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行业: -
教育经历: --
自我介绍: -
一生旅人:一趟出走寒门的旅程(上)
家族回忆录
姑妈喘着气爬上楼,焦急地说附近街坊都找遍了,可哪都没看到爷爷,这下可把全家人都给急坏了。 三个多小时前,爷爷和爸爸大吵了一架之后就离家出走了,他说要出去透透气,可一直等到现在都还没回,要知道今天可是大年三十,本应是家家户户欢聚一堂的日子,唯独我们家却在今天上演了一出闹剧。 “饭菜都是好的,为啥要扔了,加加热不就能吃了吗?你们这也太浪费了。”爷爷背着双手生气地说,他瘦削的身材从远处看就像被略微压弯了的竹竿。“爸,哪有大年三十还吃剩饭剩菜的道理,老这样吃会得病的。”爸爸无奈地解释道。 我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爷爷因为饭菜的问题和家里人产生矛盾了。爷爷一生节俭,衣服穿破了舍不得扔,饭菜剩了也舍不得倒,如果换做是在过去的年代,这样倒也说的过去,可在物质条件极为丰富的今天,爷爷苦行僧般的生活习惯让我们实在很难与他产生共鸣。看奶奶着急的快要哭出来了,一个劲儿地念叨:“你爷爷他那么大年纪了,要在外边出点事可怎么办呐……这大过年的……”,看着奶奶的样子,我的心中一阵酸楚,于是提出到爷爷常去的滨江公园去找他。   那时候还小,可能舌头还不够灵,尝不出日子的苦   天已经半黑了,月亮孤零零地悬在空中,除夕夜的江畔空荡荡的,连半个人影都看不到,我大声呼唤着爷爷,可始终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凛冽的北风钻进领口,我的眼中噙满了泪水。模糊中,我好像在眼前的长凳上看到了曾经同我讲故事的爷爷。那是一个秋天的晚上,江边布满了芦苇,夜空中的星星格外清晰,仿佛都市的繁华和喧嚣都被翻涌不息的水流阻隔在了对岸,爷爷轻声地同我讲述了他童年时的经历。   江边孤独的背影 / 自摄   …… 我出生在山东省一个偏远农村,家里养了四个男孩,按年龄算我排行老二。头几年家中光景还算不错,父亲读过几年书,算半个文化人,在村子里的私塾当教书先生,家里还有几亩薄田,日子凑合着也过得去。然而好景不长,突如其来的战争打破了宁静,清朝末年,华北地区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父亲的私塾先生是当不成了,而种地的营生也难以为继,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只得和母亲一起带着我们闯关东去东北碰碰运气。 (我问起爷爷关于曾祖母的身世,他蓦地陷入了沉思。) 我甚至已经记不得她的名字了,母亲是个地道的农村妇女,勤苦能干,把家里料理的井井有条。由于娘家穷,母亲很早就嫁给了父亲,当时在农村老家女性的地位很低,不能上桌吃饭,而且一出嫁就无法保留做姑娘时的名字了。我只记得她大概是姓夏。和当时大多数的女性一样,母亲也裹了小脚,常坐在柴门边上借着晨光给我们补补粗布褂子,眼睛花了就抬抬头,往外望。 (午后的乡村阒无一人,只听得见鸟儿的啁啾,透过曾祖母的视线,我看到了远方连绵的山脉和田亩。) 那个年代,关内鱼龙混杂,大多数都是些逃难来的外乡人,为了讨口生活,可谓吃尽了苦头。还好父亲识字,能做算术,经过多番辗转,终是去了一口煤矿,给矿上掌柜当账房,一大家子历经波折总算安顿了下来。 但说到底终归是寄人篱下,日子得过且过。八年抗战,黔首苦不堪言,一九四五年战争结束,国家千疮百孔,百废待兴。不承想,煤矿老板因病逝世,父亲没了经济来源,孩子们饿的嗷嗷直叫,他无奈只得再一次举家搬迁,去寻那位于住在辽宁盖县的远房亲戚。   农村老家 / unsplash   那时候还小,可能舌头还不够灵,尝不出日子的苦。 一家人在盖县向亲戚借了间茅草屋就算安家落户了,那地方穷山恶水,能种的地本就极少,还一寸都不属于我们。没办法父母只能去别人家帮工,可赚的粮食远不够填满这么多张嘴,所以我们几个小的只能挨家挨户地讨饭吃。老大是个闷葫芦,看见生人就发怵,紧张的嘴巴都张不开,更别提跟人讨吃喝了。老三是个调皮鬼,正事一件不干,就知道疯玩,一天下来滚得浑身都是泥巴,晚上回家没要到吃的不说还躲不过母亲的一顿打。而我呢,眼睛尖又懂礼貌,逢人就问好,讨到的吃的总是最多。 当时条件稍好点的人家平时会吃点海鱼,而煮鱼的咸水呢都直接泼了扔掉,当时咱家没钱买盐,就讨了别人家不要的咸鱼水,拿回家熬干,就成了底料,这就是我们的盐了。有了盐,再去捡点榆树皮和野菜,最差的时候还会去街坊邻里讨点猪都不吃的糠,把这些捣碎了和水一起煮,就连在大年三十晚上,我们的年夜饭也就是这样了。 再后来,国家土地改革之后,咱家分到了几亩薄田,为了种好庄稼,父母没日没夜地劳作,我们几个想帮忙,可身体还没长全,力气太小,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太希望自家地里的秧苗快些长大,为了拾点狗粪给田积肥,我经常大半夜从床上爬起来,当时还是大冬天哪,漫山遍野的积雪,一眼望去都是雪白雪白的,只有那个狗粪是乌黑的一坨,我顾不上冻僵的手脚,吧唧吧唧踩着雪去捡,然后埋到土壤里,手都冻麻了,但心里却是热乎乎的。   