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行业: -
教育经历: --
自我介绍: -
你的名字里有字辈吗?中国人怎么几乎不用字辈起名了?
家族百晓生
前段时间热播的年代剧《我们的日子》开篇就有一段80年代起名字的趣事。 转业军人王宪平计划和老婆生7个孩子,分别取名王明中、王明华、王明人…就是想要名字的尾字合起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想法的确是充满了建国初期的“中国特色”。 但这起名的讲究也确实是传统中国继承下来的文化遗产。不难发现,几个孩子的中间字都是一个“明”,这在字辈文化里面,指的就是“同辈同字,世次分明。”   一、字辈,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 字辈,是中国宗法社会中按照世系来取名的一种序列规矩。 说白了儿子不能与爹同名,爹不能与爷爷重名,所以字辈有时也被成为“排行”和“字派”,家族里的长幼顺序在名字中就能体现出来。 关于字辈的首创者是谁?历史并没有明确记载,但根据正史和其他的文献考察,明太祖朱元璋应该是第一位采用字辈的帝王。 根据《明史》记载,朱元璋考虑到代代子孙的重名问题,所以规定世系子孙从第三代起姓氏后的名字都只能是两个字,第一个字就是字辈,需按照提前拟定的二十个字依次排序,一字即为一世。 他的四儿子,明太祖朱棣也为后代列举出一列字辈:“高瞻祁见,厚载翊常由......”。所以,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等人就是按此起名字的。 这样做确实是别出心裁,既避免了重名,又保证了每个人的辈分都有规律可循,人们可以直接根据名字在亲族血脉的坐标图上找出自已的位置,从而判断出长幼尊卑关系。这种方法一直影响至今,堪称“第五大发明”!   二、寄情于名字,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 这个字辈是由谁确定的呢?他们具体又是按照什么规律来确定的呢?这里面的内容大有来头,让人不得不钦佩咱们中国人的智慧。 字辈所用的文字,一般是由开基祖定下的,并且会将之写进家谱,具有“法定”的权威性。 如果孤立的看,每个字就只像单纯的符号,但如果按顺序排在一起,就会组成一首含义丰富的“诗”,俗称“字辈诗”,多用四言,五言,七言诗的形式表示,这背后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第一种象征的内涵较为普遍,往往是感恩先祖,并寄希望与家族万事昌隆、传承不衰。因此字辈中常含有“泽、祖、荣、恩”和“昌、盛、永、传”等字。例如湖南《韶山毛氏族谱》(节录)中记载的字辈诗(自第七代起)就是如此,毛主席名字中的“泽” 正是按此所取。可以看出,他是族谱序列第14辈,也是韶山毛氏第20代传人。 立显荣朝士,文方运际祥; 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 第二种字辈可以看作是后世家训,由本族中德高望重的人撰写,用来勉励后辈德行,有“忠、孝、礼、义、信、仁”等。例如湖北襄樊刘氏字辈(节录): 诚心忠孝大,作事能以强; 勤俭立基本,文章善为良。 第三种字辈多使用一些代表美好长寿、吉祥富贵方面含义字词。比如:福、禄、寿、吉、祥、庆、贤等。在很多情况下,祖辈经商的家族大多会采用这种取字辈方式。 第四种则常发生在新的年代,后世子孙会在原有字辈诗的基础上续字,新续的字有的反映了传统观念,也有的反映了新的时代色彩与现代精神。例如福建省福鼎县秦屿某村: 彦才诚宝贵,硕士必优先; 民主新时代,和平善盈添。 因此,旅居海外的侨胞,常常利用字辈来寻根问祖,只要按字辈谱推算,即可准确判明乡亲邻里谁是族中长者,谁是平辈,谁是晚生,即使从未谋面,亦可做到准确无误。中国人的这一特殊本事,对于外国人来说是无法想象的。   三、孙悟空其实是“悟”字辈 其实,字辈不仅应用在家族宗亲之中,还被推广到文化和宗教系统中,成为戏剧界的同辈艺名与宗教界的法号道名,这也是字辈文化的“泛化”。 例如,在《西游记》第一回中,菩提祖师给孙悟空取法名时说,“我门中定下了12个字(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到你乃第十辈小徒,给你起个法名叫‘孙悟空’,可好?” ——可见孙悟空,是按师门中的字辈所取的法名。 在相声界,弟子们的辈分也有着严格的规定。例如德云社就立下了“云鹤九霄,龙游四海”的八字科(字辈的泛化),用来区分学员入社的时间顺序。所以云字科是郭德纲最早的一批徒弟,张云雷、岳云鹏等都为人熟知;而张鹤伦、杨九郎、秦霄贤等就是后面依次进入德云社的弟子了。 这不仅说明了字辈文化的泛化现象,也展示了家文化在中国的衍射与普遍。   四、从字辈出发,探寻家族的历史 字辈一直以来都在存在于祖祖辈辈的名字中,但直到新中国建立后的五六十年代,人们更看重如“建国”、“胜利”等带有政治意味的词在名字中的体现,字辈在名字中的重要性便开始逐渐弱化,重名现象也愈加明显。 90年代至今,有的家长在给孩子取名时,会融入父母双方的姓氏,还有很多家庭都钟情于“轩”、“萱”等字,几乎看不到字辈文化和家族宗亲的身影。 字辈文化是先人留下的一份珍贵遗产,尽管其中不免存在宣扬封建宗法观念的糟粕,但它暗藏了先祖对我们的期许,连接了家族血缘的纽带,是我们存在于“家”的最好证明。 不妨去问问长辈,了解下自家的字辈谱系吧,或许你能从中知晓更多传奇的家族历史,沉寂的家族往事,家族事记愿意听你分享。   参考文献: [1]叶自明.话说族谱字辈[J].四川档案,2006(03):40-41. [2]王泉根.中国民间的字辈谱[J].民俗研究,1993(04):26-31+101. [3]张幸.从《红楼梦》看字辈文化[J].文学教育(上),2020(12):74-75. [4]沈思越.中国家族的字辈[J].寻根,2018(06):111-114. [5]张杨.家谱中字辈排行诗所反映的地方民族心态[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02):117-120. [6]古风江湖.中国人起名,为什么用辈分的越来越少了?值得反思!引用于2023年3月16日: https://mp.weixin.qq.com/s/yW6uYqKGDwAaJ15eC1lo5g
  • 0
  • 236
  • 0
  • 0
为什么武汉热干面大多姓“蔡”? 热干面的前世今生都和这个家族有关
时光故事汇
武汉人的一天,大多从一碗热干面开始。如果你问武汉人,哪家热干面最好吃最正宗?得到的答案肯定是五花八门。因为武汉人最爱的往往是小区附近的那家,或犄角旮旯里说不上名的某家。或许还有人调侃,除了蔡林记,其他都好吃。   但热干面之所以能成为武汉的城市名片,的确离不开蔡家人和蔡林记。市面上遍布的“蔡明纬“、“蔡汉文“和“曾麻子“等热干面,也大都和蔡氏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01  一代蔡明纬,蔡林记和热干面创始人   谁也没想到,鲜香味浓的武汉热干面竟是一位抓药师傅发明的,但他一家数代都和“面“结下了不解之缘。   蔡明纬出生于武汉市黄陂区的蔡家榨镇,父亲和爷爷都是做油面的师傅,这种面细细的、咸咸的,本身含着油盐,嚼起来爽弹有韧劲。   因为蔡明纬从小就多病缠身,但脑子还算灵光,蔡父就在他14岁时把他送到了天宝和药房当学徒,直到5年后的洪灾把店面冲垮了,他才干起了家里的老本行。他在汉口满春楼一带摆起了售卖“水切面“的小摊子,这种面和油面相比成本更低,加了食用碱的面条也更易保存。   蔡明纬会提前几小时把水切面放在水里煮到八成熟,再铺上一层油抹匀,摊开晾干后分成一卷一卷的“把子面“。这样既可以避免天热时面条变馊,也节省了出摊煮面的时间,把一卷八成熟的面条放在沸水里一烫,就可以放佐料出锅了。   图:把面放在沸水里烫一下就捞出来     图源: unsplash 1937年前后,抗日战争的肆虐让许多老百姓离家失所,常有一些饿汉吃面吃不饱,还饿得快。于是,蔡明纬往面里加了提味的胡椒、萝卜制成的配料、还有浓厚粘糯的芝麻酱,就这样做成了又香又顶饿的“饱感面“。   没想到第二天一上摊,顾客们就赞不绝口,第三天还有人编歌传唱,“麻哥的面,真好吃;又方便,又便宜;吃在口里香甜糯,吃后肚子蛮经饿……“,街坊们都称他为社会做了一件好事。   歌谣里的“麻哥“就是长了一脸麻子的蔡明纬,他也因为避讳这点而没有将这种面条叫做麻酱面。   因为生意实在是太红火了,于是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和弟弟蔡明经在满春路口开起了店面,店门口有两棵老楝树,“蔡林记“的店名由此应运而生:这名字一来寓意了明纬、明经两兄弟,双木成林;二来则希望热干面生意能像两棵树一样根深叶茂,兴旺发达。   蔡林记果然不负众望,每天能卖出千斤以上的面条,因为风味独到而广受好评,直到1950年才被命名为“热干面“,一时火爆武汉三镇,后在政府委托下成为了武汉四大名小吃之一,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武汉特色“。   图:武汉热干面 但好景不长,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蔡家两兄弟的蔡林记被造反派给砸烂了,家族三十年的所有财产都被充公,蔡林记也被改为“国营热干面馆“。   文革结束后的1977年初,65岁的蔡明纬含冤去世,蔡家人也一度愤愤不平,逐步淡出蔡林记。而后来蔡林记的重生,却与蔡家再无半点关系。     02  二代蔡汉文,毕生为父亲正名   “正宗的热干面应该用白芝麻酱,黄色的,要用好麻油调!绝对不是黑芝麻酱。“作为蔡明纬长子和第一代传承人的蔡汉文先生,一辈子都在为父亲和老蔡林记正名。因为在蔡汉文看来,父亲创造的“正宗蔡林记热干面“已经不复存在。   1997年,原先的国营蔡林记注册了“蔡林记“商标,又在2000年开始了加盟连锁经营;2008年,“武汉蔡林记商贸有限公司“在政府的协助下成立,蔡林记商标至今未能归还到蔡家。   蔡汉文不甘心自家的品牌落在别人手上,于是四处宣告蔡林记真正的发明人是父亲蔡明纬,现在市面上浇黑芝麻酱和卤水的面都不是正宗的老配方。   图源:全历史 图:连锁蔡林记,如今并不归蔡家所有    因为,父亲的老配方并没有写成文字流传下来,而是停留在了蔡汉文的记忆里。   