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家族

发布文章

存储照片

昆明: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
作者:尔心 有一座古城,位于我国西南边疆,却毫无边陲之地的凄凉悲壮,反而凭“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宜人环境荣获“春城”美称,使得万千游客慕名而来。它承载着大自然地鬼斧神工,更凝聚着历史的印记和战争的炮火,最终在千百年的沉淀之下春意盎然,欣欣向荣。 它,就是昆明。 图:昆明夜景   01 山水文化春城 昆明是云南省省会,本应是炎热无比的低纬度地区,却因处于云贵高原中部的特殊地势,成为“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宜居之城。 图:昆明蓝楹花;图源:pixabay网 除此之外,“南临滇池,三面环山”的地理环境也让昆明拥有了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 特殊的喀斯特地貌铸就了独一无二的“天下第一奇观”——云南石林。姿态各异的石林让人不禁痴迷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时间竟无法从惊奇险峻的石林美景中抽离出来。 图:云南石林 如果说云南石林的美景在于“奇”,那么翠湖的美就在于“翠”。翠湖周围的树木四季皆绿,倒映在清澈的湖面上,只剩青绿之色。西南联大教授汪曾祺曾在文章《翠湖心影》中写道,“没有翠湖,昆明就不称其为昆明了。”先生对翠湖置以如此高的评价,翠湖之美也可见一斑。 图:昆明翠湖 “波光潋滟三千顷,莽莽群山抱古城。四无季看花花不老,一江春月是昆明。”此诗所描写的正是“高原明珠”滇池的美景,五百里的广阔水域令人心旷神怡,群山环绕的粼粼波光令人心驰神往。 图:昆明滇池   02 多元文化边城 昆明自古以来就是一座移民之城,是多元文化会合交融的凝聚地。 公元前279年,楚将庄橋因楚国战败,无奈远征于西南边陲,在滇池地区建立国家,命名为“滇国”。自此以往,昆明就成为了各朝各代百姓迁徙的重要地区,来自东南西北的流民共同定居在“春城”,形成以汉族文化为主,多民族文化交织的地域文化。 图:庄橋 现如今,已有26个民族聚集在滇池之畔,汉、彝、回、白、苗、哈尼、壮、傣、傈僳等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既保留本民族文化的特色,又相互借鉴、融合、创新,进而一改边陲之地的荒芜之感,孕育了灿烂的文化瑰宝,使昆明成为蕴含多元文化的“春城”。 图:云南民族村;图源:摄图网 在云南民族村,不同民族的风俗、建筑、服饰等都让旅人倍感新奇。金殿庙会、彝族火把节、苗族花山节……不同的民族节日却具有同样的热闹,让从五湖四海而来的朋友眼花缭乱,由内到外地体验不同民族的人文风情。   03 历史文化古城 人口的迁徙往往携带着文化的火种。伫立在昆明的寺庙、古塔,无一不透露着世人对于佛教的虔诚信仰。东西寺塔备受世人崇敬,古人以“城南双塔高嵯峨,城北千山如涌波”称赞其身形宏伟,今人以毕生心血精心修护,守护着古老文化的璀璨。圆通禅寺最早建于唐代,其一砖一瓦都泛着历经古老岁月的淡泊宁静。旅人置身圆通禅寺内,只觉圆润通达,俗世烦忧顷刻消散,等踏出寺后,才顿然发觉“圆通禅寺”的名不虚传。 图:圆通禅寺 大观楼是清康熙年间所建的名楼,三层高耸楼阁与楼前的三潭印月遥相呼应,琉璃翼角攒顶尖高高翘起,尽显此楼之大气恢弘。清朝云南名士孙髯翁所撰写的《大观楼长联》,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大观楼也因此驰名中外,成为了世世代代游人竞相观赏的胜地。郭沫若游此楼,写诗赞曰:“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样宽。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我亦披襟久,雄心溢两间。” 图:大观楼 昆明曾历经抗日战争的炮火,但却不曾因其沾染半点尘灰,反而是在黑暗之中显得愈发光洁。为了躲避侵略者迫害,保留我国科研力量,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纷纷南迁到长沙,再西迁至云南,最终在昆明扎根,建立起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昆明人民的热情慷慨让西南联大的师生倍感亲切,鹿桥在《未央歌》中,记述学生们当时的状态:“偌大一个大学间关越海迁来了昆明,真是叫正义路上充满了外乡口音年轻的笑语,金碧路边平添了游子们轻捷的足迹。”当时的西南联大可谓是名人荟萃,梁思成、林徽因、冯友兰、闻一多、汪曾祺等教授同聚在此,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国之栋梁。就这样,西南联大在昆明度过了别样的八年零十一个月,为春城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山水美景是昆明独特的外衣,历史文脉是昆明不屈的筋骨。相信昆明定能承前世之文明,创现世之辉煌,让世世代代的旅人都能感受到那份“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的澎湃与自豪!   参考文献: [1][昆明_百度百科]引用于2022年7月9日,引用网址, https://mbd.baidu.com/ma/s/e66NXNG7 [2]盐与光,李钟明,郭屹,盛开,王渡,杨零蛋,蒋雨宁,Adoubewang,凌冬,Edy Marianne.千年昆明城隐秘而激荡的历史风云[J].城市地理,2021(02):18-25. [3]刘建戈.儒耶佛耶皆圆通——昆明圆通寺里的佛经对联[J].世界宗教文化,2005(04):44-45. [4]胡正刚.昆明城流淌的文脉[J].中国三峡,2019(05):36-43. [5]图片源自全历史、摄图网、pixabay网   免责声明:部分插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家族事记平台
  • 0
  • 885
  • 1
  • 1
绍兴:会稽天下本无俦,任取苏杭作辈流
作者:尔心 绍,译为继承;兴,即振兴、中兴。绍兴此城之名,亦源于此意。 公元1131年,高宗赵构逃难于越州,遥望会稽山,不禁吐露志向道,“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渴望能继承累世伟业,振兴代代皇统,并取“绍祚中兴”之意,把年号与此城之名皆改为“绍兴”。此后,绍兴不仅仅是南宋高宗赵构的年号,更成为寄托江南风骨和万千风情的一座古城。 绍兴山水   01绍兴之美在于景 提到江南,世人多想起苏杭。殊不知,藏在江南柔情中的,竟还有浙江绍兴。 绍兴之景,除了有苏杭所具有代表性的“柔肠”之外,还有在江南难得可见的“侠骨”。而构成这刚柔并济之态者,正是绍兴的山水。 绍兴的鉴湖,是张岱笔下的“名门闺淑”,温婉大气之中透露着几分疏离,让人肃然起敬,只可远远一望。 绍兴鉴湖 绍兴的会稽山,是整座城的脊梁,高高伫立,撑起千百年的历史风韵。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帝三十七年),秦王嬴政亲临绍兴,赏会稽山之美景,感叹道,“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颂秦德”。这,便是被万世铭记的“会稽刻石”。 会稽山图手卷(部分) 除此之外,会稽山更是各代诗人的必经之地,李白、孟浩然、贺知章等诗人皆在此地留有印记。而南朝诗人王藉咏会稽山的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更是让众人对会稽山心驰神往,恨不得立马赶到绍兴,观览此山的万般风采。 会稽山图手卷(部分)   02绍兴之美亦在食 说到绍兴的美食,那不得不提到一位画笔为刀的文人——鲁迅。 鲁迅 鲁迅是从浙江绍兴走出的文学巨匠,而绍兴的风俗文化也时时刻刻地点染着他的文章,许许多多的绍兴美食也在他的作品中脱颖而出。 首先,是绍兴黄酒。 一篇《孔乙己》唤醒了多少人对语文课本的记忆。文中写着,“鲁镇的人大多爱喝酒,穿长衫的人会,‘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着喝’。” 要知道,孔乙己苦读半生,深陷穷困,却不曾欠一顿酒钱,不仅是因为其内心善良,更是因为那一杯黄酒配上一小碟茴香豆可让他解心中愁苦,细品人生百态。 如此,黄酒的香气似乎从书卷之中渗透出来,让人想当一回书中人,去品味、去感受这份入口微辣,唇齿留香的黄酒滋味。 绍兴黄酒 其次,是霉干菜。 