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行业: 家族事记
教育经历: --
自我介绍: 好好学习
曾国藩
人物百科
曾氏家族祖籍湖南,至明末清初曾孟学一代定居湖南湘乡县嗬塘乡大界里,嘉庆十三年又迁于白杨坪。曾氏祖上并非富裕人家,历经几代人的积累,直到曾国藩祖父曾玉屏一代,家境才有了较大改观,是以耕地为主、读书为辅的山乡农家。 虽曾氏家族算得上较为富裕的农家,有条件供养曾氏子弟读书,然在注重科举取士的时代,曾国藩之前,曾氏一族并未出过举人、进士。祖父曾玉屏无志于学业,父亲曾麟书才具有限,直到中年才中秀才,曾国藩作为长子,自小就被寄予厚望。 曾国藩故居 曾国藩的科举之路虽然并非一帆风顺,却也并未负家族期望。曾国藩历任翰林院检讨、内阁学士、侍郎等职,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封一等毅勇侯,死后谥文正。于国,曾国藩操练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主持洋务新政,是洋务运动的首创者之一,是功绩颇丰的中兴名臣。于己,曾国藩一生笃好学问,奉行程朱理学,是典型的儒家士大夫,同时也是晚清古文“湘乡派”的创立者。于家,曾国藩家书刊行百年、为世人所称道,曾国藩家族上百名后人也未出一名纨绔子弟。曾氏家族兴盛百年、人才辈出的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治家之道?   勤俭持家 农业发家的曾氏家族,自曾国藩高祖曾应贞至曾国藩之父曾麟书几代人的苦心经营,才有了曾氏家族百亩地的家业。曾国藩高祖曾应贞靠勤劳发家,曾祖父曾竞希一生克勤克俭,祖父曾玉屏年少时好玩懒惰,后经乡里长者劝阻痛改前非,勤于耕作、发奋持家。可以说,勤俭持家是曾氏家族由来已久的传统,尤以祖父曾玉屏对曾国藩影响深远。曾国藩曾将祖父的治家之道总结为治家八字诀,并多次在家书中提及,以此教导后辈。 所谓八字诀,即“考、宝、早、扫、书、蔬、鱼、猪”。其中,考,为祭祀祖先;宝,为和睦邻里;早,为早起;扫,为扫除洒洗;书,指读书;蔬,指种菜;鱼,指养鱼;猪,指养猪。八项中有五项,集中概括了农家的勤劳事项,体现了曾氏家族农业起家的特征。 即便曾国藩功成名就、位高权重,仍以勤俭持家,不仅在日常吃穿用度上忌讳奢侈浪费,就连儿女的婚姻大事,也从勤俭入手。曾国藩多次在家书中提及勤俭,他曾写信给父母说:“儿女联姻,但求勤俭孝友之家,不愿与宦家结契联婚,不使子弟长奢惰之习。”同时也教育子侄“人人须以勤俭二字自勉”,还不忘嘱咐儿子教以新妇勤俭。曾国藩儿媳郭筠嫁到曾家后,曾在曾国藩的指导下读书学习,清末她主持家务、教养子女时,也讲求勤俭之风。她督导家里的女工干活,连自己也下园地种花种菜,她晚年还订有“男女皆应知俭朴”的家训。 曾国藩   耕农起家的曾氏家族倡导勤俭持家,虽非始于曾国藩,然曾国藩重视勤俭的美德,认为“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并时刻以此教育族人,才有了代代相承的勤俭家风,才有了曾氏家族几代之兴。   勤学敬业 一个“勤”字可谓是曾氏家族家风家训的核心所在,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勤俭,更体现在曾氏子孙的学业教导上。曾国藩考取功名之路颇费了一番周折,他并非天资聪慧的神童,也曾多次遭遇失败落榜。曾国藩应考七次,二十三岁中秀才,次年参加乡试中举人,两次会试落榜后,他每日天未亮就起床,苦读一年,学业大进,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二十八岁踏上仕途。 曾国藩不仅自身勤于学问,同时教育曾氏子弟勤学敬业,他并不一味培养后代读经史之学,而是强调读有用之书,习有用之学。曾国藩曾在家书中写道:“望夫人教训儿孙妇女,常常作家中无官之想,时时有谦恭省俭之意。”他并不愿子孙为大官,但愿子孙做读书明理之君子。曾国藩之后,曾氏家族虽鲜有成科举者,但在曾国藩学有用之学的思想下也培育了多位专才。 清末,众多爱国志士几经探索想要改变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曾氏子孙便是这千千万万志士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大多学有所专,以爱国之志与渊博学识为近代中国的转向做出了诸多努力。曾国藩次子曾纪泽是清代著名的外交家,在弱国无外交的情况下仍取得了一定的外交成绩,与俄谈判改订伊犁条约则是其最为重要的贡献之一。曾国藩之子曾纪鸿是清代著名的数学家,有《圆率考真图解》等作。 此外,让曾氏子弟出洋见世面也是曾国藩在世时就有的立意。曾氏子弟自曾纪泽始,尤其到曾国藩曾孙一辈,不少有出国留洋的经历。曾纪泽之孙曾约农十几岁便赴英留学,为英国伦敦大学理学工程科学士、英国皇家矿学院采矿系工程师;曾纪鸿之孙女曾宝荪为曾氏家族第一个出洋留学的女子,获伦敦大学理科学士,曾在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学习,后回国创办学校。曾氏子孙的成就遍布经济学、化学、医学、文学等诸多领域,有骨科医生曾宝菡、湖南大学教授曾昭权等,曾国藩兄弟后辈中还有全国妇联副主席曾宪植、中国近现代化学学科的创建人之一曾昭抡等。 曾国藩次子曾纪泽   和家睦邻 一个家族的兴衰不能仅以族人成就之高低、传承代数之多寡而论,即便有所成就,若家族内部勾心斗角、四分五裂,那也不足以称为世家大族。曾氏家族之所以能够兴盛百年、为人称道,其和睦的家庭氛围和邻里关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和家睦邻、谦和处事这一家教家风,也是曾国藩重要的持家之道。 曾国藩认为家族和睦与否关系到整个家族的兴衰,尤把兄弟之和放在首位,认为“兄弟和,虽穷之氏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家必败。”他作为家中的长子,十分注重孝悌之道,他认为兄友弟恭不仅仅是“爱之欲其富,亲之于其贵”,更重要的是兄弟之间德业相劝、过失相规,以求共同进步。曾国藩有四个弟弟,他在家的时候就经常辅导弟弟的课业,离家为官之后,除了经常写信督促弟弟的学业,还先后将三个弟弟带在身边教导学业。 曾家四兄弟   曾国藩对于兄弟情谊的重视也影响了曾氏子孙。曾纪泽三十三岁时,其妻才诞下了第一个儿子广铭,然未出半年,小儿便因病夭折,对纪泽夫妇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同年,曾纪鸿夫妇生下了三子广铨,与广铭相差不过八天。纪鸿夫妇体谅曾纪泽夫妇失子之痛,主动提出让兄嫂在他们的三个儿子中择子抚养,日后待兄嫂育有亲子可以退嗣。曾国藩听说此事,为儿子之间的友爱和气倍感欣慰,当下就表示赞同。纪泽夫妇十分高兴和感动,最终选择了过继广铨。后二人又生有亲子,纪鸿夫妇曾主动提出废抚,以免嗣子争其亲子的地位和家产,但纪泽夫妇坚持不依,而广铨后来也坚持不分生父纪鸿一支的遗产。 在教育家人和睦相处的同时,曾国藩还要求家人对待亲邻他人也要和气为重,多和亲戚邻居走动,不可慢待近邻,必要时要救济危急。因此他的家书中多有寄银钱赈济亲邻的记述,即便有时自己的生活都不太宽裕,要借钱度日,但“济单”仍照例施行。 曾国藩家族历经了两百余年的风雨,自曾国藩之后已绵延八代,其中有名望者上百人,在各行各业都不乏佼佼者。这不仅仅得益于曾国藩的政治和人脉资源,更得益于曾国藩对后代教育的重视及曾氏家风家训的传承。 毛泽东曾收藏过四册线装本的《曾国藩家书》,还曾评价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一生写了近一千五百余封家书,涉及修身、治学、交友、为政、理财等诸多方面。这千百封家书当中体现的为人处世、治学治家之道,不仅影响了世代曾氏子孙,于近代、于当代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董丛林.曾国藩家族[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4. [2]孙翔.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 [3]李清栋.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家族[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 0
  • 603
  • 1
  • 1
左宗棠
人物百科
