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家族

发布文章

存储照片

“乡愁诗人”余光中:漂泊一生,不变的是那份炽热的家国情怀
凭借一首短小精悍、动人心弦的《乡愁》,余光中为众人熟知。他的一生与漂泊为伴,创作了无数思乡主题的诗文作品,也因此被誉为“乡愁诗人”。他写的诗细腻而悠扬,疗愈了自己的内心,也诉说了无数闯荡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眷恋。而他的人生经历如一本厚重的古籍,与战火、分离、乡愁交织,散发着时代的沧桑与无奈。透过他的一生,我们也看到了在那个动荡年代里,一名作家是怎样穿过重重阻碍,矢志不渝地爱着自己的故土和亲人的。   “童年的天空啊!看不到风筝,看到的是轰炸机”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名字中的“光中”取的是“光耀中华”之意。尚处于孩提时期的他,就不幸经历了日军侵华战争带来的巨大伤痛,在终日的战火之中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 在他九岁那年,爆发了南京大屠杀,母亲带着幼小的他为了逃避日军的追杀,躲进了一个佛寺内的垂帘里,命悬一线。所幸日军信佛,拜了佛像以后第二天便离开,他们也因此逃过一劫。尔后,他们辗转多地流亡,最终抵达重庆与父亲相聚。 1938年至1945年,余光中在重庆悦来街道度过七年青少年求学时期,即余光中《乡愁》描述的故乡。 中学时期的他生活在寄宿学校里,在那个天空里看不到风筝,只能看到各式各样的轰炸机的年代,母亲的来信是他最大的精神支柱。依靠着母亲坚定的守候与庇护,他才有了内心的安稳与踏实,才能专注于学习和创作。 一枚小小的邮票看似不起眼,却承载了乱世之下,他对母亲和故乡那浓厚的牵挂与思念。 图:邮票   图源:Unsplash   “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 余光中一生写了800多首诗,其中有100多首情诗专门写给妻子范我存。“新雪初霁,满月当空,你带笑地向我步来。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这句传颂至今的优美情话,出自余光中写给妻子的诗歌《绝色》。 他们的相识,始于余光中在重庆求学的那段日子。母亲带着余光中去远房亲戚家串门,初次见到比自己小三岁的表妹范我存,余光中便与她滔滔不绝地聊起了文学、绘画、爱好,两个人都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渐渐地,情投意合的两人感情越来越深,他们彼此认定对方就是自己此生的爱人,并私定了终身。 然而,造化弄人,1949年初,范我存随一个亲戚去了台湾,1949年7月,余光中随家人于迁居香港。他们心里明白,在当时那个充满未知数的年代,这一别,可能就是一辈子。 幸运的是,月老的红线最终还是将他们牵到了一起。1950年5月,余光中也跟随家人从香港来到了台湾。谁也没想到,他们会在这里意外重逢。这一刻,他们坚信,冥冥之中有命运的安排。所以,尽管余光中的父母因范我存常年患有肺病而强烈反对两人结婚,而范我存的父母也担心余光中一心扑在文学上,无暇照顾体弱的女儿,这对苦命鸳鸯最终还是凭着6年以来执拗的坚持让双方父母松了口。 1956年9月,余光中与范我存成婚。两年后,余光中与妻子分离赴美国进修,取得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后回台湾任教。 图:余光中与妻子范我存结婚照    图源:全历史   ”这世界从你走后,变得已不能指认” 1958年,当余光中刚刚迎来成家立业的30岁,母亲却因积劳成疾,年仅53岁便离世,甚至没来得及见到他刚刚出生的女儿。 万分悲恸的他为母亲立了一块特别的墓碑,上面没有名字和照片,密密麻麻地刻着他为母亲作的诗歌《母难日》(包括《今生今世》、《矛盾世界》、《天国地府》三则),其中有一句令人为之动容:“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图:墓碑    图源:Unsplash 在泪光中,他犹记得中学时,每次离家返校,母亲都会像一座“望子石”一般伫立在山头,目送自己远去,一直守望著他走下山去绕过谷底,消失在另一座山后…… 年少时的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在战火之中拼尽全力将他抚养长大,这种患难真情已经将母子二人紧密地联结在了一起。而等他终于有余力报答母亲时,母亲却溘然长逝。他终于切身体会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莫大遗憾,这个遗憾,只能用他的余生来消解。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长期以来,台湾与大陆虽只隔着一道海峡,却被切断了联系渠道:两岸人员往来和通邮、通航、通商全部中断,两岸同胞处于隔绝状态。1972年,望眼欲穿的余光中依然无法得知自己是否有希望返回大陆,坐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里,他终于借着手中的笔抒发了自己对未来的迷茫与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在短短20分钟内便写下了那首刻在无数人脑海中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这一首诗,也概括了他的一生:年少读书时与母亲靠着书信来往,成年后因去国外进修与妻子分隔两地,而立之年却遭遇母亲病逝的噩耗,年长后渴望落叶归根,却被“浅浅的海峡”阻隔。全诗由思念母亲、妻子到思念故土、家国层层递进,侧面展示了一位胸怀天下的伟大诗人坎坷而漂泊的一生,也引发了众多海外游子的共鸣。 1992年,他终于应邀回到大陆,看到了曾经魂牵梦绕的北京胡同、故宫和梁启超故居,那股阔别以久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2001年,他第一次到山东,见到了梦中的黄河。他蹲下身,摸了摸黄河水,感受到了故土的味道。回程,旁人都在清理鞋上的泥土,只有他视若珍宝一般,将泥土带回了台湾,等泥浆干成黄土后,他存放在盒子里并摆在书架上。 每到夜里,他仿佛听到了黄河的流水声,那是故乡的声音在呼唤他。 图:余光中    图源:全历史 2016年,余光中携手相识七十余年的妻子庆祝了60周年的“钻石婚”纪念。次年12月14日,他病逝于台湾高雄市,享年89岁。他的一生,折射了一个世纪的时代变迁。他在历经沧桑之后,依然坚定而热烈地爱着他的亲人、故土,用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诗文为一代又一代游子发出真挚的呐喊,这份炽热的家国情怀,令无数人大为感动,并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傅梅红. 身体的疏离与心灵的回归 ——余光中《乡愁》解读[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0(3):73-76. DOI:10.19717/j.cnki.jjus.2021.03.015. [2]吴鹍. 论余光中诗歌创作中的中华文化因子--以文化身份认同为参照[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2(5):54-60. [3]张昕. 从文学治疗功能解读余光中的乡愁诗[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1(3):64-66. DOI:10.3969/j.issn.1008-8024-B.2011.03.028.
  • 0
  • 1345
  • 0
  • 0
为什么武汉热干面大多姓“蔡”? 热干面的前世今生都和这个家族有关
武汉人的一天,大多从一碗热干面开始。如果你问武汉人,哪家热干面最好吃最正宗?得到的答案肯定是五花八门。因为武汉人最爱的往往是小区附近的那家,或犄角旮旯里说不上名的某家。或许还有人调侃,除了蔡林记,其他都好吃。   但热干面之所以能成为武汉的城市名片,的确离不开蔡家人和蔡林记。市面上遍布的“蔡明纬“、“蔡汉文“和“曾麻子“等热干面,也大都和蔡氏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01  一代蔡明纬,蔡林记和热干面创始人   谁也没想到,鲜香味浓的武汉热干面竟是一位抓药师傅发明的,但他一家数代都和“面“结下了不解之缘。   蔡明纬出生于武汉市黄陂区的蔡家榨镇,父亲和爷爷都是做油面的师傅,这种面细细的、咸咸的,本身含着油盐,嚼起来爽弹有韧劲。   因为蔡明纬从小就多病缠身,但脑子还算灵光,蔡父就在他14岁时把他送到了天宝和药房当学徒,直到5年后的洪灾把店面冲垮了,他才干起了家里的老本行。他在汉口满春楼一带摆起了售卖“水切面“的小摊子,这种面和油面相比成本更低,加了食用碱的面条也更易保存。   蔡明纬会提前几小时把水切面放在水里煮到八成熟,再铺上一层油抹匀,摊开晾干后分成一卷一卷的“把子面“。这样既可以避免天热时面条变馊,也节省了出摊煮面的时间,把一卷八成熟的面条放在沸水里一烫,就可以放佐料出锅了。   图:把面放在沸水里烫一下就捞出来     图源: unsplash 1937年前后,抗日战争的肆虐让许多老百姓离家失所,常有一些饿汉吃面吃不饱,还饿得快。于是,蔡明纬往面里加了提味的胡椒、萝卜制成的配料、还有浓厚粘糯的芝麻酱,就这样做成了又香又顶饿的“饱感面“。   没想到第二天一上摊,顾客们就赞不绝口,第三天还有人编歌传唱,“麻哥的面,真好吃;又方便,又便宜;吃在口里香甜糯,吃后肚子蛮经饿……“,街坊们都称他为社会做了一件好事。   歌谣里的“麻哥“就是长了一脸麻子的蔡明纬,他也因为避讳这点而没有将这种面条叫做麻酱面。   因为生意实在是太红火了,于是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和弟弟蔡明经在满春路口开起了店面,店门口有两棵老楝树,“蔡林记“的店名由此应运而生:这名字一来寓意了明纬、明经两兄弟,双木成林;二来则希望热干面生意能像两棵树一样根深叶茂,兴旺发达。   蔡林记果然不负众望,每天能卖出千斤以上的面条,因为风味独到而广受好评,直到1950年才被命名为“热干面“,一时火爆武汉三镇,后在政府委托下成为了武汉四大名小吃之一,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武汉特色“。   