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行业: 家族事记
教育经历: --
自我介绍: 好好学习
郭子仪
人物百科
从古至今,能留名青史的大都是忠臣。他们通常都爱自己的国家,忠心君主,用自己的毕生所学帮助统治者管理国家。从历史的发展潮流中可以看出,朝廷重臣会分为不同的党派,各自林立,要想在变幻莫测的朝堂中站稳脚跟,则需要强大的心性以及硬核的实力。而郭子仪就是这样的人物。 图:郭子仪画像   那他为什么能够历经七朝,屹立不倒?又为什么能够功高盖主,却不被忌惮?这与他的家教、品行息息相关。   仁爱传承 进退有道 郭子仪出生在典型的官宦世家,家中成员世代为官。郭子仪的祖父、父亲,皆是朝廷官吏。 郭子仪的父亲名为郭敬之。颜真卿曾在《郭家庙碑铭》中提到郭敬之出自名门望族太原郭氏。他的性格温文儒雅,对待子女一直坚持仁爱的教育,并让他们学会取舍有度,这也为后来郭子仪能舍弃军功、明哲保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早年间,他因迁职的需要,经常得去往各地任职,走南闯北这些年间,去过不少地方。郭子仪幼年时期跟在父亲身边,跟随着父亲的脚步,领略到了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郭子仪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另外,郭子仪的家族世代为官,朝堂之上,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可谓是了解的十分透彻。在这样的背景下,郭子仪的谨慎心性得到了充分的培养。这样的心性在郭子仪对儿子的教育中也有所体现。据野史记载,最出名的当属六子郭暧“不敬公婆,金枝挨打”的轶事。郭暧与升平公主的婚姻是早早被钦定下的,公主未出阁时,就颇得皇帝宠爱,未免性子骄纵了些。即使是到了婆家也不收敛,屡次出言不逊。郭暧的性子沉闷,几乎每次都选择忍让。然而,在郭子仪大寿之际,公主不肯拜寿,所有情绪一同爆发,气的郭暧打了公主一巴掌,并说了大逆不道的话。公主大怒,向皇上哭诉。郭子仪听闻此事,不由的儿子辩解,五花大绑押着郭暧去向皇帝请罪,皇上笑着答道:“不痴不聋,不做家翁”,算是原谅了郭暧,郭子仪谢过皇帝,回家后把郭暧痛打一顿这事才了结。 受郭氏家风“仁爱之风,进退有度”的影响,他的八子七婿皆为朝廷重臣,在晚唐的政治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使得郭氏成为晚唐朝局中赫赫有名的大家族之一。由此可见,一个良好的家风对整个家族的影响颇深。   忠心耿耿 宽容大度 郭子仪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是名副其实的七朝元老,古之罕有。 曾国藩评价郭子仪为“公而忘私第一人”,要想在封建专制的朝堂上保全自己,需坚守忠心耿耿的信条。郭子仪对皇帝是言听计从,即便是手握兵权,也能随时随地顺应皇帝的要求,绝不推脱。 郭子仪屡立战功,却又谨小慎微。他的做法和同为朝廷命官的李光弼形成强烈对比。李光弼立有赫赫战功,却总是担心被宦官陷害,他将他的担心表现在了“违抗皇命”上,不论是出于何种目的,这一做法就很容易引起皇帝猜疑。两人之间高下立见,又加上郭子仪才华横溢,能打出漂亮仗,不免会使皇帝更看重郭子仪一些。 有了孰重孰轻,就避免不了一些可能出现的矛盾。同是朝廷重臣的二人,都互相看不上对方,在暗处默默较劲,表面上更是对对方的存在嗤之以鼻。正值安史之乱爆发,安思顺受安禄山的影响,被朝廷罢免了官职,同时命郭子仪顺位升职。郭子仪和李光弼本是同级同事,一夜之间,有了上下级之分,不免让他们的关系更加微妙。昔日冤家,宿怨已久,掌权的一方很可能以权谋私,打击另一方。 李光弼自知在劫难逃,本都做好了在家等死的准备,谁知过几天收到了郭子仪的命令,让他率军出征。李光弼以为这是郭子仪借刀杀人的手段,于是来到郭子仪帐前,对他说:“我可以死,但请看在咱们昔日同朝为官的情分上,放过我的家人啊!” 郭子仪见状,快步走到李光弼身边,说到:“如今的天下,战火纷起,百姓民不聊生。正是你我报效朝廷的时候,平定战乱只有你有这个本领。我岂会因为你我之间这些小隔阂而公报私仇?你只管奔赴前线,你的家人交由我来照料。” 在国家生死危亡的危难之际,郭子仪却能以大局为重,力荐李光弼与自己共同战斗。在家国大义和小我问题面前,郭子仪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前者。同僚之间,有分歧很正常,要用一个平衡的心态去看待。这些意见在国家利益面前,都不值一提。 图:李光弼图像   郭子仪尽忠报国、谨言慎行,绝无二心,这样的品行是他之所以能“历经七朝,而屹立不倒”的原因。   功高盖主 而主不疑 虽然郭子仪家族世代为官,但郭子仪能当武将,并不是依靠家族势力,而是凭借着自己的真才实学。俗话说:“乱世出英雄”,郭子仪真正受到重用,是在他年近花甲时遇到的安史之乱。 当时的唐朝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王朝日久生平,长期的安逸环境,使得士兵不具备习武打仗的超高能力。而安禄山、史思明的军队长期蛰伏,战斗力可算强盛。所以当安史之乱爆发后,官兵们一时无所适从、四处逃窜,被打的节节败退。 在这生死存亡之际,郭子仪联手李光弼,先后收复了多地,形势这才有所好转。然而,杨国忠进献谗言,导致唐玄宗决策失误,一大群人马继续向西南逃亡,命太子留下来平叛。 随后太子即位,奉唐玄宗为太上皇,命郭子仪等人平叛逆贼。郭子仪深知,若是在这样的危难关头干出一翻功绩,日后,自己定会成为皇帝的心腹。多年才华一招展露,他骁勇善战,指挥若定,势如破竹地收复多处失地,接连取胜,更是将安史之乱彻底镇压,为唐王朝后续的安定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旁人看来,这简直是天大的喜事,但在郭子仪面对皇帝的赏赐,他诚惶诚恐的多次推脱才接下。皇帝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里更加肯定了要扶持郭家的想法。 但没有一个皇帝不忌惮“功高盖主,才华出众”之辈。每当皇帝透露出一分想收走兵权的意思,他下一秒就双手奉上;若有什么恩赐赏于郭家,郭子仪定会感恩戴德的叩谢皇恩。如此不贪名利的品行,很难不让统治者重视。这也是为什么郭子仪能做到“功高盖主,而主不疑”的原因。 古往今来,朝堂上的忠臣大多耿直。诸如岳飞不懂圆滑,被奸人污蔑,落得“莫须有”的罪名,惨死于狱中;嬴政的肱股之臣李斯,进献逆耳忠言,却被施以腰斩;“东汉八竣”之首李膺因党锢之祸遭到迫害,在狱中被活活烤打致死。收小人挑拨,导致君臣离心的事件时有发生,但郭子仪却能凭借着自己的情商与忠心,在皇帝这里获得独一份的偏爱,确属是罕见。 图:郭子仪像 郭子仪这样一个品行绝佳、足智多谋、不慕名利政治敏感性强的人,即便是放到现代,也会是受人尊敬、德高望重的存在,这也就是郭子仪能得以善终的原因。   参考文献:[1]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国商务出版社,2017年。[2]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3]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合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4]郭子仪经历七朝,为何能屹立不倒?   百度百科    引用于2022年8月23日https://mr.mbd.baidu.com/r/LsP5qzylJC?f=cp&u=e7276fcbc1f385a6[5]揭秘郭子仪为何功高震主却得以善终:官场不与小人争高低。   百度百科  引用于2022年8月23日https://mi.mbd.baidu.com/r/LsP2MpJbQk?f=cp&u=1c8edf0defbb327a[6]图片来源:全历史   作者:你好
  • 0
  • 552
  • 0
  • 2
刘解忧
人物百科
她这一生,和亲三嫁,远嫁乌孙五十多年;即是楚王之女也是汉朝的公主,幸不辱命,积极统一西域各部落。在汉朝历史上,她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就是解忧公主刘解忧。 图:乌孙版图;图源:趣历史   解忧公主,本名刘解忧。(公元前120—前49年)西汉人,汉楚王刘戊的孙女,太初年间,汉武帝封她为公主。她一生历经四朝,三次嫁人,年七十才回归故土。   家族渊源 解忧公主的先祖是刘交,因为帮助刘邦打仗,立下丰功伟绩,被封为第一代楚王。刘交为人博古通今,战战兢兢,重用贤才。所以那时楚王府富饶安康,书香浓重。 解忧公主本该有一个甜蜜的生活,可悲的是,家族到第三代楚王刘戊就衰落了,也就是解忧公主的爷爷,他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在景帝三年春天的时候,刘戊因为参加“七国之乱”后战败自尽。由于他的罪行,家族从此没落下去,后代子女俯仰由人,也跟着遭受排挤打压,在苦难之中生活。 在公元前 105年,细君公主远嫁乌孙,汉朝与乌孙创建政治联盟,共同夹攻匈奴。但细君公主仅在乌孙生活了五年,就逝去了。于是乌孙国再次上书请求与汉朝和亲,汉武帝同意了。当刘氏宗亲中的贵族女子们知道,自己将要远嫁和亲到一个非常苦寒的地方,纷纷都在寻找各种理由逃避。私以为此去经年,远离故土谁又能欢喜呢? 而作为出身西汉贵族的罪臣之女刘解忧,正处在花一样的年华,个性又十分勇敢大胆,被选为和亲公主。她真正做到了为国解忧。当国家危难之际,她果敢地迎接命运的挑战。在公元前 101 年,解忧从此踏上了和亲西域的漫漫征途。 图:解忧公主;图源:趣历史   一生三嫁,只为国家 解忧这一生在西域生活了大半个世纪,先后嫁给了三位乌孙昆莫(国王)。因为乌孙随匈奴的习俗,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子。意思就是父亲死了,后母嫁给新一任的国王;兄长或者弟弟死了之后,他们的妻子都可以被兄弟继承。 或许解忧公主初到乌孙时,也曾悲伤难受,可当我翻阅史料,向我展开的是一位乐观聪慧的奇女子。 也许她早已明白,她的背后是国家和子民!来到乌孙,自己已不再是长安城里那个简简单单的少女了,对故乡家人的思念也只能放在心里。 需要了解的是在乌孙,以左为尊,解忧公主同细君公主一样以右夫人的身份嫁给军须靡,位居右夫人。