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
首页
家族回忆录
名人堂
时光故事汇
家族百晓生
帮助中心
关于我们
(current)
登录
进入家族
发布文章
存储照片
全部
#咱家的故事
#著名家族
#官方活动
收起
展开
按时间排序
按热度排序
刘慈欣:“我的坚持,都源于父亲这几句话”
贝翠丝
2023-02-16
今年可谓是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影视元年”,电影《流浪地球2》的上映斩获春节档票房排行榜第一,电视剧《三体》播出,拿下豆瓣评分8.3的高分,同时,根据他的另外三部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全频带阻塞干扰》《超新星纪元》《微纪元》,也已经通过备案、立项,正在筹备之中。 很多人都会好奇,一个成长于山西阳泉这座边远小城、在娘子关电厂这样偏僻的地方当工程师的人,是如何创下了连续八年斩获中国科幻文学最高奖“银河奖”的纪录,成为“当代中国科幻第一人”的。 图:《三体》荣获银河奖 图源:全历史 让我们走进刘慈欣的少年时代,发掘他封存在记忆里的那些模糊的往事,探究他的成长经历是如何影响到他的科幻之路的。 “我是一个喜欢进取精神的人,或许跟我童年时候文化的贫乏有关。” 刘慈欣出生于北京,当时处于“文革”时期,在他三岁时,他的父亲,因为一封信,就从北京煤炭设计院,被下放到山西阳泉当了煤矿工人,母亲也从复员军人变成了小学教师。后来,常年的井下工作令他的父亲积劳成疾,在65岁便去世了。刘慈欣成长在这种颠沛流离的动荡时期,早早地目睹了人性最丑恶的一面,由此也激发了他执笔向生活抗争的欲望。 图:矿井内景 图源:Pexels 在当年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受生活条件所限,刘慈欣的童年并没有多少可以津津乐道的趣事,他跟其他的小男孩一样顽皮,自制过火枪、弹弓,还打过群架。他也曾下过几次矿,亲眼目睹了井下恶劣的环境,这段经历也在他的作品《地火》中有所体现:主人公刘欣的父亲是矿工,因长期在井下工作,煤灰附着在肺里造成尘肺,最后被活活憋死。 1970年4月24日,刘慈欣7岁。那天晚上,他在故乡河南省罗山县的村庄前,和一群人仰望着夜空,看到了漆黑的天幕中,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大人说人造卫星和地球不一样,它是在地球之外飞。这对于当时饥肠辘辘、精神生活贫瘠的他来说,是一种强烈的震撼。 这段难忘的经历也被他写进了《三体》英文版后记中,作为《三体》这本书的溯源。 图:东方红一号卫星 图源:全历史 后来,他在读了《十万个为什么》之后,第一次知道了“光年”这个概念。巨大的恐惧和敬畏将他吞噬,他也自此发现自己拥有一种特殊的能力:“那些远超出人类感官范围的极大和极小的尺度和存在,在别人看来就是数字而已,而在我的大脑中却是形象化的,我能够触摸和感受到它们,就像触摸树木和岩石一样。” 正是这种独特而真实的感受,促使他挣脱了童年时文化的贫乏,陷入到一个全新的、充满未知和探索的世界。 “我的坚持,都源于父亲这几句话” 刘慈欣自幼喜欢看书,当小学老师的妈妈也会给他买各种课外书,鼓励他在书中积累知识,开拓眼界。那个年代的很多书都是繁体字,看书的时候,他的手边放本字典,边查边看,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一天,刘慈欣在家里翻找书的时候,发现父亲床下有一个小木箱,里面有厚厚一摞自己从未听说过名字的书:《地心游记》《太空神曲》《仙女座星云》《寂静的春天》……那是他与科幻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他顿时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地翻阅起来。 第一次读到《地心游记》时,他就像被一块磁铁牢牢地吸引住一样,“一下子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就像是寻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感觉这本书就是为我这样的人写的,……感觉就好像在一个黑屋子里,被一下子打开了窗户”。父亲告诉他:“这叫‘科学幻想小说’,是有科学根据的创作。”他表示“我的坚持,都源于父亲这几句话。” 图:《从地球到月球》《地心游记》《海底两万里》三部名著 图源:全历史 因为父亲简短的几句话,他对科幻小说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那就是要将科学与创作紧密结合,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虚构出让人读起来无比真实的故事。就如同此刻读的《地心游记》一样,能让读者痴迷和向往于书里构建的各种场景里,仿佛置身其中一样。 那时候还处于特殊时期,这类书被归为“毒草”,可以说是人们的阅读禁忌。父亲知道刘慈欣爱看这些书,便也不再一味地阻拦,表现出默许的样子。由此,刘慈欣才有机会挣脱时代的桎梏。靠着父亲从北京带回的这摞书,他冲破了以往的重重认知障碍,朝着天马行空的宇宙展开了盛大的探索。 自此以后,如同龟裂已久的大地突然迎来了暴雨一般,他贪婪地吮吸着各类科幻小说带给他的“精神滋养”,在字里行间里,他的内心世界构建起了一个个盛大而绮丽的外太空,他可以在里面自由翱翔,忘却一切现实生活中的贫瘠和纷扰。那时候的他,在外人看来,好像是一座孤岛,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内心早已在那个庞大而神秘的科幻世界里日益丰盈,肆意生长。 之后,他牢记着父亲的这句话,在15岁时,便开始了科幻小说的创作,并一直坚持到今天。他曾在中新社记者采访中提到,“我当初创作科幻小说就是为了逃离平淡的生活,用想象力去接触那些永远无法到达的地方。” 图:科幻作品里的世界 图源:全历史 科幻小说拯救了在精神世界里“奄奄一息”的他,他也在之后,以自己的诸多作品反哺了科幻小说。 可以说,没有父亲带回的这一摞书,没有父亲的那几句话,刘慈欣未必会与科幻结下如此深厚的不解之缘。 “我只是一步步实现了少年时代的理想。” 刘慈欣是一个很早就对自己有着清醒认知的人。在他的个人传记《我是刘慈欣》中提到,小时候的他跟很多人一样,梦想将来有一天能当科学家。 图:刘慈欣 图源:全历史 但是,他的成绩和他的人一样中规中矩,不上不下,他也自知智商没到当科学家那个水平。考大学时,因为分数上不了航空院校,他就填了有把握的学校——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读了水电工程专业。 毕业出来找了电力工程师的工作,这是一个比较稳定的职业,可以保障他在有固定收入的同时,发展自己在科幻领域的兴趣爱好。 虽然当不了科学家,但是他可以通过文字勾勒他心里的科学世界。他也表示,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还是会这么选择,因为他从小就是一个特别现实的人。 图:刘慈欣和电影《流浪地球》演员们的合影 图源:全历史 也许是因为少年时期的那些带着伤痛的经历让他对安定的渴求无比强烈,他比其他同龄人成熟得更早,也早早地明白了要先解决生存问题,才能谈论理想。 刘慈欣在少年时代就看清了人生的真相,然后做出了规划并一步步实现,直至今天,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自己科学家的理想。 参考文献: [1] 刘慈欣. 我是刘慈欣[M].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19. [2] 刘慈欣.【荐读】刘慈欣:童年的星空. 新华网. 引用于2023年2月13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3/27/c_129510202.htm [3] 汤俏. 敬畏头顶的星空,探索未知的世界.《光明日报》. 引用于2023年2月14日:https://gmrb.cloud.gmw.cn/gmrb/html/2019-11/15/content_46649.htm [4] 姜猛.名人传记 | 刘慈欣:宇宙的故事一生也说不完.《扬子晚报》. 引用于2023年2月13日:http://news.yangtse.com/content/671869.html
0
923
0
0
北宋“三苏”的“家风秘籍”教会了我们什么?