“慎交友勤耕读,笃根本去浮华。”在柳庄故居的门楼两侧,横挂着这样一副楹联,作者正是一代名臣左宗棠。短短12字,概括了左宗棠谨慎交友、安于寒素、勤奋耕读、力克浮华的人生体悟和家教思想,以及对于子孙后世的谆谆教诲。 古语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高自身修养为先,理好家政为后,而后才能治理好所在的地区,使天下安宁。左宗棠是晚清“中兴名臣”之一,在军事、政治等领域功绩卓著,深受世人敬仰。政治素养作为个人之侧面,可以窥见左宗棠之伟岸,而若要全面了解他,则可从其为人与治家来作更加深入的探讨。左宗棠之为人,可究其人生经历,及其传世之家训。 人们常言,家是个人的起点,也是能决定个人能飞多远的地方,左宗棠能成为一代名臣、千古儒将,与其家风有关。如何能够在成为高官后将家风传承接续下去,使子孙不坠入富贵陷阱,亦考量其个人智慧。   耕读传家 “好子弟,唯读书与耕田不可辜负。”这是湘阴左家的传家之训。 左宗棠,字季高,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阴县左家塅,左家先辈自南宋迁居于此,世代居住此地。家族先世以耕读为业,至左宗棠时已是七代秀才传家,因而左宗棠自幼便受到书香熏陶,家人对于左宗棠的教育更是有着殷殷期许。 3岁时,还未谙世事的左宗棠便在祖父的教导下背下了《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4岁跟随母亲、兄长到法华寺诵经练字,8岁便习作八股文,11岁苦练书法,14岁位列童子试第一,19岁考入长沙城南书院,师从贺熙龄,七次位列聚生员考试第一。左宗棠深受耕读传家思想影响,钟爱读书,生平志向即为在家耕读。而后,左宗棠三次进京科举,均落榜,因而再也没有为官的想法。据他所言,只是后来身陷时局混乱之中,“侥幸立下寸功”。 图:左宗棠   左宗棠也常常给子女传授耕读传家的理念,强调“读书非为科名计”“知行合一”“学以致用”,鼓励左氏子弟要标榜“要大门闾,积德累善;是好弟子,耕田读书”的理念,归纳下来,主要为三点,即:读书之目的、读书之内容、读书之方法。 读书之目的在于明理经世,非为科名计。左宗棠关于读书的理念与前人不同,以前,读书人大多将读书视为博取功名的一种手段,因而能够扬名显亲、光宗耀祖,这也是父母对于子女对大的期望。而左宗棠曾多次在写给儿子们的信中提及读书的目的,在给长子孝威的信中写道“尔年已渐长,读书最为要事。所贵读书者,为能明白事理。学作圣贤,不在科名一路,如果是品端学优之君子,即不得科第亦自尊贵。”在得知长子孝威乡试未中时,他也宽慰孝威不需为此事过于忧心,只要作为读书人能够苦心学习,不坠门风,即为幸事。给次子孝宽的家书中,也指出“读书只为明理,不必望以科名。”如此主张,实为家教思想中的宝贵财富。 读书须读儒家经典及经世有用之书。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时,受名儒贺熙龄教导,左宗棠得以更加系统地学习儒家理论知识,读“汉宋先儒之书”,习“义理经世之学”。26岁时,左宗棠主讲于醴陵渌江书院,教授儒学。对于自己的子女,他更是要求他们诵读儒家经典;而同时,左宗棠亦受时局影响,侧重读书之致世。在家书中,左宗棠教导儿子若要成为有用之才,则要“多读经书,博其义理之趣,多看经世有用之书,求诸事物之理”。左宗棠主张科举并非成才的唯一途径,他以自己为例,说自己年至近半百,仍为举人,但在不到几年的时间中,便成为掌握大权的一方督抚,可见其主张并非虚无。 儒家:孔子授徒   读书之方法在于立志、“三到”、量力而为、付诸实践。左宗棠教导儿子“读书作人,先要立志”,如果一心向上,没有什么事业是不能成功的;其次在于眼到、口到、心到,应把这种心态置于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反复推寻思所,不可敷衍了事,自欺欺人;再者,读书应当持之以恒,且量力而为。如果因为文章简单而疏于巩固,那么不过几个月,读过的东西便会悉数忘掉,在此基础上,还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量力而为,不必急切;读书不仅要穷其理,更应践其行,左宗棠教导子女,嘴里读着一句,心里就要想着一句,还应审视自己能否照样做。如此详细的读书之道,贯穿在左宗棠的处世思想之中,更体现于其写给子女家书的谆谆教诲之中。   崇俭广惠 左宗棠虽出身书香之家,但家世极为寒素。他在写给孝威的家书中回忆,自己在襁褓中时,母亲没有足够的奶水,只能用米汁代替,营养不良的左宗棠日夜啼哭,导致“脐为突出,至今腹大而脐不深。”每至灾荒之年,一家人只能嚼糠饼为食。早年的贫苦经历,对他影响颇深,他曾于家书中写道:“吾本寒生,骤致通显,四十年前艰苦窘迫之状今犹往来胸中。” 图:左宗棠故居柳庄前景照片   古人教子必有方,左宗棠所秉持的持家理念,得益于祖辈流传下来的家风。左宗棠曾祖父左逢圣“诚孝,居贫好施”,见行人劳碌奔波,便舍义茶亭以解行人饥渴;祖父左人锦、父亲左观澜亦好行善积德,曾于饥荒年开办“仁风团”“积谷仓”,设厂施粥,散粮赈灾。左宗棠也曾倡导兴办“义学公”,免费教育穷苦子弟。左家祖辈勤俭持家、乐善好施的家教家风也对左宗棠产生了深远影响,左宗棠耳濡目染,从小便养成了吃苦耐劳和节俭质朴的生活习惯,即便后来功成名就,也依旧保持俭朴的生活习惯,并言传身教于子孙后代。 家书中,左宗棠同儿子强调,家中钱财不多,不应乱花一分钱,如有多余的银钱,则应当接济其他生活贫苦的人。左宗棠还主张,父母不应给予子女过多钱财,容易使子女沾染欢娱之气,使其不明钱财来之不易之道理。尤其是对于骤然起家的家庭而言,更应当教导子女省吃度用,否则家庭无法承受荣华富贵,便会迅速跌落。他以自己的见闻为例,告诫子女说:“吾自少至壮,见亲友作官回乡便有富贵气,致子孙无甚长进,心不谓然,此非所以爱子孙也。” “惟崇俭乃能广惠”,这是左宗棠教育子孙的名言,也是他一生秉行的风度。为官时,清政府给左宗棠的养廉银每年有两万余两,但是他每年寄回家的只有两三百两,其余均随手散去,或用以充军饷,或捐以赈灾。他在家书中说:“用财有道,自奉宁过于俭,待人宁过于厚。”左宗棠有一位同年好友,因家中贫苦而早逝,家中仅剩下寡媳和孤孙,乞讨为生。左宗棠听闻后,伤感于其处境,随即嘱托儿子取家中银百两,以恤其孤寡。   余韵绵长 手握大权,左宗棠如要发财易如反掌,但他一生清廉,负亘古经天纬地之才,画国家长治久安之策,既能独善其身,又能兼济天下,并以清廉刚正爱国之气教导子女。百余年来,左宗棠后裔人丁兴旺,目前已延续至第九代,后人达数百人。他们秉承祖训,大多醉心学问,勤奋耕读。 左宗棠虽位高权重,但后代并未沾染官场习气。左宗棠育有四子四女,受父亲“崇俭广惠”“耕读传家”等治家理念的影响,均无“娇骄”之气。长子孝威,跟随父亲在军中做随军文书,衣食住行不受丝毫特殊照顾。前往新疆时,左孝威感染风寒,也并未要求特殊照顾,最终病重,于湖南家中病逝。次子孝宽,潜心医书,成为颇有名望的郎中,并秉承父亲俭以广惠之家风,免费救治了不少乡邻,深受贫苦百姓赞誉。其中只有四子左孝同在军中当过较大的官,曾在甲午战争时任辽宁边关总办营务,战后便退出了军队。左宗棠四位女儿均饱读诗书,文采斐然。长女左孝瑜,著有《小石屋诗草》。次女左孝琪,著有《猗兰室诗草》。三女左孝琳,著有《琼华阁诗草》。四女左孝瑸,著有《淡如斋遗诗》。 “治有用之学”“成经世之才”。受这一家训的影响,左宗棠的孙辈以后很少出仕为官。左宗棠孙辈中,左念恒曾为余杭太守,同时是个诗人。至第四代以后,更是学者为多,尤出名医。左宗棠曾孙左景鉴为我国著名肛肠外科学专家,著有《外科学》。左宗棠曾孙左景伊,为我国腐蚀与防护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先后获得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曾任浙大、北科大、北京化工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左景鉴之子左焕琮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为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曾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所所长,被选为卫生部突出贡献科学家。 古往今来子女多以父母为典范,形成自身的言行准则和道德规范,左宗棠出身书香之家,又受祖辈“自奉于俭,待人于厚”思想的熏陶,早已养成“笃学”与“去浮华”的品性。因此在子女教育上,他不仅十分重视传统儒家文化精髓的传承,更要求子女经世致用,知行合一。左宗棠所倡导的家规家训,深深地影响着左氏族人。他们不仅因左宗棠这样的“大人物”而自豪,还在用实际行动传承和诠释着左氏家风。   参考文献: [1]李雷.一代名臣左宗棠的家风[J].档案记忆,2018(08):42-43. [2]田夏,胡静波.慎交友勤耕读 笃根本去浮华——晚清名臣左宗棠的家风故事[J].中国纪检监察,2017(09):56-58. [3]盛健. 《左宗棠家书》思想研究[D].青岛大学,2016. 图片来源:趣历史、维基百科
  • 0
  • 407
  • 0
  • 3
李时珍
人物百科
在以科举取士的古代中国,流芳百世的家族也多为科举世家,能够留名青史的医药世家更是少之又少,而李时珍家族就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中医世家。湖北蕲州为李氏家族的所在地,自古就是本草之乡,素来以素来以生产蕲蛇、蕲艾等名贵药材闻名。李时珍家族世代从医的传统始于李时珍的祖父,其祖父是一名走街串巷的铃医,一生四处行医,为穷人看病。李时珍的祖父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文字记载,民间流传的名字叫李晓山,可见铃医的社会身份比较低微。 李时珍像   如果说李时珍祖父是一名游医,那么李时珍父亲李言闻则称得上是一名儒医。通过科举建功立业大概是当时所有读书人优先选择的出世之路,李言闻也不例外,他在年轻时就中了秀才,但直到晚年才被举荐为贡生,后被推荐任太医院吏目。李言闻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成为了一名救死扶伤、医术高明的医生,深受乡亲信任,曾因救治了已故荆和王朱祐橺的王妃刘氏而声名大噪,成为蕲州地区的名医。他还勤于著述,著有《医学发明》《脉学发明》《医学八脉注》《四诊发明》等著作,但没能完整地流传下来。其著作《人参传》是我国第一部人参研究专著,李言闻也是我国系统研究人参的第一人。 药材——甘草   李家两代行医,但李言闻还是寄希望于李时珍能够在科举路上有所成就,毕竟出仕才是主流的价值追求,医者在当时还属于“中九流”之辈。嘉靖十年(1531年),十四岁的李时珍中了秀才,但在那之后三次参加乡试都没能中举。