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1082
0
新文化运动(终):“先驱者”李大钊
时光故事汇

李大钊出生在多灾多难的中国,同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样,他也有一颗拳拳爱国心。满清皇朝统治的百年间里,“天朝上国”是中国人民对自己国家根深蒂固的印象。中国人民对于世界的通透认识,只掌握在少数人的眼里。中国的路何去何从,尚无人知晓。

面对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李大钊的思想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青年时期,他只有爱国心,没有系统阐述出自己的情感。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西方倡导的理想主义,对于中国而言有着诸多不可实施的前提,这才促使李大钊更加坚信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

图:李大钊

 

南陈北李 相约建党

1914年,陈独秀和李大钊在日本相识。在这一时期,他们并没有太多的联络,只是互通信件,交流思想。而后,两人在北大教书期间,才正式开始共事。

1916年在日本留学的李大钊回国,同年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并积极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他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进步思想,和封建势力展开猛烈的斗争。

图:《新青年》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倍受鼓舞,此刻他坚定的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真正能救中国的,他开始着手撰写并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新纪元》等文章。

他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使中国人民脱离贫困,走向富强的道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时代。”这是李大钊在《新纪元》中的一句话,他以笔为武,唤醒暗夜中沉睡的心灵。

他认为,在以后的中原大地上,必定都是赤旗飘扬的场面。这让他看到了中国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希望。

图:《共产党宣言》

李大钊在宣传的过程中,仍然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他的身份不只是一个爱国先进者,更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一本《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的阐述了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见解,点燃中国万千年轻知识分子的爱国心。

他们对《新青年》进行改版,吸引更多的知识分子加入到新文化运动中来,积极宣扬马克思主义;他们创办《每周评论》,理念是“主张公理,反对强权”,这为新文化运动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他们去各个高校发表演讲,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为新文化运动引进新鲜血脉。

可惜的是,当年的他们并没有留下影视资料,但电视剧《觉醒年代》给我们还原了那样一个热血的年代。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李大钊与陈独秀二人,站在山顶之上,俯视这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他们同举右拳,眼神坚定,双目饱含泪水,一字一句铿锵有力。为了不让百姓流离失所,为了不让百姓忍受折磨,为了人民能够当家做主,为了千千万万的人民有尊严的想人一样活着,他们愿为之奋斗终身,誓将带领人民走向光明。事实证明,他们做到了。

有了这理论的靠山,李大钊和陈独秀于在1920年初,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两地相约建党。

图:陈独秀

响应之人,成千上万。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李大钊便在北京迅速开展工作。一方面他成立相关工作小组,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鼓舞人心;一方面他准备工人运动,反对资本主义的无端压榨。

 

星星之火 终会燎原

那如何“唤醒”工人,进行工人运动,就成为了当时急需解决的问题。李大钊最先提出,在产业落后的中国,工人是第一生产力,是这个国家最庞大的群体,我们应该将工作中心放在广大工人身上。

“工人是天”——一百多年前,李大钊在长辛店教授给工人们进步的共产主义思想,告诉他们,万恶的资本主义不会在意工人的生死,要想争取做人的权利,只有自己拯救自己。随即,李大钊和党内的知识分子开始在长辛店创立补习学校,目的就是让工人们学会文化知识,了解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斗争。在给工人们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让他们了解到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1921年春节前夕,李大钊来到了工人补习学校授课,他向工人们阐述了,资产阶级只会剥削工人、压榨工人,工人自己要坚决捍卫自己的权利,团结起来去争取做人的基本尊严的道理。

他在黑板上写出“工人”二字,启发大家将“工”和“人”字组合起来,那便是“天”字。两横代表天与地,中间的竖是工人,即能顶天又能立地,这便是伟大的工人阶级。由于工人们学到到了许多先进知识,因此思想深受启迪。

1921年,龙海铁路工人高举“争我人格,光我国体”的旗帜,率先举行罢工。自此,工人革命一发不可收拾。1922年,郑州工人俱乐部因为军警殴打工人,组织罢工运动。1923年,爆发了全国震惊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如此活动,不胜类举。

以此,“工运先驱”这个称号也非李大钊莫属。

李大钊青衣素布,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他带领的工人运动即承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化,又开启了革命暴动的新征程。