他在只有4-5岁时,就在店里帮父亲的忙。每天天都还没亮,他就被父亲打着屁股,从床上赶起来干活。所以他说,“我们家热干面有十种调味,一定要用胡萝卜腌制萝卜丁,要用白胡椒粉、小磨香油和黄色的白芝麻酱!“   “黄而润油,香而鲜美,才是正宗的蔡林记热干面!“这是蔡汉文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图:黄而润油,香而鲜美  他珍藏了一本册子,上面写满了媒体关于热干面的报道,中间还夹着一张纸:经我局(江汉区商务局)调查核实,蔡林记热干面馆在公私合营前的创始人是蔡明纬先生,他是武汉热干面的发明人。   蔡汉文对于老蔡家的传承不仅写在册子里,还写在了以父亲命名的店铺招牌上。2013年,蔡汉文于汉口复立老蔡林记面馆,并把父亲的名字大大地写在了招牌上。这就是市面上常见的“蔡明纬“面馆,名字旁还展示着蔡明纬的画像,仿佛在告诉每一个新老武汉人,“这才是蔡家的味道“。   图:蔡明纬热干面   03  三四代蔡家徒,再续传统热干面辉煌   “真材实料·精工细作“是蔡明纬给后代留下的唯一家训,晚年的蔡汉文还想让蔡家的经营理念传播的更广,让更多人尝到更真实的蔡家热干面。因此在2010年,父亲蔡明纬的百年诞辰之际,蔡汉文决定寻找继承人。   蔡家热干面因此有了第三代和第四代传承人,分别是“常青麦香园“的李亚娟女士、“曾麻子热干面“的曾凡明先生和“蔡汉文热干面“的蔡大森。其中,蔡大森是蔡汉文之孙,他和爷爷一样,以长辈的名字为店面命名,以此不断传承蔡家的传统。   蔡大森在被记者问“什么是小时候的味道“时说道:“从小在家里吃爷爷和父亲下的热干面,面要足量、油要是小磨香油、要用白芝麻做的黄色芝麻酱,萝卜丁要用胡萝卜腌制后阴干,这样才能散发着一股自然的玫瑰清香。“   真材实料和精工细作的家训,真实地被代代传承了下来。   图:江城武汉        图源: unsplash 在江城武汉,蔡家在热干面的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使之成为无数武汉人的乡愁;   在蔡氏家族,热干面也成为了一代代蔡家人的文化传承,以真待人,用情传味。   您的家族有什么代代传承的文化、流传至今的故事或充满历史的物件吗?   欢迎在”家族事记平台”留下珍贵的记忆,我们正在开展有奖投稿活动,撰写您家的专属篇章。   (您更喜欢吃哪家热干面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参考文献: [1]陈松叶.舌尖上的汉味[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01. [2]祝捷.蔡明纬与武汉热干面[J].武汉文史资料,2017(04):16-21. [3]周德钧.杂议“蔡林记”[J].武汉文史资料,2007(03):38-41. [4]热干面巨星殒落,蔡老一路走好!常青麦香园.引用于2023年3月3日: https://mp.weixin.qq.com/s/guUO3Lx8rtFsx44IQVrLUQ [5]王长娥.蔡林记连锁之痛[J].经营管理者,2003(08):54. [6]图片来源:作者自摄、unsplash、摄图网、全历史、包图网  
  • 0
  • 1363
  • 0
  • 1
为什么梁启超的九个孩子都这么厉害?(知乎高赞,建议收藏!)
时光故事汇
世人称赞的“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就是梁启超家族,梁启超曾作为早期的维新改革者被大众熟知,但他更被誉为“中国教育的标杆”,可以称得上是“民国最牛老爸”。 为什么梁启超的九个孩子都这么厉害?我想除了他年少成名,自身优秀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他真的花了大心思在家庭教育这件事上,他和子女的交流非常频繁,这可能是同时代的文人政客没有完全做到的一点,也是现在家长经常忽视的地方。 图:梁启超的儿女,3位院士,6位都是各领域精英 他是怎么教育9个子女的,从一些后人写的书里很难看到些完全真实的东西。其实他自己也把教育理念写成了一本“书”,就是他给子女写的家书,共有百万多字,让人感触颇深。 在现存的600多封梁启超家书中,有400多封都是他写给远在各国求学的孩子们,梁启超于1929年病逝,直到1928年10月他还在书信中关心子女的家业。如今重读这百万余字的家信,一个循循善诱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 图:知乎回答   一、如何教会孩子正确地学习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作甚?着急他作甚? ——《梁启超家书》1927年2月6日 1924年,长子梁思成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由于建筑学是融合工程技术和艺术的学科,所以他3年来成天伏案绘图,思成担心自己以后会成为只知绘图的画匠,离当初的建筑理想越来越远,所以他写信向父亲抱怨了一番,并愁苦自己所学的知识到底有用无用。 梁启超却在回信中说:“你觉得这几年只做呆板功夫,这便是学问正在进步的特征,我听见倒欢喜极了”。他告诉思成,求学的过程就像是登楼,如果没有踏上初级的楼梯就想要飞升到楼顶,那一定会在中途跌落下来。 图:梁思成,著名建筑学家     图源:全历史 他还引用了曾国藩的语录教育思成:“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公的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的成就怎样,现在为什么要着急呢?凡事就尽心尽力地去做,只有现在努力了,未来才会有收获”。求学者尤其应该摒弃过度的功利心,学习应重在过程,而不是“求功名”或“求收获”,知识学够了,收获也就自然来了。 也正是那些年的绘图功底,为梁思成后来的勘测绘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1932年开始,梁思成和妻子林徽因在10多年的时间里,走访了全中国190多个县市,最终完成了史诗级的建筑学著作《图像中国建筑史》,内含的50余幅手绘建筑图稿无一不是构图精准、结构精细,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准。在那个没有电脑制图的年代,他的手绘堪比高清扫描仪,即使外行人阅览也能一目了然,让人连连称奇。   学习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一样,塞得越多越急,不见得会受益 ——《梁启超家书》1927年8月29日 梁启超尤其反对填鸭式教学,家长和老师都不应把课本里面的知识像喂饭一样灌给孩子,好像知识都“喂饱”了,但孩子学习兴趣却全然没有了。 学习科目安排的数量也是如此,如果孩子要学的科目太多,一定会因为应疲于应付而精力不足,那任何方面的兴趣都无法养成。因此他注意让孩子学会劳逸结合,要在学习之余多注意运动和娱乐。   做学问总是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交替循环 ——《梁启超家书》1927年8月29日 也正因为填鸭教学的种种弊端,所以他非常反对急于求成的学习心态,告诫儿女要要用“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方式,“猛火熬”就是大量的积累和输入知识,“慢火炖”则是指长时间的理解和消化知识,学习不能妄求突飞猛进,更不能逼迫自己强记,要沉下心来把知识理解透彻,并运用到实践中去。 例如,梁启超曾劝告思成在大学三年里不要猛着读书,不能心浮气躁,应该“悠游涵饮,使自得之”;他还写信给准备提前一年考大学的二女儿梁思庄说:“你看见别的同学进大学而自己着急,这不行的,学问应该要日积月累,把墙筑的越厚越好,日子还长的呢。”   二、要享受得了生活,也要承受得住挫折   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严格的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就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 ——梁启超《教育趣味与趣味教育》 梁启超的一生极为坎坷,他与师父康有为全力支持的戊戌变法仅维持了103 天就宣告失败,他三进三出于“万恶渊薮”的近代中国政坛,直至去世之前他也没有看见理想中的国家。所以梁启超调侃自己“没有一件不失败”,这种受挫的苦闷是常人难以承受的,但他却没有轻言放弃,反而是“一边失败一边做”,秉持着 “趣味主义”的人生信条。 他所谓的“趣味”指的是让人感觉愉悦又颇具意义的精神趣味。梁启超进行学术研究是出于趣味,从事政事活动也是出于趣味,所以,当面对着戊戌变法的失败时,他也反倒是在失败中咀嚼着趣味,吃得了苦,沉得住气。 梁启超也非常希望儿女能够和自己一样,在感兴趣的领域有所建树。他曾建议思庄去学习国内稀缺又大有前途的生物学,成为国内生物学领域的“先行者”,但后来听说她对文学有兴趣,于是连忙写信给说: “庄庄,听你二哥说你不大喜欢生物学,那为什么不早跟我说呢,做学问最好选择自己更喜欢的方向,你可以自己做主,别让我的建议扰乱了你的治学方向。”最终梁思庄选择了图书馆学,成为了我国首屈一指的图书馆学家。 图:次女梁思庄,著名的图书馆学家       图源:全历史   “小挫折正是磨练德性的好机会。人生的旅途苦长,奋斗绝不仅在一年半月之短。万不可因此就着急失望,招精神上之萎畏。” ——《梁启超家书》1923年7月26日 梁启超也把他的“趣味主义”和“挫折教育”融入到了对子女的教育中来。 1923 年 ,梁思成去美国留学前不幸因腿骨折住而进了医院,正当他因为要推迟一年入学而心烦焦虑时,梁启超写信开解:“你的生平处境不顺,但这种小挫折正是磨练德性的好机会,趁这个时间多读些书准备一下,这也未尝是一个损失呀”。 梁启超认为,有志气的孩子,总应该往吃苦的路上去走,他还曾用一个形象的比喻道出了他对儿女的这种“苦中寻乐”的教育: “在纽约、芝加哥崭新的小洋房里舒服混一世,这个人一定是过得毫无意义的平庸生活;若要过着有意味的生活,须是哥伦布初到美洲时。”