会,这样的王贞仪仿佛一个异类,她敢于冲破封建的藩篱,学习科学知识、著书立说;她敢于抵制世俗不正之风、主张男女平等;她好学、刻苦、严谨、笔耕不辍。在蒙昧的古代中国,文武双全、多学科涉猎、自学成才的女科学家,唯有她一人。她宛如漫漫黑夜上空划过的流星,一生虽短却又耀眼无比。正如钱仪吉所评价的那样,“班惠姬后,一人而已”。   参考文献: [1]李敏.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J].中国科技史料,1997(02):17-27. [2]王云平.王贞仪《德风亭初集》研究[D].安徽大学,2007. [3]沈雨梧.论清代女青年科学家王贞仪[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3):213-216.
王贞仪
王贞仪(1768-1797年),字德卿,号江宁女史,祖籍安徽天长县,长于江苏南京,清代著名的女学者,在天文学、数学、医学、文学多学科均有研究,尤其擅长天文学,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女天文学家。 王贞仪一生短短二十九年,却著述颇丰,有《德风亭初集》十三卷、《德风亭二集》两卷、《文选诗赋参评》十卷、《绣紩余笺》十卷、《象数窥余》四卷、《星象图释》两卷等共计六十余卷。她是清代“女三杰”之一,是“安徽数学学派”的重要成员,是“18世纪中国的一位非凡女性”。1994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以她的名字命名了金星上的一个陨石坑。2018年,《自然》杂志将她评为“为科学发展奠定基础的女性科学家”。 王贞仪出身于一个士大夫家庭,自幼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王贞仪的祖父、祖母、父亲是她数学、天文学,文学,医学的启蒙老师。祖父王者辅,曾任宣化府知府,精通历算数术。在王贞仪十一岁时,王者辅病逝于吉林。王贞仪跟着父亲王锡琛和祖母董氏奔丧塞外,客居吉林四年。这几年间,王贞仪不仅大量阅读祖父遗留下的七十五柜橱藏书、跟随卜谦艾老人学作诗文,还师从蒙古族阿将军的夫人学习骑射,练就了百发百中的本领。乾隆十八年,她跟随父亲和祖母回到南京,短暂停留后又侍父亲和祖母辗转全国各地行医,游历了山东、湖南、广东、浙江等地,前后长达两年的时间。后随祖母回安徽天长旧居生活了一年,十八岁时又回到南京。四处游历的这几年,王贞仪写作了大量质朴的诗文,其中不乏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她在《题女中丈夫图》一诗中这样描述自己这段时期的生活: 忆昔历游山海区,三江五岳快攀途。足行万里书万卷,尝拟雄心胜丈夫。 西出临潼东黑水,策马驱车幼年喜。亦曾习射复习骑,羞调粉黛逐骑靡。 十八至二十四岁是王贞仪一生中的重要时期,她许多重要的著作都是在这几年完成的,如《月食解》《地圆论》《岁差日至辨疑》等。二十五岁时,王贞仪与宣城青年秀才詹枚结婚,二人志同道合、相处融洽,詹枚还鼓励王贞仪刊刻诗稿,帮助她整理诗稿。然而,由于常年辗转奔波各地、终日苦读、勤奋著述等原因,王贞仪身体渐弱,年纪轻轻就因病去世,终年二十九岁。临终前,她嘱咐詹枚将自己平生的手稿交给挚友蒯夫人,让蒯夫人将其传于后世。蒯夫人的侄子钱仪吉为王贞仪的《术算简存》作序时评价她说“班惠姬后,一人而已”,认为她是史学家班昭之后首屈一指的女学者。 仅二十九年的人生,除了文学作品,王贞仪还撰写了大量天文学、数学、气象学等领域的科学著作,这些著作在两百多年前可以称得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可惜的是,其中大部分作品或被焚毁、或辗转多人后遗失,未能留存至今。从当今留存下来的著作和史料当中,我们不难看到她涉猎甚广的学术成果。 在天文学领域,王贞仪设计了简单的实验对月食现象做出了正确的解释,并撰写成《月食解》一文。她在《地圆论》中还批驳了天圆地方的观念,并从六个方面对于地球是圆形的观点进行了论证。在《岁差日至辨疑》一文中,她描述了有关天体现象的看法,解释并简单证明、计算了昼夜平分点如何移动。 在数学领域,王贞仪受梅文鼎的影响较大,著有《筹算易知》《勾股三角解》《象数窥余》等作品,如《筹算易知》就是在梅文鼎《筹算原本》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用简单的语言将深奥的数学变得易学易用。此外,她还研究西方数学,并且能够中西结合,采两者之长化繁为简,做了大量的数学宣传普及工作。 此外,受父亲的教导,王贞仪还有着丰富的医药知识,并且能够运用医理知识诊脉施方,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还为父亲的医书写过序。她还坚持数年观测天象,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具有预测气象的本领。在思想上,她反对男尊女卑,主张“始信须眉等巾帼,谁言儿女不英雄”,认为做学问不分男女。她与陈宛玉、周载芳、钱与龄等人为闺中密友,保持书信往来和诗学交流,她还收了少年夏乐山为诗文弟子,可见其胸怀坦荡、与人交游并不拘泥于性别。 在封建社会,这样的王贞仪仿佛一个异类,她敢于冲破封建的藩篱,学习科学知识、著书立说;她敢于抵制世俗不正之风、主张男女平等;她好学、刻苦、严谨、笔耕不辍。在蒙昧的古代中国,文武双全、多学科涉猎、自学成才的女科学家,唯有她一人。她宛如漫漫黑夜上空划过的流星,一生虽短却又耀眼无比。正如钱仪吉所评价的那样,“班惠姬后,一人而已”。   参考文献: [1]李敏.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J].中国科技史料,1997(02):17-27. [2]王云平.王贞仪《德风亭初集》研究[D].安徽大学,2007. [3]沈雨梧.论清代女青年科学家王贞仪[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3):213-216.
刘解忧
她这一生,和亲三嫁,远嫁乌孙五十多年;即是楚王之女也是汉朝的公主,幸不辱命,积极统一西域各部落。在汉朝历史上,她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就是解忧公主刘解忧。 图:乌孙版图;图源:趣历史   解忧公主,本名刘解忧。(公元前120—前49年)西汉人,汉楚王刘戊的孙女,太初年间,汉武帝封她为公主。她一生历经四朝,三次嫁人,年七十才回归故土。   家族渊源 解忧公主的先祖是刘交,因为帮助刘邦打仗,立下丰功伟绩,被封为第一代楚王。刘交为人博古通今,战战兢兢,重用贤才。所以那时楚王府富饶安康,书香浓重。 解忧公主本该有一个甜蜜的生活,可悲的是,家族到第三代楚王刘戊就衰落了,也就是解忧公主的爷爷,他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在景帝三年春天的时候,刘戊因为参加“七国之乱”后战败自尽。由于他的罪行,家族从此没落下去,后代子女俯仰由人,也跟着遭受排挤打压,在苦难之中生活。 在公元前 105年,细君公主远嫁乌孙,汉朝与乌孙创建政治联盟,共同夹攻匈奴。但细君公主仅在乌孙生活了五年,就逝去了。于是乌孙国再次上书请求与汉朝和亲,汉武帝同意了。当刘氏宗亲中的贵族女子们知道,自己将要远嫁和亲到一个非常苦寒的地方,纷纷都在寻找各种理由逃避。私以为此去经年,远离故土谁又能欢喜呢? 而作为出身西汉贵族的罪臣之女刘解忧,正处在花一样的年华,个性又十分勇敢大胆,被选为和亲公主。她真正做到了为国解忧。当国家危难之际,她果敢地迎接命运的挑战。在公元前 101 年,解忧从此踏上了和亲西域的漫漫征途。 图:解忧公主;图源:趣历史   一生三嫁,只为国家 解忧这一生在西域生活了大半个世纪,先后嫁给了三位乌孙昆莫(国王)。因为乌孙随匈奴的习俗,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子。意思就是父亲死了,后母嫁给新一任的国王;兄长或者弟弟死了之后,他们的妻子都可以被兄弟继承。 或许解忧公主初到乌孙时,也曾悲伤难受,可当我翻阅史料,向我展开的是一位乐观聪慧的奇女子。 也许她早已明白,她的背后是国家和子民!来到乌孙,自己已不再是长安城里那个简简单单的少女了,对故乡家人的思念也只能放在心里。 需要了解的是在乌孙,以左为尊,解忧公主同细君公主一样以右夫人的身份嫁给军须靡,位居右夫人。所以她并不是身份尊贵的夫人。同时解忧公主又因多年没有怀孕遭到冷落。但她心中明白自己的使命,一心致力于巩固汉朝和乌孙的联盟。不惧危险,和军须靡共同热心帮助那里的人民抵御自然灾害,鼓励他们积极发展经济。在她的帮助下,乌孙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军须靡去世后,从其国俗,解忧公主改嫁了号称肥王的翁归靡,也就是军须靡的弟弟。这在中原文化熏陶中成长的汉族公主是不可理解的。 图:解忧公主剧照;图源:趣历史   好在解忧公主与第二任丈夫翁归靡两人年龄相近,性情相投,感情不错。他们先后生下三子二女,并且子女多才多艺,也为谋求两国和平发展作出了无私的贡献。 在翁归靡在朝期间,是两国关系最好的时期,这和解忧的付出与努力是紧密联系的。在乌孙, 她不辞劳苦的到各个部落体恤民情,发展经济。从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积极向乌孙文化靠拢。积极学习乌孙语言,与翁归靡一起和百姓热心交谈,体恤民情,深得人心。 在汉昭帝末年(前74),匈奴又开始发动战乱,逼迫乌孙王背叛汉朝,上交解忧公主,才能退兵。面临危机,解忧第一时间上书汉朝,在这个过程中解忧筹谋得当,正是凭借她优异的领导力,才促成了汉乌盟约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成功挽回了战局。这一措施充分展现了她的政治才能,也使得百姓更加信服她。 翁归靡逝世后,她又要遵从乌孙国国俗,嫁给下一任乌孙王泥靡。他也是解忧公主的继子,而这时的解忧公主已将近六十岁了。 而泥靡残酷无度,使民生怨声载道被称为狂王,与解忧公主的感情并不好。后来汉朝派遣使者,让解忧与第二任丈夫的大儿子继承了国王。 同为女子,一生三嫁,在我眼里解忧公主真的是可敬可叹!一心为了国家和百姓,把她这一生的青春和汗血都贡献给了两国人民,可内心的苦又与谁诉说呢?   巾帼英雄,名垂青史 《汉书·西域传》中记载,解忧公主到了晚年,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天, 思念故土的情绪也越来越浓厚。所以她写信给汉朝皇帝,请求回归故土,汉宣帝非常感动。以正室公主身份礼遇,在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回到汉朝,约两年后,解忧公主寿终正寝,年七十二岁,了却了她传奇的一生。 她这一生,在外漂泊五十多年,作为和亲公主,解忧公主是历史上贡献最大的一位和亲公主,在两国关系上倾尽了她所有的血汗努力,不仅实现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密切交往,还对民族团结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图:汉朝故土;图源:趣历史   解忧她是弱女子也是奇女子,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她把人生最美的年华都留在了异乡。 同样作为女子,我万分的敬仰她并心疼她。仅以此文献给这位为故国友好和睦事业贡献了一生的奇女子,以表示对她深切的怀念。 愿名垂青史,垂范后人!     参考文献: [1]王聪延.解忧公主在西域及其历史奉献[J].兵团党校学报,2021(04):102-108.  [2]黎虎.解忧公主出塞的历史贡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04):40-50. [3]班固.《汉书西域传》,东汉 [4]林瑞武.《解忧公主》创作谈[J].剧本,2020(09):64-65. 图片来源:趣历史   作者:晚晚
刘解忧
她这一生,和亲三嫁,远嫁乌孙五十多年;即是楚王之女也是汉朝的公主,幸不辱命,积极统一西域各部落。在汉朝历史上,她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就是解忧公主刘解忧。 图:乌孙版图;图源:趣历史   解忧公主,本名刘解忧。(公元前120—前49年)西汉人,汉楚王刘戊的孙女,太初年间,汉武帝封她为公主。她一生历经四朝,三次嫁人,年七十才回归故土。   家族渊源 解忧公主的先祖是刘交,因为帮助刘邦打仗,立下丰功伟绩,被封为第一代楚王。刘交为人博古通今,战战兢兢,重用贤才。所以那时楚王府富饶安康,书香浓重。 解忧公主本该有一个甜蜜的生活,可悲的是,家族到第三代楚王刘戊就衰落了,也就是解忧公主的爷爷,他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在景帝三年春天的时候,刘戊因为参加“七国之乱”后战败自尽。由于他的罪行,家族从此没落下去,后代子女俯仰由人,也跟着遭受排挤打压,在苦难之中生活。 在公元前 105年,细君公主远嫁乌孙,汉朝与乌孙创建政治联盟,共同夹攻匈奴。但细君公主仅在乌孙生活了五年,就逝去了。于是乌孙国再次上书请求与汉朝和亲,汉武帝同意了。当刘氏宗亲中的贵族女子们知道,自己将要远嫁和亲到一个非常苦寒的地方,纷纷都在寻找各种理由逃避。私以为此去经年,远离故土谁又能欢喜呢? 而作为出身西汉贵族的罪臣之女刘解忧,正处在花一样的年华,个性又十分勇敢大胆,被选为和亲公主。她真正做到了为国解忧。当国家危难之际,她果敢地迎接命运的挑战。在公元前 101 年,解忧从此踏上了和亲西域的漫漫征途。 图:解忧公主;图源:趣历史   一生三嫁,只为国家 解忧这一生在西域生活了大半个世纪,先后嫁给了三位乌孙昆莫(国王)。因为乌孙随匈奴的习俗,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子。意思就是父亲死了,后母嫁给新一任的国王;兄长或者弟弟死了之后,他们的妻子都可以被兄弟继承。 或许解忧公主初到乌孙时,也曾悲伤难受,可当我翻阅史料,向我展开的是一位乐观聪慧的奇女子。 也许她早已明白,她的背后是国家和子民!来到乌孙,自己已不再是长安城里那个简简单单的少女了,对故乡家人的思念也只能放在心里。 需要了解的是在乌孙,以左为尊,解忧公主同细君公主一样以右夫人的身份嫁给军须靡,位居右夫人。所以她并不是身份尊贵的夫人。同时解忧公主又因多年没有怀孕遭到冷落。但她心中明白自己的使命,一心致力于巩固汉朝和乌孙的联盟。不惧危险,和军须靡共同热心帮助那里的人民抵御自然灾害,鼓励他们积极发展经济。在她的帮助下,乌孙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军须靡去世后,从其国俗,解忧公主改嫁了号称肥王的翁归靡,也就是军须靡的弟弟。这在中原文化熏陶中成长的汉族公主是不可理解的。 图:解忧公主剧照;图源:趣历史   好在解忧公主与第二任丈夫翁归靡两人年龄相近,性情相投,感情不错。