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行业: 家族事记
教育经历: --
自我介绍: 好好学习
吕梁: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时光故事汇
作者:尔心 歌唱家郭兰英老师在《人说山西好风光》中唱道,“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将吕梁和太行山并列,共同成为山西好风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让世人再度认识了这个山西省最年幼的孩子——吕梁。 作为山西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吕梁仍留存着“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纯净稚气。与尚未长大的幼稚不同,这份稚气是吕梁坐拥“黄河第一湾”的霸气依旧,是吕梁历经革命炮火后的返璞归真,是吕梁人民不畏艰险,踏实肯干的不忘初心…… 图:吕梁李家山;图源:摄图网   01吕梁山水行 吕梁在晋陕大峡谷中诞生,在黄河流域内成长,延绵起伏的山峦和奔腾流过的黄河水是构成吕梁山水美的核心。 吕梁境内的北武当山,又名真武当,以“雄、奇、险、秀”之景被众人熟知,被誉为“三晋第一名山”。除此之外,北武当山也是道教活动的集聚地,相传道教尊神“真武大帝”的行宫定于此,真武当之名也源于此。北武当山上的龟蛇石也如道教记载的“天之北方七星形似龟蛇,亦即玄武”一般,为这座道教之山增添了几份神秘的色彩。 图:《北武当山》艺术作品 吕梁境内石楼县的黄河大拐弯从九百九十九道弯的万里黄河之中脱颖而出,被誉为“天下黄河第一湾”。黄河水从北流入此地,再绕山而形成如圆盘般的奇湾,最终从奔流向东。碧绿的山峰配上九曲黄河,化成“一土黄水绕,两山碧林陪”的奇景。 图:《黄河逆流》艺术作品 入冬后,白雪皑皑遮掩山峰,入目即是雪白,黄河水安静地围绕在周围,磅礴之气却丝毫不减。1936年冬,毛主席率红军东征,从陕西清涧县奔走直吕梁辛关镇,并在旅途之中创下响彻世间的诗篇——《沁园春·雪》。如今的“天下黄河第一湾”更显雄伟壮丽,“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奇景越发令人震撼。   02吕梁美食录 吕梁人民依山而生,除了带有北方人的豪放热情外,又留存几分心灵手巧,奶白的面团在吕梁人民的手里变成了形态各异的花馍。 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逢年过节,只要是重要的日子,就有花馍的身影。吕梁人民依照当地风俗制作出多种多样的面花,将其蒸熟后再精细上色,让色调单一的面食变成兼具观赏、供奉、食用多重属性的花馍。所有见过吕梁岚县面塑之人都不由得称赞其为舌尖上的艺术,是留存的珍贵文化遗产。 图:花馍;图源:摄图网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吕梁杏花村的酒香让杜牧沉醉,不顾风雨赶路只为品其滋味。此酒便是中国“老四大名酒”之一的汾酒,其取地下纯净之泉水,凝聚自然人文之灵气,清冽甘甜中又透露着几份绵软,只一口即可使人回味悠长。梁衡先生曾赞道,“汾酒是中国的红高粱,是中国的清泉所酿成,是中国母亲的乳汁。”由此可见,汾酒不仅仅是中国名酒,更是沉淀千年人文风韵的瑰宝。 图:杏花村汾酒作坊   03吕梁英雄传 自古以来,吕梁便是一个名人荟萃的英雄乡。一代女皇武则天生于吕梁,凭借“治国之才、容人之量、识人之智、用人之术”延续大唐盛世,巩固江山社稷。现如今,武则天汉白玉石雕像伫立于则天庙内,依旧显露着中国唯一女帝的王者威严。清代廉吏于成龙生于吕梁,他科举失意却未弃治国鸿志,大器晚成亦清廉自守,被康熙帝称赞为“天下第一廉吏”。 图:武则天 图:于成龙 近代以来,吕梁以革命老区的身份进入到公众视野,红色革命文化点染着吕梁的人文风情。作为红军东征主战场的吕梁刻有东征战役的印记,这是工农红军和吕梁人民共同创造的胜利之举,流露着红军和吕梁人民共同凝聚的坚毅和不屈。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邓小平等的老一辈革命家都曾踏过吕梁的黄土地,为吕梁赠予中国军人保家卫国的红色光辉。 革命英雄刘胡兰生于吕梁,她年仅十五却早已把吕梁人民的顽强不屈深刻骨髓,宁可倒在地方军阀的铡刀之下,也不向黑暗势力屈服,当真就如毛主席的题词那般“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如今,刘胡兰纪念馆留存于吕梁故里,承载着抗日战争的记忆,更激励着代代吕梁人民。 图:刘胡兰 除此之外,前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也是吕梁人,华国锋同志生于吕梁交城,他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终承光辉功绩魂归故里,守护着故乡万民。每逢清明,各地人民就会手持菊花,登临卦山,为华国锋同志扫墓凭吊,以虔诚之心感谢着这位终生为民奔波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当踏上吕梁的黄土地,望吕梁山水之时,我们能看出山水背后承载的革命文化;当称赞吕梁英雄辈出之时,我们也能看出吕梁人民的精神风貌。作为山西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吕梁拥有着并不逊色其他城市的历史底蕴和红色文化。如能亲临山西,愿君游历吕梁!   参考资料: [1]【天下黄河第一湾_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2022年7月13日,网站地址:https://mbd.baidu.com/ma/s/dq2QHucx [2]【吕梁概况_吕梁市人民政府网站】引用日期:2022年7月13日,网站地址:http://www.lvliang.gov.cn/zjll/llgl/llgk/200701/t20070130_228804.html [3]【历史名人_吕梁市人民政府网站】引用日期:2022年7月13日,网站地址: http://www.lvliang.gov.cn/zjll/mlll/lsmr/ [4] 图源全历史、摄图网   免责声明:部分插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家族事记平台
  • 0
  • 586
  • 1
  • 1
樊锦诗:守护敦煌,从青丝到华发
时光故事汇
作者:芷素 它是“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黄沙满天,是“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无人烟,是“攲倾怪石山无色,零落圆荷水不香”的戈壁断石; 也是“万里敦煌道,三春雪未晴”的春寒料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宏伟壮阔,“角声吹彻梅花,胡云遥接秦霞”的梦幻飞天……它——就是甘肃敦煌。 古今为之提笔作词之文人墨客数不胜数,或揭露其自然环境之艰难,或赞美其特色风光之壮丽。而今,有这样一个人,甘愿奉献半生年华,在敦煌写下属于她的飞天神迹。 锦心如诗,匠心筑梦。樊锦诗,1938年出生于北京,籍贯杭州,汉族。1963年,樊锦诗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正式毕业,随后服从指令在敦煌研究所坚持工作40余年。基于她对敦煌历史文化研究所的功绩及她几十年来的兢兢业业,她被人民大众亲切地誉为“敦煌的女儿”。2020年5月17日,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 人如其名,在樊锦诗的身上,你可感受到其经历世间沧桑,遗留下的弥足珍贵的诗意气质。这份恬淡宁静,似水晕开了墨迹,悄然无声,却有迹可寻。   书香门第的家族熏陶 1938年,樊锦诗出生于北京一家较为殷实的家庭。优渥的家庭背景,为樊锦诗少年博览诗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樊锦诗的父亲叫樊际麟,是一位工程师,但在文学上也毫不逊色,他毕业于清华,还曾在北大教过书。身为开明的知识分子,樊际麟十分重视女儿的学识教育。他分别给两女儿起名为“樊锦诗”“樊锦书”。 父亲潜心研究历史文物,爱好古代文学,樊锦诗也深受他的影响,对历史文物兴趣颇深,博物馆,美术廊是樊锦诗心中的“舒适小屋”。 早在少年时,她父亲就告诉樊锦诗,历史是北大最好的专业,这也更坚定了樊锦诗专研历史学的决心。 樊锦诗的母亲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高知识人才,对其女儿的教育从来都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而在初高中时,历史书上所呈现的世界最大的佛教圣地--莫高窟更是紧紧抓住樊锦诗的心。魂牵梦绕之下,敦煌莫高窟就像一盏星灯,远远地呼唤着樊锦诗的前来。   相知相依的夫妻情谊 从校服到婚纱的爱情,从来都令人羡慕。 樊锦诗与其丈夫彭金章相识于北京大学。说来也是缘分,布满书香卷气的图书馆成为了两人的姻缘圣地,或许正是这份同心所向使得两人修成正果。他们的爱情远超乎现在小年轻们的想象。 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宣言,没有鲜花烂漫的午后时光,他们有的,是长达19年的分离,他们的爱,跨越时空,可抵海枯石烂。 彭金章生长在河北的一个边远农村,为人淳朴老实,却细心周到。他没有花言巧语,就以他的质朴与樊锦诗的简单相碰撞,燃烧出炙热的火焰。 好鸟共鸣临水树,幽人独欠买山钱。