霉干菜(又名乌干菜),是“绍兴三乌”之一。鲁迅曾在作品《风波》中提及,“赵七爷格外喜爱霉干菜,称赞这乌黑的干菜为‘好香的干菜’。”要说及这霉干菜的制作过程,其实与“腌”干菜大同小异。当地人先是把干菜腌制,等发酵使新鲜的菜叶转色、生香、呈鲜,变为咸菜之后,再挂出来晾干。翠绿的青叶变为带有幽香的干菜,这透露着时间的流逝,彰显着绍兴历经沧海桑田却依旧留存的淳朴。   03绍兴之美更在人 景色绚丽在人品味,食物香醇在人创造,绍兴之美更在于人文沉淀。 世人皆知,绍兴是一座名人荟萃的古城。毛泽东曾撰诗一首,“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此诗不仅道出了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情怀,也从侧面描绘出了绍兴是一个名人荟萃的“名士乡”。 这里有大禹的印记。 《史记》曾记载,“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大禹曾在绍兴“会诸侯”,“计功绩”,承载一身功名,死后葬于会稽山,继续福泽绍兴万民。 如今,在绍兴大禹陵中,大禹雕像依旧威风凛凛,带有俯瞰人间的辽阔。 大禹陵碑石 这里更孕育了众多古圣先贤,如诗圣王羲之,肆意落笔却铸成响彻千古的《兰亭序》;又如南宋诗人陆游,沉郁悲壮的诗风中又透露着抗金杀敌,保家卫国的豪情万丈;再如明朝多才多艺的名人徐渭,情节激荡的戏剧直指人心,气势磅礴的狂草流传千古…… 岁月流逝,可绍兴“名士乡”的名号却越发响亮。“巾帼英雄”秋瑾生于绍兴;“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生于绍兴;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生于绍兴…… 我们虽然无法再次经历这些先贤们走过的岁月,但可以游览绍兴,观鲁迅故里、游鉴湖、赏沈园、走西施故里……通过历史留下的印记回望曾经。 西施故里 元稹诗云:“会稽天下本无俦,任取苏杭作辈流”,他言辞甚是高调,认为绍兴是超过苏杭的存在。要问其言是否属实,那就需要你我亲临,细细品味。我想,只有当你我真正踏上会稽山,感受山间的鸟鸣,悠然的清风,才能深刻体悟万千文人笔下的惬意。希望有那么一刻,我们可以把快节奏的生活放慢,踏上去往绍兴的旅程,去品味自己眼中的绍兴!   参考文献: [1]绍兴.百度百科.引用于2022年7月2日: https://mbd.baidu.com/ma/s/ez3sXVnu [2]鲁婧.内蒙古大学.鲁迅小说与绍兴饮食文化.源于期刊《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 [3]绍兴名人录.浙江绍兴名人大全.博雅人物.引用于2022年7月2日: http://mren.bytravel.cn/Celebrity/index379.html [4]图片来源:pixabay、全历史   免责声明:部分插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家族事记平台
  • 1
  • 1525
  • 1
  • 2
杭州:江南列郡,余杭为大
作者:婆娑 杭州,又称余杭,临安,钱塘,武林。烟波浩渺的临安是它,富丽繁华的钱塘是它,流星飒踏的武林还是它,杭州凭借仪态万千的风华,成为无数人梦中的烟雨江南。 隋初余杭郡始立。唐中期改名为东南名郡,杭州成为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的大都会归功于吴越和北宋的发展,宋氏南渡之后,正式定都杭州,由此杭州一跃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天下英豪汇聚于此,文坛盛况空前,留下了无数的诗词歌赋。 宋人叶适也为我们解释了杭州自古繁华的原因:“吴越之地,自钱氏时独不被兵,四方流徙,尽集于千里之内。而衣冠贵人,不知其几族,故以十五州之众,当今天下之半。”   人文地理 国风音乐人河图在《离人醉杭州》里唱到:三潭映皓月,苏堤下西子划;十里望梅坞,泛平湖秋月挂。风到了杭州都缱绻,杭州的人文风貌,与其所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从孤山、灵隐、龙井、玉皇、虎跑、烟霞三洞,直至九溪十八涧,数不清的山,拢聚于西湖,交通便利,地形地貌丰富。登天目山揽胸中沟壑,临千岛湖看碧水澄空。襟江带河,钟灵毓秀,杭州不愧是我国六大古都和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清西湖十八景之三,玉带晴虹;图源:摄图网 提到杭州,最先让人想起的是钱塘江和西湖。 钱江观潮是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这一民俗历经2000余年,涌现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文,造就了无数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弄潮儿。旅行达人李白也曾游历江南观钱江涌潮,写下不朽的名篇《横江词》:“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寥寥数语道破钱塘江潮涌的浩瀚场面,视听联觉的感受,唯有身临其境方可探知一二。 钱塘江风光; 图源:摄图网 西湖有苏、白二堤,夏日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冬日便有断桥残雪的景致。 宋朝时期无论是贫民百姓、文人墨客,还是达官显贵都流连于西湖山水,无数画家慕名而来,按当时山水画的传统,就出现了“南屏晚钟”“ 雷峰夕照”这样的题名,“西湖十景”便由此而来。 西湖雷峰塔;图源:摄图网 西湖除了还有雷峰塔,有无数流传的爱情故事。当然,这一派湖光山色有人爱自有人恨。鲁迅就是其中翘楚,雷峰塔塌了他拍手叫好,甚至出言规劝好友郁达夫:“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杭州的湖山过于秀丽,长此以往,消磨人的斗志,委实不是定居的选择。山水何其无辜,见仁见智全博观赏人一笑。   历史名家 钱塘一带风光秀丽,孕育了许多历史名家。 有“清谈风流”之誉的贺知章是浙江杭州萧山区人。那首老幼传诵的《回乡偶书》就出自贺知章的笔下,咏叹的就是归乡的场景: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画像;图源:全历史网 “梅妻鹤子”的林逋就在杭州西湖边上的孤山植梅养鹤,“千古咏梅绝唱”就出他的《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足见他对梅花的痴狂与爱怜。 “梅妻鹤子”林逋;图源:趣历史网 直至他去世后,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赐粟帛。生前所养“鹤皋”的鹤冢就在他的墓旁,这里曾被誉为“梅林归鹤”,纳入清代“西湖十八景”。   文化遗产 杭州不仅人杰地灵,而且这片地域上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博物馆就是杭州交给世界的答卷。 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国际博物馆协会希望通过博物馆的社会传播效应改变我们的世界。博物馆成为杭州城市发展所记录的“百科全书”,杭州有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设计建造的中国美院民间艺术博物馆,还有独具地方特色的专题博物馆,伞、剑、刀剪、茶叶、印学、围棋、动漫、南宋官窑等专题,都在这方土地上有所安放。 此外,杭州的人文景观也被提纯,服务到杭州亚运会当中。 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吉祥物“江南忆”就出自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著名诗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三个吉祥物分别取名"琮琮""莲莲""宸宸","融合了杭州的历史人文(良渚古城、拱宸桥)和自然生态(杭州西湖),位于滨江区的网易和阿里,也为亚运会的创办输送了科技创新气息。 杭州隽秀的自然风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鲜活的社会生活图景成为其独特的魅力所在,多元与质朴共生,即有昂扬向上的活力又不失精致和谐的内涵。而杭州城市文化的繁荣也给其他历史名城留下了不少经验与启示:不断为自然景观增添历史人文内涵,正确发挥文化产业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的同时,也要让文化传承有来处也有归处。   参考文献: [1]杨鸣.杭州宋代历史文化遗存[J].中国名城,2012(12):55–60. [2]图片来源:摄图网、全历史、趣历史   免责声明:部分插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家族事记平台