贝翠丝
2023-02-09
四川眉山市三苏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是蜀中最负盛名的人文景观之一。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三苏祠进行考察。总书记一路走一路察看祠内陈设,不时询问“三苏”生平、主要文学成就和家训家风等,他十分感慨地表示:“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 很多人都知道,北宋“三苏”在中国文学领域造诣极高,同登唐宋八大家之列。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三苏”父子之所以名垂青史,得益于其醇厚的家风熏陶,其父子三人也留下了大量直到现在都脍炙人口的家风佳话,如“诗书传家”“志存高远”“非义不取,救死扶贫,敦亲睦族,敬老尊贤”等。那么,“三苏”的“家风秘籍”是什么?这些宝贵的经验又能如何指导我们的现代家庭教育方式呢? 01 略施小计劝读书 面对调皮捣蛋、不听管教的孩子,很多家长都束手无策,或者是在着急的时候直接采取棍棒教育来逼迫孩子乖乖学习。殊不知,很多时候,家长的这些粗暴的教育方式很可能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从而南辕北辙,火上浇油。其实,苏轼、苏辙年幼时也非常顽皮,贪图玩乐,不爱学习。但是他们的父亲苏洵却以一种巧妙的方式,让他们主动爱上了读书—— 每当孩子们玩闹得不亦乐乎时,苏洵就故意拿上一本书,当着孩子的面躲在角落里,津津有味地读着,还表现得神采飞扬、悠哉悠哉。“父亲在读什么呢?”当好奇的孩子们被父亲吸引过来,想凑上前一探究竟时,他又将书藏得严严实实,不让孩子们看到一丁点线索。这下孩子们可不愿意了,非得弄出个所以然来。于是,当父亲外出时,孩子们便偷偷找出书翻阅起来……久而久之,孩子们也逐渐被书里的内容所吸引,从而爱上了读书、学习。 揠苗助长往往会适得其反,对于孩子来说,巧妙引导往往比直接的训导更容易令他们接受,寓教于乐才能让孩子们真正主动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 02 以身作则立榜样 现如今,手机充斥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是人们“无法抗拒”的随身物品。然而,作为父母,讲究“言传身教”,如果一味要求孩子读书学习,自己却整天玩手机,自己都抵挡不了诱惑,又如何让孩子信服呢? 苏洵被誉为博通六经、百家之说,是位重史、好史的古文大家,这与他长年累月巨大的阅读量息息相关。苏轼、苏辙经常被父亲推荐各类书籍,父子三人也会同读一本书,父亲以“奖励”的方法,鼓励兄弟俩提问、分享心得;他还时不时和两个儿子一起搞同题作文比赛,以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并通过大家看问题不同视角的探讨交流,来达到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苏氏家里浓厚的读书氛围最终印证了“久居芝兰之室,不闻其香”这句话。 苏洵的妻子程夫人,也是教育儿女的典范。苏家故宅曾经发生这样一件事: 有一天,一个丫鬟突然发现,她的双脚陷进了下面的泥土里,而泥土下埋了一个瓮。大家都很兴奋,猜测可能是祖先留下的金银珠宝,迫切地想打开看看里面有什么,但是程夫人却命人用土将塌陷的土填好,说这个瓮是前人留下的遗产,不属于苏家,谁也不准挖取。这样一来,府内上上下下都因此受教,不敢随意拿走不义之财,程夫人也在无形中给儿女树立了一个良好的道德榜样。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被孩子无意识地模仿着,进而养成习惯。要想让孩子品学兼优,抵挡住电子产品的诱惑,父母首先就得严格约束自身,做好孩子的表率,这样,“熊孩子”、“问题少年”才会越来越少。 03 赏识激励促发展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妻子埋怨丈夫:“你看隔壁小王,最近又升职加薪了,再看看你自己,上十年了还在这个位置,你到底什么时候能让我过上好日子?”抑或是父亲训斥孩子:“你看你舅舅家的孩子,这次又拿了全班第一,还得了奥数奖牌,你比他真是差远了!”然而,苏氏家庭却是将家人看做珍宝一般,不断寻找他们的优点并加以放大和鼓励。 说起来,苏洵年轻时,因家境优渥,喜好外出游历名山大川,是个“放荡不羁,喜欢自由”的逍遥公子哥。十九岁时,他在父亲的安排下迎娶了出身名门的程夫人。程氏知道他天资聪颖,只是不愿静下心读书,便一直循循善诱,鼓励他积极进取,给孩子们当一个好榜样。苏洵二十七岁时,程夫人对他说:“子苟有志,以生累我可也。”并且说到做到,不仅包揽了全部家务,还操持了全家生计,亲自教导孩子们读书写字,只为让苏洵专心读书治学。苏洵看到妻子一直以来都如此赏识自己,为了家庭付出了这么多且从不抱怨,自己却只会贪图享乐,不禁深感羞愧,开始发愤图强,苦读诗书,最终留下了诸如《六国论》、《管仲论》等名篇佳作。 苏洵从不吝惜对两个儿子的赞誉。一日,他让两个儿子作文章,哥哥苏轼写了一篇《却鼠刀铭》,弟弟苏辙完成了《缸砚赋》。苏洵看完后,对两人的文章赞不绝口,并让他们认真誊写一遍后,裱框挂在家里供大家鉴赏,两兄弟也因此受到极大的鼓舞,愈发有创作热情。后苏轼二十岁、苏辙十八岁考中进士,卓尔不凡;苏轼还曾多次入学士院,屡屡获得皇帝赏赐的对衣、金带及马。苏轼也曾专门写诗称赞他的长子苏迈,说他学问胜过杜甫和陶渊明的儿子,诗词在押韵上超过孟郊和贾岛。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总是以为,自己的初衷是好的,只是“刀子嘴豆腐心”,却不知道,对家人的贬低和责骂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子,一旦扎下去,留下的伤口将久久无法愈合。而一句肯定和赞赏就像春风化雨一般,滋润着家人干涸的心田,进而真正给予他们鼓励和奋斗的力量。 04 乐善好施明大义 李志方是2020年10月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布的全球“粮食英雄”获奖名单中的唯一一名中国人。作为武汉市强鑫蔬菜产销合作社销售经理,他在2020年1月23日全武汉按下暂停键、交通停运、生活物资紧缺之时,坚持每天为50多个社区送菜,且坚决不涨价。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主动请缨到武汉疫情发源地——华南海鲜市场附近送菜,缓解了当地蔬菜断供的危急局面。李志方家人在此期间,也一直默默给予积极支持和配合,才使他可以全力对他人施以援手,为身处磨难中的武汉人民带来生活的希望。他的光辉义举最终被各大媒体争先报道,整个家族内的人也因此感到无比自豪。其实,乐善好施的行为在苏氏家族内也一直被奉为圭臬。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不论是妻子还是兄弟,苏家人一直都积极为天下苍生谋福利,一个善行的提议,总能不出意料地被全家人拥护。 苏轼在杭州任太守时,正值家中生活平顺无忧之时,在发生瘟疫后,他提议带头捐助黄金50两,以修建中国第一所公立医院“安乐坊”,他的夫人王弗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建成后,他聘请高僧名医为百姓治疗,三年治愈上千人。即使在今天,估计也没有多少官员可以如此慷慨,官员的太太也不一定会如此支持。之后,苏轼被贬到惠州,生活窘迫,衣食都成问题。他看到当地居民出行极为不便,于心不忍,但自己又无法签署公文修桥,便主动策划、筹款募捐修建了两座桥。他不但自己捐赠了御赐的犀带,还发动了弟弟苏辙一家,苏辙的妻子史夫人更是主动把被朝廷赏赐的物品、黄金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苏氏家门用自己大爱无私的行动履行了这句话,他们的义举也深深地感动着当地百姓,福泽着一方土地。 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乐善好施,心怀天下,一个家族才能兴旺发达,路才会越走越开阔。 纵观中国历史,没有哪一家,能像苏氏家族一样,在唐宋八大家中占据三个席位。除天资禀赋外,苏氏一脉延续的优良家风,无疑也是这一千古佳话达成的重要因素。北宋“三苏”的“家风秘籍”说到底,也是一个人能立于人世必备的优良品德,在当代家庭教育中,它们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将这本“家风秘籍”薪火相传,鼓励一代代家人们学习、倡导、拥护,家族必将越来越枝繁叶茂,兴旺发达。 参考文献: [1] 苗思娜.三苏是指哪三个人(苏门三父子,家风家训极好).风水人.引用于2023年2月3日:https://www.fshuiren.com/h/2022061288224.html [2] 李艳;曾英;苏圣丰;苏氏家庭教育对当前家庭教育的启示. [J].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15(09):81-86. https://www.doc88.com/p-6901377545808.html [3] 张晓玉.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安徽纪检监察网.引用于2023年2月7日:http://www.ahjjjc.gov.cn/lsjd/p/51136.html [4] 自深深处. 读懂苏洵才知道,最牛的教育是拼爹.梦千寻. 引用于2023年2月8日: https://mengqianxun.net/archives/354297/ [5] 图源:Unsplash、摄图网、Pexels