毕业后的他们,一个在甘肃,一个在湖北,空间的距离丝毫不能阻隔他们的爱情。 一句“我等你”就等了19年。樊锦诗热爱敦煌,彭金章就甘愿当起“月嫂”,甚至最后离开武汉大学,来到敦煌与妻子一起守护敦煌。他们心心相惜,虽分隔两地,却都心系彼此,热爱祖国,一腔热血甘愿为祖国事业奉献。 合则天下无双,分则各自为王。两人分别在敦煌,武汉为国家考古事业默默奉献。   源远流长的家风继承 虽然樊锦诗家庭条件优渥,但他父母绝不是溺爱儿女之人。他们时常教导女儿,可不花的钱就不花。“我们去看电影,一毛钱一张票,除此之外,一分钱都不多给”。这样的简朴之风在樊锦诗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老旧的被褥,缺腿的座椅,草席的床垫……这一用,就是几十年。“缝缝补补,这些东西都还能用”。 前有贤人种树,后人自当茁壮成长。受到父母从小的影响,彭予民和彭晓民也从不乱花一分钱,不贪一分钱。 樊锦诗夫妇得过的大大小小的奖项,奖金,多数不是用于敦煌文物修护,就是捐给慈善机构。她对儿子们说,这些钱,妈不拿,你们也不能拿。对此,兄弟二人无丝毫怨言。 他们把节俭落实到光盘行动,他们把家风遗存在生活当中。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谈及樊锦诗,无人不惊其守护敦煌的坚韧决心,无人不叹其夫妻感情的双向奔赴。樊锦诗在追随她向往的光时,俨然,她也成为了万千学子的光。   参考文献: [1]敦煌女儿樊锦诗:北大才女,守护敦煌50年,感动中国的国宝级老太太,百度百科,引用于2022.7.16 https://my.mbd.baidu.com/r/IV1JRKFoVq?f=cp&rs=178643030&ruk=MEanPqRSYA3XFEr8JggCsg&u=2ebfb343fc952db4&urlext=%7B%22cuid%22%3A%22j8S0i08kvt_NaHfHl8Sv808IBa0faHuAluSdilauHtKk0qqSB%22%7D [2]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孝感女性,引用于2022.7.16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554806 [3]樊锦诗的家风,中国网,引用于20227.16 http://t.m.china.com.cn/convert/c_o3FeHlDp.html [4]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百度百科,引用于2022.7.16 https://mbd.baidu.com/ma/s/1vDp6r0E   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家族事记平台
  • 0
  • 1343
  • 0
  • 1
传承千年,支叶硕茂的钱氏家族
时光故事汇
作者:墨染倾城 中国姓氏自古以来都是人文历史的璀璨代表之一,中华巍巍5000年,其拥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众多姓氏的由来演变和背后故事,也都特别耐人寻味。 相信大家应该都对那一句“赵钱孙李”耳熟能详了吧。钱姓在中华姓氏中,在百家姓中排名第二,自古为大姓,其下名人的丰功伟绩让人称道。   以官命名的钱氏 据考证,钱姓是由彭姓演变而来的,并与“钱府上士”这一官职有着深厚的渊源。 所谓“钱府上士”指的是经管财务的官名。据《史记——楚世家》记载,颛帝的孙子陆终有一子名为彭祖,其后裔彭孚在西周被分封为“钱府上士”,之后彭孚的后代便开始以官名为姓,即以“钱”为姓。   钱氏的发展史 在唐宋年间,钱姓迎来了发展史上第一个鼎盛的时期。 这是由于吴越王钱镠在临安建立吴越国并称帝后,进行了有序的治理,使得国家国富民安,富甲一方,为钱氏在江南的繁华奠定了基础。同时还有很多吴越王的臣僚们被赐以“钱”这一姓氏,就以钱为姓,从而对钱姓发展有了很大的促进。 后来在明代时期,朱元璋下令向中原地区移居,这一举动使得钱姓宗族遍及大江南北,钱姓人口的增长也得到了质的飞越从53万增加至270多万,从而迎来了第二个鼎盛时期。   在这鼎盛时期中移居在浙江地区的宁波海盐钱氏家族最为亮眼,这一家族是钱氏分支中的一个大家族。在五代十国时就有“干载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之称且一直被人们沿用至今。 这一家族正是吴越时代钱氏宗族主要支系,他们的祖先即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帝王钱缪。明代初期,明太祖下令向中原地区移居时钱镠的孙子、钱弘叔的后嗣从江苏宜兴蒙山的家眷中分裂。 第一批游离出来的是钱镠的后代名叫钱富一的高官,后来随着人数的增加就将这一家族命名为“海盐钱氏”。 这个支系家族在经历了近几百年风雨沧桑的艰辛岁月之后,终于成为近代人才的聚集地,被潘光旦先生誉为“清门硕望”,被世人称颂为嘉兴的“居首之大家”。   图:海盐钱氏祠堂   如今这些钱氏人口以聚落的形式分散在全国各个省份,钱氏足迹遍布全国。 当然,不仅是汉族人中有钱姓,中国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的交融也为钱姓的发展出了一份力。就如唐,宋,元,明,清等时期政府极力推广“羁糜政策”和“改土归流”这一系列活动让很大一部分的少数民族汉化,并赋予姓氏“钱”,且世代相传。 由此可见钱姓发展的繁荣快速。不仅如此,作为一个中华大姓氏,钱氏出过的名人可不少。   图:钱氏世系源流图   钱氏名人 历史上有名的钱姓官员、科学家、进士等等不计其数。 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钱乐之、隋唐五代的大才子钱起、宋元时期的文人钱惟演和钱易。新中国成立后,钱氏也仍旧辉煌。   踏实勤奋——钱学森 钱学森,一位心中装满祖国的才子,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导弹之父。 他为回到祖国经历重重磨难,但是从未放弃,一直苦苦坚持,直到最后得以踏上回家的轮船,用日复一日的刻苦研究来实现自己报国之志。   图:钱学森与蒋英夫妇   勇于创新——钱三强 钱三强,一位伟大的核物理专家,是中国原子能科学的领导者,他是一位将学术看的很重,将国家看的更重的人!他前往国外学习,学成后回国,将所学知识贡献在中国的核事业上,为中国的核事业付出了大量心血与努力,将毕生精力都投入中国的科学行业,也是是一位伟大的两弹一星勋章的获得者。   图:钱三强与何泽慧夫妇   心系祖国——钱伟长 钱伟长,一位具有丰厚知识的革命者!他由于杰出的教育才能,担任许多著名学府的名誉校长,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担任教授一职,多次担任中国民主同盟主席。他具有着高度的革命热情,及时不是一名共产党员却积极参加抗日革命运动,在著名的一.二九运动中,他也尽己所能,带领着青年学生们一起抵抗日本对我国的侵略。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国的学术和国防才能兴盛强大,我们才能有如今繁荣富强的祖国,他们是值得我们去尊敬的。 这几千年来,钱氏全体族人们始终牢记“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这句训,正是这句简短的话,才使无数钱氏子孙得以教诲,共同组建起了属于钱氏之人的辉煌。     参考文献: [1]钱氏的起源,全历史,引用于2022年7月12日https://www.allhistory.com/detail/59104c3855b542257a010f94 [2]司马懿《史记—楚世家》 [3]钱姓的发展,百度百科,引用于2022年7月12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2%B1%E5%A7%93/626909 [4]海盐钱氏,百度百科,引用于2022年7月12日:cs.zjol.com.cn/zjbd/jx16506/201904/t20190419_9940308.shtml [5]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全历史,引用于2022年7月12日 https://www.allhistory.com/detail/5834077605c3fbc775ed4b96 https://www.allhistory.com/detail/591adb2055b5427dfa02037a https://www.allhistory.com/detail/5910686b55b542257a03b165 [6]图片来源于:趣历史,全历史   免责声明:部分插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家族事记平台
  • 0
  • 1110
  • 0
  • 1
苏州:风物雄丽为东南冠
时光故事汇