图:武汉热干面 但好景不长,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蔡家两兄弟的蔡林记被造反派给砸烂了,家族三十年的所有财产都被充公,蔡林记也被改为“国营热干面馆“。   文革结束后的1977年初,65岁的蔡明纬含冤去世,蔡家人也一度愤愤不平,逐步淡出蔡林记。而后来蔡林记的重生,却与蔡家再无半点关系。     02  二代蔡汉文,毕生为父亲正名   “正宗的热干面应该用白芝麻酱,黄色的,要用好麻油调!绝对不是黑芝麻酱。“作为蔡明纬长子和第一代传承人的蔡汉文先生,一辈子都在为父亲和老蔡林记正名。因为在蔡汉文看来,父亲创造的“正宗蔡林记热干面“已经不复存在。   1997年,原先的国营蔡林记注册了“蔡林记“商标,又在2000年开始了加盟连锁经营;2008年,“武汉蔡林记商贸有限公司“在政府的协助下成立,蔡林记商标至今未能归还到蔡家。   蔡汉文不甘心自家的品牌落在别人手上,于是四处宣告蔡林记真正的发明人是父亲蔡明纬,现在市面上浇黑芝麻酱和卤水的面都不是正宗的老配方。   图源:全历史 图:连锁蔡林记,如今并不归蔡家所有    因为,父亲的老配方并没有写成文字流传下来,而是停留在了蔡汉文的记忆里。   他在只有4-5岁时,就在店里帮父亲的忙。每天天都还没亮,他就被父亲打着屁股,从床上赶起来干活。所以他说,“我们家热干面有十种调味,一定要用胡萝卜腌制萝卜丁,要用白胡椒粉、小磨香油和黄色的白芝麻酱!“   “黄而润油,香而鲜美,才是正宗的蔡林记热干面!“这是蔡汉文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图:黄而润油,香而鲜美  他珍藏了一本册子,上面写满了媒体关于热干面的报道,中间还夹着一张纸:经我局(江汉区商务局)调查核实,蔡林记热干面馆在公私合营前的创始人是蔡明纬先生,他是武汉热干面的发明人。   蔡汉文对于老蔡家的传承不仅写在册子里,还写在了以父亲命名的店铺招牌上。2013年,蔡汉文于汉口复立老蔡林记面馆,并把父亲的名字大大地写在了招牌上。这就是市面上常见的“蔡明纬“面馆,名字旁还展示着蔡明纬的画像,仿佛在告诉每一个新老武汉人,“这才是蔡家的味道“。   图:蔡明纬热干面   03  三四代蔡家徒,再续传统热干面辉煌   “真材实料·精工细作“是蔡明纬给后代留下的唯一家训,晚年的蔡汉文还想让蔡家的经营理念传播的更广,让更多人尝到更真实的蔡家热干面。因此在2010年,父亲蔡明纬的百年诞辰之际,蔡汉文决定寻找继承人。   蔡家热干面因此有了第三代和第四代传承人,分别是“常青麦香园“的李亚娟女士、“曾麻子热干面“的曾凡明先生和“蔡汉文热干面“的蔡大森。其中,蔡大森是蔡汉文之孙,他和爷爷一样,以长辈的名字为店面命名,以此不断传承蔡家的传统。   蔡大森在被记者问“什么是小时候的味道“时说道:“从小在家里吃爷爷和父亲下的热干面,面要足量、油要是小磨香油、要用白芝麻做的黄色芝麻酱,萝卜丁要用胡萝卜腌制后阴干,这样才能散发着一股自然的玫瑰清香。“   真材实料和精工细作的家训,真实地被代代传承了下来。   图:江城武汉        图源: unsplash 在江城武汉,蔡家在热干面的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使之成为无数武汉人的乡愁;   在蔡氏家族,热干面也成为了一代代蔡家人的文化传承,以真待人,用情传味。   您的家族有什么代代传承的文化、流传至今的故事或充满历史的物件吗?   欢迎在”家族事记平台”留下珍贵的记忆,我们正在开展有奖投稿活动,撰写您家的专属篇章。   (您更喜欢吃哪家热干面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参考文献: [1]陈松叶.舌尖上的汉味[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01. [2]祝捷.蔡明纬与武汉热干面[J].武汉文史资料,2017(04):16-21. [3]周德钧.杂议“蔡林记”[J].武汉文史资料,2007(03):38-41. [4]热干面巨星殒落,蔡老一路走好!常青麦香园.引用于2023年3月3日: https://mp.weixin.qq.com/s/guUO3Lx8rtFsx44IQVrLUQ [5]王长娥.蔡林记连锁之痛[J].经营管理者,2003(08):54. [6]图片来源:作者自摄、unsplash、摄图网、全历史、包图网  
  • 0
  • 1363
  • 0
  • 1
那个“装着爱中国”的美国人,司徒雷登在回忆录里都写了些什么?
说起司徒雷登,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中学课本中的那篇《别了,司徒雷登》:   司徒雷登是一个在中国出生的美国人,在中国有相当广泛的社会联系,...平素装着爱中国也爱美国,颇能迷惑一部分人。   司徒雷登生在中国,长在中国,事业成就于中国。他用从美国募捐来的钱在中国创办了世界知名的“燕京大学”,为我国培养了许许多多的栋梁之才。   他对中国土地的情感究竟如何,我们难以评判,但或许能在他晚年的回忆录《原来他乡是故乡》中找到些许答案。     图:司徒雷登在燕园     图源:全历史   01  美国小孩,却长了一个“中国胃” 19世纪70年代,一个美国传教士带着他的妻子远渡重洋,在中国杭州落脚。这两人便是司徒雷登的父母。不久之后的1876年,司徒雷登出生。随着时光流逝,他逐渐感受到这片土地的风土人情。他变得越来越喜爱中国,也在这度过了大半辈子的时光。   实际上,爱上一个地方很简单,可能是一道美食,一片风景,又或是一群朋友……小司徒雷登爱上中国,就与他自己的“中国胃”息息相关。司徒雷登不同于吃不惯中国菜的父亲,他十分喜爱杭州菜。他在回忆录里写道,“小的时候,非常喜欢吃中国的食物、点心和水果”,这个喜好伴随司徒雷登一生。     图:司徒雷登(左三)与家人的合照     图源:全历史   后来,他每次回到杭州,都会到当地的“皇饭儿”饭店吃上一顿“门板饭”来解解馋。门板饭又被称为“百年前杭州人的快餐”,店家将卸下的门板,拼搭成长型条案,再往上摆上菜肴,一字排开,门板外侧放有数排长板凳,每列可供七八个人同时用餐。   小司徒雷登品尝了许多的中国美食,也结交了几个中国朋友。这些小孩子仿佛自带磁场般,一碰头就会打成一片。他也很喜欢和中国朋友们玩耍,和他们一起用中文分享趣事。这也促使他以后掌握一口流利的杭州话。   与他对这些的热忱截然相反,他对中文书的兴趣并不高。他在回忆录中写道,“自己始终都没有认认真真地读过中文书”,这件事也成了他“一生的遗憾”。   他虽在小时候没有看过中文书,但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童年时,司徒雷登唯一的老师就是他的母亲。母亲教给他很多基础知识,使他再回到美国读书时,也能毫不费力跟上班级的功课。11岁那年,司徒雷登跟着父母回到了美国,这些美好的回忆像一颗种子般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让他再也忘不了这片土地……   图:杭州西湖       图源:全历史   02 父亲的失败和母亲的成功 后来,时年28岁的司徒雷登在美国博士毕业,他本可以在自己的发达国家大展拳脚,却携新婚妻子一起告别美国,前往中华大地,开启了他的教育事业。   1919年,司徒雷登出任燕京大学首任校长,为学校筹资金、建校舍、雇名师、招学生……为中国培养了各行各业的人才。但要论司徒雷登为什么这么热衷于教育事业,还得从他的父母说起。   图:燕京大学      图源:全历史   当时的近代中国,很多家庭都保持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很少有女子在外“抛头露面”。所以,这一对美国夫妻双双出来打拼也算是一件新鲜事。司徒雷登父母虽然都是传教士,但是他们也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司徒雷登的父亲约翰在杭州天水堂牧会,他为了培养传教士,经常会选择几名资质好的男孩去接受教育。在当时文盲居多的近代中国,这种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十分可贵的。多年之后,这些学生也成了出色的教会工作者,拥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图:司徒雷登父亲,约翰·林顿·司徒      图源:全历史   而在这方面,司徒雷登母亲所创下的成就远远超出父亲。   母亲玛丽在杭州创办了中国的第二所女子中学,她规定免除学费,提供食宿和衣物,要求不许缠足,不许包办婚姻,改变了中国女性的教育格局,可以说是推动近代中国女性觉醒的重要人物。她担任学校校长的职务很多年,用双手创造了这所女子学校的辉煌。   在《原来他乡是故乡》中,司徒雷登也略带调侃意味地将这段回忆的标题起作“父亲的失败和母亲的成功”。   但即使如此,他的父母既不因失败而放弃,也不因成功而骄傲,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衷和不折不挠的精神都对司徒雷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他视教育为生命,也从不畏惧人生的波折。司徒雷登的父母不仅“事业有成”,还丝毫不吝啬陪伴孩子的时光,他们亲自带孩子徒步远游,共同览遍被冠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誉的杭州风景。这种温馨幸福的家庭环境成为了司徒雷登最坚固的后盾,让他拥有了不断向前的勇气。     03在燕京大学里,永远留着他的名字 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司徒雷登越来越热爱中国。所以,当接到燕京大学首任校长的委任状时,他满怀期待地答应了。   与他极高的热情不同,他即将接手的燕京大学却可谓是个“烂摊子”。学校是北京东城盔甲场改建的,规模小,学生更少,仅有的94名学生,大多还都靠奖学金维持学业。与名家云集的北京大学比起来,这里甚至都算不上是一所大学。   但司徒雷登并没有气馁,为了改变现状,他频频飞到美国募捐筹款十次之多,其中一次募捐就筹到150万美金。在这之后,他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选新校址,建新校舍,招聘名师……的工作中。