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在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学成归国后,梁启超又建议他们,不要前往“温柔乡”的清华大学任教,最好去虽然条件艰苦但更有发展前途的东北大学,夫妇俩后来在那里致力于中国历史建筑的考察和研学,并创办了我国北方大学第一个建筑系。 这种积极的“挫折教育”正是当今家庭教育十分欠缺的一点。环境艰难不可怕,尝试失败也不可悲,失败和挫折是人生必经之路,但当一个人是出于自身的兴趣而努力,且乐观、豁达的态度面对挫折时,那么每一次失败,也就谈不上苦,每一次失败,也都是为了成功而蓄力。   三、做一个“会撒娇”的父亲   我又想你了,说不写信又写了 ——梁启超1922年12月2日写给女儿思顺 梁启超和几个子女的关系非常亲密,他总是习惯于用一种幽默风趣的口吻与孩子们交流:他称呼大女儿为“大宝贝思顺”,二女儿为“小宝贝庄庄”,称小儿子思礼为“老白鼻(baby的英文谐音)”,还统称所有儿女为“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即使当儿女都已结婚成家为人父母时,梁启超还是这样“肉麻地”唤着他们。 例如在1922年12月2日《与思顺书》中写道,“我的宝贝思顺…我很后悔,不该跟你说那些话,只怕把我的小宝贝急坏了,不知哭了几场?” 又在18日的信中说“我又想起你来了,说不写信又写了”。 他还在1927年6月14日《给孩子们的书》中说,“三个多月没有看到思成的来信,我天天想念着”,“你们要知道你们爹爹是最富有情感的人,对你们的感情,十二分强烈…”。   “老人怜爱儿女,以得你们的信为最大乐事。尤其盼望你将旅行中的所历之事随时告诉我,以当卧游。” ——梁启超1928年4月26日写给度蜜月中的梁思成夫妇 1928年,梁思成夫妇正在欧洲度蜜月,这也是父亲梁启超推荐他们去的游历旅行,而此时55岁的他已经因病住院了2年左右,他想念远在欧洲度蜜月的长子和儿媳,便写了如此一封包含情感的书信。 在信中,梁启超一面关心着他们留学归国后的工作问题,一面讨论如何收集欧洲古建筑的历史资料,在信的结尾,他还写到:你们的来信还是太少了,我很想念你们,很期待你们能将欧洲游历时的所闻所见随时分享给我,以便我能在无聊的病床上听闻卧游,我也期盼家里新得的女儿(这里指儿媳林徽因)能常常寄信给我。 图: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妇     图源:全历史 字里行间,满是深情,还带有些许撒娇,信中的父亲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对子女的想念。对于儿女来说,梁启超既是一位“为之计深远”的慈父,也是能够谈天说地的知己,更是渴求关爱的老小孩,这种丰富直接的情感表达往往是很多中国式父母所缺少的。 尤其是中国式父亲,我们总说父爱如山,好像默认了父亲只能做一个如大山般沉默的角色,其实不然。家人之间的情感,是需要表达的,可以是临行前的拥抱,节庆时的赠礼,可以是隔着屏幕的通话,也可以是倾注笔下的书信。   梁启超与儿女互通了几百余封书信,每一个故事,每一种情感,都被笔墨永久的保存,想念时可以随时翻找出来回忆品读。 我们也可以从一两段记忆里的故事开始,写下快要从脑海中忘却的家庭往事,记下曾刻骨铭心的亲情故事,传承曾深受感悟的家训家规,让自己有所感,让读者有所悟。 家族事记欢迎你登录官网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故事,本平台还开通了出版回忆录、个人微传记、编修家谱业务,愿您和您的家人在此保留家族的专属回忆。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梁启超家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2]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中华书局.1989. [3]五封名人家书,字字如金. 楚尘文化.引用于2022年11月23日: https://mp.weixin.qq.com/s/TCUI1TyaOSAP5jyjxSVbKg [4]张红霞. 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5]陈文捷.《梁启超家书》德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4. [6]刘晓飞,廉武辉,刘小艳.从“家风”建设看梁启超的“梁氏家教”[J].教育文化论坛,2016,8(02):8-12. [7]席志武.从《梁启超家书》看梁启超的父亲形象及其对当前家风教育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9(12):1-7.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0
  • 870
  • 0
  • 7
《傅雷家书》:他家暴儿子,写的家书却被奉为教育典范
时光故事汇
《傅雷家书》被誉为“充满父爱的教子篇”,三十多年一直畅销不衰。 但令人惊诧的是,傅雷其实是个家暴孩子的“狼爸”,他将自己童年的惨痛经历重现在儿子身上,撞墙、捆绑、禁食……直到儿子出国留学,他才通过家信的方式反思自己的错误,他曾在开篇就主动忏悔,“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 家信的主人公就是傅雷的大儿子傅聪,是享誉全球的华裔钢琴家,被誉为“真正的钢琴诗人”,他在2020年12月28日死于新冠病毒感染,郎朗等众多国内钢琴大师都在第一时间表达了悼念。 因此,与其说《傅雷家书》是饱含人生哲理的教育圣经,不如说他是傅雷的自我忏悔,是父子破冰和解的最好记录。 图:钢琴家傅聪  图源:全历史 图:傅雷家书 一、谁的人生不是浮浮沉沉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 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可以了。 ——《傅雷家书》1954年10月2日 傅聪1934年出生于上海,从小爱听古典音乐,在8岁时就展现出了惊人的钢琴天赋,他拥有和贝多芬、莫扎特一样的“绝对音高”,光凭声音就能听出是什么音符。19岁时,傅聪受邀赴东欧各国演出,一时名声大噪,成为国际认可的钢琴家。1954年,傅聪受到波兰政府邀请,前去留学,并进入华沙国立肖邦音乐学院学习。 即使年少成名,但傅聪毕竟也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伙子,他在波兰向远在中国的父亲寄送了一封情绪低沉的信,说自己既不善于应付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缺乏冷静和勇气,又被练不熟的曲目弄得心烦意乱,希望父亲不要嫌弃自己的抱怨,并能回信告诉自己该怎么办。 图:傅聪弹钢琴  图源:全历史 傅聪收到信后接连写了三封回信,他先是连忙安抚儿子的情绪,“孩子不像父母诉苦那像谁诉呢?你来信里说的痛苦,我都能体会,我也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接着,他把人生比作起起伏伏的潮汐,有高潮和低潮乃是常态,只有平庸且碌碌无为的人才会觉得生活如死水一般平静。因此“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可以了。”   老是蒙着自己,不正视现实和自己的病根,而拖泥带水,不晴不雨地糊下去,只有给你精神上更大的害处。 该拿出勇气来,彻底清算一下。 ——《傅雷家书》1955年12月11日 他也在信中说,每个人的烦恼虽然是无法永久消灭的,消灭了一个还会有另一个,但不能因为这样就不处理眼前的烦恼。 应该产生一个烦恼,就挖一次根,勇敢地正视现实并彻底地分析感悟,如果不挖除干净,就会有些思想的,意识的,感情的渣滓积淀在心里,久而久之,反而成为一个沉重的大包袱,创造数不尽的新烦恼。当我们能够平静面对过去不好的回忆时,那就成功地战胜了烦恼,也战胜了懦弱的自己。   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效果反而好,精神上也可减少负担。 ——《傅雷家书》1954年9月21日 在傅聪忙于各种音乐比赛中时,他还经常写信向父母倾诉自己紧张的心情,因为年少成名而备受大众关注的他,面对比赛的结果更是倍感压力。傅雷便劝诫他不要有太重的得失心,成功与失败与否并不重要,当你以平常心面对时,比赛时的状态反而更好。   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傅雷家书》1954年4月21日 这句话是其实是傅雷对于傅聪的爱情教育。傅聪是一个在感情上比较早熟的人,他所在的音乐环境又让身边充满了既美丽、又有艺术教养的年轻女子,就连母亲都教育傅聪,“我觉得你的爱情不专,一个接着一个,在你现在的年龄上,不算少了。” 傅聪在经历了一次感情的挫折后慢慢地恢复了过来,父亲傅雷认为这次痛苦的经验能让他的心智变得更加成熟,这也是可以在艺术上获得更深领悟的一次好机会,所以他在信中说道,“爱情的苦汁早尝,壮年时代就可以比较冷静,这也不是一件坏事,经历这次尖锐的痛苦可以让你完成蜕变,很高兴你又度过了一关!” 字里行间,傅雷夫妇既指出了傅聪在感情上的不对之处,又没有过于片面地指责,而是从“度过人生难关”的角度帮助儿子开解情绪,这是一种多么开明且智慧的教育,放到现在看也并不过时。 图:傅雷    图源:全历史   二、学问好好做,恋爱好好谈   我一生中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 学问第一,艺术第一, 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 ——《傅雷家书》1954年3月24日 和每一位担心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一样,傅雷夫妇也希望孩子能够不被青春期的爱情的产生负面影响。 