所以她并不是身份尊贵的夫人。同时解忧公主又因多年没有怀孕遭到冷落。但她心中明白自己的使命,一心致力于巩固汉朝和乌孙的联盟。不惧危险,和军须靡共同热心帮助那里的人民抵御自然灾害,鼓励他们积极发展经济。在她的帮助下,乌孙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军须靡去世后,从其国俗,解忧公主改嫁了号称肥王的翁归靡,也就是军须靡的弟弟。这在中原文化熏陶中成长的汉族公主是不可理解的。 图:解忧公主剧照;图源:趣历史   好在解忧公主与第二任丈夫翁归靡两人年龄相近,性情相投,感情不错。他们先后生下三子二女,并且子女多才多艺,也为谋求两国和平发展作出了无私的贡献。 在翁归靡在朝期间,是两国关系最好的时期,这和解忧的付出与努力是紧密联系的。在乌孙, 她不辞劳苦的到各个部落体恤民情,发展经济。从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积极向乌孙文化靠拢。积极学习乌孙语言,与翁归靡一起和百姓热心交谈,体恤民情,深得人心。 在汉昭帝末年(前74),匈奴又开始发动战乱,逼迫乌孙王背叛汉朝,上交解忧公主,才能退兵。面临危机,解忧第一时间上书汉朝,在这个过程中解忧筹谋得当,正是凭借她优异的领导力,才促成了汉乌盟约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成功挽回了战局。这一措施充分展现了她的政治才能,也使得百姓更加信服她。 翁归靡逝世后,她又要遵从乌孙国国俗,嫁给下一任乌孙王泥靡。他也是解忧公主的继子,而这时的解忧公主已将近六十岁了。 而泥靡残酷无度,使民生怨声载道被称为狂王,与解忧公主的感情并不好。后来汉朝派遣使者,让解忧与第二任丈夫的大儿子继承了国王。 同为女子,一生三嫁,在我眼里解忧公主真的是可敬可叹!一心为了国家和百姓,把她这一生的青春和汗血都贡献给了两国人民,可内心的苦又与谁诉说呢?   巾帼英雄,名垂青史 《汉书·西域传》中记载,解忧公主到了晚年,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天, 思念故土的情绪也越来越浓厚。所以她写信给汉朝皇帝,请求回归故土,汉宣帝非常感动。以正室公主身份礼遇,在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回到汉朝,约两年后,解忧公主寿终正寝,年七十二岁,了却了她传奇的一生。 她这一生,在外漂泊五十多年,作为和亲公主,解忧公主是历史上贡献最大的一位和亲公主,在两国关系上倾尽了她所有的血汗努力,不仅实现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密切交往,还对民族团结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图:汉朝故土;图源:趣历史   解忧她是弱女子也是奇女子,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她把人生最美的年华都留在了异乡。 同样作为女子,我万分的敬仰她并心疼她。仅以此文献给这位为故国友好和睦事业贡献了一生的奇女子,以表示对她深切的怀念。 愿名垂青史,垂范后人!     参考文献: [1]王聪延.解忧公主在西域及其历史奉献[J].兵团党校学报,2021(04):102-108.  [2]黎虎.解忧公主出塞的历史贡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04):40-50. [3]班固.《汉书西域传》,东汉 [4]林瑞武.《解忧公主》创作谈[J].剧本,2020(09):64-65. 图片来源:趣历史   作者:晚晚
  • 0
  • 611
  • 1
  • 3
宋徽宗赵佶
人物百科
提起“不务正业”的帝王,那就不得不说到宋徽宗赵佶。此人独创极简中派美学,一扫前朝唐代的奢华繁复之风,他首创的书法(瘦金体)、绘画(工笔画)等独有的风格,几乎引领了近千年来东亚地区的文化审美。毫不夸张地说,宋徽宗是中国历史上最具艺术气息的一位帝王。 宋徽宗半身像   大宋知名文艺青年 提起宋徽宗赵佶,大家想到的最多的就是由他所始创的书法风格“瘦金书”。瘦金书的意思是美其书为金,取富贵义,也以挺劲自诩。赵佶传世的书法作品很多,楷、行、草各种书法作品皆流于后世,且笔势挺劲飘逸,富有鲜明个性。其中笔法犀利、铁画银钩、飘逸劲特的《秾芳依翠萼诗帖》为大字楷书,是宋徽宗瘦金书的杰作。在此前,中国书法大多喜好内敛藏锋,工巧丰润的风格,而宋徽宗偏偏独辟蹊径,他认为锋芒毕露也没什么不好,于是在借鉴了前人“黄庭坚”“褚遂良”等人的作品之后,创作出了独树一帜的“瘦金体”。世人评价其字,“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 小楷千字文   除书法外,宋徽宗在绘画上亦有着不凡地杰出成就。像赵佶这样一个资深文艺青年,只自己沉浸在艺术世界中是远远不够的,他还希望能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和他一起徜徉艺术海洋。就像现代社会组织艺术沙龙一般,宋徽宗在位期间,不仅大力推广文艺事业的发展,还号召建立了一个皇家美术学院,并亲自出任该美院院长,选拔人才,授课讲解,皆事必亲躬。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皇家建立的美术学院,培养出了众多绘画界出类拔萃的人才。如绘有著名国宝级文物《清明上河图》的张择端、少年英才王希孟(代表作《千里江山图》)、“南宋四大家”之一李唐(代表作《采薇图》《万壑松风图》)等。更别提宋徽宗本人,在花鸟写实画上做到了极致,开创了工笔画的先河。画史巨著《画继》中曾如此评价他:“徽宗皇帝天纵将圣,艺极于神”。 腊梅山禽图   在“文人”身份之外,宋徽宗还是一位十分优秀的“匠人”。与他所创的工笔画纤巧工致、典雅绮丽的画风不同,在瓷器上,宋徽宗追求素雅简约之美。就像时人热衷的极简风一样,他认为瓷器本真的釉色就是最美的。宋徽宗一手建立了宋代,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窑,其中出产的最知名的瓷器便是现今千金难求的“汝瓷”。汝瓷的制作工艺及其复杂,至今已失传,然其成品却恰恰与制作工艺相反,极其简单,只是有着雨过天晴后的淡雅天青色,不再有丝毫其他的纹路和装饰。而这般精细完美的作品也离不开宋徽宗本人的亲自督导,他的“匠人”精神促使他极尽所能地追求完美,烧好的瓷器他要一一过目,一旦有一丁点不满意或者瑕疵,他便会当场砸碎,再命人重新烧制,直至做出让他满意的完美成品为止。 对待艺术,宋徽宗瞬间就脱下了他的帝王光环,仿佛就像是一位执着勤勉的普通艺术家一般。认真向世人传递着自己的审美品味和文艺技法,他对艺术充满了热忱与挚爱,曾经还对大臣说“朕万几余暇,别无所好,唯好画耳”。正是在如此一位对艺术满怀热爱的文艺青年宋徽宗的推动下,宋朝百姓的审美水平普遍提高,中国书画界也在此之间达到了一个艺术顶峰。   艺术家?昏君? 然而,在艺术界如此光辉环绕的一个人,在他的本职身份——“帝王”上,却是诟病不少。 宋徽宗赵佶生于元丰五年(1082年)农历五月五日(公历6月7日,后因五月生人不祥改为农历十月十日),是宋神宗第十一子。自幼养尊处优,逐渐养成了轻佻浪荡的性格。更有传说说宋徽宗是南唐后主李煜托生。赵佶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可谓是宋朝一代艺术大家。 宋徽宗全身像   可在军事政治上,宋徽宗却像一个没开窍的毛头小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家国大事上做出错误抉择。宋徽宗刚即位时,与“守旧派”的太后分权执政。反对宋徽宗继位的变法派官员纷纷被罢免,与太后一系的守旧派官员逐渐在朝廷占了上风。而此时,新旧党之争本就十分激烈,此举更激发了两派之间的冲突。但宋徽宗却一直坚守自己的调和政策,眼睁睁看着守旧派与变法派的矛盾日趋白热化,直到最终不得不主动调解,遂有了之后王安石主导的熙宁变法。 其实宋徽宗本人倒也没多大的性格缺陷,只是他在政治上实在是没有天分,也没有他放在艺术方面的那份热忱,再加上他十分不幸地还遇到了一个心思缜密、机敏诡谲的下属——蔡京。蔡京是一个内心无谓善恶的政治投机者,王安石变法时拥护变法改革,元祐初又附和司马光积极推翻新法,绍圣初又积极附和新法,什么对他有利他就做什么。凭着这一份不俗地心计和手段,徽宗在位期间,朝廷几乎完全被蔡京及其党羽所把控着。而且蔡京一派还打着绍述神宗改革的旗号,排斥异己,打击反对者。他们无恶不作,贿赂公行,卖官鬻爵,巧立名目,增税加赋,搜刮民财,百姓们被逼的民不聊生,不得不纷纷起义。宋朝的没落在此就埋下了伏笔。 后世著名的《水浒传》里的原型“宋江起义”便是在此时发生的。各地农民起义约持续了三年之久,从北至南,声势浩大,北宋朝廷很是花费了一些力气才将这些起义逐渐镇压下去。可这“内忧”刚解决,“外患”又来了。 宣和四年,在佞臣的鼓动下,宋徽宗下令背弃与辽的盟约,转而与金朝建立“海上之盟”。可宋徽宗大大高估了自己王朝的军事战斗力,他一直将重心放在文艺推广上,导致官员们也大多重文轻武。再加上佞臣当道,军饷贪污严重,兵士们吃不饱穿不暖,更没有经过精良的作战训练,十分缺乏战斗力。于是,即使宋徽宗派了十万大兵两次攻打辽南京,却都惨败。反而是让他的所谓盟友“金”给偷了“桃”,趁机攻占了辽南京,以此握住了一个与北宋谈判的绝佳利器。 其实对于原本就不在自己管辖下的城市来说,无论是被辽人所占,还是被金人所占,按理说应该是对北宋没什么影响的。可这偏偏是辽南京,是令无数中原人魂牵梦萦的幽云十六州。宋徽宗无法接受祖辈故土又这般沦落到边夷之人手上,便退后一步,与金谈判。可这最终的谈判结果却是北宋狠狠被宰了一笔。金人狮子大开口,命宋朝不仅要把原宋辽澶渊之盟所定的,输给辽的“岁币”转送给金,而且还要额外再加付每年一百万贯钱,这才从金的手里拿回残破不堪的辽南京、辽西京等七个州。 然而,这些城市里的居民早已被金人俘虏转移,留给宋人的只有一些残破的空城,北宋可谓是吃了个大哑巴亏。 靖康之变前的北宋东京城模型   收回辽南京后,宋徽宗本以为可以缓口气,将政治放在一边,继续他的文艺事业。可这其实才只是个开始。经此一战,金人感受到了宋朝的腐败颓势和战力弱小,就像是一块任人宰割的肥肉摆在自己面前,金怎么能不下手呢?于是,靖康元年,金太宗便找借口举兵南下,攻破汴京,俘虏了宋徽宗等一派北宋皇室子弟。自此,宋徽宗赵佶从一代帝王变为阶下囚,还被金帝辱封为“昏德公”,直至囚禁致死。   叹,错生帝王家!