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
2221
0
中国式家族是如何形成的?家族文化在当代有何意义?
家族百晓生

“一部中国的历史,就是放大了的家族史。”

——学者许烺光在其学术著作《宗族·种姓·俱乐部》中如是说。

家族,不仅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而结成的一个社会群体,也是长久以来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单元。家族甚至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家族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发展的?家族形态的转变对当代社会又有哪些影响?

图片包含 布

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中国式大家族

 

01 家族的形成与发展

家族这一形态最早形成于原始社会末期,这一时期的社会由不同的父系氏族组成。

其特点为家族成员拥有同一个男性祖先,子孙世代聚族而居,父亲在个体家庭中处于统治地位,因此这样的家族也被称为父家长制家族。据考古发现,距今5000-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末期就已经形成了父家长制家族。

一群卡通人物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郭北平绘仰韶文化油画

父家长制家族还保留着原始社会平等互助的遗风。在家族内部,成员们集体劳作,平分劳动成果,一起参与祭祀活动,有着共同的经济文化生活。在家族外部,不同的家族组成一个胞族或部落,不同的部落又组成部落联盟。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手工生产力的提高,人们不再共同分享财物,因此家族中各个家庭的贫富差距逐渐产生,家族成员地位不再平等,成员被奴役的情况出现,于是父家长制家族逐渐转向了奴隶制宗法式家族

同时,不同的部落间也会因为资源分配等原因发生战争。强大的部落征服其他家族与部落后,就拥有了对他们的统治权。随着家族、部落之间不断联盟与兼并,最终中原地区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家族联合体,而夏家族掌握着这一联合体的统治权,其统领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大禹。

卡通人物

低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大禹治水

后来大禹没有遵循让位贤者的原始传统,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巩固了夏家族的统治地位。最终启建立了夏王朝,国家政权就此产生。可见最初国家形态的形成就与家族的发展息息相关。而王朝与家族密切相关,王朝的统治也就带有浓厚的家族政治色彩,这也就是所谓的“家天下”。

地图

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夏朝疆域图

最终这一政治体系维持了上千年,并在战国中期开始瓦解。但在随后的秦汉两代,有一些强宗大族式的家族仍然没有随着朝代、政权的更替而覆灭,反而势力越来越大,削弱了中央统治,使统一的帝国再次解体,开启了魏晋时期的世家大族统治时代

而从魏朝开始实行的“九品中正制”保证了国家的实际管理权牢牢掌握在士族门阀的手里,国家的官员选拔只看家世出身,寒门学子没有出头的机会,正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直到唐朝,科举制度的产生打破了世家大族统治国家的垄断局面,让庶民阶级的学子也有机会入朝为官,提高社会地位。

随着社会发展,门阀士族在北宋时期彻底消亡,但与此同时,新的家族形态产生了——也就是我们更为熟知的封建家族。这时的家族不再只有豪门贵族,而是成为了深入乡间的、大众平民化的一种常规形态。

图:封建大家族

并且在科举制逐渐完善之下,明清两代涌现了许多科举家族——平民百姓世代耕读传家、聚族而居,有朝一日族员依靠科举入仕,再逐步壮大和稳固家族社会地位。据统计,明清时期的山东地区有200多个科举家族,其中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就有近70家;在江南地区,名门望族更是多达300多家。

可见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演进,虽然家族制度一直在变化,但家族这一社会组织却始终没有消失,并且与国家的发展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关联。

后来随着科举制度的废止,封建统治的结束,传统家族没有了通过科考跻身上层社会的途经,家族经济来源也被切断,所以封建家族不可避免地迅速衰败了。

 

02 封建家族覆灭的影响

不可置否,封建家族制度有其弊端与局限性。传统的封建大家族通常都有一个具有绝对权威的大家长,他掌管着家族的各种事务,有着说一不二的威严,一切以家族为先,压抑着族中众人的个性。就像巴金在《家》中描写的高公馆和高老太爷。