傅聪在去波兰留学前已经开始了一段恋情,傅雷就在儿子出国前的书信中提醒他,要让时间来考验双方的心意会不会改变,“你年纪尚小又出国在即,眼光和嗜好都还可能会变化,我在20岁出国前就和你妈妈订婚了,但在出国的4年里,对她的看法三番五次地改变,你可以用我的例子做一个参考,做出更谨慎的选择”。 同时,他也希望儿子能够不负国人和中国政府的期望,不能因为恋爱影响了艺术前途,于是傅雷用自己的爱情原则要求儿子做到“学问第一, 恋爱第二”,他是这样说的,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和儿子傅聪一样,傅雷也在20岁左右的年纪就一个人出国,他只花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学会了法语,并考入巴黎大学。“傅雷留学笔记”近年出现在傅雷纪念展览会上,与听课记录的潦草字迹截然不同,傅雷像速记员一样把老师的解说原原本本记录下来,有些地方连口气也保留,段落安排也极有心思,好像经过专业人士排版的学校教科书,他的认真向学在此表露无遗。   对终身伴侣的要求,正如对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样不能太苛,抚躬自问,自己又完美到什么程度呢? 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有了这三样,其他都可以逐渐培养。 ——《傅雷家书》1960年8月29日 傅聪在侨居英国伦敦后经常到各地登台献艺,他也由此结识了许多知名人士,这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小提琴大师耶胡迪·梅纽因。他和梅纽因的女儿弥拉也因此互生情愫,很快地发展成为恋人关系,当时,傅聪26岁,弥拉21岁。 傅聪便在不久后的家书中向父母透露了喜讯,傅雷夫妇顿时有着说不出的欢喜和兴奋。夫妇二人都在1960年8月29日给儿子写了回信,傅雷语重心长的给予准新郎傅聪许多“过来人”的建议: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自己都不完美就不要苛求别人”,“夫妇到后面会是一种知己的关系,恋爱时的高潮不会在婚后继续维持下去,只有温和、平静的感情方能持久”。 图:傅雷夫妇  图源:全历史 母亲则在信中夸赞弥拉是一个美丽、聪明、直率的好女孩,希望傅聪不可三心二意,要始终如一。好笑的是,母亲还告诫傅聪“以后再也不要怀念童年的初恋,不但想了无用,无意的流露还会增加现在爱人的误会,这是最犯忌的!”如此看来,父母对于傅聪的感情生活属实是操了不少心。   三、待人处事需要兼具智商和情商   只有傻瓜才自己碰了钉子方回头,聪明人看见别人吃亏便学了乖。 ——《傅雷家书》1961年7月7日 傅雷让儿子在和师友的交往中多留心去听一些“不入耳之言”,把他们对于自己的建议和批评记在心里,这样才能从中悟出许多道理。因为从古至今,没有一个人聪明到不需要听任何人的意见,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无论是家里人的奉劝还是其他人的批评,都需要重视并时时温习,只有这样才不会傻到自己屡屡碰钉子。   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的,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仍会了解的 ——《傅雷家书》1955年5月11日 傅聪在波兰留学时,师从70多岁的钢琴老师杰维茨基,学习了一段时间后,他想去苏联进修,因此就想放弃杰老师而找苏联教授指导。傅聪本想以“回国探亲”为借口换掉杰老师,但是傅雷认为这样做不妥,他觉得应该以诚恳和恭敬的态度向杰老师坦白想法。 “我一生做事,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绕圈子,躲躲闪闪反叫人疑心,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傅雷还教导傅聪如何礼貌的措辞,既能表达对杰老师的尊敬又能说明自己进一步求学的意愿,做人要真诚,待人要诚恳,这是傅雷反复教导儿子的人际交往的“智慧”。   一个人要做一件事,事前必须考虑周详。尤其是想丢开老路,换走新路的时候, 一定要把自己的理智做一个天平,把两条路放在盘里精密的称过。 ——《傅雷家书》1955年4月1日 在傅聪决定换掉杰老师之前,傅雷还专门提醒他:做决定前要平静客观地多方衡量,并用“天平称量法”全面思考后再做决定。 傅雷在天平的“甲盘”中列举了杰老师方面的7个问题,在“乙盘”列举了苏联教授的7个问题,同时,又列出了6个一般性的问题。傅聪在回信中依照父亲提出的这些问题,一一作了回答,最后通过比较得出了慎重的结论。 图:傅雷    图源:全历史 傅雷没有停留在“口头教育”,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深入剖析选择的利弊,最终让他自己思考后决定,一方面引导孩子在重大事情面前要理智思考,另一方面也引导他们养成了为自己负责的态度。 是什么让傅雷恍然醒悟?是什么让他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式?或许是儿子的离家激发了父亲的思念,或许是傅雷也在和自己的童年不断和解,但更重要的,或许是一封封往来书信的力量。 文字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会让我们在提笔前反思,在行文时斟酌,在回读中品味,家书也就对于孩子和家长都具有一种教育意义。 家族事记欢迎你在本平台留下属于家庭的文字,让自己有所感,让他人有所悟。 本平台还开通了出版回忆录、个人微传记、编修家谱业务,愿您和您的家人在此保留家族的专属回忆。     参考文献: [1]傅雷,朱梅馥,傅聪.傅雷家书(2018新版).译林出版社.2018.01 [2]刘洋.《傅雷家书》教育思想与艺术魅力简论[D].河南大学,2013. [3]李琳. 《傅雷家书》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6. [4]傅聪逝世,重读《傅雷家书》.南都周刊.引用于2022年12月10日: https://mp.weixin.qq.com/s/mqukCKoyDHS7ephfyp9iyA
  • 0
  • 1686
  • 0
  • 2
金婚背后,是老一辈最有智慧“爱情法则”
家族回忆录
祖父母50多年的金婚,一牵手就是半个世纪。 “金婚”之所以被称作“金”,我在他们的故事里,看到了最好的解答,和爱情最好的模样。   (一)金婚是一种荣耀,如黄金般珍贵 家里的电视机旁一直立着一个精心装裱的相框,它多年守护着的是一段情如金坚的爱情故事。 相框里的是我祖父祖母的金婚照片,不是那种照相馆拍摄的双人写真照,而是武钢小区居委会组织拍下的荣誉纪念照,感谢他们在钢厂里冶炼终生的奉献,更感叹他们在50年相濡以沫的时光里炼就的黄金爱情。 武钢外景 / unsplash 在这张照片里,他们俩都身挂了一条大红色的围巾,祖母手里捧着鲜艳的大花篮,花是她最喜欢的宝贝,她那个不知是热得还是害羞得红晕的脸也笑得像朵花。 祖父像是小说里的人物,高挑的身材穿着笔挺的西装,一只手拿了束玫瑰花,另一只手有点局促地斜放在腿上。 祖父母的金婚照 他俩十分爱惜这张照片,从长期不沾灰尘的相框上就可以看出来,每次我路过,他们都会很骄傲地跟我说,“这是居委会主任亲自给我们照的,很多人都没有这个待遇呢!” 这是因为在他们眼里,“金婚”是一种无上的光荣,称呼开头的“金”字就说明了这个荣誉是很有含金量的,既是对他们个人成就的认可,也是对两人爱情的赞誉。 我的祖父祖母都是五六十年代的知识分子,一个是工人出身的钢厂总支书记,一个是老师出身的幼教科主任,退休多年后,逢年过节也总有一些六旬出头的老人来作客,依然尊称他们为“陈书记”和“张主任”。 他们一生都不求富裕,勤勤恳恳,对朋友彬彬有礼,对子女和蔼可亲,夫妻俩更是恩爱情深。 祖父的优秀共产党员勋章 祖父和我说,虽然婚龄达到50年的夫妻都可以称得上是“金婚”,但少不了很多因为一方对感情不忠的或生活不能自理而凑合着过日子的老夫妻,还有一些懒汉男和拜金女,他们的婚姻不能被称作“金”。 而他和祖母能被居委会这种政府组织专门邀请参与金婚活动,正是因为两人热爱祖国,爱岗敬业和相濡以沫,好像这张“金婚照”就是奖励他们老夫妻的一枚“荣誉金牌”,所以才会捧着金婚照感叹,“你说说我们有多么荣幸!”。   (二)金婚离不开物质,但勿忘金钱上的相互忍让 俗话说“爱情是美好的,婚姻是现实的”,所谓的现实,就离不开金钱。 在长久的“金婚”感情里,维持夫妻感情的或许不是网络上某种奉为圭臬的的金钱观,但确是互相包容的那份情。 从1965年结婚至今,我的祖父母已经相伴相守了58年,依然恩爱如初,照他们的话说,他俩一辈子没有撕破脸皮打过架,也从没为金钱拌过嘴,就是得益于相互的大度和忍让。 祖父母年轻时的合照,家里摆满了她最喜欢的花 生活费用是家庭开支的重要部分,每个家庭的开支安排都不尽相同,有的是AA制,有的是大部分交由妻子负责,但在我祖父母这里,他们是各自管自己的财产,八成由祖父出,两成由祖母出,在买房买车这些大事上,则是两人共同承担。 在金钱这件事上,他们都愿意为对方让步。 祖父是穷苦人家出身,从小节俭惯了,一分钱都能掰成两半来用,但他却几乎承担了家庭的一切开支,让奶奶留着自己的钱给自己花; 祖母曾和我抱怨,“他一辈子就没给我买过礼物,一点也不浪漫”,结果祖父就在她五十岁生日的时候,专门买了一个黄金戒指当作生日礼物,祝她生日快乐,能和自己白头到老。 祖母也是如此,她出生在城市里的人家,却义无反顾地嫁给了农村出来的他,一起搬离了成长的老家,在武汉重立门户赚钱养家; 她虽然嫌弃丈夫的抠搜和不浪漫,却到哪里玩都不忘给他买个衬衫,买个裤子,欣喜的拿回家想给他一个惊喜。 武汉黄鹤楼 / unsplash 在我的祖父母身上,我看到了不同的成长经历和消费观念,但却从未看到过度的斤斤计较,或许双方都不完全如自己原先幻想的那样,但长久的磨合才让他们的感情像金子一样“发光”。   (三)金婚贵在于坚守,爱情才能固若金汤 说到老年夫妻更现实的东西,那无疑是健康和长寿,没有生命的延续,何来承诺的陪伴? “守住我的生命,就是守住我们的爱情。” 在疫情放开之前,祖母被查出直肠上长了一个肿瘤,她在接受完手术后,一个多月都不能动弹,不能进食,人一度消瘦到皮包骨头那样,让人看着直流泪。 医院急诊科 家里人害怕祖父会被传染新冠,就几乎不让他去医院看望,但祖父却比想象中要冷静和淡定许多,日复一日的买菜、锻炼、吃饭睡觉,后来才知道,“最好的陪伴,就是在危难时把自己照顾好,迎接你出院。” 结果后来,疫情放开后,祖父感染新冠重症住院后,祖母也是这样,即使担心到每天在家庭群里询问近况,但也依然好好照顾着自己的生活,坚持不让自己生病,不让爷爷担心。 这种坚守,或许是看遍世间冷暖和生命无常后,才有的成熟且心照不宣的陪伴。 去哪里都相互挽着 就算在日常的生活里,他们两人也一直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早上去公园锻炼,去菜场买菜,爷爷下午看看书,奶奶做做针线活,晚上偶尔再一起出去散散步。 他们说这是在锻炼自己的腿力、眼力和脑力,我知道这是在相互的坚守,让自己的健康成为对方最好的陪伴,也成为支撑爱情最有力的城墙。 一张金婚照,记录了一场关于岁月的爱情故事; 一行行文字,留下了老一辈婚姻与爱情的智慧。