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一首《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将宋徽宗晚期的懊悔萧索展现的淋漓尽致。虽说宋徽宗不是一位贤明的君王,可他却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大艺术家。无论是在书画,还是诗词方面,他的风流才情都是无法被历史所磨灭的。 这样一位艺术全能的大才子,只可惜生在了帝王家。纵使千万般才华,也抵挡不住朝政倾轧。北宋的文艺巅峰由他所创,北宋的彻底覆灭也因他而起,只能叹一句:“时也,命也!”。世人对宋徽宗有句评价不可谓不精准:“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望后人皆以此为戒,在其位谋其政,身为帝王,便身兼守护苍生之责,切不可以一己之志,任性而为。若是宋徽宗投身于普通书香或官宦之家,想必也不会背上“亡国之君”的名声,他也能全了自己心愿,一心献身文艺事业。如若历史能重来,只愿赵佶不再生于皇室,而是作为一个普通人,醉情诗画,艺海淘沙。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宋徽宗”; [2]《宋史·卷十九·徽宗本纪一》; [3]百家号“最爱历史”《宋徽宗:一个文艺皇帝的下场》; [4]台北故宫博物院; [5]中国历代人物图像数据库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 0
  • 318
  • 0
  • 2
孔子
人物百科
中华上下五千年,曾出现过无数知名大家族,这些家族随着朝代更替,浮浮沉沉,或盛或衰,有经商大族,有书香门第,也有官宦世家,但无论他们曾经在自己的鼎盛时期有多耀眼,却也大多都繁盛不过数百年。而其中有一个意外,那便是诞生了著名“圣人”——孔子的家族,孔氏。 细数史典,孔氏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尤为特殊的一个家族。不管朝代如何变迁,皇帝换做谁家姓,孔氏总是那个被当权者奉为座上贵宾的家族。这个家族也往往能从权力斗争中保留火种,在下一个当权者上位时仍伫立一方,继续香火衍传,这“中国第一大家族”的头衔可谓是当之无愧。 孔氏家族,士儒出身,几乎延绵了两千两百年未曾断绝,自上而下有大概四千年的谱牒,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之前一千多年。如今现代社会也仍有不少知名孔氏子弟在各行各业活跃着。据不完全统计,截止至20世纪90年代,曲阜当地的孔氏已传至八十代“佑”字辈,全世界的孔子后人至今已经达到了三百万人,繁衍了八十二代。而且孔氏家族的家谱非常完备,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是全球组织最为严密的家族。 孔氏家族的起源据传源自周成王宋微子。周成王宋微子乃是宋国开国国君,也是历史上著名商纣王的长兄。微子去世后,他的二弟宋微仲继承了其宋国国君之位。宋微仲此人乃是弗父何的高祖,而弗父何正是孔子的直系先祖。孔子是弗父何的第十世孙。 孔子,便是这孔氏家族真正的开拓者。 孔子圣迹图(明·仇英)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知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孔氏家族则是指孔子的所有后裔总称,孔子后裔有曲阜孔氏,阙里孔氏,真孔,内孔,内院孔等。现存在的后裔是第80代孙,孔佑仁,孔垂长。 孔子教学图   那出了像“孔子”这样知名大家的家族,又是如何在历史长河里历经两千多年的冲刷仍光辉璀璨屹立不倒的呢?孔氏家族又为何不同于其他仅显赫一时的家族,不为政治风暴所动摇,不被历史车辙所倾轧,反而世代相传,苗裔广布的呢? 从孔氏家族的发展经历中不难看出,“儒学”思想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一个优秀的家族想要教化出成才的子弟,那特有的家训必不可少。孔氏一族的家训没有像《诫子书》《颜氏家训》等专成一本书籍来进行流传,而是体现在教育子弟的方方面面。长辈们的身体力行便是最好的传承方式。 回观史料,那些世家大族的倾覆往往都是由于政治斗争,一些可能因为是在权力更换之际站错了队而惨遭清算,一些则是过分刚直,宁死不屈,以家殉国。而孔家,在这两千多年内,不知历经了多少朝代,见证过无数帝王的登基,明明同样是霸据一方的庞大家族,那为何每一代的当权者都没有朝孔家下手呢? 这便是孔家真正的聪明之处。他们审时度势,在国顺民安之时以传道教化为主,在战乱纷争之际又安分低调,一心守护好自家故土。儒家思想对各朝各代的影响都不可谓不深,连秦始皇都因过于忌惮而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极端做法,可见儒家思想的价值之高。而孔家抱有这样强有力的思想利刃,却从未有一人试图自行起义,称王称帝。 众所周知,在古代尤其是战乱时期,得民心就几乎可以算是得了一半的天下。像孔氏家族这般具有知名度和号召力的家族,只要他们想,起义为王并不是难事。可孔氏家族非但没有人有这样的想法,甚至在面对帝王的王位封赏时也都会拒绝。曾经就有位叫做孔有德的人被封赏为王,这个人想要去拜祭孔庙,结果被孔子的后人给拒绝了。 因为孔氏族人十分清醒,他们知道自己家族的立身之本是那传世的思想瑰宝。比起入仕沉浮或囤金积银,孔家最为宝贵的是由孔子所传扬下来的儒学思想。只要孔家人始终把持着儒学的创始世家身份,他们便能在古代获得另一种与皇权并济的尊贵身份。世人所逐之事不过为三:“名,利,权。”不管是利还是权,都无法长久持有,而名却不一样,只要用心维护,则可以流传百世。 图:孔子授业图   孔家便是将自己的家族定位为传儒大家,从不搀和政治斗争,这样无论是哪位帝王登位,他们都不会因此拿孔家开刀,再加上历代统治者都对儒学十分尊重,帝王们便都不得不将孔家奉为座上宾。而且儒学思想只适合统治而并不适合战争,战争是不符合儒学的道德意见的,这点孔家人比谁都要清楚,他们清醒地知道倘若孔家也参入权利争夺,那势必与祖传思想相悖,也会成为民众的对立面,孔家的名声便会岌岌可危。所谓是“我过留名,雁过留声”,好名声的积累都取决于时间的堆砌,而不是一日便可建成的。 此外,孔氏家族的生存法则也十分明智。他们不同于古代一些知名的烈节家族,孔家从不愚忠,他们不会因为王朝的覆灭而自主殉国,也不会为了某一任君主盲目抛头颅洒热血。儒学的本意还是站在民众这一边的,王权只是一种统治的方式,而不是所谓的精神信仰。孔家在百家论道时,是激昂亢奋,刚直不逊的,他们从不会在论道上服输,在守护儒学上,态度比哪一家学者都要强硬。可在面对朝代更迭之时,他们更多的是选择顺势而为。宁折不弯的人很容易被摧残,只有懂得妥协的人才能长久生存。如此刚柔并济,正是孔氏一族传家的得道之处。 在“传儒播道,刚柔并济”思想的影响下,孔家子弟纷纷茁壮成才。他们机敏好学,善于教化,仁心仁义,重礼知德。像“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小小年纪便知道主动与兄长谦让。唐朝的孔颖达,耗尽心血只为著作集经学之大成《五经正义》。北宋孔平仲,也是当代知名才子,一度与二苏(苏轼、苏辙)齐名,曾有言,“二苏联璧,三孔分鼎”。更别提清朝的著名戏剧家孔尚任,广受喜爱的《桃花扇》便是他的代表作。哪怕是至现代社会,孔家也有大学校长(孔宪铎,孔庆东),棋坛新贵(孔祥明,孔令杰),知名医师(孔伯华)等优秀子弟!在孔氏家族特有家风的影响下,孔家子弟在各行各业都散发着自己的光芒,他们可谓是真正做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孔氏家族——“天下第一大家”,名不虚传!   参考文献; [1]易凡分享; [2]掌上曲阜; [3]百度百科“孔子家族”; [4]百家号“老龚聊历史”; [5]中国历代人物画像数据库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全历史
  • 0
  • 448
  • 0
  • 3
孙思邈
人物百科
孙思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因其精湛的医术和在药物界的杰出贡献,他所撰写的《千金》两方,总结了唐代及其以前医学的成就,给后世医学发展带了巨大的影响。被后世赠以“药王”的名号。其在民间有极大声望,也饱受医学从业人士和人民群众的尊崇,与其相关的纪念文物和碑刻遍布全国,至今民间都还流传着“祭拜药王菩萨”“药王庙会”等趣味活动。可见,“药王”孙思邈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 清宫殿藏本孙思邈画像   据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收藏的《孙行墓志》记载:“曾祖融,瑚琏之器,降洗马之荣。”“瑚琏之器”,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这里用瑚琏之器比喻孙思邈祖父孙融很有才干,“洗马之荣”也彰显了孙氏一族在当时颇有才名。孙思邈之父孙孝冰曾任县令,但仕途不顺,家底也并不丰厚。这才有了孙思邈所说的:“吾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不过,也正因如此,孙思邈才会踏上学医之路,造就一代“药王”。   一、风骨傲然,仁孝双全 孙思邈自幼聪颖好学,长大后又对道学和佛学颇感兴趣。十八岁之时(北周武成二年/560年),又因“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而投身医道之中。北周建德六年(578年),孙思邈见王朝动荡,战乱不休,便离开了故土,去往了太白山研习道学,也顺带从事着治病采药等活动。待杨坚辅政之时,特请其出山,欲聘其为国子博士,但孙思邈称病拒绝了。而后,隋朝灭亡,孙思邈便安然在终南山隐居,直至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召其入京,授其爵位,但这次,孙思邈仍然义正言辞的拒绝了。而且在拒绝唐太宗之后,孙思邈转而进入峨眉山继续修炼道学。唐高宗继位后,念其品行高雅,且慕其“医道”高深,于显庆四年(659年)再次召其入京,欲封其为谏议大夫。但孙思邈仍不为所动,面不改色地拒绝了唐高宗的盛情。