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因其精湛的医术和在药物界的杰出贡献,他所撰写的《千金》两方,总结了唐代及其以前医学的成就,给后世医学发展带了巨大的影响。被后世赠以“药王”的名号。其在民间有极大声望,也饱受医学从业人士和人民群众的尊崇,与其相关的纪念文物和碑刻遍布全国,至今民间都还流传着“祭拜药王菩萨”“药王庙会”等趣味活动。可见,“药王”孙思邈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
清宫殿藏本孙思邈画像
据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收藏的《孙行墓志》记载:“曾祖融,瑚琏之器,降洗马之荣。”“瑚琏之器”,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这里用瑚琏之器比喻孙思邈祖父孙融很有才干,“洗马之荣”也彰显了孙氏一族在当时颇有才名。孙思邈之父孙孝冰曾任县令,但仕途不顺,家底也并不丰厚。这才有了孙思邈所说的:“吾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不过,也正因如此,孙思邈才会踏上学医之路,造就一代“药王”。
一、风骨傲然,仁孝双全
孙思邈自幼聪颖好学,长大后又对道学和佛学颇感兴趣。十八岁之时(北周武成二年/560年),又因“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而投身医道之中。北周建德六年(578年),孙思邈见王朝动荡,战乱不休,便离开了故土,去往了太白山研习道学,也顺带从事着治病采药等活动。待杨坚辅政之时,特请其出山,欲聘其为国子博士,但孙思邈称病拒绝了。而后,隋朝灭亡,孙思邈便安然在终南山隐居,直至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召其入京,授其爵位,但这次,孙思邈仍然义正言辞的拒绝了。而且在拒绝唐太宗之后,孙思邈转而进入峨眉山继续修炼道学。唐高宗继位后,念其品行高雅,且慕其“医道”高深,于显庆四年(659年)再次召其入京,欲封其为谏议大夫。但孙思邈仍不为所动,面不改色地拒绝了唐高宗的盛情。如此风骨傲然的一个人,能坦荡地抵挡加官进爵的诱惑,而致力于山野民间,施药布医,不可不让后世之人敬佩敬仰。
天医真人孙思邈
张厚镛的《孙思邈入川考》中有载:“孙思邈两次入川以后的行踪,跨越剑南与山南道许多地方,以至今日之江西,行程共数千里。”孙思邈为了扩充自己对药物的认知,曾不远万里,跨越陕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深入崇山峻岭之中采集药材,并为当地百姓解决疑难杂症,其“仁心”可见一斑。
孙思邈不光仁心仁德,怜爱世人,他还是一个至纯至孝之人。因父母早期受贫苦生活折磨,不幸患上了雀目病(夜盲症)和瘿瘤(大脖子病)这等在古代无药可医之病。孙思邈痛其父母之所痛,不忍眼睁睁看着父母再受疾病苦痛折磨,于是潜心钻研,最终成功找到了这两个疑难杂症的治疗之法。他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治疗眼科疾病夜盲症的人,也是世界上首次使用羊餍治疗甲状腺肿的专家。“百善孝为先”,孙思邈作为孝道美德的典范,为后世树立了伟岸的表率。
二、妙手回春,大医精诚
孙思邈一生留下了诸多医学著作,而其中,最富盛名的便是如今都还广为适用的《千金方》。《千金方》分为两部,《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这两本书中可谓是集天、地、人,医、理、道,病、证、方于一体,被医界、学界公认为“中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
被大家传颂至今的孙思邈的精湛医术,从流传到现在的一些传说故事中便可窥得一二。古传孙思邈有“起死回生”之术,这并不是空穴来风的传言,而是曾经在长安一带,孙思邈偶然救治了一位已经埋入棺材中的难产妇人。当时,棺材本以封死准备下葬,然而孙思邈却从棺材缝里流出来的血水判断这位产妇很大可能是因为难产窒息而假死,便急忙让产妇家人开馆,仔细诊断,下针施药后片刻产妇便徐徐转醒,成功诞下婴儿。在场之人纷纷惊叹不已,便将此事宣扬出去,孙思邈“起死回生”之美名因此广布。