他们先后生下三子二女,并且子女多才多艺,也为谋求两国和平发展作出了无私的贡献。 在翁归靡在朝期间,是两国关系最好的时期,这和解忧的付出与努力是紧密联系的。在乌孙, 她不辞劳苦的到各个部落体恤民情,发展经济。从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积极向乌孙文化靠拢。积极学习乌孙语言,与翁归靡一起和百姓热心交谈,体恤民情,深得人心。 在汉昭帝末年(前74),匈奴又开始发动战乱,逼迫乌孙王背叛汉朝,上交解忧公主,才能退兵。面临危机,解忧第一时间上书汉朝,在这个过程中解忧筹谋得当,正是凭借她优异的领导力,才促成了汉乌盟约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成功挽回了战局。这一措施充分展现了她的政治才能,也使得百姓更加信服她。 翁归靡逝世后,她又要遵从乌孙国国俗,嫁给下一任乌孙王泥靡。他也是解忧公主的继子,而这时的解忧公主已将近六十岁了。 而泥靡残酷无度,使民生怨声载道被称为狂王,与解忧公主的感情并不好。后来汉朝派遣使者,让解忧与第二任丈夫的大儿子继承了国王。 同为女子,一生三嫁,在我眼里解忧公主真的是可敬可叹!一心为了国家和百姓,把她这一生的青春和汗血都贡献给了两国人民,可内心的苦又与谁诉说呢?   巾帼英雄,名垂青史 《汉书·西域传》中记载,解忧公主到了晚年,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天, 思念故土的情绪也越来越浓厚。所以她写信给汉朝皇帝,请求回归故土,汉宣帝非常感动。以正室公主身份礼遇,在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回到汉朝,约两年后,解忧公主寿终正寝,年七十二岁,了却了她传奇的一生。 她这一生,在外漂泊五十多年,作为和亲公主,解忧公主是历史上贡献最大的一位和亲公主,在两国关系上倾尽了她所有的血汗努力,不仅实现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密切交往,还对民族团结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图:汉朝故土;图源:趣历史   解忧她是弱女子也是奇女子,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她把人生最美的年华都留在了异乡。 同样作为女子,我万分的敬仰她并心疼她。仅以此文献给这位为故国友好和睦事业贡献了一生的奇女子,以表示对她深切的怀念。 愿名垂青史,垂范后人!     参考文献: [1]王聪延.解忧公主在西域及其历史奉献[J].兵团党校学报,2021(04):102-108.  [2]黎虎.解忧公主出塞的历史贡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04):40-50. [3]班固.《汉书西域传》,东汉 [4]林瑞武.《解忧公主》创作谈[J].剧本,2020(09):64-65. 图片来源:趣历史   作者:晚晚
林语堂
这两天,谁手里没捧着一根来自“东方甄选”的玉米? 转行做直播的新东方又火了,其中最“出圈”的,是一位神似兵马俑,出口惊四座的奇男子——董宇辉。 点进董宇辉的直播间,撩动肾上腺素的套路统统不见,听到的是信手拈来的双语典故,感受到的是和风细雨般的情感慰藉。 “好的东西就是想分享于你,譬如朝露,譬如晚霞,譬如三月的风六月的雨,譬如九月的天和十二月的雪,世间美好都想赠予你。” 出口成章,风度翩翩,若非他自己透露,没人能想到他来自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而百年前,也有这样一位“奇男子”,在那个“神仙打架”的年代,从乡野中走上了华语文学的殿堂,以一己之力,培养出一个诗书世家。 他,就是林语堂。 林语堂先生;来源:全历史网   慈父如灯 董宇辉曾说过,虽然父亲只是一介落魄农民,但他爱看书的习惯和与人为善的性格却影响了自己的一生。 无独有偶,文学大家林语堂也有这样一位如同明灯般的父亲。 林语堂出生在漳川西郊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之中。漳川地处沿海,他的父亲林至诚较早的接触了外来文化,一些西方传教士进入乡间传递福音,林至诚就在此时加入了教会,因为学习刻苦,还得到了进入神学院深造的机会,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了十里八乡有名的牧师。 早年的务农经历让林至诚感受到了读书的重要性,1887年,他在家乡创建了当地最早的西式学堂——铭新小学,让孩子们从小就能够“睁眼看世界”,林语堂也正是在这所新式小学中为后来的求学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孩童的眼睛-林语堂;来源:全历史网   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父亲林至诚精通双语,林语堂“青出于蓝”,英语著作《生活的艺术》面世即大卖,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教科书”。 父亲林至诚怜惜弱势群体,常常向之施以援手,林语堂的作品中也常能看到他对苦难之人的悲悯心。 林至诚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培养了林语堂的人格,开拓了林语堂的视野。他就像林语堂生命中的灯塔,在冥冥中引领着前进的方向。   豁达人生 在人生中,总会有风浪与波折,但只要把豁达当做底色,再苦难的日子,也能滋养出鲜花。 青年时,林语堂自由恋爱未果,和廖家二小姐廖翠凤走进了旧式婚姻。婚后的林语堂并未嫌弃“不够新潮”的妻子,在他看来,“婚姻要想长久,就得把婚姻当饭吃,把爱情当点心吃”。他和发妻从婚姻中培养爱情,相伴白头,成为了让人羡慕的伉俪。                                                         廖翠凤与林语堂;来源:全历史网   中年时,林语堂创办的杂志不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恶评如潮。林语堂并未气馁,在受邀访问美国期间,他用流利的英语写下洋洋洒洒几十万字,向西方人介绍真正的中国,成功的在西方掀起一股中国热。书评家皮特·普罗克特甚至评价道:“看完书后,让我很想跑到唐人街,遇到每一个中国人,都向他深鞠躬,表示感谢!” 晚年时,大女儿因家庭不睦,罹患抑郁,上吊身亡。林语堂白发人送黑发人,心痛在所难免。这位一生达观的老人没有沉溺在痛苦中,而是斩钉截铁的对伤心欲绝的二女儿说道,“活着,就要快乐,就要学会发现生活的艺术!” 观林语堂的一生,他随遇而安,随境而喜,始终在用艺术的方式消解苦难。风浪临头仍含笑,人生何处不青山,他用达观的态度,把每一分苦都酿成了诗。   家风传承 对林语堂及族人来说,从田野走向殿堂并非新鲜事。 林语堂同辈人中,大哥行医,开办“保元大药房”,为群众施诊看病,有时不收分文。二哥林和凤治学,曾赴牛津留学,抗战胜利后在厦大西文系担任教授,深受学生爱戴。三哥林和清活跃于上海文坛,同进步文人鲁迅、郁达夫等人来往频繁,曾担任《宇宙锋》主编,被巴金先生称为“忠诚的爱国者”。 林语堂下一代的故事也同样精彩。林语堂育有三位女儿,大女儿林如斯少有才名,曾任台北故宫馆长助理,二女儿林太乙长期担任美国《读书文摘》总编辑,出版多部小说,和丈夫合出的文集也颇受欢迎。三女儿林相如潜心治学,出版学术专著七十多部,曾任香港大学化学系主任。 林语堂与女儿太乙;来源:全历史网   林语堂的侄子侄女中,有人为了革命,以身殉国;有人苦学技术,科技强国;有人钻研医术,行医卫国;还有人埋头学术,理论兴国…… 林语堂曾笑言,“林至诚的遗传因子极强……第三代、第四代林氏家族的子女都没有冲淡多少”。 这种遗传因子,其实并非指智商,而是一种默默流淌在血液中的家风,勤学敏行、好学善思,这才能做到“代有才人,各领风骚”。 林语堂;来源:全历史网   “随遇而安无不可,人间到处有花香”,林语堂先生用一生践行了这两句话,而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林语堂先生的人生启示也能带领我们突破庸常,找到生命的真谛。   参考文献: [1]许志勇. 林语堂的家族[J].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4):37-38. [2]朱立友. 林语堂生平及其著作目录[J]. 福建图书馆学刊(内刊), 1996(3):6. [3]出身贫寒林语堂却能保有赤子之心,童年可以不富有,但一定要富足. 今日头条 [4]林语堂之父林至诚,一个乡村牧师如何造就一代文学大师.今日头条 [5]林语堂:有趣,是一个男人的顶级魅力.今日头条 [6]幽默作家林语堂:用艺术的姿态,把苦难活成快乐.今日头条 图片来源:全历史网
林语堂
这两天,谁手里没捧着一根来自“东方甄选”的玉米? 转行做直播的新东方又火了,其中最“出圈”的,是一位神似兵马俑,出口惊四座的奇男子——董宇辉。 点进董宇辉的直播间,撩动肾上腺素的套路统统不见,听到的是信手拈来的双语典故,感受到的是和风细雨般的情感慰藉。 “好的东西就是想分享于你,譬如朝露,譬如晚霞,譬如三月的风六月的雨,譬如九月的天和十二月的雪,世间美好都想赠予你。” 出口成章,风度翩翩,若非他自己透露,没人能想到他来自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而百年前,也有这样一位“奇男子”,在那个“神仙打架”的年代,从乡野中走上了华语文学的殿堂,以一己之力,培养出一个诗书世家。 他,就是林语堂。 林语堂先生;来源:全历史网   慈父如灯 董宇辉曾说过,虽然父亲只是一介落魄农民,但他爱看书的习惯和与人为善的性格却影响了自己的一生。 无独有偶,文学大家林语堂也有这样一位如同明灯般的父亲。 林语堂出生在漳川西郊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之中。漳川地处沿海,他的父亲林至诚较早的接触了外来文化,一些西方传教士进入乡间传递福音,林至诚就在此时加入了教会,因为学习刻苦,还得到了进入神学院深造的机会,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了十里八乡有名的牧师。 早年的务农经历让林至诚感受到了读书的重要性,1887年,他在家乡创建了当地最早的西式学堂——铭新小学,让孩子们从小就能够“睁眼看世界”,林语堂也正是在这所新式小学中为后来的求学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孩童的眼睛-林语堂;来源:全历史网   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父亲林至诚精通双语,林语堂“青出于蓝”,英语著作《生活的艺术》面世即大卖,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教科书”。 父亲林至诚怜惜弱势群体,常常向之施以援手,林语堂的作品中也常能看到他对苦难之人的悲悯心。 林至诚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培养了林语堂的人格,开拓了林语堂的视野。他就像林语堂生命中的灯塔,在冥冥中引领着前进的方向。   豁达人生 在人生中,总会有风浪与波折,但只要把豁达当做底色,再苦难的日子,也能滋养出鲜花。 青年时,林语堂自由恋爱未果,和廖家二小姐廖翠凤走进了旧式婚姻。婚后的林语堂并未嫌弃“不够新潮”的妻子,在他看来,“婚姻要想长久,就得把婚姻当饭吃,把爱情当点心吃”。他和发妻从婚姻中培养爱情,相伴白头,成为了让人羡慕的伉俪。                                                         廖翠凤与林语堂;来源:全历史网   中年时,林语堂创办的杂志不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恶评如潮。林语堂并未气馁,在受邀访问美国期间,他用流利的英语写下洋洋洒洒几十万字,向西方人介绍真正的中国,成功的在西方掀起一股中国热。书评家皮特·普罗克特甚至评价道:“看完书后,让我很想跑到唐人街,遇到每一个中国人,都向他深鞠躬,表示感谢!” 晚年时,大女儿因家庭不睦,罹患抑郁,上吊身亡。林语堂白发人送黑发人,心痛在所难免。这位一生达观的老人没有沉溺在痛苦中,而是斩钉截铁的对伤心欲绝的二女儿说道,“活着,就要快乐,就要学会发现生活的艺术!” 观林语堂的一生,他随遇而安,随境而喜,始终在用艺术的方式消解苦难。风浪临头仍含笑,人生何处不青山,他用达观的态度,把每一分苦都酿成了诗。   家风传承 对林语堂及族人来说,从田野走向殿堂并非新鲜事。 林语堂同辈人中,大哥行医,开办“保元大药房”,为群众施诊看病,有时不收分文。二哥林和凤治学,曾赴牛津留学,抗战胜利后在厦大西文系担任教授,深受学生爱戴。三哥林和清活跃于上海文坛,同进步文人鲁迅、郁达夫等人来往频繁,曾担任《宇宙锋》主编,被巴金先生称为“忠诚的爱国者”。 林语堂下一代的故事也同样精彩。林语堂育有三位女儿,大女儿林如斯少有才名,曾任台北故宫馆长助理,二女儿林太乙长期担任美国《读书文摘》总编辑,出版多部小说,和丈夫合出的文集也颇受欢迎。三女儿林相如潜心治学,出版学术专著七十多部,曾任香港大学化学系主任。 林语堂与女儿太乙;来源:全历史网   林语堂的侄子侄女中,有人为了革命,以身殉国;有人苦学技术,科技强国;有人钻研医术,行医卫国;还有人埋头学术,理论兴国…… 林语堂曾笑言,“林至诚的遗传因子极强……第三代、第四代林氏家族的子女都没有冲淡多少”。 这种遗传因子,其实并非指智商,而是一种默默流淌在血液中的家风,勤学敏行、好学善思,这才能做到“代有才人,各领风骚”。 林语堂;来源:全历史网   “随遇而安无不可,人间到处有花香”,林语堂先生用一生践行了这两句话,而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林语堂先生的人生启示也能带领我们突破庸常,找到生命的真谛。   参考文献: [1]许志勇. 林语堂的家族[J].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4):37-38. [2]朱立友. 林语堂生平及其著作目录[J]. 福建图书馆学刊(内刊), 1996(3):6. [3]出身贫寒林语堂却能保有赤子之心,童年可以不富有,但一定要富足. 今日头条 [4]林语堂之父林至诚,一个乡村牧师如何造就一代文学大师.今日头条 [5]林语堂:有趣,是一个男人的顶级魅力.今日头条 [6]幽默作家林语堂:用艺术的姿态,把苦难活成快乐.今日头条 图片来源:全历史网