  • 0
  • 936
  • 1
  • 1
三星堆有新发现?古蜀文明大揭秘
大家还记得在虎年春晚上惊艳亮相的青铜大面具吗?它在2021年6月23日出土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是目前遗址中已知的体量最大、保存状况完好的青铜面具,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图: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 而在今年6月份,三星堆遗址考古又公布了新的发现——新发掘的6座祭祀坑共计出土文物近13000件,其中相对完整的有3155件。文物中包括大量精美的金器、青铜、玉器和象牙制品,较为典型的有“金面具、铜顶尊跪坐人像、铜盘龙器盖、神树纹玉琮”等。并且这6座坑中有4座都埋葬于商代晚期,距今约3200年至3000年。 图: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黄金面具 ;图源:摄图网 自1929年三星堆文物被村民发现以来,这片古蜀都邑遗址带给我们了一个又一个惊喜,为我们还原了古蜀地区在青铜时代灿烂而先进的文明。 那么古蜀文明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文明呢?它又具有怎样的特征?   古蜀文明的起源 古蜀文明存在的时间大约是从距今4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到2000年前的西汉初期。这是一种在“自成单元”的特殊地理环境下生成的文明,而不是由外来文明迁移来的,其具有原生的性质。它的形成与古蜀地区的地理、气候环境息息相关。 所谓“古蜀地区”,从考古的角度上来说,指的是如今四川西部的成都平原,因为构成古蜀文化的宝墩文化(距今约4800—4000年)、三星堆文化(距今约4000—3200年)和十二桥文化(距今约3200—2600年)的核心都分布在这一地带。 成都平原的面积约为1.68万平方公里,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流丰富,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为孕育繁荣的文明提供了温床。 图: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 不过,早在远古时代,成都平原还没有形成如此优渥的自然环境,那时环境湿热、沼泽遍布,常常发生洪涝灾害,以当时人类的技术水平还不足以适应这样的环境。直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全球气候愈发干凉,使得成都平原的沼泽、湖泊萎缩,地面逐渐干爽,更加适宜人类居住。并且新石器晚期的人类生产力水平提高,可以建造房屋和筑设堤防以应对环境变化,于是古蜀先民开始从四川盆地周围地势较高的地区转移至平原腹地居住。频繁的人类活动也就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文明。 图:蜀地   古蜀文明的特征 古蜀文明有三种比较典型的特征,体现在其居民的生产生活、国家性质和文化特性方面。 首先是与当地生态环境协调的生产、生活方式。当时,在岷江和沱江这两条河流及其支流的作用下,成都平原上形成了多个冲积扇,上面的土壤肥沃疏松,非常适宜耕地。再加上古蜀地区的地理气候环境属亚热带低地,有益于农作物生长,所以农耕文明发展迅速。古蜀人逐渐形成了一种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 另外,由于降水量丰富,古蜀地区时常发生洪涝灾害。于是当时的人们多选择在两河之间的高地上居住,来避免洪水的冲击。根据考古发现,古蜀人还利用木、竹与泥土筑墙,并在高地上建造城寨,这些措施都是对洪涝灾害的有效防御,体现出古蜀人民的生活智慧。 图:冲击平原地貌 其次是形成了对宗教、神明崇拜的政治体系。这一特征的代表当属三星堆文化繁荣的时期。那时的三星堆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中心,并且形成了具有国家性质的政治体系。从目前出土的大量文物可以发现,三星堆经常举行大型祭祀活动,以彰显主持者(宗教首领)的话语权威。文物中还有象征着王权的权杖、打仗用的兵器、祭祀用的礼器等,这些都反映着神权政体的形成。同时,文物上的各种图案、花纹、符号等又显示出他们对神明、图腾的信仰和崇拜。 图:三星堆出土的象征王权的金杖 图:三星堆出土的商玉边璋是一种祭山的礼器 第三个特征是吸纳多元文化。古蜀文明的主体仍然是本地土著文化,但同时也融合交汇了一些外来文化。根据考古发现,三星堆文化很有可能就是多元文化汇合而成的。比如三星堆出土了大量的象牙和海贝,可能来源于南海或东南亚地区;青铜人像、神树以及金杖等器物又与西域古文明有一定关联;另外,出土的铜人中具有十多种不同的脸型,头饰发饰也有区别,这或许是为了区分不同民族和部落的人民。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但祭祀活动和宗教信仰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三星堆文化繁荣的时期具有强大的经济、文化实力,经常举办大型宗教祭祀活动,于是吸引了海内外各地族群前来交往。各种文化在此交汇,就形成了多元文化交融的局面。 图:三星堆考古发现大量象牙 图: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像 不过由于古蜀文明并未留下文字记录,或者是某种文字符号还未被我们破解,所以有许多猜想还不能得到证实。 可见文本记录对一种文明的发掘与解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个家族而言也是如此,文本记录承载着家族的故事,便于家风家学的传承,也能让后代子孙了解家族变迁的历史。 家族事记就是这样一个提供记录家族生活、创建家族树、建设家族圈子的平台,欢迎大家在这里保留下属于家族的美好记忆。   参考资料: [1]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新发现公布 6座坑共计出土编号文物近13000件. 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cn/gn/2022/06-13/9778484.shtml [2]沈长云. 论古蜀文明的的起源与其特征[J]. 中华文化论坛,2010(3):35-39. [3]赵殿增. 略论古蜀文明的形态特征[J]. 中华文化论坛,2005(4):26-31. [4]图片来源:趣历史、全历史、摄图网   免责声明:部分插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0
  • 349
  • 0
  • 1
办实业、兴教育、做慈善:常州盛宣怀家族
