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行业: -
教育经历: --
自我介绍: -
史铁生母亲的心路历程:当儿子突然瘫痪,“我”应该怎么办?
时光故事汇
当一位母亲一直引以为傲的儿子突然瘫痪失去行动能力,她应该怎么做?史铁生的母亲给出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答案:她用自己的细腻、温情和牺牲,将儿子从自杀边缘拉了回来,日复一日地甘当他的“双腿”,为他奔波游走,“寻医问药”。最终,他变得乐观积极、阳光自信,并走上了写作的道路。这一切,都诠释了母爱的神奇与伟大。 图:史铁生 图源:全历史   不管儿子变成什么样,在“我”心中永远是最优秀的 1951年,“我”的儿子史铁生出生于北京。中学时代就读于北京市重点中学清华附中的他,是全校女生心目中的“男神”,也是“我”最大的骄傲。 图:史铁生与母亲 图源:全历史 不仅在尖子生云集的学校里,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他还是个身强体健的“帅小伙”,篮球、乒乓球、排球样样精通。每次运动会都是他大展身手的时候,跳远和80米跨栏,他都拿过冠军。他对未来怀抱着满满的希望,但是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患有先天性脊柱裂的他在报名参加上山下乡后,由于持续性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引起并发症,后期又因有一次在山上放牛遭遇暴雨发高烧,送进医院后被诊断为脊髓炎。一年半的治疗完毕,他的双腿却失去了行走功能。 听到这个消息,“我”犹如遭到了晴天霹雳,他才21岁啊,就不得不在余生与轮椅为伴,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自由地跳跃、行走了。他曾经三次尝试自杀,万幸都被周围人及时发现并抢救回来了。“我”眼睁睁地看着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脾气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他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他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每当这时候,“我”只能悄悄地离开他的视线,躲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小心地听着动静,不知不觉,“我”也因为心疼而眼角湿润起来。等到过一会,他的气消了,“我”再轻轻地走进去收拾残局,装作云淡风轻的样子问他:“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然而,他每次都不出所料地发牢骚:“不,我不去!”并狠命的捶打着自己的双腿:“我可活什么劲儿!”“我”忙扑上去握住他的手:“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即使光芒不再,他依然是“我”心中最优秀的儿子。 “我”放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全心全意照顾他。为了治好他的双腿,“我”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四处求医问药,只要有一点点治愈的可能,“我”都会不遗余力地去尝试。 要让他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就要给他找点事情忙活起来。于是,“我”四处找人托关系,终于给他安排了一份在街道办的小工厂糊纸盒的工作。 虽然挣得不多,但当他把第一个月辛辛苦苦赚的工资19.5元递给“我”时,“我”感动得落泪了,因为,“我”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儿子的生活终于有盼头了。 发现铁生开始尝试写小说时,“我”欣喜若狂。“我”赶紧把生活的重心转移到支持他的写作上来,尽管对这方面不甚了解,“我”还是到处去为铁生借书、通过各种渠道咨询老师,只要他有个努力的方向,咱们做母亲的,肯定要想方设法为他圆梦。“我”从来不计较做的这些值不值得,因为这是做母亲的本能。   焦急不已,却又小心翼翼 双腿瘫痪以后,铁生喜欢一个人摇着轮椅去家附近的地坛。 每次他要动身,“我”就默默帮他上轮椅车,给他拿上出门必备的一些东西,然后看着他摇车拐出院子。有的时候,他已经拐出去好久了,“我”还一直愣在原地不知所措:他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又行动不便,“我”很怕他会出意外,恨不得立马追上去跟着他。但是“我”转念一想,在家待久了,他应该是想一个人独处,不想被人跟着的吧?罢了,就让他自己去吧,在那边转悠转悠,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看看书,挺好的,过会他还没回的话,“我”再去寻他便是。 每当他在外面呆了快一天都没回家,“我”都会坐立难安,他的车轮子不会卡在地砖间的缝隙了吧?地坛那么大,他会不会是迷路了找不到出口?他会不会被其他人嘲笑,进而陷入自卑之中一个人生闷气?他会不会一时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越想越害怕,不行,“我”得赶紧去寻他。 于是,“我”偷偷地来到了地坛公园里,寻一个摇着轮椅的少年。有的时候,“我”远远地就瞟见了他的背影,便放心地悄悄转身回去,不让他发觉;而另外一些时候,“我”四处张望还是看不到他,“我”急了,他可千万不能出事!于是,“我”逢人便问“你好,请问你看没看见一个摇轮椅的孩子?”路人纷纷摇头,那一刻,“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心里祈求上天保佑他平安无事。儿子啊,你知道吗,你的痛苦,在母亲这里会至少放大一倍,如果可以,只要你能好好活着,“我”宁愿瘫痪的是“我”。好在后来“我”在茂密的矮树丛里发现了他,也许他早已看到了“我”,但是出于男孩的倔强或羞涩,他没有叫“我”,这个年纪的男孩毕竟也想有独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我”没有权利去打扰他,只要确保他安全,我就放心了。 这园子很大,很静谧,但是“我”每次都无暇欣赏景色,只是步履匆匆地找着“我”的儿子。有他车辙的地方,一定也留下了“我”的脚印。“我”希望他能晓得,不管老天爷对他有多残酷,他的母亲永远都乐意做他的“双腿”,在他身后小心翼翼地呵护他。 图:史铁生和地坛 图源:全历史   对不起铁生,“我”不能带你去北海看花了 “我”平日喜欢侍弄一些花花草草,但是铁生瘫痪以后,便无暇顾及那些花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常常因肝病疼得整晚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我”心里明白,自己可能撑不了多久了。但是为了不让铁生担心,“我”在他面前从未表现出任何不适。 那天,“我”看到铁生又独自坐在窗前,看树叶被风吹得沙沙飘落,想到以后跟他一起出门的机会越来越少,“我”忙不迭地提议道:“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那一刻,“我”特别害怕他像之前那样不耐烦地拒绝“我”。 许是他也看出了“我”的哀求,回了一句“什么时候?”“我”瞬间惊喜不已,赶紧说服他明天跟“我”一起去北海看花,然后去“仿膳”吃他小时候最爱吃的豌豆黄儿。然而,“我”一激动,不下心说到当年带他去北海时,他把杨树花当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这类字眼对他来说可是大忌,我立马噤声,悄悄走出去了。 没想到,这一去,“我”就永远地失约了:“我”突然感觉到一股剧烈的疼痛,开始不受控制地大口吐着鲜血,“我”看到周围人把“我”抬上三轮车,送到了医院。“我”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连呼吸都有困难,直到最后,“我”的心揪在一起无比疼痛,“我”一直在想自己的儿子和女儿以后怎么办?谁来照顾可怜的他们?“我”用尽全力说道“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话未说完,便遁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 铁生,对不起,妈妈不能带你去北海看花了,也不能继续照顾你了,你和妹妹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图:菊花 图源:Unsplash 妈妈坚信,你的作家梦一定能实现,上天不会辜负每一个有才华又努力的人。 只是可惜,“我”等不到那一天了。 另外,“我”还没来得及对你说的是:不管你将来有没有成功,你永远是妈妈眼里最优秀的儿子,你是妈妈的骄傲。     参考文献: [1]孙智慧. 解读史铁生散文中的母亲形象[J]. 活力,2017(17):67. DOI:10.3969/j.issn.1007-6263.2017.17.060. [2]蒋长兰. 深沉的母爱,不尽的痛悔——论史铁生散文中母子感情双重错位的艺术魅力[J].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2(8):43-45. DOI:10.3969/j.issn.1008-8024.2012.08.022. [3]史铁生. 史铁生散文(插图珍藏版) [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4]史铁生. 合欢树[J]. 青年博览,2020(9):20-21.