大雪中的农村夜晚 / unsplash ……   城市被笼罩在夜幕下,不知从哪传来了鞭炮声,年味更重了。我和爷爷的生命在亘古的时空中发生了短暂地交织,他儿时的经历通过记忆传递到了我的灵魂深处,而我却沉溺于繁杂琐碎的事情中而将其抛之脑后,让这弥足珍贵的记忆蒙上了灰尘。此刻,我也逐渐理解他今天如此恼火的原因。 我最终还是没能在江边找到爷爷,于是怀着沮丧的心情回到了家里。一开门,饭菜的香味就朝我迎面扑来,随之伴着的还有熟悉的春晚音乐。没想到的是,爷爷竟先我一步回家了,他似乎还没消气,坐在沙发上严肃地教育着爸爸:“今天就是要让你们长长记性……我什么苦都吃过,什么脏的烂的都尝过,所以现在看到你们浪费点东西就心疼……”     文章跳转: 一生旅人:一趟出走寒门的旅程(中) 一生旅人:一趟出走寒门的旅程(下)     受访人:陈秀才 整理人:家族事记编辑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unsplash
  • 0
  • 444
  • 1
  • 2
一生旅人:一趟出走寒门的旅程(中)
家族回忆录
有个小伙子年纪轻轻假冒党总支   “都八十多了,咋还像个小孩似的,动不动就闹脾气。年轻的时候这样也就算了,老了还这么不让人省心……”,奶奶无可奈何地埋怨道。 爷爷固执倔强的性格着实让人招架不住,完全印证了家人对他“老小孩”的称呼。他突如其来的离家出走让家里人为此坐立难安,但好在终是虚惊一场,家人团团圆圆的围坐在了一起。 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摆满了桌子。此时,爸爸一言不发,似乎已经完全领会了爷爷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姑妈看爷爷平安归来,倒是眉开眼笑地打着圆场,招呼大家趁热吃饭;爷爷倒了一小杯白酒,一饮而尽,把滞在喉咙里的冷气压下去,面色顿时红润了许多;而奶奶还有点没从惊慌中恢复过来神情,仍在关切的看着爷爷,嘴里碎念着宠溺的抱怨,一副十分心疼的样子。 奶奶对我说道,你爷爷不光小时候苦,他年轻那会,也遭了好多罪呢,那都是你们这代人所无法想象的。爷爷垂下眼睛叹了口气,说那都是陈年往事了,说了他们也不爱听,别提了。奶奶欲言又止,但想了想,还是聊起了爷爷年轻时候的经历。   ...... 爷爷家地里的庄稼长高了,他也渐渐地长大了,到了求学的年龄。曾祖父有些文化,晓得读书的重要性,尽管家中并不宽裕,可他还是将爷爷送到了村里的小学,然后去了县里的高中。爷爷天资聪慧,最终考上了鞍山市的鞍山钢铁学院,在那里读了大专。 据爷爷说,他当时是班长,兼任团支书,精神觉悟很高。在毕业的时候,学院分配工作,很多人在写志愿的时候都填了自己想去的地方,而他义无反顾地在纸上写下了“服从组织分配”几个大字,他骄傲地说,祖国有困难,需要我在哪里,我就去往哪里。   鞍山钢铁学院毕业留念(左下为爷爷) / 自摄   就这样,爷爷在一九六零年被分配到了刚成立不久的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简称武钢)。因为是炼钢专业出身,他就当上了武钢第一技术学校的老师,并暂住于单位的职工宿舍里。世事难料,刚调到武钢,他就碰上了新中国建国以来最为严峻的经济困难——三年自然灾害。当时湖北省是最主要的受灾区域之一,粮食异常紧缺,单位里每人每天平均只能分到八两粮票,你知道那才有多少吗?才相当于两小碗米饭!二十出头的大小伙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他一个人在武汉,举目无亲,每天都因为吃不饱饭而头晕眼花,他不常和我们提起这些。 六一年,大年三十的晚上,爷爷一个人在宿舍饿的难受,就想着出去看能不能找到些吃的。他出去晃悠了半天,别说吃的了,连个人影都看不到。那天晚上没有月亮,冷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后来,他看到宿舍附近的地里有人种了点什么,还拿篱笆围了起来,他也看不清楚,摸瞎过去抓了一把菜叶子就跑,他说,那就是他的年夜饭了。 (说到这里,爷爷和奶奶的眼眶都湿润了起来,我们看着一大桌子饭菜,拿起筷子又放下。) 当了两年老师后,爷爷被调到了武钢第一炼钢厂,嘿,先前当老师、教工人,后来倒是自己撸起袖子上手了。技术工人最讲究的就是踏实肯干,你爷爷又有学历又有能力,所以年纪轻轻地就受到了单位领导的赏识,在六六年的时候评上了一炼钢厂的副科长,这时爷爷连三十岁都还不到。   武钢外景 / 摄图网   在那个时候,年轻的科干并不常见,加上爷爷的长相看起来就年轻,他当时去武钢医院看病的时候还闹了个笑话呢。