他忙得不可开交,但也乐此不疲。   在他的努力下,燕京大学总面积比原来旧址大了数倍,学校建设也融合了中西文化,其校园美景至今仍是无数世人的美谈。   图:1926年的燕京大学校园      图源:全历史   燕京大学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外表”,更体现在“灵魂”。虽然司徒雷登是一名传教士,燕京大学是一所教会学校,但他并没有因为学校的性质而改变自己想把“燕京大学变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初心。   他坚持“一流教师,才有一流大学”的理念,力争学校自行聘请教师,所有教师不必信教,只要有真才实学,就会被高薪聘用。因此,燕京大学才留下了陈寅恪、郑振铎、谢冰心、钱玄同、费孝通、顾颉刚、张友渔、斯诺等一众名师的印记。   燕京大学虽然仅仅办学33年,但却创造了极高的成就。从1919年到1952年,燕京大学注册学生近万人,诞生的人才数不胜数,仅两院院士就有53人。这是燕京大学的荣耀,更是司徒雷登的荣耀。   毕业于燕京大学的冰心谈论司徒雷登时曾说: 他能够叫出学校里每一个人的名字,不管是学生、敲钟的,还是扫地的。   图:冰心结婚照,身后的主婚人便是司徒雷登       图源:全历史   后来,他在美国去世,却仍希望魂归中国。他在遗嘱中写道,“如有可能,我的骨灰应安葬于中国北平燕京大学之墓地,与吾妻遗体为邻……”可惜半个世纪之后,燕园变成了北大的燕园,妻子的墓地成为了北大的体育活动场所,而他们相濡以沫居住的临湖轩成为了北大的会客厅。   后人只能将他的遗骨辗转归葬他的出生地——杭州,离他父母最近的地方。   如果你也如司徒雷登般,有一段异国他乡的难忘经历,可以尝试着将其用文字记录下来,永久地保留那段时光。(您可参与有奖投稿活动)   那处有你难以忘怀的风景,有你相交甚好的朋友,有你时常想念的美食……要是将这些经历淡忘在岁月长河中,难道不是人生中的遗憾吗?     若在撰写回忆录时遇到了困难,欢迎阅读本平台的【家族百晓生】专栏文章,或者在公众号后台留言,我们看到后将会及时回复,希望能帮助到您。   家族事记永远都是你记录人生的陪伴者。岁月悠悠,家族事记一直在这里,等待聆听你的故事!           参考文献: [1]司徒雷登.《原来他乡是故乡:司徒雷登回忆录》. [美],  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10. [2]傅国涌.司徒雷登与杭州[J].同舟共进,2017,No.353(11):34-36.DOI:10.19417/j.cnki.tzgj.2017.11.010. [3]秦海.一个完整的司徒雷登[J].同舟共进,2009,No.248(02):46-49. [4]李天骅.杭州是你家——写在司徒雷登先生诞辰140周年[J].杭州(我们),2016,No.423(09):53-58. [5]图源全历史
  • 0
  • 665
  • 1
  • 2
平凡的三角梅
昨夜好大的雨,雨打一片红,虽零落一地,但枝头仍繁。这便是那株三角梅。院子里,从我的童年长到青年的三角梅。 是故乡的四月。不同于林徽因笔下轻灵柔风、暖气袭人的人间四月天,我的家乡——一座被北纬25度标记的南方小城,记忆里儿时的四月天总是带着一股奔放的、急促的热气,但又不像夏天炎炎直白的暑气,四月天的热气是迂回的、被春雨的魂氤氲着的。 正当我在这顽皮的四月天里纠结穿短袖亦或是长衫时,爷爷院里的三角梅已骄傲地在枝头绽开。你可曾仔细观察过这种随处可见的花?它没有花苞,只三瓣叶子般的花瓣,从初生之时便是三瓣花翼然张开的模样。 只等南风一吹便徐徐展开,一夜之间指甲盖大小的红色“翅膀”便扑棱成花蝴蝶一般,呼朋引伴地停在枝头,用压倒性的暖色向绿叶宣示主权,中间的黄色花蕊——便是这蝶的皇冠。只不过我家这一株不是花色,而是玫红色的。   那也是一个四月,那个才上幼儿园的小女孩,不及爷爷的自行车高,话都说不全,只咿咿呀呀地站在一旁。爷爷提一个大大的红色塑料袋,笑脸盈盈地走进屋来。小女孩见状立马屁颠屁颠地拥上前去—— “爷爷,什么?好吃的!”女孩欣喜地叫着,两双豆豆眼直勾勾地盯着那红色塑料袋,嘟着嘴巴作出咀嚼状。 爷爷蹲下,把塑料袋轻放在一旁,一只手作势捏了捏女孩的娃娃脸。柔嫩和衰老,红润和蜡黄,在这一瞬间交织在一起,流淌出暖暖的爱意。爷爷随后笑道:“好吃鬼哦!擒到什么东西都要吃哦!”虽然带着浓重的乡音,但咿呀学语的女孩不会说却已心领神会。不等爷爷再开口,便转向那红色袋子,笨拙地手指纠缠着袋子口,意欲拆开看看。 爷爷也不说话,只握着孙女的小手,一点点扯开,“树!叶,叶子。”女孩见到袋子里的东西便脱口而出。 “对咯,崽崽,这是树,一棵会发花的树嘞。”爷爷一边说着,一边从柴火棚里拖出一个大花盆,铲子等工具在院子里也一应俱全。爷爷围着这株花树忙活了起来,小女孩也围着爷爷忙活了起来。一层沙土,透气又透水;一层花生枯(花生榨油剩下的残渣),肥沃可护苗;一坨原生土,护根好长大。一层又一层,这棵花树可算在这棵大花盆里安家了。与其说是帮忙,不如说是玩乐,在女孩忙活下,花盆四周尽是散土。可是爷爷从不认为是女孩在胡闹,总是静静地看着她,看着她慢慢地、不熟练地用小手堆砌只属于爷孙俩的秘密花园。“ 人人都说这花命贱,好养活。干什么要这样子讲哦,好养活不是很好的吗?越是普通越是有它的好处哩!”这个没读过什么书的老人,不懂专业的园艺知识、更不了解什么科学育儿经,质朴如斯。可就是这一份难得的简单,繁茂了那一课花树,也撑起了小女孩纯真的童年。   仍旧是四月,爷爷中风,卧床不起。女孩已经到了要上小学的年纪,已经可以用笔写出自己的名字——她的名字里带一个“凡”字,老师说那是“平凡”的“凡”。女孩也不懂所谓文字的含义,她只知道爷爷可能等不到她能够理解就要离开自己了。窗外的那株花树,她知道那是叫“三角梅”的树,三年的时间,那棵树已经亭亭玉立,绿叶映衬着红花,奋力地伸出枝条探出屋檐去抓住那一角阳光,可是阳光从不为单棵树停留。 八月,那个四月之后的八月。艳阳高照,檐下的三角梅不需要伸出枝条乞求就可以盼来阳光,很烈的日光。可是爷爷长眠了,病榻没拘住他,他永久地放开了手,数月的病痛折磨,褥子上满是流脓的血水。因此在女孩眼里,离开是爷爷的解脱,爷爷终于可以换一副康健的身体,在她看不见的地方快乐地活着了,继续种他的花。真正的生离死别,是没有过多语言的。 十五年,那个八月之后的十五年。这个小女孩已经长大成人,离开了那个院子,去到北方的一个城市求学。这个城市有女孩没见过的雪,但却没有熟悉的三角梅了。离开之后,故乡只剩冬夏,冬夏的院子是没有发花的。去年冬天因故去广州办事,有幸见到了花城的三角梅,在那里我第一次知道原来三角梅可以全年毫无顾忌地盛放,三角梅可以不只有玫红色。很美,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美,但已经不是童年里的那一株了。童年里的那一株,是平凡普通的,和我一样,和我的名字一样。“越是普通越有她的好处哩!”爷爷在玫红色的花瀑下,注视着我,坚定地说。 和三角梅一样,我不是什么“名贵品种”,但做一个简单平凡的人,一个快乐盛放的人,也“有好处哩”。内心的力量不假外求。
  • 2
  • 326
  • 0
  • 3
在周杰伦的歌里,我触摸到了亲情的温度
好的音乐,可以引发共鸣,治愈心灵,赋予人温暖与力量。在周杰伦的歌里,透过只言片语的歌词和淡淡的旋律,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亲人的浓厚的挚爱、牵挂和思念。那些动人的歌曲背后,是一个个饱含着温情的故事,这些故事就发生在我们周围,而我们也是故事的主角。 听着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我们脑海中仿佛看到了曾经的周杰伦,也看到了曾经的我们,是如何在亲情的包围下,遇见一个越来越美好的未来。   听妈妈的话,才能好好长大 小朋友 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为什么 别人在那看漫画 我却在学画画 对着钢琴说话 ——周杰伦《听妈妈的话》 杰伦4岁读幼稚园时,妈妈叶惠美把他送到淡江山叶幼儿音乐班学钢琴。没想到平时活泼好动的杰伦一站到钢琴前,竟变得出奇地安静,而且老师弹奏了一遍的乐曲,他马上就能复弹出来。 这可把杰伦妈妈激动坏了,心想:我儿子这么天赋异禀,不就是未来的莫扎特吗?这就是砸锅卖铁都得把他培养起来啊! 于是,尽管家境平平,自己和丈夫都只是普通中学老师,杰伦妈妈却大手一挥,不顾丈夫的劝阻,要用家里几乎全部的积蓄给儿子买钢琴,还要请专业老师来给儿子做辅导。 于是幼年的杰伦,自此开启了他“悲惨”的童年:眼巴巴地看着小伙伴在开心看漫画,自己却只能学画画、练钢琴。他每天都得练琴至少2个小时,不想练琴的时候,老妈就拿着藤条站在背后,用武力逼着他乖乖就范。妈妈为他找的钢琴老师也很严厉,只要一弹错、不专心或是回家没练琴,老师都能马上发现并批评,导致小杰伦每次一想到要上他的课,就害怕得不行。别人的童年有漫画、洋娃娃、模型车、一堆可以一起玩闹的小伙伴,他却只能与钢琴“相依为命”,太孤独想找人说话的时候,也只能对着琴喃喃自语。 图:周杰伦童年照      图源:全历史   长大后我开始明白 为什么我 跑得比别人快 飞得比别人高 ——周杰伦《听妈妈的话》 也正是因为儿时打下如此深厚的音乐功底,他才能牢牢抓住那个机会:在老板吴宗宪给他的十天时间里,靠着一大箱方便面,把自己关在房里创作了整整50首歌,最终靠着其中10首歌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Jay》,从此一炮而红,走上了天王巨星之路。成名以后,周杰伦在谢霆锋制作的电视节目里,毫不费力地依次用苹果、香蕉和菠萝弹奏出了一首首经典乐曲,引得谢霆锋惊叹不已;在另一档娱乐节目,他现场邀请几名观众上台随意弹奏了几个音符,然后在短短几分钟时间内,用这些音符编出了一首动听的乐曲,令众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年幼时,他羡慕别人可以无忧无虑地玩耍;长大后,别人羡慕他有这么出众的音乐才华。 他终于明白,妈妈对他的严厉管束背后,是隐忍的母爱和望子成龙的深谋远虑。 图:弹钢琴的周杰伦 图源:全历史   在他的歌里,弥漫着动人的亲情 在当时那个几乎所有流行歌曲都在讲述爱情的时代,周杰伦却不拘一格,以家与亲人为题材,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并获得了大众如潮般的追捧:有以他妈妈的名字命名的专辑《叶惠美》、歌曲《爷爷泡的茶》《外婆》《稻香》等。 