常州盛氏是江淮一带的大姓。 明永乐年间,盛氏后代盛睿带着家眷从南京迁至常州,至盛宣怀一辈,已有十四世。 清嘉庆年间,盛宣怀祖父盛隆中举,任浙江海宁知州。道光二十年(1840年),盛宣怀父亲盛康中举,四年后,又中进士,后任湖北武昌盐法道、湖北按察使。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盛康曾参与办军需,因此结识了李鸿章,也为其长子盛宣怀入李鸿章幕府做好了铺垫。 盛康多在经济部门任职,多年的为官经验培养了其讲究实效的经济头脑。 1868年,盛康在苏州开了济大典当行,通过实物典当的方式为太平天国运动后重新返乡的灾民提供贷款,后又在常州、南京、无锡、常熟等地开办典当和钱庄,积累了丰厚的资产。 在即将告老还乡之际,盛康在苏州买下了一所旧式园林,也就是今天中国四大古典园林之一的留园。   盛康有六个儿子,两个早夭,剩下的四个儿子,一个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两个英年早逝,唯有长子盛宣怀多寿,且成就最大。 盛宣怀并非是通过科举步入仕途的,相反,盛宣怀仅考中秀才,曾多次参加科举,却屡试不中。 在二十六岁这一年,盛宣怀被招为李鸿章幕僚,为其经办洋务,同父亲盛康一样,开启了亦官亦商的生涯。   图:盛怀宣   一、办实业 1871年,盛宣怀奉李鸿章命草拟轮船招商局的章程,也是中国第一个商本商办的企业章程,次年,盛宣怀任轮船招商局会办。 盛宣怀强调官督商办,凭借高超的筹款能力逐渐扩大经营,并顺利盘下旗昌公司,使轮船招商局成为三大轮船公司之一。 1880年,李鸿章委派盛宣怀统筹全国的电报事业,当时已有丹麦的大北电报公司在中国海底铺设电缆营业,但中国人却没有自己的电报。 盛宣怀多次与大北电报公司谈判,令其拆除非法设置的电报线,并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 至1901年,中国电报局铺设的线路几乎已经覆盖全国,二十年间,中国电报事业从无到有,盛宣怀功不可没。   甲午战败后,盛宣怀受朝廷命,负责办银行一事。从设计银行集资方案到具体的招股工作,历时两年,才促成了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的诞生。 中国通商银行开办不到一年时间,就在天津、汉口、广州等地开办了七个分行,两年之后就实现了较好的盈利。 早在1896年,盛宣怀就接手张之洞的湖北汉阳铁厂。并于1908年成立了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由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合并而成,是中国第一家煤铁事业合办的公司。此外,中国第一条铁路——京汉铁路,也是盛宣怀一手促成的。   图:盛怀宣   盛宣怀的成就可以说是造就了鼎峰时期的盛氏家族,并且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丰厚的财富和人脉。 守业难于创业,大部分盛氏家业或在动荡时局中、或在子孙挥霍中迅速衰败。 但其中也不乏利用创办实业的佼佼者,如盛宣怀之孙盛毓邮在日本白手起家,经营饭店、创办京剧票友活动中心; 盛宣怀之孙盛毓度在东京创办高级饭店“留园”,并且凭借多年在日本生活的经验撰写了几部中日相关的著作。   二、兴教育 盛宣怀还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开路人,他深知,要将洋务事业真正长久地办下去,新式人才必不可少。 早在创办电报公司时,他就办了电报学堂,在汉阳办铁厂时也办了该厂的学堂。 1895年,在李鸿章的支持下,盛宣怀在天津海关道任上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官办的西式大学——北洋大学堂,也就是今天的天津大学。 北洋大学堂不仅建立了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还资助学生出国留学,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1896年,盛宣怀到上海出任铁路总公司督办,就把办大学的理念带到了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也就是今天的上海交通大学,标志着中国师范教育的开始。 如今,在天津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园内仍然可以见到创办者盛宣怀的铜像。   图:盛怀宣铜像   上海交大至今仍与盛家人保持着密切联系:1996年,盛宣怀之孙盛毓度一家作为代表来参加交大百年校庆,并且捐献了一座“留园宾馆”,同时设立“盛毓度奖学金”; 2011年,盛宣怀的曾孙女盛承慧向交大捐赠一千万,设立“盛毓绶细胞与免疫学研究中心”。 盛氏家族热心办学始于盛宣怀,却又延续了祖孙四代,为我国的高校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做慈善 盛宣怀不仅仅是政治家、实业家,还是慈善家、福利事业家。 盛宣怀致力于慈善事业,颇受其父盛康的影响,盛康曾设立“拙园义庄”,为孤苦百姓提供救济之所。盛宣怀年轻时便协助父亲设义庄、办义塾,主持栖流所、女普济堂等慈善事业。   同治十三年(1874年)至民国五年(1916年)间,盛宣怀参与的赈灾活动多达60次,不仅主动捐献财务、多方募集赈款,还深入灾区、查看灾情。早在1877年的赈灾活动中,盛宣怀就提议设立机构收容孤寡妇孺,次年始,盛宣怀在天津、烟台、济南、北京等地设立广仁堂,不仅收容孤寡,还提供义诊。 20世纪初,盛宣怀不仅在上海帮助绅商筹办万国红十字会,还为中国红十字会的创办做出了重要贡献,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期间还筹划制定章程。盛宣怀去世前,在遗嘱中设立“愚斋义庄慈善基金董事会”,拿出十分之四的遗产用于赈灾济贫等慈善事业。   盛宣怀父子做慈善同样影响了盛家子孙,其中尤以盛宣怀曾孙女盛承慧为代表。 2003年开始,盛承慧就开始关注贫困地区和受艾滋病侵扰的重灾区,不仅捐款捐物,还亲入当地考察情况。她还资助单亲家庭的儿童,为他们提供生活费和学费,并捐建孤儿院。目前,在宁夏和河南省都设有“盛承慧教育基金会”,资助品学兼优、生活困难的学生。 此外,她还成立“功臣关爱”慈善项目,资助抗日老兵回乡探亲,并给予他们一定的生活费补助。   盛氏家族自盛康起便十分注重个人档案的整理和保存,盛宣怀甚至还建造了愚斋图书馆来收藏档案。 盛宣怀去世之后,留给子孙丰厚的物质财产一向为世人所诟病,这些财富未经两代便逐渐败落,但他毕生收集的档案史料却被精心保存下来,成为研究中国近代史重要的材料,具有不可估量的研究价值。 盛宣怀档案收录了盛氏家族1850年至1936年的史料,多达17.5万件、1亿余字,被称为“中国第一私人档案”。据说这些档案是盛家后代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捐献给了上海合众图书馆,解放后图书馆捐给了国家,盛档被带到上海图书馆,并被专门保存、整理和电子化。   图:盛怀宣   盛宣怀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李鸿章曾评价他为“一手官印,一手算盘,亦官亦商,左右逢源”。 盛氏家族因盛宣怀而显,盛宣怀办实业、兴教育、做慈善的行为也影响了盛氏子孙,也证明了钱财传家不过三代,唯有精神财富才能世代相承、永不褪色。     参考文献: [1]郭娅,曹宁.言传身教 长江流域的家学与家训[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4:130-132. [2]宋路霞.细说盛宣怀家族[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 [3]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常州史稿2 近代卷[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8:40-43.
  • 0
  • 1125
  • 1
  • 1
不啻微茫,造炬成阳——清河崔氏
作者:李铁柱 我国古代就有“活不过三百,富不过三代”的说法。但我国仍有许多名门望族历经百年风霜不倒,留名于历史长河中。清河崔氏就是其中之一。 从东汉末年的纷扰乱世中寻得一片安宁之地;在南北朝的熙熙攘攘中奋斗出自己的华章;至盛唐家族荣耀鼎盛不落。 然而,对于清河崔氏,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多次累积的一个成果。   图:崔氏宗祠;来源:全历史网   1. 家族起势:北方士族豪门的诞生 根据《水经注》记载,崔氏起源于姜姓,是姜子牙的后裔,因祖先受封于崔邑,故姓崔。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三足鼎立,门阀世族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渗透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各方群雄的纷纷崛起,离不开世家大族的推波助澜,崔氏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初露头角。 这一时期较为出名的两大人物是崔琰、崔林兄弟二人。   崔琰,为人清正廉洁,性格朴实,谈吐儒雅,气质出尘 ,堪称魏初时代楷模。曹操成为魏公后,崔琰担任魏国尚书令,迁中尉,权倾朝野。不过他品性虽刚正不阿,但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人情世故的变通,所以得罪了不少人。最终崔琰由于在选用人才方面出现了重大失误,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崔琰曾举荐过一个叫杨训的人。起初,杨训品德高尚,深受重用。