如此风骨傲然的一个人,能坦荡地抵挡加官进爵的诱惑,而致力于山野民间,施药布医,不可不让后世之人敬佩敬仰。 天医真人孙思邈   张厚镛的《孙思邈入川考》中有载:“孙思邈两次入川以后的行踪,跨越剑南与山南道许多地方,以至今日之江西,行程共数千里。”孙思邈为了扩充自己对药物的认知,曾不远万里,跨越陕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深入崇山峻岭之中采集药材,并为当地百姓解决疑难杂症,其“仁心”可见一斑。 孙思邈不光仁心仁德,怜爱世人,他还是一个至纯至孝之人。因父母早期受贫苦生活折磨,不幸患上了雀目病(夜盲症)和瘿瘤(大脖子病)这等在古代无药可医之病。孙思邈痛其父母之所痛,不忍眼睁睁看着父母再受疾病苦痛折磨,于是潜心钻研,最终成功找到了这两个疑难杂症的治疗之法。他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治疗眼科疾病夜盲症的人,也是世界上首次使用羊餍治疗甲状腺肿的专家。“百善孝为先”,孙思邈作为孝道美德的典范,为后世树立了伟岸的表率。   二、妙手回春,大医精诚 孙思邈一生留下了诸多医学著作,而其中,最富盛名的便是如今都还广为适用的《千金方》。《千金方》分为两部,《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这两本书中可谓是集天、地、人,医、理、道,病、证、方于一体,被医界、学界公认为“中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 被大家传颂至今的孙思邈的精湛医术,从流传到现在的一些传说故事中便可窥得一二。古传孙思邈有“起死回生”之术,这并不是空穴来风的传言,而是曾经在长安一带,孙思邈偶然救治了一位已经埋入棺材中的难产妇人。当时,棺材本以封死准备下葬,然而孙思邈却从棺材缝里流出来的血水判断这位产妇很大可能是因为难产窒息而假死,便急忙让产妇家人开馆,仔细诊断,下针施药后片刻产妇便徐徐转醒,成功诞下婴儿。在场之人纷纷惊叹不已,便将此事宣扬出去,孙思邈“起死回生”之美名因此广布。 孙思邈   而另一个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事件便是“悬丝诊脉”。大多数人可能只是曾经听闻,或者在电视剧里看过有关“悬丝诊脉”这一说法。而恰恰,这一理念正是因孙思邈而产生的。传言,唐太宗之妻长孙皇后怀胎十月余仍没有分娩,太宗十分着急,便传唤已有美名的孙思邈进宫诊治。但因“男女七岁不同席”,且长孙皇后又贵为皇室中人,孙思邈不得见其面,于是便想出了一个奇妙的方法。他将一根红线一端系于皇后手腕,另一端穿过珠帘自己拿着,以此来为长孙皇后诊脉。诊脉之后,孙思邈察觉皇后是因胎位不正以至于迟迟不能分娩,他思索片刻,只轻轻拿着银针在长孙皇后中指上一扎,皇后便顺利诞下了胎儿。唐太宗因此龙颜大悦,这段悬丝诊脉的故事也流传至今,被后世奉为传奇。 除此之外,孙思邈也是明确提出“养生”这个概念的第一人。他的养生研究覆盖了长寿之法、食疗调养、运动强身等几大方面,这些理念沿用至今,时间向大家证明了孙思邈养生之法的精妙与耐用。   三、亲民爱民,传法深远 因孙思邈一直于民间传播药学,比起给王公贵族治病,孙思邈更为怜悯贫苦的普通民众,这与他幼时的生活环境有关。据传,孙思邈于隋朝末年出生在陕西耀县的孙家塬村,这里物产贫瘠,条件匮乏,孙思邈自小便见多了平民疾苦。再加上他从小便体弱多病,需常年服药,这便更加重了家里的经济负担。不过,孙思邈的父母在此中艰难的情况下,也仍然坚持了送他去读书,孙思邈也很感激父母恩德,不顾孱弱的身体,一心投入书海中,刻苦读书,望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报恩父母。然时运不济,恰逢瘟疫爆发,孙思邈又不幸地感染了,在他以为自己会行将就木之时,天降一鹤发童颜的神医将其治好。此事之后,孙思邈大为触动,于是在他八岁那年立下誓愿:勤奋学习医术,以行医为终身职业,解救天下受疾病困扰之人。孙思邈深入民间,救人医病之举便由此而来。 且孙思邈治病从不惧脏臭,也不多收取百姓一毫一厘。据传,在孙思邈做游医之时,曾偶遇一位老人家突患肠胃炎,上吐下泻,将自己弄得脏乱不堪,周围的邻居见状都不愿上前帮忙。而孙思邈却毫不在意,不惧秽物亲自帮老人整理干净并诊断开药,直至喂老人服药之后才离开。后又有传言说,曾有一位贫苦农民患有慢性疾病,上门求医。在孙思邈的妙手之下,终归于好,农民想要给予孙思邈诊费,但被其拒绝。后农民又带着一斗米和一只鸡上门致谢,希望孙思邈能够收下,但孙思邈仍然拒绝了。这般高尚的医德,对后人有着极大的教育意义。 孙思邈见过无数江河大山,体验过各类风土人情,每到达一个地方便着力于给当地民众传播实用的医药知识。而且他也不像一般的大夫那样爱掉书袋,说些百姓们听不懂的晦涩之言,而是亲力亲为,将医药护理知识融合在大家的常识之中。比如,在陕北一代,至今都留有这样的民俗:端午节早期去河边洗眼,以预防眼疾;饮用雄黄酒,并在前额、手足心除涂抹,带上装有艾草的香囊,手脚腕上戴上花绳,用来避免蚊虫、毒蛇咬伤;每年三月三庙会、四月八庙会人们都要到当地或外地的药王庙烧香还愿。 干祖望先生《孙思邈评传》中言其“本立于儒,志归于道”。这是孙思邈成为后世“药王”的重要因素之一。孙思邈虽精于道学,但却没有脱离社会实践,只追求虚无缥缈的道法,他将道学刻入自己的内心深处,以己传道,以医播道,奉献自身实现了道法大成。 孙思邈作为一代医者,却在中国历史上与其他王公贵族,文坛伟人齐名,足以见得孙思邈给中国历史带来的深远影响。他一生淡泊名利却心系百姓,受到了民众深深的爱戴,其芳名也流世久远。孙思邈之所以能拥有如此高的社会评价,这与他活死人医白骨的精湛医术脱离不开,也与其个人高尚的品格及风骨傲然的人格魅力不可分割。孙思邈这份历经人间疾苦后,又仍保有善心,救济天下的伟大胸怀,在当今社会也显得尤为珍贵,值得大家膜拜学习。   参考文献: [1]《药王孙思邈家世源流再考》陈晓捷,任筱虎; [2]《孙思邈传说故事研究》李爽; [3]《孙思邈药王文化考》惠磊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趣历史
  • 0
  • 586
  • 0
  • 1
武则天
人物百科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史书记载的女帝,武则天的一生可谓是精彩纷呈。她曾侍两任君主,后又把持政权,建立了武周王朝,自封为帝。成为了中华历史上第一任也是独此一任的女性皇帝。她有着雄韬伟略也有着不菲的政治军事才华,在其执政期间,唐朝农业大幅发展,边境安定,文化氛围浓厚。但也有人责其过于专政暴虐,不够仁德,但无论史书如何评价,也远远不能向大家尽显这一代女帝的风采。而这史无前例的女帝登基的背后,暗藏着的是纠缠了三代的武李家族之争还有在其身后默默支持着的武氏一族…… 武则天画像 《新唐书》有载,武则天家族的武氏,原出自姬姓,而武则天家族一支, 起自汉初, 其谱系大致如下:“汉赵王、梁邹孝侯武臣——德——东武亭侯最——敬襄侯婴——中涓、济阴侯山附——陈留太守、内黄侯都——汝南太守宣——司徒、左长史浮——临漳令静——烈——光禄勋笃——太常、中垒校尉悌——九江太守、临颍侯端——魏侍中、南昌侯周——晋左仆射、薛定侯陔——太山太守、嗣薛侯越——威远将军、嗣薛侯铺——太子洗马嘏——洛州长史、归义侯念——平北将军、五兵尚书、晋阳公洽——祭酒神龟——本州大中正、司徒越王长史、寿阳公克已——北齐镇远。将军、寿阳公居常——后周永昌王咨议参军俭——隋东都丞华——唐工部尚书、应国公士”。但据武则天授意编撰的《大云经·疏》中显示,“《经》言彼国有河,名曰黑河者,但生死名河,烦恼称黑,即显神皇菩萨慈悲,化生于大河中,除烦恼故。又窃维武氏羽姓,在于北方;北方色黑,羽又为水,故曰黑河。又黑水成姓,即表黑衣,与《孔子谶》相符,名黑河也。伏承神皇幼小时,已披缁服,固惟黑衣之义也。”可见,武则天本人是认为武姓出自北方羽姓,而羽氏为胡姓,史传的武氏来源于胡姓便由此而来。致力于研究武则天生平的柳存仁先生在其著作《武则天先世来原之推测》中也辅证了这一点,武则天一族出自晋末入据山西的卢水羯胡,且与北魏末年崛起于山西秀容的尔朱氏也有所关联。不过,后世也有另一种说法,称武氏羽姓的羽不是出自于胡族,而是来自于宫、商、角、徵、羽五音中的“羽音”,所以武氏出于胡族之言也并不能完全印证。但从武氏系谱中可看出,武氏家族真正奠基的时间是出于19代武念封归义侯,自他归义后,武氏一族才算是真正彻底地在山西文水安定下来,繁衍后代,建族立业。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彠原是山西木材富商,但并不甘于只做一名商户,他一心想建功立业想在官场上谋求一席之地。于是,趁着隋末战乱之际,武士彠借机投身军营,成为了一名府兵鹰扬府队正。不过要论其真正踏入仕途的开端,还要算是在他被李渊赏识之后。其实,武士彠早在战乱之前就结识了李渊,不过只是点头之交。后因机缘际会,又恰逢李渊太原起兵,武士彠抓住机会,在李渊麾下担任了大将军府铠曹一职,主要工作是负责一些简单的军队器械掌管和后勤工作。其后,武士彠又十分机敏地给予了李渊最需要的帮助。起兵初期,李渊军费拮据,而武士彠作为当地知名富户,他的经济支援可谓是极大地缓解了李渊的燃眉之急。再者,山西的大家世族在当时的政治场上拥有极大的威望,像武士彠这样本地大家族的支撑,也正是独自举兵起义的李渊所需要的。以至于,在唐朝建立后,武士彠深得唐高祖信任,还得到了恕死的特殊待遇。之后,还被封为应国公,荣膺子孙。 因着早期随高祖起义的情谊,且武士彠本人也十分聪颖稳重,深谙官场之道,进退有度,唐高祖李渊对其极为赏识。武德初年,武士彠的原配因病去世,唐高祖怜惜武士彠,便亲自做了回月老牵红线,将隋朝宰相杨达的女儿杨氏下嫁于他。杨氏出自“弘农杨氏”一族,有着“关西孔子”之名的杨震便是其先辈。弘农杨氏在当代可谓是名门贵族,祖上不知曾出过多少位知名政治家和皇后,让杨氏之女与武士彠结亲,一把洗刷了武士彠难以启齿的微薄家世,让他能更充满底气地站在官场上。这场姻缘,不得不说是唐高祖送给武士彠的一把镀金登天梯。 武则天便是武士彠与杨氏之亲女。行二,此上武士彠与杨氏还诞有一女名为武顺,是武则天同父同母的亲姐姐。据两《唐书》的《袁天纲传》记载,武士彠曾请求袁天纲为其家人看相算命,而在袁天纲给还在襁褓之中的武则天相面时,便感叹:“此郎君子龙睛凤颈,贵人之极也。必若是女,实不可窥测,后当为天下之主矣。”也不知道当时的武士彠听完此话有何感想,毕竟袁天纲是当代知名的相士,几乎算无遗漏。而此前,也没有过哪朝哪代是女人做皇帝的,这个命相判语若是流传出去,势必也会给家族招祸。 