  • 0
  • 361
  • 0
  • 1
为母尝药三年,寿礼狂送1200平宫殿,古代皇帝都是这么尽孝的(下)
时光故事汇
四、谏诤:宋孝宗为岳飞平冤昭雪 《孝经》谏诤章指出,在父母的行为有误的时候,儿女不仅不能顺从,而应谏诤父母,纠正错误,宋孝宗为岳飞平反的故事就体现了这一点。 他的父亲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的首任皇帝,宋高宗和将领岳飞二人在北伐抗金之事上一直处于对立地位,后来因为听信谗言而将岳飞处死,此举让朝廷内外都心怀愤懑。 宋孝宗即位后,锐意进取,在征询了父亲高宗的意见后立即纠正错误,为抗金名将岳飞平冤昭雪。但宋孝宗却没有以功自居,他在诏书中说:“岳飞虽坐事以殁,而太上皇念念不忘,今可仰承圣意,与追复原官,以礼改葬。”如此一来,他将为岳飞平反之事都算成了父亲宋高宗的功劳。 图:宋孝宗与岳飞,来自于影视剧《精忠岳飞》   五、立身:行尽丧葬之仪 根据《孝经》的说法,“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此为“立身”。即,子女成就一番事业,让父母感到光荣与自豪,这就是是立身之孝。前文曾提到过汉文帝“为母亲尝汤药”的故事,但他之所以能以“孝”立名,更在于他对于孝文化的发扬。 汉文帝即位后没多久,便下达了一项诏令,指出“方春和时,草木群生之物皆有以自乐,而百姓鳏寡孤独穷困之人或陷于死亡,而莫之省忧,为民父母将何如?”,于是要求官府“其议所以振贷之”;汉文帝十三年六月又一次下诏:“赐天下孤寡布帛絮各有数。”为穷困老人送钱财布匹,可谓开创了历史先河。 汉文帝对其他孝顺之人更是惺惺相惜。 当时有个叫做淳于意的人,因与官场同僚感到格格不入而弃官从医,救死扶伤,而受到人们的尊敬,可好景不长,一次行医时得罪了一位位高权重的朝中大员,告他误诊害死人命,按当时的律法,当判“肉刑”,即脸部刺字,割鼻,以及砍断手脚,可谓残忍至极。 淳于意的小女儿缇萦心急如焚,她随父进京,声泪俱下,向文帝恳求,说:“我的父亲心地善良,为官清廉,行医更是兢兢业业,如今被判肉刑,我不但为自己的父亲感到难过,更是为天下所有受此刑法的人而忧惧。小女愿舍身为奴以赎回父亲的罪过,恳请圣上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汉文帝为缇萦舍身救父的至孝之情所感动,遂昭告天下,从此废止肉刑。 图:缇萦为救父向汉文帝诉冤(左)与汉文帝画像(右)   六、善终:行尽丧葬之仪 “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此为“善终”。意思是,为亲人守丧送葬,尽孝道礼仪,这是善终之孝。 前有宋孝宗“乾淳之治”,后有康熙乾隆的“康乾盛世”,他们不仅建功立业,还心怀感恩,行尽丧葬之仪。 宋孝宗以孝为立身之本,他其实是宋高宗的养子,却将其视为自己的亲生父亲,感恩他养育和继位的恩情,尽孝之义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孝宗继位后的27年时间里,高宗其实做了整整25年的“太上皇”,宋孝宗每日早上请安,晚间探望,逢年过节生辰孝敬从未间断,而高宗病逝后,他更是失声痛哭,茶饭不思,服丧长达3年之久。 康熙和祖母之间的祖孙情深也至今还被传为佳话。晚年的孝庄太后旧病复发,康熙始终守候在祖母床边,衣不解带,终日不休。在孝庄死后,康熙悲痛欲绝,割辫守丧,“不宽衣解带,犹未盥洗”;在发丧途中割断轿绳坚持步行,“跪于道左痛苦,以至奉安处,刻不停声”,始终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图:《孝经注疏》   羔羊尚懂跪乳之恩,乌鸦也知反哺之情。 仔细解读孝字可以发现,上方半个“老”,下方一个“子”,子女背着长辈,就是孝。在以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大地上,为家人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即为尽孝,无论是古代帝王还是普通百姓,均应如此。 记录家族故事,就在家族事记。本平台还开通了个人微传记、出版回忆录、编修家谱业务,愿您和您的家人在此保留家族的专属回忆。   图片来源:全历史、摄图网   文章跳转: 为母尝药三年,寿礼狂送1200平宫殿,古代皇帝都是这么尽孝的(上)  
  • 0
  • 374
  • 0
  • 0
为母尝药三年,寿礼狂送1200平宫殿,古代皇帝都是这么尽孝的(上)
时光故事汇
“你到底死不死啊?我只请了七天的假,还包括给你办葬礼的时间。”重病老人听后绝望地喝了农药,自杀身亡,儿子匆匆办了葬礼,回城打工。 还有一位老人,边喝农药边在火盆里给自己烧纸钱,直到停止呼吸。村民说,他是怕死了孩子连纸钱都不给烧。 这些真实的故事发生在10几年前的农村,在那里,“尊卑孝悌”被丢弃了,老人们从不指望儿女尽孝,更别说是养老送终了…… 孝敬父母本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是维系血缘的情感纽带,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被打上了“封建落后”的标签。 其实,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并不拘泥于封建的礼制,而是一个饱含情感的复合概念,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皇帝作为传统文化的书写者和传承者,一国之君,一言九鼎,那么历史上的贤君在孝顺父母时又是如何以身作则的呢? 图:康熙皇帝(左)和乾隆皇帝(右)   一、侍疾:汉文帝为母亲尝汤药 若说真正的孝,汉文帝刘恒可算是孝皇帝之首。他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因为“百善孝为先”而名垂千史,就连死后的谥号也被称为“孝文帝”。 当然,刘恒的名声也并非空穴来风,他确实扎扎实实地做了几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孝之事。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被列为《二十四孝》第二孝,“为母尝汤药”的故事。 汉文帝登基后,母亲薄姬因为身患恶疾而卧床不起,还一病就是三年。汉文帝刘恒不顾自己的帝王身份,不仅每日亲自煎药,还在喂给母亲之前提前尝温,生怕温度高了烫着,温度低了凉着。细心如此,敬爱非常。 俗语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而他坚守在母亲床前服侍,日夜不辍,竟达三年之久,他也因此成为《二十四孝》中唯一的一位孝子皇帝。 图:汉文帝为母亲尝汤药(左)与汉文帝刘恒画像(右)   二、敬亲:康熙为祖母赐“天下第一福” 康熙八岁登基,九岁丧母,是由祖母孝庄皇太后一手抚养长大的,祖孙情之深可想而知。康熙在位长达61年,与祖母的感情异常深厚,他一生尽责尽孝,未曾懈怠。 皇帝康熙年少有为,雄心勃勃,正值奋发图强之年,却不料孝庄皇太后重病缠身,宫中太医也束手无策。他听说上古有“请福续寿”之说,遂决定上承帝识,为祖母求福。 康熙斋戒沐浴整整三日,经过繁杂的祈祷仪式,将满腔孝心融于笔锋,挥毫而就著名的“福”字,并加盖玉玺,取意“鸿运当头、福星高照,镇天下所有妖邪”。 也许是孝心受到了上天的肯定,孝庄皇太后在得此福字后竟渐渐康复。她被康熙的诚心所感动,于是命人将此字刻于石碑之上,日夜抚摸,祈求福禄,终以七十五岁高龄才驾鹤西去。 由于皇帝赐福成为当时清朝的创举,于是该“福”字誉为了“天下第一福”,写福赐福的习俗也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人们逢年过节保佑平安健康的传统仪式。 图:晚年的孝庄皇太后   三、奉养:乾隆送1200平宫殿寿礼 也许是受到自己祖父的影响,乾隆皇帝同样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孝子。 你知道“极乐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吗?它就位于紫禁城里的北海,占地1200平方米,是一组宏伟的皇家佛教建筑群,也是乾隆送给母亲八十岁的寿礼。整个建筑的修建过程逾时两年之久,大殿内至今还悬挂着一块乾隆亲笔题字的“极乐世界”金匾。 “极乐世界”四个字其实是佛语,意思是“安养天年的净土之地”。乾隆皇帝认为母亲前半生受尽冷落,如今应当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他专门送此寿礼,以此希望母亲得到佛祖庇佑,百年之后能够前往西天的极乐之境,因此这组建筑群又被称为“小西天”。 寿辰当日,崇庆皇太后被皇亲国戚簇拥着来到了小西天,看着这件宏伟豪华的礼物,喜不自胜。 图:北海公园的小西天    图源:摄图网   文章跳转: 为母尝药三年,寿礼狂送1200平宫殿,古代皇帝都是这么尽孝的(下)  
  • 0
  • 323
  • 0
  • 0
梅西C罗: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
时光故事汇