  • 0
  • 1055
  • 0
  • 0
“乡愁诗人”余光中:漂泊一生,不变的是那份炽热的家国情怀
时光故事汇
凭借一首短小精悍、动人心弦的《乡愁》,余光中为众人熟知。他的一生与漂泊为伴,创作了无数思乡主题的诗文作品,也因此被誉为“乡愁诗人”。他写的诗细腻而悠扬,疗愈了自己的内心,也诉说了无数闯荡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眷恋。而他的人生经历如一本厚重的古籍,与战火、分离、乡愁交织,散发着时代的沧桑与无奈。透过他的一生,我们也看到了在那个动荡年代里,一名作家是怎样穿过重重阻碍,矢志不渝地爱着自己的故土和亲人的。   “童年的天空啊!看不到风筝,看到的是轰炸机”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名字中的“光中”取的是“光耀中华”之意。尚处于孩提时期的他,就不幸经历了日军侵华战争带来的巨大伤痛,在终日的战火之中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 在他九岁那年,爆发了南京大屠杀,母亲带着幼小的他为了逃避日军的追杀,躲进了一个佛寺内的垂帘里,命悬一线。所幸日军信佛,拜了佛像以后第二天便离开,他们也因此逃过一劫。尔后,他们辗转多地流亡,最终抵达重庆与父亲相聚。 1938年至1945年,余光中在重庆悦来街道度过七年青少年求学时期,即余光中《乡愁》描述的故乡。 中学时期的他生活在寄宿学校里,在那个天空里看不到风筝,只能看到各式各样的轰炸机的年代,母亲的来信是他最大的精神支柱。依靠着母亲坚定的守候与庇护,他才有了内心的安稳与踏实,才能专注于学习和创作。 一枚小小的邮票看似不起眼,却承载了乱世之下,他对母亲和故乡那浓厚的牵挂与思念。 图:邮票   图源:Unsplash   “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 余光中一生写了800多首诗,其中有100多首情诗专门写给妻子范我存。“新雪初霁,满月当空,你带笑地向我步来。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这句传颂至今的优美情话,出自余光中写给妻子的诗歌《绝色》。 他们的相识,始于余光中在重庆求学的那段日子。母亲带着余光中去远房亲戚家串门,初次见到比自己小三岁的表妹范我存,余光中便与她滔滔不绝地聊起了文学、绘画、爱好,两个人都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渐渐地,情投意合的两人感情越来越深,他们彼此认定对方就是自己此生的爱人,并私定了终身。 然而,造化弄人,1949年初,范我存随一个亲戚去了台湾,1949年7月,余光中随家人于迁居香港。他们心里明白,在当时那个充满未知数的年代,这一别,可能就是一辈子。 幸运的是,月老的红线最终还是将他们牵到了一起。1950年5月,余光中也跟随家人从香港来到了台湾。谁也没想到,他们会在这里意外重逢。这一刻,他们坚信,冥冥之中有命运的安排。所以,尽管余光中的父母因范我存常年患有肺病而强烈反对两人结婚,而范我存的父母也担心余光中一心扑在文学上,无暇照顾体弱的女儿,这对苦命鸳鸯最终还是凭着6年以来执拗的坚持让双方父母松了口。 1956年9月,余光中与范我存成婚。两年后,余光中与妻子分离赴美国进修,取得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后回台湾任教。 图:余光中与妻子范我存结婚照    图源:全历史   ”这世界从你走后,变得已不能指认” 1958年,当余光中刚刚迎来成家立业的30岁,母亲却因积劳成疾,年仅53岁便离世,甚至没来得及见到他刚刚出生的女儿。 万分悲恸的他为母亲立了一块特别的墓碑,上面没有名字和照片,密密麻麻地刻着他为母亲作的诗歌《母难日》(包括《今生今世》、《矛盾世界》、《天国地府》三则),其中有一句令人为之动容:“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图:墓碑    图源:Unsplash 在泪光中,他犹记得中学时,每次离家返校,母亲都会像一座“望子石”一般伫立在山头,目送自己远去,一直守望著他走下山去绕过谷底,消失在另一座山后…… 年少时的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在战火之中拼尽全力将他抚养长大,这种患难真情已经将母子二人紧密地联结在了一起。而等他终于有余力报答母亲时,母亲却溘然长逝。他终于切身体会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莫大遗憾,这个遗憾,只能用他的余生来消解。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长期以来,台湾与大陆虽只隔着一道海峡,却被切断了联系渠道:两岸人员往来和通邮、通航、通商全部中断,两岸同胞处于隔绝状态。1972年,望眼欲穿的余光中依然无法得知自己是否有希望返回大陆,坐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里,他终于借着手中的笔抒发了自己对未来的迷茫与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在短短20分钟内便写下了那首刻在无数人脑海中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这一首诗,也概括了他的一生:年少读书时与母亲靠着书信来往,成年后因去国外进修与妻子分隔两地,而立之年却遭遇母亲病逝的噩耗,年长后渴望落叶归根,却被“浅浅的海峡”阻隔。全诗由思念母亲、妻子到思念故土、家国层层递进,侧面展示了一位胸怀天下的伟大诗人坎坷而漂泊的一生,也引发了众多海外游子的共鸣。 1992年,他终于应邀回到大陆,看到了曾经魂牵梦绕的北京胡同、故宫和梁启超故居,那股阔别以久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2001年,他第一次到山东,见到了梦中的黄河。他蹲下身,摸了摸黄河水,感受到了故土的味道。回程,旁人都在清理鞋上的泥土,只有他视若珍宝一般,将泥土带回了台湾,等泥浆干成黄土后,他存放在盒子里并摆在书架上。 每到夜里,他仿佛听到了黄河的流水声,那是故乡的声音在呼唤他。 图:余光中    图源:全历史 2016年,余光中携手相识七十余年的妻子庆祝了60周年的“钻石婚”纪念。次年12月14日,他病逝于台湾高雄市,享年89岁。他的一生,折射了一个世纪的时代变迁。他在历经沧桑之后,依然坚定而热烈地爱着他的亲人、故土,用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诗文为一代又一代游子发出真挚的呐喊,这份炽热的家国情怀,令无数人大为感动,并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傅梅红. 身体的疏离与心灵的回归 ——余光中《乡愁》解读[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0(3):73-76. DOI:10.19717/j.cnki.jjus.2021.03.015. [2]吴鹍. 论余光中诗歌创作中的中华文化因子--以文化身份认同为参照[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2(5):54-60. [3]张昕. 从文学治疗功能解读余光中的乡愁诗[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1(3):64-66. DOI:10.3969/j.issn.1008-8024-B.2011.03.028.
  • 0
  • 1345
  • 0
  • 0
在周杰伦的歌里,我触摸到了亲情的温度
时光故事汇
好的音乐,可以引发共鸣,治愈心灵,赋予人温暖与力量。在周杰伦的歌里,透过只言片语的歌词和淡淡的旋律,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亲人的浓厚的挚爱、牵挂和思念。那些动人的歌曲背后,是一个个饱含着温情的故事,这些故事就发生在我们周围,而我们也是故事的主角。 听着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我们脑海中仿佛看到了曾经的周杰伦,也看到了曾经的我们,是如何在亲情的包围下,遇见一个越来越美好的未来。   听妈妈的话,才能好好长大 小朋友 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为什么 别人在那看漫画 我却在学画画 对着钢琴说话 ——周杰伦《听妈妈的话》 杰伦4岁读幼稚园时,妈妈叶惠美把他送到淡江山叶幼儿音乐班学钢琴。没想到平时活泼好动的杰伦一站到钢琴前,竟变得出奇地安静,而且老师弹奏了一遍的乐曲,他马上就能复弹出来。 这可把杰伦妈妈激动坏了,心想:我儿子这么天赋异禀,不就是未来的莫扎特吗?这就是砸锅卖铁都得把他培养起来啊! 于是,尽管家境平平,自己和丈夫都只是普通中学老师,杰伦妈妈却大手一挥,不顾丈夫的劝阻,要用家里几乎全部的积蓄给儿子买钢琴,还要请专业老师来给儿子做辅导。 于是幼年的杰伦,自此开启了他“悲惨”的童年:眼巴巴地看着小伙伴在开心看漫画,自己却只能学画画、练钢琴。他每天都得练琴至少2个小时,不想练琴的时候,老妈就拿着藤条站在背后,用武力逼着他乖乖就范。妈妈为他找的钢琴老师也很严厉,只要一弹错、不专心或是回家没练琴,老师都能马上发现并批评,导致小杰伦每次一想到要上他的课,就害怕得不行。别人的童年有漫画、洋娃娃、模型车、一堆可以一起玩闹的小伙伴,他却只能与钢琴“相依为命”,太孤独想找人说话的时候,也只能对着琴喃喃自语。 图:周杰伦童年照      图源:全历史   长大后我开始明白 为什么我 跑得比别人快 飞得比别人高 ——周杰伦《听妈妈的话》 也正是因为儿时打下如此深厚的音乐功底,他才能牢牢抓住那个机会:在老板吴宗宪给他的十天时间里,靠着一大箱方便面,把自己关在房里创作了整整50首歌,最终靠着其中10首歌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Jay》,从此一炮而红,走上了天王巨星之路。成名以后,周杰伦在谢霆锋制作的电视节目里,毫不费力地依次用苹果、香蕉和菠萝弹奏出了一首首经典乐曲,引得谢霆锋惊叹不已;在另一档娱乐节目,他现场邀请几名观众上台随意弹奏了几个音符,然后在短短几分钟时间内,用这些音符编出了一首动听的乐曲,令众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年幼时,他羡慕别人可以无忧无虑地玩耍;长大后,别人羡慕他有这么出众的音乐才华。 他终于明白,妈妈对他的严厉管束背后,是隐忍的母爱和望子成龙的深谋远虑。 