不过还没等武士彠彻底想清楚,一晃,武则天便十四岁了,应召,于贞观十一(637年)年入了宫。武则天本就貌美,且从小父母也不待她似寻常女儿家,而是像教育承门接嗣的儿子一般教她习得各种经史子集,六韬三略,以致武则天十分自信明媚,艳丽无双,与寻常嫔妃大不相同。唐太宗李世民并不喜武则天这般张扬的性格,因此,太宗在世期间,武则天只是一个小小的才人。可命运总是那般不可捉摸,因在宫中被帝王冷落,机缘巧合间武则天又结识了当时还是太子的李治,李治在多次与武则天亲密相处后,了解到了她满肚子的才情伟略,且又见她十分识时务,进退有度,引经据典信手拈来,不似普通妃嫔只知晓琴棋书画,风花雪月。她能和李治一起探讨时政民情,且见解颇深,但又不会逾距,这般具有成熟魅力的武则天便深深地吸引住了年少的李治。太宗逝世后,李治登位,成为了唐高宗。皇位还未坐满一年,随后便将武则天从感业寺召回,封为昭仪。 《武媚娘传奇》剧照 唐高宗此举受到了朝廷众臣反对,众人觉得这是会乱纲常,纷纷劝谏李治。而李治却枉然不听,不仅没有放弃武则天,反而越加喜爱她。之后,在武则天与萧贵妃、王皇后等人的宫闱斗争中,武则天凭着诡变的心计和权谋,一举斗拜王皇后和萧贵妃,借“厌胜之术”(也有史书说是因安定思公主之死)之名,又迎合唐高宗想要重振皇权,打击元老大臣势力的心理,成功将王皇后和萧贵妃贬为庶人,囚居别院。自此,“废王立武”成功,武则天成为了名正言顺的皇后。册后当日,“群臣及四夷酋长朝后肃义门,内外命妇入谒。”文武百官朝拜皇后之礼自此开始。从这不难看出,武则天的野望和锋芒,她对权利的渴望,早就埋在骨血里了。 武则天登上皇后之位后,她的宗亲武氏一族便也跟着鸡犬升天。先是父亲武士彠追封魏忠孝王,其母杨氏被封荣国夫人,其姐贺兰氏被封韩国夫人。就连她同父异母的两个哥哥及其他族兄也都因此屡受封迁,武氏一族倏然间权势显赫,门庭若市。但武则天并不喜其同父异母的两个哥哥武元庆和武元爽,因在其父逝世之后,两位兄长对武则天及其母杨氏颇有冷待,且这二人对武则天的皇后之位总是心有疑忌,态度十分消极,这就更加让武则天所恼火。再加上武则天为了收揽民心,巩固自己的声望,特地撰写《外戚诫》一书献给高宗, 表示自己要无私于天下, 先拿武氏子弟开刀作为表率。在种种原因之下,武则天的二位兄长纷纷被外派到边远地区,郁郁而终。 而武氏宗亲的其他子弟也好不到哪去。武则天亲姐韩国夫人借武则天之名频繁出入宫中,竟和唐高宗厮混到了一起。更令人瞠目的是,韩国夫人还将自己的亲女魏国夫人也送到了高宗的床榻之上。在韩国夫人死后,唐高宗执意要纳魏国夫人为妃。此举深深犯了武则天的忌讳,此时的武后已逐掌政权,杀伐果断,便设计将魏国夫人毒死,且嫁祸给族兄武惟良和武怀运,顺理成章将二位族兄诛死。此间种种,让武则天对武氏族亲深恶痛绝,以至于武后没有选任何一位武氏子弟来继承自己父亲武士彠的宗嗣和爵位,而是选择了荣国夫人的嫡亲外孙,一位外姓子弟——贺兰敏之,令他改姓武氏,袭爵周国公。但万万没想到,贺兰敏之此人也不是一个良臣君子,可能因其亲姐魏国夫人是被武后所设计毒杀,他一直对武后颇有怨念,乃至计时继承了武后父亲的爵位,却仍未倒戈武后一派。更在之后做出了奸污太子妃、在荣国夫人丧葬期间招妓等恶事。贺兰敏之对武则天的不断挑衅终究让武后不再耐烦,咸亨二年,武则天将其贬至雷州,后被缰绳绞死。 贺兰敏之一死,武士彠的身后事继承便又成了难题。武则天不忍见父亲断绝脉息,便在多重考虑之后,重新召回了原被流放至岭南地区的武氏子弟。经此磨难,武氏子弟多有成长,他们知道武则天掌握着他们全族的生息命脉,这次回京之后,便都乖觉许多,成为了武后手上好用的尖刀。 光宅元年(684年),也是唐高宗逝世的第二年,武则天提拔武承嗣任宰相一职,之后还陆续把武攸宁、武三思等也任命为相,让他们直接参预国家机密。史称“时诸武用事,唐宗室人人自危,众心愤惋。”武氏一族逐渐成长为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外戚势力,这也便是武则天之后称帝的极大助力。高宗逝后,武则天不满足于只做一个守在宫闱的皇太后,一旦享受过权力的滋味,便再也没办法放手了。于是,武则天动了自行称帝的想法。但历代历朝都没有女子称帝的前科,更何况她诞下的李弘、李贤、李显、李旦等皇子都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在踏上皇位之前,她不得不用尖刀对准自己的子嗣,用亲人的鲜血铺成一条通天大道。武则天也很清楚,一旦与亲子反目,势单力薄的她是很难实现自己的伟梦的,所以,此刻外戚武氏便是她不能放弃的有力援助。武周革命发起,诸武子弟有了父辈的前车之鉴,纷纷对武则天亦步亦趋,尽忠献诚,为武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武则天称帝之后,便广封武氏族亲为王,使得武氏一族在朝中的权势更为显赫。 其实,被武则天任命为相为将的各个武氏子弟能力也不过平平,但武则天有着浓厚的宗族观念。基于血缘关系形成的宗族成员间的感情往往最原始、也最纯真,因而显得弥足珍贵。武则天在历经两任丈夫去世,和早亲亲人的纷争之后,对这样的感情也是难得的珍惜。这才有了后面武氏一族的重新擢起。 武则天能以女子之身登上帝位,与其本身的才能必不可分。但这也少不了武氏一族在其身后的辅助支撑。从武氏家族的盛衰荣辱间,我们也不难看出武则天本人对武氏一族深厚的影响。可以说,武则天与武氏家族相辅相成,荣辱与共。孕育出了这样一位女帝的家族,也是十分令人敬佩和景仰的,而女帝与武氏一族之间的关系起伏,也恰恰彰显出了古代家族与个人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家族的力量,不可小觑!   参考文献: [1]《武则天的家世与生年新探》韩昇; [2]《武则天与她的武氏宗亲》张洁; [3]《资治通鉴》卷203;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趣历史
  • 0
  • 304
  • 1
  • 2
蔡元培
人物百科
在中国近代史中,有一位思想先进、才华出众的学者,在教育救国的漫漫征程上,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著的贡献,毛泽东评价他是“学界泰斗,人士楷模”,国民政府发布褒扬令说他“道德文章,夙负时望”,“推行主义,启导新规,士气昌明,万流景仰”。此人便是中国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蔡元培先生。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又字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一生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他的“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等名言警句影响了许多教育仁人,被认为是中国教育革新的第一人。[1] 英国学者培根曾言,任何本领都没有比良好的品格与态度更易受人欢迎,更易谋得高尚的职位。如果说,一生位居高官,教育事业卓著,是其显名于世的资本,那么,身居高位而清廉如水,思想先进而能以身作则,则是其真正能够受人敬仰与爱戴的底色。 图:北大校长蔡元培   蔡元培心胸宽厚,坚毅刚强,清廉正直之品性,饱读诗书,吸纳西学之学问,积极改革,教育实践之作为出自为何?先生自己给出了答案。蔡元培曾在《中国人的修养》里写:“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中。”纵观蔡元培先生的家族历史,无论是其祖辈之德行,还是其父母之言传身教,抑或是从其子嗣的人生经历中,均可窥见非同一般的家族家风。   言传身教之家风 幼年的蔡元培常常听闻母亲与诸长辈谈论起他的祖父与父亲,深受他们的熏陶。得益于其家族经商的氛围,蔡元培的家庭环境较为开放和自由。蔡元培的祖父蔡廷桢行事以公正著称,蔡家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家道逐渐兴盛,成为小康家庭。蔡元培的父亲蔡光普经营钱庄,但并未嗜钱如命,反而为人宽厚,常常周济朋友。蔡光普病逝后,家中毫无积蓄,之前借贷的友人听闻后纷纷主动登门归还,可见其为人之敦厚。蔡元培也因着祖父和父亲为人处世的态度而富有同理心。 父亲逝世时,蔡元培年纪尚小,因而母亲对他的影响更为深远,蔡元培也最爱他的母亲。蔡元培在其《自述》中说:“我母亲是精明而又慈爱的,我所受的母教比父教为多,因父亲去世时,我年纪还小。”其母周氏虽无太多文化,但是通情达理,精明慈爱,贤惠能干。周氏为人颇有志气,丈夫蔡光普病逝后,她婉言拒绝了亲朋好友的援助,而独撑门户,勤俭度日,支撑几个孩子读书。晚年的蔡元培也同其母亲一样,选择了自强自立,一直居住在简陋的出租屋内,婉拒了朋友的接济。 在教育子女上,周氏的教育方法十分开明。对于孩子的学业,周氏时常给予安慰和鼓励,并常常陪伴在做功课的孩子身边,夜深时便会鼓励孩子休息;对于孩子的品德,周氏言传身教,要求孩子做到“慎言”,而自己每每在同亲友交谈前,必先揣度对方言语,以此来考虑自身应如何应对,事后还能反思交谈之中的言语对错,并选择孩子能听懂的部分耐心讲给孩子们听,为能养成孩子慎言的习惯;如果孩子们有错,周氏也从不采取怒骂的做法,而是指出缺点,耐心讲清道理,直至他们认清各自过失,认错改正。这些开明的教育方式,在年幼的蔡元培心中埋下了教育思想的种子。   绍兴蔡元培故居序厅   在周氏的悉心教养下,蔡元培学业精进,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愈发对母亲的爱理解至深,并逐渐转化为理智的观念。 除开陪伴和鼓励,若要成材,则离不开知识的启蒙和学识的教育,蔡元培的六叔蔡铭恩便充当了这一角色。自6岁起,蔡铭恩便指导他读书作文,初步立下了蔡元培的学业根基,更激发了他的求知欲望。不仅如此,六叔还多次陪同蔡元培参加童试、乡试,对于蔡元培的教育十分重视。 自幼便受到家族长辈在品行、教育等多方面的熏陶,蔡元培一边日益精进学业,一边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在往后的理念中多有体现。   家庭教育之实践 蔡元培曾出任浙江绍兴中西学堂监督,代理过澄衷学堂校长,积极探索对传统旧式教育的改造。其丰富的教育思想与其教育实践密不可分。且不论其在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中的宝贵主张,单从家庭教育出发,便可初探其教育理念之先进。 