作者:婆娑 “笑声波中撒,渔歌浪里飘,水面荡起紫竹调。” ——苏州小调《紫竹调》 苏州像一个撑着油纸伞的窈窕女子,哼着吴侬软语,步步生莲地向我们走来。姑苏又像一个苍老的老妤,一颦一笑都是韵味,随口一吐就是锦绣画卷,一幅《江南百景图》就为我们揭秘了明朝苏州城的繁华都市;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绿柳垂杨的郊外风景,黄发垂髫的人间烟火,苏州究竟如何引人入胜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图:苏州拙政园俯视图;图源:摄图网   地理人文 苏州别名姑苏、平江。不仅有小桥流水的江南诗意,还有“东方威尼斯”的别称。苏州地处江苏省的东南部,东临上海,西抱太湖,南接浙江,北依长江,是江苏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顾颉刚所撰《苏州史志笔记》有言;“苏州城之古为全国之一,尚是春秋时物。”相传春秋时期吴国国君阖闾为了实现称霸诸侯的伟业,听从大臣伍子胥迁都阖闾大城的定国安邦之举,而这个阖闾大城就是现今苏州。 唐代时,苏州是江南唯一的雄州,白居易曾为她写诗;“半酣凭槛起四顾,七堰八门六十坊。”安史之乱后,张继在《枫桥夜泊》里写道"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传达了深处乱世的漂泊无依;宋代时经济重心南移,陆游称“苏常(州)熟,天下足”;晚明时,文人墨客曾在此逍遥生活,唐寅就在《桃花庵歌》里自称桃花仙。 图:苏州寒山寺;图源:摄图网   璀璨民艺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庵歌》明唐寅 桃花坞年画和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称的唐寅有着极深的渊源。唐寅,字伯虎,明朝时期,明代著名画家。 唐伯虎在文人雅士之中声望极高,他出身平民,画作卖价不高质量颇高,因此也受到平民的喜爱,唐伯虎晚年时期在桃花坞一带隐居,她的画作自然而然就成为了桃花坞年画制作重要的“参考”对象。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产地在苏州城外山塘街和城内桃花坞一带。 图:水墨江南苏州山塘街;图源:摄图网  其制作技艺继承了明代一版一色的套印方法,制作工艺考究,精细秀雅。 说起制作精细,品质优良的苏州民间工艺,苏绣必须榜上有名。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按使用功能划分,主要有欣赏品和日用品两类。欣赏品主要用于室内装饰,比如屏风、地屏、和壁挂,日用品主要用于穿戴,比如服装和剧装戏衣。苏绣以精细、雅洁闻名于世。   历史名流 经过千年的文化更迭,苏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有璀璨的民间艺术,也为华夏孕育了无数名人。 范仲淹就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他少时家境贫寒,划粥断齑,26岁考中进士。几度宦海沉浮后,转任苏州知州。原来的鱼米之乡,现已变成汪洋一片,百姓民不聊生。范仲淹经过多次实际考察,兴建“修围、浚河、置闸”的水利工程,涝期积极蓄水,及时排水,旱期有水灌溉,在旱涝保收的基础上,高质量完成耕种任务,造福苏州居民。不仅如此,他兴建的义庄,具有学校、公田、祠堂等配套设施,乾隆帝下江南时,不仅亲自到范氏义庄参观,还兴建了“高义园”牌坊来表彰范仲淹这种慈善精神。范仲淹在诗词方面也颇有造诣,他时而有碧云天黄叶地的悲秋乡愁,时而又长烟落日的边塞悲凉,他心有壮志难酬难以一展抱负,难能可贵的是范仲淹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写出的诗篇才能传诵至今。 千古名篇传诵至今,苏州园林富甲江南。苏州以私家园林驰名中外,拥有“园林之城”的赞誉。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的祖籍也是苏州,他所属贝氏家族被称为传承十五代的世家望族。贝聿铭自小在苏州园林里长大,他的建筑作品法国卢浮宫金字塔和苏州博物馆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特别是苏州博物馆,是他将血统文脉的传承和对中国文化的思考巧妙的融入其中,贝聿铭曾说,苏州博物馆是他的一部“自传”。 图:苏州博物馆叠石理水;图源:摄图网 正如杜荀鹤在《送人游吴》里写到:“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吴宫闲地少,小桥水巷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相思在渔船。” 载着这满船的绮思,赏雄丽风物,一梦枕姑苏。   参考文献: [1]吴恩培.伍子胥筑阖闾城之相关问题研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02);10-18. [2]徐耀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苏州[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2018. [3]王稼句.乡愁城市系列纵横姑苏[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7. [4]汪长根,蒋忠友著.苏州文化与文化苏州[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5. [5]侯朝阳.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深厚的中国情怀[J].世界文化,2019(09);13-16. [6]图片来源:摄图网   免责声明:部分插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家族事记平台
  • 0
  • 756
  • 1
  • 2
西安:千年古都,盛世长安
时光故事汇
作者:婆娑 “我一个人走过千万里,从没觉得孤独。开始觉得孤独,那是到长安之后的事了。” ——国风歌曲《不见长安》念白 听着配音演员叶青缓缓念出这段文字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一个背包客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历经千辛万苦地到了的万里秦川,抬头仰望这个故事听过、书上写过、梦里梦过无数遍的长安。让我们不禁发问,长安为何让人如此心驰神往呢? 图:西安钟楼鼓楼;图源:摄图网 长安,今西安,相传在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之时,因为长安乡的寓意,取名“长安”,有“长治久安”的定国安邦之意。唐朝时期,也有东都洛阳,西都长安的政治布局。明朝时期改称西安府,为“安定西北”之意,“西安”之名由此而来。唐朝时,长安作为国际性大都市,商贾往来,万朝来贺,甚至有“西有罗马,东有长安”的赞誉。到了元朝,西安又改名为“奉元城”。在中国历史上,先后有十三王朝在此建都,古丝绸之路起点,十三朝的文化积淀和盛衰兴废都在这座城里,让我们解开盛世长安的神秘面纱吧。   地域优势 西安位于关中平原的中部,是历朝历代通往西北、西南的门户,八百里秦川的核心地带。关河险要、八水环绕的说法。在西安城南有一段秦岭,峰峦迭起,巍峨耸立,终南山坐落于此。最让人耳熟能详的,还是秦始皇帝陵所处的骊山,骊山北麓,渭水之滨,说的就是秦始皇帝陵极为优越的风水布局。 图:秦始皇帝陵;图源:摄图网 在《马可·波罗游记》的记载中,西安也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马蹄声声,驼铃阵阵,丝绸、茶叶、瓷器......载满货物的商队从长安出发,沿着幽幽古道,出嘉峪关辗转敦煌等地,途径中亚国家抵达地中海,最远能走到古罗马。长安的故事从丝绸之路走向欧洲,长安的诗篇也从古流传至今。   千古名篇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四位有作为的帝王,其中三位的政治生涯都在长安度过。此外,在西安的文化厚土中,孕育了张骞、司马迁、李白、白居易等多位名人。西安有凌云壮志的帝王将相、闻名遐迩的世界名人,也有霸气豪爽的诗篇: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杜牧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王维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 ——《帝京篇·山河千里国》  骆宾王 图:西安夜景;图源:摄图网 我们且将功名利禄隐藏,将思绪流放到在一个秋风瑟瑟的傍晚,涉江而来的琵琶声,惊醒了醉卧客船的江州司马,凛冽古月穿越了前年,踏着万户捣衣声,李白从长安街头打马而过,闯进了大唐的繁华盛世。映着苍茫的夜色,辗转到了大慈恩寺的雁塔下,玄奘起身点亮了译经的青灯。月色隐去,孟郊一早站在大雁塔下看放榜的名单,写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图:西安小雁塔桃花;图源:摄图网 说起看花,那孟浩然必然当仁不让,他曾说“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意思是,我在灞桥冒雪骑驴的时候,文思泉涌。这一行为,也引得李贺、孟郊、贾岛等争相效仿。灞桥风雪源于关中八景”之一的“灞柳风雪”,起先是描绘春天灞桥折柳作别,柳絮纷纷扬扬的状态,后来灞桥风雪中的场景就换到了冬日的寒风冷雪,以此彰显寒冬凛冽下,生命也有孤独与决绝的姿态。 图:灞桥遗址;图源:摄图网 长安自是有风情万种的一面,也有小家碧玉的一面。“长安水边多丽人”,三月三日花朝节,杨贵妃邀三五好友,马蹄轻踏,湖边春色尽入眼底。笔锋流转之间描绘出温润宜人的长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与心仪的姑娘惊鸿一面,隔年再也找不见。风流婉转之间描绘出温情脉脉的长安。梦回故里,魂魄相依,构成了文人墨客们心驰神往的长安。   人文古迹 说完了故事里的长安,我们来看看现在的西安。作为千年古都,西安的地上文明和地下文明都很突出。有坊间传言,在西安修地铁,最忙的是考古队。西安就像一个巨大的盲盒,每一铲子都有惊喜。施工人员跨界文博考古,纸上得来哪有实践操作学的记忆深刻。