袁隆平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本描写的是对农村闲适生活的热爱,但在袁老的心里却是流绪微梦。金黄田野,稻升云霄,穗满枝头,花花卧旁,梦里的场景是这样轻松惬意。在袁老的故事里,禾下乘凉梦,已经做了整整一生了。 袁隆平,汉族,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分配到湖南省的一所农校任教;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老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得我国迄今唯一特等发明奖;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图:袁隆平在田间;图源:趣历史 袁老一生荣誉无数,但这都止不住他探索农业进步的脚步。手持穗稻,忧国忧民是他生命的常态。然而,是什么造就了他“此生不悔入农门”,究其本源,这与他的家庭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   虽受家寄,始末不渝 袁隆平家境殷实。祖父袁盛鉴饱读诗书,文采了得,曾高中举人,研习儒家经典文化,同时精通诗书礼仪,为袁氏一族增添一抹浓郁书香。 父亲袁兴烈,在袁盛鉴的辛勤培养之下,成功考入东南大学文学系。毕业之后,奔赴县城小学任教,任县城小学的校长。后遇见了袁隆平的母亲华静——一位知书达理的英语老师,两人暗生情愫,终成眷属。然而,在他的一生中,袁隆平受到母亲的教化是最多的。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这样说道:母亲对我的教育影响我一辈子。 年幼时,华静就会给袁隆平讲尼采的哲学,引用西方经典来为其答疑解惑,让他体会到世界各个地方的价值观;教他拉小提琴,教他游泳,拓宽视野开阔眼界。 也正是母亲,让袁隆平在那个封闭落后的时代,能流利的与外人进行英语对话,能自行阅读各种先进英语书籍,快速吸收新鲜知识。此外,华静经常带他去家附近的“神农洞”祭拜,去农田游玩,从小便在心里种下了一颗农学家的种子。 在他的幼年时期,即受到了传统经典影响,又受到了西方文化熏陶,为后来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1949年,袁隆平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委婉拒绝了父亲想让他从政的想法,毅然选择了西南农学院,立志做一名农业科学家。   图:稻香情;图片来源:摄图网   稻菽千层浪,禾下好乘凉 但是,成为一名出色农学家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因为他经历过苦,所以才懂得创造甜。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饥饿席卷了这片华夏大地,饿殍遍野,满眼荒芜。竟连学校都无法安心上课,这种情形令袁老甚为痛心。接受党的号召,袁老和学生们一起下乡支农。生产队的队员给袁老说:袁老师,听说你们在搞科学实验,能不能研究研究怎样提升水稻产量啊,让咱们都不再挨饿,摆脱这种看不到头的苦日子啊。这句话,唤醒了童年深埋于心的梦想,一颗名为“让所有人远离饥荒”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 1964年,袁隆平第一次提出人工培育杂交水稻的设想时,便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的质疑甚至嘲讽。区区一名教师想来搞研究,简直是痴人说梦。外界的否定,恶劣的环境,简陋的条件,残缺的理论,这些对于当时的袁隆平来说,无疑都是雪上加霜。可即便如此,袁隆平也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刻苦。 探寻之路何其艰辛漫长!被人破坏了实验田,就地毯式搜寻幸存育苗;找不到新的培育思路,就苦究书本,探求方法;风里雨里,酷暑寒冬,只要是在稻田里,哪都有袁隆平的身影。功夫不负有心人,被称为“杂交水稻母本”的“野败”引入眼帘,这一事物的发现对杂交水稻的研究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同时为“三系”杂交水稻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突破口。自此,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随着袁老实践中的不断总结,理论依据的全新发展,育苗技术愈发娴熟,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在很大的程度上为一些欠发展国家解决粮食问题提供了一个好的参考范本。 图:好好吃饭;图片来源:摄图网 若没有袁老的步履不缀,石赤不夺;若没有袁老挽起裤腿走稻田,手捻果穗系苍生,又怎来今日一国的河清海晏?他啊,不过是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童心未泯,所遇皆甜 浪漫繁星下,葱葱稻田里,藏纳着独属于袁老的幽默与风趣。 最为广大群众熟知的是,一段采访中,记者问袁老,会不会带博士生?袁老连忙摇头,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这麻烦得很,会死脑细胞的。后来,还有一个采访,记者询问:您团队下面都是精英,好不好管?这可真是一个世纪难题,把袁老愁得直挠头。 诸如此类,不甚繁多。袁老见到河里游的鸭子,会眼中闪星光,学着嘎嘎嘎叫;喜欢吃甜的香的以及小零食;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袁老时常在水中畅游;一双满是农作老茧的手,会在金黄的稻田里,拉出一首首悠扬动听的曲子;赢球时欢呼雀跃,输球时垂头丧气,孙子在旁观战时还会故意用球轻轻砸他。 童心未泯,在袁老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然,终是好景不长在。   山河恸动,星辞九洲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2022年5月21日,袁老长眠,与世长辞。我和许多人一样,数不清是第几次为一个素未谋面之人,流下泪水。也许,这不算一面未见,我与他,在飘香的米饭中,在课本的文章里,在报道的新闻上,都曾相见过。 都说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但在这一刻,我属实有些难以苟同。半世纪以前,万人空巷的大街人们含泪送行周总理;如今,十里长街人们告别袁老,悲伤的心理感同身受。 灵车驶出,紧紧相送,鸣笛致哀;三束水稻,泥土未干,撑立门前;墓前打伞,深感怀念;比肩继踵,鞠躬致谢;稻穗状的云,神明的存在;稻穗的烟花,代表了我们对袁老的无限思念;故事与他,久难释怀。 图:缅怀袁老;图片来源:摄图网 袁老此生唯有两愿,一愿禾下能乘凉,二愿水稻覆青天。善良的袁老,竟连愿望都是这样简单质朴。 猗猗嘉禾,今盈我仓;粮丰农稳,盛世安康;国士无双,风范常在。我们缅怀光,也会继承光。纪念袁老的最好方式便是追随他的脚步,奋斗出更美好的未来。愿这世间景深,不负袁老的稻浪金黄!   参考文献: 【1】陈启文,《袁隆平的世界》;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年。 【2】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等】编,《杂家水稻之父袁隆平》;学习出版社,2007年。 【3】姚昆仑,《走进袁隆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4】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永远的袁隆平》;湖南人民出版社,2022年。 【5】图片来源: 趣历史、摄图网   作者:李铁柱
袁隆平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本描写的是对农村闲适生活的热爱,但在袁老的心里却是流绪微梦。金黄田野,稻升云霄,穗满枝头,花花卧旁,梦里的场景是这样轻松惬意。在袁老的故事里,禾下乘凉梦,已经做了整整一生了。 袁隆平,汉族,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分配到湖南省的一所农校任教;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老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得我国迄今唯一特等发明奖;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图:袁隆平在田间;图源:趣历史 袁老一生荣誉无数,但这都止不住他探索农业进步的脚步。手持穗稻,忧国忧民是他生命的常态。然而,是什么造就了他“此生不悔入农门”,究其本源,这与他的家庭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   虽受家寄,始末不渝 袁隆平家境殷实。祖父袁盛鉴饱读诗书,文采了得,曾高中举人,研习儒家经典文化,同时精通诗书礼仪,为袁氏一族增添一抹浓郁书香。 父亲袁兴烈,在袁盛鉴的辛勤培养之下,成功考入东南大学文学系。毕业之后,奔赴县城小学任教,任县城小学的校长。后遇见了袁隆平的母亲华静——一位知书达理的英语老师,两人暗生情愫,终成眷属。然而,在他的一生中,袁隆平受到母亲的教化是最多的。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这样说道:母亲对我的教育影响我一辈子。 年幼时,华静就会给袁隆平讲尼采的哲学,引用西方经典来为其答疑解惑,让他体会到世界各个地方的价值观;教他拉小提琴,教他游泳,拓宽视野开阔眼界。 也正是母亲,让袁隆平在那个封闭落后的时代,能流利的与外人进行英语对话,能自行阅读各种先进英语书籍,快速吸收新鲜知识。此外,华静经常带他去家附近的“神农洞”祭拜,去农田游玩,从小便在心里种下了一颗农学家的种子。 在他的幼年时期,即受到了传统经典影响,又受到了西方文化熏陶,为后来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1949年,袁隆平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委婉拒绝了父亲想让他从政的想法,毅然选择了西南农学院,立志做一名农业科学家。   图:稻香情;图片来源:摄图网   稻菽千层浪,禾下好乘凉 但是,成为一名出色农学家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因为他经历过苦,所以才懂得创造甜。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饥饿席卷了这片华夏大地,饿殍遍野,满眼荒芜。竟连学校都无法安心上课,这种情形令袁老甚为痛心。接受党的号召,袁老和学生们一起下乡支农。生产队的队员给袁老说:袁老师,听说你们在搞科学实验,能不能研究研究怎样提升水稻产量啊,让咱们都不再挨饿,摆脱这种看不到头的苦日子啊。这句话,唤醒了童年深埋于心的梦想,一颗名为“让所有人远离饥荒”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 1964年,袁隆平第一次提出人工培育杂交水稻的设想时,便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的质疑甚至嘲讽。区区一名教师想来搞研究,简直是痴人说梦。外界的否定,恶劣的环境,简陋的条件,残缺的理论,这些对于当时的袁隆平来说,无疑都是雪上加霜。可即便如此,袁隆平也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刻苦。 探寻之路何其艰辛漫长!被人破坏了实验田,就地毯式搜寻幸存育苗;找不到新的培育思路,就苦究书本,探求方法;风里雨里,酷暑寒冬,只要是在稻田里,哪都有袁隆平的身影。功夫不负有心人,被称为“杂交水稻母本”的“野败”引入眼帘,这一事物的发现对杂交水稻的研究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同时为“三系”杂交水稻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突破口。自此,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随着袁老实践中的不断总结,理论依据的全新发展,育苗技术愈发娴熟,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在很大的程度上为一些欠发展国家解决粮食问题提供了一个好的参考范本。 图:好好吃饭;图片来源:摄图网 若没有袁老的步履不缀,石赤不夺;若没有袁老挽起裤腿走稻田,手捻果穗系苍生,又怎来今日一国的河清海晏?他啊,不过是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童心未泯,所遇皆甜 浪漫繁星下,葱葱稻田里,藏纳着独属于袁老的幽默与风趣。 最为广大群众熟知的是,一段采访中,记者问袁老,会不会带博士生?袁老连忙摇头,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这麻烦得很,会死脑细胞的。后来,还有一个采访,记者询问:您团队下面都是精英,好不好管?这可真是一个世纪难题,把袁老愁得直挠头。 诸如此类,不甚繁多。袁老见到河里游的鸭子,会眼中闪星光,学着嘎嘎嘎叫;喜欢吃甜的香的以及小零食;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袁老时常在水中畅游;一双满是农作老茧的手,会在金黄的稻田里,拉出一首首悠扬动听的曲子;赢球时欢呼雀跃,输球时垂头丧气,孙子在旁观战时还会故意用球轻轻砸他。 童心未泯,在袁老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然,终是好景不长在。   山河恸动,星辞九洲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2022年5月21日,袁老长眠,与世长辞。我和许多人一样,数不清是第几次为一个素未谋面之人,流下泪水。也许,这不算一面未见,我与他,在飘香的米饭中,在课本的文章里,在报道的新闻上,都曾相见过。 都说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但在这一刻,我属实有些难以苟同。半世纪以前,万人空巷的大街人们含泪送行周总理;如今,十里长街人们告别袁老,悲伤的心理感同身受。 灵车驶出,紧紧相送,鸣笛致哀;三束水稻,泥土未干,撑立门前;墓前打伞,深感怀念;比肩继踵,鞠躬致谢;稻穗状的云,神明的存在;稻穗的烟花,代表了我们对袁老的无限思念;故事与他,久难释怀。 图:缅怀袁老;图片来源:摄图网 袁老此生唯有两愿,一愿禾下能乘凉,二愿水稻覆青天。善良的袁老,竟连愿望都是这样简单质朴。 猗猗嘉禾,今盈我仓;粮丰农稳,盛世安康;国士无双,风范常在。我们缅怀光,也会继承光。纪念袁老的最好方式便是追随他的脚步,奋斗出更美好的未来。愿这世间景深,不负袁老的稻浪金黄!   参考文献: 【1】陈启文,《袁隆平的世界》;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年。 【2】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等】编,《杂家水稻之父袁隆平》;学习出版社,2007年。 【3】姚昆仑,《走进袁隆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4】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永远的袁隆平》;湖南人民出版社,2022年。 【5】图片来源: 趣历史、摄图网   作者:李铁柱