听《爷爷泡的茶》,你会看到白发苍苍的爷爷,穿着长衫,坐在樟木茶桌前,徐徐拿起陶壶,对着盖碗里弥香的茶叶,淋上刚滚过的水,缕缕茶香扑鼻而来。爷爷端起一杯茶笑盈盈地递给你,你接过茶杯,在氤氲的水汽中,仿佛进入了爷爷曾给你讲述的那些久远的故事画面里…… 图:沏茶    图源:Pexels 听《外婆》,你会看到每次跟着爸妈回到外婆家,外婆精心准备了一大桌菜,眉开眼笑地看着你们吃着。然而,匆匆吃完饭后,爸妈塞给外婆六百块就打算离开,当他们拉着你的小手走向门口,你回头看到外婆转过头,一个人落寞地坐在饭桌旁悄悄地擦眼泪,“她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六百块/比你给的还简单”…… 图:正在擦眼泪的老人   图源:Unsplash 听《稻香》,我们仿佛回到了儿时奔跑过的稻田:金色的夕阳余晖下,微风和煦,稻香扑人,少时的你伴着虫鸣、哼着儿歌一路奔跑过溪流、稻田,最终回到了那个温馨的小屋,妈妈已经做好了一顿热气腾腾的三菜一汤,爸爸还在认真修理被你昨天摔坏的玩具…… 图:夕阳下的田间小屋    图源: Unsplash 其实,创作《稻香》这首歌的初衷是为了鼓励2008年刚刚经历汶川大地震的灾民。 对这个世界如果你有太多的抱怨 跌倒了就不敢继续往前走 为什么人要这么的脆弱堕落 请你打开电视看看 多少人为生命在努力勇敢的走下去 ——周杰伦《稻香》 当年的汶川8级大地震让无数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身体或者心灵都受到了重创,有很多人在那一刻被突如其来的打击折磨得一度想要放弃生命。而周杰伦为了鼓励灾区人民拥抱新的开始,创作了这首《稻香》。凭借着朗朗上口、元气十足的歌词和轻快悦耳的旋律,它直击了无数人的心灵,让他们从中汲取了重新站起来的能量,为了自己最珍视的家和亲人,他们终于选择继续勇敢前行。 接受《人物周刊》采访时,周杰伦曾表示,《稻香》这首歌也是为了告诉那些去城市打拼的孩子,不要觉得只有“衣锦”才能“还乡”,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其实父母在意的并不是这些,只要孩子能回家看看,他们就很知足了,因为再不回家,父母都老了。 就像他在歌里唱到的:“功成名就不是目的/让自己快乐快乐这才叫做意义”,人生中比功成名就更重要的事还有很多很多,自己可以活得快乐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 在周杰伦的歌里,亲情如同85摄氏度的开水,水温恰到好处,正好可以用来泡一壶醇香的名为“家”的新茶。 正如他的歌词所说,家代表着最初的美好。家是你的原点,是你梦开始的地方,它目睹着你从嗷嗷待哺的婴儿一天天成长为可以自由奔跑的少年,接着背起行囊奔赴远方;家也是你的终点,一切在外的打拼也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能以自己的成就让家中的父母、亲人绽开笑颜,为他们提供体面甚至优渥的生活。然而,在奋斗之余,也不要忘了时不时回家看看,因为家是一个无可取代的地方,那里有你长大后再也回不去的童年,有永远最爱你的亲人,有你难以割舍的那份关怀与美好。 周杰伦用音乐留下了永恒的记忆,而我们也可以用文字定格那些难忘的瞬间。欢迎登录家族事记网站,记录自己与家人之间专属的美好记忆。     [1]周杰伦.[人物]周杰伦:D调的华丽[J]. 青年文摘,2005(02). [2]王笑楠.论周杰伦"中国风"歌曲的怀旧情结[J]. 中州学刊,2008(3):224-226. DOI:10.3969/j.issn.1003-0751.2008.03.057.
  • 0
  • 502
  • 0
  • 0
自诩平凡的季羡林,书写了怎样的不平凡人生?
“像你我一样平凡的人,如何有了不平凡的一生。”这句话出自《季羡林自传》。 作为一代文学大家,季老先生并没有所谓的大家“架子”,相反,他为人亲近且幽默,称自己为平凡的人。那么他又是如何书写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呢?   01  顽童上学 想来人们的记忆里总不乏肆意贪玩的少年时光,上课时出神看窗外鸟兽嬉戏,下课后聚作一团玩老鹰抓小鸡,下河摸鱼抓虾,上树折柳看燕,少年时代在我们的记忆里永远是一抹最靓丽的色彩,那么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少年时代是怎样的呢?他也有跟我们一样的童年趣事吗? 季羡林年幼好动,上课时他或在书本上画画,或用小刀在书桌上刻字。他亦常常上课走神,窗外的繁花鸟兽、蝴蝶蝉鸣、秋叶冬雪都是他观察的对象。 除此之外,小顽童季羡林还十分爱看“闲书”,而且看闲书的瘾极大,夜深的时候常常会藏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书。季羡林的书桌上也时常出现这么一幅场景:四书五经盖着闲书,子曰诗云下隐藏着另一个奇异的世界。 读到这里你是不是也回忆起了自己上晚自习时偷偷地读“闲书”的经历,夜晚藏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课外书的孩子里是否也有你的身影呢? 还有很多童年趣事,季羡林都用文字将其记录了下来,他曾说回忆年少时期的趣事让他“仿佛又回到了七八十年前去,又重新生活了十年”。在写回忆录的时候季羡林重新体验到了年少时的喜怒哀乐,也再度拥有了一段快乐的少年时光,想来这也是记录人生的意义之一。 图:年轻时的季羡林    图源:全历史   02  大师养成 除了回忆童年时光,季羡林先生的回忆录里亦记录了很多他大学时期的趣事。 关于校园活动,季羡林在日记里如此记述:“所谓讨论会务简直是胡诌八扯。终于茶点吃到了,于是一哄而散,不混蛋者何其少也。” 倘若遇到考试和论文,季羡林则会激发他的毒舌属性,“今天才更深切地感到考试的无聊。一些放屁胡诌的讲义硬要我们记!”“论文终于抄完了。东凑西凑,七抄八抄,也就算是毕业论文”......诸如此类的记述在《清华园日记》中几乎随处而见。 这样接地气的抱怨,想必很多大学生都深有同感吧!原来文学大师写论文的时候也会“抓耳挠腮”,写不出来。 不过虽然季羡林在《清华园日记》中记录了许多“抱怨”与“牢骚”,但在这20多万字的日记中,与学业有关的内容至少占据了一半以上的篇幅。 粗略翻看日记,几乎每一页都能看到“早晨,阅读某书”、“过午,前往图书馆”、“晚上,翻译某书”等文字,由此可见季羡林成为一代国学大师绝不是仅凭口头抱怨就能达到的。 同为平凡人,我们也和季羡林有着一样的烦恼,一样的埋怨,但不平凡的一生还是要以刻苦用功来书写。 图:季羡林在清华时的留影     图源:全历史 季羡林不仅青年时代十分努力,他的耄耋之年亦值得称赞。 1974年新疆出土了几千年前的吐火罗文卷宗,当时世界上能读懂这种古老文字的人不超过30个,而七十多岁的季羡林就是其中一位。当人们把卷宗交给季羡林请他翻译的时候,73岁的小老头喜出望外。之后季羡林用了整整17年的时间成功破译出了全部的卷宗,而他据此整理的《弥勒会见记》一经出版便震惊了整个中外语言学界。 图:吐火罗文    图源:全历史 很多人不敢相信如此浩大的工作竟然是一个耄耋老人独自完成的,一时之间赞誉纷至沓来,人们称季羡林为“学界泰斗”“国学大师”。然而当季羡林得知这些称号之后却说“我不过是一介平民,恳请摘下我的大师桂冠。”这些都可见得季羡林谦虚、幽默的一面。   03  家庭经历 在季羡林的回忆录和自传中,还有一个深刻的话题,那就是家庭。 季羡林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他的父母都是农民,父亲早逝,母亲赵氏在他读大学的时候也去世了。季羡林对母亲怀有深厚的感情,她的死亡对季羡林而言是一场沉重的打击。 图:季羡林     图源:全历史 季羡林年少远行游学,在母亲身边只待到了六岁。母亲在世时一直盼望自己远游的儿子能回来,然而她至死也没能了却自己的心愿。 “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这是季羡林听同村人回忆的,母亲的肺腑之言。 母亲简短的一句话里透露出了无数的辛酸与悲伤,她盼望儿子在外闯出新天地,但母亲的天性又让她私心地想让季羡林回来。然而最终她的愿望却随黄土一同被掩埋到了地下,到死也没能再见儿子一面。 这也成了季羡林一生的悲痛,他在极度痛苦中写了一幅挽联抒发自己的悲切心情: “为母子一场,只留得面影迷离,入梦浑难辨,茫茫苍天,此恨曷极!” 他也曾在日记中写道:“晚上又想到母亲,又大哭失声,我真不了解,上天何以单给我这样的命运呢?我想到自杀。” 像无数平凡人一样,季羡林遇到痛苦的事情也会悲痛难解,但他将自己对母亲的深厚情意化为文字写在日记中,用这种方式缅怀自己的亲人,排解苦闷心情,也给未来的自己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记忆财富。 或许你也曾为亲密之人的离开而深感遗憾,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执笔记录自己与亲人的温暖点滴,保留下这份美好的情感,让记忆永不褪色。 图:季羡林     图源:全历史 季羡林与父母相处的年岁并不久,所以长久以来是叔父季嗣诚承担了季羡林家长这一角色。 季嗣诚对季羡林的管教十分严格,他非常重视对季羡林的教育,经常花大价钱送季羡林去学习英文和古汉语。在叔父的影响下,小季羡林对英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以往贪玩逃课不同的是,季羡林主动请求叔父让他跟随一位英文教师进行课后补习。甚至于到了晚上,季羡林也沉迷在单词和语法的世界里不可自拔。也正因为对英文的喜欢和对其产生的浓厚兴趣,季羡林的英文成绩常常名列前茅,几乎总是班里的第一名。 季羡林后来在回忆录里多次提到自己的母亲和叔父,他试图通过用文字记述的方式来回顾岁月,怀念亲人。与亲人相伴,总是会有一些难忘而又感动的故事,当时光流转记忆模糊,何不尝试像季老先生一样用日记或回忆录的方式记录下来呢? 并不是只有大师才可以写回忆录,平凡人的经历亦可以启发他人,也可能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那么为何不回忆那似水流年,执笔讲述你我的故事呢? 家族事记欢迎你登录官网记录下自己和家庭的真实故事,愿您和您的家人在此保留家族的专属回忆。     参考资料: [1]梁志刚.季羡林:大师顽皮少年时[J].同舟共进,2022(04):14-18.DOI:10.19417/j.cnki.tzgj.2022.04.001. [2]李丽峰.国学大师——季羡林[J].中等职业教育,2010(01):28-30. [3] 季羡林著作披露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 网易新闻 引用于2023年2月17日https://www.163.com/news/article/5DVAL21L0001124J.html [4] 季羡林的日记,毒舌、轻狂,但也坦荡 引用于2023年2月17日 https://mp.weixin.qq.com/s/m1przMGkfg8kIo4QIEjTdA [5]季羡林:都以为我是闷老头,其实我一生放纵爱自由 引用于2023年2月17日 https://mp.weixin.qq.com/s/Rv0PYScii3rokaEoUQFbIQ [6]图片来源:全历史