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有藏着的历史厚重感,十步一墓的特色,西安又被戏称为墓光之城。 得益于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文明传承,出土的文物都安放在各个博物馆中,比如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半坡博物馆等等。截至2021年11月,西安市正式备案的博物馆已达134家,西安也当之无愧的也被誉为博物馆之城。 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三彩的藏品数量在全国博物馆藏品中名列前茅,看过《国家宝藏》的同学想必都知道,商周青铜器、汉唐金银器和唐墓壁画都能在这里一睹风采。 图:大唐芙蓉园;图源:摄图网 正如电影《长安道》里的历史教授万正纲所说:“我最大的快乐就是把我的所思所想一个字一个字写下来,仿佛我就是古人、我是皇帝、我是诗人,我多么希望你跟我一起分享这大唐盛世”。   参考文献 [1]史念海.西安地区地形的历史演变[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04):33-54. [2]吴艾怡.浅析《虢国夫人游春图》的艺术特征[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8):68+70. [3]开头引用《不见长安》歌词念白.作词:Finale. [4]“灞桥风雪”典故介绍出自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1%9E%E6%A1%A5%E9%A3%8E%E9%9B%AA/6117473?fr=aladdin [5]图片来源:摄图网   免责声明:部分插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家族事记平台
  • 0
  • 1129
  • 1
  • 2
昆明: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
时光故事汇
作者:尔心 有一座古城,位于我国西南边疆,却毫无边陲之地的凄凉悲壮,反而凭“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宜人环境荣获“春城”美称,使得万千游客慕名而来。它承载着大自然地鬼斧神工,更凝聚着历史的印记和战争的炮火,最终在千百年的沉淀之下春意盎然,欣欣向荣。 它,就是昆明。 图:昆明夜景   01 山水文化春城 昆明是云南省省会,本应是炎热无比的低纬度地区,却因处于云贵高原中部的特殊地势,成为“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宜居之城。 图:昆明蓝楹花;图源:pixabay网 除此之外,“南临滇池,三面环山”的地理环境也让昆明拥有了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 特殊的喀斯特地貌铸就了独一无二的“天下第一奇观”——云南石林。姿态各异的石林让人不禁痴迷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时间竟无法从惊奇险峻的石林美景中抽离出来。 图:云南石林 如果说云南石林的美景在于“奇”,那么翠湖的美就在于“翠”。翠湖周围的树木四季皆绿,倒映在清澈的湖面上,只剩青绿之色。西南联大教授汪曾祺曾在文章《翠湖心影》中写道,“没有翠湖,昆明就不称其为昆明了。”先生对翠湖置以如此高的评价,翠湖之美也可见一斑。 图:昆明翠湖 “波光潋滟三千顷,莽莽群山抱古城。四无季看花花不老,一江春月是昆明。”此诗所描写的正是“高原明珠”滇池的美景,五百里的广阔水域令人心旷神怡,群山环绕的粼粼波光令人心驰神往。 图:昆明滇池   02 多元文化边城 昆明自古以来就是一座移民之城,是多元文化会合交融的凝聚地。 公元前279年,楚将庄橋因楚国战败,无奈远征于西南边陲,在滇池地区建立国家,命名为“滇国”。自此以往,昆明就成为了各朝各代百姓迁徙的重要地区,来自东南西北的流民共同定居在“春城”,形成以汉族文化为主,多民族文化交织的地域文化。 图:庄橋 现如今,已有26个民族聚集在滇池之畔,汉、彝、回、白、苗、哈尼、壮、傣、傈僳等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既保留本民族文化的特色,又相互借鉴、融合、创新,进而一改边陲之地的荒芜之感,孕育了灿烂的文化瑰宝,使昆明成为蕴含多元文化的“春城”。 图:云南民族村;图源:摄图网 在云南民族村,不同民族的风俗、建筑、服饰等都让旅人倍感新奇。金殿庙会、彝族火把节、苗族花山节……不同的民族节日却具有同样的热闹,让从五湖四海而来的朋友眼花缭乱,由内到外地体验不同民族的人文风情。   03 历史文化古城 人口的迁徙往往携带着文化的火种。伫立在昆明的寺庙、古塔,无一不透露着世人对于佛教的虔诚信仰。东西寺塔备受世人崇敬,古人以“城南双塔高嵯峨,城北千山如涌波”称赞其身形宏伟,今人以毕生心血精心修护,守护着古老文化的璀璨。圆通禅寺最早建于唐代,其一砖一瓦都泛着历经古老岁月的淡泊宁静。旅人置身圆通禅寺内,只觉圆润通达,俗世烦忧顷刻消散,等踏出寺后,才顿然发觉“圆通禅寺”的名不虚传。 图:圆通禅寺 大观楼是清康熙年间所建的名楼,三层高耸楼阁与楼前的三潭印月遥相呼应,琉璃翼角攒顶尖高高翘起,尽显此楼之大气恢弘。清朝云南名士孙髯翁所撰写的《大观楼长联》,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大观楼也因此驰名中外,成为了世世代代游人竞相观赏的胜地。郭沫若游此楼,写诗赞曰:“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样宽。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我亦披襟久,雄心溢两间。” 图:大观楼 昆明曾历经抗日战争的炮火,但却不曾因其沾染半点尘灰,反而是在黑暗之中显得愈发光洁。为了躲避侵略者迫害,保留我国科研力量,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纷纷南迁到长沙,再西迁至云南,最终在昆明扎根,建立起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昆明人民的热情慷慨让西南联大的师生倍感亲切,鹿桥在《未央歌》中,记述学生们当时的状态:“偌大一个大学间关越海迁来了昆明,真是叫正义路上充满了外乡口音年轻的笑语,金碧路边平添了游子们轻捷的足迹。”当时的西南联大可谓是名人荟萃,梁思成、林徽因、冯友兰、闻一多、汪曾祺等教授同聚在此,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国之栋梁。就这样,西南联大在昆明度过了别样的八年零十一个月,为春城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山水美景是昆明独特的外衣,历史文脉是昆明不屈的筋骨。相信昆明定能承前世之文明,创现世之辉煌,让世世代代的旅人都能感受到那份“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的澎湃与自豪!   参考文献: [1][昆明_百度百科]引用于2022年7月9日,引用网址, https://mbd.baidu.com/ma/s/e66NXNG7 [2]盐与光,李钟明,郭屹,盛开,王渡,杨零蛋,蒋雨宁,Adoubewang,凌冬,Edy Marianne.千年昆明城隐秘而激荡的历史风云[J].城市地理,2021(02):18-25. [3]刘建戈.儒耶佛耶皆圆通——昆明圆通寺里的佛经对联[J].世界宗教文化,2005(04):44-45. [4]胡正刚.昆明城流淌的文脉[J].中国三峡,2019(05):36-43. [5]图片源自全历史、摄图网、pixabay网   免责声明:部分插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家族事记平台
  • 0
  • 893
  • 1
  • 1
绍兴:会稽天下本无俦,任取苏杭作辈流
时光故事汇
作者:尔心 绍,译为继承;兴,即振兴、中兴。绍兴此城之名,亦源于此意。 公元1131年,高宗赵构逃难于越州,遥望会稽山,不禁吐露志向道,“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渴望能继承累世伟业,振兴代代皇统,并取“绍祚中兴”之意,把年号与此城之名皆改为“绍兴”。此后,绍兴不仅仅是南宋高宗赵构的年号,更成为寄托江南风骨和万千风情的一座古城。 绍兴山水   01绍兴之美在于景 提到江南,世人多想起苏杭。殊不知,藏在江南柔情中的,竟还有浙江绍兴。 绍兴之景,除了有苏杭所具有代表性的“柔肠”之外,还有在江南难得可见的“侠骨”。而构成这刚柔并济之态者,正是绍兴的山水。 绍兴的鉴湖,是张岱笔下的“名门闺淑”,温婉大气之中透露着几分疏离,让人肃然起敬,只可远远一望。 绍兴鉴湖 绍兴的会稽山,是整座城的脊梁,高高伫立,撑起千百年的历史风韵。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帝三十七年),秦王嬴政亲临绍兴,赏会稽山之美景,感叹道,“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颂秦德”。这,便是被万世铭记的“会稽刻石”。 会稽山图手卷(部分) 除此之外,会稽山更是各代诗人的必经之地,李白、孟浩然、贺知章等诗人皆在此地留有印记。而南朝诗人王藉咏会稽山的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更是让众人对会稽山心驰神往,恨不得立马赶到绍兴,观览此山的万般风采。 会稽山图手卷(部分)   02绍兴之美亦在食 说到绍兴的美食,那不得不提到一位画笔为刀的文人——鲁迅。 