李时珍毅然放弃了继续参加考试的打算,而是决定跟随父亲学习医术。 李时珍自小就体弱多病,在二十岁时患了一场重病,几乎危及性命。父亲李言闻根据古人的经验,以中药黄芩进行治疗,才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自小受父亲影响的李时珍原本就对医药有着浓厚的兴趣,能模仿医书开一些常见的药方。经过这场大病之后,李时珍更是意识到了对症下药的重要性,坚定了自己从医的决心。 在父亲的指导下,李时珍学习了几年时间,掌握了初步的医术,能够独立行医,渐渐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医生。经过几年行医实践的积累,李时珍发现古人的中草药著作中存在着不少错误,也碰到过病人因为不认识草药、误食毒药丧命的例子,由此萌发了要重修一部医药学著作的念头。 嘉靖三十年(1551年),李时珍医名渐盛,受楚王聘请到王府掌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进入太医院任职一年。这几年时间里,李时珍曾多次寄希望于朝廷能够重修一部“本草”书,但皇帝只醉心于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所谓上行下效,李时珍的诉求并没有人关注,他也渐渐对朝廷失望,潜心利用职场环境的便利,考察各种药材,为后期的著述收集材料。 黑漆描金龙纹方角药柜,明万历,太医院专用。李时珍曾于嘉靖年间在太医院任职,出入御药库,见识了各种药材,为他写《本草纲目》积累了知识   太医院任职结束之后,李时珍返乡新建了一座驿馆“薖所馆”,专门用来学习和修书。李时珍度过了几年白天看诊、晚上修书的生活。李时珍不仅参考了八百余部相关著作,还与徒弟庞宪、儿子李建元多次外出采药、访问名医。为了更好地了解药性和用药量,李时珍常常不顾危险以身试药,只为得到最为精确的记录。也正是这种严谨认真的实践精神,才有了明代三大科技著作之一《本草纲目》的问世。李时珍花费十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初稿,又花了十年时间外出访药和查阅资料,初稿完成后又进行了三次修订,前后整整耗时三十年。 《本草纲目》全书52卷、共计190余万字,收集了1892种药物,其中有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此外附方11000余则、插图1100余副。《本草纲目》丰富和发展了中药学,它所附的丰富的治病药方,对于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也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它又不仅仅是一部医药专著,还有大量历史、地理、语言等人文科学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史料文献价值。除了《本草纲目》之外,李时珍还有《濒湖脉学》《濒湖集简方》《奇经八脉考》等著作,但其中有一部分没能够流传下来。 本草纲目四库全书 李时珍有四个儿子,其中两个儿子从医,两个儿子选择了走科举之路。长子李建中中举人,曾任四川省蓬溪知县,四子李建木也是当地的秀才。三子李建方继承父业成为一名医者,也曾选拔至太医院任职。而次子李建元,曾跟父亲学习经、史、文章、医药本草,还帮助父亲整理数目文献、实地考察药物,《本草纲目》中1000多幅药物图谱大多就出自李建元之手。而至孙子辈一代,长孙李树初是李时珍后代中官职做的最高的,颇具声望,而李树宗、李树木、李树勋、李树声都在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时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时珍继承了父亲精湛的医术,并且将家族医业发扬光大,写出了极具价值的《本草纲目》。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不仅有“药圣”之名,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医之一。在以科举取士为主流的古代中国,李时珍家族几代从医并且都载入史册,是历史上少有的医药世家,为我国的医药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志艳.时代印记 寻找李时珍[M].吉林:延边大学出版社,2013. [2]戴鸿铭.从本草纲目读李时珍[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3]宋光锐.李时珍和蕲州[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1.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 0
  • 1227
  • 3
  • 4
太原:龙城宝地,被遗忘的九朝古都
时光故事汇
作者:有风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如果说用一种动物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那么非龙莫属。封建时代的皇家也自比真龙天子,龙作为一种仙物,带着无比的神圣性。我国自有史记载以来,被称为"龙城"的城市数不胜数,根据近期统计,县级以上的城市达到了36座,山西太原作为唯一的省会城市也位列其中。 图:太原街道;图源:pixabay 太原,在现代中国城市印象中存在感略低,出现频次不高,但却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渊源。太原是作为九朝都城的存在,是春秋时期中央国家晋国、战国时期强盛一时的赵国,以及北汉三个政权的都城,北齐、唐朝、武周、后唐、后晋、后汉六个政权王朝的陪都,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这座古都的光彩被渐渐埋没,在历史长河中渐渐地隐匿在角落,等着后人发掘。   1. 龙潜之地 太原作为一个位于我国北方拥有众多人口的大型城市,其地理环境非常优越,颇具龙气:太行山与吕梁山位于太原两侧,汾河自北向南流过,自然地将太原城划分为东西两部分,用于城市建设的平原地带虽然狭长但不失广度,土地肥沃,人杰地灵;从军事上来看,其城池易守难攻,城内有条件自给自足,可有力地抵御外族入侵,无论都城是长安或是洛阳,均可起到拱卫京师的作用。太原本身即为九朝古都,但为何又被称为龙潜之地呢?这要追溯到汉朝时期,代王刘恒封地为太原,本是汉室小宗的代王因各种原因入主大宗,并顺利世袭了皇帝之位,继续延续汉朝的光辉与强盛,太原则被后人评为藏龙之地,也称龙潜之地。 图:太原双塔寺;图源:pixabay 汉朝覆灭以来的几百年,藩国林立,中原大地纷争不断,太原仿佛进入了沉默期,不再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直至唐朝建立,一统天下定都长安,太原也因为地理相近,发展基础好,得到了中央王朝的重视,"雄藩巨镇,非贤莫居",太原作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镇,国内掌控幽州冀州,对外抗击蛮族保卫京师,唐朝的五姓七族中的太原王氏家族,也得到了扩张与发展,他们结合儒家思想制定忠孝传家、礼义济世的家风,也正因为标正普世的家学门风,王氏家族在太原以及周边华北大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族人门人的言行、服饰甚至都成为了唐朝各族人民效仿的榜样。 图:太原晋祠 ;图源:摄图网 而后唐朝走向没落,中华大地陷入了长达几十年的混乱与纷争,中央王朝对地方失去了实际掌控,但也正是这段乱世时期,使太原成为了响彻天下的“龙城”。公元九世纪初,朱温养兵自重,企图篡位,弑杀李氏皇族,建立大梁改元开平,李氏王朝的旧臣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为抗衡朱温,恢复本宗王朝,以太原为根据地,将山东与河南势力纳入麾下,以潞州之战为分水岭,将后梁朝扼杀消灭,为传承大统建立了李氏后唐。当李存勖在中原鏖战期间,蛮族契丹国在北方蠢蠢欲动,意图向南方扩张,太行山的天然阻隔成为了保护太原的重要屏障,李存勖将太原视作向北方蛮族反击的重要军事基地。自此,后晋石敬瑭、后汉刘知远以及北汉刘崇都先后从太原起兵入主中原或以太原为中心开疆扩土。五代十国期间,有三个中原王朝都起源于太原,这也使得太原闻名遐迩,成为妇孺皆知的重镇。 图:太原汾河;图源:摄图网 太原城红极一时,成为了中原大地上的掌上明珠,却也为其衰落埋下了隐忧。由于其易守难攻,军事位置极佳,无法攻克,宋太宗赵匡胤在平定南方之后,连续三次举重兵企图攻克太原皆无功而返,铩羽而归,直到赵光义奉宋太宗之命亲征北汉,率领三十万将士攻打太原,在付出极大的伤亡代价后才占领太原。因为担心太原城再次潜伏"真龙天子",加之攻克太原损失惨重,宋太宗权衡过后决定毁灭太原城,这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毁灭大型城市的事件。被大火吞噬的城池变成了废墟,太原城外的席周山也被铲平,烧龙身、去龙首,明珠遭到了毁灭性的摧残,虽然之后因为其军事地理位置重要得以重建,但由于宋朝经济重心南移,太原城的辉煌也只能被记录在史书中,不复重现。   2. 