他说他嗓子讲太多话给讲哑了,让医生给开点药,医生和护士就问他是做什么的,还能把嗓子都给讲坏了。他就如实说,说自己是党总支部书记,总是要上台发言。结果周围的人都不相信,还嘲笑他说,你这么年轻怎么可能是党总支?再过十几年说不定还有点机会吧!后来这些人里面有个护士,和爷爷的领导是邻居,她回到家之后,就愤愤地跟领导告状,说有个小伙子年纪轻轻假冒党总支部书记,结果领导听后一愣,后来又笑了笑说,他可不就是我们的党支部书记嘛。你爷爷后来总得意地把这笑话讲给我听。 他是个政工干部,经常需要写材料和会议总结然后上台发言,所以他写得一手好字,也练了一副好口才。他说当时别人都管他叫秀才,他写了好多稿子,后来有一篇还登上了晚报的头版头条呢。   办公中的“陈秀才”/ 自摄 ......   这时,爷爷一手撑着桌子慢慢抬腰站了起来,神气的样子仿佛回到了他年轻的时候。 “我可会写稿子了,而且写一遍就能记住个大概,上台讲话我一律都是脱稿讲的。当时好多人都是助理帮着写,他再照着稿子念,我就不那样,自己讲,东西都在我脑子里。”他对着坐在一旁的奶奶说:“你当时的稿子还大都是我帮你写的哩”。奶奶笑眯眯地仰头看着他,眼里满是崇拜。 爷爷只身一人武汉待了好些年,期间一直因为工作繁忙而很少回东北老家,可他心里一直牵挂着自己的父母家人,这背井离乡的苦只有自己才能体会。他太想家了,但当时不能辞职只能服从组织调动,他想到自己已经快三十了都还没成婚,如果找个东北姑娘结婚,组织上也许能够酌情将他顺理成章地调回老家工作。 于是爷爷在写给北方表妹的书信中谈及了自己的想法,表妹就有意把自己在幼儿园当老师的同事介绍给他,这个表妹的同事,就是我的奶奶。 那个年代的爱情简单而真诚。爷爷和奶奶见过了为数不多的几面后觉得双方很合得来,就这样约定终身了,但可惜的是他们一开始就分居两地,奶奶在沈阳工作,而爷爷在近两千公里外的武汉。他们在领证结婚后,爷爷本想借此调回北方,可在他入党提干后,这么远距离的跨省调动就很难实现了,而且当时武钢正值建设时期,也需要大量的人才。 也许他们的爱情受到了上天的眷顾,武钢幼儿园有人离职了,为了填补这个岗位的空缺,在爷爷的举荐下,奶奶被调了过来,于是两个人就在武汉安了家,奶奶也是党员,她在调到武钢幼儿园后不久,因工作能力突出,很快被任命为了幼教科科长。   游玩的小孩 / unsplash   奶奶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神色,她说当年见到爷爷后就觉得他聪明而且踏实,跟他在一起就觉得很安心。岁月如梭,时光在不经意间悄悄流逝,他们在武汉已经共度了五十多个春秋,爷爷可不止满足于此,他对奶奶说,“下辈子我还要缠着你”。奶奶不好意思的转头,摆了摆手又捂着笑不拢的嘴角。     文章跳转: 一生旅人:一趟出走寒门的旅程(上) 一生旅程:一趟出走寒门的旅程(下)     受访人:陈秀才 整理人:家族事记编辑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摄图网、unsplash
  • 0
  • 510
  • 0
  • 1
一生旅人:一趟出走寒门的旅程(下)
家族回忆录
我这一生,经历了许多事,有好的有坏的,有重要的也有无足轻重的   没有人能逃过岁月无情的侵蚀,看着爷爷的苍苍白发,我才意识到他已经不再是照片里那个英姿飒爽的年轻人了,可他眼中闪烁着的光芒却不曾黯淡,对生活依然满怀热忱。 即使已是耄耋之年,他也还是一个从不停下脚步的好学者。坐在阳台的椅子上,带个老花镜,晒个太阳,看本书,是爷爷在家的常态。 他还是个智能时代的“弄潮儿”,为了学会使用科技产品,他一遇到问题就会向家人们请教,弄明白之后再在本子上一字一句的记录详细的操作过程,在这样的不屑努力之下,他已经成了网上冲浪的高手,无论是浏览网页新闻还是玩电子游戏都样样精通,虽然时不时会误点一俩个广告弹窗,手足无措地让我帮忙瞅瞅怎么关掉。 经历了血雨腥风的老一辈人,对党的热忱与忠诚是发自内心的,这样坚定的信仰一直延续至今也未曾淡去。作为党工干部,退休后的爷爷仍然经常参加社区里的党课,每次都会写下满满几页的心得体会。抵不过我的好奇心,爷爷从书桌的抽屉里拿出了他视为珍宝的一摞又一摞写满了文字的泛黄纸张,他说:“我先前听社区党课的时候,觉得那些老师讲的不好,我就想下次自己上台讲讲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们国家的变化,这里有很多是我整理的材料。” 爷爷写得一手好字,他将党课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了详细记录,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生活水平和教育医疗等几个板块,其中科技领域写得最多,“FAST中国天眼”、“3D打印机”、“量子通讯”、“北斗卫星导弹系统”,这些科技主题都频繁地出现在了他的笔记上,谁也想不到这竟是出自一位80余岁老人之手。   