孙思邈
而另一个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事件便是“悬丝诊脉”。大多数人可能只是曾经听闻,或者在电视剧里看过有关“悬丝诊脉”这一说法。而恰恰,这一理念正是因孙思邈而产生的。传言,唐太宗之妻长孙皇后怀胎十月余仍没有分娩,太宗十分着急,便传唤已有美名的孙思邈进宫诊治。但因“男女七岁不同席”,且长孙皇后又贵为皇室中人,孙思邈不得见其面,于是便想出了一个奇妙的方法。他将一根红线一端系于皇后手腕,另一端穿过珠帘自己拿着,以此来为长孙皇后诊脉。诊脉之后,孙思邈察觉皇后是因胎位不正以至于迟迟不能分娩,他思索片刻,只轻轻拿着银针在长孙皇后中指上一扎,皇后便顺利诞下了胎儿。唐太宗因此龙颜大悦,这段悬丝诊脉的故事也流传至今,被后世奉为传奇。
除此之外,孙思邈也是明确提出“养生”这个概念的第一人。他的养生研究覆盖了长寿之法、食疗调养、运动强身等几大方面,这些理念沿用至今,时间向大家证明了孙思邈养生之法的精妙与耐用。
三、亲民爱民,传法深远
因孙思邈一直于民间传播药学,比起给王公贵族治病,孙思邈更为怜悯贫苦的普通民众,这与他幼时的生活环境有关。据传,孙思邈于隋朝末年出生在陕西耀县的孙家塬村,这里物产贫瘠,条件匮乏,孙思邈自小便见多了平民疾苦。再加上他从小便体弱多病,需常年服药,这便更加重了家里的经济负担。不过,孙思邈的父母在此中艰难的情况下,也仍然坚持了送他去读书,孙思邈也很感激父母恩德,不顾孱弱的身体,一心投入书海中,刻苦读书,望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报恩父母。然时运不济,恰逢瘟疫爆发,孙思邈又不幸地感染了,在他以为自己会行将就木之时,天降一鹤发童颜的神医将其治好。此事之后,孙思邈大为触动,于是在他八岁那年立下誓愿:勤奋学习医术,以行医为终身职业,解救天下受疾病困扰之人。孙思邈深入民间,救人医病之举便由此而来。
且孙思邈治病从不惧脏臭,也不多收取百姓一毫一厘。据传,在孙思邈做游医之时,曾偶遇一位老人家突患肠胃炎,上吐下泻,将自己弄得脏乱不堪,周围的邻居见状都不愿上前帮忙。而孙思邈却毫不在意,不惧秽物亲自帮老人整理干净并诊断开药,直至喂老人服药之后才离开。后又有传言说,曾有一位贫苦农民患有慢性疾病,上门求医。在孙思邈的妙手之下,终归于好,农民想要给予孙思邈诊费,但被其拒绝。后农民又带着一斗米和一只鸡上门致谢,希望孙思邈能够收下,但孙思邈仍然拒绝了。这般高尚的医德,对后人有着极大的教育意义。
孙思邈见过无数江河大山,体验过各类风土人情,每到达一个地方便着力于给当地民众传播实用的医药知识。而且他也不像一般的大夫那样爱掉书袋,说些百姓们听不懂的晦涩之言,而是亲力亲为,将医药护理知识融合在大家的常识之中。比如,在陕北一代,至今都留有这样的民俗:端午节早期去河边洗眼,以预防眼疾;饮用雄黄酒,并在前额、手足心除涂抹,带上装有艾草的香囊,手脚腕上戴上花绳,用来避免蚊虫、毒蛇咬伤;每年三月三庙会、四月八庙会人们都要到当地或外地的药王庙烧香还愿。
干祖望先生《孙思邈评传》中言其“本立于儒,志归于道”。这是孙思邈成为后世“药王”的重要因素之一。孙思邈虽精于道学,但却没有脱离社会实践,只追求虚无缥缈的道法,他将道学刻入自己的内心深处,以己传道,以医播道,奉献自身实现了道法大成。
孙思邈作为一代医者,却在中国历史上与其他王公贵族,文坛伟人齐名,足以见得孙思邈给中国历史带来的深远影响。他一生淡泊名利却心系百姓,受到了民众深深的爱戴,其芳名也流世久远。孙思邈之所以能拥有如此高的社会评价,这与他活死人医白骨的精湛医术脱离不开,也与其个人高尚的品格及风骨傲然的人格魅力不可分割。孙思邈这份历经人间疾苦后,又仍保有善心,救济天下的伟大胸怀,在当今社会也显得尤为珍贵,值得大家膜拜学习。
参考文献:
[1]《药王孙思邈家世源流再考》陈晓捷,任筱虎;
[2]《孙思邈传说故事研究》李爽;
[3]《孙思邈药王文化考》惠磊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