太原王氏 上文提到的太原王氏,作为兴于太原,反哺太原的名门望族,最早由东汉末年王昶而起,为家族日后显赫打下了稳固的基础,与其子嗣被陶渊明誉为"五世盛德";虽因王昶军功而起势,太原王氏家族成员在以后的岁月与王朝中遍及各个领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方面均有不小的建树,如汉朝王允,魏晋王浑、王湛,唐时王翰、王勃、王昌龄,明代王琼等等,事迹姓名流传千年,当今有俗话道"天下王姓出太原",也是现代社会对其家族文化的肯定与追崇。 图:王昌龄;图源:全历史 太原的王氏最终能够纳入"天下五姓",列为国内一流大族,与其始终重视门人子嗣教育以及坚守家学门风有密切的关系,在彰显魏晋名士风度的传世著作《世说新语》中,就有很多文字记载了太原王氏族人的气度风范与言行举止;到了隋唐时期,随着地主阶级的兴起与科举制度的推行传播,王氏家族在政治文学上的影响力更为深刻,唐朝近三百年的历史共设宰相369位,王姓宰相便有13位,出自太原的便有7位。 图:王氏宗祠;图源:全历史   3. 醋文化 作为历史悠久的名城,太原人民的智慧与勤劳也流芳千年,宝贵的非物质文化财富经过口耳相传、典籍记载等方式流传至今,成为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内涵的一份子,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便是山西的醋文化。 图:太原陈醋;图源:摄图网 山西的老陈醋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的制醋工艺,作为黄河水系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位居中国四大名醋的榜首,在山西的饮食文化中独占鳌头,极具代表性。至明朝,在原有的制造工艺基础上,太原的"美和居"制醋师傅独具匠心,创新创造出"熏蒸"工序和"夏伏晒,冬捞冰"的陈酿制醋工艺,在保证营养和口感的基础上,大幅提升了老陈醋的酿造效率;直至今日,老陈醋的酿造方法成熟,富有科学内涵,传承传统技艺,推广范围广泛,已经成为了山西的重要标签。 山西的人民也宛如老陈醋,醇厚悠长,颇具内涵与韵味。陈醋的芳香已经沁入晋地文化的核心,也浸入每一个土生土长山西人的骨子里。   参考文献 [1]何宝国. “一环一带”展现“锦绣太原城”古风今韵[N]. 太原日报,2022-03-14(004).DOI:10.28809/n.cnki.ntyrb.2022.000564. [2]赵叶花.太原王氏源流及其家族文化杂俎[J].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7(02):9-11. [3]李琪. 唐代太原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20.DOI:10.27019/d.cnki.gfjsu.2020.000506. [4]张妍.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研究[D].东南大学,2020.DOI:10.27014/d.cnki.gdnau.2020.000156. [5]赵乐. 北宋太原府(并州)研究[D].山西大学,2014. [6]任崇岳.契丹与五代山西割据政权[J].晋阳学刊,1984(05):79-83+97.DOI:10.16392/j.cnki.14-1057/c.1984.05.018. [7]图片来源:pixabay、全历史   免责声明:部分插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家族事记平台
  • 0
  • 750
  • 0
  • 0
孙氏家族:乱世之中,为万世开太平
时光故事汇
作者:栗子 雄姿英发,鼎足江东,他是纵横四海的英才。仪表堂堂,玉树临风,他是意气风发的俊美儿郎。乱世之中,强者为尊,他是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诸侯。他是东吴大帝,他,是孙权。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从少年诸侯到盖世吴王,整基业、破曹敌、兴水利、搞农业。孙权稳定江东地区的发展,让百姓免受战争的屠戮。 孙家三代人,子承父业,弟承兄业,三人固守江东,将江南水乡发展成富饶渔乡,统一格局,发展经济,成就一方霸业。孙氏家族之所以能在乱世之中将基业代代相承,和孙氏家族饱含智慧的教育和良好的家庭关系不无关系。   图:孙权   1. 早期创业——孙坚 一个家族从白手起家发展到鼎盛时期,早期创业的理念非常重要。因为这个理念会贯穿整个家族的发展历程,是指导家族未来航向的指明灯。 孙权的父亲孙坚年轻有为,参加过黄巾起义,后来被朝廷征召,连续平定多地叛乱。最后因军功卓越,升迁为长沙太守。 孙坚曾对孙氏子孙说过这样一段微言大义的话:“生于乱世是不幸也是万幸,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可以为天下安定作出贡献。” 和其他诸侯不同的是,孙氏家族从开始创业之时就确定了宏大的目标——为万世开太平。前期孙坚创业,中期孙策打下地盘,后期孙权稳定发展经济,在位期间制定“免征农民服徭役,兴修水利”等惠民政策。 由此也可以看出,孙氏家族一直坚定“为万世开太平”的政治理念。也正因此,才让江东父老免受战争之苦,专心发展农业经济,过一份相对来说安稳太平的日子,在乱世觅得一处平静之地。   图:孙坚画像   2. 中期奠基——孙策 家族子弟内斗是造成家族败落的主要原因之一。族中子弟相处融洽,是保证家族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孙策接过其父孙坚的班,继续在乱世之中逐鹿群雄。他非常勇猛,号称“江东小老虎”。数年之间,孙策就带领部下平定江东,就此奠定了吴国基业。 可惜后来他遭小人暗算,中箭而亡。孙策临死其子尚幼,他决定把江东托付给弟弟孙权。 驾鹤西去之前,孙策曾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 由此可以看出,孙策临死前没有执着于自己的嫡系血脉,将皇位传给幼子,而是自己的弟弟,甚至还说自己的才能远不及其弟孙权。 其实,这样和谐的兄弟关系在古代贵族世家中十分罕见。有不少兄弟为争皇位互相防备,甚至不惜手足相残。反观袁绍、曹操家族,后期袁氏三子,曹家二子的内斗,每一次内斗都伴随着腥风血雨。 正是因为孙氏家族互相信任,相处和谐的家族关系,才让后期吴国少了兄弟叔侄之间的内斗,减少对江东基业的内耗。稳定内部后,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发展壮大江东势力。   图:孙策画像   3. 后期勃发——孙权 年仅19岁的孙权承担重任,于公元200年继承兄位。他深知自己肩上背负着父兄遗愿的重任,所以励精图治,治理国家。从后来历史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孙权的表现确实没辜负祖辈的厚望。 在位期间,他开设招贤馆,广揽贤才,聘求名士。他提倡免征农民服徭役,还将驾车用的八头牛改作耕牛。他兴修水利,开发河道。这些利民政策大大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发展。纵观东汉以前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的发展重点一直在长江以北的北方。相比于北方的政治经济状况,南方一直没有得到重视。直到三国时期孙氏家族的到来,以及后期东吴政权的建立,各种人才的涌入和政策扶持,让江南地区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公元208年,曹操二十万万大兵压境,大战即将爆发,江东岌岌可危。孙权没有退缩,为作战做好充分准备。他联合盟友刘备,重用人才周瑜,巧用谋略,充分发挥江南地理优势。最后调动三万江东水军战退曹军,火烧赤壁,逼得曹操仓皇出逃。在历史上留下赫赫有名的战役——赤壁之战。   图:赤壁之战   身为敌对势力的曹操也由衷地发出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能得到竞争对手如此称赞,由此可见孙权的确出众。 富春孙氏,三代人薪火相传,在江东打下基业并发展壮大,为整个江南地区的稳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忆往昔,千古江山,英雄已逝。他们的传奇故事,他们的千功伟业,他们的不朽精神,会留在史册,千古流传。     参考文献 [1]百科.谈笑古今之孙权—中国式家族教育.引用于2022年7月24日:https://mp.weixin.qq.com/s/BsHdPm9WJRy6aZyaNu0PVQ [2]历史人文地理.孙权简介,孙权生平.引用于2022年7月24日:https://mp.weixin.qq.com/s/5juz96s8l9qxXq-qgyj_YA [3]图片来源:全历史   免责声明:部分插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家族事记平台
  • 0
  • 702
  • 1
  • 1
人文圣地,山水玉都——南阳
时光故事汇
