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
426
1
画作价值十几亿的吴冠中,如何记录自己的传奇一生?
时光故事汇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却为一个人打破了只展出文物的惯例,为其举办了个人画展。他就是吴冠中。

这只是他众多成就之一,但也能看出其在绘画界的卓越地位。实际上,他的人生也和他的画一样精彩,他亲自撰写自传《生命的画卷》,用笔墨记录下来自己家庭、求学经历、绘画趣事……

图:大英博物馆        图源:全历史

 

01 父亲嫌他“没出息”

 

吴冠中父亲的同事经常夸吴冠中说:“茅草窝里要出笋。”这“茅草窝”指的是吴冠中的家庭,而这“笋”则是指吴冠中。这虽说是一句略带调侃意味的夸奖,但也能体现几分他的家庭背景。

他的家庭十分贫寒,他在自传中写道,“父亲是一位教书兼务农的穷教员,母亲是一位大家庭落魄户出身的文盲女子”全家老小都靠着父亲每月领的微薄薪水过活。但无论是什么样的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梦想。而在他们生下的一大堆儿女中,最被期望成龙的孩子,便是家里的长子吴冠中。

图:儿童时期的吴冠中     图源:全历史

吴冠中从小成绩优异,家里也十分重视他,即使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他读完三年初中。显然,他没有辜负家人的期待,先是如愿考上师范高中,而后顺利进入更加难考的浙大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电机科学习。他每学期获得的奖学金大大减轻了家里的压力,也给他父母的脸上增了光。

然而,就在吴父的望子成龙梦要成为现实的时候,吴冠中却放弃了大好前途,选择从头开始学画画。这个改变发生在吴冠中17岁那年。他在大学为期三月的军训中,结交了一位在国立杭州艺专预科学习的朋友,这个人便是朱德群,一位影响了他终生的挚友。

图:朱德群画作      图源:全历史

在一个星期天,朱德群带吴冠中参观他们艺专学校。吴冠中在看到图画和雕像的第一眼,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感。他说,自己“强烈遭到异样世界的冲击,也许就像婴儿睁眼初见的光景,它轻易就击中了一颗年轻的心。”

艺术的美为吴冠中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他甘愿成为“被它奴役的俘虏”。他带着年轻人敢拼敢搏的劲头,一头扎进了名为“艺术”的苦海。因此,吴父的望子成龙梦破灭了,他十分气愤,竭力反对吴冠中去做“没有出路”的画家。但吴冠中的那颗被艺术俘获的心灵丝毫没有动摇,他的父亲也只好接受了这个难以置信的结果。

然而,世事难料,吴冠中虽然踏上了被自己父亲认为“没出息”的道路,但硬是闯出了大名堂,成为闻名中外的大画家。

图:吴冠中自画像     图源:全历史

 

02 母亲激发他对美的感知

 

在他父亲的眼中,吴冠中学画画就是误入歧途。但实际上,他心中早就埋下了名为美的种子,这颗种子逐渐生根发芽,最终指引着他走这条绘画之路。而为他播下这颗种子的人,就是他的母亲。

吴冠中的母亲对美十分敏感,他自己曾回忆道,“我的母亲是文盲,却非美盲。”她很善于搭配颜色,挑选的衣料也是最好看的。她利用各种杂色毛线织成的毛衣也具有一种别致的美。就连他表姐们在出嫁前都会特地来到家里,找母亲请教如何绣花。

这样具有审美天赋的母亲,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吴冠中,激发了他对美的感知。

不难看出,吴冠中半路学艺和他母亲的影响息息相关,而他也终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大画家。在这个过程中,他可谓是把绘画融进他的骨血,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它。

图:吴冠中写生照片      图源:全历史

提到这,就不得不说一件趣事。

那时,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的吴冠中和他的学生们一起被下放到河北农村劳动,每日忙着种水稻、拉煤……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找到一个像样的绘画工具更是难上加难。但这却难不倒爱画画的吴冠中,他用一块钱买了农村简易黑板当画板,借房东家的粪筐做作画架,硬是凑出了一套绘画工具。

当时,吴冠中就如同农民一般,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整日见的都是庄稼地里的各种农作物。然而,这些高粱、玉米、冬瓜……也成了吴冠中作画的取材,一个一个地接连在粪筐架上画出来。他也因常常接老乡的粪筐当画架,一度被同学们戏称为“粪筐画家”!