材料摘抄笔记 / 自摄   得益于平常看书看报的日积月累,他还颇有文采地给智能手机的发展写了一段评价:“手机是一个小银行,可以取钱转账买东西;手机是一座图书馆,可以阅读各种图书资料;手机是一个娱乐厅,可以唱歌、下棋、打麻将;手机还是一个小厨房,万事通…” 我在层层叠叠的纸张中,无意间翻看到爷爷自拟的几张党课演讲稿,有一段写着他的总结陈词,读起来十分有趣:“习近平总主席是中国人民的福星,是腐败分子的克星,是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路的明星。” 爷爷得意地说这是他自创的“三星”理论,我大声朗诵了一遍,听的家里人咯咯之笑。每次爷爷在看电视或电脑上看新闻时总拿着笔刷刷的写,现在我终于知道他在本子上记下的内容了。   党课发言稿草稿 / 自摄   忽然,爷爷好像猛然想起了什么,在他的衣柜里翻找起来,不一会儿走出屋子,给我们展示他包裹在旧衣物里的三盒荣誉勋章。其中有两枚形状相似的,是武钢总单位的“优秀共产党员”勋章,当时每个炼钢厂最多也只有2个名额,而爷爷却连续两年获得了此殊荣,在20多年后,他又以老党员的身份被社区授予了“光荣在党50年”的荣誉勋章。多少年过去了,这三枚老勋章依旧和新的一般,就如同爷爷一样,鬓华虽改但心无改。   “光荣在党50年”荣誉勋章 / 自摄   今夕定何夕,今夕岁还除。团栾儿女,尽情灯火照围炉。夜深了,窗外传来了鞭炮声,电视里的春晚节目也行进过半了,酒足饭饱后,爷爷说了这样一番话,他说道:“我这一生,经历了许多事,有好的有坏的,有重要的也有无足轻重的。” “一个人若要有些成就,首先他得有知识,必须得读书学习而后学以致用,如果我当时不拼命地学习,可能一生都无法走出农村;然后还得勤奋能吃苦,先苦方能后甜,忆苦才会思甜,现在你们很难再体会到当年那种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了,但艰苦朴素,奋发图强的精神一定是不可或缺的;最后的一点说起来可能有些玄乎,就是运气,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但机会也不是人人都有的,有时候机会或者运气来了,你也得学会抓住。”   图:挂着优秀党员勋章的爷爷 / 自摄   每个人的生命都像悠悠江水中的一朵浪花,短暂而绚烂。每个人都肩负着各自的使命,来自不同的方向,却一刻不停地奔向同样的终点。爷爷平凡的一生似乎都是在旅途中度过的,从儿时因为战争为了生存而从老家出逃,长大后因工作需求被分配到远离家人的南方钢厂,到了晚年,年迈的爷爷仍然将党的精神铭记于心。一届寒门才子在求学进步的道路上始终马不停蹄,一往无前。     文章跳转: 一生旅人:一趟出走寒门的旅程(上) 一生旅人:一趟出走寒门的旅程(中)     受访人:陈秀才 整理人:家族事记编辑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 0
  • 511
  • 0
  • 1
“英雄”若不问出处,富贵当思其缘由(下)
时光故事汇
电影《阿甘正传》中的男主阿甘,来自一个不幸的原生家庭。 阿甘是一个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父亲早逝,由母亲独自带大。他先天弱智且天生残疾,从小便要带上腿箍才能正常行走。小阿甘经常被其他孩子霸凌取笑,在校车上,没有小朋友愿意和他一起坐,就连校长也让阿甘的母亲把他送去特殊学校。在外界看来,童年的阿甘从出生开始,就是一个被老天抛弃的孩子。   图:《阿甘正传》男主阿甘的演员,汤姆汉克斯   但“傻里傻气”的小阿甘,从未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他不会怨天尤人,而是在原生家庭的土壤中倔强的成长。 阿甘学会了母亲对他的爱,于是他也很用心的守护着每一个他爱的人;小时候总有坏孩子边追赶边向他扔石子,他学会了一直不停的往前跑,坚持把一件事做到底,跑着跑着,他的双腿痊愈了,也作为体育特长生跑进了大学,跑进了白宫,就连越战的炮火也追不上他的步伐;阿甘天生智商只有75,所以他发挥着自己的“钝感力”,能够迅速忘却不愉快的事情,也能“傻傻地”盯着一个目标不放弃。 所以,阿甘扭转了原生家庭中的“不好”,把软肋变成了铠甲,他凭借着爱、专注和真诚,拥有了逆袭般的人生。 王小波说过:“我们无法决定怎么生、怎么死,但可以决定怎么爱、怎么活”。若英雄不问来路,则需思考其成功的缘由。可能有人会认为,阿甘是电影中虚构的人物,他“傻人有傻福”的成功经历并不能复制,那么莫言的成长过程,就是王小波这句话最好的注脚。   黑暗和苦难,是上帝的恩赐   2012年的10月11日,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诞生,但此时的莫言,正在山东高密老家看着电视,他也是从电视上才得知自己获得了诺贝尔奖。 