2022年的卡塔尔,将迎来35岁梅西的最后一届世界杯; 2022年的卡塔尔,将见证37岁C罗退役前的最后一舞。 被誉为足球界「绝代双骄」的梅罗二人,已经征战了5次世界杯,他们都需要一座大力神杯来为自己完成球王的加冕仪式。双骄之外,39岁的佩佩,38岁的蒂亚戈·席尔瓦,37岁的莫德里奇等一派老将,都将在卡塔尔这座城市迎来自己在世界杯赛场上的谢幕。因此,这是一场被誉为「诸神黄昏」的战争,这也标志着属于一代人的青春即将结束。 很多网友表示,「我才刚开始看世界杯,他们就要退役了」,「真的很后悔没有早点认识他们」。幸运的是,英雄即将落幕,但传奇永不谢幕,西班牙著名足球评论员吉列姆·巴拉格,曾用文字为我们永久地保留了两位球王的英勇过往。 他经过大量的实地调研、亲友访谈和未公开的研究资料撰写了《梅西》和《C罗传》两部传记,向读者们呈现了两位球坛巨星荣耀背后的成长经历。我们不妨在最终决赛来临之前,一起领略他们的传奇故事。   《梅西》:侏儒症小子的球王逆袭路 12月4日阿根廷对战澳大利亚的比赛,对于梅西来说意义非凡,这是他在绿茵场上的第1000场大赛。在每一场比赛中,梅西无论是在球队荣誉还是个人荣誉上都称得上是绝无仅有:41场球赛冠军,位居世界第二;7座金球奖、6个世界足球先生、6个欧洲金靴奖……几乎所有顶尖荣誉都被他拿了个遍,忠实追随他的球迷也遍布了世界各地。 而梅西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他精湛的球技,更在于他几乎无可挑剔的球品和性格,他正直、谦逊、勇敢、善良,多年来,他的这些品质在纷乱复杂的职业足球圈里,从未改变。而这一切成就来自于哪里,梅西曾自己回答道,「我的家人,我的邻居,我出生的地方。」 图:梅西与金靴奖 1987年6月24日,梅西出生在阿根廷罗萨里奥市的郊区,那里是典型的邻里相熟、夜不闭户的小村落,每家每户的孩子从小就学习踢球,梅西也一直都是球不离手。从4岁开始,他就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足球天赋,父亲说他「没练习几次,他就能让球乖乖地躺在鞋上」,而他第一次站在绿茵场上参加比赛,则是源于外婆的鼓励。 那天,外婆牵着5岁的小梅西去家附近的球场看球,比赛快开始了但一名球员却迟迟未到,外婆指着矮小的梅西跟教练说「让他上」。教练觉得他实在太小,球滚到他脚底看起来都比他大,可教练最终还是拗不过外婆的坚持便让他上场了。 图:小梅西与队员们的合影 这就是梅西的第一场比赛,可这个不起眼的「小跳蚤」却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他得心应手地带球过掉了所有挡在前面的「大孩子」。一击精准的射门,让众人刮目相看,教练真诚地请求梅西能够加入自己的队伍,这便是他足球生涯的开始。 令人惋惜的是,外婆不久后去世了,她没有看到梅西功成名就的那一天,梅西在外婆去世的棺材旁大哭不止,他后来回忆道,「她永远都是我的忠实球迷,声嘶力竭的加油声总是萦绕在我耳边。」此后多年里,梅西都会在进球后用双手指天的动作告慰外祖母的在天之灵,那是他和外婆共享喜悦的独特方式。 图:青少年时期的梅西 一代巨星的诞生总不是一帆风顺的,梅西在11岁那年被确诊患有侏儒症,要持续注射生长激素才有可能治愈,否则就只能一直维持在1.40米的身高,之前的俱乐部没有能力为其承担这笔巨额费用,梅西的足球生涯被迫停止。 梅西的父亲豪尔赫年轻时也是一名足球队员,后为了家庭就退出了队伍挣钱养家,当他意识到梅西与生俱来的足球天赋时,比谁都希望儿子能重回足坛发光发亮。可以说,父亲是梅西忠实的后卫和颇具眼光的引领者,他为梅西指明了道路——成为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   他跑遍大大小小的足球俱乐部,并向世界各地写信,终于,位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的巴萨俱乐部向他们伸来了橄榄枝。于是,13岁的梅西跟随父亲前去俱乐部试训,并用表现征服了巴萨的一线队主管。巴萨随即承担了梅西的一部分治疗费用。经过治疗,梅西的身高在3年后达到了1.69米。 后来,父亲豪尔赫成为了梅西的经纪人和顾问,他不仅帮助梅西规划了职业道路,还提醒儿子必须每时每刻都要脚踏实地、保持谦逊,不要被琳琅满目的诱惑分散了注意。梅西的母亲也是一个朴素低调的人,从不和人浮夸的炫耀儿子的成就。这个家庭,向儿子做到了言传身教,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众人对梅西的评价都是如此: 「他是一个腼腆的邻家男孩,他为人随和谦逊,从不炫耀荣誉,他只是热爱足球。」 「梅西从不假摔,他总是试图用自己的双脚站在草皮上。他不仅仅是一个足球天才,也是所有球员的一名完美道德模范。」 图:梅西带领巴萨夺得欧冠奖杯 梅西也没有辜负家人的培养,他一边接受治疗,一边坚持训练,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他终于扭转了自己的命运,成就了世界足坛的传说。每当全球亿万球迷为梅西这位足球巨星尖叫呐喊时,很少有人知道他有这么一段悲凉的年少往事,感谢《梅西》,让我们近距离的了解梅西和他的家人,感谢文字,永久的留存了他的寻梦篇章。   《C罗传》:荣耀的背后全是世态炎凉 相比梅西,另一名足坛巨星C罗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他傲慢且偏执,他勤奋又热血,也因此才散发着无可阻挡的迷人魅力。C罗原名「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他是从马德拉岛的「贫民窟」里逆袭翻盘的超级球星,家里有一个终日酗酒的父亲和瘾君子哥哥,但他用足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图:C罗 1985年2月,C罗出生在葡萄牙马德拉群岛,在那里,酒精和毒品随处可见,但也有着葡萄牙底蕴深厚的足球文化。母亲多洛蕾斯怀上他时,已经30岁了,在这之前已经生了3个孩子,贫瘠的生活让家里没有能继续分摊的口粮,于是她通过喝酒后狂奔的「土方子」尝试堕胎,但方法不奏效,小C罗还是幸运地诞生了。 接生的医生把他抱在手里跟多洛蕾斯说,「他生下来这么重,将来可以成为足球运动员,给你们一家带来快乐」。不仅是重量大,小C罗还有着从父亲的祖母那辈传承下来的非洲血统,刻在DNA里的运动神经或许为他本就过人的足球天赋锦上添花。 图:C罗的比赛瞬间 C罗的父亲迪尼斯·阿韦罗年幼时也踢过球,后来在当地规模不大的足球俱乐部当上了装备管理员,这也是小C罗足球之行开始的地方。但父亲迪尼斯可能是受到了战争经历带来的心理创伤,开始沉迷酒吧,不省人事时还会被身材瘦弱的小C罗接回家。或许是因为父亲在家庭角色上的缺位,让C罗从年幼时就缺乏安全感,因此作为一种掩饰的手段,他傲慢的性格应运而生。他也近乎偏执地讨厌「失败」,只有不断地成功才能让他感到满足。 《世界足球》杂志专家在2012年采访C罗时曾问道,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谁,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母亲。「她一直在帮我创造机会,无论好与不好都站在我身边,让我大胆追逐自己的梦想。」 母亲多洛蕾斯也是一个十足的足球迷,「去吧,去为你的梦想拼搏吧」,这正是这位母亲对儿子足球梦想的支持。在某届少年锦标赛开战之前,10岁的C罗患上流感后还是坚持想上场,他恳求母亲说,「感觉不舒服的话我会请求替补,真的会的,让我踢球吧!」母亲虽然担心,但知道阻止他踢球是肯定不可能的,就还是允许他上场了。那场球赛,他赢了,而且那也是他获得的第一个团队成就,当时的足球主席称赞他是「在马德拉的这个年龄段最好的球员」。 图:C罗 没有什么能阻挡他踢球,即使是没有场地,他也能创造机会。C罗从小就极爱踢「街头足球」,在难以找到一块平坦地面的马德拉火山岛上,崎岖的街道就是球场,两块岩石就是球门柱,袋子和废纸裹成一团就是足球。这种狭窄且充满障碍的球场环境,反而促成了C罗游刃有余的短传盘球技术;那些充满挑衅的街头竞赛,也倒逼他形成了傲慢强硬的个人性格。 1998年,13岁的C罗被里斯本竞技(足球俱乐部名称)看中,他只身一人坐飞机前往里斯本,在青训营里过着严苛的训练生活。当同伴嘲笑他的乡下口音时,C罗就和他们大打一架;当别人嫌弃他太瘦而戏谑称他「面条」时,他就成天霸占健身房练了一身健硕的肌肉;比其他队员小两岁,他就每天踢球12个小时成为青训营中人人追随的精英。   C罗永远不服输,永远争强好胜,但他想要战胜的不仅是别人,更是日益强大的自己。 2003年,他被曼联俱乐部以1224万英镑的价格签走,数年间,他不仅为曼联打进了上百个球,还为自己赢得了金球奖、金靴奖和世界足球先生,一时间震誉欧洲足坛; 2009年,24岁的他又以8000万英镑的转会费加盟皇马俱乐部。在2013年对阵老东家曼联的欧冠联赛中,他以2.87米的高度来了一记头球(球门高度也就2.44米),世界球迷都被这惊人的弹跳力惊呆了,直至今日,世界各国的球迷还在通过「C罗头球挑战」的方式惊叹着这位28岁球王的传奇; 2018年,33岁的C罗又以1亿欧元转会意大利的尤文图斯,成为世界最贵的球员之一。直到2022年,重回曼联的C罗在卡特尔世界杯迎来了他的黄昏之战,成败与否,已经不重要,英雄的传奇故事已经被世人牢记。 图:C罗出席个人自传电影《罗纳尔多》的首映仪式,他也凭借精湛球技获得多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 两部传记,为我们展现了荣耀与名利背后的世态炎凉。阅读传记的意义,也许是让我们能体会一段未能亲眼见识的人生;而撰写传记的意义,则是将历史与感悟永久留存,每次翻来,都能常看常新。   参考资料: [1]梅西.吉列姆·巴拉格.台海出版社.2018.06.01 [2]C罗传.吉列姆·巴拉格.新世界出版社. 2021-8-1 [3]星光熠熠的C罗,背后全是世态炎凉.环球人物.引用于2022年12月8日: https://mp.weixin.qq.com/s/mBiGiCipLDkYc9wi6ZFUWw [4]图片来源:全历史、趣历史 免责声明:部分插图源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原创不易!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转载需求,请在后台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给予回复!