0
777
0
0
朱自清与妻子:战火中的伉俪情深
雾霭
2023-01-29
朱自清一生共经历两段婚姻,一段是由父母做主的包办婚姻,一段是由朋友介绍的自由恋爱。而他的两位妻子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原配武仲谦传统贤良,续弦陈竹隐新潮独立。 两者听起来似乎势同水火,有着天壤之别,但实际上朱自清与两位妻子间都有着很深的感情。在那个时局动荡、战火不断的年代,朱自清与妻子始终互相扶持、患难与共,成就了一番伉俪情深的美谈。 包办婚姻下的一往情深 民国时期,虽然社会上的民主之风渐盛,但仍有许多老一辈的父母遵循旧制为子女安排包办婚姻。不少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家都曾经历过没有感情可言的包办婚姻,比如鲁迅与朱安、徐志摩与张幼仪、郭沫若与张琼华…… 不过这其中也有例外,朱自清与武仲谦的感情就很深厚。 十四岁时,朱自清在父母的安排下与武仲谦订了婚,但直到五年后的新婚当天,两人才初次见面。虽然朱自清也曾抱怨这是不由自己做主的婚姻,在父母安排下只能无奈接受,但他没有将心中埋怨发泄在武仲谦身上,而是在相处中逐渐发现了妻子贤惠善良、活泼爱笑的个性与优点,两人的感情也越来越真挚。 图:朱自清画像 后来为了武仲谦,朱自清甚至不惜与父亲“决裂”。 当时武仲谦刚嫁到家里没多久,朱家就因朱父的个人问题遭遇了变故,但迷信的朱父朱母认为是儿媳带来了灾祸,于是对武仲谦总是冷眼相向。而内心传统、性格温柔的武仲谦面对无端地指责,没有向朱自清抱怨,一个人隐忍了下来。 只可惜隐忍并没有换来尊重,朱父愈发看不惯武仲谦爱笑的性子,时常对她冷嘲热讽,还因此责备朱自清没有管教好妻子。看着武仲谦逐渐收敛起笑容,偶尔还偷偷掩门抹泪,朱自清十分心痛自责。原本就与父亲有矛盾的朱自清,愈发与家庭划分了界线。 于是朱自清带着妻子儿女离开了扬州老家,在杭州安置了新的小家庭。他还以妻子在老家的遭遇为原型写了篇小说《笑的历史》,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在封建家庭的压迫下承受了太多委屈,逐渐丧失了笑的意愿,再也笑不出来了。小说字字珠玑、发人深省,细腻而深刻的语言中,句句饱含了朱自清对武仲谦的深情与维护。 图:朱自清在扬州的故居 而武仲谦也以自己的方式回应了这份深情。即使家里经济压力再大,各种琐事不断,她也毫无怨言地忙前忙后,将小家打理得井井有条,让朱自清在外工作时没有后顾之忧。在《冬天》一文中,朱自清就曾回忆到,虽然冬天天气非常寒冷,但“家里老是春天”,仿佛天地空空,只有温馨的一家四口。 如果在和平年代,这对伉俪情深的夫妻必然能够相守一生,白头到老。只可惜战争无情,世事无常。在常年奔波逃难、过度劳累之下,武仲谦的身体越来越差,为了不让丈夫担心,她一直隐瞒自己的病情。等到朱自清察觉,陪她到医院检查时才发现她的肺已经烂了个大窟窿。可为了省钱,加上担心孩子又丢不下家务,武仲谦还是放弃去西山疗养,回了扬州老家,一个月后便撒手人寰。 武仲谦的突然离世,让朱自清悲痛不已。他常常觉得愧对妻子,不仅让她在家里受了气,还没能让她过上好日子。 往往这种未能实现的遗憾,最是折磨人心。几年后,难以忘怀的朱自清写了一篇《给亡妇》来悼念武仲谦,文中他回忆到——“你换了金镯子帮助我筹学费,叫我以后还你;但直到你死,我没有还你。” 自由恋爱中的情意绵绵 武仲谦去世两年后,朱自清在清华大学的同事们见他孤身一人,家务事料理不过来,于是便张罗着为他物色续弦。在一次由同事组织的饭局上,朱自清与陈竹隐相遇了。 那时朱自清不善打扮自己,衣着朴素,为人低调。在饭局后被陈竹隐的同学调侃为 “一个地道的老土”,但陈竹隐却觉得外表和服饰都是身外之物,朴实正派的人格最重要。 就这样,两人有了一面之缘后便开始通信,也在相处中渐生情愫。自由相恋两年后,朱自清与陈竹隐在上海完婚。 婚后陈竹隐本打算在清华大学找份工作,但由于当时学校规定教授家属不能在校做事,而在外校所挣薪金又不够应酬,于是陈竹隐在思虑之下放弃了外出工作,选择专心照料家庭。 图:朱自清与陈竹隐 不过与武仲谦不同,陈竹隐并非封建家庭出身的传统女性,而是接受过新式教育的独立女性,有着优秀的履历。父母早亡的她,个性坚韧要强。她先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即开始独立生活,后来又考入北京艺术学院,学习工笔美术,师从齐白石、肖子泉、寿石公等名家,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女。 不同的人生经历也就注定了不同的生活态度。陈竹隐在婚姻中不会处处忍耐谦让,把所有烦恼和委屈都咽进肚子里,如果有不满和牢骚便会直接说出来。但对朱自清来说,他早已习惯武仲谦那样为家庭毫无保留地奉献与默默付出的样子,面对陈竹隐的牢骚反而有些不适应。新婚不久,夫妻二人就矛盾不断,甚至一度想过分开。 但冷静下来之后,两个人都没有在对方身上挑毛病,而是重新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尝试着理解彼此。陈竹隐觉得在那个时局动荡的年代想要建立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不容易,而朱自清真诚、稳重,全部工资都用在家庭开销上,是个值得托付的人,自己做出一些牺牲也是值得的。 朱自清则反省了自身,认为自己忽略了陈竹隐曾是自由独立的女性,没有考虑到她的心情,常常对她“太冷淡”,给予的关心也不多。光是反省还不够,朱自清专门调整了工作时间,陪伴陈竹隐在北京游玩、听戏,照顾她的情绪。两个人的心结终于解开,和好如初。 可惜这样的和睦幸福并没有维持多久,战争打破了小家庭的平和与宁静。“七七事变”后,北京沦陷,夫妻二人带着孩子辗转多地。后来朱自清随校迁居到昆明,陈竹隐独自带着孩子们回到老家成都,一个温馨的小家庭就这样被战火无情地分开了。虽然分居两地,但是夫妻二人的感情没有因此变淡,他们时常通信诉说近况。细腻的文字有如甘泉,化解相思之苦。 图:朱自清、陈竹隐与儿女们 然而麻绳专挑细处断,噩运只找苦命人,随着抗日战争胜利,内战接近尾声,夫妻二人还是没能等到梦想中的好日子来临。在常年过度操劳,食不果腹下,朱自清患上了严重的胃病,最终于1948年8月逝世。于是陈竹隐重新回到社会上工作,独自一人承担起了养儿育女的重担。 在往后42的余生中,陈竹隐再也没和儿女们提起过对朱自清的情谊与思念。但在她逝世7年后,儿女们在搬家时意外发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小箱子——那是朱自清生前用过的,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75封朱自清写给陈竹隐的情书。 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可能永远无法体会战火下的伉俪情深是何种滋味,但透过朱自清写给妻子的文章,透过一封封情书,我们又能窥见文学大师也不过是一介普通人,有着普通家庭间的鸡毛蒜皮,也有着普通夫妻间的情深意笃。 时光流转,物是人非,唯有隽永的文字和字里行间表露的情感不会褪色。 欢迎在“家族事记”留下你的故事。 参考文献: [1]黄汉昌.朱自清传:清贫与执着[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 [2] 朱自清的两次婚姻.道客巴巴.引用于2023年1月13日: https://www.doc88.com/p-80699887173594.html [3]辛子.朱自清与陈竹隐的患难情缘[J].湖南文史,2002(01):55-58. [4]梅寒. 朱自清与陈竹隐的深潭之爱[J]. 各界, 2014 (12): 91-92. [5]图片来源:全历史
0
654
0
0
朱自清与儿女:一代文豪也曾是个“不成材的父亲”?
雾霭
2023-01-29
在散文名篇《背影》中,朱自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段关于父亲的回忆,时至今日依旧感人至深。不过在此之前,朱自清与父亲之间曾有着深刻且难以调和的矛盾,甚至“冷战”了数年(点击跳转:朱自清与父亲:温情的“背影”之下是积怨已深的父子心结)。 现实中的朱父是一位严厉、不可撼动权威的封建大家长,掌控着儿子的生活、婚姻、薪水等,这让接受了新思想教育的朱自清难以忍受。然而在朱自清做了父亲之后,他发现自己也“仍旧按照古老的传统,在野蛮地对付着,和普通的父亲一样”。 不过一如封建严厉的父亲也有仁慈包容的一面,朱自清对儿女们也有着深沉而细腻的爱,在不断反思与成长之下,他瘦弱却坚定的“背影”也成为了儿女们的精神标杆。 “不成材的父亲” 朱自清19岁时就在父母的安排下结婚,21岁便有了第一个孩子阿九。23岁北大毕业时,又有了女儿阿菜。年少即成为父亲,朱自清自己似乎都还未从学生与孩子的身份中转换过来,在对待孩子时总显得手足无措,耐心渐失。 图:青年朱自清 大学毕业后朱自清在杭州任教,和妻子、孩子一同住在学校。那时的阿九不过两岁半,正是哭闹无理的时候,同时还特别认生。只要不在母亲身边,或是有陌生的客人来了,阿九就止不住地哇哇大哭。朱自清想着不能一直打扰客人和在学校里住的其他人,于是决定“教育”阿九一番。在一次骗妻子出门后,朱自清关了门将阿九按在地上打了一顿。这法子对于一个两岁半的孩子来说未免有点粗暴,多年之后朱自清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也不禁觉得黯然。 后来朱自清一家搬到了台州,孩子的问题仍然让朱自清头疼不已。女儿阿菜那时刚过周岁,还不太会走路,常常缠着母亲。朱自清为了纠正这一点,将女儿逼在墙角里紧紧按着,女儿哭喊了三四分钟才作罢,还因此生了好几天病。作为一个新手父亲,朱自清的表现既毛躁又笨拙,完全是一副不会与孩子相处的模样。 