  • 0
  • 381
  • 0
  • 1
为什么梁启超的九个孩子都这么厉害?(知乎高赞,建议收藏!)
世人称赞的“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就是梁启超家族,梁启超曾作为早期的维新改革者被大众熟知,但他更被誉为“中国教育的标杆”,可以称得上是“民国最牛老爸”。 为什么梁启超的九个孩子都这么厉害?我想除了他年少成名,自身优秀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他真的花了大心思在家庭教育这件事上,他和子女的交流非常频繁,这可能是同时代的文人政客没有完全做到的一点,也是现在家长经常忽视的地方。 图:梁启超的儿女,3位院士,6位都是各领域精英 他是怎么教育9个子女的,从一些后人写的书里很难看到些完全真实的东西。其实他自己也把教育理念写成了一本“书”,就是他给子女写的家书,共有百万多字,让人感触颇深。 在现存的600多封梁启超家书中,有400多封都是他写给远在各国求学的孩子们,梁启超于1929年病逝,直到1928年10月他还在书信中关心子女的家业。如今重读这百万余字的家信,一个循循善诱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 图:知乎回答   一、如何教会孩子正确地学习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作甚?着急他作甚? ——《梁启超家书》1927年2月6日 1924年,长子梁思成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由于建筑学是融合工程技术和艺术的学科,所以他3年来成天伏案绘图,思成担心自己以后会成为只知绘图的画匠,离当初的建筑理想越来越远,所以他写信向父亲抱怨了一番,并愁苦自己所学的知识到底有用无用。 梁启超却在回信中说:“你觉得这几年只做呆板功夫,这便是学问正在进步的特征,我听见倒欢喜极了”。他告诉思成,求学的过程就像是登楼,如果没有踏上初级的楼梯就想要飞升到楼顶,那一定会在中途跌落下来。 图:梁思成,著名建筑学家     图源:全历史 他还引用了曾国藩的语录教育思成:“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公的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的成就怎样,现在为什么要着急呢?凡事就尽心尽力地去做,只有现在努力了,未来才会有收获”。求学者尤其应该摒弃过度的功利心,学习应重在过程,而不是“求功名”或“求收获”,知识学够了,收获也就自然来了。 也正是那些年的绘图功底,为梁思成后来的勘测绘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1932年开始,梁思成和妻子林徽因在10多年的时间里,走访了全中国190多个县市,最终完成了史诗级的建筑学著作《图像中国建筑史》,内含的50余幅手绘建筑图稿无一不是构图精准、结构精细,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准。在那个没有电脑制图的年代,他的手绘堪比高清扫描仪,即使外行人阅览也能一目了然,让人连连称奇。   学习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一样,塞得越多越急,不见得会受益 ——《梁启超家书》1927年8月29日 梁启超尤其反对填鸭式教学,家长和老师都不应把课本里面的知识像喂饭一样灌给孩子,好像知识都“喂饱”了,但孩子学习兴趣却全然没有了。 学习科目安排的数量也是如此,如果孩子要学的科目太多,一定会因为应疲于应付而精力不足,那任何方面的兴趣都无法养成。因此他注意让孩子学会劳逸结合,要在学习之余多注意运动和娱乐。   做学问总是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交替循环 ——《梁启超家书》1927年8月29日 也正因为填鸭教学的种种弊端,所以他非常反对急于求成的学习心态,告诫儿女要要用“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方式,“猛火熬”就是大量的积累和输入知识,“慢火炖”则是指长时间的理解和消化知识,学习不能妄求突飞猛进,更不能逼迫自己强记,要沉下心来把知识理解透彻,并运用到实践中去。 例如,梁启超曾劝告思成在大学三年里不要猛着读书,不能心浮气躁,应该“悠游涵饮,使自得之”;他还写信给准备提前一年考大学的二女儿梁思庄说:“你看见别的同学进大学而自己着急,这不行的,学问应该要日积月累,把墙筑的越厚越好,日子还长的呢。”   二、要享受得了生活,也要承受得住挫折   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严格的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就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 ——梁启超《教育趣味与趣味教育》 梁启超的一生极为坎坷,他与师父康有为全力支持的戊戌变法仅维持了103 天就宣告失败,他三进三出于“万恶渊薮”的近代中国政坛,直至去世之前他也没有看见理想中的国家。所以梁启超调侃自己“没有一件不失败”,这种受挫的苦闷是常人难以承受的,但他却没有轻言放弃,反而是“一边失败一边做”,秉持着 “趣味主义”的人生信条。 他所谓的“趣味”指的是让人感觉愉悦又颇具意义的精神趣味。梁启超进行学术研究是出于趣味,从事政事活动也是出于趣味,所以,当面对着戊戌变法的失败时,他也反倒是在失败中咀嚼着趣味,吃得了苦,沉得住气。 梁启超也非常希望儿女能够和自己一样,在感兴趣的领域有所建树。他曾建议思庄去学习国内稀缺又大有前途的生物学,成为国内生物学领域的“先行者”,但后来听说她对文学有兴趣,于是连忙写信给说: “庄庄,听你二哥说你不大喜欢生物学,那为什么不早跟我说呢,做学问最好选择自己更喜欢的方向,你可以自己做主,别让我的建议扰乱了你的治学方向。”最终梁思庄选择了图书馆学,成为了我国首屈一指的图书馆学家。 图:次女梁思庄,著名的图书馆学家       图源:全历史   “小挫折正是磨练德性的好机会。人生的旅途苦长,奋斗绝不仅在一年半月之短。万不可因此就着急失望,招精神上之萎畏。” ——《梁启超家书》1923年7月26日 梁启超也把他的“趣味主义”和“挫折教育”融入到了对子女的教育中来。 1923 年 ,梁思成去美国留学前不幸因腿骨折住而进了医院,正当他因为要推迟一年入学而心烦焦虑时,梁启超写信开解:“你的生平处境不顺,但这种小挫折正是磨练德性的好机会,趁这个时间多读些书准备一下,这也未尝是一个损失呀”。 梁启超认为,有志气的孩子,总应该往吃苦的路上去走,他还曾用一个形象的比喻道出了他对儿女的这种“苦中寻乐”的教育: “在纽约、芝加哥崭新的小洋房里舒服混一世,这个人一定是过得毫无意义的平庸生活;若要过着有意味的生活,须是哥伦布初到美洲时。”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在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学成归国后,梁启超又建议他们,不要前往“温柔乡”的清华大学任教,最好去虽然条件艰苦但更有发展前途的东北大学,夫妇俩后来在那里致力于中国历史建筑的考察和研学,并创办了我国北方大学第一个建筑系。 这种积极的“挫折教育”正是当今家庭教育十分欠缺的一点。环境艰难不可怕,尝试失败也不可悲,失败和挫折是人生必经之路,但当一个人是出于自身的兴趣而努力,且乐观、豁达的态度面对挫折时,那么每一次失败,也就谈不上苦,每一次失败,也都是为了成功而蓄力。   三、做一个“会撒娇”的父亲   我又想你了,说不写信又写了 ——梁启超1922年12月2日写给女儿思顺 梁启超和几个子女的关系非常亲密,他总是习惯于用一种幽默风趣的口吻与孩子们交流:他称呼大女儿为“大宝贝思顺”,二女儿为“小宝贝庄庄”,称小儿子思礼为“老白鼻(baby的英文谐音)”,还统称所有儿女为“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即使当儿女都已结婚成家为人父母时,梁启超还是这样“肉麻地”唤着他们。 例如在1922年12月2日《与思顺书》中写道,“我的宝贝思顺…我很后悔,不该跟你说那些话,只怕把我的小宝贝急坏了,不知哭了几场?” 又在18日的信中说“我又想起你来了,说不写信又写了”。 他还在1927年6月14日《给孩子们的书》中说,“三个多月没有看到思成的来信,我天天想念着”,“你们要知道你们爹爹是最富有情感的人,对你们的感情,十二分强烈…”。   “老人怜爱儿女,以得你们的信为最大乐事。尤其盼望你将旅行中的所历之事随时告诉我,以当卧游。” ——梁启超1928年4月26日写给度蜜月中的梁思成夫妇 1928年,梁思成夫妇正在欧洲度蜜月,这也是父亲梁启超推荐他们去的游历旅行,而此时55岁的他已经因病住院了2年左右,他想念远在欧洲度蜜月的长子和儿媳,便写了如此一封包含情感的书信。 在信中,梁启超一面关心着他们留学归国后的工作问题,一面讨论如何收集欧洲古建筑的历史资料,在信的结尾,他还写到:你们的来信还是太少了,我很想念你们,很期待你们能将欧洲游历时的所闻所见随时分享给我,以便我能在无聊的病床上听闻卧游,我也期盼家里新得的女儿(这里指儿媳林徽因)能常常寄信给我。 图: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妇     图源:全历史 字里行间,满是深情,还带有些许撒娇,信中的父亲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对子女的想念。