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行业: 学生
教育经历: --
自我介绍: 平稳度过
《姥姥语录》:听央视主持人倪萍讲述一个小脚老太的大人生
时光故事汇
提到“央视一姐”,现在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马凡舒、董卿、周涛……却不知在这几位之前,还有一位连续主持13年春晚的“台柱子”——倪萍。 在30岁时,倪萍因为业余主持表现出众,从山东话剧院正式调入中央电视台。在2004年,她从央视主持人岗位功成身退,投入到拍摄影视作品的创作中,再次获得殊荣无数。 后来,她开始写书,一经出版便销售一空;年过半百后,她正式开始作画,又成为当今画坛中的一匹黑马。 夸张些总结,只要是倪萍做的事,就没有不成功的。 而她却把自己所有成就都归给了姥姥,她说:“我这一生是姥姥无数句话把我高高地抬起。”在姥姥去世后,倪萍撰写《姥姥语录》这本书,留念她和姥姥共处的珍贵时光,记录下姥姥的人生智慧……   01我的老师是姥姥 倪萍并非主持专业出身,却终成为国家级主持人。这离不开倪萍的努力,也与姥姥的影响息息相关。 刚被调入主持行业的倪萍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主持风格,但她从第一次拿起话筒做主持人时,脑子里就有姥姥的神情。 她的姥姥是一个小脚老太,靠着一副柔弱的肩膀,拉扯长大一大群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但这个小脚老太却有着旁人没有的刚毅,说的话也常常引人深思。 图:妇女裹小脚 图源:全历史晚清老照片:慈禧太后穿龙袍,妇女裹小脚_文章_全历史 (allhistory.com) 姥姥曾说过:“用心看着人,用心和人说话。别觉得自己比人家高,也别说自己比人家矮。” 这话通俗易懂,却又十分有哲理,可谓是倪萍主持生涯的指路明灯。 倪萍在自己二十年的主持生涯中,一直把姥姥说的话牢牢记在心底,在争取机会时不卑不亢,在主持节目时贴近百姓。 她说:“我始终要求自己把语言打碎了,把心放平了,把文字拆开了。”她一直坚持用最直接的方式向观众传递最真实的信息和情感,终形成了独特的个人主持风格。 同时,姥姥教给倪萍的不仅是至理箴言,还有为人处世的哲学。提到这,就不得不说一件趣事。 有一次,倪萍带姥姥坐出租车,到下车的时候,司机愣是不收打车钱,嘴上一直说着,“倪大姐在电视上为我们服务了这么长时间,这点钱是肯定不能要的……” 图:出租车 图源:全历史互联网无法征服出租车_文章_全历史 (allhistory.com) 能说会道的倪萍劝了半天,这打车钱还是没有给出去,两个人拿着钱推来推去,一直没有结果。 最后,还是姥姥凭借两三句话让司机收下钱。 姥姥接过钱往司机手里一放,说道,“你这个同志,这是你的工作,哪好不收钱?要是上你家吃顿饭,你要钱俺也不给。工作是工作,你还得交单位钱,还得买汽油,你大姐挣钱比你多,你挣个钱不容易……” 姥姥把话说到了司机心坎里,司机也不好意思继续推脱,就收下了钱。 后来,倪萍再遇到不收钱的司机,就按照姥姥的这一套说法,说完准奏效。她在《姥姥语录》中写道:“在姥姥的面前,我的语言真是太匮乏了。” 这个匮乏不单单指语言表达,还指的是语言背后蕴藏的为人处世的哲学。永远心里怀着人民,时时刻刻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这才是做人做事的万能锦囊。 可见,姥姥不仅是倪萍主持生涯上的老师,也是她的人生导师。   02姥姥的教育方式 姥姥之所以能成为倪萍的老师,不仅因为她对倪萍的主持生涯有重大影响,还因为她具有智慧的教育方式。 倪萍的姥姥家在荣成水门口村。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家家都缺粮少食,收麦子就是天大的喜事。为了确保麦子收得干干净净,小孩子甚至要在大人收完麦子后捡剩在田里的麦穗。可当时麦子十分“金贵”,一望无际的田野里,硬是一棵剩麦穗都没有。 图:农民割麦子 图源:摄图网男子镰刀割麦穗高清图片下载-正版图片501611492-摄图网 (699pic.com) 小倪萍念着“姥姥说捡麦穗回来蒸大馒头”的许诺,略微动了点歪心思。她知道生产队的麦子不能拿,却又觉着拿了几个麦子没人看见,便从生产队的麦子跺上“捡”了几穗,回家交给了姥姥。 姥姥一开始就猜到了剩麦子从何而来,但是却用一种更巧妙的方式让小倪萍明白自己的错误。 姥姥不动声色地把小倪萍捡的麦子晒上,却没有做成馒头,而是拿着一小团生面故意对她说这个不能发面、蒸不熟,想让小倪萍主动承认。但小倪萍支支吾吾,最终还是没敢说。 过了几天,小倪萍还是没吃上馒头,而那团白面团慢慢地发黑,布满一层浅灰色的绒毛。 这次,小倪萍心里害怕得不行,哭着找姥姥坦白说,这是自己从生产队麦垛上捡的。 当天晚上,姥姥就给她蒸了一大锅馒头,但是这些馒头上都被点上了大大的红点,每个馒头都告诉着小倪萍,“公家的东西不能偷!” 这件事让倪萍记了一辈子,这个道理也让她终生难忘。后来,倪萍回忆这件事的时候,还说着:“姥姥,你应该去教育部工作。” 面对只有五岁大、脑子里想着吃馒头的孩子,姥姥没有通过打骂让她长记性,反而是想尽办法让她自己承认错误,甚至在缺粮少食的年岁里,肯拿出一团面来进行教育,只为了让孩子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 这是倪萍姥姥的独特的教育方式,更是世人应该学习的教育智慧。   03写下这本《姥姥语录》 姥姥一生的智慧都被倪萍记录在《姥姥语录》这本书中,但这本书并不是倪萍在姥姥去世后才想写的怀念之作。 实际上,这本书是在姥姥生前时,倪萍就和她商量好的。然而,在她去世后,倪萍才开始动笔撰写。因为姥姥打心眼里觉得自己说的“糙话”算不得什么语录,像毛主席那样的伟人说的话才能叫语录。 因此,在倪萍试探着问是现在写,还是以后写的时候,姥姥连忙接话说:“等我死了再写吧,反正丢人我也不知道了。光着腚推磨,转着圈丢人,你自己丢去吧,反正你脸皮也厚。” 可她老人家没想到,这本书非但没丢人,反而是受到了无数好评。 书里虽然写的都是“人人都明白的理,家家都遇上的事”,但依旧值得被记录、被保留、被回忆。 很多人都在这本书中感受到了属于“姥姥”的温暖,或是被这份“唠叨”勾起了属于自己和姥姥共度的幸福时光,或是从这份“唠叨”中学到了启迪一生的大道理,聆听和感受长辈的谆谆教诲。 这便是记录的意义,它用文字唤醒沉睡在心底的幸福回忆,保存长辈历尽一生来总结的人生经验。 你我的人生虽不像倪萍那样传奇,但在我们的记忆中,都有姥姥的慈爱模样,都留存着自己和老一辈人相处的点点滴滴。 如果你想把这些故事记录在册,欢迎来到家族事记的官方平台。人的一辈子很长,但只有历经一生的人才会明白其中寓意。如今,撰写一本只属于老人的回忆录,就是记载其人生智慧的最好方式。 在此过程中,您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来到家族事记平台寻求帮助。只要您愿意记录,家族事记就在这里等待着您的到来,时刻准备聆听您的故事,期待和您一起共同感受属于老一辈人的温暖和智慧!   参考文献: [1]秦婷.质朴的人生哲学——读倪萍的《姥姥语录》有感[J].作家天地,2019(05):87-88. [2]施立夫.普通人不普通的人生哲学——读倪萍《姥姥语录》[J].中国职工教育,2014(17):76. [3]邢星.倪萍:我的老师是姥姥[J].人民教育,2011(05):51-54. [4]阿芝.倪萍的《姥姥语录》[J].药物与人,2011,24(05):61. [5]倪萍.《姥姥语录》. [M],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04. [6]图片来源:全历史、摄图网
  • 0
  • 193
  • 1
  • 1
周国平:一位从贫苦家庭走出的大哲学家,一位“爱女如命”的平凡父亲
时光故事汇
周国平是中国当代知名学者,更是带领无数世人品味内心世界的哲学家。但脱下这层荣耀的外衣,他也是个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 他没有优于旁人的家境,反而是准贫民窟出身,贫穷的家庭赠予了他珍贵的财富。他是一位平凡的父亲,特别喜爱憨态可掬的女儿,恨不得将自己的全部都给予她。 若非要说这个普通人不平凡的地方,那就是他更爱记录。 他用文字记录人生的悲欢离合,向人分享最真实的自己、最真挚的情感、最动人的故事……这不仅抚慰了他自己,也激励了无数世人。 图:周国平    图源:全历史   01准贫民窟出身   在很多人的潜意识中,一位哲学家的诞生少不了哲学世家的熏染,博学父母的教育,个人的天赋和努力……然而,周国平只占了最后一点。他是在贫民窟里长大的孩子,他的家庭也没有什么文化传承。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讲,“我的家庭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周国平在上一辈的亲属里找不出一个读过中学的人,就连他只读过小学的父亲都成为了其中最有文化的人之一。 如此可见,周国平确确实实没有哲学世家的熏陶和博学父母的教育。但父母不博学,却不代表不会教育子女。周国平的家庭十分贫困,但他的父母从未因“穷”而争吵。他们精打细算地过日子,从来没有抱怨命运。这样勤勤恳恳的父母赠予了周国平许多的隐形财富。 他从不认为“节俭是一种痛苦”,更不会攀比物质,获得了一般人无法做到的淡然和豁达。同时,他还获得了另一笔遗产——老实做人。周国平一生勤恳,从来没有与人争抢过什么。这种性情遗传给所有子女,我们兄弟五人都拙于与人争斗。”他在自传中回忆道。 值得一提的是,周国平的父母虽文化水平不高,却特别重视孩子的学业。周父为了激励孩子好好学习,特地设置了“奖惩机制”,分数考得好就奖励五分钱,考得不好则扣五分钱。虽然付款的期限被无限推迟了,但这种方式确确实实刺激了小周国平的学习积极性。 不难看出,周国平最后能成为哲学大家,这是与他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的。   02一位“女儿奴”父亲   周国平作为哲学家必然是理性的,但他作为父亲却充满了感性。谁能想到,充满哲思的大哲学家,却也是一个“见了孩子就酥软”的超级奶爸。 他写过一本书《妞妞》,记录了他只活了一年半的小女儿。在这个生命诞生之前,周国平内心交织着激动、期待、幸福、欣喜……的复杂情感。在他看到妞妞第一面的时候,这种情绪很自然地攀升到了顶峰。 他说:“眼前这个活生生的小生命与我的联系犹如呼吸一样实在, 我的生命因此而圆满了。” 