图:弹钢琴的周杰伦 图源:全历史   在他的歌里,弥漫着动人的亲情 在当时那个几乎所有流行歌曲都在讲述爱情的时代,周杰伦却不拘一格,以家与亲人为题材,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并获得了大众如潮般的追捧:有以他妈妈的名字命名的专辑《叶惠美》、歌曲《爷爷泡的茶》《外婆》《稻香》等。 听《爷爷泡的茶》,你会看到白发苍苍的爷爷,穿着长衫,坐在樟木茶桌前,徐徐拿起陶壶,对着盖碗里弥香的茶叶,淋上刚滚过的水,缕缕茶香扑鼻而来。爷爷端起一杯茶笑盈盈地递给你,你接过茶杯,在氤氲的水汽中,仿佛进入了爷爷曾给你讲述的那些久远的故事画面里…… 图:沏茶    图源:Pexels 听《外婆》,你会看到每次跟着爸妈回到外婆家,外婆精心准备了一大桌菜,眉开眼笑地看着你们吃着。然而,匆匆吃完饭后,爸妈塞给外婆六百块就打算离开,当他们拉着你的小手走向门口,你回头看到外婆转过头,一个人落寞地坐在饭桌旁悄悄地擦眼泪,“她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六百块/比你给的还简单”…… 图:正在擦眼泪的老人   图源:Unsplash 听《稻香》,我们仿佛回到了儿时奔跑过的稻田:金色的夕阳余晖下,微风和煦,稻香扑人,少时的你伴着虫鸣、哼着儿歌一路奔跑过溪流、稻田,最终回到了那个温馨的小屋,妈妈已经做好了一顿热气腾腾的三菜一汤,爸爸还在认真修理被你昨天摔坏的玩具…… 图:夕阳下的田间小屋    图源: Unsplash 其实,创作《稻香》这首歌的初衷是为了鼓励2008年刚刚经历汶川大地震的灾民。 对这个世界如果你有太多的抱怨 跌倒了就不敢继续往前走 为什么人要这么的脆弱堕落 请你打开电视看看 多少人为生命在努力勇敢的走下去 ——周杰伦《稻香》 当年的汶川8级大地震让无数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身体或者心灵都受到了重创,有很多人在那一刻被突如其来的打击折磨得一度想要放弃生命。而周杰伦为了鼓励灾区人民拥抱新的开始,创作了这首《稻香》。凭借着朗朗上口、元气十足的歌词和轻快悦耳的旋律,它直击了无数人的心灵,让他们从中汲取了重新站起来的能量,为了自己最珍视的家和亲人,他们终于选择继续勇敢前行。 接受《人物周刊》采访时,周杰伦曾表示,《稻香》这首歌也是为了告诉那些去城市打拼的孩子,不要觉得只有“衣锦”才能“还乡”,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其实父母在意的并不是这些,只要孩子能回家看看,他们就很知足了,因为再不回家,父母都老了。 就像他在歌里唱到的:“功成名就不是目的/让自己快乐快乐这才叫做意义”,人生中比功成名就更重要的事还有很多很多,自己可以活得快乐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 在周杰伦的歌里,亲情如同85摄氏度的开水,水温恰到好处,正好可以用来泡一壶醇香的名为“家”的新茶。 正如他的歌词所说,家代表着最初的美好。家是你的原点,是你梦开始的地方,它目睹着你从嗷嗷待哺的婴儿一天天成长为可以自由奔跑的少年,接着背起行囊奔赴远方;家也是你的终点,一切在外的打拼也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能以自己的成就让家中的父母、亲人绽开笑颜,为他们提供体面甚至优渥的生活。然而,在奋斗之余,也不要忘了时不时回家看看,因为家是一个无可取代的地方,那里有你长大后再也回不去的童年,有永远最爱你的亲人,有你难以割舍的那份关怀与美好。 周杰伦用音乐留下了永恒的记忆,而我们也可以用文字定格那些难忘的瞬间。欢迎登录家族事记网站,记录自己与家人之间专属的美好记忆。     [1]周杰伦.[人物]周杰伦:D调的华丽[J]. 青年文摘,2005(02). [2]王笑楠.论周杰伦"中国风"歌曲的怀旧情结[J]. 中州学刊,2008(3):224-226. DOI:10.3969/j.issn.1003-0751.2008.03.057.
  • 0
  • 502
  • 0
  • 0
“三八”妇女节:见证“她力量”,构建幸福“家”
时光故事汇
她,是妻子,是母亲;也可以是细腻医护、职场白领…… 她或许温柔,或许豪爽;或许在家中将大小事务安排得妥妥当当,或许在职场将自己的事业打理得蒸蒸日上。 她是多样的,美好的。 没有任何一个词可以定义她应该是怎样的,因为她可以有一千种姿态,展示自己作为妇女那份别具一格的美。 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暂时放下手中的忙碌,见证古往今来,无论是在自己的“小家”,还是祖国这个“大家”里,她凭着自己多样而出彩的“她力量”,为构建幸福“家”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她是家中默默奉献的母亲 在作家老舍一岁半时,父亲不幸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阵亡,留下母亲一人独立抚养他和兄妹三人,还要同时隐忍顾全父亲的寡姐(老舍的姑母),一个脾气极坏、喜爱吸鸦片、摸纸牌的女人。 为了养活这一家人,老舍的母亲白天洗一两大盆衣服,且毫不敷衍,即便是屠户送来的黑炭一样的布袜,她也要洗得雪白了才交还。夜里,她就和老舍的三姐抱着油灯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 她日复一日地靠着这些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双手终年都是“鲜红微肿”的,而她却没有一日闲下来好好休息过。 图: 重庆白象街老舍曾住过的小屋    图源:全历史 当老舍小学毕业,亲友们一致劝他去学门手艺为母亲分担生活压力时,母亲还是应允了他想要升学的请求。当时,老舍考入了师范学校,虽可以免除一些住宿、书籍等杂费,却需要交十元的入学保证金,这对于终日生活拮据的母亲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 然而,她还是咬着牙,“作了半个月的难”,终于将钱筹齐,含泪送老舍出了门。 后来,老舍的姑母去世,儿女都长大了,哥哥不在家,三姐已出嫁,老舍也终于在外出人头地。昔日热闹的家中只剩母亲一人,她每天一个人打理好从早到晚的各项事宜,在闲暇时,便倚在门边盼着儿女回来,也从不要求子女对她做出什么回报。 图:妇女和孩子   图源:全历史 老舍曾经感叹: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最会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吃亏,不斗气。 正因如此,老舍一家才能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安然越过生活的荆棘,老舍也才能心无旁骛地在热爱的领域驰骋,最终被载入文学的史册。 和老舍的母亲一样,世间大多数母亲为了家庭默默奉献着,只要儿女有出息,再苦再累都没有怨言。是她们,维系着整个家庭的和睦。 图: 写作中的老舍    图源:全历史  家里没有母亲,起码会少掉一半的烟火气;家中有了母亲,就有了安定、祥和、温暖,一间屋子也才能称之为“家”。自她当上母亲的那一刻,便成为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以自己的爱与力量长年累月地庇护着这个家,为家人遮风挡雨,孕育蓬勃生机。   她是疫情里大爱无疆的医护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国家」这个层次,她同样展示了不俗的成绩。 「女性的力量值得引以为傲。」张文宏说,不管是在中国抗疫期间还是全球协作中,女性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0年4月20日,《查医生援鄂日记》中文版进行全国首发,后被翻译成9种语言,在23个国家发行。 这是国内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援鄂医生亲历的抗疫日记,作者「查琼芳」,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图:各地支援湖北的医疗队到达武汉天河机场   图源:全历史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如洪水猛兽般席卷而来,武汉成为全国疫情源头也是情况最危急、最严峻的地区。 1月23日,武汉宣布关闭所有离汉通道; 1月24日农历除夕当晚,查琼芳着急地放下年夜饭的碗筷,告诉家人自己马上要加入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 听到这话的女儿,一声不吭地把自己锁在了房间。 女儿已经高三,正是需要家长倾注关爱、缓解学习压力的时期,然而,查医生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却时常要不分昼夜地处理紧急任务,救治命悬一线的患者。 尽管心怀愧疚,但是她后来回忆这件事说,“貌似也没讲什么特别的,这就是医生的日常,她也早就习惯我不在她身边了。” 前往武汉的路上,她和其他人一样充满了疑惑和忐忑。她暗下决心,既然来了,即使情况再艰险,也要担起这个重任,救助病人于水火之中。 到达武汉后,人员、物资、防护设备都极度紧缺,病毒随时都有可能潜入她体内。她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开始接受重症病房里潮水般侵袭而来的巨大压力: 她眼睁睁地看着白天状态还好的病人,夜里突然就离世了,这种巨大的挫败感令她喘不过气,但她愈挫愈勇,持续与队员们沟通制定高效治疗方案,一步步将病人救治存活率拉了上来; 她几乎一直在高强度工作,甚至有一次连上15个小时的夜班,基本每小时就要被叫醒一次; 因为不放心病人,她不敢取下口罩,一直穿着棉衣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睡觉,只为随时能起身救助…… 不仅如此,她还在每天珍贵的休息间隙发回一段日记,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抗疫前线的第一手资料。 图:某位女性医护人员防护服背后的文字    图源:全历史 这些真实而朴素的文字,记载了初期抗疫的艰辛、病毒的恐怖以及众多和她一样为抢救生命不惜一切代价的医务工作者等,成为了外界了解武汉疫情的窗口,也为大家送去了打赢疫情攻坚战的信心。 幸运的是,坚守67天后,疫情终于得到了有效遏制,武汉也迎来了复工复产的好消息。 3月31日,查医生带着武汉人民真挚的感激与祝福回到了上海。 “以后有机会,我会带着女儿一起回到武汉,带她去看东湖和樱花,带她去看我战斗过的地方。” 查琼芳说。 