鲁迅 鲁迅是从浙江绍兴走出的文学巨匠,而绍兴的风俗文化也时时刻刻地点染着他的文章,许许多多的绍兴美食也在他的作品中脱颖而出。 首先,是绍兴黄酒。 一篇《孔乙己》唤醒了多少人对语文课本的记忆。文中写着,“鲁镇的人大多爱喝酒,穿长衫的人会,‘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着喝’。” 要知道,孔乙己苦读半生,深陷穷困,却不曾欠一顿酒钱,不仅是因为其内心善良,更是因为那一杯黄酒配上一小碟茴香豆可让他解心中愁苦,细品人生百态。 如此,黄酒的香气似乎从书卷之中渗透出来,让人想当一回书中人,去品味、去感受这份入口微辣,唇齿留香的黄酒滋味。 绍兴黄酒 其次,是霉干菜。 霉干菜(又名乌干菜),是“绍兴三乌”之一。鲁迅曾在作品《风波》中提及,“赵七爷格外喜爱霉干菜,称赞这乌黑的干菜为‘好香的干菜’。”要说及这霉干菜的制作过程,其实与“腌”干菜大同小异。当地人先是把干菜腌制,等发酵使新鲜的菜叶转色、生香、呈鲜,变为咸菜之后,再挂出来晾干。翠绿的青叶变为带有幽香的干菜,这透露着时间的流逝,彰显着绍兴历经沧海桑田却依旧留存的淳朴。   03绍兴之美更在人 景色绚丽在人品味,食物香醇在人创造,绍兴之美更在于人文沉淀。 世人皆知,绍兴是一座名人荟萃的古城。毛泽东曾撰诗一首,“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此诗不仅道出了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情怀,也从侧面描绘出了绍兴是一个名人荟萃的“名士乡”。 这里有大禹的印记。 《史记》曾记载,“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大禹曾在绍兴“会诸侯”,“计功绩”,承载一身功名,死后葬于会稽山,继续福泽绍兴万民。 如今,在绍兴大禹陵中,大禹雕像依旧威风凛凛,带有俯瞰人间的辽阔。 大禹陵碑石 这里更孕育了众多古圣先贤,如诗圣王羲之,肆意落笔却铸成响彻千古的《兰亭序》;又如南宋诗人陆游,沉郁悲壮的诗风中又透露着抗金杀敌,保家卫国的豪情万丈;再如明朝多才多艺的名人徐渭,情节激荡的戏剧直指人心,气势磅礴的狂草流传千古…… 岁月流逝,可绍兴“名士乡”的名号却越发响亮。“巾帼英雄”秋瑾生于绍兴;“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生于绍兴;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生于绍兴…… 我们虽然无法再次经历这些先贤们走过的岁月,但可以游览绍兴,观鲁迅故里、游鉴湖、赏沈园、走西施故里……通过历史留下的印记回望曾经。 西施故里 元稹诗云:“会稽天下本无俦,任取苏杭作辈流”,他言辞甚是高调,认为绍兴是超过苏杭的存在。要问其言是否属实,那就需要你我亲临,细细品味。我想,只有当你我真正踏上会稽山,感受山间的鸟鸣,悠然的清风,才能深刻体悟万千文人笔下的惬意。希望有那么一刻,我们可以把快节奏的生活放慢,踏上去往绍兴的旅程,去品味自己眼中的绍兴!   参考文献: [1]绍兴.百度百科.引用于2022年7月2日: https://mbd.baidu.com/ma/s/ez3sXVnu [2]鲁婧.内蒙古大学.鲁迅小说与绍兴饮食文化.源于期刊《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 [3]绍兴名人录.浙江绍兴名人大全.博雅人物.引用于2022年7月2日: http://mren.bytravel.cn/Celebrity/index379.html [4]图片来源:pixabay、全历史   免责声明:部分插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家族事记平台
  • 1
  • 1582
  • 1
  • 2
杭州:江南列郡,余杭为大
时光故事汇
作者:婆娑 杭州,又称余杭,临安,钱塘,武林。烟波浩渺的临安是它,富丽繁华的钱塘是它,流星飒踏的武林还是它,杭州凭借仪态万千的风华,成为无数人梦中的烟雨江南。 隋初余杭郡始立。唐中期改名为东南名郡,杭州成为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的大都会归功于吴越和北宋的发展,宋氏南渡之后,正式定都杭州,由此杭州一跃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天下英豪汇聚于此,文坛盛况空前,留下了无数的诗词歌赋。 宋人叶适也为我们解释了杭州自古繁华的原因:“吴越之地,自钱氏时独不被兵,四方流徙,尽集于千里之内。而衣冠贵人,不知其几族,故以十五州之众,当今天下之半。”   人文地理 国风音乐人河图在《离人醉杭州》里唱到:三潭映皓月,苏堤下西子划;十里望梅坞,泛平湖秋月挂。风到了杭州都缱绻,杭州的人文风貌,与其所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从孤山、灵隐、龙井、玉皇、虎跑、烟霞三洞,直至九溪十八涧,数不清的山,拢聚于西湖,交通便利,地形地貌丰富。登天目山揽胸中沟壑,临千岛湖看碧水澄空。襟江带河,钟灵毓秀,杭州不愧是我国六大古都和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清西湖十八景之三,玉带晴虹;图源:摄图网 提到杭州,最先让人想起的是钱塘江和西湖。 钱江观潮是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这一民俗历经2000余年,涌现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文,造就了无数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弄潮儿。旅行达人李白也曾游历江南观钱江涌潮,写下不朽的名篇《横江词》:“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寥寥数语道破钱塘江潮涌的浩瀚场面,视听联觉的感受,唯有身临其境方可探知一二。 钱塘江风光; 图源:摄图网 西湖有苏、白二堤,夏日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冬日便有断桥残雪的景致。 宋朝时期无论是贫民百姓、文人墨客,还是达官显贵都流连于西湖山水,无数画家慕名而来,按当时山水画的传统,就出现了“南屏晚钟”“ 雷峰夕照”这样的题名,“西湖十景”便由此而来。 西湖雷峰塔;图源:摄图网 西湖除了还有雷峰塔,有无数流传的爱情故事。当然,这一派湖光山色有人爱自有人恨。鲁迅就是其中翘楚,雷峰塔塌了他拍手叫好,甚至出言规劝好友郁达夫:“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杭州的湖山过于秀丽,长此以往,消磨人的斗志,委实不是定居的选择。山水何其无辜,见仁见智全博观赏人一笑。   历史名家 钱塘一带风光秀丽,孕育了许多历史名家。 有“清谈风流”之誉的贺知章是浙江杭州萧山区人。那首老幼传诵的《回乡偶书》就出自贺知章的笔下,咏叹的就是归乡的场景: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画像;图源:全历史网 “梅妻鹤子”的林逋就在杭州西湖边上的孤山植梅养鹤,“千古咏梅绝唱”就出他的《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足见他对梅花的痴狂与爱怜。 “梅妻鹤子”林逋;图源:趣历史网 直至他去世后,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赐粟帛。生前所养“鹤皋”的鹤冢就在他的墓旁,这里曾被誉为“梅林归鹤”,纳入清代“西湖十八景”。   文化遗产 杭州不仅人杰地灵,而且这片地域上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博物馆就是杭州交给世界的答卷。 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国际博物馆协会希望通过博物馆的社会传播效应改变我们的世界。博物馆成为杭州城市发展所记录的“百科全书”,杭州有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设计建造的中国美院民间艺术博物馆,还有独具地方特色的专题博物馆,伞、剑、刀剪、茶叶、印学、围棋、动漫、南宋官窑等专题,都在这方土地上有所安放。 此外,杭州的人文景观也被提纯,服务到杭州亚运会当中。 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吉祥物“江南忆”就出自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著名诗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三个吉祥物分别取名"琮琮""莲莲""宸宸","融合了杭州的历史人文(良渚古城、拱宸桥)和自然生态(杭州西湖),位于滨江区的网易和阿里,也为亚运会的创办输送了科技创新气息。 杭州隽秀的自然风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鲜活的社会生活图景成为其独特的魅力所在,多元与质朴共生,即有昂扬向上的活力又不失精致和谐的内涵。而杭州城市文化的繁荣也给其他历史名城留下了不少经验与启示:不断为自然景观增添历史人文内涵,正确发挥文化产业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的同时,也要让文化传承有来处也有归处。   参考文献: [1]杨鸣.杭州宋代历史文化遗存[J].中国名城,2012(12):55–60. [2]图片来源:摄图网、全历史、趣历史   免责声明:部分插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家族事记平台