作者:时涵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我最早是从《出师表》中了解到南阳,查阅了相关历史资料,便被南阳的地域文化深深吸引住了。 南阳,古称宛,是楚汉文化的发源地,三顾茅庐、羊续悬鱼、不寒而栗、乘风破浪等历史典故都发源于此,可谓是“楚风汉韵,瀚墨留香”。 据史学家考证,李白来南阳5次,作诗多达13首,他曾旅游观光而作《南都行》,用“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此地多英豪,渺然不可攀”四句来描述河南南阳之美,讲述他对南阳英豪的钦佩和仰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南阳地理与文化 南阳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有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称,至今为止已有2700多年的建城历史,它坐落于河南西南隅,地处豫鄂陕三省交汇之处,也是三秦、荆楚及中原三大文化的交汇之处。 南阳自始至终就是四方往来的必经之地,向西北沿武关道可达关中长安,沿汉水溯源而上可达汉中,沿伊河河谷北上可达洛阳,经方城出盆地可达开封,沿汉水南下可达江汉荆楚,所以,自古以来南阳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图:南阳地理图 南阳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闻名于世,汉代则是南阳历史上的顶峰时期,汉代石刻、砖刻和陶狗,可称为汉文化“三绝”。 南阳汉化石刻举世瞩目,以一种怪诞、夸张的手法真实地展现了汉代社会的全貌,具有极为珍贵的历史价值,成为了一种独到的地域性的文化标志。 南阳积淀着丰厚的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不仅仅汉文化雄居一方,楚文化、玉文化、水文化也独具特色。 南阳是楚文化的发源地,楚文化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文化的重要基础;南阳的独山玉有着“东方翡翠”之称,许多玉器爱好者纷纷来此见识南阳的玉文化,因此南阳的玉文化成为了中国玉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南阳的独特地理位置优势,使之水陆交通便利,辅以楚汉文化的交际,使南阳拥有了特有的水文化。 图:春秋云纹铜禁   2. 南阳名人 图:张仲景 河南南阳,一个卧虎藏龙之地,也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天下的人才库。历史上许多举足轻重的人物在这里成长,其中最负盛名的“南阳五圣”便是:“谋圣”姜子牙、“智圣”诸葛亮、“商圣”范蠡、“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近现代,南阳的名人可谓是星光灿烂,漫步在人类的历史长廊,他们的故事依旧熠熠生辉。 其中有一名代表人物便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医圣”张仲景,据史书记载,南阳地区发生大规模瘟疫,致使有无数百姓接连病害,张仲景面对瘟疫的肆虐,深感悲痛,十余年在民间找寻药方,将研究付诸于实践,最终著成《伤寒杂病论》一书,对后世有极高的历史科学价值。 如今的现代,南阳名人也是数不胜数,其中有一位代表人物便是英雄人物武文斌,出生于南阳邓州市,小时向往军营,大学毅然从军。他,生活上苛刻节俭,工作上严于律己,可是,在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中不幸牺牲。新华网曾评:山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武文斌竖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 此外,还有南阳作家群代表人物二月河,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彭雪枫等等,都在南阳名人的历史长廊中光芒四射。   3. 南阳旅游景点 南阳历史悠久,风景优美,拥有众多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和引人入胜的旅游景点。 “诗仙”李白漫游来到南阳,深深陶醉于南阳寺侧的清冷泉,面对此景,引得他诗情盎然,触景生情而作《游南阳清冷泉》一诗,借“惜彼落日暮,爱此寒泉清”一句表达自己对此美景的格外珍惜之感。 图:李白 来南阳最值得打卡的人文景点之一便是我国保存较为完好的知府衙门博物馆——南阳府衙。府衙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气势宏伟,堪称北京故宫的缩影,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研究价值。 此外,还有纪念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诸葛亮的南阳武侯祠,南阳月季园,纪念“医圣”张仲景的南阳医圣祠,西峡老届岭以及南阳市博物馆,了解南阳从远古到近现代的历史演变。 图:南阳武侯祠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南阳,是一个你值得三顾的地方,人文圣地,山水玉都,来到南阳,置身于李白诗中的“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之景中,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感受。   参考文献 [1]南阳简介,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D%97%E9%98%B3/135168 [2]南阳五圣,趣历史。 http://www.qulishi.com/news/201505/35610.html [3]南阳楚文化,道客巴巴。 https://www.doc88.com/p-900534369227.html [4]南阳府衙,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D%97%E9%98%B3%E7%9F%A5%E5%BA%9C%E8%A1%99%E9%97%A8/8732985 [5]张仲景,全历史。 https://www.allhistory.com/detail/591adcba55b5427dfa020cc2 [6]武文斌,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D%A6%E6%96%87%E6%96%8C/30984 [7]图片来源;趣历史、全历史   免责声明:部分插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家族事记平台
  • 0
  • 1380
  • 0
  • 0
家族故事
时光故事汇
文章转载自头条作者:月光与小河 说点家族故事吧,大部分是爷爷讲的,小部分自己经历的。 爷爷80多岁了,一直都是瘦瘦的,很多次生病后都自嘲要走了,但实际上好好的活着,活过了很多村里其他同龄的老人。 爷爷是一位蛇法师傅,他书念得不多但各种药方土方知道不少,也经常给我们讲以前的事。 娘家在一个有山有水有田的地方,文氏宗族在那里繁衍。不得不说祖宗很有眼光,老家山清水秀,交通也便利,即使在解放前也未曾有过战乱。宗族聚族而居,鼓励族中学子进学,老一辈也出过秀才,近一点的也有一位院士以及其他人才。 爷爷的爷爷,我的老祖宗年轻时丧妻,不得已将年仅三岁的太爷爷寄养在族人家中,自己在外做工赚钱养家。 太爷爷从小寄人篱下,虽受尽苦楚,但仍在宗族庇护下安然长大。因是年幼丧母,太爷爷很早就很懂事了,明白要想过好日子就得有本事。他从识字学习到学砌匠,为做工不受欺侮,拜师学蛇法,学法术,赚钱娶妻养育了九个孩子,成年的有四子三女,也算是有所有就了。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21317868058280482/?log_from=12b0216a5068e_1660645024632   太爷爷 太爷爷读过书,会写一笔好的毛笔字,本职工作是农民,兼职砌匠,短工,业余是蛇法师傅和带点法术性质的医者…… 这些是我从他留下的手抄医书以及爷爷的故事中总结出来的。 一个能识文断字又懂事勤奋聪明的人在苦难的生活中断断续续拜师学到了一些奇怪的术法。他的子女们多多少少都学过一些,但只有二儿子(我爷爷)学成了,将这些本领传承了下来。太爷爷自号法成。 传承师者之言,本是流民叫化为自保而传下来的术法,只为自保,救人。 我不知道当年他救了多少人,但我知道他一定是位令人尊敬的长者。太爷爷一生所救之人大都贫苦,毒蛇咬伤,用百草为药,不需花费什么就能治好,在当地也算是闻名了。 太爷爷过世时也有遗憾,救人无数却无人赠送牌匾,他所求也不过是一种褒扬,但是那个年代,活着都艰难,谁又有余钱呢?后来爷爷就拿蛇伤之人两尺红裯挂在他的遗像上,以示感恩。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21620207390458368/?log_from=833bfbb02d7f2_1660645496138   太奶奶 太爷爷60多岁就因病过世了,在那个六七十年代,其实也不算早了。四子三女中还有两子两女未曾嫁娶。在农村这也算是大事未完成,尤其还有小女儿才十几岁。 太奶奶活到九十多岁,一直自己坚持独自居住做饭,在我印象中她是一个非常精致坚强的人。她穿着青布衣服,留着精致的短发,带上银色发卡。农村家里土坯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我总觉得她是个大家闺秀。 太奶奶的儿女众多,虽然对小儿女有所偏爱,但是决不溺爱。她思想开放,支持儿女工作,鼓励孩子读书,喜欢聪明懂事的孩子。