汉武帝刘彻
他在位期间,中原王朝首次向匈奴进行大规模反击,封狼居胥、禅姑衍山后,“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他在位期间,边境安宁,百姓安居乐业,新疆、甘肃西部纳入中国版图,确立了西汉对西域的宗主地位; 他在位期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学在封建王朝的统治地位; 他在位期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促进国际交流,同时打通了陆上丝绸之路。 他就是开启了汉武盛世的汉武帝。 图:汉武帝(图片来源:全历史)   少年天子 传说汉武帝尚在其母王娡腹中时,其父汉景帝刘启在一次睡梦中梦见汉高帝刘邦亲自给汉武帝赐名——“彘”,因此汉武帝少年时期名为刘彘。 图:王娡与众朝臣(图片来源:全历史)   汉景帝虽宠爱刘彘,但仍然遵守嫡长子继承制,册封了长子刘荣为太子。按理说,刘彘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长子,且当时已有太子,他断是没有登上皇位的机会。 但当他的姑母馆陶长公主问他,觉得阿娇表妹如何?四岁的刘彘笑得天真烂漫:“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就这样,他得到了长公主的青睐。 在母亲和姑母的助力下,刘彘赢得了这次夺嫡之战。公元前153年,当时的皇太子刘荣被废为临江王,没过多久,刘彘更名为刘彻,继任皇太子。 刘彻即位时年仅16岁,放到现代来,也就是一个不谙世事的高中生。而对刘彻而言,他所要思考的是一个国家的前途、百姓的生计,以及自己作为领导者,如何带领汉王朝走向强大、繁荣、昌盛。   君临天下 汉武帝刘彻继位后,朝中外戚势力盘根错节,他对此稍作隐忍,同时韬光养晦,静待时机。祖母窦太后去世后,他得以完全掌权,终于有了足够的底气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汉武帝刘彻深知诸侯王势力增长对中央王朝的威胁,因此他采用了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诸侯管辖的区域由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诸侯国被越分越小,诸侯国的势力大大减小,中央集权被大大加强。 同时,汉武帝规定,在经济上,冶铁、酿酒等民间生意统一归中央管辖,这一举措不仅增加了国库收入,而且为后来大规模反击匈奴提供了经济基础;在思想上,他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了儒学千年的正统地位。 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图片来源:全历史)   在军事上,汉武帝刘彻不再依靠和亲维系与边疆的和平,从“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变成了“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在他的授命下,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将匈奴王庭赶至漠北地区,使得当时汉朝的北部疆域扩大至漠北。 图:汉武帝时期疆域版图(图片来源:全历史)   外交上,汉武帝命张骞出使西域,陆上丝绸之路自此开始。这次的征程,不仅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还从西域引进了汗血宝马、葡萄等新物种。汗血宝马的引进,极大地提高了汉朝军队的战斗力,而葡萄、苜蓿等新作物的引进,也极大地改善了民生。 图:张骞出使西域(图片来源:全历史)   暮景桑榆 “自古美人叹迟暮,不许英雄见白头”。人总是会老的,哪怕他是皇帝也不例外。汉武帝刘彻晚年在白天的一次小憩中,梦见了有人要袭击他,猛然惊醒,自此便身体不舒服。 汉武帝刘彻宠臣江充利用汉武帝梦魇这件事,诬陷与自己有嫌隙的太子刘据、皇后卫子夫。江充指示胡巫檀何对汉武帝说:”您之所以得病,全是因为宫中有人用巫蛊之术害您,若不除掉这人,您的病就不会痊愈。”后江充搜查太子刘据的住处时,刘充命人将木头人藏在太子住处,成功陷害给太子。 太子为自保杀了刘充,又被诬告谋反。汉武帝大怒,命丞相率兵平反,刘据所带兵力不敌,于是逃离了长安。太子刘据在逃亡途中走漏了消息,自知无法逃脱,于是自缢而亡。 图:巫蛊之祸图——江充与众臣(图片来源:全历史)   后来汉武帝刘彻经过多方调查,发掘刘据并未谋反,当时惶恐不安才离开长安,又有大臣为刘据诉冤,遂幡然醒悟。于是汉武帝颁布《轮台罪己诏》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决心改正。   刘氏家族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第七位皇帝,同时也是汉高帝刘邦的第四代子孙。 众所周知,刘邦能够在项羽手中夺天下,离不开他身边的萧何、韩信等睿智之人的辅佐。而能让这些人才追随刘邦的原因,离不开刘邦知人善用的优点,而这也是刘氏这个帝王家族的一贯作风。 比如,汉武帝刘彻的祖父汉文帝刘恒修养生息在位期间,就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将中原人口迁徙到边境地带。这一举措既开垦了荒地,又增强了边境兵力。还有刘彻的父亲汉景帝刘启在位期间,发生吴楚七国之乱,他命周亚夫为太尉,很快便平息了战乱,自此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快速发展。后世还将汉文帝父子统治时期合称“文景之治”。 汉武帝刘彻也知人善用,他重用霍去病、卫青,两人也为汉王朝出击匈奴立下了赫赫战功。 刘彻去世后,其幼子刘弗陵继位,他在位期间,也任人唯贤,采取与民休息、轻税赋的政策,开启了“昭宣中兴”的良好局面。 到了元始五年,西汉王朝的大厦摇摇欲坠,随着最后一位帝王汉平帝刘衎的去世,西汉王朝自此灭亡。 回顾汉武帝汉武帝刘彻的一生,从政治上“受制于人”到军事上“北击匈奴”、政治上“推恩令”的成功推行、文化上的“独尊儒术”,开辟了一个独属于他的汉武盛世。刘氏家族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属于他们的光彩。 图:汉武帝(图片来源:全历史)   参考文献: [1]刘彻.百度百科.引用于2022年7月30日:https://mbd.baidu.com/ma/s/ZNqCuCHD [2]汉王朝:国内四分五裂,外战强力抗敌.今日头条.引用于2022年7月30日:https://m.toutiao.com/article/6900405283286237704/ [3]图片来源:全历史   作者:梅筝
汉武帝刘彻
他在位期间,中原王朝首次向匈奴进行大规模反击,封狼居胥、禅姑衍山后,“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他在位期间,边境安宁,百姓安居乐业,新疆、甘肃西部纳入中国版图,确立了西汉对西域的宗主地位; 他在位期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学在封建王朝的统治地位; 他在位期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促进国际交流,同时打通了陆上丝绸之路。 他就是开启了汉武盛世的汉武帝。 图:汉武帝(图片来源:全历史)   少年天子 传说汉武帝尚在其母王娡腹中时,其父汉景帝刘启在一次睡梦中梦见汉高帝刘邦亲自给汉武帝赐名——“彘”,因此汉武帝少年时期名为刘彘。 图:王娡与众朝臣(图片来源:全历史)   汉景帝虽宠爱刘彘,但仍然遵守嫡长子继承制,册封了长子刘荣为太子。按理说,刘彘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长子,且当时已有太子,他断是没有登上皇位的机会。 但当他的姑母馆陶长公主问他,觉得阿娇表妹如何?四岁的刘彘笑得天真烂漫:“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就这样,他得到了长公主的青睐。 在母亲和姑母的助力下,刘彘赢得了这次夺嫡之战。公元前153年,当时的皇太子刘荣被废为临江王,没过多久,刘彘更名为刘彻,继任皇太子。 刘彻即位时年仅16岁,放到现代来,也就是一个不谙世事的高中生。而对刘彻而言,他所要思考的是一个国家的前途、百姓的生计,以及自己作为领导者,如何带领汉王朝走向强大、繁荣、昌盛。   君临天下 汉武帝刘彻继位后,朝中外戚势力盘根错节,他对此稍作隐忍,同时韬光养晦,静待时机。祖母窦太后去世后,他得以完全掌权,终于有了足够的底气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汉武帝刘彻深知诸侯王势力增长对中央王朝的威胁,因此他采用了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诸侯管辖的区域由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诸侯国被越分越小,诸侯国的势力大大减小,中央集权被大大加强。 同时,汉武帝规定,在经济上,冶铁、酿酒等民间生意统一归中央管辖,这一举措不仅增加了国库收入,而且为后来大规模反击匈奴提供了经济基础;在思想上,他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了儒学千年的正统地位。 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图片来源:全历史)   在军事上,汉武帝刘彻不再依靠和亲维系与边疆的和平,从“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变成了“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在他的授命下,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将匈奴王庭赶至漠北地区,使得当时汉朝的北部疆域扩大至漠北。 图:汉武帝时期疆域版图(图片来源:全历史)   外交上,汉武帝命张骞出使西域,陆上丝绸之路自此开始。这次的征程,不仅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还从西域引进了汗血宝马、葡萄等新物种。汗血宝马的引进,极大地提高了汉朝军队的战斗力,而葡萄、苜蓿等新作物的引进,也极大地改善了民生。 图:张骞出使西域(图片来源:全历史)   暮景桑榆 “自古美人叹迟暮,不许英雄见白头”。人总是会老的,哪怕他是皇帝也不例外。汉武帝刘彻晚年在白天的一次小憩中,梦见了有人要袭击他,猛然惊醒,自此便身体不舒服。 汉武帝刘彻宠臣江充利用汉武帝梦魇这件事,诬陷与自己有嫌隙的太子刘据、皇后卫子夫。江充指示胡巫檀何对汉武帝说:”您之所以得病,全是因为宫中有人用巫蛊之术害您,若不除掉这人,您的病就不会痊愈。”后江充搜查太子刘据的住处时,刘充命人将木头人藏在太子住处,成功陷害给太子。 太子为自保杀了刘充,又被诬告谋反。汉武帝大怒,命丞相率兵平反,刘据所带兵力不敌,于是逃离了长安。太子刘据在逃亡途中走漏了消息,自知无法逃脱,于是自缢而亡。 图:巫蛊之祸图——江充与众臣(图片来源:全历史)   后来汉武帝刘彻经过多方调查,发掘刘据并未谋反,当时惶恐不安才离开长安,又有大臣为刘据诉冤,遂幡然醒悟。于是汉武帝颁布《轮台罪己诏》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决心改正。   刘氏家族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第七位皇帝,同时也是汉高帝刘邦的第四代子孙。 众所周知,刘邦能够在项羽手中夺天下,离不开他身边的萧何、韩信等睿智之人的辅佐。而能让这些人才追随刘邦的原因,离不开刘邦知人善用的优点,而这也是刘氏这个帝王家族的一贯作风。 比如,汉武帝刘彻的祖父汉文帝刘恒修养生息在位期间,就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将中原人口迁徙到边境地带。这一举措既开垦了荒地,又增强了边境兵力。还有刘彻的父亲汉景帝刘启在位期间,发生吴楚七国之乱,他命周亚夫为太尉,很快便平息了战乱,自此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快速发展。后世还将汉文帝父子统治时期合称“文景之治”。 汉武帝刘彻也知人善用,他重用霍去病、卫青,两人也为汉王朝出击匈奴立下了赫赫战功。 刘彻去世后,其幼子刘弗陵继位,他在位期间,也任人唯贤,采取与民休息、轻税赋的政策,开启了“昭宣中兴”的良好局面。 到了元始五年,西汉王朝的大厦摇摇欲坠,随着最后一位帝王汉平帝刘衎的去世,西汉王朝自此灭亡。 回顾汉武帝汉武帝刘彻的一生,从政治上“受制于人”到军事上“北击匈奴”、政治上“推恩令”的成功推行、文化上的“独尊儒术”,开辟了一个独属于他的汉武盛世。刘氏家族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属于他们的光彩。 图:汉武帝(图片来源:全历史)   参考文献: [1]刘彻.百度百科.引用于2022年7月30日:https://mbd.baidu.com/ma/s/ZNqCuCHD [2]汉王朝:国内四分五裂,外战强力抗敌.今日头条.引用于2022年7月30日:https://m.toutiao.com/article/6900405283286237704/ [3]图片来源:全历史   作者:梅筝
冰心