图:武汉东湖樱花    图源:Unsplash 查琼芳仅仅是千千万万大爱无疆的女性医务工作者的一个缩影。 2020年3月8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时公布:截至当日,派到武汉和湖北的医疗队已达4.26万人,女性医务人员有2.8万人,占到了整个医务人员医疗队的2/3。在肆虐的疫情期间,先天体力本就不如男性的她们毫不示弱,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即使在寒冷的冬日都能汗流浃背;她们可以一天不吃不喝,也不上厕所,只为争分夺秒地救治患者;她们集体“剃光头”,牺牲作为女性与生俱来的“爱美”之心,模糊了自己的性别意识,只为降低传染风险…… 正是她们,让我们的国「家」转危为安,令千万家庭得以恢复往日的天伦之乐。 图:武汉抗疫女医护     图源:全历史 当然,她还有很多角色无法在此一一展开。 在这个属于她们的节日,除了歌颂她们的伟大,我们更希望这个社会能给予她们更多平等的注视。当女性力量逐步崛起,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她们已经从那个不平等的旧社会迈出了历史性的一大步,而她们的脚步将永不停歇。作为一名具有独立精神内核的新时代妇女,她们未来渴望努力的方向,不再只有在自己的“小家”里扮演好一个合格的妻子或母亲,而是开启新征程,以自己磅礴的“她力量”,在国家层面上,为构建一整个幸福的“大家庭”而发光发热,绽放别样精彩!       参考文献: [1]葛丽.不易的人生 永恒的母爱-老舍《我的母亲》细读[J].名作欣赏.2020,(11).94-95 [2]正观新闻.母亲节:10位名家笔下的母亲,读懂温柔深厚的母爱.引用于2023年3月3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2215877126190632&wfr=spider&for=pc [3]陈国强. 抗疫中凸显女性的力量[J]. 新民周刊, 2020(44):2. [4]袁全、仇逸.医师查琼芳:66篇援鄂手记背后的故事.澎湃在线.引用于2023年3月7日: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6973885 [5]图片来源:全历史、unsplash
  • 0
  • 122
  • 0
  • 0
超级版“六边形战士”谷爱凌:家族传承给我的精神,远比财富更重要
时光故事汇
今年2月8日,是谷爱凌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摘得自己首枚冬奥金牌一周年的日子。她发文回忆:“一年前的今天,我打破了自己的界限,成为了奥运会大跳台历史上第一个金牌获得者。感恩滑雪不仅改变了我的人生,更让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鼓励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年朋友们去追求热爱,成为更好的自己。感谢你们对我的支持。” 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谷爱凌凭借出类拔萃的高分获得金牌,她的名字也在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人们在惊叹于她高超的滑雪技术之时,也被她优异的学业成绩、接受采访时高情商的回复深深感染,人们不禁开始好奇,这个年仅18岁的小姑娘背后有着一个怎样的家族?她为何可以活成人人羡慕的超级版“六边形战士”,在人生的多个领域都做到出类拔萃,近乎完美? 图:谷爱凌    图源:全历史   家族传承给了我拼搏奋进的精神 其实谷爱凌的祖父辈就已是精英,她的外公谷振光是中国住建部最受赞誉的首席电气工程师,且运动基因发达,年轻的时候是运动员,一直到晚年还保持着运动的习惯。75岁高龄时,还参加了大学足球队,学习滑雪、打高尔夫。谷爱凌的“奶奶”冯国珍(单亲家庭的原因,谷爱凌总是称呼外婆冯国珍为奶奶),毕业于上海交大,是交通运输部的退休干部,原交通部体改司高级工程师,年轻时是上海交大的女篮名将,身体素质一流,80多岁还能坚持跑步。 谷爱凌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便离婚了,她的父亲是哈佛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母亲谷燕也是一名十分优秀的学霸:毕业于我国顶尖学府北京大学,22岁去美国斯坦福大学留学学习金融,并留在华尔街投行工作。接着她自己创办了一家风投公司,是妥妥的女强人。当然,除了事业非常出色,她也遗传了祖辈的运动基因:因为热爱滑雪,她甚至直接把自己练成了滑雪教练。 谷爱凌7岁时,面临着两个选择:一个是很多女性会选择的竞速,另一个则是基本上被男性占领的领域——滑雪。有统计表明,滑雪在造成膝盖韧带损伤的三大高风险运动中排名第一。在训练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膝关节损伤、扭伤、摔伤、关节韧带拉伤、挫裂伤等。出于安全性考虑,母亲和奶奶也曾劝阻过谷爱凌,但她还是毅然选择了滑雪这项高危运动,因为她早已立志,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女性也可以在男性“统治”的领域拥有出色的表现。 于是,在其他孩子正在温室里玩耍时,8岁的她就毅然进入滑雪队,开始日复一日地在冰天雪地里接受各种艰苦卓绝的训练。从10岁起,她就拿遍了全美13岁以下年龄组的各项滑雪赛事的冠军。为了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她需要接受之后长达20个月的滑雪训练,所以不得不加速学业,成为她所在高中历史上首位提前一年毕业的学生。由于当时疫情严重,大学入学考试在美国多次取消,她只能辗转去日内瓦参加考试。考试当天下雨打不到车,为了抵达考场,她在雨中奔跑了一公里。尽管如此,她的发挥依然出色,获得了1580分(满分1600)的优异成绩,高于世界上99.8%的考生。 图:滑雪中的女性    图源:unsplash 她也曾表示:“我一点也不轻松,每天早上9点到晚上9点一直在训练,期间只能睡10分钟。3个小时的训练量,我最多要滑50趟,非常非常累。但我不想强调这些,因为我是运动员,成绩不好就要努力,艰苦是应该的。” “至于天赋,或许只是1%。但我想让所有人知道的是,我不是只靠天赋,否则就太不公平了,因为我非常非常努力。” 和很多家庭富足的孩子不一样的是,她从未仗着自己的良好家世而觉得自己理应拥有特权或是高人一等,对自己的定位只是一名用实力说话的运动员。在纪录片《谷爱凌,我,18》中,刚刚13岁的她在参加完前一场比赛后大病一场,身体极其难受,持续发烧并且嗓子疼到大哭,吃药后也不见好转。然而,昏睡一整晚、身体稍微恢复一点之后,她便马上坐在电脑前认真研究起下一场比赛的赛前资料。当谷妈妈心疼地安慰道:“你还生病着,再说咱们之前没跳过这种跳台,所以先适应就行”,谷爱凌却不假思索地回复:“比赛的时候人家不管谁跳过没跳过”。 这就是谷爱凌,永远全力以赴,从不为自己寻求不努力的借口或托词。尽管曾三次摔成脑震荡,数次骨折,甚至摔断过锁骨和手臂,她依然热爱着自己的这份事业,从不被骇人的伤痛、残酷的竞技击垮。 试问,大部分抱怨“她一出生就在罗马”的人,真的能做到拥有她的家境时,还能像她这样全力拼搏,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磨砺吗?大部分人其实都做不到。是的,她一出生便拥有优渥的生活条件,她完全有资本“躺平”,依托家族背景做一个岁月静好的“小公主”,但是家族传承下来的坚毅与拼搏奋进的精神,令她遵从自己的内心,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相比而言最艰难的那一条路,并坚持不懈地追求着自己的个人价值。   “祖母给了我追求胜利的动力和渴望,而妈妈给了我去实现的工具。” 谷爱凌曾在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说,妈妈和奶奶是她迄今为止生命中影响最大的两个人,“她们就是‘充满能量的女性’定义本身,极致典范。” 当谷爱凌钢琴刚刚考到三级,奶奶便夸她“弹得跟十级一样好”;当谷爱凌参加跑步比赛暂列第二名时,奶奶便带着一群人在旁边大喊“Eileen NO.1,Eileen NO.1!”。在谷爱凌跨越人生中的一道道障碍时,谷奶奶一直都在她身后,信心满满地鼓励着她力争上游。 做什么事都要竭尽全力做到最好,这是奶奶对谷爱凌长久以来的教育理念。因此,谷爱凌明白了,只要决心做一件事,就要全力以赴,追求卓越,而奶奶对她热情洋溢的加油打气,是她自信心的来源和奋斗下去的不竭动力。 生活在这样一个高学历世家,谷爱凌从小就有着无形的压力。因为爷爷和妈妈都是斯坦福大学毕业的,好强的她在6岁时,便立志要考上斯坦福大学。 图:斯坦福大学外景    图源:全历史 谷妈妈听到这话却并没有喜出望外,而是淡淡回道,没必要非要上斯坦福,无论上什么学校,只要你自己喜欢就行。但是有一点,就是一辈子不要放弃学习。豁达开明的谷妈妈让谷爱凌在幼年就明白了:读书最重要的是遵从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而不是为了学校的名头而读,也一定不要被家人之前的履历所束缚。每个人都是独立且独特的个体,而你喜欢什么,能不能为之持续不断地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妈妈带给她的这一理念也贯穿了谷爱凌之后的人生旅程,并升华成为了她信奉的人生信条之一。她曾说过“我不是为了比奥运会而滑雪,我最初做这些事情是因为我喜欢,然后顺便开始比赛,顺便开始赢,这让我更喜欢它,再接着去做。”“同样,我也不是为了考斯坦福而学习。” 热爱冰雪运动的谷妈妈,即使只是孩子的陪练,也并未对自己放宽要求。谷爱凌也曾表示,她的妈妈是唯一能在陪练中跟上运动员速度的家长。每个周末,谷妈妈都会开车八个小时,带谷爱凌去训练场滑雪,这种强大的毅力和决心,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而每当谷爱凌选择一件事,谷妈妈都会教她将这件事一步一步分解,如何利用科学的步骤达成目标,并沉浸其中地去完成它。 谷妈妈教会了谷爱凌,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首先是热爱,其次是科学分解,最后是专注。 在女性体育ESPNW峰会接受采访时,记者提到她代表中国参加冬奥会的选择引起了广泛争议,问到她对此的感受,她从容不迫地答道: “大家都会有自己的看法,这世上没有对和错,只有你的目的是什么。