周国平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女儿奴”,他爱女儿超过他自己最喜欢的书卷。 他写道:“你的摇篮放在爸爸的书房里,你成了这间大屋子的主人。从此爸爸不读书,只读你。” 但这个小精灵却少了几分上天的眷顾,她满月时就被确诊患有眼底恶性肿瘤,即使是手术也会有很大的风险。 在反复思索之后,周国平和他的妻子还是决定保守治疗,他们不愿让这个还没怎么感受世界的女孩,直接面临生与死的冰冷考验。他们不顾医生劝他们再生一个孩子的建议,就似不知道妞妞患病一般,一如往常地悉心照顾她。 然而,噩耗还是来临了,妞妞只短短停留了一年半的时间,便离开了周国平的世界。在死亡面前,所有人都是无力的,周国平也一样。他抱着妞妞的尸体,心里好似出现一道深深的裂缝,一时间没办法填补和治愈。那时的周国平“拒绝任何一种哲学上的安慰”。 他悲痛地写道,“宁可做平庸的父亲,不做杰出的哲学家”,甚至想放弃一切荣耀来换回妞妞的生命。 后来,他把这种悲痛的情感化为文字,为妞妞写了一本书。周国平边写边想象着妞妞收到书时快乐的模样,“那时的你会像从前随手抓起一本什么书那样自豪地喊道:‘妞妞的书!”。于是,《妞妞》这本书诞生了,它承载了一个普通父亲对女儿的真挚情感,也抚慰了许许多多有着同样经历的父母。   03 一位“有智慧”的父亲   上天似乎也心疼这位痛失爱女的父亲,让他再次感受到了作为父亲的快乐。他的第二个女儿啾啾诞生了。 周国平53岁喜得一女,内心的欢喜不言而喻。“我可以没有一切, 不能没有你, 宝贝。我不能没有一切, 因为有了你, 宝贝。”周国平如是说。然而,行动似乎已经不能完整表达这位父亲深沉的爱,周国平又写了一本书《宝贝 宝贝》,来记录他和啾啾的日常生活。 他将此称为“一个普通的父亲为他所爱的女儿写的一本书”。然而,其字里行间处处彰显着“不普通”,流露出一位父亲对女儿深情和哲学大师的教育智慧。 在啾啾小的时候,周国平就喜欢和她谈天说地。他就像一位朋友一样,和啾啾聊天,从“为什么爱爸爸妈妈”这样的小问题聊到了爱和生命这样的大问题,这无疑引起了啾啾对于世界的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周国平也收获到许多,他发觉“孩子是天生的诗人和哲人”, 啾啾的天真童言也让他从中读到了“未受污染的人类心智的原本”。这便是周国平的教育智慧,普通的父母教育孩子,而他却选择了和孩子相互学习、一同成长。 除了聊天,周国平还喜欢和啾啾一起看书。周国平和妻子都是爱读书的人,这样以身作则的父母自然影响了啾啾。她从小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学习和读书仿佛是她与生俱来的能力。 啾啾的班主任曾对她的优异成绩十分惊讶,忍不住问周国平,“你们是怎么教得孩子?”周国平仔细想了想说,“也没怎么教,大约得益于熏陶吧。” 图:周国平    图源:全历史 事实就如周国平所说的一般,他从不操心女儿的功课,更是连辅导班都不曾为啾啾报过。啾啾在学习上名列前茅,还真的是得益于父母的言传身教。这只是周国平与啾啾相处的冰山一角,更多有趣的故事都被他写在《宝贝 宝贝》这本书中,供更多的人品读。 实际上,自传无需记录多么传奇的人生经历,它只需保留每个人不一样的人生。 可能就如周国平的自传《岁月与性情》一般,记录自己的家庭,读书生活等等,或是如《妞妞》和《宝贝 宝贝》一样,单单记录自己与孩子相伴走过的珍贵回忆。 无论是什么内容,都值得我们铭记和回忆。如果您不善笔墨,或是不知从哪入手,欢迎来到家族事记平台。家族事记平台永远在此等候您,聆听您的故事,为您的记录提供帮助。 愿你我的故事都能被记录,在人世间留下不一样的色彩!   参考文献: [1]艾美华,韩婷.评周国平《妞妞》的生命对话——父爱情怀[J].文学界(理论版),2011,No.104(04):43-44. [2]陈斐.周国平的妞妞[J].黄金时代(学生族),2017(09):30-32. [3]周国平.《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 [M],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0.03. [4]飙尘.作家周国平:与孩子做朋友是为人父母的最高境界[J].好家长,2018(01):4-5. [5]黄茨娅.亲近宝贝,奏响父爱华章——读周国平新作《宝贝  宝贝》[J].中国职工教育,2010,No.198(05):63. [6]明灯.一位痴情的父亲和他的宝贝——周国平《宝贝,宝贝》选读[J].新作文.金牌读写(初中生适读),2012,No.716(09):21-23.
  • 0
  • 992
  • 1
  • 2
画作价值十几亿的吴冠中,如何记录自己的传奇一生?
时光故事汇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却为一个人打破了只展出文物的惯例,为其举办了个人画展。他就是吴冠中。 这只是他众多成就之一,但也能看出其在绘画界的卓越地位。实际上,他的人生也和他的画一样精彩,他亲自撰写自传《生命的画卷》,用笔墨记录下来自己家庭、求学经历、绘画趣事…… 图:大英博物馆        图源:全历史   01 父亲嫌他“没出息”   吴冠中父亲的同事经常夸吴冠中说:“茅草窝里要出笋。”这“茅草窝”指的是吴冠中的家庭,而这“笋”则是指吴冠中。这虽说是一句略带调侃意味的夸奖,但也能体现几分他的家庭背景。 他的家庭十分贫寒,他在自传中写道,“父亲是一位教书兼务农的穷教员,母亲是一位大家庭落魄户出身的文盲女子”。全家老小都靠着父亲每月领的微薄薪水过活。但无论是什么样的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梦想。而在他们生下的一大堆儿女中,最被期望成龙的孩子,便是家里的长子吴冠中。 图:儿童时期的吴冠中     图源:全历史 吴冠中从小成绩优异,家里也十分重视他,即使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他读完三年初中。显然,他没有辜负家人的期待,先是如愿考上师范高中,而后顺利进入更加难考的浙大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电机科学习。他每学期获得的奖学金大大减轻了家里的压力,也给他父母的脸上增了光。 然而,就在吴父的望子成龙梦要成为现实的时候,吴冠中却放弃了大好前途,选择从头开始学画画。这个改变发生在吴冠中17岁那年。他在大学为期三月的军训中,结交了一位在国立杭州艺专预科学习的朋友,这个人便是朱德群,一位影响了他终生的挚友。 图:朱德群画作      图源:全历史 在一个星期天,朱德群带吴冠中参观他们艺专学校。吴冠中在看到图画和雕像的第一眼,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感。他说,自己“强烈遭到异样世界的冲击,也许就像婴儿睁眼初见的光景,它轻易就击中了一颗年轻的心。” 艺术的美为吴冠中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他甘愿成为“被它奴役的俘虏”。他带着年轻人敢拼敢搏的劲头,一头扎进了名为“艺术”的苦海。因此,吴父的望子成龙梦破灭了,他十分气愤,竭力反对吴冠中去做“没有出路”的画家。但吴冠中的那颗被艺术俘获的心灵丝毫没有动摇,他的父亲也只好接受了这个难以置信的结果。 然而,世事难料,吴冠中虽然踏上了被自己父亲认为“没出息”的道路,但硬是闯出了大名堂,成为闻名中外的大画家。 图:吴冠中自画像     图源:全历史   02 母亲激发他对美的感知   在他父亲的眼中,吴冠中学画画就是误入歧途。但实际上,他心中早就埋下了名为美的种子,这颗种子逐渐生根发芽,最终指引着他走这条绘画之路。而为他播下这颗种子的人,就是他的母亲。 吴冠中的母亲对美十分敏感,他自己曾回忆道,“我的母亲是文盲,却非美盲。”她很善于搭配颜色,挑选的衣料也是最好看的。她利用各种杂色毛线织成的毛衣也具有一种别致的美。就连他表姐们在出嫁前都会特地来到家里,找母亲请教如何绣花。 这样具有审美天赋的母亲,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吴冠中,激发了他对美的感知。 不难看出,吴冠中半路学艺和他母亲的影响息息相关,而他也终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大画家。在这个过程中,他可谓是把绘画融进他的骨血,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它。 图:吴冠中写生照片      图源:全历史 提到这,就不得不说一件趣事。 那时,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的吴冠中和他的学生们一起被下放到河北农村劳动,每日忙着种水稻、拉煤……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找到一个像样的绘画工具更是难上加难。但这却难不倒爱画画的吴冠中,他用一块钱买了农村简易黑板当画板,借房东家的粪筐做作画架,硬是凑出了一套绘画工具。 当时,吴冠中就如同农民一般,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整日见的都是庄稼地里的各种农作物。然而,这些高粱、玉米、冬瓜……也成了吴冠中作画的取材,一个一个地接连在粪筐架上画出来。他也因常常接老乡的粪筐当画架,一度被同学们戏称为“粪筐画家”! 这颗被艺术抚慰的心灵支撑吴冠中挨过了下放劳动的艰苦时光,让他感受到了苦难岁月里的甜蜜。 毫无疑问,这段经历是十分珍贵的。吴冠中曾回忆道,“我珍视自己在粪筐里的画、在黑板上的作品,那种气质、气氛,是巴黎市中大师们所没有的,它只能诞生于中国人民的喜怒哀乐之中。”这让吴冠中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也让他的作品更加具有了平易近人。无论是大师,还是平民百姓,都能从他寥寥几笔中感受出广阔的意境。   03 妻子成全他一生的梦想   吴冠中在绘画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也离不开他妻子的默默付出。他曾说过:“我一生只看重三个人:鲁迅、凡·高和妻子。鲁迅给我方向给我精神,凡·高给我性格给我独特,而妻子则成全我一生的梦想,平凡、善良、美。”他将自己的妻子和他精神导师鲁迅和绘画导师凡·高相提并论,可见妻子朱碧琴在他心中的分量。 