图:从左至右分别为长子“阿九”朱迈生、长女“阿菜”朱采芷、朱自清 难道朱自清不明白与孩子友好相处的道理吗?没有受够封建家长的苦吗? 其实不然。朱自清也常常陷入反思与自省中,他曾在《儿女》中提到自己不过是个依照老传统的普通父亲,是个“不成材的父亲”,尽管知道“‘子孙崇拜’,‘儿童本位’的哲理或伦理”,认为闭眼抹杀孩子们的权利是不行的,可是理论终究是理论,耐心总是在繁琐和吵闹的生活中消失殆尽。 或许这也是许许多多家长的缩影,选择孕育生命之时并未考虑过自己是否能耐心面对孩子、教育好孩子,在做父母这方面上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学生,不知不觉就走上了封建专制的老路。 子女的精神标杆 朱自清一生与原配妻子和续弦夫人共孕育了9个子女(其中1个在2岁时夭折,一个在22岁病逝),教育这么多孩子绝对是个辛苦活。 尽管刚做父亲时朱自清常常粗暴地对待孩子,但他没有就此摆烂,任凭自己的性子胡来。随着孩子多起来,朱自清“年轻的锋棱”渐渐钝了许多,加之年岁增长,也逐渐变得更加理性,更有耐心。此时的朱自清已然蜕变,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父亲。 当时他遇到一个爱女儿却没耐心教育她们,最终将女儿荒废的人,随即便开始自省,生出了要好好教育自己孩子的计划。到底是接受过新文化教育,朱自清没有再延续封建传统的思想,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他认为只需要培养孩子们基本的生存力量,即胸襟与眼光,其它的比如职业或是人生观等,就交由孩子们自己去做决定,父母能做的就是稍加指点,帮助孩子们去认识自己,发展自己。这样的教育理念,即便放在今天也是眼光超前的。 事实上,朱自清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的确是如此践行的。据朱自清幼子朱思俞回忆,父亲曾教他和三哥刻图章,但往往朱思俞费尽心思刻的规规矩矩的章子,父亲都觉得没意思,反而有时候随便刻出来的,父亲却说“这个有点意思”。想必这种随意的雕刻,就是朱自清认为的“自我”意识,凡事不必一味循规蹈矩,保有自己的个性才“有意思”。 图:朱自清与家人合影 另外,朱自清在对子女的人格培养上,可谓是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抗战胜利后,朱自清一家重返清华园居住,那时的朱自清已患胃病,身体日渐衰弱,并且当时工资微薄,常常入不敷出,穷困潦倒。即便如此,朱自清也绝不占公家便宜。他认为公家的东西是人民大众的,不可中饱私囊。据朱自清儿女们回忆,他们那时从日本人扔的破烂堆里捡回一张桌子,以及在清华园里玩用于建设的沙子,都会被父亲斥责,并要求他们还回去。正是这样的一身正气,也让朱自清的儿女们都成长为了正直善良的人。在他们眼中,父亲是“纯净得不能再纯净了”的人,是一生的精神标杆。 从“不成材的父亲”到尊重孩子个性的新时代父亲,朱自清在父亲这一角色上一直在成长与蜕变。这离不开朱自清不时反思自我和知错能改的谦虚态度。 今时今日,我们为人子女、为人父母,是否回过头去看看自己与家人的相处方式? 回忆如潮水,点滴能成文。正如朱自清下笔写成《儿女》一文来回忆过去、鞭策自我,我们或许也能在过去的点滴中找到平衡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佳方式。 欢迎在“家族事记”留下你的故事。 参考文献: [1]朱自清.儿女.道客巴巴.引用于2023年1月4日: https://www.doc88.com/p-843810376283.html [2]黄汉昌.朱自清传:清贫与执着[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 [3]朱乔森.我的父亲朱自清(续 完)[J].百年潮,1999(01):45-51. [4]安吉.背影之后的背影:朱自清幼子朱思俞回忆父亲.道客巴巴.引用于2023年1月4日: https://www.doc88.com/p-2485580182823.html [5]任军.情理冲突中的自责与挚爱——读朱自清《儿女》兼谈其散文中的忏悔意识[J].名作欣赏,2009(13):48-51. [6]图片来源:全历史
0
726
0
0
朱自清与父亲:温情的“背影”之下是积怨已深的父子心结
雾霭
2023-01-29
“爸爸,你走吧。”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这段经典对话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它出自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讲述的是儿子与父亲之间细腻却复杂的感情。而这段话也曾在一段时间里风靡社交媒体,“买橘子”即暗指“我是你爸爸”的意思,被大家视为开玩笑、占对方便宜的父子梗。 但你知道吗?《背影》中看似温情的父子之间其实积怨已深,甚至到了绝交的地步,他们的摩擦就像新、旧两派的碰撞一般,看似无解,最终却因一封家书化解了恩怨。 图:背影 封建大家长与进步新青年 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是个典型的封建大家长,在他的思想观念里,多娶几房姨太太、控制儿子的生活和婚姻都是理所应当的。而朱自清是接受了新文化洗礼的进步青年,他追求自由与独立,不认可父亲的权威。 1917年,朱鸿钧还在徐州做着榷运局局长的美差,朱家彼时还算一个不愁吃喝的小康之家。这时,朱鸿钧不顾儿子的反对,偷偷在徐州纳了一房姨太太。在扬州老家的另一位姨太太知道后勃然大怒,立刻赶往徐州大闹了一场。结果事情不但没有解决,还愈演愈烈,登上了《醒徐日报》的头条。虽然那时候不少男人都不止一房太太,但当时也是新文化、新思想蓬勃发展的时期,闹得满城皆知的纳妾事件在社会上影响不好。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时朱鸿钧又被查出曾经挪用公款,于是就被革职查办了。美差没了不说,挪用的公款还得补齐,否则就会有牢狱之灾。为了摆平此事,朱家不得不变卖家产,一时间家境急转直下。经此变故,朱鸿钧的母亲一病不起,很快就含恨而去了。这便是朱自清在《背影》中交代的背景——“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 自小与祖母亲近的朱自清在这时便生出了对父亲的不满。而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则让他们父子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图:中间坐着的老者为朱鸿钧;身后穿着西装的为朱自清 彼时约莫20岁的朱自清刚在父母的安排下迎娶了原配妻子武仲谦。妻子进门后朱家便发生了这些变故,于是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朱父朱母便认为是武仲谦给这个家带来了灾祸,所以在生活中从不给她好脸色看,甚至将她赶回了娘家。但在那个年代,社会上仍然普遍认为被夫家赶出门不光彩,所以武钟谦在娘家的日子也不好过。 那时朱自清在北京还有学业要完成,很少回家,不清楚家里发生的这些事,而妻子武钟谦是一个传统贤淑的妇人,她也选择了独自一人默默承受。直到朱自清从学校回家了解了情况,才将妻子接了回来。看着妻子无端遭受委屈,朱自清深感愧疚,他深知是朱家的腐朽与偏见造成了这样的局面,所以与家庭的裂痕愈发深了。 1920年,朱自清从北京大学毕业,辗转回到家乡的中学任教,每月给家中寄一半的薪水。然而朱鸿钧并不满足儿子只给一半的薪水,便利用自己与学校校长的私交,取走了朱自清的全部薪水。在他看来,儿子的便是父亲的,他有权支配和掌控儿子的一切。但追求自由的朱自清完全不能接受父亲的做法。于是,父子二人新、旧观念的冲突在此刻爆发了。 朱自清愤然辞掉了家乡的工作,前往杭州任教。几个月后,朱自清没有过问父母,又从老家接出妻儿,在杭州组建了小家庭。朱鸿钧作为一家之主的权威被儿子如此践踏,也气愤地不肯再见朱自清,坚决断绝了父子关系,二人彻底失和。 嘴硬的父亲与叛逆的儿子 如何与自己的亲人和解?这或许是困扰着无数中国式家庭的问题。子女们不认同父辈的旧观念,父母们也不理解子女的新思想,但血浓于水的亲情却始终难以割舍。朱自清父子在失和后也在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彼此。 1922年暑假,离家大半年的朱自清想要缓和与父亲的关系,于是带着妻儿回了老家。然而父亲朱鸿钧还未消气,不肯让朱自清一家入门。在家人劝说下,朱鸿钧作出了让步,但仍然对朱自清不理不睬。朱自清自觉在老家无趣,没过几天便离开了。 过了一年,朱自清再次回家探亲,朱鸿钧仍然没有原谅儿子,甚至因为不喜欢武仲谦爱笑的性格而责怪他没有管教好妻子。朱自清觉得妻子都没有因为之前在家所受的委屈责怪父亲,父亲却反过来责备她,简直不可理喻。父子二人不但没能和解,矛盾反而加深了,朱自清也愈发叛逆,此后几年都不再回家。 图:朱自清 而父亲朱鸿钧这边,虽然他表面上碍于面子始终不肯向儿子低头,却借着惦记孙子的名义和朱自清通信,还默许朱母到朱自清的小家庭去帮儿媳料理家务。 1925年,感到身体不适的朱鸿钧给朱自清寄了一封家书,他在信中写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其实朱鸿钧在写这封信后过了二十年才过世,只因膀子痛便想着大限将至,实在有些言重。况且在传统观念里,谈论死亡是一种忌讳,朱鸿钧这么做,无疑是一种服软,尽管仍然嘴硬不肯言和,却字里行间希望儿子能来看看自己。 朱自清在收到信后,内心深受触动,他意识到血浓于水的亲情是不可割舍的,于是不再追究过去的恩怨,逐渐在心里放下了过去的恩怨。