山东省高密市东北乡,是莫言从小成长的地方,1985年,莫言在《白狗秋千架》中第一次提到“高密东北乡”,那里土地闷热、贫穷、荒僻、蔓草荒烟。   图:莫言   莫言本名管谟业,来自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父亲管贻范曾上过4年私塾,在莫言的印象里,父亲一直都板着脸、脾气大,家里的几个孩子连听到父亲咳嗽两声都害怕得直哆嗦。母亲是目不识丁的农家妇女,裹了小脚,17岁时嫁给父亲,结婚后就没了自己的名字。 童年时期的莫言一家经历了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和阶级斗争。饿得刨茅草根,抠榆树皮是常事,中农成分家庭的帽子也让莫言一家在外总是得忍气吞声,不敢惹是生非。   图:莫言旧居(山东高密市东北乡)   莫言小时候经常饿肚子,瘦瘦的身子,大大的脑袋,活像一个黄豆芽。他的相貌普通,甚至也可以说是丑陋,因此从小受到了不少同学的嘲笑。贫穷的农民家庭、没文化、暴躁的父亲、裹小脚的母亲、丑陋的模样。谁也想不到这样出身的人能成为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但莫言,他就是做到了。   守护好自己的那片“土地”   莫言虽然从小害怕自己的父亲,但他从来没把父亲的严厉当成负面的事。莫言曾在《我的父亲》一文中感恩过自己的严父:“如果没有父亲的威严震慑,我能否取得今天这样一点成绩还不好说”。在莫言的眼里,父亲上过学,会识字,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于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也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别人看来可能是大家长制的父亲,但莫言却不这么认为。 “父亲虽然对待我们子女管教严厉,但那种威严是建立在儒家文化的基础上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这是父亲反复教导我的话,他的唠叨和提醒,对我做人和写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于是,父亲的“唠叨”鼓励着莫言在文学领域不断深耕,因为他知道,人外始终有人,天外还有更高的天。 在乡亲们的印象里,管贻范看起来总是对儿子的成就不屑一顾。2004年,大众日报为纪念中国电影百年策划了主题报道“作家与电影”,莫言与电影《红高粱》被列入名单。有媒体记者到他的山东老家去采访,莫言父亲正在炕上看着莫言女儿管笑笑写的书,老人家说:“他(莫言)写的东西,我都不屑看。我看着俺孙女笑笑写的《一条反刍的狗》比他写得好。”   图:莫言和张艺谋接受采访   还有一次,当时著名导演张艺谋看重了莫言的《红高粱》一书,他带着巩俐、姜文等人来到了山东高密拍摄同名电影,乡亲们纷纷出来观望,好不热闹,也不断向老父亲夸赞着莫言的厉害。但管贻范却不去凑热闹,他撂下一句“地里的活还等着我呢!”就回到了土地上。 或许在外人看来,这个做父亲的好像总是不认可儿子的成就,总是一副冷漠的样子。但是莫言却不这么认为,他知道对于农民来说,脚下的土地了见证他们勤谨的一生,就是他们的命根子,他觉得父亲的“冷漠”其实是作为普通农民的“本分”,不多言多语,始终保持平常心,才是最好的言传身教。 而对于莫言,写作就是他的“土地”。他也学会了父亲轻名利的坦然,面对获奖后的种种声音,他说:“我永远不会为了一个奖去写作,不管是茅盾文学奖,还是诺贝尔文学奖。我的所谓文学成就是‘世无英雄,竖子成名’而已。”   不是为农民写作,而是作为农民的写作   母亲没有文化,但莫言从母亲的身上学会了母性的善良和农民的隐忍。 在2012年文学奖的颁奖台上,莫言当众表达了对母亲的追思与感恩:有一天晚上,正在饱餐一顿的美梦中熟睡的莫言被母亲唤醒,“快走,麦场收完麦子了,我们去捡麦穗!去晚就没了!”捡麦穗,被当时的乡亲们称作是“捡秋”,就是当地里的粮食全部收货入库了,饥饿的乡民们会再到田里捡些零碎粮食,在这种真会饿死人的年景,捡秋就相当于保命。   图:麦子   突然,远处一个守卖场的男人恶狠狠地过来,嘴里大喊着“偷粮食的,都出去!”,裹了小脚的母亲带着一个5岁的孩子,自然是跑不快的,于是母亲被守麦场的男人抓到,硬生生地被打了一个耳光,嘴角被打出血的母亲央求着他给自己留一点保命的麦子,但那个男的丝毫不在意的扬长而去。 多年之后,当兵退伍之后的莫言重返老家,和母亲在街上买菜时竟又碰到了当年那个打母亲耳光的男人,莫言刚准备一拳打上去,母亲拉住了他并说道“儿,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同一个人。” 