朱碧琴和吴冠中的爱情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在这中途曾遭到过朱碧琴父亲的强烈反对。说来有趣,朱碧琴父亲反对的理由和吴冠中父亲不让他学艺术的理由竟出奇的一致——学画画穷,没出路!但朱碧琴不怕穷,义无反顾地嫁给了吴冠中。 图:吴冠中作品《年》       图源:全历史 在结婚之后,吴冠中非常幸运地获得了公费赴法留学的机会。朱碧琴非常支持他,甚至把母亲给自己的金手镯变卖,给吴冠中买了一块手表,为了让他在国外生活得方便一些。 因为怕吴冠中因穿得寒酸被人排挤,她又卖掉自己缎子夹袄,换来些红色毛线,赶在丈夫离开之前,紧赶慢赶为他织了一件红色毛衣。这件毛衣是朱碧琴爱意的结晶,对吴冠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他在留学期间,和一位法国朋友乘一艘小船,一直沿着塞纳河写生。但在第一天的时候,他们就遭遇风暴,风卷起波浪,推翻了他们的小船。吴冠中是一个“旱鸭子”,丝毫不通水性,差一点就要被淹死。那时,他身上穿的就是这件红毛衣,戴着那只金表,怀里还时刻揣着妻子的相片。 后来,吴冠中把这件事情讲给妻子听,她心里不由得后怕,说道:“如果当时他死了,她也活不下去了!” 这是朱碧琴和吴冠中相伴时光中的点点碎片,更多温暖的故事被吴冠中记录在《他与她》这篇文章中,永远保留着彼此的宝贵回忆。这是他最深情的作品,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妻子的爱意,让无数世人都感受到他细腻真挚的情感。 然而,他记录自己人生的同时,也有许许多多的人记录着和他的故事。他的学生、友人都纷纷用文字写下和他的相处的时光,留存当时的快乐滋味。 其实自传很简单,回忆录也很简单。因为究其本质,它们都是我们最直白情感的表达。这种情感既淳朴又真挚,不含有一丝杂质。我们只需要有一颗体会温情的真心和勤于记录的双手,就可以将这份温暖永远保留下来。 你我可以像吴冠中先生一般,记录下自己和另一半的珍贵回忆,永远铭记这上天赐予的缘分。或者将人生的经历写入自传中,就如吴冠中先生的自传《生命的画卷》一样,用文字回味一生起伏。 你的故事永远值得被聆听,家族事记平台一直在这里等待着您的到来。希望您能在家族事记的平台上能够阅读更多的故事,记录下您家的宝贵篇章!     参考文献: [1]奕明.吴冠中:一生为画苦[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3(10):17-18. [2]张琳.“粪筐画家”的趣事[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1(03):20-21. [3]杨丽.吴冠中——丹青妙笔写人生[J].党员干部之友,2008(02):30-31. [4]吴冠中.《生命的画卷》. [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01. [6]图片来源:全历史
  • 0
  • 422
  • 1
  • 1
自传《苍炎》,是羽生结弦对滑冰的真诚表白
时光故事汇
“容颜如玉,身姿如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央视评论员借用《洛神赋》的名句极尽表达对他的赞美。洛神是风姿绰约的洛水之神,而他则是轻巧灵动的冰上精灵。 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未满24岁的羽生结弦以曼妙的身姿、轻盈的跳跃,在众多滑冰运动员中成功卫冕,创下冬奥会男子单人滑66年来的历史新纪录。 然而,这位连续两次赢得冬奥会男子单人滑冠军的“冰上精灵”,却在2022年宣布退役,正式告别了竞技赛场,奔向了更广阔的花滑舞台。他从花滑竞技运动员变成了职业花滑选手,二者不同,却又相通。 变的只是形式,不变的是羽生结弦对于花样滑冰的热爱。这种热爱除了表现在冰场上,还被他写成了文字,写进了自传《苍炎》中…… 图:羽生结弦    图源:全历史   01  每天都被老师轰出滑冰场的“小可怜”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羽生结弦是翩翩贵公子,更是冰上真勇士。但小时候的羽生结弦患有哮喘,体质并不好,学滑冰更是阴差阳错的事情。 当时,四岁大的羽生结弦看姐姐报了短期滑冰班,便兴致勃勃地跟大人说自己也要去!羽生结弦的父母为了让他增强体质,也就答应了他的要求,隔三差五就送姐弟俩去滑冰。这已然成为羽生结弦开始滑冰的契机。 但这位极具天赋的“冰上精灵”,在小时候却是个总被老师轰出滑冰场的“小可怜“。 他在自传里写道:“我每天都被老师轰出滑冰场。因为我自己总是喜欢蛮干乱来,从不好好听讲。”在滑冰训练场内,所有小孩子都跟着教练一板一眼地做动作,只有羽生结弦在其中自顾自地研究自己发明的动作。 他小小的身躯似乎装着用不完的力量,不断尝试着跟场上所有人都不一样的滑冰方式。这样的行为令羽生结弦看似格格不入,实际上,却是羽生结弦极具天赋的最好证明。 在儿时,羽生结弦就萌生了对花滑的独到见解和不断探索花滑的强大好奇心。这为他的花滑之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助推他一次又一次克服困难,登上冠军的宝座。 图:羽生结弦      图源:全历史   02 不能随心所欲地练习时才知道,离开了滑冰果然是不行的   羽生结弦是“冰上勇士”,但曾经日复一日的训练也让小羽生结弦萌生过放弃的念头。 当时,不满十岁的羽生结弦已经参加过许多比赛,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随之而来的,就是数不过来的滑冰训练。褪下荣耀的光环,羽生结弦也是一个普通的小学生。面对辛苦的训练,他也想要逃避,会忍不住想哭出来。 “当时一点儿都不想做滑冰的训练了。我跟爸妈说:‘我想打棒球’。”他在自传中自白道。可羽生结弦的父母并没有一口拒绝,呵斥他的不争气,反而是“不在意”地说了句:“那就别滑冰了。” 这也是羽生结弦父母的教育智慧所在。他们从不否定孩子的想法,而是创造机会,让孩子自己想明白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才是自己真正热爱的。事实证明,这样做是正确的,他们“轻描淡写”的样子的确引起了小羽生结弦的思考。 他自己出生在普通的工薪家庭,父亲是一位中学数学老师,母亲是一位在洗衣店和服装店兼职的家庭主妇。学滑冰的高昂费用让这个普通家庭不得不节衣缩食。他热爱滑冰,全家人也努力支撑他走到了现在,“难道如今‘最快乐的事情’变成了‘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就不继续了吗?都努力坚持这么长时间了,现在说放弃算什么事?”在反复思索之后,羽生结弦终是选择了坚持。 他在父母的支持下,更加努力练习滑冰。终于,在小学四年级,他第一次参加全日本初级花样滑冰锦标赛就拿下了B组金牌!后来,羽生结弦一直用的训练冰场倒闭了,他不得不去更远的冰场训练,滑冰的时间更是少了许多,包场还总是预订不上。在这种情况下,羽生结弦自从拿到了初级花滑比赛B组冠军后,就“完全没有长进”。 他自己将这段时光称之为“最艰难的时候”。身边的同伴一个接着一个放弃,青少年男子组里只剩了他一个人,连队伍都组不起来。或许是他自己“都坚持这么久了,不能半途而废”的信念支撑着他,他一直坚持走在花滑道路上,再也没有萌生出过放弃的想法。 与此同时,因为训练时间变少,他越发体会到了训练的珍贵,真正感受到了滑冰的乐趣。他也在自传中写道,“当我不能随心所欲地练习滑冰的时候,我终于意识到,自己离开了滑冰果然是不行的。” 图:羽生结弦     图源:全历史   03 所有受过的伤都会化为耀眼的勋章   羽生结弦的生命里不能没有滑冰,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他日复一日地在滑冰场里做着自己最热爱的事情。这也让他在花滑竞技场上创下了不可泯灭的荣耀。然而,不断攀上高峰的过程也注定充满了汗与泪。 2012年,法国尼斯世锦赛,短节目赛前扭伤右脚,铜牌。 13年3月,加拿大世锦赛,在赛前训练时左膝受,在自由滑当天早上op右脚腕扭伤,第四名。 14年11月,大奖赛中国杯,与我国选手闫涵发生碰撞意外,下颌头部鲜血不断,全身多处挫伤,银牌。 2022年2月,在北京冬奥自由滑比赛前一天的公开训练上,摔倒、受伤。 …… 羽生结弦在2012年升入成人组后,赛场上受伤次数就有12次之多。可他选择了一直战斗,将所有受过的伤都化为耀眼的勋章。 正如赛场解说员点评那样:“命运对勇士说:你无法抵御风暴!勇士回答道:我,就是风暴!”羽生结弦就如风暴般,抵挡住所有的磨难,掀起独属于自己的狂风。 2022年7月,曾两度获得奥运金牌的羽生结弦宣布退役,结束了12年的成人组花样滑冰的职业生涯。他的花样滑冰的竞技生涯结束了,但是他对滑冰的爱永不消逝。 图:羽生结弦  图源:全历史   这细腻且柔软的情感都被他化成了文字,凝聚在他的自传《苍炎》当中,让世人能够再重温这位享誉世界的滑冰运动员的传奇故事。 如果你也有一段特殊的经历,或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曾经,也可以像羽生结弦一样用文字记录下来。我们的事迹虽不似羽生结弦的那般辉煌,但却能与其一样值得被记录。 时光会流逝,我们会变老,唯有记录才能在流动的时间中永恒。如何写下回忆?有什么写作思路?您或许能在这篇文章中获得一些启发《把回忆写成文,收获一幅有注释的人生地图》。 我们正在开展“写咱家故事,得现金奖励”活动(点击了解),您可记录下碎片化的往昔岁月,发布至【时光故事汇】文章专栏;也可撰写家族和家人的故事篇章,发布至【家族回忆录】专栏。 家族事记平台都在这里一直等待你的到来。平台愿意成为你经历的聆听者、记录者、传播者。希望我们的故事也能与时光相伴而行,成为自己老时的抚慰,成为他人来日的回忆!     参考资料: [1]羽生结弦.苍炎 [日],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11-1. [2]彭永清.翩翩贵公子,冰上真勇士——日本花滑王子羽生结弦[J].世界文化,2022(04):10-13. [3].破防!羽生结弦宣布退役,转战职业告别竞技舞台,北奥一吻成绝唱[J].体育风尚,2022(10):11-14. [4]大为.“冰王子”羽生结弦[J].新民周刊,2015(13):82-85. [5]图片来源:全历史
  • 0
  • 222
  • 1
  • 1
那个“装着爱中国”的美国人,司徒雷登在回忆录里都写了些什么?