百感交集之下,朱自清提笔写下了《背影》。 图:《背影》中的南京浦口火车站 1928年,《背影》散文集出版,父亲朱鸿钧在靠在窗前的小椅子上,一字一句地诵读着《背影》这篇文章。朱自清的三弟朱国华在回忆这一情景时写道:“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光彩。” 这一刻,嘴硬的父亲和叛逆的儿子终于冰释前嫌,谁都没有说抱歉,却都在心中达成了和解。 《背影》回溯 实际上《背影》写于1925年,而文中的火车站之别发生在1919年。当时朱家刚遭遇变故,父亲到火车站送朱自清去北京念书。那时的朱自清对父亲已经有些不满,也并未即刻将这件事记录下来。 时过境迁,经历了那么多矛盾与纠结之后,朱自清再次回想起父亲的背影,不禁心生感慨,自己又何尝理解了父亲既唠叨又拧巴的爱呢?即使自己对父亲再多埋怨,父亲还是不放心,坚持亲自送儿子一程,一路上细细叮嘱儿子要照顾好自己。 与其说朱自清父子原谅了彼此,不如说他们都与自己和解了,放下了内心中一再坚持并要求彼此也必须接受的东西。朱鸿钧可能还是无法理解儿子的叛逆,朱自清也不会转而赞同父亲封建的做派,只是爱与亲情化解了所有怨念。 图:朱自清家庭 朱自清父子的矛盾或许就是大部分中国式家庭的缩影,父辈与子女之间总是会因为不同的思想观念产生分歧,但是和解可能也就是一通电话、一条微信、一句问候的事。 你和父母之间发生过矛盾吗?是如何和解的呢?又或者还没有和解……或许尝试着回忆一下过往的种种细节,将点滴撰写成文字,终有一天我们也会和自己和解。 欢迎在“家族事记”留下你的故事。 参考文献: [1]吴应海.《背影》背后的故事:朱自清为何与父亲闹别扭?[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2013(06):13-14. [2]冯明涛.朱自清父子关系摭谈[J].书屋,2020(07):14-18. [3]汪少龙.重读《背影》:复杂的父子情感[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5(03):33-35. [4]李自国.《背影》中父子的冲突及化解[J].名作欣赏,2018(26):129-131. [5]图片来源:全历史
0
908
0
0
为母尝药三年,寿礼狂送1200平宫殿,古代皇帝都是这么尽孝的(下)
陈喜宝
2023-01-28
四、谏诤:宋孝宗为岳飞平冤昭雪 《孝经》谏诤章指出,在父母的行为有误的时候,儿女不仅不能顺从,而应谏诤父母,纠正错误,宋孝宗为岳飞平反的故事就体现了这一点。 他的父亲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的首任皇帝,宋高宗和将领岳飞二人在北伐抗金之事上一直处于对立地位,后来因为听信谗言而将岳飞处死,此举让朝廷内外都心怀愤懑。 宋孝宗即位后,锐意进取,在征询了父亲高宗的意见后立即纠正错误,为抗金名将岳飞平冤昭雪。但宋孝宗却没有以功自居,他在诏书中说:“岳飞虽坐事以殁,而太上皇念念不忘,今可仰承圣意,与追复原官,以礼改葬。”如此一来,他将为岳飞平反之事都算成了父亲宋高宗的功劳。 图:宋孝宗与岳飞,来自于影视剧《精忠岳飞》 五、立身:行尽丧葬之仪 根据《孝经》的说法,“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此为“立身”。即,子女成就一番事业,让父母感到光荣与自豪,这就是是立身之孝。前文曾提到过汉文帝“为母亲尝汤药”的故事,但他之所以能以“孝”立名,更在于他对于孝文化的发扬。 汉文帝即位后没多久,便下达了一项诏令,指出“方春和时,草木群生之物皆有以自乐,而百姓鳏寡孤独穷困之人或陷于死亡,而莫之省忧,为民父母将何如?”,于是要求官府“其议所以振贷之”;汉文帝十三年六月又一次下诏:“赐天下孤寡布帛絮各有数。”为穷困老人送钱财布匹,可谓开创了历史先河。 汉文帝对其他孝顺之人更是惺惺相惜。 当时有个叫做淳于意的人,因与官场同僚感到格格不入而弃官从医,救死扶伤,而受到人们的尊敬,可好景不长,一次行医时得罪了一位位高权重的朝中大员,告他误诊害死人命,按当时的律法,当判“肉刑”,即脸部刺字,割鼻,以及砍断手脚,可谓残忍至极。 淳于意的小女儿缇萦心急如焚,她随父进京,声泪俱下,向文帝恳求,说:“我的父亲心地善良,为官清廉,行医更是兢兢业业,如今被判肉刑,我不但为自己的父亲感到难过,更是为天下所有受此刑法的人而忧惧。小女愿舍身为奴以赎回父亲的罪过,恳请圣上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汉文帝为缇萦舍身救父的至孝之情所感动,遂昭告天下,从此废止肉刑。 图:缇萦为救父向汉文帝诉冤(左)与汉文帝画像(右) 六、善终:行尽丧葬之仪 “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此为“善终”。意思是,为亲人守丧送葬,尽孝道礼仪,这是善终之孝。 前有宋孝宗“乾淳之治”,后有康熙乾隆的“康乾盛世”,他们不仅建功立业,还心怀感恩,行尽丧葬之仪。 宋孝宗以孝为立身之本,他其实是宋高宗的养子,却将其视为自己的亲生父亲,感恩他养育和继位的恩情,尽孝之义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孝宗继位后的27年时间里,高宗其实做了整整25年的“太上皇”,宋孝宗每日早上请安,晚间探望,逢年过节生辰孝敬从未间断,而高宗病逝后,他更是失声痛哭,茶饭不思,服丧长达3年之久。 康熙和祖母之间的祖孙情深也至今还被传为佳话。晚年的孝庄太后旧病复发,康熙始终守候在祖母床边,衣不解带,终日不休。在孝庄死后,康熙悲痛欲绝,割辫守丧,“不宽衣解带,犹未盥洗”;在发丧途中割断轿绳坚持步行,“跪于道左痛苦,以至奉安处,刻不停声”,始终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图:《孝经注疏》 羔羊尚懂跪乳之恩,乌鸦也知反哺之情。 仔细解读孝字可以发现,上方半个“老”,下方一个“子”,子女背着长辈,就是孝。在以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大地上,为家人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即为尽孝,无论是古代帝王还是普通百姓,均应如此。 记录家族故事,就在家族事记。本平台还开通了个人微传记、出版回忆录、编修家谱业务,愿您和您的家人在此保留家族的专属回忆。 图片来源:全历史、摄图网 文章跳转: 为母尝药三年,寿礼狂送1200平宫殿,古代皇帝都是这么尽孝的(上)
0
374
0
0
为母尝药三年,寿礼狂送1200平宫殿,古代皇帝都是这么尽孝的(上)
陈喜宝
2023-01-28
“你到底死不死啊?我只请了七天的假,还包括给你办葬礼的时间。”重病老人听后绝望地喝了农药,自杀身亡,儿子匆匆办了葬礼,回城打工。 还有一位老人,边喝农药边在火盆里给自己烧纸钱,直到停止呼吸。村民说,他是怕死了孩子连纸钱都不给烧。 这些真实的故事发生在10几年前的农村,在那里,“尊卑孝悌”被丢弃了,老人们从不指望儿女尽孝,更别说是养老送终了…… 孝敬父母本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是维系血缘的情感纽带,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被打上了“封建落后”的标签。 其实,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并不拘泥于封建的礼制,而是一个饱含情感的复合概念,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皇帝作为传统文化的书写者和传承者,一国之君,一言九鼎,那么历史上的贤君在孝顺父母时又是如何以身作则的呢? 图:康熙皇帝(左)和乾隆皇帝(右) 一、侍疾:汉文帝为母亲尝汤药 若说真正的孝,汉文帝刘恒可算是孝皇帝之首。他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因为“百善孝为先”而名垂千史,就连死后的谥号也被称为“孝文帝”。 当然,刘恒的名声也并非空穴来风,他确实扎扎实实地做了几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孝之事。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被列为《二十四孝》第二孝,“为母尝汤药”的故事。 汉文帝登基后,母亲薄姬因为身患恶疾而卧床不起,还一病就是三年。汉文帝刘恒不顾自己的帝王身份,不仅每日亲自煎药,还在喂给母亲之前提前尝温,生怕温度高了烫着,温度低了凉着。细心如此,敬爱非常。 俗语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而他坚守在母亲床前服侍,日夜不辍,竟达三年之久,他也因此成为《二十四孝》中唯一的一位孝子皇帝。 图:汉文帝为母亲尝汤药(左)与汉文帝刘恒画像(右) 二、敬亲:康熙为祖母赐“天下第一福” 康熙八岁登基,九岁丧母,是由祖母孝庄皇太后一手抚养长大的,祖孙情之深可想而知。康熙在位长达61年,与祖母的感情异常深厚,他一生尽责尽孝,未曾懈怠。 皇帝康熙年少有为,雄心勃勃,正值奋发图强之年,却不料孝庄皇太后重病缠身,宫中太医也束手无策。他听说上古有“请福续寿”之说,遂决定上承帝识,为祖母求福。 康熙斋戒沐浴整整三日,经过繁杂的祈祷仪式,将满腔孝心融于笔锋,挥毫而就著名的“福”字,并加盖玉玺,取意“鸿运当头、福星高照,镇天下所有妖邪”。 也许是孝心受到了上天的肯定,孝庄皇太后在得此福字后竟渐渐康复。她被康熙的诚心所感动,于是命人将此字刻于石碑之上,日夜抚摸,祈求福禄,终以七十五岁高龄才驾鹤西去。 由于皇帝赐福成为当时清朝的创举,于是该“福”字誉为了“天下第一福”,写福赐福的习俗也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人们逢年过节保佑平安健康的传统仪式。 图:晚年的孝庄皇太后 三、奉养:乾隆送1200平宫殿寿礼 也许是受到自己祖父的影响,乾隆皇帝同样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孝子。 你知道“极乐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吗?它就位于紫禁城里的北海,占地1200平方米,是一组宏伟的皇家佛教建筑群,也是乾隆送给母亲八十岁的寿礼。整个建筑的修建过程逾时两年之久,大殿内至今还悬挂着一块乾隆亲笔题字的“极乐世界”金匾。 “极乐世界”四个字其实是佛语,意思是“安养天年的净土之地”。乾隆皇帝认为母亲前半生受尽冷落,如今应当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他专门送此寿礼,以此希望母亲得到佛祖庇佑,百年之后能够前往西天的极乐之境,因此这组建筑群又被称为“小西天”。 寿辰当日,崇庆皇太后被皇亲国戚簇拥着来到了小西天,看着这件宏伟豪华的礼物,喜不自胜。 图:北海公园的小西天 图源:摄图网 文章跳转: 为母尝药三年,寿礼狂送1200平宫殿,古代皇帝都是这么尽孝的(下)