对于儿女来说,梁启超既是一位“为之计深远”的慈父,也是能够谈天说地的知己,更是渴求关爱的老小孩,这种丰富直接的情感表达往往是很多中国式父母所缺少的。 尤其是中国式父亲,我们总说父爱如山,好像默认了父亲只能做一个如大山般沉默的角色,其实不然。家人之间的情感,是需要表达的,可以是临行前的拥抱,节庆时的赠礼,可以是隔着屏幕的通话,也可以是倾注笔下的书信。   梁启超与儿女互通了几百余封书信,每一个故事,每一种情感,都被笔墨永久的保存,想念时可以随时翻找出来回忆品读。 我们也可以从一两段记忆里的故事开始,写下快要从脑海中忘却的家庭往事,记下曾刻骨铭心的亲情故事,传承曾深受感悟的家训家规,让自己有所感,让读者有所悟。 家族事记欢迎你登录官网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故事,本平台还开通了出版回忆录、个人微传记、编修家谱业务,愿您和您的家人在此保留家族的专属回忆。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梁启超家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2]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中华书局.1989. [3]五封名人家书,字字如金. 楚尘文化.引用于2022年11月23日: https://mp.weixin.qq.com/s/TCUI1TyaOSAP5jyjxSVbKg [4]张红霞. 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5]陈文捷.《梁启超家书》德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4. [6]刘晓飞,廉武辉,刘小艳.从“家风”建设看梁启超的“梁氏家教”[J].教育文化论坛,2016,8(02):8-12. [7]席志武.从《梁启超家书》看梁启超的父亲形象及其对当前家风教育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9(12):1-7.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0
  • 870
  • 0
  • 7
《从文自传》:幼时逃学、少年从军……沈从文都在自传里写了什么?
沈从文一生创作了八十多部作品,却鲜少写过自传。 说来有趣,这本《从文自传》竟然还是在其朋友的迫促之下完成的。 当时,沈从文年仅三十,“学习用笔”还不足十年,正处于摸索写作的过程。 为了帮朋友的新书店“打头阵”,沈从文提笔写下了《从文自传》,此书也成为了他记录自己前二十年人生经历的宝贵契机。 你我未曾与沈从文同时代,却能有幸通过这本自传与他相识,透过文字看到他的不同侧面,品味他儿时逃学、年少从军、终踏上学习写作的多彩经历。 图:《从文自传》       图源:全历史   01  逃学,让他读懂“生活”这本大书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沈从文是满身书卷气的儒雅文人,是文笔细腻的浪漫主义作家,但他在儿时也是一个不爱学习、偏爱逃学的顽皮小子。 在自传中,他毫不避讳地向读者分享自己丰富的逃学经历,言语之间还透露几分骄傲之态。 他写道,“我在学塾中,逃学记录点数,当时比任何一个人都高。” 图:沈从文(左一)与其他兄妹和母亲的合影           图源:全历史 然而,沈从文是一位会逃学的“能人”,却是一个斗蟋蟀的“菜鸟”。 他的对手是在街巷里刻花板的木匠,两个人约定输者要将战败的蟋蟀抵给对方。 沈从文输给木匠很多次,但一次都没有服气过。他在每次输完之后,必定要重新捉一只蟋蟀,明日兴冲冲地再来一局。 可时间久了,沈从文发现木匠每一次用的蟋蟀都是自己前一天输的那一只,他不由得兴致缺缺,颓废地低着头。 这时候,木匠就会颠颠跑过来安慰他,生怕他一气之下再也不来斗蟋蟀了。 小沈从文一听到木匠的鼓励,一瞬间又露出了笑容,蹦蹦跳跳地出了木匠的大门,等待来日再战。 这是沈从文逃学生活的冰山一角,他偷邻居家的李子枇杷,学着用鸡笼去罩捕水中的大鲤鱼,跟着佃户看打猎……也正因为他这样丰富的生活经历,他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写下“湘西”淳朴、美好、宁静的乡土风情。 正如他自己所讲,课堂是一本小书,生活是一本大书,“我上许多课仍然放不下那一本大书”。 这本大书为沈从文的写作生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也养成他“不安于当前事务,却倾心于显示光色,对于一切成例和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的性格,让他在波澜起伏的人生中找到坚守自己的稳定。   图:沈从文笔下的湘西     图源:全历史   02  从军,影响他一生的难忘旅途 沈从文不仅爱逃学,还具有逃学的“本钱”。 他在六岁时就已经认识六百多字,显然是私塾众多孩子中的佼佼者。 然而,本应该走读书路的沈从文,却在14岁成为预备兵,16岁投身军营,开始了长达五年多的行伍旅程。这也与他的家族息息相关。 咸同之际,有一位青年军官屡建奇功,他是曾国藩麾下的大将,二十二岁时任云南昭通镇守使,二十六岁时成为贵州提督。 这个人就是沈从文的祖父沈洪国,他的戎马一生换得了一国安康,也为沈家增添了浓重的军人家风。 沈从文在自传中写道,“我的父亲生下的时候,祖母所期望的事,就是家中再来一个将军。” 可令人惋惜的是,沈父沈宗嗣有当将军的资质,却没有当将军的缘分。 沈宗嗣折腾了许多年,没立一分军功,却仍然忘不了”将军梦“,还隐隐有了让下一代也成为将军的心思。在自传中,沈从文这样“调侃”父亲,“我的爸爸既一面只做当将军的好梦,一面对于我却怀了更大的期望。” 图:沈从文父亲     图源:全历史 后来,沈父因组织刺杀袁世凯行动失败而逃亡他处。沈家经此一劫,财力也逐渐不支。沈从文在母亲的安排下成为预备兵,开启了自己的行伍生涯。 沈从文跟随部队行军的第一站就是辰州。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他心中难免多了些追求自由的欢快,少了些对于离家的伤悲。但三百人多的行军队伍中都是陌生的面孔,也让他意识到自己落单了! 到了晚上,军队扎营休息。沈从文看着一艘艘聚满人的船,一时不知道该去哪里。他想不出解决办法,便坐在岸边的一块大石上,抬眼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那时阔阔的江面,已布满了薄雾,有野鹜鸂鶒之类接翅在水面向对河飞去,天边剩余一抹深紫。见到这些新奇光景,小小心中升起一份无言的哀戚。自己便不自然地微笑着,揉着为长途折磨坏了的两只脚。我明白,生命开始进入一个崭新世界。” 自然的景色让他的心境开阔,解决的方法似乎也翩然而至了。那位曾经找他闲聊的中年差遣找了过来,不久后就带他找到了一艘留有空余的船。 图:湘西凤凰古城      图源:摄图网 这几年的从军生活,沈从文都是伴着自然走来的。他领略了辰州的河滩,湖南边境的茶峒、贵州边境的桃松、四川边境的秀山…… 后来,这些数不胜数的美景都被他写入了《边城》中,一点一点拼凑出来了《边城》的自然美,为无数人构建出来了一个淳朴、美好的宁静乡村。   03  写作,让一切美好得以流传 在文盲居多的军队中,会写字的沈从文可谓是“国宝”般的存在。他因此备受重视,进而拥有了一个留在司令官陈渠珍身边当书记的机会。 那时,沈从文一个月就可以领到九块银圆。按照上个世纪的物价,一块银圆就可以买上三十斤大米,八斤猪肉。如此看来,沈从文已经是一位“高收入人士”了。 如果沈从文按部就班地度日,他将来或许能被提拔成为秘书,过上更加安稳惬意的生活。然而,朋友陆弢的意外死亡为他敲响了警钟。 这五年来,沈从文看过太多死亡,也经历过太多次危险,朋友的意外身亡也让他对人生的意义产生了深深地思考。 他写道,“好坏我总有一天得死去,多见几个新鲜日头,多过几个新鲜的桥,在一些危险中使尽最后一点气力,咽下最后一口气,比较在这儿病死或无意中为流弹打死,似乎应当有意思些。” 于是,沈从文向陈渠珍辞别,领了三个月的月薪,转身离开了这个相伴他五年多的军队,踏上了去北京求学的旅程,逐渐蜕变成世人印象中的文学巨匠。 沈从文因为会“写”,才在军队中脱颖而出;也是因为写作,才记录下来了许许多多的美好。 1931年,沈从文写下《从文自传》,主动为世人打开了一扇了解他的窗。因此,后人才能从中品味他前二十年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体悟他笔下的勾勒的丰富世界从何而来,为何而来。 他年少时看过的风景都成为他描写自然的直接来源,领略的乡土人情成为他塑造人物的直接灵感。 图:沈从文与妻子张兆和    图源:全历史 这就是写作的力量,让珍贵的故事在流动的时光中永存,并将一切美好馈赠于世人。 自传不是名人大家的专属,普通人的生活也值得记录。 你我也可以用自传的方式写下自己的岁月。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此时此刻的记录足够让人回味半生,就如沈从文一般,三十岁时写传,临近八十岁的时候依旧能体会到年轻时的乐趣! 如果您想定制个人微传记,欢迎来到【家族事记】平台。我们很有幸,也很愿意作为您个人传记的聆听者、记录者、传播者。 您的倾诉是开启自传的钥匙,也是留下珍贵回忆的开端。愿我们的不同人生故事能在流动的时光中永远留存,一切的美好能够得以流传! 图:沈从文      图源:全历史     参考文献: [1]夏梓言.《从文自传》:繁花,或少年[J].新阅读,2022(10):51-53. [2]王琳.人生这本大书——《从文自传》读后感[J].泉州文学,2017(12):78-80. [3]戴佳晨.《边城》是如何筑成的——读《从文自传》有感[J].作文新天地(初中版),2015(05):7-10. [4]董之林.《从文自传》与“边城”的意义[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90-94+111.DOI:10.13438/j.cnki.jdxb.2004.02.018. [5]沈从文.《从文自传》[M]. 北京: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8-11.