蔡元培认为,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他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写道:“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认为“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3]这种全面发展的德育思想也体在蔡元培对子女的教育上,在他的培育下,蔡元培的7个子女,大多遵循父亲教诲,贯彻实业救国、德智体美四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在众多领域多有建树。 蔡元培首先培育子女的,是他实业救国的思想。孩子们尚在启蒙阶段,蔡元培就常常给他们讲历史名人和爱国励志故事;孩子们稍明事理后,蔡元培又经常同他们玩名为“国际联盟”的游戏,每人轮流发表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对国际时局的看法,以此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引导他们关心国家和国际政事。 蔡元培次子蔡无忌,自小深受父亲教导,立志学好本领,科技救国。早在1936年,蔡无忌就发起成立了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并被推选为首届理事会会长。学会的成立,使得中国畜牧兽医工作者更加团结一心,学术交流氛围融洽,新技术推广更加顺利,直接促进了中国畜牧兽医学术的发展。他还促成了我国第一批国外注册食品厂的注册登记,标志着中国外贸和商检工作发展到新的阶段。蔡无忌的论著有《中国的肠衣》《改进中国茶业计划》《中国的猪鬃》《兽医检验手册》等,无论是学业抑或是实干,都在深刻践行父亲实业救国的思想。 生活中,蔡元培十分爱护和尊重孩子们。孩子们有某方面的兴趣和意愿时,他都会尽量创造条件并且精心培养。他对孩子们说:“不论是书法、绘画、音乐,我都赞成。”蔡威廉喜欢画画,蔡元培就带她游览欧洲博物馆、美术馆;蔡睟盎喜好音乐,蔡元培即为女儿请了一位白俄老师;儿子蔡怀新、彩英多也喜书法、绘画,他就让他们拜师学艺,还常常请宋庆龄、刘海粟等大家为孩子们的习作点评。 有这样一位良师益友的陪伴和指引,孩子们得以在各个领域潜心探索。 女儿蔡威廉研究画作,成为二十世纪中国重要的油画画家,也是中国早期的美术教育家,其最为著名的作品《秋瑾绍兴就义图》,场面壮观,震撼人心;次子蔡柏龄,为中国物理学家,与美、法两个科学家首次发现反磁铁现象,获得法国研究发明局银质奖章;次女蔡睟盎,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分院高级工程师(教授级);三子蔡怀新,为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由此可见,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成才最适宜的土壤。 蔡元培对联立轴   蔡元培一生清廉质朴,不求奢华,孩子们的衣着也与平民子弟无异。可以说,蔡元培为父的人格力量,陶冶了他们的情操,甚至直接影响孩子们的一生。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蔡元培的一番良苦用心,也是蔡元培家族子嗣依旧能够在乱世中求学,谋得不菲成就的基石。祖父与父亲的品德教育,母亲的谆谆教诲,叔父的学识启蒙,皆为其为人、治学、教授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曾成栋. 论蔡元培之“五育”教育观[D].湖南师范大学,2015. [2]程斯辉, 黄晶晶. 蔡元培的“教育事业综合论”探析[J]. 复旦教育论坛, 2019, 第17卷(2):9-14.;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 0
  • 769
  • 2
  • 3
林则徐
人物百科
近代中国的大变局中,林则徐无疑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观其一生,林则徐之所以能在近世大变局中发挥挽狂澜于即倒的作用,与林家的家风熏陶有莫大关联。 图:林则徐   言传身教,志杰清高 勤奋、淡泊、仁爱、是林则徐家风的底色。 林家历代固守儒业,淡泊名利,不慕荣华。林则徐祖父是个廪生,以教书为生,长期漂泊在外,由于家中人丁众多,赡养为艰,家境日渐拮据。至父亲林宾日,已经“家无一亩之地,半亩之田”。尽管如此,林宾日依旧日夜苦读,希望通过科举振兴家道。然而林宾日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29岁考中秀才,但终因眼疾而无缘举人,遂放弃举业,从此以教书育人为业,将读书的愿望寄托到后代身上。在为人处世上,林宾如亦有着自己的原则,在当时,考中秀才须有廪生保送,一位“身家不清”的人给林宾如送上厚重礼物,望其出具保送,而林宾日洁身自好,回绝了对方。虽家境清贫,林宾如始终待人诚恳,葆有一颗仁爱之心。一次在讲学途中,正遇建溪水患,林宾如眼见许多浮尸飘于溪中,于心不忍,于是典当了自己的衣物,为罹难之人埋葬。林则徐为官后,父亲仍旧粗茶淡饭,勤俭度日,并以“粗茶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任之”的联句传承家风。林宾如的勤奋、淡泊、仁爱为人处世风格,为林家家风奠定了良好根基。 林则徐一生最重要的老师,实际上也就是他的父亲,20岁中举以前,林则徐都是在父亲的悉心教导教导下成长,父亲的言传身教,奠定了其人生观、价值观及待人处事、为学为政的基础。4岁时,林宾日便口授四书五经,在私塾上课时,人们常常见到林则徐坐于父亲膝上,听父亲讲经授业,耳濡目染之下,促成了林则徐最初对世界的认知。7岁时,就教他作文。13岁时,林宾如节衣缩食,将林则徐送往鳌峰书院学习。7年时间里,林则徐深入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眼界大为开阔。他通习经史,研读儒家经典,广涉历代文集、佛经、笔记、医书等,坚实了他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在后来的政治生涯中游走自如,为其关注并研究西方文化奠定了基础。 林则徐越华书院联   林家家风的形成亦有林则徐的母亲陈帙的影子。陈氏也是出身于书香之家,初嫁林家时,林家“家无立锥”,还欠有外债。但陈氏并无半分怨言,以女工补贴家用,勤俭持家,相夫教子。母亲自小便教育林则徐要树立远大的抱负,勿“以琐琐为孝”,“读书显扬,始不负吾苦心矣。”林则徐也谨遵教诲,即使在人生最低谷时,仍疾呼“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国尽忠效力。为官后,林则徐家境有所改善,但母亲仍“于女工之事,未尝一日辍也”,始终保持清俭的习惯。可见,陈氏也有不同寻常的见识和守贫励志的毅力。 林家的交友之道同样影响着林则徐。父亲林宾日好结交志行高洁之士,他的好友林雨化为人耿直,不畏权贵,林宾日常常在林则徐面前赞赏其为人,分享其轶事,对此林则徐深表钦佩。后来,林雨化因揭发福建贪吏钱士椿的罪行而遭遣,林宾日不但没有惧其祸及自身,反倒携年仅10岁的林则徐一同送别。这些细节,塑造了林则徐刚直的风骨。   苟利国家,岂避祸福 林则徐一生为官四十载,曾五任总督,两任钦差大臣。作为朝廷重臣,即使在公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他也不忘教导子女读书明理、清廉勤勉、忠诚爱国。 林则徐最为关心的是子女的学业。对于子女读书的敦促,他更多的是以身示范。林则徐“在官时无日不读书”,禁烟途中,林则徐携四千六百余斤行李,其中绝数是书籍,即使被流放新疆,仍载了二十多箱书前往。子女们深受父亲鼓舞,热爱诗作,也常常将自己的诗文和书法寄给父亲点评,而林则徐无论公务多么繁忙,都会抽空给予指导。在写给子女的家书中,林则徐会花较大篇幅讲述自己的官场政事和日常与人打交道的琐事。按照常理,政务上的事情似乎不必与家人细说,但仔细体会便可领悟林则徐的良苦用心——他在效法父亲“身体力行”的身教,用自己为人处世的态度与思想,影响下一代。 良好家风的传承,既得益于先贤的口传心授,更得益于他们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林则徐为官时的清廉之风,一直源源不断地传递至他的子女心间。1839年,林则徐受封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当时的他已是举国之希望,备受世人敬仰。但他并未因此而忘记自己身为大臣和父亲的责任。由于担心子女误入歧途,他写下语重心长的家书,嘱托家妻“夫人务必嘱咐二儿需千万谨慎,切勿仰仗乃父势力与官府妄相往来,更不可干预地方事务。”教育孩子不能以父亲的官职而胡乱作为,官职越高,反而越需谨慎。林则徐晚年立分家契约文书《析产阉书》时,家中没有现钱可分,仅有田产可均分三份,这些田产皆是妻子郑氏以前回乡时添置的,每个儿子得到的田产仅值1万两。身为曾官至一品的国家重臣,为政30余年,而每个儿子分得的家产不足他一年的养廉银。林则徐一脉相承的清廉之风可谓有目共睹。由于家产甚少,林则徐在篇末还特别叮嘱孩子们“惟念产微息薄,非俭难敷,各须慎守儒风,省奢用度,并须知此等薄业购置甚难。”要求孩子们深切体会钱财来之不易,做到勤勉节俭,勿因一时贪欲而迷失心智。 图:林则徐虎门销烟   林则徐之爱国,真诚而执着。虎门销烟后,英军入侵,林则徐遭到投降派诬陷,由功臣变为罪臣,于1842年被革职发配新疆。与妻儿临别前,他写下七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著名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是出自于此。与他而言,名利、过往不过是过眼云烟,国家兴亡才是他真正担忧之事。这份豁然大度的胸襟和豪迈气概,彰显了林则徐淡泊的家风与忠诚的爱国情怀,也是他留给后世的宝贵精神财富。   德厚流光,垂范后世 时光流转,林则徐清风和韵的家风历经岁月洗礼愈发熠熠生辉,林家子孙牢记祖训,团结和睦,勤奋向上,诗书传家,人才辈出。 林则徐之子林聪彝,在林则徐被贬时受到了牵连,随父亲去往新疆。在那里,人们正遭受着疾苦,这令林聪彝看到了不一样的人间。