  • 0
  • 938
  • 1
  • 1
不啻微茫,造炬成阳——清河崔氏
时光故事汇
作者:李铁柱 我国古代就有“活不过三百,富不过三代”的说法。但我国仍有许多名门望族历经百年风霜不倒,留名于历史长河中。清河崔氏就是其中之一。 从东汉末年的纷扰乱世中寻得一片安宁之地;在南北朝的熙熙攘攘中奋斗出自己的华章;至盛唐家族荣耀鼎盛不落。 然而,对于清河崔氏,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多次累积的一个成果。   图:崔氏宗祠;来源:全历史网   1. 家族起势:北方士族豪门的诞生 根据《水经注》记载,崔氏起源于姜姓,是姜子牙的后裔,因祖先受封于崔邑,故姓崔。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三足鼎立,门阀世族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渗透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各方群雄的纷纷崛起,离不开世家大族的推波助澜,崔氏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初露头角。 这一时期较为出名的两大人物是崔琰、崔林兄弟二人。   崔琰,为人清正廉洁,性格朴实,谈吐儒雅,气质出尘 ,堪称魏初时代楷模。曹操成为魏公后,崔琰担任魏国尚书令,迁中尉,权倾朝野。不过他品性虽刚正不阿,但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人情世故的变通,所以得罪了不少人。最终崔琰由于在选用人才方面出现了重大失误,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崔琰曾举荐过一个叫杨训的人。起初,杨训品德高尚,深受重用。但曹操做了魏王后,杨训就上奏章,夸耀曹操如何优秀,取得了怎样的丰功伟绩,简直是拍马屁的一大能手,显然与他之前表现出来的样子大相径庭。 崔琰也看了他的奏章,顺口的一句赞扬之词,竟被有心之人听了去,以结党营私的嫌疑被举报。我们也都知道,曹操为人忌刻,宁可我付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崔琰被贬为苦役,又因他态度强硬,不肯屈服,曹操一怒之下就将其赐死。   图:崔林画像;来源:全历史网   相比之下,他的堂兄崔林就比较沉稳厚重,颇有城府。 崔林与崔琰一样也致仕于曹魏,是曹魏的一个重要官员。他“公正诚信,高风亮节,历代四朝,位至三公”。 “大器晚成”的典故便是出于此二人。崔林年轻时一事无成,只有崔琰器重他,时常说:“有才能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我相信崔林定是这样的人。”果然,崔林不负所望,成为曹魏的一代名臣。 崔琰、崔林二人在曹魏身居高位,又声望颇高,之后其子孙多在曹魏任职,官阶都不低,为后来清河崔氏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后来在南北朝时期,崔氏受到少数民族政权重用。在崔宏、崔浩父子的“建设”之下,崔氏的影响力达到顶峰时期。他们在政坛上叱咤风云,政绩斐然,称雄于北方士族之林。 在政治方面,他们拥有极高的地位。崔宏是北魏“革新制度”的奠基人,深受重任,权倾朝野;崔浩才艺通博,善于谋计,最终将清河崔氏打造成为豪门中的豪门。尽管家族后来又有起伏,但世家大族的地位已然不可撼动。   2. 家族风气:好学家风代代相传 清河崔氏家族以学时起家,自形成之日起就有经学传家的家族传统,好学家风代代相传。家风纯正,雨润万物,书香世家正是清河崔氏家风的最好诠释。 例如我们熟知的崔灵恩,他就有着良好的学术修养。据史料记载,他遍读五经,尤精三《礼》、三《传》,即使身居要职,依旧会把学徒聚在一起讲学。有《毛诗注》、《周礼集注》等著作。   另一个较为熟悉的人物便是崔浩。他有着行远自迩,笃远不怠的从容,在社会的喧嚣中,寻得一片属于自己的静谧之地,慢慢从平凡中脱颖而出。拓跋嗣曾言:“崔浩博闻强识,经于天人之和。” 他博览群书,喷珠噀玉,很是擅长作应用性文章,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以及个人的独特见解融会贯通,编纂成书,拥有浓厚的儒学底蕴。著有《册封沮渠蒙逊为凉王》等。   此外,还有崔融。他与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并称初唐“文章四友”。崔融幼年时期就展露出极强的文学功底,能写出一手的好文章。大约在二十岁前后,便科举中第,而后进入朝廷为官。 但据《旧唐书》记载,他虽有才华,却不被重用,“皆若撰文史,鸠聚学徒”,即便是作为太子的侍读,也不过是个无权无势的“闲职”。经几年郁郁不得志后,作一篇《启母庙碑》,一鸣惊人,深得武后之心,自此升迁。 他学识渊博,文采极佳,被武后留任秘书,又兼修国史,做了天下文人都想做的事。即便后来被贬,凭借着自身深厚的文学功底,依旧能够平步青云,位至高官。可以说,崔氏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他们入仕为官的利器。   图:崔融画像;来源:全历史网   但我们究其本源,不难看出,崔融的成功与其家族风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崔融的一生永远都在读书、创作、学习,从他的诗歌中可以看出这一点。初唐早期盛行南朝宫体诗,用词多显华丽,内涵空洞,大多歌颂朝廷,形成一股奢靡之风。而崔融是这随波逐流里的一股清流,他将自己细腻的情感融入到诗中,打造出朴实无华的诗风。 一首《关山月》道出这战争的罪恶,思尽这归家的愁绪。“月出西海上,气逐边风壮。万里照关山,苍茫非一状。汉兵开郡国,胡马窥亭障。夜夜闻悲茄,征人起难忘。”这是一首多么有感染力的抒情诗啊!前四句写出了边塞景象的气势磅礴,战争给这片大地带来了荒凉的气息;后四句抒情,写了征人闻茄,盼望归家的思乡心理。全篇浩然雄阔,感慨万千,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除此之外,崔融的咏物诗、感怀诗也是文笔卓然。若没有长年累月的终身学习,是不可能有如此成就的。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崔氏好学家风的培养。   对于女子,崔氏家族里也没有出现重男轻女的现象。 崔氏之女、郑善果之母,“博涉书史,通晓治方”。年二十其丈夫去世,独自抚养儿子长大成人,在当时不失为一段佳话。 从这可以看出,崔氏注重家庭整体文化素养的提升,崔氏给予男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为的是这些女性带着所学知识,嫁入到夫家后,有利于家族文化的传播与继承,将读书人的高瞻远瞩体现得淋漓尽致。   “天下崔姓是一家,团结和谐秀中华。诗书勤耕读,仁爱慈善让。”清河崔氏后人崔相臣在赠与崔之文时所言,道出了自己对家族文化千年积淀的理解。在那个依靠门荫的年代里,他们不被世间浮沉绊住前行的步伐,静下心来安静学习;在崇佛的年间,他们广泛吸收佛学,纳为己用;后来科举制盛行,他们又悉心研读儒家经典,在经史中游弋,保障家族文化地位经久不衰。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崔氏的万千子孙在这大家庭的熏陶下,逐渐形成了好学不缀的读书态度。崔氏家族刻苦的学习思想自然形成,蔚然成风,影响深远。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百年传承的大家族,历经几多王朝的兴盛衰亡更迭,在乱世中顽强生存,在太平中探寻新出路,可见实力不容小觑。据记载,清河崔氏仅唐朝就出了27名宰相,拥有着极高的社会地位。 清河崔氏依靠着自己良好的家教,在中华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章,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圈。使其不仅成为家族内部的文化交流,更是一步步社会化的延续。通过入朝为官,把思想直接带入到正统潮流中去;通过家族联姻,把文化带入到各世家大族中,弘扬自身之长。崔氏的成功,家风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不言而喻了。 崔氏文化早已经与中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历经八百年风霜,款款向我们走来,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在后世的传承中继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魏收. 魏书[M].北京, 1959.[2]魏征. 隋书[M].北京, 1973.[3]徐杨杰. 中国家族制度史[M].人民出版社, 1992.[4]夏炎. 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M].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4.[5]徐玲玲. 唐代清河崔氏家族研究[D]. 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5.[6]图片来源:全历史网   免责声明:部分插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家族事记平台
  • 0
  • 840
  • 0
  • 1
保卫列宁格勒的黄埔四期生