她并不重男轻女,会在我们这些重孙辈面前重点表扬会读书的爱姑姑和妤姑姑。她与人为善,与子女媳妇女婿晚辈关系很好。 以前大的几个因无力供养读书不多,但都上过几年学,学了能安身立命的技术。解放后,有条件了,她支持的几个小的都去读书,参军。 太奶奶活了九十多岁,一直都是一个受人爱戴活着。过世时,成年的七个儿女都在,各家生活虽然各有各的难处但大都和谐向上。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21894226446811683/?log_from=8a39d2c81607_1660645614661   爷爷忘不了的小故事  写几个爷爷多次讲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我想写下来可能会记得久一些,也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民间留下来神奇之术。 家里穷,又有这许多孩子要养,太爷爷年青时到外做工,为防身,便向师傅学了一些术法,其中一项便是雪山水。 雪山水多用于贫穷百姓在夏季亡故之时为防腐而用。用雪山之水可以降温,防止腐烂。具体科学原因不明,有人研究一下应该与磁场有关,可谁又能真的明白呢。太爷爷与爷爷也会用会传承,可现在又有什么用处呢?谁又会用? 有一次,太爷爷带着大概四五岁的爷爷去邻居家有事。那家人比较富裕,做了很多粑粑,正准备蒸,因见带了小孩便将粑粑放入锅中收好。眼看要到吃饭时间,太爷爷说,你可以蒸粑粑,没有关系,小孩子不会吃的。邻居纹丝不动,太爷爷便起身回家。 过不一会,邻居便来请太爷爷,让他帮忙去看,粑粑为什么蒸不熟?烧了半天火,锅都未热。 原来年轻时的太爷爷气盛,自己家虽然贫寒,但来来你家便不是为这口吃的,你又何必这样吝啬不开火呢?何必瞧不起人呢?即使小孩嘴谗一个也够了,我都说明了,你还不开火蒸呢,既然你不想蒸,那就不蒸了…… 一件小事,令年幼的爷爷印象深刻,也为他打开了一扇意想不到的门。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22241181714514467/?log_from=b77d5d7cfee14_1660645668340   爷爷的遗憾 爷爷最遗憾的事应该是念书念少了,八岁半就退学了。 家中子女众多,太爷爷决定让大爷爷上学,爷爷只能满怀遗憾回家种田学艺。爷爷经常提到小时候上学成绩优异还能得到学校奖励的米。 爷爷的这种遗憾影响了整个家族。他不希望他的后代也退学,只要孩子有能力想读书他都会全力支持。时运所限,我爸爸上了高中,大姑姑读了大专,二姑姑复读多次无缘大学,小姑姑因身体原因未念完高中。在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的八十年代农村也算是难得的了。他不仅支持自己的子女,也尽力劝说家族中其他孩子多读点书。我是女孩子,当年母亲想让我上中专而我自己想上高中,考大学,最后是爷爷说服了母亲支持了我。 虽然是农村人,但爷爷积极向上,自学了很多知识,能写会算,会种田会养殖,还是一名蛇郎中。他免费医治蛇伤,加入了共产党,当村支书,经营社办工厂,带队修建工程,做为特聘人员协助公安破案等等。 如今爷爷年纪大了,还是守着农民的本分,一直耕种养殖。他每日必看新闻联播,关心党的政策,关心天气,一生都在学习,还会奖励成绩优异的晚辈。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22425298246861312/?log_from=8a83476f8faca_1660645716573   勤劳善良的奶奶  奶奶也出生在一个孩子众多的大家庭,她在九个成年孩子中排第八,在家中得父母兄嫂爱护,顺利成长。 奶奶总是忙碌的。小小的个子,花白的头发,大大的眼睛还能看出年轻时的秀丽。近年来她的耳朵也不太好使了,以往说话温和的人也大声嚷嚷了。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爷爷奶奶感情很好,生育多次,健康养大了四个孩子。一辈子忙于农活,经营家庭...... 奶奶最是善良,常年有人因蛇咬伤求医,奶奶总是帮忙采药,护理。碰到情况严重需要住家的,她还要负责饭食和住宿。小小的农家院简直成了医院了。毒蛇咬伤的大多是些勤劳贫困的乡邻 ,有时去药店买药的钱都没有,奶奶总是宁愿自己少吃也要保证病人吃饱吃好。 常年劳作让奶奶时有病痛,但她很少说 怕给子女贴麻烦。也有舅爷爷心疼小妹,当年自己娇养的妹妹,嫁到文家也什么都会做了,也辛苦操劳一辈子。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22690368713261568/?log_from=8fc6b964717b5_1660645718237   女人们 农村的女人们总是要撑起半边天的。生儿育女,田里土里,洗衣做饭,端茶倒水等等。 男人们大抵都是不善言辞的,辛苦做工赚来的钱交给妻子藏好,计划着买田盖房。能有一份心疼妻子的心就难得了。 爷爷看着奶奶忙碌不停,感叹一下还是要娇养女儿,女儿也就是在娘家这几年轻松一点儿。其实所谓娇养也就是不洗碗,少做饭罢了。遇到农忙也都是要下地的。 一大家子,女人可不少,太婆婆,婆婆,媳妇,小姑,孙女。每个女人都有着多重身份,也就是开明之家才能和谐相处。 爷爷奶奶是明智之人,虽然只有一个儿子,但结婚后早早分家。这在农村也是少见的。大家平时各管各的,家里到农忙时节之类的一起互相帮忙。既避免了婆媳小姑之类矛盾,又能互相支持。保持一定距离的亲密关系。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22811306075390464/?log_from=7774e2e4623cd_1660645720324   危房1 上次回娘家,看到娘家隔壁邻居的楼房拉着红色的警戒线,贴着大大的红字危险,还有一只黄鼠狼从中窜出。以前装修得令人羡慕的小楼已成为了危房。这也就八九年的时间,没有主人,就成了蛇虫鼠鸟的家园了。 娘家的隔壁邻居,一边是伯爷爷家,一边是辈份上我应该称呼协太爷的家。现在伯爷爷老俩口已过世了,没有人常住,而协太爷家已成危房。 协太爷辈份虽高,实际年龄比爷爷还年轻些。协太爷虽只养育了两个女儿,但因兄弟侄儿众多也无人敢欺负。两个女儿虽读书不多但凭着聪明才智南下打工也赚了不少钱。有人提议要他招婿,他不肯,女儿们优秀,孝顺,自有好姻缘,何苦要招婿呢?人生在世,过得好就可以了,女儿嫁人后难道还能不认爹娘吗?协太爷拉着二胡,喝点小酒,大口吃肉日子过得好不快活。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23470364176466467/?log_from=4d31a96b071d5_1660645725613   危房2 人生总有起起落落。 先是协太爷家的小女儿执意要嫁给同村的一个爱玩偷懒的小伙子,协太爷俩口都不同意。其实小伙父母都是本份人,小姑也好,可是这小伙长得不怎样,又娇惯了,读书学艺打工都不行,真不知道自家聪明能干的小女儿怎么会要嫁给他?唯一的好处就只有离家近这条了。 婚后,小女婿果然成为远近闻名的享老婆福的人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然后大女婿在南边出租房用液化气洗澡突然亡故,留下孤儿寡母。大女儿又安顿儿子,又重新南下工作,过不久又与人重组家庭如此等等。协太爷家也算是不幸的了。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协老太太在一日做完午饭后突发脑溢血便再也没有起来了。 好好儿的一个家,忽然间只剩协太爷一人了。房子还是那个房子只是廖落了很多。协太爷也开始想养老一事,两个女儿女婿都必须南下打工,自己并不想离开老家,要不再找老伴?这事也难,一老农民自己都要女儿们赡养,哪有人来呢?正好有他一个外甥想买地盖房,协太爷便想把自己的房子买给他,但也因养老问题没谈拢。 协太爷自己一个人住着大房子,不久便查出了很严重的病。他心态很好,但酒肉照旧,很快过世了。 房子没有了常住的主人,虽有亲家照管,一两年还好,渐渐的便成危房了。 我常常想我已出嫁,弟弟也南下工作,等爷爷奶奶父亲母亲百年之后,我们的家会不会也是如此? 真是忘不了的故乡,回不去的老家!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23738744632443407/?log_from=43525cf22e149_1660645726308
  • 3
  • 945
  • 2
  • 6
潮州:一座活着的山水宋城
时光故事汇