这颗被艺术抚慰的心灵支撑吴冠中挨过了下放劳动的艰苦时光,让他感受到了苦难岁月里的甜蜜。

毫无疑问,这段经历是十分珍贵的。吴冠中曾回忆道,“我珍视自己在粪筐里的画、在黑板上的作品,那种气质、气氛,是巴黎市中大师们所没有的,它只能诞生于中国人民的喜怒哀乐之中。”这让吴冠中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也让他的作品更加具有了平易近人。无论是大师,还是平民百姓,都能从他寥寥几笔中感受出广阔的意境。

 

03 妻子成全他一生的梦想

 

吴冠中在绘画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也离不开他妻子的默默付出。他曾说过:“我一生只看重三个人:鲁迅、凡·高和妻子。鲁迅给我方向给我精神,凡·高给我性格给我独特,而妻子则成全我一生的梦想,平凡、善良、美。”他将自己的妻子和他精神导师鲁迅和绘画导师凡·高相提并论,可见妻子朱碧琴在他心中的分量。

朱碧琴和吴冠中的爱情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在这中途曾遭到过朱碧琴父亲的强烈反对。说来有趣,朱碧琴父亲反对的理由和吴冠中父亲不让他学艺术的理由竟出奇的一致——学画画穷,没出路!但朱碧琴不怕穷,义无反顾地嫁给了吴冠中。

图:吴冠中作品《年》       图源:全历史

在结婚之后,吴冠中非常幸运地获得了公费赴法留学的机会。朱碧琴非常支持他,甚至把母亲给自己的金手镯变卖,给吴冠中买了一块手表,为了让他在国外生活得方便一些。

因为怕吴冠中因穿得寒酸被人排挤,她又卖掉自己缎子夹袄,换来些红色毛线,赶在丈夫离开之前,紧赶慢赶为他织了一件红色毛衣。这件毛衣是朱碧琴爱意的结晶,对吴冠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他在留学期间,和一位法国朋友乘一艘小船,一直沿着塞纳河写生。但在第一天的时候,他们就遭遇风暴,风卷起波浪,推翻了他们的小船。吴冠中是一个“旱鸭子”,丝毫不通水性,差一点就要被淹死。那时,他身上穿的就是这件红毛衣,戴着那只金表,怀里还时刻揣着妻子的相片。

后来,吴冠中把这件事情讲给妻子听,她心里不由得后怕,说道:“如果当时他死了,她也活不下去了!”

这是朱碧琴和吴冠中相伴时光中的点点碎片,更多温暖的故事被吴冠中记录在《他与她》这篇文章中,永远保留着彼此的宝贵回忆。这是他最深情的作品,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妻子的爱意,让无数世人都感受到他细腻真挚的情感。

然而,他记录自己人生的同时,也有许许多多的人记录着和他的故事。他的学生、友人都纷纷用文字写下和他的相处的时光,留存当时的快乐滋味。

其实自传很简单,回忆录也很简单。因为究其本质,它们都是我们最直白情感的表达。这种情感既淳朴又真挚,不含有一丝杂质。我们只需要有一颗体会温情的真心和勤于记录的双手,就可以将这份温暖永远保留下来。

你我可以像吴冠中先生一般,记录下自己和另一半的珍贵回忆,永远铭记这上天赐予的缘分。或者将人生的经历写入自传中,就如吴冠中先生的自传《生命的画卷》一样,用文字回味一生起伏。

你的故事永远值得被聆听,家族事记平台一直在这里等待着您的到来。希望您能在家族事记的平台上能够阅读更多的故事,记录下您家的宝贵篇章!

 

 

参考文献:

[1]奕明.吴冠中:一生为画苦[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3(10):17-18.

[2]张琳.“粪筐画家”的趣事[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1(03):20-21.

[3]杨丽.吴冠中——丹青妙笔写人生[J].党员干部之友,2008(02):30-31.

[4]吴冠中.《生命的画卷》. [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01.

[6]图片来源:全历史


1
1
426
0
写留言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