向岩家族圈 家族回忆录
作者:向虎雏 1957年逢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时任总参谋长的粟裕7月25日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同时发表长篇纪念文章《南昌起义前后》,回顾自己如何从常德逃出虎口,经长沙跑到武汉的经历,深情款款地写道:“党组织十分重视这批新生力量,派了坚强的政治、军事干部来领导。记得当时(教导队)大队长是孙树臣(成)同志,副大队长是申朝宗同志,中队长是向浒、李鸣科(珂)等同志。”其中,向浒就是我的大伯父。粟裕回忆的教导队4位老师都是黄埔出身的共产党员:李鸣珂,四川南部人,和伯父系黄埔4期步兵队的同学,他是隐蔽战线的英雄,时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员兼军委书记,1930年4月19日因叛徒出卖英勇就义于重庆朝天门,年仅31岁;孙树成,江苏铜山人,黄埔1期生,1927年10月牺牲于广东大埔三河坝战役,年仅27岁;申朝宗,江苏铜山人,黄埔3期生,1928年被捕牺牲,年仅25岁。   向浒(李铁根)和他荣膺的“保卫列宁格勒”军功章。 一 伯父向浒,字伯虎,湖北汉川人,他还有一个名字李铁根,是1927年底到苏联后,共产国际赠给他的俄文名НиTкин的中文译名。我的祖父向岩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史沫特莱敬重的辛亥志士、抗日英雄。伯父自幼受祖父革命思想影响,1924年春在上海大学由刘华和徐梦秋(此人后叛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常到附近的中华书局工人宿舍散发党的宣传品,与邓中夏一起被学校开除。1925年,经祖父举荐,伯父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4期步兵1团8连。由于学习刻苦,其野外演习笔记被印成教材供全校使用,毕业后分配到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分校当排长。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事变,各地进步学生涌进尚未公开反共、还算革命的武汉。当时,驻汉的叶挺24师是共产党掌握的部队,立即成立教导队收容这些年轻人,不到半个月就有了一千多名学员,粟裕就是其中一员。学员们住在武昌宾阳门外一所大学里(即现在的武汉市第15中学)。武汉的夏天特别热,粟裕在文章中写道,经过教导队严格的军事训练,“再也看不出在一、两个月以前,我们还是自由散漫的学生了”。 1957年7月25日《人民日报》刊载的粟裕撰写的文章《南昌起义前后》。 向浒(右一)和他黄埔军校的战友。 需要说明的是,1997年,我携史料到南昌参观刚刚维修一新的八一起义纪念馆,受到热情接待,馆长特为我一个人从一楼讲解到四楼。在纪念馆后院一间会议室休息时,军事史专家陈洪模先生拿出一篇李逸民将军写的回忆文章,指着上面描述教导队的文字——“大队长孙树成,党代表李鸣珂。……我所在的第三队辖三个排,队长叫向虎,三个排长都是共产党员。”他认为向虎就是我的伯父向浒。后来我从武汉大学图书馆发现粟裕1957年的这篇文章,顿感陈先生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教导队只有三个中队,不会再有第二个也姓向的中队长;向浒字伯虎,浒、虎同音极易混淆。时隔久远,两篇文章之间三个人的名字均有差异(臣与成、科与珂、浒与虎),这种差错在所难免。不过粟裕的“向浒”是准确的,因为他和后文中刘伯承致伯父的书信是一致的。 教导队的军事训练非常紧张,武汉的风声更紧张。7月中旬,利用武汉汪精卫政府“东征讨蒋”之名,教导队奉命向南昌集结。从武昌开拔时大雨滂沱,坐木划子过江到汉口,战士们浑身湿透,挤进轮船底层货舱抵九江,再换乘刚卸下牲口的闷罐车到南昌,伯父用他的战马驮起病倒的学员,风雨兼程,一路前行。 当历史的时钟指向1927年8月1日凌晨二时整,三声清脆的枪声响彻夜空,伯父颈系红领巾、臂扎白毛巾和他的中队参加起义。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东方破晓时,鲜红的旗帜在江西大旅社楼顶高高飘扬,“八一”南昌起义胜利了!从此,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军队。此时,蒋汪宁汉合流,公开勾结,联手反共,形势十分险恶。起义军主动放弃南昌,伯父随主力部队迅速南下,在会昌城附近经数小时激战击溃敌军。夜幕降临,叶挺命令教导队搜查敌人的指挥部。伯父和李逸民带领战士,在一城隍庙内发现敌人的师部,进去一看,满地丢着文件,桌上的烤鸭、炒鸡蛋还冒着热气,敌人逃跑了。伯父命令部队火速追赶10余里,枪一响,敌人如惊弓之鸟四处逃散,枪支弹药丢了一地。年轻的战士们从未见过这么多的“洋财”,捡枪的捡枪,捡弹药的捡弹药,竟让敌人跑光了。当他们每人背着四五条枪回到会昌城,自然受到叶挺的批评:“你们捡这些破枪干什么?主要是消灭敌人,你们打死多少敌人?”伯父说打死了不少。“到底多少?”叶挺较真起来,“派几个人去数一数,再向司令部汇报。”叶挺又问伯父:“你们俘虏了多少?”伯父胸脯一挺:“抓了两名排长。”叶挺笑着说:“太少了!”会昌一战,缴获钱大钧部5000多条枪,都由粟裕带的一个班装上船,运往东江,最后也搞丢了。 起义军在广东遭遇敌人围追堵截,已是25师74团团长的孙树成就牺牲于梅州大埔三河坝战役,年仅27岁。三河坝战役保留了南昌起义的火种,没有三河坝战役,就没有井冈山会师。但终因敌强我弱,起义军在潮汕地区被打得人员散落。瘦成皮包骨的伯父辗转来到上海,在街头险被叛徒认出。找到组织后,党中央决定选送他与刘伯承、吴玉章等40余人乘船赴苏联学习。 二 刘伯承被分配到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伯父则学习炮兵。刘伯承1955年11月15日给中共中央组织部亲笔信中写到:“向浒同志(同)在南昌起义,同到苏联学习,同到远东做军事工作——都是事实。吴老(吴玉章)可能还记得,恩来同志可能也记得,其人当时是个较胖的人,做事较稳重,现在还可以(在)脑子中回忆过来。” 刘伯承1955年11月15日给中共中央组织部的信。 刘伯承提及的“同到远东做军事工作”是指1929年夏秋之交,张学良所领导的东北政府为收回苏俄在中国东北铁路的特权而发生的“中东铁路事件”。 “中东铁路事件”后,伯父和刘伯承留在远东工作。1930年夏,伯父与刘伯承在中俄边境的红河握别,伯父独自一人送刘伯承回国统帅千军万马。伯父擅长绘画,曾在远东党委机关报《红星》发表过宣传画作品,远东党委爱惜人才,1932年送伯父进了久负盛名的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学习油画,这是他做梦也没想到的。 向浒儿时习画的启蒙教材——123年前出版的《汊湖渔子画稿》(已捐汉川市博物馆)。 徐悲鸿致李铁根的信,称其为“中国唯一在列宾美术学院毕业的人”。 伯父学画,具有很大偶然性。其实我家并无习画的传统,但我们老家湖北汉川近现代出了个大画家黄石(1861-1898,亦名汊湖渔子)。黄石隐居刁汊湖区,致力诗画,笔触酣畅,构图新颖,登门求画者不绝。后经他的学生赞助,其《汊湖渔子画稿》全册72幅,于1897年在上海刊发面世。次年6月3日,黄石先生因贫病交加逝世,年仅38岁。我祖父有感于家乡这位才华横溢画家的英年早逝,即购《汊湖渔子画稿》一本留作纪念。没想到这本画册与祖父留学日本期间寄回的彩色明信片一起,为孩提时代就喜爱木匠手艺的伯父开启了一扇艺术之窗,使他爱上了画画。《汊湖渔子画稿》是伯父学习绘画的第一本启蒙教材,伯父终身珍藏,曾把它带到苏联27年。伯父逝世后,我在清点遗物时,发现了这本《汊湖渔子画稿》,并于2014年8月7日,将这本123年前出版的画册捐赠给汉川市博物馆。 1935年,伯父以列宾美术学院预科毕业,转入该院本科专攻油画。1934年,徐悲鸿赴欧洲举办巡回画展,次年6月19日移至列宁格勒展出,并应邀到列宾美术学院学术交流,从而结识了伯父并成为挚友。伯父传给我保存的7封半徐悲鸿的书信中,徐悲鸿称他是“中国唯一在列宾美术学院毕业的人”。 伯父在列宾美术学院拥有正式的学籍,同时担任该校附中党支部书记,按月领取工资,享受分配住房等待遇,苏共把他作为特殊干部储备,在执行特殊任务时才抽调使用。1936年春,伯父娶俄罗斯女子克拉娃为妻,这是他一生中最为惬意的短暂时光。 当时,日本侵略军谬称长城是其羽翼下的伪满洲国的国界,中华民族面临巨大危险。1937年4月,伯父奉苏共中央令,告别新婚妻子,再次通过万里茶道到达与伊尔库茨克隔贝加尔湖相望的赤塔军区作军事特派员,训练秘密派遣伪满洲国收集情报的侦察人员。 在赴赤塔途中,伯父望着列车窗外一派北国春色,思绪万千,第一次尝试着将俄罗斯名诗《春水》翻译成汉语,表达热爱和平、热爱生活的美好愿望。 春水 雪还在田野白着, 春水已经响了, 跑呀,响呀,惊醒着沉睡的边岸。 他们跑,流着汗,到处叫喊: “春来了,春来了! 我们是新春的飞报员, 她派我们向前!” 春来了,春来了…… 红紫光华的轮舞, 快乐地涌现在她后面。 1938年,伯父圆满完成任务,从赤塔返回学校,此时,家中已喜添女儿飞霞。哪知天有不测风云,5月,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伯父突然被捕,未经审讯直接投入监狱,罪名是诗人肖三请伯父帮助一个名叫王洪(又名胡满,系鲁迅生前所托)的人进美院,还要解决其住宿等生活问题,几个中国人因此多聚了几次。原来,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列宁格勒州委书记基洛夫遇刺,全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此事至今仍是一桩扑朔迷离的历史疑案)。而号称“铁手套”的公安部长叶若夫在“肃反”斗争中搞扩大化,成千上万的人被处决、人间蒸发,外国人首当其冲成为怀疑对象,伯父因此遭到了迫害。 