  • 0
  • 510
  • 1
  • 2
《傅雷家书》:他家暴儿子,写的家书却被奉为教育典范
《傅雷家书》被誉为“充满父爱的教子篇”,三十多年一直畅销不衰。 但令人惊诧的是,傅雷其实是个家暴孩子的“狼爸”,他将自己童年的惨痛经历重现在儿子身上,撞墙、捆绑、禁食……直到儿子出国留学,他才通过家信的方式反思自己的错误,他曾在开篇就主动忏悔,“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 家信的主人公就是傅雷的大儿子傅聪,是享誉全球的华裔钢琴家,被誉为“真正的钢琴诗人”,他在2020年12月28日死于新冠病毒感染,郎朗等众多国内钢琴大师都在第一时间表达了悼念。 因此,与其说《傅雷家书》是饱含人生哲理的教育圣经,不如说他是傅雷的自我忏悔,是父子破冰和解的最好记录。 图:钢琴家傅聪  图源:全历史 图:傅雷家书 一、谁的人生不是浮浮沉沉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 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可以了。 ——《傅雷家书》1954年10月2日 傅聪1934年出生于上海,从小爱听古典音乐,在8岁时就展现出了惊人的钢琴天赋,他拥有和贝多芬、莫扎特一样的“绝对音高”,光凭声音就能听出是什么音符。19岁时,傅聪受邀赴东欧各国演出,一时名声大噪,成为国际认可的钢琴家。1954年,傅聪受到波兰政府邀请,前去留学,并进入华沙国立肖邦音乐学院学习。 即使年少成名,但傅聪毕竟也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伙子,他在波兰向远在中国的父亲寄送了一封情绪低沉的信,说自己既不善于应付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缺乏冷静和勇气,又被练不熟的曲目弄得心烦意乱,希望父亲不要嫌弃自己的抱怨,并能回信告诉自己该怎么办。 图:傅聪弹钢琴  图源:全历史 傅聪收到信后接连写了三封回信,他先是连忙安抚儿子的情绪,“孩子不像父母诉苦那像谁诉呢?你来信里说的痛苦,我都能体会,我也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接着,他把人生比作起起伏伏的潮汐,有高潮和低潮乃是常态,只有平庸且碌碌无为的人才会觉得生活如死水一般平静。因此“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可以了。”   老是蒙着自己,不正视现实和自己的病根,而拖泥带水,不晴不雨地糊下去,只有给你精神上更大的害处。 该拿出勇气来,彻底清算一下。 ——《傅雷家书》1955年12月11日 他也在信中说,每个人的烦恼虽然是无法永久消灭的,消灭了一个还会有另一个,但不能因为这样就不处理眼前的烦恼。 应该产生一个烦恼,就挖一次根,勇敢地正视现实并彻底地分析感悟,如果不挖除干净,就会有些思想的,意识的,感情的渣滓积淀在心里,久而久之,反而成为一个沉重的大包袱,创造数不尽的新烦恼。当我们能够平静面对过去不好的回忆时,那就成功地战胜了烦恼,也战胜了懦弱的自己。   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效果反而好,精神上也可减少负担。 ——《傅雷家书》1954年9月21日 在傅聪忙于各种音乐比赛中时,他还经常写信向父母倾诉自己紧张的心情,因为年少成名而备受大众关注的他,面对比赛的结果更是倍感压力。傅雷便劝诫他不要有太重的得失心,成功与失败与否并不重要,当你以平常心面对时,比赛时的状态反而更好。   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傅雷家书》1954年4月21日 这句话是其实是傅雷对于傅聪的爱情教育。傅聪是一个在感情上比较早熟的人,他所在的音乐环境又让身边充满了既美丽、又有艺术教养的年轻女子,就连母亲都教育傅聪,“我觉得你的爱情不专,一个接着一个,在你现在的年龄上,不算少了。” 傅聪在经历了一次感情的挫折后慢慢地恢复了过来,父亲傅雷认为这次痛苦的经验能让他的心智变得更加成熟,这也是可以在艺术上获得更深领悟的一次好机会,所以他在信中说道,“爱情的苦汁早尝,壮年时代就可以比较冷静,这也不是一件坏事,经历这次尖锐的痛苦可以让你完成蜕变,很高兴你又度过了一关!” 字里行间,傅雷夫妇既指出了傅聪在感情上的不对之处,又没有过于片面地指责,而是从“度过人生难关”的角度帮助儿子开解情绪,这是一种多么开明且智慧的教育,放到现在看也并不过时。 图:傅雷    图源:全历史   二、学问好好做,恋爱好好谈   我一生中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 学问第一,艺术第一, 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 ——《傅雷家书》1954年3月24日 和每一位担心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一样,傅雷夫妇也希望孩子能够不被青春期的爱情的产生负面影响。 傅聪在去波兰留学前已经开始了一段恋情,傅雷就在儿子出国前的书信中提醒他,要让时间来考验双方的心意会不会改变,“你年纪尚小又出国在即,眼光和嗜好都还可能会变化,我在20岁出国前就和你妈妈订婚了,但在出国的4年里,对她的看法三番五次地改变,你可以用我的例子做一个参考,做出更谨慎的选择”。 同时,他也希望儿子能够不负国人和中国政府的期望,不能因为恋爱影响了艺术前途,于是傅雷用自己的爱情原则要求儿子做到“学问第一, 恋爱第二”,他是这样说的,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和儿子傅聪一样,傅雷也在20岁左右的年纪就一个人出国,他只花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学会了法语,并考入巴黎大学。“傅雷留学笔记”近年出现在傅雷纪念展览会上,与听课记录的潦草字迹截然不同,傅雷像速记员一样把老师的解说原原本本记录下来,有些地方连口气也保留,段落安排也极有心思,好像经过专业人士排版的学校教科书,他的认真向学在此表露无遗。   对终身伴侣的要求,正如对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样不能太苛,抚躬自问,自己又完美到什么程度呢? 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有了这三样,其他都可以逐渐培养。 ——《傅雷家书》1960年8月29日 傅聪在侨居英国伦敦后经常到各地登台献艺,他也由此结识了许多知名人士,这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小提琴大师耶胡迪·梅纽因。他和梅纽因的女儿弥拉也因此互生情愫,很快地发展成为恋人关系,当时,傅聪26岁,弥拉21岁。 傅聪便在不久后的家书中向父母透露了喜讯,傅雷夫妇顿时有着说不出的欢喜和兴奋。夫妇二人都在1960年8月29日给儿子写了回信,傅雷语重心长的给予准新郎傅聪许多“过来人”的建议: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自己都不完美就不要苛求别人”,“夫妇到后面会是一种知己的关系,恋爱时的高潮不会在婚后继续维持下去,只有温和、平静的感情方能持久”。 图:傅雷夫妇  图源:全历史 母亲则在信中夸赞弥拉是一个美丽、聪明、直率的好女孩,希望傅聪不可三心二意,要始终如一。好笑的是,母亲还告诫傅聪“以后再也不要怀念童年的初恋,不但想了无用,无意的流露还会增加现在爱人的误会,这是最犯忌的!”如此看来,父母对于傅聪的感情生活属实是操了不少心。   三、待人处事需要兼具智商和情商   只有傻瓜才自己碰了钉子方回头,聪明人看见别人吃亏便学了乖。 ——《傅雷家书》1961年7月7日 傅雷让儿子在和师友的交往中多留心去听一些“不入耳之言”,把他们对于自己的建议和批评记在心里,这样才能从中悟出许多道理。因为从古至今,没有一个人聪明到不需要听任何人的意见,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无论是家里人的奉劝还是其他人的批评,都需要重视并时时温习,只有这样才不会傻到自己屡屡碰钉子。   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的,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仍会了解的 ——《傅雷家书》1955年5月11日 傅聪在波兰留学时,师从70多岁的钢琴老师杰维茨基,学习了一段时间后,他想去苏联进修,因此就想放弃杰老师而找苏联教授指导。傅聪本想以“回国探亲”为借口换掉杰老师,但是傅雷认为这样做不妥,他觉得应该以诚恳和恭敬的态度向杰老师坦白想法。 “我一生做事,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绕圈子,躲躲闪闪反叫人疑心,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傅雷还教导傅聪如何礼貌的措辞,既能表达对杰老师的尊敬又能说明自己进一步求学的意愿,做人要真诚,待人要诚恳,这是傅雷反复教导儿子的人际交往的“智慧”。   一个人要做一件事,事前必须考虑周详。尤其是想丢开老路,换走新路的时候, 一定要把自己的理智做一个天平,把两条路放在盘里精密的称过。 ——《傅雷家书》1955年4月1日 在傅聪决定换掉杰老师之前,傅雷还专门提醒他:做决定前要平静客观地多方衡量,并用“天平称量法”全面思考后再做决定。 傅雷在天平的“甲盘”中列举了杰老师方面的7个问题,在“乙盘”列举了苏联教授的7个问题,同时,又列出了6个一般性的问题。傅聪在回信中依照父亲提出的这些问题,一一作了回答,最后通过比较得出了慎重的结论。 图:傅雷    图源:全历史 傅雷没有停留在“口头教育”,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深入剖析选择的利弊,最终让他自己思考后决定,一方面引导孩子在重大事情面前要理智思考,另一方面也引导他们养成了为自己负责的态度。 是什么让傅雷恍然醒悟?是什么让他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式?或许是儿子的离家激发了父亲的思念,或许是傅雷也在和自己的童年不断和解,但更重要的,或许是一封封往来书信的力量。 文字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会让我们在提笔前反思,在行文时斟酌,在回读中品味,家书也就对于孩子和家长都具有一种教育意义。 家族事记欢迎你在本平台留下属于家庭的文字,让自己有所感,让他人有所悟。 本平台还开通了出版回忆录、个人微传记、编修家谱业务,愿您和您的家人在此保留家族的专属回忆。     参考文献: [1]傅雷,朱梅馥,傅聪.傅雷家书(2018新版).译林出版社.2018.01 [2]刘洋.《傅雷家书》教育思想与艺术魅力简论[D].河南大学,2013. [3]李琳. 《傅雷家书》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6. [4]傅聪逝世,重读《傅雷家书》.南都周刊.引用于2022年12月10日: https://mp.weixin.qq.com/s/mqukCKoyDHS7ephfyp9iyA
