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1347
0
“乡愁诗人”余光中:漂泊一生,不变的是那份炽热的家国情怀
时光故事汇

凭借一首短小精悍、动人心弦的《乡愁》,余光中为众人熟知。他的一生与漂泊为伴,创作了无数思乡主题的诗文作品,也因此被誉为“乡愁诗人”。他写的诗细腻而悠扬,疗愈了自己的内心,也诉说了无数闯荡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眷恋。而他的人生经历如一本厚重的古籍,与战火、分离、乡愁交织,散发着时代的沧桑与无奈。透过他的一生,我们也看到了在那个动荡年代里,一名作家是怎样穿过重重阻碍,矢志不渝地爱着自己的故土和亲人的。

 

童年的天空啊!看不到风筝,看到的是轰炸机”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名字中的“光中”取的是“光耀中华”之意。尚处于孩提时期的他,就不幸经历了日军侵华战争带来的巨大伤痛,在终日的战火之中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

在他九岁那年,爆发了南京大屠杀,母亲带着幼小的他为了逃避日军的追杀,躲进了一个佛寺内的垂帘里,命悬一线。所幸日军信佛,拜了佛像以后第二天便离开,他们也因此逃过一劫。尔后,他们辗转多地流亡,最终抵达重庆与父亲相聚。

1938年至1945年,余光中在重庆悦来街道度过七年青少年求学时期,即余光中《乡愁》描述的故乡。

中学时期的他生活在寄宿学校里,在那个天空里看不到风筝,只能看到各式各样的轰炸机的年代,母亲的来信是他最大的精神支柱。依靠着母亲坚定的守候与庇护,他才有了内心的安稳与踏实,才能专注于学习和创作。

一枚小小的邮票看似不起眼,却承载了乱世之下,他对母亲和故乡那浓厚的牵挂与思念。

图:邮票   图源:Unsplash

 

“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

余光中一生写了800多首诗,其中有100多首情诗专门写给妻子范我存。“新雪初霁,满月当空,你带笑地向我步来。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这句传颂至今的优美情话,出自余光中写给妻子的诗歌《绝色》。

他们的相识,始于余光中在重庆求学的那段日子。母亲带着余光中去远房亲戚家串门,初次见到比自己小三岁的表妹范我存,余光中便与她滔滔不绝地聊起了文学、绘画、爱好,两个人都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渐渐地,情投意合的两人感情越来越深,他们彼此认定对方就是自己此生的爱人,并私定了终身。

然而,造化弄人,1949年初,范我存随一个亲戚去了台湾,1949年7月,余光中随家人于迁居香港。他们心里明白,在当时那个充满未知数的年代,这一别,可能就是一辈子。

幸运的是,月老的红线最终还是将他们牵到了一起。1950年5月,余光中也跟随家人从香港来到了台湾。谁也没想到,他们会在这里意外重逢。这一刻,他们坚信,冥冥之中有命运的安排。所以,尽管余光中的父母因范我存常年患有肺病而强烈反对两人结婚,而范我存的父母也担心余光中一心扑在文学上,无暇照顾体弱的女儿,这对苦命鸳鸯最终还是凭着6年以来执拗的坚持让双方父母松了口。

1956年9月,余光中与范我存成婚。两年后,余光中与妻子分离赴美国进修,取得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后回台湾任教。

图:余光中与妻子范我存结婚照    图源:全历史

 

”这世界从你走后,变得已不能指认”

1958年,当余光中刚刚迎来成家立业的30岁,母亲却因积劳成疾,年仅53岁便离世,甚至没来得及见到他刚刚出生的女儿。

万分悲恸的他为母亲立了一块特别的墓碑,上面没有名字和照片,密密麻麻地刻着他为母亲作的诗歌《母难日》(包括《今生今世》、《矛盾世界》、《天国地府》三则),其中有一句令人为之动容:“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white cross on green grass during daytime

图:墓碑    图源:Unsplash

在泪光中,他犹记得中学时,每次离家返校,母亲都会像一座“望子石”一般伫立在山头,目送自己远去,一直守望著他走下山去绕过谷底,消失在另一座山后……

年少时的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在战火之中拼尽全力将他抚养长大,这种患难真情已经将母子二人紧密地联结在了一起。而等他终于有余力报答母亲时,母亲却溘然长逝。他终于切身体会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莫大遗憾,这个遗憾,只能用他的余生来消解。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长期以来,台湾与大陆虽只隔着一道海峡,却被切断了联系渠道:两岸人员往来和通邮、通航、通商全部中断,两岸同胞处于隔绝状态。1972年,望眼欲穿的余光中依然无法得知自己是否有希望返回大陆,坐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里,他终于借着手中的笔抒发了自己对未来的迷茫与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在短短20分钟内便写下了那首刻在无数人脑海中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这一首诗,也概括了他的一生:年少读书时与母亲靠着书信来往,成年后因去国外进修与妻子分隔两地,而立之年却遭遇母亲病逝的噩耗,年长后渴望落叶归根,却被“浅浅的海峡”阻隔。全诗由思念母亲、妻子到思念故土、家国层层递进,侧面展示了一位胸怀天下的伟大诗人坎坷而漂泊的一生,也引发了众多海外游子的共鸣。

1992年,他终于应邀回到大陆,看到了曾经魂牵梦绕的北京胡同、故宫和梁启超故居,那股阔别以久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2001年,他第一次到山东,见到了梦中的黄河。他蹲下身,摸了摸黄河水,感受到了故土的味道。回程,旁人都在清理鞋上的泥土,只有他视若珍宝一般,将泥土带回了台湾,等泥浆干成黄土后,他存放在盒子里并摆在书架上。

每到夜里,他仿佛听到了黄河的流水声,那是故乡的声音在呼唤他。

图:余光中    图源:全历史

2016年,余光中携手相识七十余年的妻子庆祝了60周年的“钻石婚”纪念。次年12月14日,他病逝于台湾高雄市,享年89岁。他的一生,折射了一个世纪的时代变迁。他在历经沧桑之后,依然坚定而热烈地爱着他的亲人、故土,用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诗文为一代又一代游子发出真挚的呐喊,这份炽热的家国情怀,令无数人大为感动,并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傅梅红. 身体的疏离与心灵的回归 ——余光中《乡愁》解读[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0(3):73-76. DOI:10.19717/j.cnki.jjus.2021.03.015.

[2]吴鹍. 论余光中诗歌创作中的中华文化因子--以文化身份认同为参照[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2(5):54-60.

[3]张昕. 从文学治疗功能解读余光中的乡愁诗[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1(3):64-66. DOI:10.3969/j.issn.1008-8024-B.2011.03.028.


0
0
1347
0
写留言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