0
323
0
0
崇侠重义,诗书传家——杜甫与襄阳杜氏
方琴
2023-01-20
唐朝是一个好侠尚武的朝代。李唐王朝的建立者来自于关陇地区(今陕北、山西西部、内蒙南部地区),有着北方游牧民族特有的豪爽精神。在统一中原的过程中,唐朝统治集团亦吸收了大量的民间江湖豪侠,如秦叔宝、徐茂公、程咬金等人物,他们被写进《隋唐演义》小说之中,并成为中国民间门神。 唐朝诗人亦酷爱侠风,王维的《少年行》,孟郊的《游侠行》,岑参的《赵将军歌》等,都是侠风的佳作。李白是其中富有侠义精神的代表,他不仅剑术高超,侠肝义胆,而且乐善好施,广交天下豪杰,最著名的《侠客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唱出了侠客们的盛唐之歌。 而在诗坛与李白并称“李杜”的杜甫,则被明末卢世㴶评价“生来豪气独完…有仙佛气、有将相气、有游侠气。”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甫的言行与诗文均充溢着侠义。他的诗歌创作多慷慨豪迈,幼年起,杜甫就立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雄心大志,青年时意气风发,期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所接受的侠风一方面是受唐朝任侠风气的影响,另一方面,杜甫所受的刚正侠义的家风、儒家传统教育的濡染更是成为他崇侠尚义,歌颂游侠的精神支柱,也成就了他儒侠互补的个性气质。 图:杜甫画像 家风:崇侠重义,孝悌友爱 杜甫的家族为襄阳杜氏。杜氏是一个古老的氏族,《新唐书》记载“杜氏出自祁姓…京兆杜陵县是也。”京兆杜氏为关中士族的六姓望族之一,西晋末年,北方地区遭匈奴入侵,士族纷纷随晋室南迁,杜氏族人也是星分南北,形成不同的支脉和郡望,襄阳杜氏便是这一时期形成的。 襄阳杜氏有着浓厚的侠义精神,这也是杜甫崇尚侠义的精神来源。《周书·孝义传》记载了杜甫的六世祖杜叔毗的事迹。北魏大统十七年(552年),北周太祖宇文泰令大将军达奚武经略汉州,在南郑将萧循围困。当时,杜叔毗与他的长兄、侄子都在萧循的军中任职,被围困后,萧循派杜叔毗前去求和。就在杜叔毗外出求和之际,曹策竟然将他的兄长及侄子陷害致死,杜叔毗内怀愤志,誓死报仇。不久后,杜叔毗于京城长安白日手刃仇敌,而后自行伏法,请求判死。这种重义轻生的表现,实在侠义冲天。 在中国古代,血亲复仇一般为国法所不容,但如果行为本身带有正义性,而且事后亦能主动伏法,那么这种行为不仅会受时人称论,亦可能受到封建统治者的赞许。这是因为,血亲复仇是强烈的家族观念和孝悌伦理道德的体现,若能事后伏法,既宣扬了礼教,又维护了法的威严,实际上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 杜甫的叔叔杜并,亦是尚侠的代表。新旧《唐书》均有记载其手刃仇敌解救父亲的事迹。杜并为杜审言之子,杜审言为初唐大诗人,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并称为“文章四友”。杜审言不仅诗写得好,且在朝为官。所谓树大招风,杜审言遭人嫉妒,竟被人编造罪名,将其告成死罪。当时的杜并年仅十几岁,救父心切,在旁人看来乳臭未干的他,竟然在陷害他家的仇人摆宴当日,混入其中,并手刃仇人。只不过,手无缚鸡之力的杜并,也被仇家的乱剑砍死。好在,杜并的举动在当时引起了轰动,武则天听闻后,感念其孝行,赦免了杜审言的死罪。唐朝宰相苏颋为杜并亲撰墓志,赞其“安亲杨名,奋不顾命;行全志立,殁而犹生。” 图:杜审言画像 杜甫的人格在家族先辈的影响下,也展现出崇侠尚义的特质,体现在他的言行和诗文中。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他为房琯辩护一事。《旧唐书·文苑下》记载,房琯还是无名之辈时,杜甫就与其交好。后来,房琯在安史之乱时被派遣运送诏书至凤翔,助唐肃宗登基,官至宰相。而后,房琯由于出兵讨伐失败、门客受贿,以及贺兰进明的谗言陷害,最终被肃宗罢相。实际上,房琯是当时皇室内部斗争的牺牲品。 他的好友杜甫,当时官至左拾遗,为其打抱不平,挺身而出,上疏皇帝。他在《奉谢口敕放三司推问状》中为房琯辩护,认为房琯忠君爱国、为人正直、政绩良好,杜甫言辞激烈,还建议皇帝“弃细录大”,以大局为重,皇帝大为震怒,几乎要将杜甫处死,幸得宰相张镐进言,才保住性命,落得个被贬为华洲参军的下场。在最后关头,杜甫还是不依不饶为房琯辩护,是十分需要勇气的。 对待其他人,杜甫亦是如此。李白曾因永王之案几乎被杀,流放夜郎,杜甫在《不见》中写道:“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李白之事同房琯一样涉及政治问题,但杜甫并没有唯统治集团马首是瞻,而是站在与“世人”对立的角度,坚持自己的信念,其境界是超越时代的。此外,他还写诗为郑虔、吴郁鸣冤,作品有《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等。可见,杜甫是一位好打抱不平,且重情重义之人。这种崇侠重义的品质,无不是受家族先祖事迹的感染。 图:李白与杜甫 家学:奉儒守官,诗书传家 家风可以成为世人津津乐道的谈资,家学则是更能彰显家族底蕴的存在。杜甫家族成员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西汉以来,家族就有通习儒家经典的传统。西汉时期,杜钦成为杜氏第一个儒学之士,东汉杜笃也以儒学名世。魏晋南北朝以来,《左传》成为杜氏家族的家传学问。襄阳杜氏发展至唐代,亦一直保持儒学传统。 杜甫曾自豪地谈论自己的家族“传之以仁义礼智信,列之以公侯伯子男”。即以儒学为家学传世,而又以积极入仕行大道于天下。杜氏家族成员历代都有入仕的经历,虽然官位低微,但一直保持着“守官”的传统。 唐代,襄阳杜氏这一支有杜审言进士及第,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而杜甫的仕途则较为坎坷。 杜甫少年便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即辅佐君王使其德声厚重,又使得百姓安居乐业。他曾两次参加科举考试,均不幸落第。但为了保持“守官”的家族传统,更为了实现自己的终生理想,落第后的杜甫在长安滞留十年,写下大量的干谒诗,如《赠韦左丞相》《赠翰林张四学士》《敬赠郑谏议十韵》等,直至天宝十四载(755年),他才被授予右卫率府曹参军一职。不久后,又因房琯之事而被疏远。 即使仕途不顺,杜甫也在坚持“守官”而达到“致君尧舜”的理想。他曾给友人写诗:“死为星辰终不灭,致君尧舜焉肯朽。” 儒家认为,“君子之仕者,行其义也”。主张士人要寻求机会,积极进取,行其大义。对于杜甫而言,这既是家族的传统,亦成为他的毕生追求。 虽然家族历代官微言轻,但是奉承儒学的传统却使杜甫家族在诗歌文学上大有造诣。苏颋在《杜并墓志》中就提到,杜甫家族成员“皆文学俊异,无殒厥德。”杜甫也曾表示,“诗是吾家事。”(《宗武生日》) 作为诗歌大家,杜甫在诗歌家学上,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不仅继承先辈的优秀诗风,还承担着启迪后辈、传承优良家学的责任。 杜甫的诗歌风格多样,其中雄浑壮阔的诗风最得祖父杜审言真传。杜审言诗歌整体表现为雄伟浑厚,“边声乱羌笛,朔气卷戎衣。”(《赠苏味道》)“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送崔融二十韵》)字字铿锵,境界开阔,感情豪迈。而杜甫的诗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更是具有雄浑悲壮之气。此外,在律诗题材、章法、句式等方面,杜甫皆对祖父杜审言有所继承,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达到了令人瞩目的诗学高度。 图:望岳 而在对诗歌家学的传承上,杜甫也肩负起了这样的责任。杜甫给儿子杜宗武建立了“诗是吾家事”家学使命,又为他营造读书的氛围,指导他作诗的具体方法,如“觅句新知律”,“试吟青玉案”。对于家族晚辈,杜甫亦持鼓励和赞赏的态度,他赞赏族孙“经书满腹中”,勉励从侄杜勤“陆机二十作文赋,汝更小年能缀文。”唯恐家学不能得到传承。 家族对于杜甫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家庭中,杜甫接受了侠风的浸染,儒学的熏陶,并使之成为自己一生奉行的准则。生活中,他好行侠仗义,打抱不平;政治上,一心想要辅佐君王,关心民生;家庭中,他沿袭祖父诗风并发扬光大,为后世谋出路。杜甫的一生似乎与“侠”“儒”“诗”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这种缘分的建立与其家族有很大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米志艳. 杜甫家族家风家学研究[D].烟台大学,2018. [2]汪聚应.杜甫的侠义人格与诗格[J].甘肃社会科学,2021(04):89-96.DOI:10.15891/j.cnki.cn62-1093/c.2021.04.012. [3]胡可先.杜甫的家世、家学与家风[J].杜甫研究学刊,2018(04):3-16. [4]谭晓晔. 杜甫的家庭教育与亲情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5]图片来源:趣历史