可能,在很多人眼里,母亲是一个胆小怕事的、没有见识的女人,但莫言却从母亲的身上,看到了善良和包容,还有作为中国农民,血液里流淌着的“隐忍”二字,他把这些自豪地看成是自己的“家风”。   图:莫言   无论是饥饿苦难的童年生活,还是贫穷胆小的农民父母,莫言都没有低看自己的原生家庭。反而,他把创作之根扎在“高密东北乡”这块注满自己情感和泪水的故乡之地,将“饥饿和孤独”作为自己的精神资源。理解父亲的严厉,学习母亲的宽容,接纳自己的农民出身,最终才能在“为农民写作”的领域中,闯出“作为农民写作”的一片新天地。   结语   无论是阿甘,还是莫言,他们原本的家庭境况都是那么令人唏嘘,但“原生家庭宿命论”的魔咒却没有成为在他们的成长中生效。“生”和“活”其实不一定是捆绑在一起的,没有人能决定自己如何出生,但如何看待出生以及怎么活,确是自己能够决定的。 “英雄”若不问出处,富贵当思其缘由。就像莫言一样,把贫穷当做利器,把严厉化为自律,将宽容融入心里。如此一来就会发现,其实原本出生的家庭也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一个好的原生家庭需要父母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家庭存在的意义,是共同守护的齐心协力,家族存在的意义,是优良家风的代代传承。接纳不完美原生家庭,保持良好的心理韧性,学会扬长避短,同样也可以写好新生家庭的最美序章。     文章跳转: 不是每个“英雄”都真的不问出处(上)     参考文献: [1] 贺仲明.乡村的自语——论莫言小说创作的精神及意义[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79-85. [2]莫言:在老家看电视得知自己获奖.搜狐新闻. 引用于2022年9月30日: http://news.sohu.com/20121011/n354688225.shtml [3]莫言现状,谁能想到.最人物.引用于2022年9月29日: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022097460059243016/?channel=&source=search_tab [4] 莫言的“智者老爹”管贻范,才是真正的“莫言”. 齐鲁壹点. 引用于2022年9月30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3467000060597214&wfr=spider&for=pc [5] 母亲曾带莫言“捡麦”,遭守麦人怒扇耳光,后母亲让莫言学会原谅.百度.引用于2022年9月30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1759453890698844&wfr=spider&for=pc [6]图片来源:全历史、pexels    
  • 0
  • 362
  • 0
  • 4
不是每个“英雄”都真的不问出处(上)
时光故事汇
杨绛父母的爱情就是她最早的情感启蒙,陈嘉庚的家族世代下海经商,钟南山的父亲曾是留美医学博士…… 孩子大多都是父母的影子,他们的成就与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   杨绛和钱钟书的“我们俩”   被誉为“文学伉俪”的杨绛和钱钟书,两个人一生都在彼此欣赏,相互成就。相同的爱好让他们无话不谈,相互“点赞”对方的文学造诣,他们既是夫妻,也是密友,在相互扶持与包容下携手度过了60多年的婚姻岁月。 杨绛会在钟书犹豫是否要起笔《围城》时,催促着他马上动笔,还为了不让外出授课耽误丈夫的写作时间,辞退家佣人节约开支,自己摊做煤饼,劈柴做饭。 钱钟书后来在《围城》序言中写道:“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由于杨绛女士不断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   图:电视剧《围城》剧照   杨绛也会在和钟书一同去英国读书时,为“中国胃”的他洗手作羹汤,替“家事小白”的他修理门轴,清洗脏物。以前从没做过家务的娇贵小姐几乎包揽了家中大小的全部,总是把“不要紧,我来做”挂在嘴边。 杨绛和钱钟书为何既互为知己,又伉俪情深?这和他们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钱钟书出生于无锡有名的书香门第之家。杨绛祖上也都是读书人,父亲杨荫杭还曾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在家世教化下,两个来自书香门第的年轻人都对“读书”与“做学问”情有独钟,一旦相遇,不可避免相互吸引。 