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家族祖籍湖南,至明末清初曾孟学一代定居湖南湘乡县嗬塘乡大界里,嘉庆十三年又迁于白杨坪。曾氏祖上并非富裕人家,历经几代人的积累,直到曾国藩祖父曾玉屏一代,家境才有了较大改观,是以耕地为主、读书为辅的山乡农家。
虽曾氏家族算得上较为富裕的农家,有条件供养曾氏子弟读书,然在注重科举取士的时代,曾国藩之前,曾氏一族并未出过举人、进士。祖父曾玉屏无志于学业,父亲曾麟书才具有限,直到中年才中秀才,曾国藩作为长子,自小就被寄予厚望。
曾国藩故居
曾国藩的科举之路虽然并非一帆风顺,却也并未负家族期望。曾国藩历任翰林院检讨、内阁学士、侍郎等职,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封一等毅勇侯,死后谥文正。于国,曾国藩操练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主持洋务新政,是洋务运动的首创者之一,是功绩颇丰的中兴名臣。于己,曾国藩一生笃好学问,奉行程朱理学,是典型的儒家士大夫,同时也是晚清古文“湘乡派”的创立者。于家,曾国藩家书刊行百年、为世人所称道,曾国藩家族上百名后人也未出一名纨绔子弟。曾氏家族兴盛百年、人才辈出的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治家之道?
勤俭持家
农业发家的曾氏家族,自曾国藩高祖曾应贞至曾国藩之父曾麟书几代人的苦心经营,才有了曾氏家族百亩地的家业。曾国藩高祖曾应贞靠勤劳发家,曾祖父曾竞希一生克勤克俭,祖父曾玉屏年少时好玩懒惰,后经乡里长者劝阻痛改前非,勤于耕作、发奋持家。可以说,勤俭持家是曾氏家族由来已久的传统,尤以祖父曾玉屏对曾国藩影响深远。曾国藩曾将祖父的治家之道总结为治家八字诀,并多次在家书中提及,以此教导后辈。
所谓八字诀,即“考、宝、早、扫、书、蔬、鱼、猪”。其中,考,为祭祀祖先;宝,为和睦邻里;早,为早起;扫,为扫除洒洗;书,指读书;蔬,指种菜;鱼,指养鱼;猪,指养猪。八项中有五项,集中概括了农家的勤劳事项,体现了曾氏家族农业起家的特征。
即便曾国藩功成名就、位高权重,仍以勤俭持家,不仅在日常吃穿用度上忌讳奢侈浪费,就连儿女的婚姻大事,也从勤俭入手。曾国藩多次在家书中提及勤俭,他曾写信给父母说:“儿女联姻,但求勤俭孝友之家,不愿与宦家结契联婚,不使子弟长奢惰之习。”同时也教育子侄“人人须以勤俭二字自勉”,还不忘嘱咐儿子教以新妇勤俭。曾国藩儿媳郭筠嫁到曾家后,曾在曾国藩的指导下读书学习,清末她主持家务、教养子女时,也讲求勤俭之风。她督导家里的女工干活,连自己也下园地种花种菜,她晚年还订有“男女皆应知俭朴”的家训。
曾国藩
耕农起家的曾氏家族倡导勤俭持家,虽非始于曾国藩,然曾国藩重视勤俭的美德,认为“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并时刻以此教育族人,才有了代代相承的勤俭家风,才有了曾氏家族几代之兴。
勤学敬业
一个“勤”字可谓是曾氏家族家风家训的核心所在,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勤俭,更体现在曾氏子孙的学业教导上。曾国藩考取功名之路颇费了一番周折,他并非天资聪慧的神童,也曾多次遭遇失败落榜。曾国藩应考七次,二十三岁中秀才,次年参加乡试中举人,两次会试落榜后,他每日天未亮就起床,苦读一年,学业大进,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二十八岁踏上仕途。
曾国藩不仅自身勤于学问,同时教育曾氏子弟勤学敬业,他并不一味培养后代读经史之学,而是强调读有用之书,习有用之学。曾国藩曾在家书中写道:“望夫人教训儿孙妇女,常常作家中无官之想,时时有谦恭省俭之意。”他并不愿子孙为大官,但愿子孙做读书明理之君子。曾国藩之后,曾氏家族虽鲜有成科举者,但在曾国藩学有用之学的思想下也培育了多位专才。