0
736
0
0
贵学重德示儿知——陆游与陆氏家风
方琴
2023-01-20
汉末至魏晋南北朝,中原地区战乱频繁,陆氏族人迁居江南,聚集于吴郡,始有“吴郡陆氏”之称。五代末期,国家陷入大分裂的动乱时期,吴郡陆氏由于各种原因而形成了新的居住地。至宋代时,形成了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支和抚州金溪支。山阴陆氏家族兴起于北宋,至南宋末期仍旧兴旺。其家族能够在宋代存续发展,正是因为无论族人身份富贵或是贫寒,家族发展顺遂还是阻滞,陆氏家族都能维持良好的家风,坚持严格的家法。 爱国:刚直不阿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出身于山阴陆氏一支,自幼便受优秀家风熏陶。陆游一生留下诗词作品近万首,其中近半诗词与家国情怀有关。对于陆氏家族而言,“忠孝”是人之大义,“孝”是对父母尊长而言,“忠”则是对国家,君主而言。 图:陆游画像 早年,陆游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誓愿,以慷慨报国、收复失地为己任。48岁时,陆游迎来了一生中最接近其实现理想的时光,他应宣抚使王炎的邀请,自夔州前往西北,度过了人生中最难忘的军旅生活。然而,这样的时光只持续了八个多月。后来被罢官闲居时,他回忆“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在晚年,想到山河破碎,时局动荡,壮志未酬,郁愤之情喷薄而出,他写下“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哀叹。临终前,他给儿子们留下了一首《示儿》,这既是他的遗嘱,也是他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八十五岁的陆游卧病在床,写下这首绝笔诗,嘱托自己的儿子。虽是一首教子诗,但诗中包含的家国牵挂,让人不免心生悲凉,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期盼收复中原的那天,虽然频频遭挫,却未改变初衷。 图:陆游与家人 陆游的拳拳爱国之心的来源,首先要追溯到高祖陆轸。陆轸(979—1055),字齐卿,官至礼部郎中,为官勤政,直言敢谏,廉洁爱民。陆游在《家世旧闻》中记载陆轸“性质直”,即使在皇帝面前,也不轻易修改谏言。祖父陆佃(1043—1104),字农师,号陶山,为官正直。一日朝廷议事,众人皆对司马温关于“三省法”的言论附和称是,只有陆轸直言反驳,并发表自己对三省法令的看法“三省法所以多,缘并格式在其间”。《宋史·陆佃传》记载,陆佃曾在王安石门下求学,彼时,王安石与他政见相左,当王安石问他对于新政的看法时,他亦直言不讳,谈论新法弊病“法非不善,但推行不能如初意,还为扰民,如青苗是也。”祖辈相传的忠君刚直事迹,对陆游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图2:木板画《 宋中大夫知亳州陆公佃》 对于陆游的爱国忠君思想产生直接影响的,当为其父陆宰。陆宰(1088年-1148年),字符钧,官至京西、淮南转运副使。陆宰生活在两宋之交,亲历了靖康之耻,对于家仇国恨念念不忘,富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其周围亦团结了一批爱国之士,他们以国仇为念,不忘抗金,每每聚在一起,谈至金人进犯,常扼腕痛哭,这些都深深影响陆游的思想。此外,陆宰结交的志士,皆精通诗文,在他们的影响下,也为陆游的诗文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贵学:诗书传家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趋于完善,“诗书传家”亦成为家训的重要内容。陆氏家族的诗书氛围极为突出,自陆游的高祖陆轸起,陆家世代藏书,至其父亲陆宰时,陆家藏书已有万余卷。 在《右朝散大夫陆公墓志铭》中,陆游自豪地自述家世“宋兴,历三朝数十年,秀杰之士毕出。”祖父陆佃对其学风影响尤甚。陆佃自幼勤奋耕读,《宋史·陆佃传》记载其“居贫苦学,夜无灯,映月光读书。”而后又不远千里,投奔王安石门下学习。陆佃刻苦求学,著有《尔雅新义》《陶山集》《礼象》《春秋后传》等书。 陆家以收藏书籍作为家族传统,陆游的父亲陆宰更是爱书成痴,被誉为浙中三大藏书家之一。受家族影响,陆游亦是以爱书著名,他在《读书示子遹》中描述自己“我性苦爱书,未始去几案。”在四川时,陆游购买了大量图书,返乡后,家乡人笑称他“所带尽是书”。陆游一生一边勤奋苦读,一边笔耕不辍,著有《剑南诗稿》82卷、《渭南文集》60卷,《南唐书》18卷等。 图:南唐书影印本 陆家十分重视家教、家训,祖辈已有家训《修心鉴》传世。陆游尤其重视对于子孙的教育,他以诗歌创作的方式,写下百余首教子诗,并在前人基础上进行多次修改,写下了家训专著《放翁家训》。在陆游对子孙的教育思想中,贵学思想尤甚。他反复勉励儿孙珍惜时光:“我今仅守诗书业,汝勿轻捐少壮时。”在学习方法上,要求子孙要做到勤奋、踏实、力行。“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 他还常与儿孙一同读书作诗,钻研学问,谈论国家大事,传授自己一生的诗书经验,亦师亦友。 重德:孝悌清廉 重德是陆氏家风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陆氏族人坚守孝道,葆有感恩之心。陆游在《放翁家训》中说道:“孝悌行于家,忠信著于乡,家法凛然,久而弗改。”对于孝悌,陆游并未在自己的诗作中过多提及,但从其对先人事迹的记载中可以见得,他更加注重的是言传身教。《家世旧闻》《放翁家训》里都有大量关于先祖生前言行的记载。由于家族为官清廉,陆轸年少时清贫孤苦,幸得伯父陆仁旺的帮助和教养,后来,陆轸入朝为官,不忘为伯父请求追赠。 在唐代,陆氏“为辅为相”者就有六人,宋朝建立后,陆氏文儒继出。然而这样一个显贤之家,却常出现清贫之境,缘是家族坚守的清廉家风。 陆游高祖陆轸(979—1055),字齐卿,官至礼部郎中,为官勤政,廉洁爱民。陆轸在朝廷为官四十余年,一生没有超出日常用度之外的财产,仁宗皇帝曾特赠玉砚以表彰他的廉洁。陆游的祖父陆佃亦是生活简朴,他前赴金陵王安石处求学时,肩背一捆草鞋,步行至金陵,一路风餐露宿,草鞋磨破了再换一双,裤袋断了便用草绳代替。受这样的家风影响,陆游亦是为官清廉,在多地任职返乡时,常常凑不齐回家的路费。晚年,辛弃疾在山阴为官,见到陆游住着老旧的房屋,屡次想为其另遭新屋,但都被陆游婉言谢绝。 陆氏家族虽然鼓励子孙求学以入仕,但并不推崇求取功名,而是希望子孙能够淡然处之。宋代党派斗争激烈,陆氏家族更是常受牵连:陆佃和陆表民曾被列入元祐党人,陆案和陆寘曾同时期在东南地区任职,在朱劻父子被弹劾时受到牵连而被查办,陆游因为与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斗争而受到压制。陆游亲眼目睹了朝廷官员的凶险,因此在对子孙的教育上他也提倡安分守己,不慕荣达。 重德,不仅在于自身追求,还在于待人处世。陆游教育后辈要做“善人”:“果能称善人,便可老乡里。”(《示儿》)他在《右朝散大夫陆公墓志铭》中记录了叔父陆宲仁政爱民的事迹,陆宲在江南为官时,遇到饥荒,便将60万石供米折价卖给百姓。遇到凶年,常常倾仓救济乡邻。乡邻因为困难而无力办理丧葬嫁娶时,陆宲总是在晚上默默送去接济物品。陆游赞其“盖公虽退而家居,然有所为,犹卓卓如此。” 家风家学的形成非为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数代人的共同努力。以先人为榜样,树后世之典范,这是陆氏家族最为典型的特征。陆游一生都对其家世文化称赞不已,祖辈的遗德也时时令他瞻仰,铭记于心。所谓修身治家齐国平天下,陆游严于律己,身体力行,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皆有很高成就,被誉为“中兴四大诗人”之一。于家庭,他素重家风教育,一生留下家训26则,教子诗百余首,从先辈德行,到个人修养,功名仕途,家族风气,国计民生,陆游的谆谆教诲不绝于耳,绵延后世。于国家,他忠心正直,忧国忧民,爱国热情洋溢在他整个生命中,展现出崇高的气节。 在家风的熏陶和陆游的教导下,他的后人无论是当朝为官,还是征战沙场,都能够做到正直忠贞,为国为民。他的长子陆子虞,官至淮西濠州通判,次子陆子龙,官至东阳丞,均是有名的清官;孙子陆元廷,为抗敌奔走呼号,忧愤而终;曾孙陆传义,誓死不当亡国奴,崖山兵败后绝食而亡;玄孙陆天骐,参与崖山海战,在战斗中宁死不屈,跳海殉国。满门忠烈,一家义士,亦是对陆游的最大告慰。 参考文献: [1]陈其弟.陆氏家风千古传[J].江苏地方志,2015(06):16-19. [2]刘鑫. 陆游亲情诗研究[D].西南大学,2018. [3]李建英.论陆氏家风与陆游对子孙的教育[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6(02):18-28. [4]汪晓雪. 宋代山阴陆氏家族文学研究[D].广西大学,2018. [5]冯丽君.谈宋代山阴陆氏家族对陆游的影响[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03):105-109.DOI:10.16169/j.issn.1008-293x.s.2003.03.023. [6]王永祥. 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7. 图片来源:趣历史、全历史、中国历代人物数据图像库、搜韵影印古籍 免责声明:部分插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0