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孩子会通过观察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和交往模式,不断形成自己的交往方式,尤其是在异性交往层面,他们倾向于在一段亲密关系中表现出与父母间相似的关系模式。   图:杨绛和钱钟书   这一点尤其可以体现在杨绛身上。杨绛出身于受过西方教育的新式家庭,其婚恋观也深受父母的影响。 杨绛在《回忆我的父亲》一文中曾提到了父母的关系:“我的父母像多年的朋友,子女们从小到大,没听到他们吵过一次架。”她还说,“我们姐妹几个对丈夫都很好,可是都比不上我母亲对父亲的好”。杨绛母亲是出身于富商家族的大家闺秀,父亲是在严格家庭中长大的翩翩才子,他们经常在一起读书写字,有聊不完的话题;也会在对方重病卧床时,竭力照顾。 杨绛说,“旧式夫妇中也经常有不吵架的,不过女方往往会有不曾言说的委屈,共同语言更是少,但我的父母却无话不谈。” 圆满和谐的原生家庭,给女儿杨绛带来了很好的感情启蒙。   图:一岁半的杨绛和母亲   在杨钱夫妇中,我们看到了原生家庭对于后代婚恋观的影响。一般来说,人的一生会经历两个家庭,一是原生家庭,就是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二是新生家庭,即长大之后进入婚姻生活以及养育下一代的家庭。 2011年,100岁的杨绛先生在一次采访中谈到了自己对婚姻看法:婚姻是两个人的修行,需要在升级打怪的过程中肝胆相照。婚姻是两个人的包容与理解,需要尊重差异,在学会欣赏中启动“赞美系统”。由此可见,相濡以沫,相互扶持的父母爱情和原生家庭,深深地影响了杨绛。   继承“家产”的陈嘉庚   陈嘉庚出生于“下南洋”的商人家庭,祖上都是做生意的。他的父亲陈杞柏早年在新加坡经营大米生意,靠一己之力养育全家,但在陈嘉庚30岁那年,大米生意由于经营不善而宣告破产,父亲杞柏也因此抑郁而终,陈嘉庚就此面临着“父债子偿”的危机。 他小时候曾在父亲的米店帮过忙,也极具商业头脑,不仅在短时间内就将父亲留下的米店扭亏为盈,完全还清了父亲的债务,还颇有眼界的做起了菠萝罐头和橡胶生意。51岁的陈嘉庚名下的橡胶园种植面积达到了15000亩,雇佣工人超过3万人,资产超过1200万元,成为公认的“橡胶大王”和“南阳首富”。   图:陈嘉庚与毛主席合影   但他的角色远远不止是子承父业的企业家,更是倾资兴学的慈善家和教育家,这些成就都离不开母亲的教养和熏陶。 由于父亲一直忙于南洋生意,陈嘉庚由母亲孙氏独力抚养长大。孙秀妹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生活在闽南传统的红砖大厝之中,她不仅用“教子读书,治家勤俭”的家风教导幼小的嘉庚,还以身作则,乐善好施,慈悲为怀,这都给陈嘉庚立足教育事业,倾资兴学和广办学校奠定了基础。 陈嘉庚先是拿出当时的全部积蓄,在村里创办惕斋学塾;后又创办了厦门大学和集美大学,被万千学子们亲切的尊称为“校主”。黄炎培曾说“发了财的人,肯全部拿出来的,只有陈先生”,正是由于母亲对教育和慈善的重视,才有了陈嘉庚“将一生所获得的财利,都悉数办于教育事业”的志向和践行,这就是原生家庭和良好家风的力量。 如今,近120所陈嘉庚创办的或资助的学校遍布海内外,在厦门的集美学村中,后人还专门建成了“陈嘉庚纪念馆”,以此表达对陈嘉庚先生的敬仰和缅怀。   图:陈嘉庚纪念馆,作者自摄   钟南山:我和我的“白衣”父母   “医生不是救病,而是救病人”,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终身践行着这句话。在一场世纪疫情之后,钟南山的名字印刻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人民日报》评价他:“是一个专业的院士,是一个勇猛的战士,更是一个有担当的国士。”此乃果也,至于何为其因,可从其原生家庭中探知一二。   图:钟南山接受采访   钟南山出生于医学世家,父亲钟世藩是我国著名的儿科专家和病毒学专家,曾取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他为中国儿科学,由其世病原微生物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母亲廖月琴是广东省肿瘤医院的创始人,曾担任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 研究表明,家庭会指导或限制家庭成员可接受的职业选择范围,家庭成员的关系更对各种职业相关决策有决定性作用。对于钟南山而言,小时候的他经常目睹病人从生病到治愈的全过程,耳濡目染的认为从医救人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也从骨子里为治愈病人感到开心,可能这种成就感和使命感成为了他走上医学道路的初衷和目标。   