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305
0
宋徽宗赵佶
...
名字 : 宋徽宗赵佶
出生日期 : 1082年11月2日
出生地 : 汴京(今河南开封)
民族 : 汉族
别名 : 教主道君皇帝、道君太上皇帝、昏德公
代表作品 : 《宣和画谱》《宋徽宗诗》《书牡丹诗》《芙蓉锦鸡图》
人物故事

提起“不务正业”的帝王,那就不得不说到宋徽宗赵佶。此人独创极简中派美学,一扫前朝唐代的奢华繁复之风,他首创的书法(瘦金体)、绘画(工笔画)等独有的风格,几乎引领了近千年来东亚地区的文化审美。毫不夸张地说,宋徽宗是中国历史上最具艺术气息的一位帝王。

宋徽宗半身像

 

大宋知名文艺青年

提起宋徽宗赵佶,大家想到的最多的就是由他所始创的书法风格“瘦金书”。瘦金书的意思是美其书为金,取富贵义,也以挺劲自诩。赵佶传世的书法作品很多,楷、行、草各种书法作品皆流于后世,且笔势挺劲飘逸,富有鲜明个性。其中笔法犀利、铁画银钩、飘逸劲特的《秾芳依翠萼诗帖》为大字楷书,是宋徽宗瘦金书的杰作。在此前,中国书法大多喜好内敛藏锋,工巧丰润的风格,而宋徽宗偏偏独辟蹊径,他认为锋芒毕露也没什么不好,于是在借鉴了前人“黄庭坚”“褚遂良”等人的作品之后,创作出了独树一帜的“瘦金体”。世人评价其字,“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

小楷千字文

 

除书法外,宋徽宗在绘画上亦有着不凡地杰出成就。像赵佶这样一个资深文艺青年,只自己沉浸在艺术世界中是远远不够的,他还希望能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和他一起徜徉艺术海洋。就像现代社会组织艺术沙龙一般,宋徽宗在位期间,不仅大力推广文艺事业的发展,还号召建立了一个皇家美术学院,并亲自出任该美院院长,选拔人才,授课讲解,皆事必亲躬。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皇家建立的美术学院,培养出了众多绘画界出类拔萃的人才。如绘有著名国宝级文物《清明上河图》的张择端、少年英才王希孟(代表作《千里江山图》)、“南宋四大家”之一李唐(代表作《采薇图》《万壑松风图》)等。更别提宋徽宗本人,在花鸟写实画上做到了极致,开创了工笔画的先河。画史巨著《画继》中曾如此评价他:“徽宗皇帝天纵将圣,艺极于神”。

腊梅山禽图

 

在“文人”身份之外,宋徽宗还是一位十分优秀的“匠人”。与他所创的工笔画纤巧工致、典雅绮丽的画风不同,在瓷器上,宋徽宗追求素雅简约之美。就像时人热衷的极简风一样,他认为瓷器本真的釉色就是最美的。宋徽宗一手建立了宋代,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窑,其中出产的最知名的瓷器便是现今千金难求的“汝瓷”。汝瓷的制作工艺及其复杂,至今已失传,然其成品却恰恰与制作工艺相反,极其简单,只是有着雨过天晴后的淡雅天青色,不再有丝毫其他的纹路和装饰。而这般精细完美的作品也离不开宋徽宗本人的亲自督导,他的“匠人”精神促使他极尽所能地追求完美,烧好的瓷器他要一一过目,一旦有一丁点不满意或者瑕疵,他便会当场砸碎,再命人重新烧制,直至做出让他满意的完美成品为止。

对待艺术,宋徽宗瞬间就脱下了他的帝王光环,仿佛就像是一位执着勤勉的普通艺术家一般。认真向世人传递着自己的审美品味和文艺技法,他对艺术充满了热忱与挚爱,曾经还对大臣说“朕万几余暇,别无所好,唯好画耳”。正是在如此一位对艺术满怀热爱的文艺青年宋徽宗的推动下,宋朝百姓的审美水平普遍提高,中国书画界也在此之间达到了一个艺术顶峰。

 

艺术家?昏君?

然而,在艺术界如此光辉环绕的一个人,在他的本职身份——“帝王”上,却是诟病不少。

宋徽宗赵佶生于元丰五年(1082年)农历五月五日(公历6月7日,后因五月生人不祥改为农历十月十日),是宋神宗第十一子。自幼养尊处优,逐渐养成了轻佻浪荡的性格。更有传说说宋徽宗是南唐后主李煜托生。赵佶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可谓是宋朝一代艺术大家。

宋徽宗全身像

 