图:话剧《家》剧照

而在封建统治结束后,家族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人们很少再聚族而居,家中也不再有森严的等级制度。那么封建家族的覆灭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近代封建家族制度的瓦解,不仅打开了国人的思想枷锁,推进了民主革命,促进了封建专制统治的灭亡,加快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也让女性得到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提高了女性的地位。

但同时,家族形态过快的转变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科举制的消亡让原本依赖于科举入仕、光耀门楣的家族突然间失去了立家之本,于是家族随之瓦解,而随着家族一同瓦解的还有家族教育和乡村教育

在科举制盛行的时代,地方也形成了一套相匹配的家族教育、乡村教育模式,各地家族甚至举全族之力为家族及同乡子弟提供系统教育,培养科举人才,为封建社会输送社会精英,弥补了国家正规教育的不足。

但在这条通道中断后,家族、乡村教育难以维持下去,地方百姓就缺少了一个接受教育的途经。据《冠县县志》记载,自改建民国后,全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只有千分之一二,普通读书识字的人还不到百分之十。而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文盲率高达80%,其中90%来自农村。

一群人站在商店前

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私塾旧照

此外,在封建时代,民众的道德教育通常也是由家族承担,但在反封建的运动中,传统道德精神也被一并否定了。固然传统道德观念有其糟粕之处,但突然间全盘否定,加上家族教育的缺失,对民众的道德观建立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据不少民国地方志记载,清亡之后,社会上的抢劫案、打架斗殴案等都发生得愈发频繁。

不过也并非所有家族都在时局动荡的年代衰败落幕,有一些家族顺应时代变化,积极转型,在新时代继续焕发生机。比如绵延了四百余年的锡山秦氏家族,在清朝末年积极由科举为业向实干立家、投身革命转变,培养了不少留洋归国的实业家和革命家(跳转文章:转型成功的江南望族——锡山秦氏);还有一直坚持读出传家,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海宁查氏家族,直到近代还培养出了著名诗人穆旦(原名查良铮)和著名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镛)(跳转文章:培养出金庸、穆旦的百年世家——海宁查氏)。

可见,家族这一社会单元并不是限制个人发展、压抑个人天性的罪魁祸首,我们在摈弃封建社会思想的同时,也要正确看待家族文化的可取之处。那么在新时代,家族文化在当下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03 家族文化的当下内涵

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家族这一形态从未退出历史舞台,深深影响着华夏民族的发展。可以说,家族文化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着中国社会的过去,也同样影响着现在和未来。

封建的家族族规我们如今已经很少提及,但良好的家族家训放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家训就是一个家族伦理的核心,代表着其家族中最为规范且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基本行为准则,也是家族文化的具象体现。它甚至树立了一个人最初的伦理道德观念,比如去恶从善、品行端正、勤奋读书、尊老爱幼……这些美好的品质不仅能帮助人在家族中与亲人和谐共处,也让人在与外界沟通时明事理、懂礼仪,从而推动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建设。正如近现代儒学大师梁漱溟所说:“关系,皆是伦理;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

图片包含 日历

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颜氏家训》

另外,家族文化还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自古以来,家族和国家就密不可分,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家国情怀始终都是中华民族的信仰之一。基于这种信仰,我们信任并团结同胞,共同维护着小家的和谐,大家的和平,共同建立稳定的社会形态。

无论社会怎么变迁,围绕着家和家人的生活仍然是继续的,家族文化也仍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在当今社会,家族观念早已摈弃了狭隘和封建的思想,家族文化的传承也不是地域、空间的隔绝所能阻碍的,因此我们更应该秉持着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家国信仰,发扬新时代的家族文化力量。

 

 

参考文献:

[1]牛磊.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现代审视[J].齐鲁学刊,2020(1):25-31.

[2]郑国志.论中国家族文化的当代存在意义[J].文化学刊,2022,No.135(01):72-75.

[3]王运萍.传统"家本位"思想及其延伸的现代启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27-29.

[4]李永芳.中国古代传统家族制度的历史嬗变[J].湖南社会科学,2022,No.209(01):164-172.

[5]张华清.近代中国传统家族制度的瓦解及其社会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49(5):118-125.

[6]图片来源:趣历史、全历史


1
0
2221
0
写留言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