时光故事汇
说起司徒雷登,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中学课本中的那篇《别了,司徒雷登》:   司徒雷登是一个在中国出生的美国人,在中国有相当广泛的社会联系,...平素装着爱中国也爱美国,颇能迷惑一部分人。   司徒雷登生在中国,长在中国,事业成就于中国。他用从美国募捐来的钱在中国创办了世界知名的“燕京大学”,为我国培养了许许多多的栋梁之才。   他对中国土地的情感究竟如何,我们难以评判,但或许能在他晚年的回忆录《原来他乡是故乡》中找到些许答案。     图:司徒雷登在燕园     图源:全历史   01  美国小孩,却长了一个“中国胃” 19世纪70年代,一个美国传教士带着他的妻子远渡重洋,在中国杭州落脚。这两人便是司徒雷登的父母。不久之后的1876年,司徒雷登出生。随着时光流逝,他逐渐感受到这片土地的风土人情。他变得越来越喜爱中国,也在这度过了大半辈子的时光。   实际上,爱上一个地方很简单,可能是一道美食,一片风景,又或是一群朋友……小司徒雷登爱上中国,就与他自己的“中国胃”息息相关。司徒雷登不同于吃不惯中国菜的父亲,他十分喜爱杭州菜。他在回忆录里写道,“小的时候,非常喜欢吃中国的食物、点心和水果”,这个喜好伴随司徒雷登一生。     图:司徒雷登(左三)与家人的合照     图源:全历史   后来,他每次回到杭州,都会到当地的“皇饭儿”饭店吃上一顿“门板饭”来解解馋。门板饭又被称为“百年前杭州人的快餐”,店家将卸下的门板,拼搭成长型条案,再往上摆上菜肴,一字排开,门板外侧放有数排长板凳,每列可供七八个人同时用餐。   小司徒雷登品尝了许多的中国美食,也结交了几个中国朋友。这些小孩子仿佛自带磁场般,一碰头就会打成一片。他也很喜欢和中国朋友们玩耍,和他们一起用中文分享趣事。这也促使他以后掌握一口流利的杭州话。   与他对这些的热忱截然相反,他对中文书的兴趣并不高。他在回忆录中写道,“自己始终都没有认认真真地读过中文书”,这件事也成了他“一生的遗憾”。   他虽在小时候没有看过中文书,但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童年时,司徒雷登唯一的老师就是他的母亲。母亲教给他很多基础知识,使他再回到美国读书时,也能毫不费力跟上班级的功课。11岁那年,司徒雷登跟着父母回到了美国,这些美好的回忆像一颗种子般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让他再也忘不了这片土地……   图:杭州西湖       图源:全历史   02 父亲的失败和母亲的成功 后来,时年28岁的司徒雷登在美国博士毕业,他本可以在自己的发达国家大展拳脚,却携新婚妻子一起告别美国,前往中华大地,开启了他的教育事业。   1919年,司徒雷登出任燕京大学首任校长,为学校筹资金、建校舍、雇名师、招学生……为中国培养了各行各业的人才。但要论司徒雷登为什么这么热衷于教育事业,还得从他的父母说起。   图:燕京大学      图源:全历史   当时的近代中国,很多家庭都保持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很少有女子在外“抛头露面”。所以,这一对美国夫妻双双出来打拼也算是一件新鲜事。司徒雷登父母虽然都是传教士,但是他们也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司徒雷登的父亲约翰在杭州天水堂牧会,他为了培养传教士,经常会选择几名资质好的男孩去接受教育。在当时文盲居多的近代中国,这种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十分可贵的。多年之后,这些学生也成了出色的教会工作者,拥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图:司徒雷登父亲,约翰·林顿·司徒      图源:全历史   而在这方面,司徒雷登母亲所创下的成就远远超出父亲。   母亲玛丽在杭州创办了中国的第二所女子中学,她规定免除学费,提供食宿和衣物,要求不许缠足,不许包办婚姻,改变了中国女性的教育格局,可以说是推动近代中国女性觉醒的重要人物。她担任学校校长的职务很多年,用双手创造了这所女子学校的辉煌。   在《原来他乡是故乡》中,司徒雷登也略带调侃意味地将这段回忆的标题起作“父亲的失败和母亲的成功”。   但即使如此,他的父母既不因失败而放弃,也不因成功而骄傲,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衷和不折不挠的精神都对司徒雷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他视教育为生命,也从不畏惧人生的波折。司徒雷登的父母不仅“事业有成”,还丝毫不吝啬陪伴孩子的时光,他们亲自带孩子徒步远游,共同览遍被冠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誉的杭州风景。这种温馨幸福的家庭环境成为了司徒雷登最坚固的后盾,让他拥有了不断向前的勇气。     03在燕京大学里,永远留着他的名字 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司徒雷登越来越热爱中国。所以,当接到燕京大学首任校长的委任状时,他满怀期待地答应了。   与他极高的热情不同,他即将接手的燕京大学却可谓是个“烂摊子”。学校是北京东城盔甲场改建的,规模小,学生更少,仅有的94名学生,大多还都靠奖学金维持学业。与名家云集的北京大学比起来,这里甚至都算不上是一所大学。   但司徒雷登并没有气馁,为了改变现状,他频频飞到美国募捐筹款十次之多,其中一次募捐就筹到150万美金。在这之后,他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选新校址,建新校舍,招聘名师……的工作中。他忙得不可开交,但也乐此不疲。   在他的努力下,燕京大学总面积比原来旧址大了数倍,学校建设也融合了中西文化,其校园美景至今仍是无数世人的美谈。   图:1926年的燕京大学校园      图源:全历史   燕京大学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外表”,更体现在“灵魂”。虽然司徒雷登是一名传教士,燕京大学是一所教会学校,但他并没有因为学校的性质而改变自己想把“燕京大学变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初心。   他坚持“一流教师,才有一流大学”的理念,力争学校自行聘请教师,所有教师不必信教,只要有真才实学,就会被高薪聘用。因此,燕京大学才留下了陈寅恪、郑振铎、谢冰心、钱玄同、费孝通、顾颉刚、张友渔、斯诺等一众名师的印记。   燕京大学虽然仅仅办学33年,但却创造了极高的成就。从1919年到1952年,燕京大学注册学生近万人,诞生的人才数不胜数,仅两院院士就有53人。这是燕京大学的荣耀,更是司徒雷登的荣耀。   毕业于燕京大学的冰心谈论司徒雷登时曾说: 他能够叫出学校里每一个人的名字,不管是学生、敲钟的,还是扫地的。   图:冰心结婚照,身后的主婚人便是司徒雷登       图源:全历史   后来,他在美国去世,却仍希望魂归中国。他在遗嘱中写道,“如有可能,我的骨灰应安葬于中国北平燕京大学之墓地,与吾妻遗体为邻……”可惜半个世纪之后,燕园变成了北大的燕园,妻子的墓地成为了北大的体育活动场所,而他们相濡以沫居住的临湖轩成为了北大的会客厅。   后人只能将他的遗骨辗转归葬他的出生地——杭州,离他父母最近的地方。   如果你也如司徒雷登般,有一段异国他乡的难忘经历,可以尝试着将其用文字记录下来,永久地保留那段时光。(您可参与有奖投稿活动)   那处有你难以忘怀的风景,有你相交甚好的朋友,有你时常想念的美食……要是将这些经历淡忘在岁月长河中,难道不是人生中的遗憾吗?     若在撰写回忆录时遇到了困难,欢迎阅读本平台的【家族百晓生】专栏文章,或者在公众号后台留言,我们看到后将会及时回复,希望能帮助到您。   家族事记永远都是你记录人生的陪伴者。岁月悠悠,家族事记一直在这里,等待聆听你的故事!           参考文献: [1]司徒雷登.《原来他乡是故乡:司徒雷登回忆录》. [美],  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10. [2]傅国涌.司徒雷登与杭州[J].同舟共进,2017,No.353(11):34-36.DOI:10.19417/j.cnki.tzgj.2017.11.010. [3]秦海.一个完整的司徒雷登[J].同舟共进,2009,No.248(02):46-49. [4]李天骅.杭州是你家——写在司徒雷登先生诞辰140周年[J].杭州(我们),2016,No.423(09):53-58. [5]图源全历史
  • 0
  • 642
  • 1
  • 2
《从文自传》:幼时逃学、少年从军……沈从文都在自传里写了什么?