她赞美爱与纯真,她的作品清新隽永却韵味深长;她颂扬"爱的哲学",她的文字中饱含着最质朴的情感与希望。在她将近七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作品,其中有诗歌《繁星》《春水》、散文《小橘灯》等。她,就是著名作家——冰心。 冰心,原名谢婉莹,1900年出生在一个海军军官家庭。她是诗人、著名作家、优秀翻译家,更是一位母爱赞颂者和读书爱好者。 图:冰心   成长轨迹 在冰心三岁时,其父谢葆璋在烟台筹办海军学校,将年幼的冰心一起带去了烟台。在烟台,冰心开始了她与书为友的生活。她7岁便开始对文学作品产生兴趣,尤其爱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经典名著,并且也阅读了《块肉余生述》等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冰心十八岁就读于协和女子大学医科,后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弃医从文,投身学生运动,并开始发表散文。1919年8月,她发表了自己的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并首度用"冰心"这个笔名发表了小说《两个家庭》,由于小说超前地提出了女子受教育的重要性,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后冰心决心专门从事文学研究,在燕京大学获得文学士学位后,她前往美国威尔斯利学院攻读英国文学。后来,她又将在海外求学的所见写所闻写成散文进行发表,这本散文集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寄小读者》。 在冰心二十九岁时,她完成了出嫁这件人生大事。她与丈夫吴文藻志趣相投,婚后两人共同前往欧美游学,在这期间,她对文学的认识更加深刻。 图:冰心与丈夫吴文藻   家风传承 冰心的祖父谢銮恩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他毕生于福州光禄坊道南祠讲学。冰心经常能在祖父的书桌旁看到一副对联,上面写着"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这是谢家的家风,更是祖父对她的期待。祖父告诉她,追求真知时,要有无穷的欲望、永不满足,而对于身外之物,则要知足常乐。这也影响着冰心后来对于文学与人生的态度。 冰心秉习了祖父崇学尚俭、谦和自持的言行。冰心小时候极其喜欢看书,母亲担心她过于用功伤了脑子,便把她平时喜欢的书都藏了起来。不过小冰心每次都能找到,但为了躲避母亲的责骂,她总是偷偷地看。 谦逊好学,是冰心的个人优良品格,也是她对子女的期望。 冰心与吴文藻育有两子一女,分别是长子吴平、长女吴冰和次女吴青。接受过西式思想教育的冰心懂得因材施教,她并不似一般父母居高临下地教育孩子,而是把双方放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沟通。 图:冰心   但看似对孩子言听计从的冰心却有自己坚持的基线,她要求孩子必须遵守两条铁律:一是诚实、讲真话,二是不能以强凌弱。 “内诚于心,外诚与人”,诚实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更是民族的存亡之根。因此冰心非常看重,让孩子从小便培养优秀的品德。 恃强凌弱,乃人性之恶,与冰心所笃信的”爱与纯真“相违背。“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先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所以冰心才给孩子们定下不得恃强凌弱的规矩。 冰心对待孩子很温和,却并非不讲底线,一味纵容。孩子们犯错了,她惩罚起来一点也不含糊。她的惩罚不是“棍棒底下出孝子”,而是独创的一种方法:让孩子喝奎宁水。奎宁是治疗疟疾的,其味道苦涩至极。如此几番下来,孩子们都不敢再犯错了。 得益于冰心的苦心教导,她的孩子们均学有所长。长子吴平专注于建筑装饰的设计专业,长女吴冰从事美国文学研究,次女吴清后当选为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一直致力于选民维权活动。冰心的孩子们能在各自领域有所建树,离不开优良家风和她的教导。   百卉千葩 中国文联曾这样评价冰心,认为她是“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 图:冰心 冰心的留下的作品很多,无一不受到人们的好评,在1995年,她获得经黎巴嫩共和国的国家级雪松勋章。 冰心先生,是赞颂爱与美的伟大作家,更是深明大义的社会活动家。 作为爱国的社会活动家,抗战期间,冰心在云南昆明义务授课;新中国成立后,她为希望工程、中国的妇女教育事业捐献自己大部分的稿费;国家需要人才,她便从日本回国,投身国际交流。 同时,冰心作为人大代表,身体力行,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冰心先生似一弯明月,清丽典雅的作品,是“给祖国人民的最大奉献,是留给人类的宝贵精神遗产”;冰心先生更似一支婀娜的墨梅,有着“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气度。   参考文献: [1]浅议冰心翻译观.道客巴巴.引用与2022年7月23日:https://m.doc88.com/p-7078643549692.html# [2]冰心.百度百科.引用于2022年7月23日: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6%B0%E5%BF%83/114339?fr=kg_general [3]友谊、背叛与对决.知乎.引用于2022年7月23日:https://www.zhihu.com/answer/1947106057 图片来源:全历史   作者:梅筝
冰心
她赞美爱与纯真,她的作品清新隽永却韵味深长;她颂扬"爱的哲学",她的文字中饱含着最质朴的情感与希望。在她将近七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作品,其中有诗歌《繁星》《春水》、散文《小橘灯》等。她,就是著名作家——冰心。 冰心,原名谢婉莹,1900年出生在一个海军军官家庭。她是诗人、著名作家、优秀翻译家,更是一位母爱赞颂者和读书爱好者。 图:冰心   成长轨迹 在冰心三岁时,其父谢葆璋在烟台筹办海军学校,将年幼的冰心一起带去了烟台。在烟台,冰心开始了她与书为友的生活。她7岁便开始对文学作品产生兴趣,尤其爱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经典名著,并且也阅读了《块肉余生述》等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冰心十八岁就读于协和女子大学医科,后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弃医从文,投身学生运动,并开始发表散文。1919年8月,她发表了自己的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并首度用"冰心"这个笔名发表了小说《两个家庭》,由于小说超前地提出了女子受教育的重要性,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后冰心决心专门从事文学研究,在燕京大学获得文学士学位后,她前往美国威尔斯利学院攻读英国文学。后来,她又将在海外求学的所见写所闻写成散文进行发表,这本散文集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寄小读者》。 在冰心二十九岁时,她完成了出嫁这件人生大事。她与丈夫吴文藻志趣相投,婚后两人共同前往欧美游学,在这期间,她对文学的认识更加深刻。 图:冰心与丈夫吴文藻   家风传承 冰心的祖父谢銮恩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他毕生于福州光禄坊道南祠讲学。冰心经常能在祖父的书桌旁看到一副对联,上面写着"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这是谢家的家风,更是祖父对她的期待。祖父告诉她,追求真知时,要有无穷的欲望、永不满足,而对于身外之物,则要知足常乐。这也影响着冰心后来对于文学与人生的态度。 冰心秉习了祖父崇学尚俭、谦和自持的言行。冰心小时候极其喜欢看书,母亲担心她过于用功伤了脑子,便把她平时喜欢的书都藏了起来。不过小冰心每次都能找到,但为了躲避母亲的责骂,她总是偷偷地看。 谦逊好学,是冰心的个人优良品格,也是她对子女的期望。 冰心与吴文藻育有两子一女,分别是长子吴平、长女吴冰和次女吴青。接受过西式思想教育的冰心懂得因材施教,她并不似一般父母居高临下地教育孩子,而是把双方放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沟通。 图:冰心   但看似对孩子言听计从的冰心却有自己坚持的基线,她要求孩子必须遵守两条铁律:一是诚实、讲真话,二是不能以强凌弱。 “内诚于心,外诚与人”,诚实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更是民族的存亡之根。因此冰心非常看重,让孩子从小便培养优秀的品德。 恃强凌弱,乃人性之恶,与冰心所笃信的”爱与纯真“相违背。“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先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所以冰心才给孩子们定下不得恃强凌弱的规矩。 冰心对待孩子很温和,却并非不讲底线,一味纵容。孩子们犯错了,她惩罚起来一点也不含糊。她的惩罚不是“棍棒底下出孝子”,而是独创的一种方法:让孩子喝奎宁水。奎宁是治疗疟疾的,其味道苦涩至极。如此几番下来,孩子们都不敢再犯错了。 得益于冰心的苦心教导,她的孩子们均学有所长。长子吴平专注于建筑装饰的设计专业,长女吴冰从事美国文学研究,次女吴清后当选为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一直致力于选民维权活动。冰心的孩子们能在各自领域有所建树,离不开优良家风和她的教导。   百卉千葩 中国文联曾这样评价冰心,认为她是“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 图:冰心 冰心的留下的作品很多,无一不受到人们的好评,在1995年,她获得经黎巴嫩共和国的国家级雪松勋章。 冰心先生,是赞颂爱与美的伟大作家,更是深明大义的社会活动家。 作为爱国的社会活动家,抗战期间,冰心在云南昆明义务授课;新中国成立后,她为希望工程、中国的妇女教育事业捐献自己大部分的稿费;国家需要人才,她便从日本回国,投身国际交流。 同时,冰心作为人大代表,身体力行,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冰心先生似一弯明月,清丽典雅的作品,是“给祖国人民的最大奉献,是留给人类的宝贵精神遗产”;冰心先生更似一支婀娜的墨梅,有着“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气度。   参考文献: [1]浅议冰心翻译观.道客巴巴.引用与2022年7月23日:https://m.doc88.com/p-7078643549692.html# [2]冰心.百度百科.引用于2022年7月23日: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6%B0%E5%BF%83/114339?fr=kg_general [3]友谊、背叛与对决.知乎.引用于2022年7月23日:https://www.zhihu.com/answer/1947106057 图片来源:全历史   作者:梅筝
郑和
滇池碧碧木盆黄,童梦成真浩气扬。永乐满朝人济济,西洋万里水茫茫——《七律 郑和下西洋》 今天我想介绍的就是开创七下西洋盛举,促进明朝和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航海第一人——郑和。 图:郑和   赐姓的荣耀:名字的由来 郑和,洪武四年(1371)出生,原名马和(马三保),云南人。在燕王和建文帝争夺天下的郑村坝战役中他作战优秀,立下战功,被燕王朱棣重用,引为心腹并赐姓“郑”,从此之后马和便改名为郑和。   与航海的不解之缘:扬帆起航 郑和是元朝贵族后代,居住于云南,儿时的梦想就是出海航行。看到这儿你可能会有疑问:云南地处山区,四面都是山并不适合下海而且当时中国并不重视航海为什么郑和会把航海作为自己的梦想呢? 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郑和的祖父和父亲了。郑和跟他的祖父、父亲一样都信奉伊斯兰教,是虔诚的伊斯兰教徒,最大的梦想就是跨越西洋到圣城麦加去朝拜,所以他自小就对航海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洪武四年(1381)的云南尚是元朝蒙古残余势力的地盘,屡屡危害明朝统治。劝降不成后,朱元璋为一举平定云南派大将傅友德、蓝玉等出兵讨伐。在这场战争中,郑和的父亲和许多元朝贵族被处死,很多儿童成为了战俘,郑和就是其中一个。 之后,郑和加入了明军,跟随他们度过了五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在这五年的军旅生涯中,他遇到了影响自己一生的人,那个人就是燕王朱棣。 朱棣还是燕王时就很欣赏郑和,并挑选了他做自己的贴身近卫。后来郑和接受了朱棣派遣给他的远洋航行的任务。这次航行不仅仅是为了寻找靖难之役后平白消失的建文帝的下落,同时也是为了宣扬国威,推动明朝与印度、非洲等国的友好往来。 “皇华使者承天敕,宣布纶音往西域。鲸舟吼浪泛沧溟,远涉洪涛渺无极。”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奉朱棣之命远下西洋,开始了他的远航。   惊艳历史的航行:七下西洋 1405年7月11日,郑和率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从福建五虎门起航。他船队的主力舰是宝航,高约三米,舵业有三层楼之高,在今天被亲切地称为“航空母舰”。看到这儿有人不禁会发出疑问:这支舰队真的是去寻人或是办外交的吗?该不会是去征服侵略的吧?之后的事实强有力地证明了船队所到之处只有和平与友好而没有人们所害怕的鲜血和战争。 早在几百年前的汉朝,中国就奉行和平友好往来的外交政策,“丝绸之路”打通了中原和西域的要道,加强了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友好往来。就像今天的“一带一路”“陆海丝绸之路”一样,中国用和平与友好征服着世界,做到了强而不欺,威而不霸,这足以可见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气度与底蕴。                                             