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635
1
王贞仪
...
名字 : 王贞仪
出生日期 : 1768年
出生地 : 江宁府上元县(今南京)
民族 : 汉族
别名 : 德卿、江宁女史
代表作品 : 《德风亭初集》《文选诗赋参评》
人物故事

王贞仪(1768-1797年),字德卿,号江宁女史,祖籍安徽天长县,长于江苏南京,清代著名的女学者,在天文学、数学、医学、文学多学科均有研究,尤其擅长天文学,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女天文学家。

王贞仪一生短短二十九年,却著述颇丰,有《德风亭初集》十三卷、《德风亭二集》两卷、《文选诗赋参评》十卷、《绣紩余笺》十卷、《象数窥余》四卷、《星象图释》两卷等共计六十余卷。她是清代“女三杰”之一,是“安徽数学学派”的重要成员,是“18世纪中国的一位非凡女性”。1994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以她的名字命名了金星上的一个陨石坑。2018年,《自然》杂志将她评为“为科学发展奠定基础的女性科学家”。

王贞仪出身于一个士大夫家庭,自幼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王贞仪的祖父、祖母、父亲是她数学、天文学,文学,医学的启蒙老师。祖父王者辅,曾任宣化府知府,精通历算数术。在王贞仪十一岁时,王者辅病逝于吉林。王贞仪跟着父亲王锡琛和祖母董氏奔丧塞外,客居吉林四年。这几年间,王贞仪不仅大量阅读祖父遗留下的七十五柜橱藏书、跟随卜谦艾老人学作诗文,还师从蒙古族阿将军的夫人学习骑射,练就了百发百中的本领。乾隆十八年,她跟随父亲和祖母回到南京,短暂停留后又侍父亲和祖母辗转全国各地行医,游历了山东、湖南、广东、浙江等地,前后长达两年的时间。后随祖母回安徽天长旧居生活了一年,十八岁时又回到南京。四处游历的这几年,王贞仪写作了大量质朴的诗文,其中不乏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她在《题女中丈夫图》一诗中这样描述自己这段时期的生活:

忆昔历游山海区,三江五岳快攀途。足行万里书万卷,尝拟雄心胜丈夫。

西出临潼东黑水,策马驱车幼年喜。亦曾习射复习骑,羞调粉黛逐骑靡。

十八至二十四岁是王贞仪一生中的重要时期,她许多重要的著作都是在这几年完成的,如《月食解》《地圆论》《岁差日至辨疑》等。二十五岁时,王贞仪与宣城青年秀才詹枚结婚,二人志同道合、相处融洽,詹枚还鼓励王贞仪刊刻诗稿,帮助她整理诗稿。然而,由于常年辗转奔波各地、终日苦读、勤奋著述等原因,王贞仪身体渐弱,年纪轻轻就因病去世,终年二十九岁。临终前,她嘱咐詹枚将自己平生的手稿交给挚友蒯夫人,让蒯夫人将其传于后世。蒯夫人的侄子钱仪吉为王贞仪的《术算简存》作序时评价她说“班惠姬后,一人而已”,认为她是史学家班昭之后首屈一指的女学者。

仅二十九年的人生,除了文学作品,王贞仪还撰写了大量天文学、数学、气象学等领域的科学著作,这些著作在两百多年前可以称得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可惜的是,其中大部分作品或被焚毁、或辗转多人后遗失,未能留存至今。从当今留存下来的著作和史料当中,我们不难看到她涉猎甚广的学术成果。

在天文学领域,王贞仪设计了简单的实验对月食现象做出了正确的解释,并撰写成《月食解》一文。她在《地圆论》中还批驳了天圆地方的观念,并从六个方面对于地球是圆形的观点进行了论证。在《岁差日至辨疑》一文中,她描述了有关天体现象的看法,解释并简单证明、计算了昼夜平分点如何移动。

在数学领域,王贞仪受梅文鼎的影响较大,著有《筹算易知》《勾股三角解》《象数窥余》等作品,如《筹算易知》就是在梅文鼎《筹算原本》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用简单的语言将深奥的数学变得易学易用。此外,她还研究西方数学,并且能够中西结合,采两者之长化繁为简,做了大量的数学宣传普及工作。

此外,受父亲的教导,王贞仪还有着丰富的医药知识,并且能够运用医理知识诊脉施方,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还为父亲的医书写过序。她还坚持数年观测天象,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具有预测气象的本领。在思想上,她反对男尊女卑,主张“始信须眉等巾帼,谁言儿女不英雄”,认为做学问不分男女。她与陈宛玉、周载芳、钱与龄等人为闺中密友,保持书信往来和诗学交流,她还收了少年夏乐山为诗文弟子,可见其胸怀坦荡、与人交游并不拘泥于性别。

在封建社会,这样的王贞仪仿佛一个异类,她敢于冲破封建的藩篱,学习科学知识、著书立说;她敢于抵制世俗不正之风、主张男女平等;她好学、刻苦、严谨、笔耕不辍。在蒙昧的古代中国,文武双全、多学科涉猎、自学成才的女科学家,唯有她一人。她宛如漫漫黑夜上空划过的流星,一生虽短却又耀眼无比。正如钱仪吉所评价的那样,“班惠姬后,一人而已”。

 

参考文献:

[1]李敏.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J].中国科技史料,1997(02):17-27.

[2]王云平.王贞仪《德风亭初集》研究[D].安徽大学,2007.

[3]沈雨梧.论清代女青年科学家王贞仪[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3):213-216.


0
1
635
0
写留言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