图:钟南山父母,钟世藩和廖月琴   钟南山和父亲钟世藩长得很像,可以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他们不仅相貌相似,也都拥有着难能可贵的医者仁心,始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 钟世藩在广州中央医院工作期间,经常喜欢抽查病历,他的病历工笔如篆,一丝不苟,病情和处方写得明明白白。反而,许多学艺不精的年轻医生倒是喜欢在写病历时洋洋洒洒,字潦草得让病人看得一头雾水。钟世藩严肃的批评道:“病历是写给病人看的,别人都看不懂,你写来干嘛呢,写的不严谨诊断不仔细,谁还会信任你?”。于是,在他的倡导下,当时科室里的医生写出的病例,各个都经得起推敲。 钟世藩带出来的学生都还有一个特点,“能吃药就不打针,能用平价药就不用贵药”。这样的习惯来源于钟老师的教导,他说:“用药简单有效,价廉安全,就是医德。只要能治好病,花钱越少越好,毕竟药方是治人的,不是害人的,不是每个人都花得起钱。”钟世藩处处为病人着想的“医德”,令人肃然起敬,也值得现今的众多医生反思学习。 钟南山也是如此,他的女儿钟惟月在提起父亲时说,“他对待病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甚至比亲人还好。”钟南山在给住院病人看病时,总是会先轻轻俯下身,把病人从床上扶起来,然后测血糖、做触诊、轻声询问近况,再扶病人躺下,并帮着把被子掖好。他医治了患者的身体,更抚慰了他们的心灵,所以,很多病人觉得能挂上钟南山的号,跟他聊会儿天,都能治病。 “一切为了病人”,父亲的言传身教给钟南山树立了最好的榜样,医者仁心则是对作为“白衣天使”的他们最由衷的赞美。   图:钟南山悉心照料病人   结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是我们的母体,是我们习性模板的源头;是一支笔,给身为一张白纸的我们书写了人生的序,里面饱含了牵挂与依恋;更是一节藕,让我们即使在离开父母独自成家之后,也会有似藕丝般剪不断的“原生情结”始终伴随。 “英雄敢问出处”,从钱钟书夫妇,陈嘉庚和钟南山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良好的原生家庭可成为个体成长的“最大动力”和“最暖港湾”,家庭教养深深影响着个体人格的形成,婚恋观念的养成和职业发展的选择,这也正是家风传承的意义。 话虽如此,但家庭往往不能由我们主动选择,不利的家庭成长环境将会成为个体之憾。 如今众多影视作品和网络舆论对原生家庭普遍持有一种悲观的论调,即原生家庭宿命论。比如《都挺好》,《乔家的儿女》,《欢乐颂》等,这些影视剧站在年轻人的视角对父辈的教养模式提出了质疑,激起了众多网友的共鸣,抱怨着原生家庭没有给自己提供更高的台阶,这也是“原生家庭”话题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   图:《都挺好》中的苏大强和苏明玉   那么,该如何与原生家庭抗争,破解宿命论的魔咒呢?更多“英雄”们的故事,或能给我们以启示,续篇文章将悉数揭晓。   文章跳转: “英雄”若不问出处,富贵当思其缘由(下)     参考文献: [1]原生家庭.MBA智库百科.引用于2022年9月24日: //wiki.mbalib.com/wiki/%E5%8E%9F%E7%94%9F%E5%AE%B6%E5%BA%AD [2]吴雨薇.论原生家庭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从家庭系统理论出发[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35(03):88-92. [3]杨绛与钱钟书:爱情最好的样子,是“协同进化”.樊登读书.引用于2022.9月23日: https://mp.weixin.qq.com/s/qOWcbP5ukMT2A4wVap-HqA [4] “独狼”陈嘉庚.中国慈善家杂志.引用于2022年9月25日: https://mp.weixin.qq.com/s/yQCJtDWFtGo3KXr95uUrrA [5]钟南山致敬父亲:医者仁心,生命至上,父亲一生都在做,我亦是.搜狐网.引用于2022年9月27日: http://news.sohu.com/a/566130461_121141956 [6]余双.钟南山家族[J].创新世界周刊,2020,(03):60-63. [7]伍麟.接纳“原生家庭”是走向成熟的标志——兼论当代青年应具有的积极心理品质[J].人民论坛,2019,(20):90-91. [8]图片来源:作者自摄、全历史、趣历史
  • 0
  • 537
  • 0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