图:郑和下西洋   郑和舰队向南航行,先后到达占城、达爪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苏门答腊、锡兰山等地,最终到达了航行的终点-古里(今印度的科泽科德)。郑和成功完成了明成祖朱棣交给他的给古里统治者发放诏书并将其封为国王的任务。此后,古里就成为了郑和下西洋的中转站和落脚点。回航途中,郑和遭遇了陈祖义海盗部队的抢劫但最终郑和率领船队成功地解决了这场危机并顺利返航,受到明成祖朱棣的赞赏和热情招待。 后来他分别于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永乐七年(1409年)九月、永乐十一年(1413年)冬、永乐十五年(1417年)、永乐十九年(1421年)和宣德六年(1431年年)率领船队六下西洋,加上之前的航行共七次,史称“七下西洋”。 图:郑和下西洋的航线   西方探险家也曾进行过远洋航行,但都不及郑和对历史的贡献。而且西方航海家们在经历了最初航行的艰险之后,面对着金银财富的诱惑,他们渐渐失去了传播文化的初心。他们使用暴力、武器和野蛮,杀人放火,侵略没有强大军事实力作保障的国家,抢夺属于当地人的财物,却还不知耻地高唱和平的圣歌。南非的一位著名政治家曾经说过:西方人来到我们面前时手中拿着圣经,我们手中有黄金。后来就变成了,他们手中有黄金,而我们手中,拿着圣经。 和某些高喊传播福音实则带给人们侵略与灾难的西方人相比,郑和率领船队始终坚持以德服人。他们坚持与西洋各国积极交流并开展友好的贸易往来,这些国家也纷纷派出使者,跟随郑和船队远航。除此之外郑和也发现了新航线,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还拜访过今天的索马里、肯尼亚等地区,完成了人类航海史上的一大壮举。 不幸的是,郑和在最后一次的返航途中生了一场大病,一病不起,最终在古里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郑和二十年前第一次抵达古里,在这里刻下“刻石于兹,永昭万世”的豪言壮语。二十年后,他在这里死去。古里的人们再也没能见到大明的船队,大明也再也没有郑和出使西洋。就像梁启超说的那样,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但是郑和为人类航海史所做的贡献将永远不会被人们遗忘,他将会一直流芳百世,为后人所敬仰。   参考文献: [1]关于郑和下西洋的一点总结.豆丁网.引用于20222年7月22日  https://www.docin.com/p-443863544.html [2]郑和下西洋.360百科.引用于20222年7月22日 https://baike.so.com/doc/5368399-5604206.html [3]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 [4]图片来源:趣历史,全历史   作者:雁落南山
郑和
滇池碧碧木盆黄,童梦成真浩气扬。永乐满朝人济济,西洋万里水茫茫——《七律 郑和下西洋》 今天我想介绍的就是开创七下西洋盛举,促进明朝和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航海第一人——郑和。 图:郑和   赐姓的荣耀:名字的由来 郑和,洪武四年(1371)出生,原名马和(马三保),云南人。在燕王和建文帝争夺天下的郑村坝战役中他作战优秀,立下战功,被燕王朱棣重用,引为心腹并赐姓“郑”,从此之后马和便改名为郑和。   与航海的不解之缘:扬帆起航 郑和是元朝贵族后代,居住于云南,儿时的梦想就是出海航行。看到这儿你可能会有疑问:云南地处山区,四面都是山并不适合下海而且当时中国并不重视航海为什么郑和会把航海作为自己的梦想呢? 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郑和的祖父和父亲了。郑和跟他的祖父、父亲一样都信奉伊斯兰教,是虔诚的伊斯兰教徒,最大的梦想就是跨越西洋到圣城麦加去朝拜,所以他自小就对航海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洪武四年(1381)的云南尚是元朝蒙古残余势力的地盘,屡屡危害明朝统治。劝降不成后,朱元璋为一举平定云南派大将傅友德、蓝玉等出兵讨伐。在这场战争中,郑和的父亲和许多元朝贵族被处死,很多儿童成为了战俘,郑和就是其中一个。 之后,郑和加入了明军,跟随他们度过了五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在这五年的军旅生涯中,他遇到了影响自己一生的人,那个人就是燕王朱棣。 朱棣还是燕王时就很欣赏郑和,并挑选了他做自己的贴身近卫。后来郑和接受了朱棣派遣给他的远洋航行的任务。这次航行不仅仅是为了寻找靖难之役后平白消失的建文帝的下落,同时也是为了宣扬国威,推动明朝与印度、非洲等国的友好往来。 “皇华使者承天敕,宣布纶音往西域。鲸舟吼浪泛沧溟,远涉洪涛渺无极。”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奉朱棣之命远下西洋,开始了他的远航。   惊艳历史的航行:七下西洋 1405年7月11日,郑和率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从福建五虎门起航。他船队的主力舰是宝航,高约三米,舵业有三层楼之高,在今天被亲切地称为“航空母舰”。看到这儿有人不禁会发出疑问:这支舰队真的是去寻人或是办外交的吗?该不会是去征服侵略的吧?之后的事实强有力地证明了船队所到之处只有和平与友好而没有人们所害怕的鲜血和战争。 早在几百年前的汉朝,中国就奉行和平友好往来的外交政策,“丝绸之路”打通了中原和西域的要道,加强了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友好往来。就像今天的“一带一路”“陆海丝绸之路”一样,中国用和平与友好征服着世界,做到了强而不欺,威而不霸,这足以可见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气度与底蕴。                                             图:郑和下西洋   郑和舰队向南航行,先后到达占城、达爪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苏门答腊、锡兰山等地,最终到达了航行的终点-古里(今印度的科泽科德)。郑和成功完成了明成祖朱棣交给他的给古里统治者发放诏书并将其封为国王的任务。此后,古里就成为了郑和下西洋的中转站和落脚点。回航途中,郑和遭遇了陈祖义海盗部队的抢劫但最终郑和率领船队成功地解决了这场危机并顺利返航,受到明成祖朱棣的赞赏和热情招待。 后来他分别于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永乐七年(1409年)九月、永乐十一年(1413年)冬、永乐十五年(1417年)、永乐十九年(1421年)和宣德六年(1431年年)率领船队六下西洋,加上之前的航行共七次,史称“七下西洋”。 图:郑和下西洋的航线   西方探险家也曾进行过远洋航行,但都不及郑和对历史的贡献。而且西方航海家们在经历了最初航行的艰险之后,面对着金银财富的诱惑,他们渐渐失去了传播文化的初心。他们使用暴力、武器和野蛮,杀人放火,侵略没有强大军事实力作保障的国家,抢夺属于当地人的财物,却还不知耻地高唱和平的圣歌。南非的一位著名政治家曾经说过:西方人来到我们面前时手中拿着圣经,我们手中有黄金。后来就变成了,他们手中有黄金,而我们手中,拿着圣经。 和某些高喊传播福音实则带给人们侵略与灾难的西方人相比,郑和率领船队始终坚持以德服人。他们坚持与西洋各国积极交流并开展友好的贸易往来,这些国家也纷纷派出使者,跟随郑和船队远航。除此之外郑和也发现了新航线,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还拜访过今天的索马里、肯尼亚等地区,完成了人类航海史上的一大壮举。 不幸的是,郑和在最后一次的返航途中生了一场大病,一病不起,最终在古里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郑和二十年前第一次抵达古里,在这里刻下“刻石于兹,永昭万世”的豪言壮语。二十年后,他在这里死去。古里的人们再也没能见到大明的船队,大明也再也没有郑和出使西洋。就像梁启超说的那样,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但是郑和为人类航海史所做的贡献将永远不会被人们遗忘,他将会一直流芳百世,为后人所敬仰。   参考文献: [1]关于郑和下西洋的一点总结.豆丁网.引用于20222年7月22日  https://www.docin.com/p-443863544.html [2]郑和下西洋.360百科.引用于20222年7月22日 https://baike.so.com/doc/5368399-5604206.html [3]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 [4]图片来源:趣历史,全历史   作者:雁落南山
蔡文姬
《三字经》中有提到:“蔡文姬,能辩琴”、“彼女子,且聪敏”。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中国的四大才女之一的蔡文姬。   图:蔡文姬   回顾蔡文姬的一生,可谓是曲折坎坷。她年幼时聪颖好学,成年时家道中落,后被匈奴掠走,足足嫁与匈奴人生活了十二年,归汉时已人到中年。 不少文人墨客都说她一生飘零,但她的才学和坚强不屈的性格让她能安享晚年,而这一切都与她的家族息息相关。   文人传承 东汉蔡家书香门第,世代为官。蔡文姬的世祖、爷爷、父亲,皆是情操高尚、两袖清风,为国家效力的忠诚之士。 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东汉著名大文学家、书法家,此外,他在音乐、天文方面也有一定的话语权。也因为他出众的才能,当时的朝廷三番五次请他为朝廷效力。 图:蔡邕   在文学方面,蔡邕最擅长辞赋,其中有一百多篇作品流传至今。所作《灵纪》及十意,又补诸列传四十二篇,因李傕作乱散失,大多没有保存下来。所著诗、赋、碑、诔、铭、赞,连珠、箴、吊、论议、《独断》、《劝学》、《释诲》、《叙乐》、《女训》、《篆执》,祝文、章表、书记,共104篇传于世。 蔡邕还在写辞赋的过程中,自创了“飞白书”字体,这种书体,笔画中丝丝露白,似用枯笔写成,为一种独特的书体,对后世影响甚大。唐代书法品鉴著作《书断》就评价其“飞白妙有绝伦,动合神功”。 除了父亲。蔡文姬的祖父蔡携,曾任一县之长,曾祖父蔡勋,曾任县令,后来归隐山林之中。 正是这样的书香世家,和父亲的言传身教,蔡文姬耳融目染成长为了一位才华横溢、闻名远扬的千古才女。   家庭教育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尤为重要,而蔡文姬的父亲就是最好的人生导师。 蔡文姬是家中唯一的孩子,自小被夫妻二人捧在手心里,只要是父亲蔡邕教学的,她都愿意认真聆听。 据说,她6岁时听父亲在大厅中弹琴,隔着墙壁就听出了父亲把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其父不敢相信,又故意弄断第四根弦,居然又被她指出。长大后她更是琴艺高超,回汉后参考胡人声调,结合自己的不幸遭遇,创作出了令人断肠的琴曲《胡笳十八拍》。 图:文姬听琴   除了琴艺方面,她的书法就如她人一般,自由且端庄,独特有个性。就连苏东坡都评价:“蔡琰诗笔势似建安诸子”。 有人称:“人但知有姬,方知有蔡邕”,年级轻轻,能得到世间这样的评价,这都离不开父母的细心教导。   婚姻坎坷 婚姻是人生中的一种考验,而蔡文姬一生经历了三次婚姻。 蔡文姬16岁时嫁给卫仲道,卫家当时是河东世族,卫仲道更是出色的大学子,夫妇两人恩爱非常,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卫家的人又嫌她克死了丈夫,便毅然回到娘家,这便是她的第一次婚姻。 后来,军阀混战,匈奴人看蔡文姬貌美便掳走,嫁给了匈奴的左贤王。蔡文姬还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阿迪拐,一个叫阿眉拐。这是文姬的第二次婚姻。 图:蔡文姬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感念好友蔡邕之交情,得知文姬流落南匈奴,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把她赎了回来。这年她三十五岁,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给田校尉董祀。 起初二人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蔡文姬饱经离乱忧伤,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自视甚高,对于蔡文姬自然有些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接纳了她。 在婚后第二年,董祀犯罪当死,她顾不得嫌隙,蓬首跳足地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从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之恩德,对蔡文姬重新评估,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  图:蔡文姬向曹操求情   苦尽甘来 艰苦的时光终究会过去,坚强的人必定苦尽甘来。 蔡文姬被匈奴人掳走后,在匈奴生活了整整十二年,这也是蔡文姬人生当中最黑暗的十二年。其间,蔡文姬所做的《悲愤诗》中讲到:“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表达了她所处的异域被蹂躏、被践踏,但她依旧不屈服,不放弃。 图:文姬归汉   蔡文姬归汉后生了一儿一女,她的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后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景皇后传承了母亲蔡文姬的聪慧贤德,以恭谨孝敬的优良品德名扬天下,谥号“景献皇后”。 她的一生,可谓是受尽了命运的捉弄,经历了别人几辈子才能经历的不幸。她有着杂草般的生命力和平凡女子所没有的坚强,正是这份韧性,让她在乱世中活成了一个奇迹。 即使战乱的生活将一代才女的尊严和骄傲碾得粉碎,她也从未真正屈服过,在那个只属于男人和皇族女性的汉末时代,留下了蔡文姬独一无二的身影。   参考文献: [1]米晓燕.蔡文姬简论[J].学院学报,2007(10):5. [2]乱世才女蔡文姬的传奇一生.知秀网.引用于2022年7月11日: https://m.izhixiu.com/a/211575.html [3]一代才女蔡文姬命运多舛的一生.百度.引用于2022年7月11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7424152798673096 [4]图片来源:全历史网.   作者:琪琪