  • 0
  • 365
  • 0
  • 0
2023元旦,我们在新冠病房里跨了年
家族回忆录
血氧饱和度,成为了我做梦都在念叨的词。 不是因为被网络热搜而洗脑,而是因为85岁的爷爷已经站在了生命的边缘。 只有他跨过死亡的危险线,我们才能安稳地跨过2023的新年。     图: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     01  沉默型低氧血症,每一分钟都耽误不起   这是一个非常狡猾的病毒,只有当人切切实实和它过招之后,才发现它远比想象中凶猛。 起初,爷爷只是有些咳嗽和咽痛,比大部分小阳人的症状还轻,我们就只是照常居家隔离,以为他能“抗”过来。 但事出反常,从第5天开始,他高烧不退,两天之后,还咳得口口带血。家里人一下子慌了,赶紧带爷爷去了最近的三甲医院看病。 后来才知道,这就是“沉默型低氧血症”,每一分钟都耽误不得,尤其是上了岁数的老年人。   那时还没有频繁传出老人新冠重症的新闻,多是年轻人们对居家观察的各种讨论,但医院里的景象远不像网络上的氛围那么轻松。 上午10点,急诊室、内科门诊都挤得水泄不通,椅子上坐着病病恹恹的都是老人。 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在两边科室都排着队,准备哪个先排到就看哪边的医生,结果一等就是4个多小时,终于在急诊的人海中看到了全副武装的坐诊医生。   图:医院急诊科每天门口都停满了救护车   爷爷的检查结果比料想的还要差得多,被确诊双肺感染病毒性肺炎,伴有肺气肿,CT显像上呈现白肺,血氧饱和度低至70多,情况非常严重,有生命危险。 可这时的住院部压根就没有床位了,只能先在急诊室打个吊瓶。 爷爷此时的免疫力已经低到了极点,他闭着眼虚弱地坐在好不容易占到的椅子上,每呼吸一次就难受得五官都紧紧皱在一起。     02  明天还来看你,你要等着我   没有床位了,我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爷爷正在一步一步迈向生命的边缘。 我妈和我骑车跑遍了附近大大小小的医院和卫生所,不是一床难求,就是医疗资源不够,无法接受重症患者,我就打算开车去其他城区的医院碰碰运气。 所幸,我爸的电话打来说,“有床位了”,原来他一直寸步不离地跟在医生的屁股后面,一次次地询问最新的病床情况,刚空出来的床位才能马上被他求到。   晚上8点,爷爷住进了医院12层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他身体不支地在医院待了整整10个小时,几乎全程都难受得闭着眼睛,缩着双手,但他一声都没有吭。 我都能感受到爷爷躺下那一刻全身疲惫的短暂松弛,和紧闭的双眼感受到头顶明晃晃的电灯时的头晕目眩。 他体内少得可怜的白细胞一直在和新冠病毒作战,这场战争不断消耗着身体的抵抗力,更一直消磨着他内心的意志力。   图:住院部12楼,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在第二天晚上到来了。 爷爷持续高烧了一整晚,时冷时热还狂咳不止,咳出的痰都是满口鲜血,每咳一次就全身都痛,他和床边守夜的姑妈说,“宏,我可能活不过今晚了”。 凌晨6点多,爷爷多喝了一倍量的止咳药,才勉强把咳嗽止住,迷迷糊糊地睡了几个小时。   在这之后,我每天下班后都去医院待一两个小时再回家,离开医院时总害怕这是见爷爷的最后一面。只要这个可怕的想法在我的脑海里出现,我就会折回去再看他一眼,才能安心。 每晚临走前,我都要握着爷爷的手说,“我明天还来看你,你要等着我”。希望他能因为期待第二天见到我,而挺过每个艰难的晚上。   图:夕阳洒满了昏暗的病房走廊 / unsplash     03 你养我们小,我们养你老   都说疫情让人看透了人生真相,所幸我在家人之间看到了许多美好,感受到所有隐藏在生活琐碎,乃至哭闹争吵背后的,深深的亲情羁绊。 我爷爷属牛,脾气也和属相一样,犟起来十辆马车也拉不回来,尤其是在节约省钱这件事上,他从不松口。他还永远不服老,总觉得自己和年轻时一样,脑子灵活,身体倍儿棒。 这次生病算是给了他一个当头棒喝。   刚住院的时候,医生就把病情和治疗讲的很明白:目前没有新冠的特效药,只能靠他自身的免疫力挺过来,一切都得看自己的造化。血氧饱和度就是监测病情最重要的指标,静息状态下不能低于93%。 爷爷一直吃不下饭,没有营养摄入,免疫力非常差。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是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救命手段,但价格较高,2.5g一瓶的均价要600元左右。爷爷这种重症患者,一天要打3瓶,至少打5天以上。 起初,我爸联系了几个药商,每天一大早开20公里的车去拿药。渐渐地,医院12层所有的病人、乃至武汉的绝大多数新冠重症患者都被建议注射这个药物,球蛋白一下子变成了重金求购的稀缺资源,价格也从600涨到了1400一瓶。 这么个救命的宝贝,却在我爷爷嘴里沦为了骗子赚钱的假东西。   图:人免疫球蛋白与人血白蛋白   他看见我爸把这药拿给护士注射,就在病房里怒吼,“这是骗子卖来骗钱的,一点用都没有,你们都被骗了!”,边说还边要扯下手上的针,可身体虚的一激动就咳个不停,血氧饱和度一下就掉到了80。 我爸本来就每晚担心的睡不好觉,精神一直紧绷着,这下完全把他惹毛了。 “你现在命都只剩半条了!饭不吃,水不喝,还闹着不打针,是钱重要还是命重要!妈妈先前住院乖乖地打了10针,身体很快就恢复好了,我是你儿子还会害你吗?” 这父子俩的争吵让病房里突然变得安静,我妈想缓和一下,也轻声在一旁跟爷爷反复讲明利害关系。 从这一次之后,逆反的爷爷变得格外“温顺”,我们要他做什么都再也不拦着,还握着我的手说,“我要出院好好过个年,等着吃和孙女约定的锅包肉。”   图:爷爷正在注射球蛋白   这样的事情还有太多太多。 家里5个人排好了每天的值班交接,姑妈和我爸每天争着守夜,我和我姐主动包揽了周末两天; 爷爷睡前就不敢多喝水,半夜还自己颤颤巍巍、轻手轻脚的爬起来上厕所,就怕把刚眯着的儿女吵醒; 我跟姑妈一起帮爷爷穿衣服,穿裤子,他像一个内疚的小孩一样,还弱弱地跟我们说谢谢。   没有什么需要内疚的,你养我们小,我们养你老。   图:为了不让奶奶担心,我们每天在微信群里跟她汇报爷爷的情况   周国平曾说,「家是一只小小的船,要载我们穿过那么长的岁月。」 新冠就好像巨大的风浪,我们紧牵着爷爷的手不让他落下,每天都期待这只风浪里小船能等来更多的明天。   新年已经到来,即将迎接我们的是风和日丽的春天。 幸运的是,我们互相遮风挡雨,支撑着小家挺过了最猛的狂风和最长的黑夜。 不幸的是,医院不断见证着无法言说的悲痛,还有越来越多的家庭正在风浪里挣扎。   图:病房里的新年窗花,和康复患者们的感谢寄语   我想在此许愿,希望爷爷能够在新的一年平安健康,希望正处在生命边缘的人们都能渡过难关。 我害怕许多年后,这些珍贵的记忆会逐渐在脑海里淡忘,所以想让文字替我记住每一个细节,留存每一个感动,这或许会成为最令人难忘的新年礼物。     作者后序   我是一个记性不太好的人,很多事情说过就忘了,很多感受久了就淡了。 家人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我总会把平常的琐碎和莫名的感慨全记在备忘录里,闲来无事时就打开看看。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也是如此。爷爷突如其来的重病让我突然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迎接死亡时的手足无措,这种惊慌中的窒息感是我二十五多年来从未深刻体会过的。   都说人是在一瞬间长大的,这次新冠重症把爷爷变成了小孩,把我变成了能够独当一面的大人,我也真正了解了“家”存在的意义,是风浪在前,依旧选择患难与共。   这些惊慌的、悲伤的、治愈的感触在我的心里不断累积碰撞,直到跨年夜的那个时刻猛然爆发。   12月31号下午,爷爷病床旁的87岁老人在心电监护仪的报警声和儿女们的呼喊声中,永久地闭上了双眼,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证生命的逝去。   隔着合上的病床隔断帘,我听到了儿女跪地磕头时的声音,一下一下地撞在了我的心坎上,我不愿在爷爷哪天去世后才突然后悔,后悔没有曾向他明确表达过内心的爱,后悔自己竟淡忘了他在世时的痕迹。   我因此萌生了文字记录的想法,既是为了让爷爷感受到子孙的真切关爱,也是为了帮助自己留存珍贵的记忆。   落笔之前,我的思绪杂乱无章,也屡屡萌生想要放弃的想法,但一旦将自己带入到当时的情景之中,就有了说不完的话和止不住的情感。   本来只是以自我视角的记录和讲述,没想到成文之后,家里人竟然都读的泪眼婆娑,他们佩服爷爷的坚强,感谢医护人员的付出,感慨亲情的伟大,也感动我的成长。我想,我真切的体会到了家庭记事的意义。     作者:家族事记编辑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unsplash  