但曹操做了魏王后,杨训就上奏章,夸耀曹操如何优秀,取得了怎样的丰功伟绩,简直是拍马屁的一大能手,显然与他之前表现出来的样子大相径庭。 崔琰也看了他的奏章,顺口的一句赞扬之词,竟被有心之人听了去,以结党营私的嫌疑被举报。我们也都知道,曹操为人忌刻,宁可我付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崔琰被贬为苦役,又因他态度强硬,不肯屈服,曹操一怒之下就将其赐死。   图:崔林画像;来源:全历史网   相比之下,他的堂兄崔林就比较沉稳厚重,颇有城府。 崔林与崔琰一样也致仕于曹魏,是曹魏的一个重要官员。他“公正诚信,高风亮节,历代四朝,位至三公”。 “大器晚成”的典故便是出于此二人。崔林年轻时一事无成,只有崔琰器重他,时常说:“有才能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我相信崔林定是这样的人。”果然,崔林不负所望,成为曹魏的一代名臣。 崔琰、崔林二人在曹魏身居高位,又声望颇高,之后其子孙多在曹魏任职,官阶都不低,为后来清河崔氏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后来在南北朝时期,崔氏受到少数民族政权重用。在崔宏、崔浩父子的“建设”之下,崔氏的影响力达到顶峰时期。他们在政坛上叱咤风云,政绩斐然,称雄于北方士族之林。 在政治方面,他们拥有极高的地位。崔宏是北魏“革新制度”的奠基人,深受重任,权倾朝野;崔浩才艺通博,善于谋计,最终将清河崔氏打造成为豪门中的豪门。尽管家族后来又有起伏,但世家大族的地位已然不可撼动。   2. 家族风气:好学家风代代相传 清河崔氏家族以学时起家,自形成之日起就有经学传家的家族传统,好学家风代代相传。家风纯正,雨润万物,书香世家正是清河崔氏家风的最好诠释。 例如我们熟知的崔灵恩,他就有着良好的学术修养。据史料记载,他遍读五经,尤精三《礼》、三《传》,即使身居要职,依旧会把学徒聚在一起讲学。有《毛诗注》、《周礼集注》等著作。   另一个较为熟悉的人物便是崔浩。他有着行远自迩,笃远不怠的从容,在社会的喧嚣中,寻得一片属于自己的静谧之地,慢慢从平凡中脱颖而出。拓跋嗣曾言:“崔浩博闻强识,经于天人之和。” 他博览群书,喷珠噀玉,很是擅长作应用性文章,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以及个人的独特见解融会贯通,编纂成书,拥有浓厚的儒学底蕴。著有《册封沮渠蒙逊为凉王》等。   此外,还有崔融。他与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并称初唐“文章四友”。崔融幼年时期就展露出极强的文学功底,能写出一手的好文章。大约在二十岁前后,便科举中第,而后进入朝廷为官。 但据《旧唐书》记载,他虽有才华,却不被重用,“皆若撰文史,鸠聚学徒”,即便是作为太子的侍读,也不过是个无权无势的“闲职”。经几年郁郁不得志后,作一篇《启母庙碑》,一鸣惊人,深得武后之心,自此升迁。 他学识渊博,文采极佳,被武后留任秘书,又兼修国史,做了天下文人都想做的事。即便后来被贬,凭借着自身深厚的文学功底,依旧能够平步青云,位至高官。可以说,崔氏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他们入仕为官的利器。   图:崔融画像;来源:全历史网   但我们究其本源,不难看出,崔融的成功与其家族风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崔融的一生永远都在读书、创作、学习,从他的诗歌中可以看出这一点。初唐早期盛行南朝宫体诗,用词多显华丽,内涵空洞,大多歌颂朝廷,形成一股奢靡之风。而崔融是这随波逐流里的一股清流,他将自己细腻的情感融入到诗中,打造出朴实无华的诗风。 一首《关山月》道出这战争的罪恶,思尽这归家的愁绪。“月出西海上,气逐边风壮。万里照关山,苍茫非一状。汉兵开郡国,胡马窥亭障。夜夜闻悲茄,征人起难忘。”这是一首多么有感染力的抒情诗啊!前四句写出了边塞景象的气势磅礴,战争给这片大地带来了荒凉的气息;后四句抒情,写了征人闻茄,盼望归家的思乡心理。全篇浩然雄阔,感慨万千,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除此之外,崔融的咏物诗、感怀诗也是文笔卓然。若没有长年累月的终身学习,是不可能有如此成就的。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崔氏好学家风的培养。   对于女子,崔氏家族里也没有出现重男轻女的现象。 崔氏之女、郑善果之母,“博涉书史,通晓治方”。年二十其丈夫去世,独自抚养儿子长大成人,在当时不失为一段佳话。 从这可以看出,崔氏注重家庭整体文化素养的提升,崔氏给予男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为的是这些女性带着所学知识,嫁入到夫家后,有利于家族文化的传播与继承,将读书人的高瞻远瞩体现得淋漓尽致。   “天下崔姓是一家,团结和谐秀中华。诗书勤耕读,仁爱慈善让。”清河崔氏后人崔相臣在赠与崔之文时所言,道出了自己对家族文化千年积淀的理解。在那个依靠门荫的年代里,他们不被世间浮沉绊住前行的步伐,静下心来安静学习;在崇佛的年间,他们广泛吸收佛学,纳为己用;后来科举制盛行,他们又悉心研读儒家经典,在经史中游弋,保障家族文化地位经久不衰。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崔氏的万千子孙在这大家庭的熏陶下,逐渐形成了好学不缀的读书态度。崔氏家族刻苦的学习思想自然形成,蔚然成风,影响深远。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百年传承的大家族,历经几多王朝的兴盛衰亡更迭,在乱世中顽强生存,在太平中探寻新出路,可见实力不容小觑。据记载,清河崔氏仅唐朝就出了27名宰相,拥有着极高的社会地位。 清河崔氏依靠着自己良好的家教,在中华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章,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圈。使其不仅成为家族内部的文化交流,更是一步步社会化的延续。通过入朝为官,把思想直接带入到正统潮流中去;通过家族联姻,把文化带入到各世家大族中,弘扬自身之长。崔氏的成功,家风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不言而喻了。 崔氏文化早已经与中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历经八百年风霜,款款向我们走来,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在后世的传承中继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魏收. 魏书[M].北京, 1959.[2]魏征. 隋书[M].北京, 1973.[3]徐杨杰. 中国家族制度史[M].人民出版社, 1992.[4]夏炎. 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M].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4.[5]徐玲玲. 唐代清河崔氏家族研究[D]. 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5.[6]图片来源:全历史网   免责声明:部分插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家族事记平台
  • 0
  • 775
  • 0
  • 1
《梦华录》里,除了“神仙姐姐”,还有这座被“遗忘”的八朝古都