重新被提拔以后,林聪彝选择“为生民立命”,兴修水利,构建海塘,成为当之无愧的人民父母官;林拱枢,林则徐少子,完美继承了父亲赏罚分明的个性,清明廉洁,是非分明;林轼垣,林则徐曾孙,曾任北洋政府驻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地大使。抗战时期,身为南京汪伪政权“外交部长”的梁鸿志欲将林轼垣纳入麾下,以高官厚禄作为接纳条件,但林轼垣不为所动,义正言辞拒绝道:“林文忠公(林则徐谥号)的子孙不当汉奸。”;林墨卿,后更名凌青,林则徐五世孙。林墨卿是中美关系解冻的“乒乓外交”中的重要人物。美国代表团抵达北京之前,林墨卿提前到北京机场检查,看到机场悬挂着一条醒目的标语“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顿时觉得与当天的外交气氛极为不搭,于是果断下达命令:“取下!出了问题由我负责。”这样的魄力在极“左”思潮极为昌盛的当时,是十分罕见的。这也正是林则徐“岂避祸福”家训的生动体现。 历史上,从来不缺乏爱国之士,历朝历代的记载之中,总能找到能够被称之为“时代的脊梁”的人,而林则徐就是其中一位。时至今日,林则徐的精神财富依然滋养着林家的子孙后代。目前,林则徐后裔已繁衍至第九代,家族子嗣共计两千余人,多从事科学研究,为促进各国文化交流、祖国繁荣富强做出了贡献。而今,每逢清明节或林则徐诞辰之际,后裔子孙都从国内外赶往福州,缅怀林公风范,传承先祖家风。   参考文献: [1]郑学富.林则徐的官德家风[J].群众,2019(20):65-66. [2]蒋小薇.竹叶有松相映带 梅花得雪更清香——林则徐清风和韵传家风[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2):34-35. [3]许维勤.林则徐的家风家教[J].公民与法(综合版),2018(04):58-59. [4]牧童.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透过《林氏谱牒》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家风传承[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07):33-36+1-4+37-44.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 0
  • 333
  • 1
  • 2
李鸿章
人物百科
李鸿章家族先世本姓许,祖上居江西吉水,因避战乱几经搬迁,后定居合肥东乡下赵园。至许光照一辈,与邻村李家冈李心庄交情甚笃。李心庄膝下无子,而许光照育有六子,遂将次子李慎所过继给李氏,此为李鸿章家族许改李姓的源头。 李家世代务农,自李慎所五世孙李殿华,即李鸿章祖父,才开始步入仕途。李殿华曾两次参加科举考试,不第,遂绝意科举,居家监督子孙的课业。其四子李文安,就是在父亲和兄长的监督下,专心读书,终大器晚成,道光十四年(1834年)三十四岁中举,四年后中进士,成为李氏家族第一位及第的人。 李鸿章,1896年   李文安与曾国藩同年登科,是为“同年”,正因着这层关系,其子李瀚章、李鸿章都曾拜入曾国藩门下。李文安育有六子:李瀚章、李鸿章、李鹤章、李蕴章、李凤章、李昭庆。六兄弟当中,长兄李瀚章在父亲举进士为官之后,担起了家庭的重担,性格稳重成熟,参加科举考试,拔贡生、任知县,后经曾国藩提携,总理湘军粮台事务,深受曾国藩信任。李瀚章一生仕途顺遂,担任过湖南、浙江巡抚,湖广、四川、漕运、两广总督,处世恭谨慎重,为官尽职尽责。 李鸿章,字子黻、渐甫,号少荃、仪叟,谥文忠,与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李鸿章天资聪颖,参加科举考试也十分顺利,十七岁中秀才,二十一岁中举,二十四岁中进士,入翰林院,三年后成为翰林院编修,又充武英殿纂修、国史馆协修。李鸿章在中举之后,即以“同年子”的身份,经父亲李文安介绍入曾国藩门下,学习义理经世之学,为其事业与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李鸿章回乡带团练,经历了六年“绿林”生活,有“专以浪战为能”的记录,也吃过不少败仗,有“翰林变作绿林”的恶名。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藩派李鸿章回安徽组建淮军,两年后,淮军建成,李鸿章由曾国藩推荐任江苏巡抚,自此,淮军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清军中战斗力较强的地方军队。同治二年(1863年)至同治三年(1864年)间,李鸿章的淮军连克苏州、无锡、嘉善、嘉兴等地,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中立下不少功劳,李鸿章也因此被赏加太子少保,颇受清廷赏识。继太平天国运动后,同治五年(1866年),李鸿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接替曾国藩镇压捻军,不到两年时间,剿灭捻军,被赏加太子太保衔,实授湖广总督、协办大学士。此后,又任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北洋大臣等职,身居高位几十载,成为清末最具影响力的封疆大吏。 李鸿章故居内的淮军与近代国防展览   李鸿章为官几十载,除平定农民起义外,在军事、教育、经济、外交等领域经手了不少重要事务,是洋务运动的重要推动者。军事上,李鸿章重视军工企业,倡导“练兵以制器”,中国近代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有三个都是他创办的。此外,他还创办北洋水师,置办巡洋舰、炮舰、鱼雷艇等近五十艘,实力一度超过日本。但北洋水师建军之后发展一度停滞,甚至连海军经费都被挪用来修葺颐和园,以庆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最后反被日本超越,在甲午一战中付之一炬。教育上,李鸿章不仅支持选派留学生赴外学习,还支持成立了上海广方言堂、天津电报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等,为培育新式洋务人才花费了诸多心力。经济上,他首创中国近代最大的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还创办了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天津电报总局、唐胥铁路等,涉及铁路、矿产、纺织、电报等多个行业。从这些层面上讲,李鸿章为洋务运动乃至中国的近代化都做出了值得肯定的贡献,然而,令他饱受争议的是他在外交领域的作为。 海光寺和机器局全景   同治九年(1870年),李鸿章接替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以清政府采取处死涉案人员、向法国赔款道歉等措施结案,由此开启了李鸿章屈辱外交的历史。《天津会议专条》《中英烟台条约》《中法新约》《中俄密约》等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都与李鸿章有关,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甲午战败后,李鸿章受命赴日本讲和,不仅遭遇行刺,还因签订《马关条约》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年逾七十的李鸿章被任命为全权特使,游历欧美七国,参加俄皇加冕庆典,与俄国签订了《中俄密约》,意在联俄抵御日本,却致使中国东北地区逐渐沦为沙俄的势力范围。四年后,八国联军侵华,李鸿章被任命为议和全权大臣,与帝国主义商谈投降议和事宜,次年,代表清政府在《辛丑条约》上签字,因此遭受了强烈的舆论指责,不久后病逝,终年七十九岁。 1898年李鸿章代表清廷签条约,租借新界予英国。本图摄于1900年1月15日港督府,赴广州就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船经香港,与香港总督卜力交涉九龙寨城;同年7月被召回北京斡旋辛丑条约,船再经香港,卜力挽留李鸿章留任以确保东南互保。李鸿章1901年病逝,这成为他生前最后外访。图左戴眼镜是李鸿章幕僚兼粤语通译唐绍仪   除了长兄李瀚章与李鸿章之外,其他兄弟在官场上并未取得很大的成就。三弟李鹤章仅考上秀才,早年入曾国藩幕府,后随淮军征剿,为二哥李鸿章的帮手,骁勇善战,立下过不少战功。但因李鸿章“避嫌不举”,仕途并不顺利,后回乡主持家政,著有《平吴纪实》《浮槎山人文集》等。四弟李蕴章十二岁就患有眼疾,但思维敏捷、记忆力惊人,曾短期协助大哥李瀚章料理粮台事务,后致力于置办家业,还资助并主持编纂了《续修庐州府志》。五弟李凤章除了早年参与父亲办团练、在曾国藩手下做过短时间后勤外,常年于安徽、江苏两地做买卖,极具经商才能,积累了不少财富。幼弟李昭庆曾入曾国藩湘军、李鸿章淮军,精武略,后因军旅积劳,英年早逝,终年三十九岁,著有《从戎日记》《小琅环馆试贴诗》等。 19世纪末李鸿章(前排坐左)与哥哥李翰章(坐右)的家族合影   “文章经国,家道永昌”,自李慎所之后,李氏家族已有十四世昌字辈传人,分居世界各地。经字辈中,李经方出任驻英、驻日公使;李经迈任出使奥地利大臣;李经浣出任出使英、德、丹麦等国公使秘书官;李经叙任上海制造局会办、金陵制造局总办等。国字辈中,李国杰任出使比利时钦差大臣、上海轮船招商局股董会长;李国芝曾在上海开设银行,经营房地产、创办民营电台……19世纪至20世纪,李鸿章家族中出了多个封疆大吏、驻外公使,在近代中国政坛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至21世纪初,李家后代中有博士和博士后10人,教授、研究院、高级工程师58人,硕士30人,还有多位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安徽合肥李鸿章故居   李鸿章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贬如左宗棠所言“对清朝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褒如梁启超所言“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如何评价李鸿章,是一个及其复杂的命题,难以盖棺定论。历史上也没有哪个故家旧族,能够同李鸿章家族一般,与近现代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多领域都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今日的李氏家族,仍延续着先辈的血脉,涌现出一大批科技、商业、文化人才,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   参考文献: [1]马松源.巨人百传 中国卷 宠臣名相卷[M].北京:线装书局,2012:434-435. [2]胡晓.李鸿章家族述略[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05):36-41. [3]宋路霞.李鸿章家族 晚清第一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4]李清栋.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家族[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 0