时光故事汇
沈从文一生创作了八十多部作品,却鲜少写过自传。 说来有趣,这本《从文自传》竟然还是在其朋友的迫促之下完成的。 当时,沈从文年仅三十,“学习用笔”还不足十年,正处于摸索写作的过程。 为了帮朋友的新书店“打头阵”,沈从文提笔写下了《从文自传》,此书也成为了他记录自己前二十年人生经历的宝贵契机。 你我未曾与沈从文同时代,却能有幸通过这本自传与他相识,透过文字看到他的不同侧面,品味他儿时逃学、年少从军、终踏上学习写作的多彩经历。 图:《从文自传》       图源:全历史   01  逃学,让他读懂“生活”这本大书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沈从文是满身书卷气的儒雅文人,是文笔细腻的浪漫主义作家,但他在儿时也是一个不爱学习、偏爱逃学的顽皮小子。 在自传中,他毫不避讳地向读者分享自己丰富的逃学经历,言语之间还透露几分骄傲之态。 他写道,“我在学塾中,逃学记录点数,当时比任何一个人都高。” 图:沈从文(左一)与其他兄妹和母亲的合影           图源:全历史 然而,沈从文是一位会逃学的“能人”,却是一个斗蟋蟀的“菜鸟”。 他的对手是在街巷里刻花板的木匠,两个人约定输者要将战败的蟋蟀抵给对方。 沈从文输给木匠很多次,但一次都没有服气过。他在每次输完之后,必定要重新捉一只蟋蟀,明日兴冲冲地再来一局。 可时间久了,沈从文发现木匠每一次用的蟋蟀都是自己前一天输的那一只,他不由得兴致缺缺,颓废地低着头。 这时候,木匠就会颠颠跑过来安慰他,生怕他一气之下再也不来斗蟋蟀了。 小沈从文一听到木匠的鼓励,一瞬间又露出了笑容,蹦蹦跳跳地出了木匠的大门,等待来日再战。 这是沈从文逃学生活的冰山一角,他偷邻居家的李子枇杷,学着用鸡笼去罩捕水中的大鲤鱼,跟着佃户看打猎……也正因为他这样丰富的生活经历,他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写下“湘西”淳朴、美好、宁静的乡土风情。 正如他自己所讲,课堂是一本小书,生活是一本大书,“我上许多课仍然放不下那一本大书”。 这本大书为沈从文的写作生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也养成他“不安于当前事务,却倾心于显示光色,对于一切成例和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的性格,让他在波澜起伏的人生中找到坚守自己的稳定。   图:沈从文笔下的湘西     图源:全历史   02  从军,影响他一生的难忘旅途 沈从文不仅爱逃学,还具有逃学的“本钱”。 他在六岁时就已经认识六百多字,显然是私塾众多孩子中的佼佼者。 然而,本应该走读书路的沈从文,却在14岁成为预备兵,16岁投身军营,开始了长达五年多的行伍旅程。这也与他的家族息息相关。 咸同之际,有一位青年军官屡建奇功,他是曾国藩麾下的大将,二十二岁时任云南昭通镇守使,二十六岁时成为贵州提督。 这个人就是沈从文的祖父沈洪国,他的戎马一生换得了一国安康,也为沈家增添了浓重的军人家风。 沈从文在自传中写道,“我的父亲生下的时候,祖母所期望的事,就是家中再来一个将军。” 可令人惋惜的是,沈父沈宗嗣有当将军的资质,却没有当将军的缘分。 沈宗嗣折腾了许多年,没立一分军功,却仍然忘不了”将军梦“,还隐隐有了让下一代也成为将军的心思。在自传中,沈从文这样“调侃”父亲,“我的爸爸既一面只做当将军的好梦,一面对于我却怀了更大的期望。” 图:沈从文父亲     图源:全历史 后来,沈父因组织刺杀袁世凯行动失败而逃亡他处。沈家经此一劫,财力也逐渐不支。沈从文在母亲的安排下成为预备兵,开启了自己的行伍生涯。 沈从文跟随部队行军的第一站就是辰州。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他心中难免多了些追求自由的欢快,少了些对于离家的伤悲。但三百人多的行军队伍中都是陌生的面孔,也让他意识到自己落单了! 到了晚上,军队扎营休息。沈从文看着一艘艘聚满人的船,一时不知道该去哪里。他想不出解决办法,便坐在岸边的一块大石上,抬眼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那时阔阔的江面,已布满了薄雾,有野鹜鸂鶒之类接翅在水面向对河飞去,天边剩余一抹深紫。见到这些新奇光景,小小心中升起一份无言的哀戚。自己便不自然地微笑着,揉着为长途折磨坏了的两只脚。我明白,生命开始进入一个崭新世界。” 自然的景色让他的心境开阔,解决的方法似乎也翩然而至了。那位曾经找他闲聊的中年差遣找了过来,不久后就带他找到了一艘留有空余的船。 图:湘西凤凰古城      图源:摄图网 这几年的从军生活,沈从文都是伴着自然走来的。他领略了辰州的河滩,湖南边境的茶峒、贵州边境的桃松、四川边境的秀山…… 后来,这些数不胜数的美景都被他写入了《边城》中,一点一点拼凑出来了《边城》的自然美,为无数人构建出来了一个淳朴、美好的宁静乡村。   03  写作,让一切美好得以流传 在文盲居多的军队中,会写字的沈从文可谓是“国宝”般的存在。他因此备受重视,进而拥有了一个留在司令官陈渠珍身边当书记的机会。 那时,沈从文一个月就可以领到九块银圆。按照上个世纪的物价,一块银圆就可以买上三十斤大米,八斤猪肉。如此看来,沈从文已经是一位“高收入人士”了。 如果沈从文按部就班地度日,他将来或许能被提拔成为秘书,过上更加安稳惬意的生活。然而,朋友陆弢的意外死亡为他敲响了警钟。 这五年来,沈从文看过太多死亡,也经历过太多次危险,朋友的意外身亡也让他对人生的意义产生了深深地思考。 他写道,“好坏我总有一天得死去,多见几个新鲜日头,多过几个新鲜的桥,在一些危险中使尽最后一点气力,咽下最后一口气,比较在这儿病死或无意中为流弹打死,似乎应当有意思些。” 于是,沈从文向陈渠珍辞别,领了三个月的月薪,转身离开了这个相伴他五年多的军队,踏上了去北京求学的旅程,逐渐蜕变成世人印象中的文学巨匠。 沈从文因为会“写”,才在军队中脱颖而出;也是因为写作,才记录下来了许许多多的美好。 1931年,沈从文写下《从文自传》,主动为世人打开了一扇了解他的窗。因此,后人才能从中品味他前二十年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体悟他笔下的勾勒的丰富世界从何而来,为何而来。 他年少时看过的风景都成为他描写自然的直接来源,领略的乡土人情成为他塑造人物的直接灵感。 图:沈从文与妻子张兆和    图源:全历史 这就是写作的力量,让珍贵的故事在流动的时光中永存,并将一切美好馈赠于世人。 自传不是名人大家的专属,普通人的生活也值得记录。 你我也可以用自传的方式写下自己的岁月。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此时此刻的记录足够让人回味半生,就如沈从文一般,三十岁时写传,临近八十岁的时候依旧能体会到年轻时的乐趣! 如果您想定制个人微传记,欢迎来到【家族事记】平台。我们很有幸,也很愿意作为您个人传记的聆听者、记录者、传播者。 您的倾诉是开启自传的钥匙,也是留下珍贵回忆的开端。愿我们的不同人生故事能在流动的时光中永远留存,一切的美好能够得以流传! 图:沈从文      图源:全历史     参考文献: [1]夏梓言.《从文自传》:繁花,或少年[J].新阅读,2022(10):51-53. [2]王琳.人生这本大书——《从文自传》读后感[J].泉州文学,2017(12):78-80. [3]戴佳晨.《边城》是如何筑成的——读《从文自传》有感[J].作文新天地(初中版),2015(05):7-10. [4]董之林.《从文自传》与“边城”的意义[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90-94+111.DOI:10.13438/j.cnki.jdxb.2004.02.018. [5]沈从文.《从文自传》[M]. 北京: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8-11.