电视剧《梦华录》里,赵盼儿携手姐妹闯荡北宋“大都市”,整治渣男,发展事业,吊足观众胃口。电视剧外,“赵盼儿”“顾千帆”的真实故事何处找寻?千百年前的火树银花哪里追忆?——唯有汴京。 汴京(又称东京、汴梁、汴州),是北宋赵氏王朝的都城所在地。如今,它的名字叫做开封。 国学大师陈寅恪曾发此感叹:“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开封,就像安置在北宋王朝头上华丽的“花钗冠”,集整个王朝的荣誉、骄傲、气韵于一处,随着王朝脉搏的跳动,折射出璀璨的光彩。 直到今日,我们生活中的“汴京style”依然存在,常常在影视剧里“客串一把”的开封府衙和大相国寺,大江南北都能吃到的美味“灌汤包”、“刨冰”,甚至“表演带货”的营销手段,都是北宋时期的开封人留给我们的一种印记。 图:开封府;图源:趣历史网 历史转身,文化悠长。汴京的城池沉睡在黄河水下,而开封的风物、人物与故事,历千百年,犹似新生。   1. 国际都市 当代国际都市有的,百年前的开封都有。 根据政府官文整理出的统计数据指明,在北宋初年,开封登记在册的人口就以突破百万;同时期西方城市的人口数量,没有一个能够与之抗衡。 此外,北宋时期的开封,已经有了非常像样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体系。 开封城分为外城、内城、宫城三个主要城池,内外宫像套环一样,从大到小嵌套在一起,由城墙分割。城市中路网纵横,几条南北东西贯穿全城的大路也联通了各大城门,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捷。在这些道路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从宣德门延伸而出的御街。御街宽300米,只供皇家通行。御街两侧开辟了水道,水道中栽种青莲粉荷,亭亭玉立,随风摇曳,一派盛世景象。 图:北宋开封复原沙盘;图源:趣历史网 作为“东方水乡”、“大运河重要节点”的开封,随处可见“分分钟几百万上下”的生意。 打破了里坊制的禁锢,北宋的集市野蛮生长,遍地开花。汴京城南部的市场云集汴河、蔡河沿岸,而城北的潘楼街、西市等地也日日喧嚣、迎来送往好不热闹。香药材料、古董古玩、衣服首饰或是西域来物,甚至宠物市场,开封人深谙经营之道,可谓是“有需求,就有市场”。在北宋开封的集市之上,忍住不购物是一件极其考验自控力的事情。 图:开封夜市 ;图源:趣历史网 与当代大城市年轻人息息相关的“买房大事”,也同样困扰着百年前的“汴漂”青年。 根据《宋代物价研究》,开封豪华宅院售价均为10000两银子,小型宅院约需500两白银。而当年,一个市民一年的收入大概只有45贯钱(15-20两银),想要成为有房有车的成功人士,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2. 汴京风味 在宋代之前,中国人一贯一天两餐饭。进入北宋后,一日三餐成了常态。 不能怪宋人贪嘴,实在是诱惑太大,我等凡人难于抵抗。 在《东京梦华录》中,孟元老写下了几百种特色饮食的名称,托交通发达的福,北宋开封人士的嘴巴也能尝到来自大江南北甚至国外的美食,契丹的羊肉、江南的虾蟹、西域的茄子……宋人别出心裁的发明了“煎、炒、炸、烧、烤、炖、熘、爆、煸、蒸、煮、拌、泡”等制作方法,把原料变成一道道桌上佳肴,供人大快朵颐。 图:特色美食小笼包 ;图源:全历史网 今天聚餐,火锅烧烤是大众选项。北宋汴京人坐不住了:“同好同好,我也一样”。 宋人林洪曾记载了时人“拨霞供”的方法,与当今的火锅并无二致(甚至更像“一人食火锅”)。烤肉,更是官方盖章认证的美味。《雪夜访普图》记录的就是皇帝赵匡胤到大臣家中吃烧烤的故事。 不过,仅仅小吃,不足以满足胃口变大的汴京人,专做大餐的高档酒楼应运而生。 北宋开封高档酒楼超过七十家,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樊楼”,樊楼高三层,登上最高层,甚至可以窥探到大内景象。食客们痛饮美酒、大啖美食、欢声笑语,与友同醉,胸臆荡然舒,千古快哉风。 吃饱了干坐着,不符合北宋开封人的脾气,带上朋友转个场,咱们到东华门外去感受大宋娱乐业之繁华。 北宋开封人管大型综合娱乐消费场所叫“瓦子”,在“瓦子”里,能听到当红艺人的“live现场”——杂剧,能看到“3d连续剧”——傀儡戏、还能欣赏相扑、相声、评书等等多种艺术表演。这番热闹景象,要一直从夜间延续到天明。 图:杂剧名家 ;图源:趣历史网   3. 世家聚集 “宫城居君,郭城卫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城市与人从来休戚与共。 提到开封,绕不开的是“杨家将”。一门忠烈,并非是戏文杜撰,而是确有其实。正史记载,北宋灭掉北汉后,节度使杨业归顺宋朝,杨家将的故事从此开始。杨继业娶妻折氏(戏文中的佘太君),生下了七个儿子。在父亲杨继业战死沙场后,长子杨延昭继承父亲衣钵,继续为北宋王朝扫除威胁与障碍。 图:杨家父子 ,图源:维基百科 作为宋都,开封得天独厚的人文条件培育出的世家大族不止杨家一门,三槐堂王氏、昭德晁氏、吕氏等家族也都曾在汴京留下自己异彩纷呈的身影。 根深枝自茂,源远流自长。 水灾、兵乱、饥荒……这些灾难摧毁了开封古城池,却摧毁不了开封的城市之根。如今,百年河大仍在为世界输送着人才、鼓楼夜市灯火通明宴四方来客。 古都以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姿态,重现、重生。 图:开封鼓楼;图源摄图网   参考文献: [1]彦喜, 梁留科. 北宋时期开封饮食文化繁荣机理分析[J]. 商业研究, 2008(6):4. [2]程遂营. 唐宋开封生态环境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3]《梦华录》热播,河南这座低调的“八朝古都”藏不住了! 头条 [4]《东京梦华录》中的北宋建筑,恍若步入“清明上河图” 头条 [5]梦华录:宋朝美食盘点!吃货的穿越目标,减肥的绊脚巨石 头条 [6]历史上杨家将的后代都有哪些人?他们是何结局? 头条 [7]行走在北宋汴京(上) 头条 [8]图片来源:趣历史网、全历史网、维基百科、摄图网。封图来源摄图网   免责声明:部分插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0
  • 324
  • 0
  • 1
亡魏建晋:魏晋时期的司马家族
公元2世纪,相较于逐渐走向没落的大汉王朝,河内司马家族却在悄然崛起。楚汉相争时期,司马卬曾被项羽封为殷王,王河内,其子孙在河内一代繁衍,至汉末,河内温县司马氏一族已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司马家族祖上数代为官,有东汉征西将军司马钧、豫章太守司马量、颍川太守司马儁、京兆尹司马防等。司马防为人耿直公正,曾举荐曹操为官,对他赞赏有加,这也为其子司马懿入曹操麾下埋下了伏笔。司马防十分注重家教,生有八子,每个儿子都出类拔萃,因字中都有一个“达”字,故号称“八达”,二子司马懿更为其中的佼佼者。 司马懿,字仲达,自小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博学洽闻,才能与家世兼具,虽年纪轻轻,却已经颇有名气。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生于乱世的司马懿,因为战乱远走他乡、颠沛流离。至公元201年,司马懿被郡上推举为上计掾,曹操征召他到府中任职,司马懿以风痹病为由回绝。七年后,曹操消灭了袁氏的势力,官拜丞相,统有三分之二的天下,司马懿官拜文学掾,后又担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等职,逐渐成为朝廷的中坚骨干。 在曹丕和曹植继承人之争中,司马懿是曹丕阵营的重要名士,为曹丕夺得继承权出了不少力,深得曹丕信任。曹丕继位之后,司马懿被任命为丞相长史,封河津亭侯,曹魏代汉之后,又被任为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可以说,这个时候,司马懿已然成为曹魏集团的中流砥柱。曹丕去世后,司马懿作为三朝元老、顾命大臣之一,在曹魏集团的地位又上了一个台阶。司马懿曾多次率兵抵御孙吴、蜀汉,先后擒斩孟达、与诸葛亮抗衡、平定公孙渊等,并帮助曹魏平定辽东四郡,还鼓励农桑、兴修水利、提拔人才,大大巩固了曹魏政权的势力。 公元239年,曹叡去世,司马懿与曹爽辅佐年仅八岁的齐王曹芳继位,二人可谓是手握要权、平分天下。正所谓一山难容二虎,不满足于现状的曹爽为了专擅朝政,开始架空司马懿的权力,迁其为无实权的太傅虚职。司马懿看透了曹爽的用意,料定曹爽不能成大器,并未与其相争,而是选择不战而退,蛰伏待机。这一等,就是十年。 果然,一时得势的曹爽在朝中安插自己的心腹,打击报复敌人毫不手软,对待曹魏旧臣也丝毫不留情面。曹爽一党横行霸道、胡作非为,把朝廷上下搞得乌烟瘴气。与曹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司马懿不仅谦逊待人,多次督军迎战东吴,立了不少战功,还做了不少屯田、修水利等有惠于民的实际工作,大大树立了自己的威望。 公元249年,曹爽随皇帝曹芳去祭拜曹叡的墓地——高平陵,司马懿终于等到了翻盘的机会,进宫拿到了郭太后的懿旨,罢免曹爽兄弟的官职,并带领死士控制了洛阳城的交通要道,史称高平陵之变。司马懿以保留曹爽兄弟的侯爵为诱饵,劝说他们放弃抵抗,而曹爽百般思量决定主动辞职、交出兵权,最后落得了满门抄斩的下场。不过几天时间,司马懿兵不血刃就获得了大权,十年隐忍,终于得以俯瞰天下。 早在曹丕时期,司马懿就注重对儿子的历练,出兵打仗常让长子司马师和次子司马昭随其左右。随着司马懿在朝中权力的一步步扩充,司马家的子弟也都一个个手握实权,而曹氏诸侯王则受到了软禁和监视。