清末,众多爱国志士几经探索想要改变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曾氏子孙便是这千千万万志士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大多学有所专,以爱国之志与渊博学识为近代中国的转向做出了诸多努力。曾国藩次子曾纪泽是清代著名的外交家,在弱国无外交的情况下仍取得了一定的外交成绩,与俄谈判改订伊犁条约则是其最为重要的贡献之一。曾国藩之子曾纪鸿是清代著名的数学家,有《圆率考真图解》等作。
此外,让曾氏子弟出洋见世面也是曾国藩在世时就有的立意。曾氏子弟自曾纪泽始,尤其到曾国藩曾孙一辈,不少有出国留洋的经历。曾纪泽之孙曾约农十几岁便赴英留学,为英国伦敦大学理学工程科学士、英国皇家矿学院采矿系工程师;曾纪鸿之孙女曾宝荪为曾氏家族第一个出洋留学的女子,获伦敦大学理科学士,曾在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学习,后回国创办学校。曾氏子孙的成就遍布经济学、化学、医学、文学等诸多领域,有骨科医生曾宝菡、湖南大学教授曾昭权等,曾国藩兄弟后辈中还有全国妇联副主席曾宪植、中国近现代化学学科的创建人之一曾昭抡等。
曾国藩次子曾纪泽
和家睦邻
一个家族的兴衰不能仅以族人成就之高低、传承代数之多寡而论,即便有所成就,若家族内部勾心斗角、四分五裂,那也不足以称为世家大族。曾氏家族之所以能够兴盛百年、为人称道,其和睦的家庭氛围和邻里关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和家睦邻、谦和处事这一家教家风,也是曾国藩重要的持家之道。
曾国藩认为家族和睦与否关系到整个家族的兴衰,尤把兄弟之和放在首位,认为“兄弟和,虽穷之氏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家必败。”他作为家中的长子,十分注重孝悌之道,他认为兄友弟恭不仅仅是“爱之欲其富,亲之于其贵”,更重要的是兄弟之间德业相劝、过失相规,以求共同进步。曾国藩有四个弟弟,他在家的时候就经常辅导弟弟的课业,离家为官之后,除了经常写信督促弟弟的学业,还先后将三个弟弟带在身边教导学业。
曾家四兄弟
曾国藩对于兄弟情谊的重视也影响了曾氏子孙。曾纪泽三十三岁时,其妻才诞下了第一个儿子广铭,然未出半年,小儿便因病夭折,对纪泽夫妇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同年,曾纪鸿夫妇生下了三子广铨,与广铭相差不过八天。纪鸿夫妇体谅曾纪泽夫妇失子之痛,主动提出让兄嫂在他们的三个儿子中择子抚养,日后待兄嫂育有亲子可以退嗣。曾国藩听说此事,为儿子之间的友爱和气倍感欣慰,当下就表示赞同。纪泽夫妇十分高兴和感动,最终选择了过继广铨。后二人又生有亲子,纪鸿夫妇曾主动提出废抚,以免嗣子争其亲子的地位和家产,但纪泽夫妇坚持不依,而广铨后来也坚持不分生父纪鸿一支的遗产。
在教育家人和睦相处的同时,曾国藩还要求家人对待亲邻他人也要和气为重,多和亲戚邻居走动,不可慢待近邻,必要时要救济危急。因此他的家书中多有寄银钱赈济亲邻的记述,即便有时自己的生活都不太宽裕,要借钱度日,但“济单”仍照例施行。
曾国藩家族历经了两百余年的风雨,自曾国藩之后已绵延八代,其中有名望者上百人,在各行各业都不乏佼佼者。这不仅仅得益于曾国藩的政治和人脉资源,更得益于曾国藩对后代教育的重视及曾氏家风家训的传承。
毛泽东曾收藏过四册线装本的《曾国藩家书》,还曾评价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一生写了近一千五百余封家书,涉及修身、治学、交友、为政、理财等诸多方面。这千百封家书当中体现的为人处世、治学治家之道,不仅影响了世代曾氏子孙,于近代、于当代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董丛林.曾国藩家族[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4.
[2]孙翔.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
[3]李清栋.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家族[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