危难时刻见真情,列宾美术学院伸出了营救之手。伯父经一年的牢狱之灾终于逃过一劫,于1939年5月无罪释放,恢复了党籍、军籍,还应邀到列宁格勒市公安局帮助工作。为此,他一生对美术学院心存感激。可是,他的患难之妻克拉娃因病于这年的春天撒手人寰,伯父独自抚养女儿飞霞,父女二人相依为命。 三 1939年9月1日凌晨,希特勒突然向波兰发起“闪电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当伯父向共产国际要求回国参加中国的抗日战争时,共产国际解散了,卫国战争爆发了。伯父决定放弃回国的打算,同苏联人民一起并肩战斗。他在《四十一年》俄译汉的诗中写道:时局更恶化,战云满欧亚,决心回祖国,四十一年夏,信刚送莫京(莫斯科),大战即爆发,留守列宁城,勒缰回意马,爱我新故乡,誓死保卫她。 1941年6月22日凌晨,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不宣而战。曾经突破法国“马奇诺防线”的莱布元帅率领70万北方集团军群,配备1200架飞机、1500辆坦克、12000门火炮,按罪恶的“巴巴罗萨”计划,从东普鲁士出发,迅速驰越涅曼河,消灭波罗的海沿岸的苏军,妄图于7月21日前占领列宁格勒,为中央集团军群北攻莫斯科廓清后顾之忧。希特勒叫嚣,届时他将亲往列宁格勒“皇宫广场”检阅军队,还要在该城“阿斯托里亚”饭店举行盛大庆功宴,甚至连宴会的菜谱都拟定好了。英雄的列宁格勒军民众志成城,粉碎敌人惯用的闪击战术伎俩,遏制了强盗的嚣张气焰和疯狂进攻。希特勒恼羞成怒地切断列宁格勒与各地之间的交通线,实行长达900天惨绝人寰的封锁,旨在饿死300万城内军民。法西斯向该城发射雨点般的炮弹,还丧心病狂地从飞机上倾泄大量破铜烂铁和建筑垃圾,扬言要把列宁格勒夷为平地,从地球上抹掉这座伟大的城市。 向浒收集剪贴的卫国战争海报。 我有一本1941-1945年卫国战争期间的海报剪贴册,这是伯父当年收集、剪贴、装订制作的,其中的56幅海报呈现出卫国战争的场景,伯父把它传给了我,成了我的反法西斯战争教科书。2014年6月19日,在武汉《卫国战争的爆发》展览会上展出。 伯父将女儿飞霞送到远离列宁格勒的岳父母家,他身着红军军装、拿起枪,随部队转战各个战场。8月下旬,德军兵临城下,英勇的列宁格勒人民誓死坚守,决不交出“卢加防线”这把列宁格勒城大门的“金钥匙”。9月10日,斯大林起用朱可夫为列宁格勒最高首长。朱可夫甫抵列宁格勒,当即中止正在研究撤退方案的会议,毫不留情地撤掉两名集团军司令,逮捕和处决了一些擅自撤退的军官,并迅速制定守城计划。朱可夫集结优势兵力,一举击溃德军企图迂回强攻的阴谋,重创顽敌,迫使德军终结战略进攻。希特勒夺取列宁格勒的计划破产了,从而转入列宁格勒战役第二阶段——在封锁中死守城市。 由于伯父参加过中国“八一”南昌起义,又两次到远东伯力、赤塔“做军事工作”,经过枪林弹雨的洗礼,10月,奉命担任列宾美术学院防空大队政治指导员,全权维护辖区内的战时秩序,保美院一方平安,这是俄罗斯人对他这位中国人的最大信任。此时,全城粮食奇缺,最困难时,士兵工人每天只有250克黑面包,居民只有125克。正如伯父在《保卫列宁城》诗中描述的“罗雀掘鼠尽,吃草草不深”,全城找不到一只活着的狗和猫,连麻雀和老鼠也捕来充饥,树皮草根吃得一干二净。死神随时夺走人们的生命,正在生产的工人饿死在机床旁,指挥交通的警察饿死在岗亭里,抢救危重病人的医生饿死在手术台前,年老体弱的市民饿死在购粮途中……仅从1941年11月至次年12月间,饥饿夺去了63万列宁格勒人的宝贵生命。 但是,列宁格勒人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伯父亲口向我讲述当年街头感天动地的一幕:老人们捧着赖以活命的125克食物,四处寻找带枪的年轻人,并将黑面包塞到战士手里,看着他们吃下,才返回家中坐以待毙。列宁格勒人从未放弃有尊严的生活,即使在如此恶劣的战争环境下,影剧院天天夜晚开演,彩色海报贴满大街小巷,学校里书声琅琅。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作为“防空监视队”的普通一兵,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创作出气势恢宏的《列宁格勒交响曲》,1942年3月5日由莫斯科国立剧场管弦乐团演奏,对全世界现场直播,鼓舞士气,弘扬国威,获得当年“斯大林奖”。 着苏联红军军装的李铁根。 “保卫列宁城”诗手稿。 伯父独在异乡为异客,举目无亲,没有一粟一粥被接济的可能,每天全靠250克黑面包维持生命。他率先垂范,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构筑工事、扑灭火灾、搬运物资、抢救伤员,体能严重透支,终于被饥饿击倒。40岁的壮年人,满口牙齿一夜之间全部脱落,终身再也不长新牙。1942年7月5日,苏共中央认为,列宁格勒城内人口不应超过80万,妇女、儿童、伤病员及珍贵文物必须尽快撤离。重病中的伯父谢绝了疏散城外的生存机会,决心留在城中与列宁格勒共存亡。 “拉对湖,结成冰。妮娃河,并不深。为什么钢甲铁翅,飞不过列宁城?这座钢墙铁壁,英雄骨肉造成。”列宁格勒人神奇地在拉对湖冰面上开辟了一条通往外界的“生命之路”。这条通道亦称“死亡之路”,向城内运送物资的卡车随时可能由于炮轰造成的冰层开裂而沉入湖中,所以司机开车时不关车门,以便随时跳车。视死如归的80万列宁格勒人依靠拉对湖“生命之路”的补给,挺过了长达900天的艰难岁月,彻底粉碎了希特勒的“巴巴罗萨”军事计划,且牢牢牵制了敌人重兵,为夺取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 5月9日胜利日画稿。(李铁根1945年绘于列宁格勒) 刘伯承1955年12月29日致向浒的信。 战后,苏联最高苏维埃颁发“保卫列宁格勒”军功章,鉴于伯父作为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战士表现出的献身精神,他荣获了这份当之无愧的荣誉。伯父的画作《胜利日》,描绘了5月9日这一天列宁格勒庆祝胜利的景象——到处是迎风招展的红旗,人们含着喜悦的泪花兴奋得像孩子一样跑上街头,“乌拉!列宁格勒!”的欢呼声响彻云霄。 四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老祖父的强烈召唤下,党中央和苏共中央联系,恢复了伯父的中国国籍和中共党籍。伯父只身回到阔别27载的祖国,回到武昌花园山麓幽静的家。如同列宾那幅著名油画《不期而至》描绘的情景一样:八旬祖父见到万里归来的长子流下欣慰的泪水,而8岁的我却相见不相识。 当时,刘伯承在南京办军校,由于师资缺乏,他不仅请来苏联专家,甚至力排众议,把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请上讲台以礼相待,“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类教官占全校800余名教师的一半以上。当他得知伯父人还健在已经回国的消息,喜出望外,老战友向浒学过炮兵,谙悉俄文,正是军校急需的人才呀!刘伯承热情邀请,期待着伯父来南京一起工作。中共中央组织部遵照刘伯承的指示,通知伯父赴南京军事学院报到。可是,伯父却给刘伯承去信,畅叙离别思念之情后,坦诚相告自己的身体状况经医生诊断,已不再适合军旅生活,希望以绘画作为晚年的职业,他想通过创作油画表达对列宁格勒艰难岁月的缅怀和眷恋。12月29日,刘伯承复信,不无遗憾地同意伯父到中央美术学院工作。 伯父回国后重建新家庭,又生一子取名飞星,这是他的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孩子。不幸的是飞星大脑发育不全,先天智障,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给伯父增添了极大的困难。1983年伯父病重,伯母将要独立抚养智障的儿子,感到万分恐惧,她瞒着伯父向国家主席李先念书面报告了家庭实情。李先念才知道李铁根原来就是抗战时期鄂豫边区敬重的汉川县县长向岩先生的长子向浒,感叹辛亥革命家庭出了这样一位传奇的共产党员,并立即指示文化部部长朱穆之务必在伯父辞世前,解决好其残疾儿子生活保障问题。 作者向虎雏在《卫国战争的爆发》展览上留影。 伯父弥留之际,思念远在俄罗斯的女儿飞霞,我带着5岁的女儿向菲来到北京医院,在病榻前侍奉多日,想给他些许安慰。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紧张,伯父与飞霞失联,直至伯父离世,也未恢复联系。所以伯父去世后,他的重要遗物全部由我带回武汉保管。 1983年8月19日3时,伯父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遗体献给医学研究事业。伯父历经国内外革命斗争的千锤百炼,从不沽名钓誉,从不居功自傲,甘当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但党和人民没有忘记这位荣膺“保卫列宁格勒”军功章的国际主义战士,9月6日《人民日报》刊发讣告,表达对这位老布尔什维克的敬意。 如今,伯父逝世35年了,他的残疾儿子飞星在国家照顾下,无忧无虑地生活了27年,已于2010年故去。我时常想起伯父唯一的后人——我的堂姐飞霞,如今她应是80岁了,不知飞霞姐今安否?飞霞姐是知道我这个比她小8岁、从未谋面的弟弟的,记得伯父办理回国手续期间,在大人们的安排下,刚上小学的我还和飞霞姐通过书信。 飞霞姐,你是个苦命人,如果人还健在,今生今世我俩能够见上一面吗? 飞霞姐,你是俄罗斯的女儿,也是中国的女儿,我在万里之遥的东方、中国武汉呼唤着你!   免责声明:部分插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0
  • 507
  • 0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