  • 0
  • 1686
  • 0
  • 2
“三八”妇女节:见证“她力量”,构建幸福“家”
她,是妻子,是母亲;也可以是细腻医护、职场白领…… 她或许温柔,或许豪爽;或许在家中将大小事务安排得妥妥当当,或许在职场将自己的事业打理得蒸蒸日上。 她是多样的,美好的。 没有任何一个词可以定义她应该是怎样的,因为她可以有一千种姿态,展示自己作为妇女那份别具一格的美。 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暂时放下手中的忙碌,见证古往今来,无论是在自己的“小家”,还是祖国这个“大家”里,她凭着自己多样而出彩的“她力量”,为构建幸福“家”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她是家中默默奉献的母亲 在作家老舍一岁半时,父亲不幸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阵亡,留下母亲一人独立抚养他和兄妹三人,还要同时隐忍顾全父亲的寡姐(老舍的姑母),一个脾气极坏、喜爱吸鸦片、摸纸牌的女人。 为了养活这一家人,老舍的母亲白天洗一两大盆衣服,且毫不敷衍,即便是屠户送来的黑炭一样的布袜,她也要洗得雪白了才交还。夜里,她就和老舍的三姐抱着油灯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 她日复一日地靠着这些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双手终年都是“鲜红微肿”的,而她却没有一日闲下来好好休息过。 图: 重庆白象街老舍曾住过的小屋    图源:全历史 当老舍小学毕业,亲友们一致劝他去学门手艺为母亲分担生活压力时,母亲还是应允了他想要升学的请求。当时,老舍考入了师范学校,虽可以免除一些住宿、书籍等杂费,却需要交十元的入学保证金,这对于终日生活拮据的母亲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 然而,她还是咬着牙,“作了半个月的难”,终于将钱筹齐,含泪送老舍出了门。 后来,老舍的姑母去世,儿女都长大了,哥哥不在家,三姐已出嫁,老舍也终于在外出人头地。昔日热闹的家中只剩母亲一人,她每天一个人打理好从早到晚的各项事宜,在闲暇时,便倚在门边盼着儿女回来,也从不要求子女对她做出什么回报。 图:妇女和孩子   图源:全历史 老舍曾经感叹: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最会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吃亏,不斗气。 正因如此,老舍一家才能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安然越过生活的荆棘,老舍也才能心无旁骛地在热爱的领域驰骋,最终被载入文学的史册。 和老舍的母亲一样,世间大多数母亲为了家庭默默奉献着,只要儿女有出息,再苦再累都没有怨言。是她们,维系着整个家庭的和睦。 图: 写作中的老舍    图源:全历史  家里没有母亲,起码会少掉一半的烟火气;家中有了母亲,就有了安定、祥和、温暖,一间屋子也才能称之为“家”。自她当上母亲的那一刻,便成为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以自己的爱与力量长年累月地庇护着这个家,为家人遮风挡雨,孕育蓬勃生机。   她是疫情里大爱无疆的医护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国家」这个层次,她同样展示了不俗的成绩。 「女性的力量值得引以为傲。」张文宏说,不管是在中国抗疫期间还是全球协作中,女性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0年4月20日,《查医生援鄂日记》中文版进行全国首发,后被翻译成9种语言,在23个国家发行。 这是国内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援鄂医生亲历的抗疫日记,作者「查琼芳」,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图:各地支援湖北的医疗队到达武汉天河机场   图源:全历史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如洪水猛兽般席卷而来,武汉成为全国疫情源头也是情况最危急、最严峻的地区。 1月23日,武汉宣布关闭所有离汉通道; 1月24日农历除夕当晚,查琼芳着急地放下年夜饭的碗筷,告诉家人自己马上要加入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 听到这话的女儿,一声不吭地把自己锁在了房间。 女儿已经高三,正是需要家长倾注关爱、缓解学习压力的时期,然而,查医生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却时常要不分昼夜地处理紧急任务,救治命悬一线的患者。 尽管心怀愧疚,但是她后来回忆这件事说,“貌似也没讲什么特别的,这就是医生的日常,她也早就习惯我不在她身边了。” 前往武汉的路上,她和其他人一样充满了疑惑和忐忑。她暗下决心,既然来了,即使情况再艰险,也要担起这个重任,救助病人于水火之中。 到达武汉后,人员、物资、防护设备都极度紧缺,病毒随时都有可能潜入她体内。她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开始接受重症病房里潮水般侵袭而来的巨大压力: 她眼睁睁地看着白天状态还好的病人,夜里突然就离世了,这种巨大的挫败感令她喘不过气,但她愈挫愈勇,持续与队员们沟通制定高效治疗方案,一步步将病人救治存活率拉了上来; 她几乎一直在高强度工作,甚至有一次连上15个小时的夜班,基本每小时就要被叫醒一次; 因为不放心病人,她不敢取下口罩,一直穿着棉衣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睡觉,只为随时能起身救助…… 不仅如此,她还在每天珍贵的休息间隙发回一段日记,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抗疫前线的第一手资料。 图:某位女性医护人员防护服背后的文字    图源:全历史 这些真实而朴素的文字,记载了初期抗疫的艰辛、病毒的恐怖以及众多和她一样为抢救生命不惜一切代价的医务工作者等,成为了外界了解武汉疫情的窗口,也为大家送去了打赢疫情攻坚战的信心。 幸运的是,坚守67天后,疫情终于得到了有效遏制,武汉也迎来了复工复产的好消息。 3月31日,查医生带着武汉人民真挚的感激与祝福回到了上海。 “以后有机会,我会带着女儿一起回到武汉,带她去看东湖和樱花,带她去看我战斗过的地方。” 查琼芳说。 图:武汉东湖樱花    图源:Unsplash 查琼芳仅仅是千千万万大爱无疆的女性医务工作者的一个缩影。 2020年3月8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时公布:截至当日,派到武汉和湖北的医疗队已达4.26万人,女性医务人员有2.8万人,占到了整个医务人员医疗队的2/3。在肆虐的疫情期间,先天体力本就不如男性的她们毫不示弱,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即使在寒冷的冬日都能汗流浃背;她们可以一天不吃不喝,也不上厕所,只为争分夺秒地救治患者;她们集体“剃光头”,牺牲作为女性与生俱来的“爱美”之心,模糊了自己的性别意识,只为降低传染风险…… 正是她们,让我们的国「家」转危为安,令千万家庭得以恢复往日的天伦之乐。 图:武汉抗疫女医护     图源:全历史 当然,她还有很多角色无法在此一一展开。 在这个属于她们的节日,除了歌颂她们的伟大,我们更希望这个社会能给予她们更多平等的注视。当女性力量逐步崛起,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她们已经从那个不平等的旧社会迈出了历史性的一大步,而她们的脚步将永不停歇。作为一名具有独立精神内核的新时代妇女,她们未来渴望努力的方向,不再只有在自己的“小家”里扮演好一个合格的妻子或母亲,而是开启新征程,以自己磅礴的“她力量”,在国家层面上,为构建一整个幸福的“大家庭”而发光发热,绽放别样精彩!       参考文献: [1]葛丽.不易的人生 永恒的母爱-老舍《我的母亲》细读[J].名作欣赏.2020,(11).94-95 [2]正观新闻.母亲节:10位名家笔下的母亲,读懂温柔深厚的母爱.引用于2023年3月3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2215877126190632&wfr=spider&for=pc [3]陈国强. 抗疫中凸显女性的力量[J]. 新民周刊, 2020(44):2. [4]袁全、仇逸.医师查琼芳:66篇援鄂手记背后的故事.澎湃在线.引用于2023年3月7日: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6973885 [5]图片来源:全历史、unsplash
  • 0
  • 122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