作者:椰小果 有这样一座城,走进去仿佛穿越历史,零散的历史古迹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那便是有“在潮之洲,潮水往复”之名的潮州。 潮州有句民谣流传已久,“到广不到潮,白白走一遭。”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深受游客喜爱。历史至今,潮绣、瓷器、木雕等传统技艺都可充分展现潮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 图:潮州老城城楼 图源:摄图网 潮州,别名凤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既是隋代经略台湾的始发地,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和对台的通道。 自宋代以来,潮州文化发展逐步多元化,如今街区格局仍保留了宋代历史风格,为这座小城打下深深的烙印。   1 古建筑群 潮州有“山水宋城”之名,这是源于宋代各种各样特色的古建筑群。 潮州古牌坊是其中一种。有的是由两柱一门构成,也有的是由四柱三门构成,用石雕凿成,周围配上装饰,精致的工艺手法,使得牌坊整体气势轩昂。 一百多座的牌坊,除了起到装饰的作用,更大的意义在于表彰各类具有伟大功勋的人群。 有的牌坊两侧会摆上石狮子,显得威严肃立。地面上深灰色的石板,宽敞平坦,与牌坊色彩相互交映,十分协调。 有人这样说:“载录前朝来古事,源流轶史俱非同。”每座牌坊都有它的历史,每座牌坊都有它的故事,神游其中,犹如感受一波历史变迁。 图:潮州牌坊街夜景 图源:摄图网 还有一种,就是康济桥,后重新修缮从而命名广济桥,是世界第一座启闭式桥梁,也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它是横跨韩江,衔接东西两岸的要道。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歌谣“十八梭船廿四洲”用以介绍广济桥结构组成。十八艘梭船与二十四座桥墩的巧妙连接,充分展现了古人的智慧结晶。 每每韩江水上涨时,广济桥上的十八艘梭船会伴随着水波不断起伏,仿佛一副动态的江上波澜图。后人也将之称为潮州八景之一的“湘桥春涨”。 作为潮州一大特色标志,站在广济桥上眺望远方,碧波荡漾的韩江水,念宋代之幽情,思绪万千。 图:广济桥 除此以外,还有韩文公祠、许驸马府等历史悠久的古建筑,传承宋代文脉,感受历史遗存。 图:韩文公祠   2 潮州八贤 潮州在唐宋时期有很多德才兼备的贤人,后来便出现了“潮州八贤”的说法。 其中一个是刘允,北宋海阳县人,以"通经史,博极群书"著称,自小就通读经史类文集,相关著作有《刘厚中文集》《幼幼新书》等,而后者,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意义的儿科医学著作。他在登第后历任过户曹、知县、知州等官职,惜民爱民,为民请命,实打实的良官。 宋高宗赠谥他为“上柱国左金紫光禄大夫”。梁之屏在《潮中八贤歌》中用“厚中渊博称书囊,户曹刬弊正输将。谕遣讙卒销剑芒,全活疑狱泽汪洋”赞誉他的伟大功绩。 另外还有许申,同样也是北宋海阳县人,北宋时期应殿试名列榜首,相关著作有《高阳集》。他先后就任过知县、知州及转运使等官职,一生清廉,重视各类建设,关注民生问题,从而深受百姓尊敬和爱戴。 明朝编写的《潮州府志》中用“申姿宇轩特,识见通敏。读书一经目,终身不忘”夸赞他的聪明才智。 另外,还有赵德、张夔、林巽、王大宝、卢侗、吴复古是“潮州八贤”中的其他六位,后人也采用仿宋风格建设对应纪念馆,以纪念与传承他们的高风亮节和功勋伟业。   3 民间工艺 潮州有几大民间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包括潮绣、抽纱、珠绣等。 潮州抽纱,被誉为“南国名花”,借由浅色纱线绣出镂空装饰纹路,巧妙的手法让制品显得更为淡雅与独特。 《双凤朝牡丹》、《鳞羽图》等顶级抽纱工艺的代表作,汇聚不同题材和地域风格,展示出潮州抽纱人的审美和聪慧,凸显艺术感染力。 相比潮绣和珠绣而言,抽纱更考验手法的巧妙和灵活,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能完成一幅完整的抽纱作品了。 流畅的曲线,浮凸的手感,只有亲手感受才知晓当中的精致美,只有亲眼目睹才赞叹当中的淡雅美。 抽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会,每一位抽纱人都需要恒心和耐力,希望这类民间工艺能得以永久流传下去。 如此古色古香的小城,听了岂不心动?潮州这座古城,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旅游城市,吸引不少游客前往。这里传承着文化,承载着历史,保留着古风。如若置身于其中,感受当地民俗与工艺,也是极具意义的。 到过的人都赞誉道:古朴的小城,慢节奏生活,时光在变,潮州的人文底蕴却难以改变。   参考文献: [1]刘允.百度百科.引用于2022年7月27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5%85%81/7979377#viewPageContent [2]许申.百度百科.引用于2022年7月27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E%B8%E7%94%B3/836475?fr=aladdin [3]抽纱(潮州抽纱).百度百科.引用于2022年7月27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A%BD%E7%BA%B1%EF%BC%88%E6%BD%AE%E5%B7%9E%E6%8A%BD%E7%BA%B1%EF%BC%89?fromtitle=%E6%BD%AE%E5%B7%9E%E6%8A%BD%E7%BA%B1&fromid=8980842 [4]潮州古城的宋代烙印.潮州日报.引用于2022年7月27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8687301512220157&wfr=spider&for=pc [5]图片来源:全历史网、摄图网   免责声明:部分插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家族事记平台
  • 0
  • 711
  • 0
  • 0
沈阳: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
时光故事汇
作者:尔心 清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垂暮老人,想要闭关锁国来守护的安宁被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得粉碎,最终用自身的覆灭点燃了中国新的开始。而要谈起清朝的缘起,就不得不提到一座古城——沈阳。 图:沈阳北陵;图源:pixabay   1 帝王都 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于此,贺建国之喜修建皇宫。两年后,清太宗皇太极承袭其遗志,扩建沈阳城,修筑盛京八门,并在1637年取“天眷盛京”之意,把此城命名为“盛京”。 图:沈阳故宫;图源:pixabay 随着王朝政权的不断稳固,清朝的首都也从此迁至北京。但盛京的地位却没有丝毫动摇,清世祖福临以首都北京顺天府的规格,为其设奉天府,寓“奉天承运”之意,将此城更名为“奉天”。自此以后,它便被冠以“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美誉。 图:沈阳故宫大政殿 而最终沿用到今天的沈阳之名,代表着此城历经近代炮火后的涅槃重生,亦体现着此城人民在侵略者刀枪之下的不屈抵抗,更是寄托着全国人民盼望辽河两岸和平安宁的虔诚信仰。 民国十八年,南京国民政府取“辽河两岸和平安宁”之意,把奉天省改为辽宁省,奉天市改为沈阳市。可谁知希望中的安宁之景并没有延续,反而是在侵略者的压迫之下变得动荡不堪。几十年间,此城饱受日本侵略者和军阀官僚的双重压迫,统治政权也在这两者之间反复易手,而“奉天”和“沈阳”这两个城名也随之更迭。直到抗日战争胜利,辽宁才真正得以安宁,此城也定以“沈阳”之名绽放出璀璨的光辉。   2 工业城 沈阳作为“共和国长子”,铭刻着中国工业文明的发展印记,为中国步入世界舞台注入了工业动力。沈阳第一机床厂是中国一五计划时期的“领头羊”,凭借产品质量优良名声大赫,响彻海内外。在一代代沈阳人民的拼搏奋斗之下,它逐渐成为世人公认的“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机床制造厂”和“国家级数控机床开发制造基地”,又为沈阳增添了一份名为“中国机床之乡”的美誉。 图:一五计划时期海报 与此同时,沈阳也为中国工业文明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新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5飞机,就诞生于沈阳飞机制造厂(现名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歼5飞机的试飞成功蕴含着千万中国人民的喜悦,印证着中国工业文明的不断进步。现如今,此厂历经岁月沉淀,依旧屹立在辽宁沈阳,承担着“共和国长子”的历史使命,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除此之外,沈阳铁西区更是具有“东方鲁尔”之美称,具有堪比德国鲁尔的工业辉煌。在这里,工业专用管道高高架起,巨型厂房以此排列开,而具有时代印记的烟囱高高竖起,遥遥望着相互交织的铁路专用线。当下,沈阳铁西区的生产声早已消退,逐渐转型成为各地旅客争相游览的工业遗产旅游胜地,以另一种方式把沈阳沉淀的历史记忆传递给每个旅人,也让世人再次铭记——沈阳工业不仅是映入眼帘的坚固钢铁,更是代表着沈阳人民顽强不屈的脊梁,沉淀着其对国家的万般柔情。 图:沈阳夜景;图源:摄图网   3 文化汇 沈阳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交汇之地。无论是古代时期的海纳百川,还是当今时代的对外开放,沈阳都从未断绝过多元文化的汇聚,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独一无二的沈阳文化。 首先,是多民族文化汇聚交融。史载奉省“满汉旧俗不同,久经同化,多已相类,现有习俗或源于满,或移植于汉”。我们从此也能看出沈阳古城的包容之态。沈阳人民用自身的热情招待着满族、朝鲜族、回族、锡伯族、蒙古族等37个少数民族的同胞们,慷慨地施行地主之谊,终形成以汉族文化为主,多民族共同聚居之境。