图:李大钊

可悲的是,北洋军阀愚昧无知,他们一味地守旧不思进取,甚至阿谀奉承来侵略的帝国主义,彻底惹怒了中国人民。1926年3月18日,北京学生、工人、市民等各界群众在天安门举行声势浩大的,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国民大会,会后游行示威,当队伍到执政府和国务院门前情愿时,执政府卫队向请愿团开枪,造成47人死亡,100余人受伤,一时间,诺大的执政府门前,血流成河,横尸遍野。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

“三•一八”惨案后,整个北京城都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随即,李大钊等27名革命者在北京被捕入狱。尽管遭受着酷刑,却没有泄露半分党的秘密,慷慨赴死,大义凛然。同年,被押入绞刑台上,为革命捐躯。

 

厚积薄发 征程刻起

要说起李大钊的成才路,其祖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引路人。

祖父李如珍早年里是经商的,因为他读过一些书,有一些见识,所以买卖做的格外的好些。不过李如珍膝下并无子嗣,为了延续香火,他从二弟那里过继了一个孩子名为李任荣,并将他扶养成人,助他成家立业。

但命运似乎为难人,刚新婚的李任荣便患上了当时的不治之症——肺痨。没多久便撒手人寰,离开世间。当时李任荣的妻子已怀有身孕,她在丧夫之痛中,艰难的将孩子生了下来,这个孩子便是李大钊。据说,李大钊降生之日,有只百灵鸟一直盘桓在李如珍的肩头,任凭怎样拍打,都久久不肯离去,这必是大喜之兆。于是,根据此情景,李如珍便给孩子起名为“灵头”,但又怕给孩子叫傻,于是又改为“憨头”。

李如珍十分看中这个孙儿,在李大钊五岁时,便教他识字,背《三字经》《百家姓》。后又将他送往私塾,悉心学习,盼他知书达礼,通晓世事。李大钊也很用功,在读书这方面从不含糊,他的眼界和学识每次都能让老师对他有不一样的看法。

后来李如珍又将李大钊送往当地一所“名校”张家专馆就读,在里面老师赵辉斗的栽培下,李大钊很快便名嗓一时,成为当地的文童。

1905年,参加科举考试的李大钊,一举中第,并逐步通过了县试、府试。就在李大钊准备在院试中大展身手时,在中华大地延续了近千年的科举制寿终正寝了。这一制度的消亡对迂腐死板的读书人来讲,是断绝仕途;可对心怀天下的读书人来讲,确是新征程的开始。

于是,李大钊前往永平府中学就读,这里不同于以往封建的私塾,他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真正热爱读书的年轻人。在这期间,李大钊逐渐意识到只有追求政治真理,才能实现远大抱负,可以说,只有这样才能救中国。

正是因为有了像李大钊一样不畏惧反动分子,不怕牺牲的前辈,在无数个黑暗的日日夜夜奋斗、摸索,才有了我们今日之盛世中华。他们自风雨中蹒跚走来,在前探索出一条通往胜利的路,我们走在他们的身后,无风无雨,奔赴黎明。

李大钊这短暂的一生,追求真理与光明,给黑暗的旧中国带来希望,同样也激励着后辈们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赓续奋斗。

正是因为有了无数个像李大钊一样的前辈,在前方不懈奋斗,才有了新文化运动的成功。这次运动的成功,促使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为后来的五四运动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播火者——纪念革命先驱李大钊  百度百科 引用于2022年10月8日
https://ms.mbd.baidu.com/r/NfH3H0NrWM?f=cp&rs=118891852&ruk=1OF0xv3A6qphy7zjO_2fDA&u=e7bf85fe9b945c42&urlext=%7B%22cuid%22%3A%22g825agal-aYQav80g82xili6Hi0OuBfolavY8_ud2fKu0qqSB%22%7D
[2]李大钊:父母短命,祖父盼他长寿,22岁为志向改名,38岁英勇就义  百度百科 引用于2022年10月8日
https://mi.mbd.baidu.com/r/NYICCbtncQ?f=cp&u=e89d2c2b4e0c1868
[3]《李大钊传》,朱成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4]《李大钊全集》,中国李大钊研究会,人民出版社,2013年。
[5]图片来源:全历史。


0
0
1082
0
写留言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