  • 0
  • 493
  • 1
  • 2
新民学会(四):萧三,革命一生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
时光故事汇
有一位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曾与毛泽东同窗;和陈乔年共译《国际歌》;同邓小平创办报刊…… 他青年时加入新民学会,由此踏上赴法勤工俭学的旅程,迈出了成为无产阶级文化战士的第一步。 他的一生是为革命奋斗的一生,更是与文字勾连的一生。他播下文化的种子,使其绽放革命之花。 他是为毛泽东写传的第一人,其所撰写的《毛泽东的青年时代》流传日、德、英、印地、捷克等国,首次让毛泽东思想在异国散发光芒。 这个人就是萧三。 图:萧三  图源:全历史   一、革命一生的文化战士 萧三,原名萧子暲,幼时好学,十分喜爱古书,善于吟诗作对。 他在少年时考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也是在这里结识了伟大领袖毛泽东。 图:毛泽东 图源:全历史 两人的相识起源于一本《世界英雄豪杰传》,就如二者的革命人生般富有传奇色彩。 当时的毛泽东满怀着一腔热血走出乡村、来此求学,目光中带着对于英雄的向往。因此,当他得知萧三手中有一本《世界英雄豪杰传》时,便迫不及待地向萧三借阅。 彼时的萧三是家中殷实的富贵子弟,面对这位从农村走出来的穷小子,心里面有点瞧不起他。于是,萧三对毛泽东说,“我的书有三种人不能借,一是无真才实学者,二是庸庸小人者,三是自己出联而不解答者。” 毛泽东并没有因为萧三的有意为难而退却,反而是主动提出要对对子。 萧三出口上联,“目旁是贵, 瞆眼不会识贵人。” 毛泽东随即咏出下联,“门内有才, 闭门岂能纳才子?” 萧三听罢,瞬间红了脸,低头向毛泽东道歉,表明自己因为出身看低人才的歉意,并马上把这本《世界英雄豪杰传》借给了毛泽东。 毛泽东接连道谢,两个人相视一眼,随即握手大笑。 萧三知过必改的爽快和毛泽东不计前嫌的慷慨共同铸就了这一段珍贵的友谊。在此之后,两人逐渐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几年后,两人又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相遇,彼此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此时,萧三常与毛泽东、蔡和森等人相约听思想进步的教育家徐特立的讲座,其心中的爱国思想逐渐强烈,革命信念愈发坚定。 在毕业后,萧三经由同学介绍,来到黄氏族学任教。他并没有因为毕业而与毛泽东等人失去联系,反而关系越发要好。 1918年4月14日,萧三来到蔡和森在岳麓山下租住的“为痴寄庐”,和毛泽东、蔡和森、邹鼎丞等人相约建立“新民学会”,开启了革命生涯的第一步。 萧三对新民学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他参加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的运动,帮助湖南人民寻找清明政治;他为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撰稿, 发表许多小品文、散文和白话诗, 如《节孝坊》、《你也作贫农得了》、《崇拜英雄的人》等,以深刻辛辣的文章痛斥了封建旧礼教,助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扩大了新民学会的影响力。 不仅如此,他还推动了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展。 在新民学会成立不久,萧三和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就受“劳工神圣”思想的影响,提出要发展一批会员赴法勤工俭学,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寻找救国之道。 1923年,萧三也亲自踏上了赴法勤工俭学的旅程。 在法国读书期间,他和陈乔年共同翻译《国际歌》,把“国际工人阶级将是人类”的伟大理想传递到祖国;他和邓小平共同创办《少年》报刊,宣传无产阶级思想,激励中国青年运动。 此后的几年间,萧三常常在苏联和中国往返,学习苏联的先进思想,从事无产阶级文学活动,用笔墨宣传无产阶级文化,真正成为一名无产阶级文化战士。 图:苏联 图源:全历史 1949年,萧三更是撰写《毛泽东的青年时代》一书,成为撰写毛泽东传的第一人,使毛泽东的思想传遍世界各地。 此后,萧三也一直为无产阶级而奋斗,续写自己革命与诗的一生。   二、优良家风永传承 萧三之所以能成为无产阶级文化斗士,这离不开其父亲的殷勤教导。 无产阶级文化斗士必然需要浓厚的文化底蕴。萧三在父亲的教导下,从小便以民歌为唱本,善于吟诗作对,为宣传无产阶级思想积淀了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 他是这样写工人,“拿着锤子,钳子,斧头,刀,一面流汗,一面留神……我一锤锤碎了束缚我们的锁链,我一锹掀下了资本家那顶高礼帽。” 他是这样写农民,“一点点一滴滴的血汗,一朵朵一堆堆的棉花,通通归大地主,资本家……” 他的文字沉稳有力量,只言片语便描写出工人阶级的勤劳与伟大。这铿锵有力的文字背后,是其父亲的殷殷教诲,是家族注重文化教育的家风结出的硕果。 萧三家族不仅有文化底蕴,更有红色革命家风。 他和他的哥哥萧子升共同投身革命,两人虽然政见不同、道路不同,但却共同为国为民不懈奋斗,在中国这片沃土上创造美好未来。这也为萧三家族增添许多革命之风。 萧三更是一生为宣传无产阶级思想文化而奋斗,创造出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成了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诗人,更成了撰写毛泽东传的第一人。 这种注重文化教育和勇敢无畏家风也融于萧三子女的骨血之中。 在家庭的影响下,萧三的儿子萧立昂成为我国第一批海底摄影师。他不惧大海深处的危险与黑暗,用摄影机记录下海底的美丽。 另一子萧维佳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却继承了父亲爱好文学的天赋,十分喜爱文学,还帮助父亲整理了回忆录,在吉林大学任俄文教授。 萧三曾这样夸奖自己的儿子,“我们家下一代总算出了一个教员,还是一个搞文的,还是一个没有上过大学的大学教授!” 萧三革命一生诗一生,他的子女也追随着父亲的脚步,在新时代创造出建设国家的新硕果。萧三家族注重文化教育的家风激励着后代砥砺前行,其传承的勇敢的革命精神更是坚定了后代奋斗初心。萧三家族注重教育、勇敢奋斗的家风定会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辉!   参考文献: [1]唐振南.“有其父必有其子”——记萧三的两个孩子萧立昂、萧维佳[J].湘潮,2002(02):58-61. [2]吴国奇.萧三:革命一生诗一生[J].新湘评论,2012(21):40-42. [3].诗人萧三的五次婚姻[J].共产党员,2008(22):21. [4]叶介甫.萧三:第一个为毛泽东写传的人[J].党史纵览,2012(11):37-40. [5]朱权利.为毛泽东写传第一人[J].人才资源开发,2013(04):107-108. [6]萧维佳.萧三与《国际歌》[J].民主与科学,1999(02):35-38.
  • 0
  • 671
  • 0
  • 1
新民学会(三):何叔衡,从清末秀才到“新民”先锋
时光故事汇
何叔衡是最年长的新民学会会员。 时年四十二岁的他身着一件长衫,鼻梁上架着一副圆眼镜,面上蓄着两撇胡子,看起来一副旧式“老学究”的模样,似乎与“新民”这两个字毫无关系。 图:何叔衡影视剧形象 图源:全历史 但这最年长的“何胡子”偏偏有着如青年般的朝气蓬勃和热血澎湃,不仅成为新民学会的骨干,还成为中共一大的代表,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那何叔衡又是如何燃起革新热血,如何与新民学会结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一生的呢?   一、从清末秀才到“新民”先锋 何叔衡在加入新民学会时已是四十二岁,比起正处于青年时期的毛泽东、蔡和森等人,他自然拥有着更多的故事。 何叔衡生于湖南省宁乡县杓子冲的一个农民家庭。 他在家中排行老五,又是在1876年端午节出生。正所谓,“男子要午又得五,逢五就是福”,村里的父老乡亲都说他是一个有福之人,全家认为他将来必成就一番大事业,节衣缩食也要省钱供他读书。 或许真是如此,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的他在12岁时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在26岁时考中清末的秀才。这么来看,何叔衡的确是有福之人,凭一己之力使农民家庭跃升到官宦人家。 然而,何叔衡不想要给自己“求福”,只想要给人民大众“求福”。 他深感“世局之汹汹,人情之愦愦”,拒绝上任主管钱财的官吏,反而回家种地,当上了收入微薄的乡间私塾先生。他也因此成为了乡亲眼中不识好歹的“穷秀才”。 在此期间,何叔衡与同为秀才的谢觉哉、姜梦周和王凌波三人成为了拜把子兄弟。就这样,这四位身着长袍马褂的清末秀才组成“宁乡四髯”,抨击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寻求拯救中国的道路。 辛亥革命爆发后,何叔衡立即剪下头上的辫子,褪去身上的封建气息。他看到守旧妇女不愿意解开裹脚布,说道:“看来只动笔动嘴不行,还要动手动刀。”之后,他就亲手操刀将家中的裹脚布当众砍烂。 何叔衡虽然是从封建礼教走出的秀才,却有着封建秀才没有的革命精神。 他发觉自己应该走出宁乡县,去到更广阔的城市,接触新文化、新思潮,找到一个充满光明的前路。于是,在1913年,37岁的何叔衡来到湖南长沙求学,成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中年龄最大的学生。 在求学期间,何叔衡积极参与青年活动,做事谨慎却又不失热忱。他还结识了毛泽东,并与其成为了“忘年之交”。 何叔衡敬佩毛泽东的韬略,毛泽东亦欣赏何叔衡的能力,亲切地称他为“何胡子”。 两个人虽年龄相差甚多,但贵在理想相同。1918年,新民学会成立,何叔衡也在毛泽东的劝说和邀请下加入新民学会,成为学会中最年长的会员。 图:新民学会会员合影 图源:全历史 何叔衡为新民学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任新民学会执行委员长,因为人真诚、处事老练,被毛泽东称赞道:“叔翁做事可当大局,非学问之人,乃做事之人。” 在后续新民学会领导组织的“驱张运动”中,何叔衡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冲在游行示威的最前方,带领着学生高喊“张毒一日不出湘,学生一日不返校,教师一日不受聘”的口号;他亲自奔赴衡阳,动员并组织衡阳的各界人士进行示威游行活动,推动人民革命热情的高涨;他巧妙利用军阀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将驱逐腐败军阀张敬尧的一省之事扩大成为反抗北洋军阀腐朽统治的一国之事。 在全国有识之士的努力下,“驱张运动”取得胜利。 何叔衡在新民学会存续的期间真正成为了一名“新民”先锋,成为了一名托举马克思主义火炬的革命者。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何叔衡和毛泽东作为湖南省党组织的代表参加中共一大。 当时,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平均年龄为28岁,时年45岁的何叔衡又成为了年纪最大的中共一大代表,真正踏上了解放中国的革命之路。   二、革命圣火,勤勉家风 何叔衡不仅是一个为国为民的革命斗士,更是一个思想开明的好父亲。 近代中国“重男轻女”的旧恶思想依旧根深蒂固。何叔衡家里接连诞生三个女儿,这可让其妻子袁少娥愁苦万分。 