司马懿一生,外辟强敌,内修民政,为曹魏政权的稳固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司马氏的崛起打下了重要的权力基础。 公元251年,司马懿病逝,权力交到了其长子司马师和次子司马昭手中。虽然这两兄弟成就不如父亲,也并没有像下一代司马炎一样取曹魏而代之,然而,由于常年跟随司马懿左右,兄弟二人饱经历练,其统帅能力、政治手腕都堪称翘楚。 司马师早年担任散骑常侍,后多次升迁,是高平陵之变中重要的参与者,也因此被封为长乡平侯、旋加卫将军。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以抚军大将军辅政,在政治和军事上都展现了卓越的才能。政治上,司马师整肃纲纪,让朝廷官员选举贤才,教化礼仪,减轻赋税;军事上,司马师用计击灭孙吴诸葛恪的大军,平定毌丘俭、文钦之乱。司马氏的势力在朝中可谓是一家独大,此时的曹芳虽沦为权力的傀儡,却并非易于控制的孩童,这势必就会引发二者势力的博弈。然而曹芳并不能敌过司马家族的权势,公元254年,司马师废曹芳为齐王,改立十四岁的高贵乡公曹髦为帝。次年,司马师因抱病出征、眼疾加重,在许昌病逝。由于司马师没有子嗣,过继的侄子司马攸年仅八岁,司马昭继其权位。 早在司马懿时期,司马昭就被封为新城乡侯,司马师去世后,司马昭更是进位大将军、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司马懿和司马师掌权时期提拔的人才,在司马昭这依然得到了重用,此外,司马昭还不断挖掘新的人才为己所用,扩大自己的势力,尤为注重与名门望族之间的联系。司马昭掌权期间,平定了诸葛诞之乱,灭掉了蜀国,内政上恢复五等爵制度,重订礼仪等等。随着司马昭的头衔和权力的一步步攀升,傀儡皇帝曹髦对此也越发不满。正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公元260年,曹髦率领三百宫人讨伐司马昭,消息败露后,司马昭派兵入宫镇压,曹髦不敌司马昭手下的精兵强将,最终为司马昭部下成济所杀。曹髦死后,司马昭另立十五岁的曹奂为帝,后又被封为晋公、加九锡,灭蜀后又被封为晋王。司马昭虽然没有篡位,但严酷打压政敌、铲除异己,维护了司马氏的势力,为其子司马炎建立西晋扫平了障碍。 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长子司马炎承其位,不到半年,司马炎就逼迫曹奂禅让,即位为帝,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司马炎作为开国皇帝,在位期间也算有所建树,他提倡勤俭节约,农业上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还鼓励生育、赈济灾民,政治上优待曹魏、东汉、蜀汉的后人,颁布《泰始律》,实行依法治国。公元279年,司马炎下令伐吴,次年三月,孙武投降,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西晋成功实现了一统天下。 然而,司马炎认为司马家族能够把持曹魏政权多年,是诸多家族成员身居要职的成果,而曹魏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曹氏诸王之间相互防备,以致大权旁落。因此,司马炎称帝之后就分封了司马家族二十余人为王,同时又让部分诸侯王担任朝廷高官以制衡勋贵重臣,这些举措造成了诸侯王和世家大族的垄断地位,为后来的八王之乱埋下了祸根。如果说司马炎在世的时候,西晋政权还能维持稳定的话,那么毫无才能的太子司马衷继位后,西晋的局面就逐渐失控了。由于外戚干政、诸王发动政变,北方社会逐渐陷入混乱,史称“八王之乱”,西晋统一的局面仅仅维持了不过短短几十年。 自司马懿到司马炎一代,历经三代四人之手,司马家族逐步走向权力的鼎峰,取代曹魏实现了一统天下。虽然司马家族在魏晋时期取得了无上的权势和地位,四位掌权者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前后八十余年,的确展现出了过人的才能并且成为了三国时代最后的赢家,然而司马家族却始终为后人所诟病。司马氏一族废立皇帝、弑君、取曹魏而代之等行为,为世人所不齿,并且在统一天下之后,却未能守住天下,反而让华夏陷入了比三国时期更为动荡分裂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杨益.两晋天下 司马家族传[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2]张庆柱.三国演义人物谱 6 司马政权[M].济南:泰山出版社,2016.
  • 0
  • 557
  • 0
  • 0
曹氏父子:乱世却有建安骨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天下,在政局上彼此牵制抗衡,却没有哪个政权能同曹魏一般,在文学领域也掀起了一股发展高潮。曹魏一族虽以军事起家,但同样重视文学的发展,开拓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建安文学。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在文学领域均有建树,他们让一度衰微的文学焕发了新的生机,后人将其合称为“三曹”。 提及曹操的出身,还得从其祖父曹腾讲起。曹腾是汉桓帝时期太监集团中的一员,颇具权势,他收曹操的父亲曹嵩为养子,曹操也因此成为了“宦三代”。出身于一个富有权势的家庭,曹操在十九岁就踏上了仕途,任洛阳北都尉,后又任顿丘令、议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曹操曾带兵镇压叛乱。公元189年,汉少帝刘辩继位,何太后为铲除宦官势力召集各地军阀进京,董卓由此入京执掌朝政,废除刘辩,拥立刘协为汉献帝。董卓表封曹操为骁骑校尉,曹操没有接受董卓封的官职,而是逃到陈留郡征兵起义,讨伐董卓。其时,袁术、袁绍、刘岱等地方势力均起兵讨伐董卓,并推举袁绍为盟主,曹操则行使奋武将军之职。 公元192年,各股势力据守一方,天下陷入诸侯割据的局面。鲍信等迎曹操任兖州牧,二人合军击败黄巾军,曹操获降卒三十余万,选其精锐组建了“青州兵”。经过几年的打拼,曹操终于巩固了在兖州的势力,建立了自己的领地。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刘协至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次年,曹操被任命为司空、行车骑将军,封武平侯,成为东汉朝廷真正的掌权者。此后,曹操收复了袁术、张绣的地盘,展开了与袁绍正面交锋,由此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曹操率精兵奇袭袁绍的屯粮之地——乌巢,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平定袁绍势力后,曹操实力大增,后又收复荆州,一统北方,封魏公,加九锡。 作为一个政治家,曹操利用攻破敌军缴获的物资,募民屯田,收获的粮食官府和百姓五五分成,既为百姓提供了安稳的环境,又为官军打仗提供了粮食来源。此外,曹操还采取招还流民、迁徙人口、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检括户籍等措施,充实编户,恢复农业生产。曹操曾多次发布求贤令,不拘品行、唯才是举,吸纳了诸多人才,不仅有政治人才,还促成了一群有才华的文人共同创作,使文学风气盛行。 作为一个文学家,曹操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开用乐府旧题写时事之先河,至今存世20余首乐府诗、40余篇散文。曹操的诗歌风格朴实、慷慨苍凉,有表明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短歌行》《龟虽寿》,有与时事相关联的《蒿里行》《苦寒行》,也有游仙诗《气出唱》《秋胡行》等。曹操的散文质实明练、坦率流畅,可分为表、令、书三类,如《请追增郭嘉封邑表》《让县自明本志令》《与王修书》等。 建安文学的主将除了曹操,还有曹操之子曹丕和曹植。历史上有关两兄弟最出名的就是储位之争,及由此引发的曹植创作七步诗的故事。然而有关七步诗,正史并没有记载,曹丕虽文学上不如曹植闻名,政治上不如曹操闻名,却也并非我们印象里的那样“默默无闻”。 曹丕为曹操与卞夫人的嫡长子,文武双全,文读诸子百家之书,武善骑射、击剑。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丕继位为丞相、魏王,当年十月,汉献帝被迫让位,曹丕称帝,改国号为魏。