  • 565
  • 2
  • 3
李大钊
人物百科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对李大钊先生一生的写照。这句诗出自明朝进士杨继盛,为人刚正,后因参劾权相严嵩十大罪状而惨遭杀害,临刑前,他写下“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千古名联。李大钊十分仰慕杨继盛的气节,继而将该诗句作为警句抄在了他所编辑的《晨钟报》上。同时他将“辣”改为“妙”,用以提示报社编辑,作文不应只是言辞犀利,而且要兼顾作文水平、构思独到、有智慧。 秉持这一谨言,李大钊在战乱年代保持依旧正直清廉、严于律己,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建立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巨大贡献。 生逢乱世,李大钊在为劳苦大众谋出路的同时,也不忘记对自己子女谆谆教诲。在他的教育下,李大钊家族清廉勤俭的家风延续至今已经一百余年,宝贵精神遗产代代相传。 苏联出版的李大钊邮票   身教:乐善好学的家庭教育 李大钊还未出生时,父亲就因感染肺病去世,刚过两周岁,母亲又因伤感过度而病逝。他出生于动乱的甲午战争年代,没有兄弟姐妹,由祖父李如珍一手抚养长大。 李如珍虽然出身于农家,但是读过书,青年时闯过关东,很有见识,在当地较有名望,还做过生意,颇有田产,深受乡民重视。李如珍平日请坚持加,又爱与人打交道,为人正直,乐于助人。村里谁家有了矛盾,他都会去调解;谁做错了事,他也会出面指责;村里买地募捐时,他都慷慨解囊。祖父的这些品质,对于年少的李大钊颇有影响。 李如珍认为小孩必须接受管教,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对李大钊管教甚严。李如珍十分重视文化教育,李大钊三岁时,祖父便教他认字,五岁便开始读《三字经》、《百家姓》等,上学前已经读完了《千字文》一类的书籍。祖父还要求李大钊不能看人赌博,更不能打架、骂人,否则就会被祖父处罚。 一次,李大钊因为围观赌博而放学晚归,祖父在村口看见了他。回到家,祖父询问他为什么晚归,李大钊不会说谎,便向祖父坦白说,自己并未参与赌钱,只是凑近观看。听罢,祖父便惩罚他整理屋顶的草。当时正值7月酷暑,李大钊很快就汗流浃背。李如珍不理会几位表姑的劝说,一直等到李大钊整理完,才把他叫到跟前,教导说:“以后可要好好读书!要是迷上赌博,你这辈子都不会有出息了。”经此言传身教,李大钊再也没有围观过这类游戏,一心钻研学习,很快考进了学堂。 不仅如此,祖父还常常教授李大钊做人的道理,祖父心系贫苦的百姓,也让李大钊从小就有了为苦难人民谋出路的远大抱负,这也让李大钊最终走上民族解放实业的道路。   实践: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李大钊一生清廉俭朴,却又乐善好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于己,他身体力行做到“道义可守,节操可保,威武不能挫其气,利禄不能动其心”;于人,长子李葆华回忆他“只要手头有钱,谁急需就送给谁,不讲究还不还。”只要有学生向他借款,他都会答应,每每发工资时,别人领回家的是大洋,他领回家的却是一把欠条。 1918年,在北大任图书馆馆长时,李大钊的薪资待遇十分优厚,每月有140块大洋,任教授后还涨至200块,他同时还在其他大学兼课,每月收入将近300块。1921年,中共北京支部成立,李大钊还从工资中拿出80块大洋作为组织活动的经费。然而受祖父影响,李大钊生活十分俭朴,始终过着“黄卷青灯,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的生活。为了让李家维持生计,北大校长蔡元培只好嘱咐发工资的部门,每月直接交给李夫人50块大洋,其余再发放给李大钊本人自由支配。 北京大学周年纪念册影像   李大钊认为,为人应“以有限之精力,有限之物质,应过度之要求,肩过度之负担。”在当时,两块大洋就能买到40多斤的优质面粉,400银元就能买下一处四合院,李大钊却从未给自己置办过房产,也没有带领妻儿过上富裕的生活,他的子女也同他一样,饮食清淡,粗布衣裳。一次,有人去李大钊家中拜访,却见一个身穿粗布棉袄,土里土气的乡下小孩,谁曾想,这竟是北大名教授的女儿李炎华;李大钊经常和孩子们下军棋的棋子和棋盘也都是自己做的,他教育孩子们说:“这套军棋在外面其实花不了多少钱,但是既然可以自己动手做,又何必要去外面买呢?在小事上节俭,余下来以后想必可以做更大的事。” 这种简朴的生活作风一直延续至李大钊生命的最后一刻。1927年,李大钊在北京遭到反动军阀的逮捕,在狱中受尽严刑拷打,始终坚守党的机密,顽强不屈。22天后,他走上绞刑架,高声呼喊“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年仅38岁。 处决前的李   他去世后,家里的财产仅有1块大洋,竟没有经济能力为他安葬,只好举行公葬,向公众募捐。李大钊的高尚品格感染众人,各界人士纷纷为其募捐,就连政见相左的汪精卫都为其捐款1000大洋。身居高位而不贪图荣华富贵,对待子女教育也同样如此,李大钊的这种质朴作风,深刻浸润着自己的后代。   传世:子孙后代的家风传承 “国计己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李大钊鼓励子女认真读书,参与革命,要求他们勤俭节约,为人本分。“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虽英年早逝,李大钊却为子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革命遗产和精神财富,他所打造的清正勤谨的家风,传承了三代人。他的后代中,出了三位高官,且无一例外的延续了清廉的家风,心系困难群众。 长子李葆华出生于1909年,十几岁时就在父亲的引导下走上了革命道路。父亲遇害时,李葆华因出游而免遭被捕的噩运,后来又在李大钊朋友的帮助下逃亡日本。然而,父亲的死深深烙在了李葆华的内心深处,他在日本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继续发扬父亲的革命事业,为中国共产党培育了诸多优秀人才。新中国成立后,李葆华先后担任水利部党组委书记、中央银行行长,官至副国级,为新中国的水利事业、金融体制改革做出了卓越贡献。而这样一位高官的生活却简朴得令人诧异,居所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建筑,家中摆放着简陋的家具,老旧的桌椅。在中央部门提出要给他置换新房时,他也以“住习惯了”为由,拒绝了调换。 李葆华的三位后人亦在各自事业中取得了卓越成绩,长子李青担任浙江省委统战部部长,次子李宏塔担任安徽省政协副主席,三子李亚中成为一名水利部工程师。从几位子女的生活中,便可了解到李家的家风。 李青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每周都要骑1个多小时的自行车回家看望父亲,当时的李青已经50多岁,但父亲李葆华并没有因此而照顾他,李青也非常理解,正是李家的勤勉家风,才能让自己,让家人,无论历经何种时势,都能够宠辱不惊,不慕繁华,恪守本分。 李宏塔担任领导工作的20多年间,每天都骑自行车上下班,往返于安徽合肥的长江路、六安路上,后来因为年龄增大、路途太远,他才改坐汽车。担任安徽省民政厅副厅长期间,李宏塔曾4次主持分房工作,分房近200套,却从未给自己谋得一套新房,一直住在一套60平米的旧房里。直至最后一次分房,原本有名额的李宏塔再一次因为主动让给其他同志,而没有分到新房。后来,省里给他补分一套20平米的套间,他正在读研的儿子才有了自己的空间。 李大钊所书对联,改写自明朝杨继盛,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李大钊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又遭遇失去双亲的不幸,但正是祖父在其幼年给予的良好家庭教育,使其年少时就萌发了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一生为之奋斗。子孙后代在李大钊言传身教的培育下,始终坚守初心,矢志不渝,勤俭朴素,实事求是。   参考文献: [1]李大钊后代出了三位高官[J]. 共产党员(辽宁), 2012, (8):21. [2]刘桂梅. 李大钊家族史浅考[J].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7, (11):16-17. [3]田娜. 李大钊的百年家风:勤政廉洁,慷慨助人[J]. 现代妇女, 2018, (8):44-45.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 0
  • 494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