289
0
0
宰相十七位,声势冠全唐——京兆韦氏
方琴
2023-01-20
“天下膏腴之土,莫若雍州。雍州绂冕之多,莫若韦氏。”隋唐时期的士族之中,京兆韦氏是毫无疑问的名门世族,仅唐朝之时,就出过宰相十七位,且家族仕宦率极高,高品级官吏层出不穷,势冠全唐。不同于其他世家大族出现过的断层情况,京兆韦氏家族自西汉年间到唐末的发展历程中,历朝历代皆有掌握大权的人物。而且,京兆韦氏家族文学十分强盛,韦氏家族成员的作品亦多为雅俗两届共赏,韦应物、韦庄、韦绚等都是当时较为著名的家族成员。京兆韦氏家族不仅谋得了较高的家族地位,且家族文化也十分繁荣。那么,这个家族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才能历经千年而不绝于时,并最终形成花团锦簇的盛况呢? 韦氏家族形成于汉初,而崛起于西汉中期。家族最初登上政治舞台的是韦孟。韦孟为西汉初诗人,精通鲁《诗》,并将之作为家学传世,有《讽谏诗》《在邹诗》流传于世。韦孟先后仕楚元王、楚夷王,宾主和睦融洽,他曾回忆当时“左右陪臣,此惟皇士”。奈何楚元王之孙刘戊为王后,荒淫无道,与吴王刘濞一同发动七国叛乱,韦孟多次对其规谏而不被采纳,无奈之下,韦孟愤然辞官,携家眷迁往山东邹鲁地区。 图:七国之乱 韦孟虽丧失官职,但他对家族日后的发展却影响重大。韦孟徙居的邹鲁地区为孔、孟等一大批硕学之士的文化活跃舞台,无疑使其家族进入了当时中国最富学术盛名的地区,为日后“尊经好学”之家学家风的形成提供良好条件。 经学传家:家族地位的奠定 西汉中期,研习儒学经书之学者在政坛上渐次崛起,韦氏家族也由此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韦孟之后,邹鲁大地涵养出韦氏家族的又一位名人——韦贤。韦贤字长孺,为韦孟玄孙,他在研习自家传世之学鲁《诗》外,还精于《礼》、《尚书》,开馆教授,声明远扬。韦贤后来被汉帝征为博士,给事中,本始三年(前71年),七十多岁的韦贤获封扶阳侯,迁为丞相。这是韦氏儒学传家,冠盖相继的良好开端。 韦贤四子,除三子韦舜留于鲁地看守坟墓外,其余子孙皆迁往长安。韦氏家族的第三位名人——韦玄成,为韦贤少子。韦玄成字少翁,少年好学,修习父业,通晓儒经,谦逊侠士,官至丞相。父亲韦贤去世时,玄成佯装狂癫而让爵于兄,后经丞相御史案验,不得已而受封爵。为相七年,韦玄成“守正持重不及父贤,而文采过之”,他好为四言诗,著有《自劾》及《戒示子孙》二首。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贤弟以杜东原为初陵,更名为杜陵,身为重臣的韦玄成随之徙居于此,此即为后世韦氏世代居住的郡望——京兆。同父亲一样,韦玄成也是以通晓儒经而官至丞相的,因而邹鲁一带流传谚语“遗黄金满籝,不如教子一经”,留给子孙满箱黄金,不如传给一部儒经。《汉书》评价“由是鲁诗有韦氏学。”可见,此时的韦氏已经发展为典型的诗礼之家,并且在政治上崭露头角。 而后,韦玄成之侄韦赏被封侯,韦玄成子孙亦世袭扶阳侯的爵位。直至王莽改制,战乱再起,韦氏家族的列侯之路也因此中断,韦氏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由以回落。东汉时期,尽管在政治上缺少韦贤、韦玄成父子般显赫的人物,但由于光武帝刘秀“本好学问”,朝廷仍对经学大力提倡,韦氏家族经学传家的底蕴使其在东汉依旧保持着特殊的社会地位。东汉光武帝末年,韦氏家族走出了第四位名人——韦彪。 韦彪字孟达,为韦贤四世孙。韦彪以“纯孝”闻名,又一学术显名于世,“好学洽闻,雅称儒宗。”韦彪一生忠心事君,为国分忧,深得皇帝嘉纳。在职时,韦彪多次对朝政提出修改建议,如主张为政宽厚,反对吏治苛刻;他还建议追禄功臣子孙,以褒显先勋。韦彪在文学上亦多有造诣,曾著书十二篇,号曰《韦卿子》,载于《新唐书》的《三辅旧事》也多以为是韦彪所撰。 虽不复西汉时的显贵,韦氏家族仍旧保持着经学传统,维持着声望权势。纵观韦氏家族在西汉和东汉的发展过程,可以窥见,韦氏家族世代以经学传家,并且以此为根基,名节自励,种种迹象表明,西汉末年以来韦氏家族已初具世家大族之雏形,为魏晋以后家族兴盛奠定重要基础。 武质文化:家族地位的确立 东汉政权崩坏以迄西晋立国,世家大族在政治、经济及文化上都占据着有利位置,京兆韦氏家族在名、位、势、时等方面亦皆有出色表现,这其中主要以太仆韦端父子为主。 韦端与当世山东名儒孔融交好,又与当时杜陵金敞、长陵第五巡同郡齐名,时人谓之“京兆三休”,声名显著,因而家族屡次被朝廷征召入仕,韦端最先被召。韦端出身于举孝廉,历任凉州刺史,后又被曹操拜为太仆,进入中央机构。韦端之子韦康后经荀彧举荐,代其父为凉州刺史。次子韦诞,少有文采,善作文,并长于书法,历任郎中、光禄大夫等职。 至西晋前期,京兆韦氏家族在相对稳定的政局中发展得较为顺利。而后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社会进入长期动荡。 十六国后期,韦氏家族文化逐渐转变,形成以经学为基础,以武质为主的武质文化。家族开始强调武功和忠勇,使得韦氏逐渐培养出愈来愈多的文武兼备的人才,上战场能够杀敌,下战场能够传学,这对于京兆韦氏家族地位的确立和巩固尤为重要。 北朝时期是韦氏家族的上升期,北魏为求长治久安,立国伊始便吸纳和尊重汉族人士。缘此,韦氏不少子弟进入北魏政权并任显职,韦孝宽为其代表。 韦孝宽,名宽,字孝宽,以字行于世,一生南征北战,功勋卓著。韦孝宽自幼聪敏好学,经史子集,无不博览。少有壮志,遇事谋划令人称奇。时值东西魏分立,韦孝宽随宇文泰力保西魏,在东西混战中屡建奇功,进爵建忠郡公。后来又随于谨南伐,拔南梁江陵,功拜尚书右仆射。韦孝宽以其杰出才能和卓越战功,一生获取了北朝政府奖掖仕进、褒封赏功的一切名誉封号,成为关陇军事集团的核心人物,地位和富贵无以复加。西魏北周时期的京兆韦氏家族历经数代发展,其势力已经突破关西一隅,开始质变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士族家族了。 图:陆昀绘木板图《射赏还格》,主人公为韦孝宽 师承家法:家族地位的繁盛 京兆韦氏进入隋代以后,延续了西魏北周以来家族发展的强势劲头。载于《隋书》的韦氏成员就有二十一人,且多为高官显职,政治上与隋王室保持着密切联系,其中以韦世康及其弟兄最为著名。 韦世康,字世康,叔父韦孝宽。韦世康深沉明敏,才干过人,深受左丞相杨坚信任。杨坚篡周建隋之际,韦世康受任绛州刺史。镇绛期间,民称惠政,韦世康亦因政绩出色而一路官升,官至吏部尚书。韦世康不仅为官清廉,而且身居高位时也未尝有骄矜之色,获得百姓称赞。 韦世康之弟韦洸,字世穆,性情刚毅,长于马弓。北周对外战争时,韦洸数从征伐,北周末时随韦孝宽征讨尉迟迥,隋初时统兵北上御敌,均以军功获封,官至江陵总管。世康弟韦艺,字世文,周武帝时屡立军功,官至大将军,入隋后拜为齐州刺史,为政数年,民众皆称其惠政。韦艺还颇具商贾才识,为官时利用有利条件,与少数民族开展贸易往来,获利颇丰,厚积家资。 隋唐两代皆定都于关中地区,而京兆韦氏又是关陇集团的重要成员,对于世居关中地区的韦氏来说,无疑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势,其在隋唐两代的兴盛早已成为定局。 李唐王朝时期,京兆韦氏共出了18位宰相。凭借门荫和科举制双轨并行,大量家族子弟入朝为官,造就了京兆韦氏的兴盛。家族成员多与社会名流结交,如诗圣杜甫就与多位韦氏成员交好;同时,婚姻关系也是京兆韦氏用以维系自身家族势力的途径,除了与世家大族联姻,家族女子也多婚配与李唐王室,如唐太宗贵妃之首韦贵妃,以及唐中宗时期权倾一时的韦皇后。 在唐代诗坛上,京兆韦氏也占据了重要地位,世人熟知的韦应物及韦庄皆为诗坛代表人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首著名的《滁州西涧》便是出自韦应物之手,而反应唐末黄巢起义乱世的《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合称为“乐府三绝”便是韦庄的杰作,韦庄后期劝蜀王王建称帝,官至丞相。 图:韦应物画像 一个家族要长久发展,除门第、军功之外,保持家学传统与文化优势尤为重要。从整个家族发展的历程来看,京兆韦氏以经学起家,能够容纳武质文化,而又不抛弃学业之根本,这是使其家族能够历经数百年而不断兴盛的关键。而那些不能保持文化上的优势,仅凭一时机缘或契机而迅速兴起的家族,则会在短暂繁华之后迅速衰落。 参考文献: [1]孟祥娟. 隋唐京兆韦氏家族文学论考[D].吉林大学,2010. [2]王伟. 唐代京兆韦氏家族与文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9. [3]图片来源:趣历史、古籍插图库、中国历代人物数据图像库
0
336
0
0
«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