蔡文姬
《三字经》中有提到:“蔡文姬,能辩琴”、“彼女子,且聪敏”。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中国的四大才女之一的蔡文姬。   图:蔡文姬   回顾蔡文姬的一生,可谓是曲折坎坷。她年幼时聪颖好学,成年时家道中落,后被匈奴掠走,足足嫁与匈奴人生活了十二年,归汉时已人到中年。 不少文人墨客都说她一生飘零,但她的才学和坚强不屈的性格让她能安享晚年,而这一切都与她的家族息息相关。   文人传承 东汉蔡家书香门第,世代为官。蔡文姬的世祖、爷爷、父亲,皆是情操高尚、两袖清风,为国家效力的忠诚之士。 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东汉著名大文学家、书法家,此外,他在音乐、天文方面也有一定的话语权。也因为他出众的才能,当时的朝廷三番五次请他为朝廷效力。 图:蔡邕   在文学方面,蔡邕最擅长辞赋,其中有一百多篇作品流传至今。所作《灵纪》及十意,又补诸列传四十二篇,因李傕作乱散失,大多没有保存下来。所著诗、赋、碑、诔、铭、赞,连珠、箴、吊、论议、《独断》、《劝学》、《释诲》、《叙乐》、《女训》、《篆执》,祝文、章表、书记,共104篇传于世。 蔡邕还在写辞赋的过程中,自创了“飞白书”字体,这种书体,笔画中丝丝露白,似用枯笔写成,为一种独特的书体,对后世影响甚大。唐代书法品鉴著作《书断》就评价其“飞白妙有绝伦,动合神功”。 除了父亲。蔡文姬的祖父蔡携,曾任一县之长,曾祖父蔡勋,曾任县令,后来归隐山林之中。 正是这样的书香世家,和父亲的言传身教,蔡文姬耳融目染成长为了一位才华横溢、闻名远扬的千古才女。   家庭教育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尤为重要,而蔡文姬的父亲就是最好的人生导师。 蔡文姬是家中唯一的孩子,自小被夫妻二人捧在手心里,只要是父亲蔡邕教学的,她都愿意认真聆听。 据说,她6岁时听父亲在大厅中弹琴,隔着墙壁就听出了父亲把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其父不敢相信,又故意弄断第四根弦,居然又被她指出。长大后她更是琴艺高超,回汉后参考胡人声调,结合自己的不幸遭遇,创作出了令人断肠的琴曲《胡笳十八拍》。 图:文姬听琴   除了琴艺方面,她的书法就如她人一般,自由且端庄,独特有个性。就连苏东坡都评价:“蔡琰诗笔势似建安诸子”。 有人称:“人但知有姬,方知有蔡邕”,年级轻轻,能得到世间这样的评价,这都离不开父母的细心教导。   婚姻坎坷 婚姻是人生中的一种考验,而蔡文姬一生经历了三次婚姻。 蔡文姬16岁时嫁给卫仲道,卫家当时是河东世族,卫仲道更是出色的大学子,夫妇两人恩爱非常,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卫家的人又嫌她克死了丈夫,便毅然回到娘家,这便是她的第一次婚姻。 后来,军阀混战,匈奴人看蔡文姬貌美便掳走,嫁给了匈奴的左贤王。蔡文姬还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阿迪拐,一个叫阿眉拐。这是文姬的第二次婚姻。 图:蔡文姬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感念好友蔡邕之交情,得知文姬流落南匈奴,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把她赎了回来。这年她三十五岁,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给田校尉董祀。 起初二人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蔡文姬饱经离乱忧伤,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自视甚高,对于蔡文姬自然有些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接纳了她。 在婚后第二年,董祀犯罪当死,她顾不得嫌隙,蓬首跳足地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从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之恩德,对蔡文姬重新评估,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  图:蔡文姬向曹操求情   苦尽甘来 艰苦的时光终究会过去,坚强的人必定苦尽甘来。 蔡文姬被匈奴人掳走后,在匈奴生活了整整十二年,这也是蔡文姬人生当中最黑暗的十二年。其间,蔡文姬所做的《悲愤诗》中讲到:“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表达了她所处的异域被蹂躏、被践踏,但她依旧不屈服,不放弃。 图:文姬归汉   蔡文姬归汉后生了一儿一女,她的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后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景皇后传承了母亲蔡文姬的聪慧贤德,以恭谨孝敬的优良品德名扬天下,谥号“景献皇后”。 她的一生,可谓是受尽了命运的捉弄,经历了别人几辈子才能经历的不幸。她有着杂草般的生命力和平凡女子所没有的坚强,正是这份韧性,让她在乱世中活成了一个奇迹。 即使战乱的生活将一代才女的尊严和骄傲碾得粉碎,她也从未真正屈服过,在那个只属于男人和皇族女性的汉末时代,留下了蔡文姬独一无二的身影。   参考文献: [1]米晓燕.蔡文姬简论[J].学院学报,2007(10):5. [2]乱世才女蔡文姬的传奇一生.知秀网.引用于2022年7月11日: https://m.izhixiu.com/a/211575.html [3]一代才女蔡文姬命运多舛的一生.百度.引用于2022年7月11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7424152798673096 [4]图片来源:全历史网.   作者:琪琪
周瑜
他是“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俊美儿郎。他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军事奇才。他是精音律的周郎。他,是周瑜。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人。东吴名将,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随孙策平定江东,协孙权稳定政局。以三万水军逼退曹操二十万大军。挽救江东父老于水生火热之中,在历史上留下以少胜多的传奇战役——赤壁之战。  图: 周瑜   周瑜是不少文人骚客吟诗称赞的英雄,可在罗贯中笔下,他却成了诸葛亮的陪衬。在民间小说《三国演义》中,周瑜极其善妒,气量狭小。但正史记载的周瑜却识大体,待人温和宽容。 让我们一起走进舒城周家,回望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如何在家族的熏陶之下一步步成长,成为赫赫有名的千古英雄。   忠君的基因血脉 周家先后出现多位东汉高官,周瑜的高祖父周荣,历任两朝尚书令。曾祖周荣官至太尉。父亲周异,担任洛阳令。他们身上流淌着世官忠君的血液。 东汉末年,政局不稳,皇权旁落之际,周瑜之父周异不辞艰辛,一直陪伴在小皇帝刘协身侧。从洛阳-长安-洛阳-许昌-洛阳,他们为了逃避战乱,不断往返奔波。周异不离不弃,只为心底里一个“忠”字。 汉灵帝中平六年,董卓派出精兵绞杀周家族人。周瑜九死一生,汉室名存实亡。他为报仇雪恨,振兴国家而励精图治。周瑜年少结识孙策,为其提供人员和物资上的帮助,助力单势微的孙策在江东打下一片天地。也无怪乎孙策曾感慨,“周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 后来孙策英年早逝,将权力交给弟弟孙权。周瑜也谨遵孙策遗愿,和张昭同掌吴国大小事务,帮助年少登基的孙权稳定局势,共抗曹贼,此可谓衷心耿耿。 由此可见,周异骨子里流淌着的忠义血脉,在其子周瑜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优越的家族条件 一个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条件扶持。优越的家庭条件为周瑜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周瑜家族的建筑地盘非常辽阔,总面积约90000平米。还设有“练三墩”,专供族中子弟演习骑马、射箭、排兵布阵使用。 周家世代喜识名人雅士,喜好大量招揽门客,在江东一代广有声誉,是舒城的世家旺族。周家的家塾师傅,也都是家族精心挑选的名家大儒。 小周瑜一边学习儒家经典,一边学习排兵布阵,六岁熟诵诗经,七岁调令兵,十岁演习兵法,可谓世间奇才。 周瑜的父亲周异还为周瑜四处寻找德隆望重的老师。后来周异在京城找到了蔡邕,蔡邕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他除了教授弟子文学、书法外,每天还安排一炷香的时间陶冶情操,专门教授弟子琴艺。后来周瑜在蔡邕的教导之下,熟读诸子百家,能舞文弄墨的同时还精通音律。 周瑜借助良好的家庭条件,获得了不错的教育环境,最终在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文武双全,风流倜傥的奇才。   德才兼备的周郎 在周瑜刚出生时,族中长老周忠传给他一块玉璧。这也是周瑜名字的起源。在古代,“瑜”寓意为像美玉一样拥有品德的男子。由此可见,族中长辈从小就给予了周瑜厚望。后来周瑜也不负众望,成长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程普居功自傲,多次羞辱周瑜。可周瑜每次被羞辱时都能忍下,并且放低身份对待和他有矛盾的程普。最终,周瑜宽宏的肚量感动了程普老将。两人“化敌为友”,酣谈畅饮。由此可见周瑜品德高尚,是一个遇事不斤斤计较,宽容待人的君子。 图:周瑜墓   周瑜品德高尚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上:大公无私。周瑜临死前推荐鲁肃接替他的职位和部队,而不是自己的家族后代。即便当时两人的治国理念完全不同,周瑜主张先对外扩张地盘,鲁肃主张先发展国家内部经济。周瑜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他知道鲁肃为人稳重,顾全大局,能一心一意辅佐孙权。我们可以由此看出,周瑜时刻都把国家大事放在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家族私欲之后。 历史上不乏有才之人,但很多人有才无德,这类人对国家的危害往往更大。周瑜是一个德才兼备之人,他恢宏的气度和识大体的见识,巩固了江东局势,促进吴国发展。 周瑜辞世之时,年仅36岁。他英年早逝,令人唏嘘不已。那一年,江东举国悲哀,其主孙权亲自穿上丧服为他举哀。岁月悠悠,他的肉身已经淹没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之中,但他不朽的英雄伟绩会永久流传。   参考文献:  [1]邱少成.《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周瑜形象比较研究[C].华中科技大学,2011. [2]陈存选.周瑜家族的变故与兴.引用于2022年7月24日:https://mp.weixin.qq.com/s/abvLO5I33WpKcY2JPgwWxQ. [3]图片来源:全历史.   作者:刀笔小吏
周瑜
他是“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俊美儿郎。他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军事奇才。他是精音律的周郎。他,是周瑜。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人。东吴名将,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随孙策平定江东,协孙权稳定政局。以三万水军逼退曹操二十万大军。挽救江东父老于水生火热之中,在历史上留下以少胜多的传奇战役——赤壁之战。  图: 周瑜   周瑜是不少文人骚客吟诗称赞的英雄,可在罗贯中笔下,他却成了诸葛亮的陪衬。在民间小说《三国演义》中,周瑜极其善妒,气量狭小。但正史记载的周瑜却识大体,待人温和宽容。 让我们一起走进舒城周家,回望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如何在家族的熏陶之下一步步成长,成为赫赫有名的千古英雄。   忠君的基因血脉 周家先后出现多位东汉高官,周瑜的高祖父周荣,历任两朝尚书令。曾祖周荣官至太尉。父亲周异,担任洛阳令。他们身上流淌着世官忠君的血液。 东汉末年,政局不稳,皇权旁落之际,周瑜之父周异不辞艰辛,一直陪伴在小皇帝刘协身侧。从洛阳-长安-洛阳-许昌-洛阳,他们为了逃避战乱,不断往返奔波。周异不离不弃,只为心底里一个“忠”字。 汉灵帝中平六年,董卓派出精兵绞杀周家族人。周瑜九死一生,汉室名存实亡。他为报仇雪恨,振兴国家而励精图治。周瑜年少结识孙策,为其提供人员和物资上的帮助,助力单势微的孙策在江东打下一片天地。也无怪乎孙策曾感慨,“周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 后来孙策英年早逝,将权力交给弟弟孙权。周瑜也谨遵孙策遗愿,和张昭同掌吴国大小事务,帮助年少登基的孙权稳定局势,共抗曹贼,此可谓衷心耿耿。 由此可见,周异骨子里流淌着的忠义血脉,在其子周瑜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优越的家族条件 一个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条件扶持。优越的家庭条件为周瑜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周瑜家族的建筑地盘非常辽阔,总面积约90000平米。还设有“练三墩”,专供族中子弟演习骑马、射箭、排兵布阵使用。 周家世代喜识名人雅士,喜好大量招揽门客,在江东一代广有声誉,是舒城的世家旺族。