  • 0
  • 405
  • 0
  • 2
没有真正经历饥饿的人,不会懂得感恩
家族回忆录
感恩节的前一天,爷爷突然得知远在东北老家的大哥生了重病,大哥在电话里说,“别担心,我这岁数到了,病也该来了”,但爷爷还是慌张着让我订一张最早回东北的车票,嘴里不断念叨着大哥的名字,感慨自己离家60多年了,却很少回乡看看。 我问他这么多年想家吗,爷爷摸着光秃秃的脑袋点头说,“怎么会不想呢,但小时候在老家的那段日子里,饥饿是我唯一的印记了,我和大哥那时候从来不知道饱是什么滋味。” 我们总是不能理解老一辈人为何像对待金子一样稀罕粮食,或许,在一位80多岁老人儿时的故事里,藏着这个问题的答案。   一、母亲在流泪,我在滴血 七十年代,一位日本华人告诉我,日本的小孩子不吃糖了,糖已经吃够了;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今天,我也想自豪地告诉他,中国的孩子们也不吃糖了。 新时代下长大的孩子们,是在糖罐里泡大的; 我的孩儿时代,没见过糖,也不知道糖的味道。 图:饥荒年代 / 摄图网 我生活在充斥着饥饿和贫穷的大地上,那时候觉得自己活得还不如一头猪。现在都是牲畜吃人剩下的东西,但我小时候却捡了牲畜都不食的东西来垫肚子。曾听说过,在三十年代的东北抗日联军里有两位抗日英雄——杨靖宇和赵尚志,他们被日军围困在山上时弹尽绝粮,于是扯开袄子,嚼咽棉絮,又扒下树上干枯的树皮,费力啃咬。 人在饥饿的时候,为了生存,什么都可以吃,也什么都能吃。我也吃过干树皮,还吃过杨树叶,槐树芽,榆树花…虽然没嚼过衣服里棉絮,但我吃过猪都不食的谷糠。 图:玉米粒和谷糠 谷糠是什么?稻谷脱粒成米,风扇吹过掉落下来的皮屑,便是谷糠。旧时有许多人家买不起棉花枕头,就用连饲料都作不了的谷糠当填充物,枕头用久见潮了,别人就把它扔在了院门外的角落里。母亲等人家回屋走远了,再把它捡回来,等一个天晴的日子铺在旧布上晒干,再用石墨把干碎的谷糠磨成粉末。 这些粉末尝起来干得直噎嗓子,想吐又吐不出来,想咽也咽不下去,母亲就往里面掺和了两把榆树皮粉,这混合在一起的粉末一遇水就变得又稠又黏的了,勉强能做成几个歪七硕八的糠团。等我们几个小萝卜头饿得忍不住了,母亲就把它们蒸熟了给我们掰着吃。这糠团吃在嘴里实在是没什么滋味,我就配着盐水,吃糠团。 谁想这糠团在我肚子里像一个发面馒头似的,把喝下去的水都给吸收了进去,卡在肠胃里动弹不得,让我肚子胀得什么也拉不出来,我那时觉得自己真是没有福气,饱了竟比饿着还难受。我的胃就像被犹如泰山一般重的巨石块压着一样,空气里也像是没了氧气,我痛苦绝望地哭喊着,既是因为这肚胀得实在难受,也是抱怨这喘息不得的生活。 母亲心疼得眼泪直流,她跑到屋外掰断了几根尖树枝,让我翘着屁股趴在铺上,用颤抖的手,一下、一下地,给我抠着糠粪。母亲在流泪,我在滴血。 我这一辈子,永远、永远,忘不了母亲给我抠糠粪的凄惨景象。   二、这两斤被雨水浸湿的米,掂起来沉甸甸的 冬季时候的北方,给人冻得骨头都麻木无力,呼吸中都夹杂着细碎的冰霜,土地也更是寸草不生,父母只能远去城里的人家做帮工,可赚来的粮食还远不够填满家里六口人的嘴,所以我们兄弟姊妹几个只能在父母回村之前,去邻村讨点饭吃。 图:大雪覆盖下的农村房屋 那时我背着一个讨米用的破布口袋,一根打狗用的木棍,拖着饥肠辘辘的身子走家串户。冬日的黑夜来临得早,我就寻着有光亮有炊烟的人家,挨家挨户地讨。我走到农家大院门口,大声喊着:“大娘!大娘!给点饭吃吧!”,有好心的大娘会给我一捧米,我连忙拿布袋子兜着装起来,就连几颗不小心滑落到地上的米粒我也不会放过,昏暗的光亮里,我瞪着快饿昏了的小眼睛寻找着,用指甲扣着米粒拾起来,再忙立起身来,向大娘点头哈腰连喊着谢谢。 但有时也会遇到不怎么善意的太婆们,她们瘪嘴斜视着我,好像我的衣服都带着粪泥、呼吸都带着恶臭,生怕弄脏了她的大院,于是边扬手边回身赶着我走。我跪在地上带着哭腔哀求她:“行行好吧大娘,麻烦给我舀一碗米吃……”,她竟唤来了狗,吓得我本就饿得无力的身子更是站不起来,连滚带爬地仓皇出逃。在寒冷的天气里跑了这一下,胃里像有一股又冰又腥的血直往喉咙里冒,饿的感觉愈发难受了,眼睛和脑袋都变得昏沉恍惚了。 看见天色渐昏,大雨欲来,我心里想着天要变了,得赶紧继续讨了好回家,结果天仿佛听见了我的心里话,没好脾气地在半空里轰隆隆一句回答,天忽地像漏了一个大洞,雨水争相挤着从洞里泼撒了下来,没头没脑浇湿了我的全身,把我冻得整个人一下子全清醒了,让我清醒地感受饿的滋味,也让我清醒地体味苦的难熬。 图:瓢泼大雨 / unsplash 我只能找处有檐的空地,就这么一路带着雨水,哩哩啦啦走走停停,一晚上走了十几里路,只讨来了两斤米,这两斤被雨水浸湿的米,掂起来沉甸甸的。   三、娘!老鼠把那半块玉米馍给啃了 我曾因为饥饿,撒下了一个我这辈子都悔不当初的谎。我还把它写成了一篇文章,名叫《半块玉米馍的故事》,刊登在了《湖北日报》农村版的报纸上。 农历二月的仲春时节,小巷旁的迎春花开的耀眼,花香在太阳的“烘焙”下浓得飘满了鼻腔,听城里人说这花的香味是淡淡的,但我却总是嗅出了具有植物气息的肉味。 谁想到当我走到家门外时,竟真有食物的香味飘来,我于是兴奋地跑进去唤着母亲。半块巴掌大小的、金黄蓬松的玉米馍就放在旁边的橱柜里。母亲正好从后院里进来,打算去外面捡些烧火用的木柴,她看见我正盯着橱柜里的玉米馍目不转睛,就走过来轻声跟我说,“那半块玉米馍是帮工的人家给的,你弟弟还太小,讨不到饭,就把这玉米馍给他留着吃吧。” 图:厨房里置物的橱柜 我的心情仿佛一架离手的纸飞机,刚升到了半空,转头碰了壁就垂头丧脑的掉落下来。我垂眼答应着,母亲轻轻抚摸了一下我的小脑袋,就出门拾柴火去了。 这时,我的肚子早已饿的咕咕直叫了,声音仿佛嗷嗷待哺的小奶狗。为了不让自己惦记那半块馍,我头也不抬的跑到铺上去睡觉,正午暖的我直犯困,索性睡一觉,睡着了就不饿了。 我在铺上翻来覆去,饿得腹背相贴,心里还是惦记橱柜里的馍,我睁开半只眼睛往那个方向抬眼眯着看,它正诱着我肚子的“小狗”。我鬼使神差地爬起床走过去,把那半块玉米馍捧在手里,它在手的温度下变得愈发香气扑鼻,我的眼睛里正冒着蓝光。 图:饥饿难耐 实在是忍不住了,我把馍啃了两口,只啃了两小口,但本就不大的半块馍还是硬生生凹进去了一块。我既愧疚又害怕,就弄下些许的玉米渣和小半块玉米馍,放回了原处。 母亲拾柴回来了,我没底气的先发制人地说:“娘,我看见老鼠把那半块玉米馍给啃了!”,母亲似乎是听出了我语气里的心虚,她用那暖暖的、又无奈的眼光看着我,心知肚明地说:“你就把剩下的吃了吧。”听见母亲这样说,我还觉得她爽骂我两句才能抚平我内心的愧疚,我连忙摇头摆手地说,“还是留给弟弟吧。”   图:丰收的稻田 这事情已经过去了七十余年,过去饥饿贫穷的生活早已一去不复返,家里的餐桌上鸡鸭鱼肉轮流转。但我依旧忘不了那半块玉米馍的味道,我内心的愧疚还是犹如年久翘边的纸张,怎么也抚不去,压不平,但这也反倒成了我忆苦思甜的宝藏。 儿孙总是无法忍受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对于粮食的稀罕,只有真正受过饥饿折磨的人,才懂得感恩衣食富足的新时代,我更是贪婪得想再多活几年,享受这得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我的孙女如今也长得亭亭玉立,她从小就爱吃糖,我原来常牵着她的小手去车站旁的零食铺买糖。坐在铺旁的长椅上,我边给她剥着糖衣,边讲着玉米馍的故事。小丫头听得很入迷,丝毫没被来来往往的车辆给牵走了视线,眉头随着故事的情节忽而紧皱,忽而舒展。待我讲完后,她含着嘴里的糖果,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说,“爷爷,这糖吃起来更甜了”。   受访人:陈秀才 整理人:家族事记编辑 图片来源:摄图网、包图网、unsplash
  • 0
  • 397
  • 0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