然而,何叔衡却满心欢喜地迎接这三个孩子。他根据三姐妹在何家家族同辈排行次序地谐音,为她们取名。 大女儿排行十一,何叔衡为其取名为“实懿”,寓意其“将来成为女中典范”。 二女儿排行十三,何叔衡为其取名为“实山”,寓意其“成为实实在在、顶天立地的人”。 三女儿排行十四,何叔衡为其取名为“实嗣”。 当时,何家人都以袁少娥接连三胎都是女婴一事来怂恿何叔衡纳妾。面对封建陋习,何叔衡宁死不从,并为三女儿起名为“实嗣”,无声地向所有人证明“有女就是有后,女儿也可以作为一家之继承者”。 何叔衡思想开明的教育之风不仅体现在给女儿们的起名上,更体现在对她们的培育上。 他是反封建制度的革命者,对封建陋习更是深恶痛绝,这在其对女儿们的教育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他的女儿不必遵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思想,可以踏入学堂增长眼界。 他的女儿可以开心就大笑,有话就大声讲,把“笑莫漏齿,话莫声高”的封建礼训通通抛之脑后。 他的女儿不需要为“三寸金莲”的美感而裹脚缠足,身体康健才是真正的美。 何家三姐妹有这样思想开明的父亲,也逐渐成为了不让须眉的“女斗士”。 在校读书时,她们带头剪辫子,带领同学们一起与封建传统制度对抗,展现出其心底的革命风骨。 实山和实嗣两姐妹更是先后踏上了革命道路,用一生点燃着革命圣火。 何叔衡就是两姐妹在革命道路上的最好榜样。 1935年,红军长征后,中央派人互送何叔衡前往闽西,不料意外遭敌人围剿。 此时,何叔衡已年近六十,体力也不似少年时,他只能在战友的保护之下缓慢前进。 他深知自己的存在会拖慢整个队伍的速度,甚至会让战友们因此失去生命。 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以一人亡换众人生,毅然决绝地坠身悬崖,以生命践行着“为苏维埃流最后一滴血”的革命初心。 与此同时,他的女儿正在狱中受尽酷刑,他的妻子正在家中盼君归。他们全然不知,自己心心念念的亲人已经为了信仰而奉献了生命。 有这样以身作则的父亲,实山和实嗣两姐妹又怎能敢于平凡。 在建国前,姐妹俩一直勤勤恳恳地负责敌后工作,也曾被敌人抓捕入狱,经历过敌人的严刑拷打。但在被营救出来后,两人又义无反顾地投入敌后工作中,跟她们的父亲一样,为国为民不惜一切地努力奋斗着。 建国后,两姐妹在基层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践行着何叔衡家族的革命家风,发扬其骨血中的爱国精神。 图: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图源:全历史 何叔衡一生勤勉,犹如“老黄牛”一般,为革命奉献了一切。他的三个孩子虽是女儿身,却是巾帼不让须眉,为国为民劳碌奔波了一生。何叔衡爱国心无人不知,何叔衡家族的革命之风永世留存。   参考文献: [1]杜若原.何叔衡:用生命践行铮铮誓言[J].共产党员(河北),2021(Z1):73-74.DOI:10.14061/j.cnki.cn13-1033/d.2021.z1.007. [2]张晓飞.何叔衡: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J].党建,2021(06):69. [3].爱女如命何叔衡[J].初中生,2011(19):4-6. [4]余玮.何叔衡:行无愧党享威声[J].党史博采(上),2021(03):10-14. [5]赵赓.中共“一大”代表、革命长者何叔衡[J].文史春秋,2011(07):19-23. [6]图片来源:全历史
  • 0
  • 572
  • 1
  • 1
新民学会(二):青年蔡和森,提出“中国共产党”名称第一人
时光故事汇
新民学会有两位主要发起人,一位是毛泽东,一位就是蔡和森。 这两人志趣相投,同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求学,成为学友;相约建立新民学会,成为会友;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战友。 导师杨昌济曾称赞他们道:“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世人皆知,毛泽东终成为一代伟大领袖,带领人民解放全中国。那当时与其共担“救国二子”之名的蔡和森究竟又有怎样的风华? 图:蔡和森  图源:全历史   一、与友共约建新民,赴法留学发党声 任何优秀团体的建立,都离不开优秀的发起者。毛蔡两人的相聚可谓是创立新民学会的关键点。 1913年,蔡和森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求学,并结识了同级生毛泽东。由于两人都以“读书救国”为理想,他们很快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图:毛泽东 图源:全历史 两人的才华不仅得到了彼此的欣赏,还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老师杨昌济赞二人为“救国二子”,同学们更是把两人奉为青年的表率。 随着《新青年》杂志的问世,这种“恰同学少年”的读书生活也发生了深刻改变。 蔡和森受“科学”与“民主”思想的影响,逐渐萌生了建立青年团体的想法,力求聚集有志青年,共同为救国救民而奋斗。 这与毛泽东的想法不谋而合,两人随即开始筹建团体。 1918年4月14日,在众多有志青年的共同努力下,新民学会成立大会在蔡和森的家中召开,新民学会应运而生。 蔡和森既是新民学会的发起者,也是新民学会的命名者。据李维汉回忆,蔡和森最先提出新民学会之名。他取《礼记·大学》中“在明明德在新民”之意和梁启超推崇的“新民为当务之急”的思想为此团体命名。 在新民学会成立后,蔡和森又积极推动新民学会的发展。他先是和毛泽东一起创办《湘江评论》,后又积极组织赴法勤工俭学运动。 他只身来到北京,先后拜见杨昌济、蔡元培、李石曾等人,向其陈述湖南青年希望赴法勤工俭学的心愿,寻找解决经费、语言等问题的方法。 1919年底,经过众多有识之士的不懈奋斗,蔡和森和许多湖南青年共同登上了赴法留学的轮船,寻找救国救民的药方。 在留法期间,蔡和森逐渐被马克思主义吸引,整日“猛看猛译”有关于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著作,形成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图:马克思著作《资本论》  图源:全历史 1920 年 8 月,远在法国的蔡和森已经系统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学说,提出建党理论和建党原则,并深刻指出,“中国要成立党,成立中国共产党。”由此,蔡和森也成为中国提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人,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出了极大的理论贡献。 蔡和森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也高举起了实践的大旗。就如他自己所说的一样,“有理论就必须有行动”。他在法国留学期间先后领导掀起了三次中国青年运动的浪潮。 为赢得留学生的生存权、求学权,让中国赴法学生能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蔡和森组织并领导了“二·二八运动”,这也使得驻法公使陈箓被迫妥协,并向学生们借款维持学业;为反对北洋政府以国家主权为抵押,向法国借款并将其用于购买军火、扩大内战的行为,蔡和森、周恩来、赵世炎等人领导发起了“拒款运动”,取得了重大胜利;为反抗里昂中法大学禁止勤工俭学的学生读书,却让国内官绅子弟进入学校学习的双面举措,蔡和森组织并发起了“占领里昂中法大学”运动,后被法国武装警察拘捕入狱。 而后,蔡和森等人因“无钱、无学、革命党”的罪名被遣送回国。至此,蔡和森为期两年的留学生涯结束。 蔡和森在回国不久后便经陈独秀等人介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其所领导的新民学会逐渐融入中国共产党的“大家庭”,他也一起踏上了救亡黑暗中国的荆棘之路。   二、一家三代同求学,蔡氏家风永犹存 蔡和森在少年时立志读书报国,这与他的家族,尤其与她的母亲息息相关。 蔡母名为葛健豪,是一个拥有进步思想的女性。她深深仰慕女革命家秋瑾,欣赏其为革命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有这样的母亲以身作则,其子女又怎能甘于平凡,无视社会黑暗和百姓疾苦。 在母亲的影响下,蔡和森年少就树立报国之志。但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放弃上学,来到辣酱作坊当学徒。可他并没有放弃读书救国的志向,即使是在作坊里没日没夜的赶工,也抓住一丝一毫的空闲时间来读书。 当时,辣酱店老板是蔡和森的亲大伯蔡广祥,他是个典型的生意人,对待蔡和森并没有几分慈爱。 蔡广祥一看到他晚上点油灯看书就立马吹灭油灯,而后对着他破口大骂,认为蔡和森浪费灯油钱,还耽误白天做工。 等三年学徒期满,蔡和森就立刻离开了这个压迫工人的辣酱作坊,毅然决然地选择读书救国。 然而,蔡和森三年学徒的工钱难以改变家庭的贫寒,也没有攒下读书的经费。但是蔡母葛健豪十分支持蔡和森,便决定变卖家产,送蔡和森到初等小学读书。 如果说,蔡和森在母亲的帮助之下一步一步走上了救国之路;那么,其母亲和姐妹也在蔡和森的引领下走向了更加光明的未来。 蔡和森在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后就萌生了改变母亲和姐妹们悲苦命运的想法。 他给母亲发电报,希望母亲和姐妹们能够来到省城一起求学。接到消息的蔡母葛健豪十分欣喜,不顾蔡父的反对,毅然带着女儿庆熙、咸熙和外孙女千昂来到了省城求学。一时间,湖南省城流传着蔡氏“一家三代同求学”的佳话。 后来在蔡和森赴法留学时,他也带着母亲和妹妹远渡重洋,奔赴异国他乡接触新文化、新思潮。 图:蔡和森的妹妹蔡畅  图源:全历史 当时,已经年过半百的蔡母选择赴法留学成为一时美谈,所知者都觉得这位“小脚老太”去法国勤工俭学的举动了不得。 此外,蔡和森家族不仅有浓厚的求学进步之家风,还有不畏牺牲的革命家风。 蔡和森是一位心怀家国大义,不畏敌人压迫,甘愿为革命献身的先驱者。 1931年,赴香港指导广东革命工作的蔡和森不幸被捕。国民党特务为得到其他中共党员的情报,对蔡和森进行了两个多月的严刑拷打。他们将蔡和森的“双眼戳瞎、双耳割去,并将他的四肢钉在墙上”,妄想以此让蔡和森屈服投降。可蔡和森又怎会背叛组织、背叛信仰,敌人的刀只能折磨他的身体,却丝毫撼动不了他的坚强意志。在受尽折磨之下,蔡和森英勇就义。 这位早期共产党的领导人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三十六岁,这位与毛泽东共为“救国二子”的伟人,倒在了敌人的屠刀之下,再也没有机会看看新中国的这一片盛世。 毛泽东曾回忆蔡和森道,“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 先生未见盛世,这盛世却如您所愿。蔡和森的儿女就是在这盛世下安度晚年,他们坚定革命家风,一生继承父亲意志,为国为民不断奋斗。 如今,世人回望中国近代革命史,依旧能忆起蔡和森青年时建立新民学会的风华,铭记蔡和森于国于民的极大贡献,传承蔡和森家族追求进步和革命的优良家风。   参考文献: [1]朱明辉.蔡和森:提出“中国共产党”名称第一人[J].北京档案,2021(12):52-54. [2]徐鲁.蔡和森:心向光明 母子同行[J].奇妙博物馆,2021(Z2):26-29. [3]刘占龙.蔡和森立志求学报国[J].少年月刊,2022(22):4-5. [4]史克己.蔡和森: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急先锋[J].传记文学,2019(05):32-40. [5]郝鑫.蔡和森与新民学会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05):38-39.