周家的家塾师傅,也都是家族精心挑选的名家大儒。 小周瑜一边学习儒家经典,一边学习排兵布阵,六岁熟诵诗经,七岁调令兵,十岁演习兵法,可谓世间奇才。 周瑜的父亲周异还为周瑜四处寻找德隆望重的老师。后来周异在京城找到了蔡邕,蔡邕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他除了教授弟子文学、书法外,每天还安排一炷香的时间陶冶情操,专门教授弟子琴艺。后来周瑜在蔡邕的教导之下,熟读诸子百家,能舞文弄墨的同时还精通音律。 周瑜借助良好的家庭条件,获得了不错的教育环境,最终在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文武双全,风流倜傥的奇才。   德才兼备的周郎 在周瑜刚出生时,族中长老周忠传给他一块玉璧。这也是周瑜名字的起源。在古代,“瑜”寓意为像美玉一样拥有品德的男子。由此可见,族中长辈从小就给予了周瑜厚望。后来周瑜也不负众望,成长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程普居功自傲,多次羞辱周瑜。可周瑜每次被羞辱时都能忍下,并且放低身份对待和他有矛盾的程普。最终,周瑜宽宏的肚量感动了程普老将。两人“化敌为友”,酣谈畅饮。由此可见周瑜品德高尚,是一个遇事不斤斤计较,宽容待人的君子。 图:周瑜墓   周瑜品德高尚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上:大公无私。周瑜临死前推荐鲁肃接替他的职位和部队,而不是自己的家族后代。即便当时两人的治国理念完全不同,周瑜主张先对外扩张地盘,鲁肃主张先发展国家内部经济。周瑜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他知道鲁肃为人稳重,顾全大局,能一心一意辅佐孙权。我们可以由此看出,周瑜时刻都把国家大事放在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家族私欲之后。 历史上不乏有才之人,但很多人有才无德,这类人对国家的危害往往更大。周瑜是一个德才兼备之人,他恢宏的气度和识大体的见识,巩固了江东局势,促进吴国发展。 周瑜辞世之时,年仅36岁。他英年早逝,令人唏嘘不已。那一年,江东举国悲哀,其主孙权亲自穿上丧服为他举哀。岁月悠悠,他的肉身已经淹没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之中,但他不朽的英雄伟绩会永久流传。   参考文献:  [1]邱少成.《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周瑜形象比较研究[C].华中科技大学,2011. [2]陈存选.周瑜家族的变故与兴.引用于2022年7月24日:https://mp.weixin.qq.com/s/abvLO5I33WpKcY2JPgwWxQ. [3]图片来源:全历史.   作者:刀笔小吏
欧阳修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被百姓爱戴的太守。他,是用音乐治愈疾病的老翁。他,是欧阳修。 图: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江西庐陵人,北宋时代有名的文人、政治家。他在官期间,筑塞白龙沟,蓄水西湖,灌溉农田。这些善举不仅促进了农业发展,还充分挖掘了颍州西湖的美景,使其成为一方名胜。除此之外,他还积极修建书院,教授寻常人家的子弟读书识字。这不仅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文化水平,还促进了颍州地区的教育发展。 欧阳修一生为官作实事,为百姓谋福利,他的行为值得后人称赞。这一切要从他良好的家庭教育说起。   不断传承的家庭教育 欧阳修小时候的生活并不富裕,在他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所以他从小就和母亲郑氏相依为命。母子两人虽然生活艰苦,但郑氏依旧没有轻视欧阳修的教育。因为家中贫寒,郑氏便用芦苇、木炭在泥地上写字,用这种独特的方法教欧阳修识字。 在母亲的教导之下,欧阳修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喜欢阅读。因为家里贫寒,欧阳修就到了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久而久之,他也因此锻炼出了极强的记忆力,有时候借阅的书籍还没抄完,他就能背诵了。在这样坚持不懈的勤学苦练之下,欧阳修少年时就能吟诗作赋,并且文笔老练。 欧阳修的母亲给予了他良好的家庭教育,欧阳修也将这一传统传承下来,他对子孙后代的教育尤为重视。为了教导其子欧阳奕读书学习,他写下《诲学说》。这篇文章后来也成了欧阳修的家训之一,文章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 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 欧阳修以"玉"喻"人",用巧妙的比喻告诫儿子努力学习。玉器经过工匠精心雕琢之后才能更加完美,人只有通过不懈努力,刻苦读书,才能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最后成为品德高尚的君子。此可谓诲学有道,这句金玉良言后来也成为了当代家长教育孩子的名言警句。   举贤任能的良好品德 嘉佑二年,欧阳修是这一年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在这一届科举考试中,出现了许多人才,如理学大师程颢、文学奇才苏轼,儒学大家张载……据统计,这一年一共出了八个文学大师,九个宰相。这一届科举考试的榜单也被称为“千古龙虎榜”,又称“天下第一榜”。 欧阳修作为此次科举的主考官,他慧眼识珠,赏识人才。他曾说第一次读到苏轼的文章时,就不由自主地流汗,感觉读他的文章十分痛快。欧阳修甚至还说,三十年后,他们这一代人都会被人忘掉,大家以后谈论的将都是苏轼的文章。后来果真如此,苏轼后来成了著名的诗人。但欧阳修也没有被后人遗忘,士大夫们都称赞他爱才荐贤,慧眼识珠。 图:欧阳修   另外,在这次科举考试中,还发生了一件事。主考官欧阳修本来打算把《刑赏忠厚之至论》定为第一,可是后来他又觉得这篇文章可能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就故意将这篇文章降为第二。我们由此可以看出,欧阳修审核科举试卷时,没有刻意包庇自己的学生,甚至对自己的学生更加严格。   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从上面的事情中可以看出,欧阳修为官任职期间品德高尚。可是自古以来,品德高尚君子往往会因为不会趋炎附势,而不适应官场作风。欧阳修做官的时候因为直言上谏,被贬谪数次。被贬谪后,欧阳修拜孙道滋为师,学习琴艺。他每天和音乐为伴,最后乐而忘忧,甚至用音乐治好了自己的幽忧之疾。 被贬源州任太守的时候,欧阳修还在滁州西南的琅琊山修建起一座小亭,这就是著名的醉翁亭,欧阳修还因此写了名篇《醉翁亭记》。在那些被贬谪的日子里,赏花、吟诗、作曲成为了欧阳修的日常活动。我们甚至可以打趣地说,别人贬谪是趣受苦受难,欧阳修被贬谪是来养生度假的。 他曾写过这样一句诗——“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欧阳修感慨说,虽然他现在被贬到穷乡僻壤,但他曾经在洛阳享受过像花朵一样绚烂的⻘春,这一生还有什么不能困难承受呢?从他所写的诗词当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图:欧阳修陵园   他的精神,藏于后人为他作的传记之中,藏于他乐观豁达的诗词文章之内。他高尚的品德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没有随着历史的印记慢慢消逝,反而随着岁月打磨更加耀眼夺目。现在时间已经走过几千年的峥嵘岁月,可欧阳修曾经留下的事迹仍然被后世传诵,被后人争相模仿。那个写过《醉翁亭记》,写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憨态老者,将一直活在后人心中。   参考文献: [1]齐夫.欧阳修与“千古龙虎榜”[J].检察风云,2022(11):88-89. [2]原所贤.大文豪欧阳修的养生“法宝”[J].中医健康养生,2022,8(02):75-77. [3]张明华.明清五种《颍州志》中欧阳修及其家人之传记[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1-5.DOI:10.14096/j.cnki.cn34-1044/c.2017.06.01. [4]田宇轩. 翻译部分:宋史·欧阳修传[D].复旦大学,2011. 图片来源:全历史   作者:刀笔小吏
欧阳修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被百姓爱戴的太守。他,是用音乐治愈疾病的老翁。他,是欧阳修。 图: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江西庐陵人,北宋时代有名的文人、政治家。他在官期间,筑塞白龙沟,蓄水西湖,灌溉农田。这些善举不仅促进了农业发展,还充分挖掘了颍州西湖的美景,使其成为一方名胜。除此之外,他还积极修建书院,教授寻常人家的子弟读书识字。这不仅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文化水平,还促进了颍州地区的教育发展。 欧阳修一生为官作实事,为百姓谋福利,他的行为值得后人称赞。这一切要从他良好的家庭教育说起。   不断传承的家庭教育 欧阳修小时候的生活并不富裕,在他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所以他从小就和母亲郑氏相依为命。母子两人虽然生活艰苦,但郑氏依旧没有轻视欧阳修的教育。因为家中贫寒,郑氏便用芦苇、木炭在泥地上写字,用这种独特的方法教欧阳修识字。 在母亲的教导之下,欧阳修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喜欢阅读。因为家里贫寒,欧阳修就到了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久而久之,他也因此锻炼出了极强的记忆力,有时候借阅的书籍还没抄完,他就能背诵了。在这样坚持不懈的勤学苦练之下,欧阳修少年时就能吟诗作赋,并且文笔老练。 欧阳修的母亲给予了他良好的家庭教育,欧阳修也将这一传统传承下来,他对子孙后代的教育尤为重视。为了教导其子欧阳奕读书学习,他写下《诲学说》。这篇文章后来也成了欧阳修的家训之一,文章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 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 欧阳修以"玉"喻"人",用巧妙的比喻告诫儿子努力学习。玉器经过工匠精心雕琢之后才能更加完美,人只有通过不懈努力,刻苦读书,才能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最后成为品德高尚的君子。此可谓诲学有道,这句金玉良言后来也成为了当代家长教育孩子的名言警句。   举贤任能的良好品德 嘉佑二年,欧阳修是这一年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在这一届科举考试中,出现了许多人才,如理学大师程颢、文学奇才苏轼,儒学大家张载……据统计,这一年一共出了八个文学大师,九个宰相。这一届科举考试的榜单也被称为“千古龙虎榜”,又称“天下第一榜”。 欧阳修作为此次科举的主考官,他慧眼识珠,赏识人才。他曾说第一次读到苏轼的文章时,就不由自主地流汗,感觉读他的文章十分痛快。欧阳修甚至还说,三十年后,他们这一代人都会被人忘掉,大家以后谈论的将都是苏轼的文章。后来果真如此,苏轼后来成了著名的诗人。但欧阳修也没有被后人遗忘,士大夫们都称赞他爱才荐贤,慧眼识珠。 图:欧阳修   另外,在这次科举考试中,还发生了一件事。主考官欧阳修本来打算把《刑赏忠厚之至论》定为第一,可是后来他又觉得这篇文章可能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就故意将这篇文章降为第二。我们由此可以看出,欧阳修审核科举试卷时,没有刻意包庇自己的学生,甚至对自己的学生更加严格。   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从上面的事情中可以看出,欧阳修为官任职期间品德高尚。可是自古以来,品德高尚君子往往会因为不会趋炎附势,而不适应官场作风。欧阳修做官的时候因为直言上谏,被贬谪数次。被贬谪后,欧阳修拜孙道滋为师,学习琴艺。他每天和音乐为伴,最后乐而忘忧,甚至用音乐治好了自己的幽忧之疾。 被贬源州任太守的时候,欧阳修还在滁州西南的琅琊山修建起一座小亭,这就是著名的醉翁亭,欧阳修还因此写了名篇《醉翁亭记》。在那些被贬谪的日子里,赏花、吟诗、作曲成为了欧阳修的日常活动。我们甚至可以打趣地说,别人贬谪是趣受苦受难,欧阳修被贬谪是来养生度假的。 他曾写过这样一句诗——“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欧阳修感慨说,虽然他现在被贬到穷乡僻壤,但他曾经在洛阳享受过像花朵一样绚烂的⻘春,这一生还有什么不能困难承受呢?从他所写的诗词当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图:欧阳修陵园   他的精神,藏于后人为他作的传记之中,藏于他乐观豁达的诗词文章之内。他高尚的品德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没有随着历史的印记慢慢消逝,反而随着岁月打磨更加耀眼夺目。现在时间已经走过几千年的峥嵘岁月,可欧阳修曾经留下的事迹仍然被后世传诵,被后人争相模仿。那个写过《醉翁亭记》,写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憨态老者,将一直活在后人心中。   参考文献: [1]齐夫.欧阳修与“千古龙虎榜”[J].检察风云,2022(11):88-89. [2]原所贤.大文豪欧阳修的养生“法宝”[J].中医健康养生,2022,8(02):75-77. [3]张明华.明清五种《颍州志》中欧阳修及其家人之传记[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1-5.DOI:10.14096/j.cnki.cn34-1044/c.2017.06.01. [4]田宇轩. 翻译部分:宋史·欧阳修传[D].复旦大学,2011. 图片来源:全历史   作者:刀笔小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