我的目标就是以我自己的方式让世界变得更好,如果有人不认同,没关系,那我鼓励他们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让世界更好。” 无论在什么场合,她总能凭借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见地、滴水不漏的措辞机智地回答各种刁钻的问题。窥一隅而见全貌,只言片语的背后,展露了她作为一名高知女性接受过的良好家庭教育和由此得来的开阔眼界、闪光的人格魅力。   见贤思齐,传承宝贵的家族资源 袁采《世范》中曾有一句话,可与君共勉:贤者能自反,则无往而不善;不贤者不能自反,为人子则多怨,为人父则多暴。 很多人往往很乐意将他人的成功归结于阶级、家境、财富等外在条件,以此来侧面为自己的碌碌无为开脱,这是一种很省事而又不易被反驳的理由。然而,这世上具备这些优越条件却依然失败的人,或是不具备这些优越条件而依然成功的人比比皆是,有的人却选择充耳不闻或选择性失忆。为什么要立榜样?为什么要自我反省?为什么要学习成功人士身上的闪光点?因为他们之所以成功,必然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即使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能从榜样身上学到一点点长处来不断完善自身,比昨天的自己更进一步,就已经是一大幸事了。 谷爱凌的家族传承的不仅是物资财富,更重要的是优秀的学习、运动基因,上一代人的学识眼界、经验资源等,而谷爱凌的专注、自律、坚毅、韧性与这些传承息息相关。这些难能可贵的品质,不需要一分钱,却是可以伴随一个人终生的无价之宝。我们可能在物质上无法与谷爱凌匹敌,但她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方式,我们完全可以拿来好好揣摩借鉴,并积极吸纳其中的精神养分,让自己这株“禾苗”生长得越来越旺盛,也让我们的后代能传承这些优良的资源,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冯冀. 《谷爱凌:我,18 (2022)》. [Z/OL]. 腾讯视频. 引用于2023年2月5日:https://v.qq.com/x/cover/mzc00200t8durr8/f0042ubg7vo.html [2]思源谈生活.《谷爱凌晒出“全家福”,祖孙三代都是精英美女,妈妈谷燕也很优秀》.网易.引用于2023年2月7日:https://m.163.com/dy/article/H7MK18DD0552ZD78.html
  • 0
  • 289
  • 0
  • 0
刘慈欣:“我的坚持,都源于父亲这几句话”
时光故事汇
今年可谓是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影视元年”,电影《流浪地球2》的上映斩获春节档票房排行榜第一,电视剧《三体》播出,拿下豆瓣评分8.3的高分,同时,根据他的另外三部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全频带阻塞干扰》《超新星纪元》《微纪元》,也已经通过备案、立项,正在筹备之中。 很多人都会好奇,一个成长于山西阳泉这座边远小城、在娘子关电厂这样偏僻的地方当工程师的人,是如何创下了连续八年斩获中国科幻文学最高奖“银河奖”的纪录,成为“当代中国科幻第一人”的。 图:《三体》荣获银河奖   图源:全历史   让我们走进刘慈欣的少年时代,发掘他封存在记忆里的那些模糊的往事,探究他的成长经历是如何影响到他的科幻之路的。   “我是一个喜欢进取精神的人,或许跟我童年时候文化的贫乏有关。” 刘慈欣出生于北京,当时处于“文革”时期,在他三岁时,他的父亲,因为一封信,就从北京煤炭设计院,被下放到山西阳泉当了煤矿工人,母亲也从复员军人变成了小学教师。后来,常年的井下工作令他的父亲积劳成疾,在65岁便去世了。刘慈欣成长在这种颠沛流离的动荡时期,早早地目睹了人性最丑恶的一面,由此也激发了他执笔向生活抗争的欲望。 图:矿井内景  图源:Pexels 在当年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受生活条件所限,刘慈欣的童年并没有多少可以津津乐道的趣事,他跟其他的小男孩一样顽皮,自制过火枪、弹弓,还打过群架。他也曾下过几次矿,亲眼目睹了井下恶劣的环境,这段经历也在他的作品《地火》中有所体现:主人公刘欣的父亲是矿工,因长期在井下工作,煤灰附着在肺里造成尘肺,最后被活活憋死。 1970年4月24日,刘慈欣7岁。那天晚上,他在故乡河南省罗山县的村庄前,和一群人仰望着夜空,看到了漆黑的天幕中,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大人说人造卫星和地球不一样,它是在地球之外飞。这对于当时饥肠辘辘、精神生活贫瘠的他来说,是一种强烈的震撼。 这段难忘的经历也被他写进了《三体》英文版后记中,作为《三体》这本书的溯源。 图:东方红一号卫星   图源:全历史 后来,他在读了《十万个为什么》之后,第一次知道了“光年”这个概念。巨大的恐惧和敬畏将他吞噬,他也自此发现自己拥有一种特殊的能力:“那些远超出人类感官范围的极大和极小的尺度和存在,在别人看来就是数字而已,而在我的大脑中却是形象化的,我能够触摸和感受到它们,就像触摸树木和岩石一样。” 正是这种独特而真实的感受,促使他挣脱了童年时文化的贫乏,陷入到一个全新的、充满未知和探索的世界。   “我的坚持,都源于父亲这几句话” 刘慈欣自幼喜欢看书,当小学老师的妈妈也会给他买各种课外书,鼓励他在书中积累知识,开拓眼界。那个年代的很多书都是繁体字,看书的时候,他的手边放本字典,边查边看,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一天,刘慈欣在家里翻找书的时候,发现父亲床下有一个小木箱,里面有厚厚一摞自己从未听说过名字的书:《地心游记》《太空神曲》《仙女座星云》《寂静的春天》……那是他与科幻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他顿时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地翻阅起来。 第一次读到《地心游记》时,他就像被一块磁铁牢牢地吸引住一样,“一下子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就像是寻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感觉这本书就是为我这样的人写的,……感觉就好像在一个黑屋子里,被一下子打开了窗户”。父亲告诉他:“这叫‘科学幻想小说’,是有科学根据的创作。”他表示“我的坚持,都源于父亲这几句话。” 图:《从地球到月球》《地心游记》《海底两万里》三部名著      图源:全历史 因为父亲简短的几句话,他对科幻小说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那就是要将科学与创作紧密结合,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虚构出让人读起来无比真实的故事。就如同此刻读的《地心游记》一样,能让读者痴迷和向往于书里构建的各种场景里,仿佛置身其中一样。 那时候还处于特殊时期,这类书被归为“毒草”,可以说是人们的阅读禁忌。父亲知道刘慈欣爱看这些书,便也不再一味地阻拦,表现出默许的样子。由此,刘慈欣才有机会挣脱时代的桎梏。靠着父亲从北京带回的这摞书,他冲破了以往的重重认知障碍,朝着天马行空的宇宙展开了盛大的探索。 自此以后,如同龟裂已久的大地突然迎来了暴雨一般,他贪婪地吮吸着各类科幻小说带给他的“精神滋养”,在字里行间里,他的内心世界构建起了一个个盛大而绮丽的外太空,他可以在里面自由翱翔,忘却一切现实生活中的贫瘠和纷扰。那时候的他,在外人看来,好像是一座孤岛,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内心早已在那个庞大而神秘的科幻世界里日益丰盈,肆意生长。 之后,他牢记着父亲的这句话,在15岁时,便开始了科幻小说的创作,并一直坚持到今天。他曾在中新社记者采访中提到,“我当初创作科幻小说就是为了逃离平淡的生活,用想象力去接触那些永远无法到达的地方。” 图:科幻作品里的世界  图源:全历史 科幻小说拯救了在精神世界里“奄奄一息”的他,他也在之后,以自己的诸多作品反哺了科幻小说。 可以说,没有父亲带回的这一摞书,没有父亲的那几句话,刘慈欣未必会与科幻结下如此深厚的不解之缘。   “我只是一步步实现了少年时代的理想。” 刘慈欣是一个很早就对自己有着清醒认知的人。在他的个人传记《我是刘慈欣》中提到,小时候的他跟很多人一样,梦想将来有一天能当科学家。 图:刘慈欣   图源:全历史 但是,他的成绩和他的人一样中规中矩,不上不下,他也自知智商没到当科学家那个水平。考大学时,因为分数上不了航空院校,他就填了有把握的学校——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读了水电工程专业。 毕业出来找了电力工程师的工作,这是一个比较稳定的职业,可以保障他在有固定收入的同时,发展自己在科幻领域的兴趣爱好。 虽然当不了科学家,但是他可以通过文字勾勒他心里的科学世界。他也表示,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还是会这么选择,因为他从小就是一个特别现实的人。 图:刘慈欣和电影《流浪地球》演员们的合影  图源:全历史 也许是因为少年时期的那些带着伤痛的经历让他对安定的渴求无比强烈,他比其他同龄人成熟得更早,也早早地明白了要先解决生存问题,才能谈论理想。 刘慈欣在少年时代就看清了人生的真相,然后做出了规划并一步步实现,直至今天,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自己科学家的理想。     参考文献: [1] 刘慈欣. 我是刘慈欣[M].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19. [2] 刘慈欣.【荐读】刘慈欣:童年的星空. 新华网. 引用于2023年2月13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3/27/c_129510202.htm [3] 汤俏. 敬畏头顶的星空,探索未知的世界.《光明日报》. 引用于2023年2月14日:https://gmrb.cloud.gmw.cn/gmrb/html/2019-11/15/content_46649.htm [4] 姜猛.名人传记 | 刘慈欣:宇宙的故事一生也说不完.《扬子晚报》. 引用于2023年2月13日:http://news.yangtse.com/content/671869.html
  • 0
  • 923
  • 0
  • 0
北宋“三苏”的“家风秘籍”教会了我们什么?