曹丕在位短短七年,平定多次地方叛乱、击退鲜卑、与外族修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攘外安内。 政治上,曹丕除了继承曹操的各项理政措施之外,还改革选官制度,启用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得到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支持。曹丕还禁止外戚和宦官参政、削弱藩王势力,稳固了曹魏政权,是一位颇具政治手腕的守成之君。 作为文学家,曹丕在三曹之中往往是知名度最低的那个,但曹丕对于文学的贡献不容小觑,他学识广博,尤其在文学批评领域造诣甚高。曹丕是邺下文人集团的核心领袖,如果没有他,就没有人建安七子,建安风骨也将不复存在。 不同于曹操的作品风格,曹丕的文风通俗婉转、细腻清越,他在诗歌创作上敢于创新,以五言见长,四言、六言、七言、杂言也不少。曹丕的《燕歌行》是历史上第一首七言诗,对后世七言诗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文学专论,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的风气。此外,我国第一部“志怪”小说集《列异传》和“志人”小说集《笑书》也出自曹丕之手,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较于曹丕,曹植一生并没有得到多少在政治上大展拳脚的机会,而是以文学成就流芳后世。他同曹丕一样,为卞夫人所生,曹操的第三子、曹丕之弟,非嫡长子的身份很大程度上就注定了他在政治上后来会被边缘化的命运。 曹植的一生,以曹操去世前后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曹植十岁便能背诗赋、著文章,十九岁便写出闻名后世的《铜雀台赋》,他还擅长书法、绘画、乐曲等。在曹操去世之前,曹植是备受父亲器重的儿子,先后被封为平原侯、临淄侯。父亲去世、兄长曹丕继位之后,曹植因卞太后才免于一死,也因其特殊的身份始终无法得到重用,多次被迫迁都,远离政治中心,即便后来曹丕之子曹叡继位,这种境遇也没有得到丝毫改变。 曹植始终将追求政治理想置于文学创作之上,也正因如此,其政治境遇也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他的文学创作。曹植存世的作品有诗歌、辞赋、散文等百余篇,前期的作品风格开朗豪迈,后期则因壮志不酬变得沉痛愤慨、哀怨悲壮,代表作有诗歌《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等,辞赋《洛神赋》《九愁赋》等。曹植的辞赋风格多样、情感丰富、语言精美,而他的散文包括章、表、书、令等多种文体,尤以书、表见长,极富文学价值。谢灵运曾盛赞曹植“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可见其文学造诣之高。 后汉三国乱世,曹氏父子穷尽毕生精力也未能解决当时的社会矛盾,但仍然一统北方,建设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然而他们的贡献不仅于此,而是在三国乱世开创了属于他们的建安文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即便三曹未因三国政治纷争而闻名于世,他们的作品也会跨越时代的洪流,在中国文学史上刻下清晰的印记。曹氏父子热爱文学,广纳文学之士,为他们提供安身之所和创作平台,诸多文人也因此从天南海北聚于邺城,从而形成了以三曹为首的文学帝国、形成了流传千古的建安风骨。   参考文献: [1]郑嘉伟,杨益.性情魏室 曹氏家族传[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2]潘景岩.三曹与建安七子[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 0
  • 335
  • 0
  • 0
天贶节?洗晒节?最不为人知的重日节——六月六
我国有七个传统的重日节:正月正(春节)、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上巳)、五月五(端午)、六月六、七月七(七夕)、九月九(重阳)。其中,六月六随着历史的发展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不同其他重日节一般为人所熟知。实际上,六月六是我国汉族和多个少数民族的节日,因各地起源和习俗不同,又有天贶节、洗晒节、尝新节、姑姑节等多种名称。它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至今在布依族、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仍保留了大量的特色习俗。 有关六月六的起源,流传着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带有传说色彩的说法,其中以盘古忌日说为代表。布依族祖先“盘古”死后,其子新横遭受了继母的虐待,忍无可忍的新横上天控告继母,并发誓要毁掉栽培的水稻秧苗让继母挨饿,继母知道后痛改前非,与新横重归于好,并于每年六月六盘古忌日这一天,杀猪宰鸭、打粑粑,祭祀盘古。不仅是祭祀盘古,这一天还会举办祭祀祖先的活动,以祈求五谷丰收。 还有一种说法,据《宋史》记载,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正月,天书《大中祥符》三篇降于京城左丞天阙之上,当年六月初六,天书再次降于泰山醴泉,真宗亲往泰山封禅,在岱庙修建天贶殿。三年后,真宗下诏,将六月六再降天书日定为天贶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这一天需上香、设坛祭祀并禁止屠宰。天贶节的“贶”,就是赐予的意思。宋朝灭亡后,天贶节虽然流传下来,但不再作为法定节假日,过节习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说起六月六的习俗,不同民族的民俗都有各自的特点,甚至不同民族六月六节日的名称也有所不同。汉族称六月六为天贶节,除了祭祀祖先,还有“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的习俗,所谓“红绿”,指的就是各种颜色的衣物。除了衣物、被褥之外,六月六还有晒书、晒龙袍的说法,这两种说法背后分别蕴含着唐三藏晒经书及乾隆下江南途中因雨淋湿龙袍、将龙袍晒干后再穿的故事。六月六这一天又有“洗晒日”之称,不仅是晒,洗浴也是六月六重要的一环。 除了人洗浴之外,还要给家畜洗澡,比如洗马、洗象。这一风俗多见于元明清三朝,不论是宫廷还是民间,都有六月六洗马的习俗,而洗象,则主要见于宫廷之中。宫廷养象以在礼仪活动中“壮威仪”之用。光绪十年(1884年)以前,每年六月六,宫廷内的象群都会到宣武门外的护城河洗澡。每当这时河两岸都会有大量百姓围观,甚至附近还临时会设有茶棚、小摊,如同赶庙会一般,成为当时的一大景观。因此,六月六又有“洗象日”之称。此外,六月六还有将已经出嫁的老少姑娘请回娘家的习俗,俗称“六月六,请姑姑”,故这一天又被称为“姑姑节”。 少数民族中六月六过节最为隆重的,当以布依族为代表。六月六对于布依族而言,重要程度仅次于春节,又有“小年”之称。每当六月六这一天,除了祭天、祭祖之外,布依族有吃粽子、狗肉等美食的习俗。布依族喜欢吃狗肉,认为狗肉是第一美食,六月六这一天凡是有条件的家庭都会杀一条狗。有的村寨还会在这一天组织“浪坡”活动,有歌舞、赛马、武术等比赛和表演。 于苗族而言,六月六是唱歌、赛歌、跳舞的日子,有赶歌节之称,因此每逢六月六,都会举行歌会。满族则将六月六这一天称为虫王节,节日当天每家都会派人到虫王庙拜祭,祈求不生虫灾、庄稼丰收,还会晾晒衣物、以防虫蛀。部分地区的土家族、侗族又将六月六称为尝新节,也是与农事息息相关,人们会在这一天摘取新成熟的谷物煮成米饭,伴有鸡鸭鱼肉等荤食一同供奉祖先。 同样的节日,不同的民族却有着不同的起源传说和风俗人情。祭祀、洗晒、赛歌等不同活动背后所共同蕴含的,是人们对于五谷丰收、生活幸福的美好祈愿。即便今日六月六不再为众人所知,其依然作为少数民族的文化名片被继承和弘扬,对于承载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白明政,樊敏.布依族节日文化研究[M].贵州民族出版社,2017:107-110. [2]文明.六月六洗晒日[J].紫禁城,2008(07):188-193. [3]陶润来.节日故事选编[M].吉林人民出版社,2016:50-52.
  • 0
  • 388
  •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