可在军事政治上,宋徽宗却像一个没开窍的毛头小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家国大事上做出错误抉择。宋徽宗刚即位时,与“守旧派”的太后分权执政。反对宋徽宗继位的变法派官员纷纷被罢免,与太后一系的守旧派官员逐渐在朝廷占了上风。而此时,新旧党之争本就十分激烈,此举更激发了两派之间的冲突。但宋徽宗却一直坚守自己的调和政策,眼睁睁看着守旧派与变法派的矛盾日趋白热化,直到最终不得不主动调解,遂有了之后王安石主导的熙宁变法。

其实宋徽宗本人倒也没多大的性格缺陷,只是他在政治上实在是没有天分,也没有他放在艺术方面的那份热忱,再加上他十分不幸地还遇到了一个心思缜密、机敏诡谲的下属——蔡京。蔡京是一个内心无谓善恶的政治投机者,王安石变法时拥护变法改革,元祐初又附和司马光积极推翻新法,绍圣初又积极附和新法,什么对他有利他就做什么。凭着这一份不俗地心计和手段,徽宗在位期间,朝廷几乎完全被蔡京及其党羽所把控着。而且蔡京一派还打着绍述神宗改革的旗号,排斥异己,打击反对者。他们无恶不作,贿赂公行,卖官鬻爵,巧立名目,增税加赋,搜刮民财,百姓们被逼的民不聊生,不得不纷纷起义。宋朝的没落在此就埋下了伏笔。

后世著名的《水浒传》里的原型“宋江起义”便是在此时发生的。各地农民起义约持续了三年之久,从北至南,声势浩大,北宋朝廷很是花费了一些力气才将这些起义逐渐镇压下去。可这“内忧”刚解决,“外患”又来了。

宣和四年,在佞臣的鼓动下,宋徽宗下令背弃与辽的盟约,转而与金朝建立“海上之盟”。可宋徽宗大大高估了自己王朝的军事战斗力,他一直将重心放在文艺推广上,导致官员们也大多重文轻武。再加上佞臣当道,军饷贪污严重,兵士们吃不饱穿不暖,更没有经过精良的作战训练,十分缺乏战斗力。于是,即使宋徽宗派了十万大兵两次攻打辽南京,却都惨败。反而是让他的所谓盟友“金”给偷了“桃”,趁机攻占了辽南京,以此握住了一个与北宋谈判的绝佳利器。

其实对于原本就不在自己管辖下的城市来说,无论是被辽人所占,还是被金人所占,按理说应该是对北宋没什么影响的。可这偏偏是辽南京,是令无数中原人魂牵梦萦的幽云十六州。宋徽宗无法接受祖辈故土又这般沦落到边夷之人手上,便退后一步,与金谈判。可这最终的谈判结果却是北宋狠狠被宰了一笔。金人狮子大开口,命宋朝不仅要把原宋辽澶渊之盟所定的,输给辽的“岁币”转送给金,而且还要额外再加付每年一百万贯钱,这才从金的手里拿回残破不堪的辽南京、辽西京等七个州。 然而,这些城市里的居民早已被金人俘虏转移,留给宋人的只有一些残破的空城,北宋可谓是吃了个大哑巴亏。

靖康之变前的北宋东京城模型

 

收回辽南京后,宋徽宗本以为可以缓口气,将政治放在一边,继续他的文艺事业。可这其实才只是个开始。经此一战,金人感受到了宋朝的腐败颓势和战力弱小,就像是一块任人宰割的肥肉摆在自己面前,金怎么能不下手呢?于是,靖康元年,金太宗便找借口举兵南下,攻破汴京,俘虏了宋徽宗等一派北宋皇室子弟。自此,宋徽宗赵佶从一代帝王变为阶下囚,还被金帝辱封为“昏德公”,直至囚禁致死。

 

叹,错生帝王家!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一首《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将宋徽宗晚期的懊悔萧索展现的淋漓尽致。虽说宋徽宗不是一位贤明的君王,可他却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大艺术家。无论是在书画,还是诗词方面,他的风流才情都是无法被历史所磨灭的。

这样一位艺术全能的大才子,只可惜生在了帝王家。纵使千万般才华,也抵挡不住朝政倾轧。北宋的文艺巅峰由他所创,北宋的彻底覆灭也因他而起,只能叹一句:“时也,命也!”。世人对宋徽宗有句评价不可谓不精准:“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望后人皆以此为戒,在其位谋其政,身为帝王,便身兼守护苍生之责,切不可以一己之志,任性而为。若是宋徽宗投身于普通书香或官宦之家,想必也不会背上“亡国之君”的名声,他也能全了自己心愿,一心献身文艺事业。如若历史能重来,只愿赵佶不再生于皇室,而是作为一个普通人,醉情诗画,艺海淘沙。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宋徽宗”;

[2]《宋史·卷十九·徽宗本纪一》;

[3]百家号“最爱历史”《宋徽宗:一个文艺皇帝的下场》;

[4]台北故宫博物院;

[5]中国历代人物图像数据库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2
0
305
0
写留言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