时光故事汇
四川眉山市三苏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是蜀中最负盛名的人文景观之一。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三苏祠进行考察。总书记一路走一路察看祠内陈设,不时询问“三苏”生平、主要文学成就和家训家风等,他十分感慨地表示:“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 很多人都知道,北宋“三苏”在中国文学领域造诣极高,同登唐宋八大家之列。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三苏”父子之所以名垂青史,得益于其醇厚的家风熏陶,其父子三人也留下了大量直到现在都脍炙人口的家风佳话,如“诗书传家”“志存高远”“非义不取,救死扶贫,敦亲睦族,敬老尊贤”等。那么,“三苏”的“家风秘籍”是什么?这些宝贵的经验又能如何指导我们的现代家庭教育方式呢?   01 略施小计劝读书 面对调皮捣蛋、不听管教的孩子,很多家长都束手无策,或者是在着急的时候直接采取棍棒教育来逼迫孩子乖乖学习。殊不知,很多时候,家长的这些粗暴的教育方式很可能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从而南辕北辙,火上浇油。其实,苏轼、苏辙年幼时也非常顽皮,贪图玩乐,不爱学习。但是他们的父亲苏洵却以一种巧妙的方式,让他们主动爱上了读书—— 每当孩子们玩闹得不亦乐乎时,苏洵就故意拿上一本书,当着孩子的面躲在角落里,津津有味地读着,还表现得神采飞扬、悠哉悠哉。“父亲在读什么呢?”当好奇的孩子们被父亲吸引过来,想凑上前一探究竟时,他又将书藏得严严实实,不让孩子们看到一丁点线索。这下孩子们可不愿意了,非得弄出个所以然来。于是,当父亲外出时,孩子们便偷偷找出书翻阅起来……久而久之,孩子们也逐渐被书里的内容所吸引,从而爱上了读书、学习。 揠苗助长往往会适得其反,对于孩子来说,巧妙引导往往比直接的训导更容易令他们接受,寓教于乐才能让孩子们真正主动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   02 以身作则立榜样 现如今,手机充斥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是人们“无法抗拒”的随身物品。然而,作为父母,讲究“言传身教”,如果一味要求孩子读书学习,自己却整天玩手机,自己都抵挡不了诱惑,又如何让孩子信服呢? 苏洵被誉为博通六经、百家之说,是位重史、好史的古文大家,这与他长年累月巨大的阅读量息息相关。苏轼、苏辙经常被父亲推荐各类书籍,父子三人也会同读一本书,父亲以“奖励”的方法,鼓励兄弟俩提问、分享心得;他还时不时和两个儿子一起搞同题作文比赛,以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并通过大家看问题不同视角的探讨交流,来达到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苏氏家里浓厚的读书氛围最终印证了“久居芝兰之室,不闻其香”这句话。 苏洵的妻子程夫人,也是教育儿女的典范。苏家故宅曾经发生这样一件事: 有一天,一个丫鬟突然发现,她的双脚陷进了下面的泥土里,而泥土下埋了一个瓮。大家都很兴奋,猜测可能是祖先留下的金银珠宝,迫切地想打开看看里面有什么,但是程夫人却命人用土将塌陷的土填好,说这个瓮是前人留下的遗产,不属于苏家,谁也不准挖取。这样一来,府内上上下下都因此受教,不敢随意拿走不义之财,程夫人也在无形中给儿女树立了一个良好的道德榜样。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被孩子无意识地模仿着,进而养成习惯。要想让孩子品学兼优,抵挡住电子产品的诱惑,父母首先就得严格约束自身,做好孩子的表率,这样,“熊孩子”、“问题少年”才会越来越少。   03 赏识激励促发展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妻子埋怨丈夫:“你看隔壁小王,最近又升职加薪了,再看看你自己,上十年了还在这个位置,你到底什么时候能让我过上好日子?”抑或是父亲训斥孩子:“你看你舅舅家的孩子,这次又拿了全班第一,还得了奥数奖牌,你比他真是差远了!”然而,苏氏家庭却是将家人看做珍宝一般,不断寻找他们的优点并加以放大和鼓励。 说起来,苏洵年轻时,因家境优渥,喜好外出游历名山大川,是个“放荡不羁,喜欢自由”的逍遥公子哥。十九岁时,他在父亲的安排下迎娶了出身名门的程夫人。程氏知道他天资聪颖,只是不愿静下心读书,便一直循循善诱,鼓励他积极进取,给孩子们当一个好榜样。苏洵二十七岁时,程夫人对他说:“子苟有志,以生累我可也。”并且说到做到,不仅包揽了全部家务,还操持了全家生计,亲自教导孩子们读书写字,只为让苏洵专心读书治学。苏洵看到妻子一直以来都如此赏识自己,为了家庭付出了这么多且从不抱怨,自己却只会贪图享乐,不禁深感羞愧,开始发愤图强,苦读诗书,最终留下了诸如《六国论》、《管仲论》等名篇佳作。 苏洵从不吝惜对两个儿子的赞誉。一日,他让两个儿子作文章,哥哥苏轼写了一篇《却鼠刀铭》,弟弟苏辙完成了《缸砚赋》。苏洵看完后,对两人的文章赞不绝口,并让他们认真誊写一遍后,裱框挂在家里供大家鉴赏,两兄弟也因此受到极大的鼓舞,愈发有创作热情。后苏轼二十岁、苏辙十八岁考中进士,卓尔不凡;苏轼还曾多次入学士院,屡屡获得皇帝赏赐的对衣、金带及马。苏轼也曾专门写诗称赞他的长子苏迈,说他学问胜过杜甫和陶渊明的儿子,诗词在押韵上超过孟郊和贾岛。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总是以为,自己的初衷是好的,只是“刀子嘴豆腐心”,却不知道,对家人的贬低和责骂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子,一旦扎下去,留下的伤口将久久无法愈合。而一句肯定和赞赏就像春风化雨一般,滋润着家人干涸的心田,进而真正给予他们鼓励和奋斗的力量。   04 乐善好施明大义 李志方是2020年10月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布的全球“粮食英雄”获奖名单中的唯一一名中国人。作为武汉市强鑫蔬菜产销合作社销售经理,他在2020年1月23日全武汉按下暂停键、交通停运、生活物资紧缺之时,坚持每天为50多个社区送菜,且坚决不涨价。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主动请缨到武汉疫情发源地——华南海鲜市场附近送菜,缓解了当地蔬菜断供的危急局面。李志方家人在此期间,也一直默默给予积极支持和配合,才使他可以全力对他人施以援手,为身处磨难中的武汉人民带来生活的希望。他的光辉义举最终被各大媒体争先报道,整个家族内的人也因此感到无比自豪。其实,乐善好施的行为在苏氏家族内也一直被奉为圭臬。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不论是妻子还是兄弟,苏家人一直都积极为天下苍生谋福利,一个善行的提议,总能不出意料地被全家人拥护。 苏轼在杭州任太守时,正值家中生活平顺无忧之时,在发生瘟疫后,他提议带头捐助黄金50两,以修建中国第一所公立医院“安乐坊”,他的夫人王弗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建成后,他聘请高僧名医为百姓治疗,三年治愈上千人。即使在今天,估计也没有多少官员可以如此慷慨,官员的太太也不一定会如此支持。之后,苏轼被贬到惠州,生活窘迫,衣食都成问题。他看到当地居民出行极为不便,于心不忍,但自己又无法签署公文修桥,便主动策划、筹款募捐修建了两座桥。他不但自己捐赠了御赐的犀带,还发动了弟弟苏辙一家,苏辙的妻子史夫人更是主动把被朝廷赏赐的物品、黄金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苏氏家门用自己大爱无私的行动履行了这句话,他们的义举也深深地感动着当地百姓,福泽着一方土地。 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乐善好施,心怀天下,一个家族才能兴旺发达,路才会越走越开阔。 纵观中国历史,没有哪一家,能像苏氏家族一样,在唐宋八大家中占据三个席位。除天资禀赋外,苏氏一脉延续的优良家风,无疑也是这一千古佳话达成的重要因素。北宋“三苏”的“家风秘籍”说到底,也是一个人能立于人世必备的优良品德,在当代家庭教育中,它们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将这本“家风秘籍”薪火相传,鼓励一代代家人们学习、倡导、拥护,家族必将越来越枝繁叶茂,兴旺发达。       参考文献: [1] 苗思娜.三苏是指哪三个人(苏门三父子,家风家训极好).风水人.引用于2023年2月3日:https://www.fshuiren.com/h/2022061288224.html [2] 李艳;曾英;苏圣丰;苏氏家庭教育对当前家庭教育的启示. [J].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15(09):81-86. https://www.doc88.com/p-6901377545808.html [3] 张晓玉.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安徽纪检监察网.引用于2023年2月7日:http://www.ahjjjc.gov.cn/lsjd/p/51136.html [4] 自深深处. 读懂苏洵才知道,最牛的教育是拼爹.梦千寻. 引用于2023年2月8日: https://mengqianxun.net/archives/354297/ [5] 图源:Unsplash、摄图网、Pexels