  • 0
  • 558
  • 1
  • 1
新民学会(一):青年毛泽东,探索救国路
时光故事汇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是被知识分子唤醒的中国,他们誓死拥护德赛两位先生,上下求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二十世纪初的中国也是被青年托举起来的中国,他们不惧强权、不畏生死,以青春之热血创建青春之民族。 先进知识和青年热血的碰撞推动了一批“新青年”的崛起。他们虽身在湖南长沙,但却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展开的新文化运动同频共振,共同寻找着拯救中国的药方。 在五四运动前后,这一群意气风发的湖南青年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相聚成立新民学会,共同投入到新文化运动的大潮之中,力求唤醒中国人民的救国之心。 图:新民学会会员合影 图源:全历史 然而,随着民族危机日益深重,这一进步团体也逐渐认识到凭借“唤醒民众觉悟、革新学会风气”远不能够驱散中国社会的黑暗,只有学习俄国十月革命,推翻反动政府的统治才能迎来拯救中国的光明。 因此,在1921年1月,新民学会将宗旨更改为“改造中国与世界”,会内成员为此目标奔走一生,用生命发出振聋发聩的“建党先声”。 新民学会虽仅存续了三年多,但却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它伴随着新文化运动而生,后又如涓涓细流般汇入“中国共产党”这片汪洋大海,真正地救人民于水火,创中国之兴旺。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新民学会便培育了41位中国共产党员,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添砖加瓦。不仅如此,这里还先后走出了10位中共中央委员,7位党和国家领导人。 一个进步团体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其成员们的辛勤付出。其中,伟大领袖毛泽东更是新民学会中的发起者,对新民学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全国各地纷纷涌现了许多进步社团,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高潮。 这阵新文化运动的东风也为身在湖南长沙的毛泽东提供了前行的方向,他与蔡和森等共聚于长沙岳麓湘江西岸,相约成立新民学会。 这个学会的成立并非热血青年们的临时起意,而是许多青年思虑奋斗多年的结果。毛泽东就在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图:青年毛泽东 图源:全历史 时年22岁的毛泽东,用一份《征友启事》开启了聚集湖南长沙的热血青年的道路,也拉开了建立新民学会的序幕。 1915年夏,这份以二十八画生为署名的《征友启事》映入长沙各校学生的眼帘。上面写道,“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希望结交“坚强刚毅、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有志青年。 然而,这次征友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还被某女校校长误认为“借此到学校谈恋爱”。可志同道合的人之间总有着不可言说的缘分,毛泽东还是通过这次征友交了“三个半人”。其中的“半人”是李立三,因为当时的李立三并没有明确表态,毛泽东把他暂时视为自己的半个朋友。 但这并没有使毛泽东气馁,他坚信自己一定能寻找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经常与同学和朋友谈论时政,表达自己对国家政治的观点看法。 在此过程中,毛泽东的个人魅力也不断展现。他目光长远,观点深刻,其所撰写的文章更是颇受同辈称赞。“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是毛泽东在24岁时所写的一段文字,短短几句写出奋斗之乐,尽显青年意气。 许多青年都被毛泽东其人吸引,常常主动和他读文章、谈观点。时间一长,毛泽东身边的朋友也就渐渐多了起来。 此时的毛泽东,身边既有初到湖南第一师范时结交的旧友,如蔡和森、何叔衡等,又有后续不断结交的新朋友,如罗章龙、邹鼎丞等。他们同以匡时济世为志向,从不谈论儿女情长和身边琐事,只谈论国家大事,探讨拯救中国人民的良方。 随着新文化运动不断深入,毛泽东意识到青年们不能只局限于讨论国家大事,更要行动起来组成一个有体系,有组织的团体,进而召集更多的热血青年,不断壮大救国救民的力量。 这个想法一出便得到了许多朋友的响应。于是,毛泽东与蔡和森等人开始组织和筹办建立学会。与此同时,毛泽东还与邹鼎丞共同制定学会会章。 1918年4月,新民学会应运而生。 图:新民学会旧址 图源:全历史 毛泽东不仅在新民学会初创之时做出巨大贡献,还在新民学会的后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重大作用之一就是组织和推动新民学会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掀起了一股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新民学会也紧跟时代潮流,商讨决定“会友向外发展”,组织会内青年赴法学习知识,寻找救国之路。 此时的毛泽东虽没有赴法留学的打算,但为帮助会内成员顺利赴法学习,他也参与到筹集资金,争取更多赴法勤工俭学名额的行动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毛泽东等人的努力下,侨工局将湘省贷款留学名额增至70余人,并专门在北京大学开设了湖南留法预备班。这一举措不仅惠及了新民学会会员,更使许多湖南长沙的学生拥有了宝贵的留法机会。 毛泽东对新民学会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的付出令众多成员感动。其中,会员罗学瓒在家书中评价毛泽东道:“此次在长沙招致同学来此组织预备班出力甚多, 才智、学业均同学所佩服。” 然而,当新民学会的成员踏上赴法的邮轮时,毛泽东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站在祖国的这片沃土上寻找拯救中国的火种。 与此同时,毛泽东还为新民学会做出了另一重大贡献——创办《湘江评论》。 《湘江评论》是新民学会和湖南学生联合会共同创办的报刊,毛泽东任此刊物的编辑和主笔。 他为《湘江评论》撰写创刊号,言辞恳切精炼,内容直指人心,上面写道,“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 此创刊号发售即空,还获得了北京《晨报》的较高评价,《晨报》称其“内容完备”“魄力十分充足。” 此外,毛泽东不仅自己写文章,还自己排版、印刷报刊,有时甚至自己上街卖报。 不难看出,《湘江评论》是毛泽东倾尽全力之杰作,更是他为新民学会做出的重要贡献。《湘江评论》虽只存续了一个多月,却极大影响了湖南的热血青年,推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湖南的革命运动之中。 当时,在军阀张敬尧的黑暗统治下,湖南地区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因此,毛泽东带领新民学会,发动湖南各界,展开了轰轰烈烈的“驱张运动”,在实践上践行新民学会“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宗旨。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新民学会随之停止活动。毛泽东也乘“新民学会”之船行至“中国共产党”的汪洋,踏上托举马克思主义火炬,救亡黑暗中国的荆棘之路。   二、为民救国心,启于父母亲 毛泽东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的农民家庭,从小在乡村传统私塾里学习四书五经。 这是其父毛顺生的决定,目的是让毛泽东学会读书识字,帮助他管理农田、记账和撰写地契等。 可毛顺生没想到的是,南岸私塾不仅教会了毛泽东读书识字,还推动了毛泽东正义感和反叛精神的形成。 在南岸私塾学习期间,毛泽东格外喜欢被老师封为禁书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他十分崇拜这些打破制度禁锢的水浒英雄们,这也促使他产生了反对压迫的革命精神和扶危济困的正义感。 图:《水浒传》 图源:全历史 毛泽东虽然不喜繁文缛节,但在这段学习时间里也加强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掌握,这在其荡气回肠的诗句中便显现得淋漓尽致。 由此可见,其父毛顺生阴差阳错地推动了毛泽东正义感和反叛精神的形成,对他的个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青年毛泽东产生重要影响的,还有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 文七妹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她怀菩萨心肠,待人十分耐心宽容。 毛泽东晚年回忆她道,“我母亲是个仁慈的妇女, 为人慷慨厚道, 随时都愿意接济别人。她同情穷人, 并且当他们在荒年里前来讨米的时候, 常常送米给他们。” 毛泽东也深受母亲影响,对人总怀宽容之心。他面对穷得吃不起饭的同学,慷慨地将自己的午饭分给对方一半。文七妹在得知事情原委后,特地为他准备两份餐食,以此来支持毛泽东帮助同学。 这种仁慈之心也促使毛泽东拥有了对劳苦大众的同情,推动他把目光聚焦到人民群众,踏上为人民谋幸福的救国之路。 毛泽东在吊唁双亲时道,“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不信什么鬼神, 但生我者父母, 教我者党、同志、朋友也。还得承认, 我下次再回来, 还要去看看他们两位。” 不难看出,毛泽东的父母亲对他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培养了他坚强刚毅、不畏强权,随时愿为国捐躯的英雄人格,促使他走上了为人民谋幸福的革命之路。 毛泽东没有辜负父母的期待,更没有辜负新民学会的期待。在新民学会存续期间,毛泽东逐渐将年少形成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实践相融合,对其以后的革命征程具有基础性作用。如今,新民学会旧址犹存,吾辈未忘青年之责,定将续写新时代的青春篇章。   参考文献: [1]张家康.毛泽东的青少年记忆[J].红岩春秋,2016(06):28-33.DOI:10.16684/j.cnki.hycq.2016.06.014. [2]胡湘荪. 毛泽东与新民学会[C]//.红色记忆-雨花党史丛书第一辑.[出版者不详],2015:68-80. [3]文茂琼.机遇和平台——新民学会与毛泽东[J].船山学刊,2014(02):117-123. [4]刘思驿.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觉醒青年发出“建党先声”[J].湘潮,2022(07):61-62. [5]高菊村,胡蓉.青年毛泽东与新民学会精神[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28(06):63-66.
  • 0
  • 737
  •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