各民族的百姓聚居在沈阳净土之上,相互学习,相互包容,共创沈阳明日的多彩。 其次,是多元宗教信仰交织。沈阳不仅是佛教和道教的集聚地,更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传播地。此城佛教建筑众多,长安古寺更是以“先有长安寺,后有沈阳城”之说而名声大振。而沈阳四塔作为守护清朝江山永固的塔寺,屹立于沈阳城四方,仍旧留存着其保佑国家兴旺发达的本真,继续保护着沈阳万民。高耸的佛教塔寺和外来宗教的建筑交相辉映,虽然彼此信仰截然不同,但却能相互尊重,此城兼容中西的包容精神也可见一斑。 图:沈阳小南天主教堂 最后,是沈阳城的历史底蕴。古代沈阳东陵和沈阳北陵分别为清太祖和清太宗两人的陵墓,无论是建筑格局,还是殿内布置,都尽显清朝皇族的大气威仪。让我们翻阅时间长卷至近代,沈阳大帅府赫然映入眼前。其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父子的私宅,流露着一代枭雄的霸气和汇集多元文化的包容气度。府中的标志建筑大小青楼,其一砖一瓦都透露着淡淡地青色,无时无刻地不在与“青楼”之名交相呼应,诠释着隐匿在军阀傲气之中的几分庄严典雅。 图:沈阳东陵清福陵;图源:摄图网 图:沈阳大帅府大青楼;图源:摄图网 清朝道光皇帝在东巡祭祖时亲临沈阳,留下豪迈的诗句,“巍峨殿阁延千禩,巩固城闉启八门。愿我后人勿忘俭,钦瞻满目旧风存。”其在字里行间描绘出了沈阳故宫的庄严巍峨,流露出道光皇帝对先人的倾佩之意和定将续其伟业的鸿鹄之志。相信这一代沈阳人也定会“勿忘俭”,必将手捧着先辈的荣耀,创造新时代的辉煌。   参考文献: [1]胡玉海,郭春修. 沈阳建市彰显的精神文化[C]//.张氏父子与东北城市现代化建设暨冯庸抗战思想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8:12-21. [2]渝文.畅游沈阳古城,邂逅燕东胜景[J].祝您健康,2021(05):51-54. [3]刘桂珍 张奇玥 辽宁记者站 周凤文."看沈阳工业旅游也精彩"中国旅游报 2008-11-07,010,专项旅游. [4]沈阳.百度百科.引用于2022年7月22日:https://mbd.baidu.com/ma/s/5yctONso [5]图源:全历史、pixabay网、摄图网   免责声明:部分插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家族事记平台
  • 0
  • 835
  • 1
  • 1
绵延千年的世家大族——弘农杨氏
时光故事汇
作者:昭武 截止到2022年,全国杨姓总人口约有4270多万,是中国的第六大姓氏。 其实自古以来,杨姓都占据着较高的人口比例。在宋朝时期,杨姓大约就有21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7%,排在王、李、张、赵、刘、陈之后,是宋朝第7大姓。 而在诸多杨氏家族中,弘农杨氏最为出名,其以弘农郡(陕西省华阴县)为郡望,又称华阴杨氏。 据南宋的史学家郑樵编写的《通志氏族略》一文记载,弘农杨氏起源于姬姓,是春秋时期晋国地位赫赫有名的贵族羊舌氏的后代。 其家族兴起于秦汉,在五代十国时期快速发展,至隋唐达到顶峰,至今延绵一千多年,培养了许多能人志士,不仅有功臣,也有文学大家。   1. 家族发迹 根据《汉书》记载,祖籍弘农的杨喜因为斩杀西楚霸王项羽有功而被汉高祖封为赤泉侯,是为西汉开国功臣。 自此弘农杨氏便在两汉朝廷中有一席之地,涌现了许多名士名臣。   图:杨喜   其中杨敞因为家居弘农郡华阴而被认为是弘农杨氏的一世祖。他也是为汉昭帝时期的丞相、御史大夫,同时也是文学家、太史令司马迁的女婿。 汉武帝后元二年即公元前87年,汉武帝驾崩,武帝的托孤大臣霍光辅佐八岁的汉昭帝刘弗陵执掌朝政,杨敞因为人谨慎小心受到了霍光的青睐,至此在政治道路上青云直上。 后来,杨敞的三代孙杨震任东汉安帝时期的太尉,因“四知说”被称为"关西孔子"。 杨震的儿子杨秉和他的孙子杨赐、二代孙杨彪也同为太尉,所以他们被时人称为"四世太尉"、"东京名族",弘农杨氏的声名愈发显赫。   图:秦汉时期弘农杨氏世系表   除此之外,弘农杨氏在东汉末年有一位为我们所熟知的谋士——杨修。 我想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对那个"一合酥"的故事感兴趣,那个让曹操又爱又恨的主簿就是杨修。杨修为人恭敬好学、博学多才,他的才能让曹操也自愧不如,说出"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的话。 后来,杨修参与到了曹丕与曹植的魏王继承人之争中,曹操大怒,遂起杀杨修之心。建安24年秋,杨修被曹操以"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的罪名处死。 罗贯中也曾在《三国演义》中对杨修写道:"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笔下龙蛇走,胸中绵帛成。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来表现对杨修的惋惜,只能说是造化弄人了。 杨修的经历也为后来弘农杨氏的沉寂埋下伏笔。   2. 沉寂之期 作为两汉时期的世家大族,弘农杨氏在魏晋动荡之期并没有像其他氏族如琅琊王氏那样成功转型成为著名的门阀士族。 东汉末年,杨秉后代的杨彪、杨修父子因为政治立场与当权者有所差别而遭到当权者的猜忌甚至杀戮。 西晋之时,弘农杨氏虽然有"三杨"——即以外戚的身份专揽朝政的杨骏、杨珧、杨济三兄弟,其中杨骏甚至还曾任太尉,都督中外诸军事,但是因为朝局的动荡,再加上他们的专权不得人心,很快就被朝廷诛灭。 东晋时期,杨氏一族又由于渡江太晚,在南方没能抢占先机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所以家族便逐渐衰落了。   3.重展辉煌 到了南北朝之期,弘农杨氏的族人不得不弃文从武,当然在乱世之中这也不失为生存之计。 在西魏政权的内部,弘农杨氏依靠着自身强大的军事实力,成为了"关陇贵族"的重要成员,他们与河东裴氏、河东柳氏、京兆杜氏等世家成为当时北方著名的大族。弘农杨氏家族终于从衰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而到了隋朝,弘农杨氏进一步扩大了家族势力,稳固了家族根基。   当时隋朝开国皇帝杨坚自称是杨震的第十四代世孙。但是根据史料记载,杨坚的父亲杨忠虽然是弘农人,但他并非出身于此前辉煌一时的弘农杨氏家族。据历史考究,他与弘农杨氏之间有关系的可能性不大。 但不管怎么说,以弘农华阴杨氏自称的杨坚在总揽朝政、夺取政权并建立隋朝之后,重用了一部分弘农杨氏族人。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杨素,他这一支在扩大弘农杨氏的影响力上举足轻重。 杨素是正统弘农杨氏的后裔,他跟随杨坚平乱、灭陈,被杨坚拜为荆州总管,封越国公。后来杨素主张支持时为晋王的杨广取得太子之位。 杨广即皇帝位后,让杨素讨伐平汉王杨谅的叛乱,因此杨素被任命为尚书令、太师和司徒,之后杨广又封其为楚公,权倾一时。   图:杨素   虽然隋朝只历经了三十余年国寿,很快就灭亡了。但是弘农华阴杨氏的地位却并没有因为隋朝的灭亡而就此衰落。 李渊建立唐朝后,采取了与"关陇士族"联姻合作的政策,弘农杨氏通过政治合作与联姻的方式巩固了家族的社会地位。 在唐朝,弘农杨氏前后有11个人拜相,因此也被当时人称作为是"十一宰相"之家。 毛汉光先生曾说:“弘农华阴杨氏是隋唐三百年的宠儿,子孙有较高的仕宦率。”这也说明了弘农杨氏家族在隋唐的政治舞台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   4.细水长流 随着历史变迁,真正的弘农杨氏到底去哪了,我们现在已经不可考了,但是弘农华阴杨氏在全天下的杨氏族人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精神地位,弘农杨氏的名号在当时有人追捧,于后世也受到尊敬。 因此有很多杨氏家族的族人放弃本来的族系,把自己家的家谱追溯到弘农华阴杨氏里。 后世杨家也是名人辈出,杨氏子孙开枝散叶。正是"天下杨氏出弘农,弘农杨氏遍天下"。弘农杨氏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引领者存在于历史长河中,延绵不绝。 同时,我们从弘农杨氏的发展史中体会到了杨氏祖先勤劳善良、不骄不躁、百折不挠的家族文化。   历史长河缓缓向前流淌,弘农杨氏的故事仍然在流传。 现在仍有许多人以弘农杨氏自称,赋予这个传奇名号新的故事,正如过去的千百年,默默地在史书中留下印记。   图:杨氏宗祠   参考文献: [1]郑樵《通志氏族略》 [2]龙仕平、毛远明.隋代弘农华阴杨氏家族再考述[J].文献,2010,(01):119-127.》 [3]魏宏利.中古弘农杨氏发展再评述[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06):83-87. [4]孟子勋.唐代弘农杨氏家族文学研究[C].陕西理工学院,2012. [5] 隋唐弘农杨氏家族与文学研究.道客巴巴.引用于2022年7月18日: https://www.doc88.com/p-7088332535982.html [6] 图片来源:全历史   免责声明:部分插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家族事记平台
  • 0
  • 5955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