  • 0
  • 777
  • 0
  • 0
再读朱自清《背影》:我读懂了“父亲”这两个字
家族回忆录
《背影》论行数不满五十行,论字数不过千五百言,它之所以能够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者,当然并不是凭藉了甚么宏伟的结构和华瞻的文字,而只是凭了它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 --李广田《最完整的人格》 近日闲暇时,又重新品读了朱自清的《背影》。儿时读它,只隐约读到浅层的对父爱的讴歌;成年后再读,感触颇多,仿佛在文中看到了我自己父亲的模样。 文章读来通俗亲切,老少皆宜,而其中一些细小的片段,极易让人产生共鸣。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文中提到,当时“家中光景很是惨澹”:作者的祖母去世,父亲谋生的差事交付于他人,家中值钱的物件已经变卖典当用以偿还欠款,丧事也要靠借钱才能办成。父亲后在南京谋差事,异地谋生,正是需要多方奔走的阶段,难以抽身。他本已说定不送“我”回北京念书,叫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去,却还是不放心,要亲自送“我”上火车。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朱自清《背影》节选 为什么“他们去不好”?哪里不好呢?年少时读到这句话不以为然,长大后的我才领悟到,也许根本不是“不好”,只是父亲想亲自送“我”。很多时候,那些父亲常挂在嘴边的“不好”、“没事”、“我先抽根烟”,只是“我想送你”、“我不舍得”、“我再看看你”的同义词。我的父亲跟文中的父亲一样,即使心中有着对儿女的万般不舍,却从不敢在儿女面前吐露半个字,只会用默默无闻的行动来释放内心潜藏的关爱。 毕业后刚工作不久,因国外项目需要,我与另一名同事被派往斯里兰卡项目部常驻。虽两国距离遥远,但每半年左右可回国休假一次,倒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捱。父亲前段时间身体抱恙,也才刚刚恢复。于是我再三劝他,母亲来机场送我就行,不必专程请假搭车前往机场送我,但他还是说:“没事的,我一起过来。” 到机场后与父母见面,母亲一直不停叮嘱我出国相关各种事项,父亲在一旁默默听着。直到我和同事前往机场安检处时,父亲缓缓从身上拿出一个红包递给同事,拜托他在这一路照顾一下我,毕竟没有直达航班,中途要转机,总共要花费十几个小时才能到斯里兰卡,担心路上出了什么差错。同事再三推让,答应他一定会照顾好我,但红包绝对是不能拿的。我在旁边暗自好笑,我都二十多的人了,之前也坐了好多次飞机,还需要用红包请别人照顾自己吗?最终,在同事的一再婉拒下,他只好作罢,并再三嘱咐我,在顺利到达科伦坡以后给他发信息报平安。 抵达斯里兰卡科伦坡机场已经是北京时间凌晨3点多了,下飞机后,我迫不及待换上了当地的手机卡,打开了微信。父母这会应该早就睡了吧,我想了想,还是在全家微信群里发了一句:“爸妈,我已平安到斯里兰卡了。” “好的。”父亲秒回了一句。 没想到,身体尚在恢复中的父亲强忍着睡意守着微信几个小时,就只是为了等我报一声平安。简单的“好的”两个字背后,是天底下父亲对在外闯荡的儿女们难以言表的担忧和牵挂。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当作者上了火车找好位置坐定,跟父亲道别时,父亲不舍分离,往车外看了看,让“我”在车里等着,他去买几个橘子。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节选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爬上月台对于“我”的父亲来说这么艰难的呢?其实,在我们整日囿于自己的人生泥潭时,父亲一直都在悄然地老去。成年以后,每次与父亲相见,他都比上一次老了几分,并不是因为他老得太快,而是距上一次相见太久。我记忆里的父亲一直是身姿矫健,步履如飞的。却没想到那一日回家时,猛然发现父亲茂密的黑发变得稀稀落落,有点“地中海”的趋势,眼角间爬了几条皱纹,之前平坦的腹部也变成了“啤酒肚”,我忽然惊觉,父亲竟然已经老了这么多!我以为往后的时间还很多,我可以先干好自己的工作再来弥补之前对他的亏欠,却没想到,我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父亲,他就老了。顿时我心里涌起一股伤感和后悔,也终于体悟到了文中的“我”为何会在看到父亲的背影后忍不住流泪。 我的父亲年轻时也是一名意气风发的少年,热爱武术、象棋、音乐、舞蹈,还会说几句英文。每逢老家元宵节舞狮,他是村里跟着舞狮队去每家每户表演打拳的能手,还多次在工作单位里登台献唱过歌曲。 后来父亲为了照顾家庭,慢慢放弃了一些曾经热爱的文艺爱好,平时也就下下象棋,看看电视的体育频道。但是他对于我的爱好,却是一如既往地支持。记得我读小学时,看到好友在一名老师家里报了绘画私教课,我也执意要学,殊不知当时一个月动辄好几百的学费对于一个普通工薪族家庭来说并不便宜。但是年少的我哪懂这些,单单因为对画笔、色彩的着迷,就吵闹着非学不可。这一学便学到了初中,其间家中也出现过筹钱买房、给爷爷治病等困难时期,但父亲从未考虑过中断这项费用。他虽明知道这类兴趣爱好将来也无法带来什么实际收益,却也一直默默地支持着我,对我的那些稚嫩的画作不断给予着肯定,即使后来我因学业压力决意半途而废,他也并未责备过一句。直至后来我注意到他穿了多年洗的发白的外套,和家中出了问题却许久没换的电视机,才隐约感觉到当初家中的艰难。 天底下的父亲,曾经也都是斗志昂扬的少年,有着壮志凌云的梦想和想要奔赴的远方。但是,自他们成为父亲那一刻起,便卸下了曾经的张狂与骄傲,为了儿女甘愿兢兢业业地赚钱养家糊口,省吃俭用,即便再苦再累,也都靠男子汉的刚强硬撑着,从不说出口。不知从何时起,父亲的身形日渐发福,头发变得稀疏,手上布满老茧,往日对他而言再寻常不过的爬楼梯动作,也变得异常吃力。有的时候,远远望见父亲的背影不再似我们儿时那般魁梧高大,甚至有些许佝偻,不由得唏嘘不已,感叹时光的无情,岁月的残忍。他们为了家庭操持了一生,却很少有人注意到他们点滴的付出,也许,我们的一个小小的拥抱,对他们而言,就是莫大的慰藉。 经典之所以能永垂不朽,在于它蕴含的跨越历史长河后仍经久不衰的人生哲理。《背影》一文发表距今已有约一个世纪了,但当我如今再次品读,仍会被其中细腻的文字打动而生发出新的感悟。它令我想起自己的父亲,慢慢读懂了“父亲”这两个字背后承载的那份厚重的关爱。文字是有温度的,那些经受住了时光考验、历久弥新的文字,仿佛黑夜里大海边的一盏耀眼的灯塔,在我们迷失方向、茫然无助时,唤起我们内心最真挚的情感,指引我们循着那份光,去接近那股人世间最纯粹、最温暖的力量。   图源:摄图网
  • 0
  • 355
  • 0
  • 0
年味记忆(二)
家族回忆录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爷爷奶奶,我给你们拜年啦!祝你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大年初一一大清早,我便被妈妈拉起来,换上叠放整齐的新衣服,来到大堂给爷爷奶奶拜年。当然,驱使我拜年的最大动力莫过于拜年红包了,当爷爷奶奶递给我红包的那一刻,简直开心得恨不得拔腿就跑去小卖部,终于可以买到我心心念念的那个玩具了! “开财门喽!”从紧闭的大门外,传来了一名中年男人熟悉的叫喊,瞬间门外响起一小挂鞭炮声,奶奶的脸上笑开了花,笑嘻嘻地穿过大堂,推开大门一看,是村东头的亮叔。奶奶拱手对着来拜年的男人说道:“恭喜恭喜,亮子,新年好啊!”然后俩人坐下攀谈起来,诉说着自己家里今年发生的一些家长里短,搜罗着心里最吉祥的话说给对方。桌上放着一个圆形餐盘,里面分格放着奶奶精心准备的蚕豆、瓜子、花生、糖果等小食,每次来人,奶奶都会热情地抓起一把递上。聊了几分钟,亮叔便起身说:“我得赶往下一家啦,您老先歇息,下次再聊!”没过几分钟,又有一名大人带着几个小孩热热闹闹地敲起了大门…… 此时,爸爸正带着我,在村里挨家挨户拜年,偶尔在小路间穿梭时碰到了其他人,都会互相拱手笑着祝新年好。 没有人组织,没有人带领,大概从凌晨5点开始,大家就自发地从暖和的被窝里起身,在冬日刺骨的寒风中热情洋溢地赶往村里每家每户拜年,共赴这一场盛大的新年邀约,直到走遍了全村,才回到家中。大家走在路上,尽管雪还未消融,时不时会踩到冰渣,寒风阵阵袭来,但心里,却一直是暖洋洋的。 我质朴的同乡们用这种最纯粹的方式,给身边的人带来了新年的第一份问候与祝福。而恰恰是它,胜过了一切浮华与绚丽的堆砌,最是打动人心。   年味渐淡 岁月的长河静静流淌,谁也没有料到,一场新冠肺炎大流行病,如突至的湍流,将曾经残存的年味冲洗一空。犹记得2020年新年,新冠如猛兽般席卷而来,势如破竹,弄得人心惶惶,原本车水马龙的大街上空无一人,即使在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宁愿闭门谢客也不敢接待前来拜年的亲友,唯恐增添一丝丝接触病毒的风险。 “大疫不过三年”,如今,三年刚过,疫情给人们带来的创伤还在缓慢愈合之中。在疾病阴影的持续笼罩下,大规模的流动与聚集仍令人避之不及,以往那些喧闹的大型庆祝活动变成了凤毛麟角。更令人扼腕叹息的是,随着村里老人的接连离世,那些只有他们才熟悉的传统习俗也就这样后继无人了。 今年春节,我们只是在家里吃了个丰盛的年夜饭,看了会春晚。自从没有本山大叔以后,我看春晚的积极性也急剧下降,再也没有完整地从头看到尾,说到底,推动我打开电视的,再也不是曾经对某些节目或某些演员的那份发自内心的期待,只是多年来根深蒂固的习惯。以往每年春晚结束前都会如期而至的李谷一老师,今年也因为身体原因无法露面。屋外时不时传来稀稀落落的烟花燃放声,我猫在家里,努力试着找回曾经过年的喜庆氛围,却发现自己能做的,只有将电视音量调高,让喧闹的歌舞声回荡在家里,混合着亲人们打麻将的吆喝声,共同制造出一种虚空的喜庆景象。这一切像是被掏空了内核的核桃,外表坚硬无比,内里却不堪一击。 我是真的害怕,害怕这些带着浓厚文化色彩的春节风俗一天天消弭,直到后来人都认为春节也只是众多文化符号里较为显眼的一个。而到了那时候,曾经那个让我们无比神往的春节将“泯然众人”,再也无法散发它无与伦比的魅力。没有特地为大年初一准备新衣服的欢喜雀跃,没有踩上梯子抹上浆糊贴春联的小心翼翼,没有一大家子蹲守在电视机前看春晚的专注,也再没有全村人走街串巷互相拜年的壮观景象……当这个节日再也不能让我们如当初那样满怀憧憬,心驰神往时,原本就艰难无力的人生,更是被硬生生地扯下了一份弥足珍贵、闪闪发光、鼓舞人心的期待。 渐行渐远的年味记忆,何时能回归?还是说……以后都不会回归了呢?     文章跳转: 年味记忆(一)     图源:自摄、摄图网、Pexels
  • 0
  • 106
  • 0
  • 0
年味记忆(一)
家族回忆录
小时候,光是听到过年这两个字,就已经开心得想跳起来了。 因为只有过年可以理所应当地买新衣服新鞋,和一切可以置换的东西,还可以吃到平时爸妈舍不得买的鸡鸭鱼肉,美味的零食也终于可以想吃多少吃多少了。大家都在过年前的两三个月就开始张罗,热热闹闹地打年货、灌腊肠、逛集市、买春联、给家里做大扫除……快过年的那段时间,大街上都是汹涌的人潮,人人脸上笑逐颜开。放眼望去,满目大片喜庆的红色,心也跟着开始愉悦起来,这一年经历的酸楚,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毕竟充满希望的崭新的一年马上就要来临,未来有着无限可能。   “过年,就要穿新衣服!” “过年,就要穿新衣服!”这是我妈妈一直信奉的人生箴言。每年年前的一两个月,她就张罗着给家里人买新衣服,寓意就是,穿新的,人的精神面貌就是新的,来年才会是崭新的、充满希望的。 爸妈带着我刚回到老家,就看到村头的一群大妈在冬日和煦的阳光下乐呵呵地聊着天: “你看,我刚买的这件棉衣!你们猜猜多少钱?”一位大妈从屋里拿出一件黄色短款棉衣外套,崭新的衣服在阳光下散发着夺目的光泽,愈发亮眼了。 “这得有一两百了吧?”围着的另一位大妈仔细看了看成色。 “没那么多!”大妈的语气里满是自豪。 “100?”另一个声音将信将疑。 “哈,33块!开价199,我33块拿下!” 大伙一脸难以置信,不由得纷纷说道:“你这也太会砍价了吧!快教教我怎么砍的!” 接着大伙就一起叽叽喳喳地探讨起了砍价心得,你一言我一语的,慵懒的阳光似乎也在笑吟吟地附和着她们,呈现出一派欢乐的气氛。 以前,我们普遍吃不饱穿不暖,衣服只要够穿,大都不会浪费钱去买新的。所以,能穿新衣服对我来说,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当这件事与过年绑定到一起之后,春节就不仅仅是一个节日,还意味着一个名正言顺地犒劳自己的好机会。 盼望着,盼望着,新年的脚步近了,妈妈终于开始给我买新衣服了;盼望着,大年初一终于到了,终于可以摊开叠放在衣柜里早已摩挲了无数次的新衣服了,那一刻油然而生的幸福感,将我从里到外包裹得严严实实。   “爸,对联贴反啦!” 通常从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开始,就要准备贴春联了。 爸爸和我每年都是贴春联的“铁杆主力军”。买好了心仪的春联,用面粉和清水做好了浆糊,爬上梯子,就可以开动了! “爸,对联贴反啦!这一联是最后一个字是仄音,是上联,应该贴在右边!”我急忙朝着站在梯子上正准备贴春联的爸爸喊了一声,用我手上的这联换下了他手上的。 “会读书还是很有用呀!其他很多人都分不清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呢!”爸爸边贴着边自顾自地说。贴完以后,我们朝邻居家门口看了看,果然,邻居贴反了。哈哈哈!我们相视一笑,不过这也无伤大雅,主要是图个喜庆。 贴了春联的家门口,看起来气派了不少。“一帆风顺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横批:财源广进。”念完之后我不由得感慨这对联写的真好!明年家里肯定会像对联里写的一样好运连连!   “赵本山来了,快看!” 每年大年三十的晚上,看春晚可是我家的必备项目之一,就跟吃年夜饭一样重要。不管手头有多少事,只要春晚的前奏声一响起,大家保准都会马上凑到电视机前,瞪大双眼盯着屏幕。 “宫廷玉液酒,180一杯~” “卖拐啦!卖拐啦!” “我叫白云!我叫黑土!我71!我75!” “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啦!” 还记得这些经典台词吗?是不是还能顺嘴接上一句呢? 犹记得小时候,每年的春晚我都会从头到尾一点不漏地看完,最期待的是什么节目呢?那当然是赵本山大叔的小品了! 在以前,可以这么说,没有本山大叔的春晚不能叫真正的春晚。很多人都像我一样痴痴地守在电视前几个小时,就盼着本山大叔登场的那一刻呢。本山大叔的小品风格独特,包袱连连,动作表情夸张,将东北人骨子里的幽默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禁。 “赵本山来了,快看!” 我突然指着电视屏幕大喊。叔伯姑嫂们,无论是在忙啥,全都放下手上的事,一股脑地凑过来,仔仔细细地盯着电视,唯恐错过任何一秒。小品开始后,人群中时不时发出哄堂大笑,大家无一不被演员诙谐幽默的表演逗得前仰后合,过年的气氛也被烘托到了高潮。 慢慢的,时钟的指针渐渐走近了零点,周涛、董卿、撒贝宁等老牌主持人带着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倒数“3!2!1!”之后,全国各地的空中瞬间绽放了无数形态各异、艳丽夺目的烟花,映得漆黑的天空如同白昼一般明亮。 这一刻,在承载着十三亿中国人的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都是欢乐的海洋,全体国人都共享着这盛世的华彩乐章。 春晚接近尾声,优雅端庄的李谷一老师又如期而至。当熟悉的《难忘今宵》响起,我们便知道,除夕夜的最后一件事已经安排妥当啦,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觉,迎接大年初一的好运咯!     文章跳转: 年味记忆(二)   图源:自摄、摄图网、Pexels
  • 0
  • 116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