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
476
0
足下时光
时光故事汇

旧照片上的穷人打赤脚多,要不,长年穿草鞋。衣服补丁叠补丁,棉布衣穿烂了不能再穿了。从前农作物是自然生长的,干旱水涝虫灾,产量不高。为什么不多做几双布鞋穿呢,布鞋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很费时间,纳双布鞋,布片要不少,哪来那么多布片。小时候,七十年代,我爷爷有空就打草鞋,打几捆丢木楼上,不耐穿,得多打几双。当然从前的富人过的锦衣玉食,一点不假,穿的绫罗绸缎,用的金杯玉盏,吃的全是原生态鸡鸭鱼肉。能走遍天下的是穿草鞋时候,徐霞客,李时珍……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现在骑自行车远游的是网红,有人佩服,有人觉得是吃饱撑的。还是敬佩古人,穿双草鞋,最好的也就是布鞋,走遍了全中国,留下多少烩炙人口的诗词游记,如,

《菩萨蛮》

[唐]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长途跋山涉水,餐风露宿的古人才会写出千古共鸣的诗词。相传是李白写的,有的版本标作者佚名,不知谁写的。感觉标佚名的更有研究性。

 

 

以前的农村女人们,闲暇时忙的就是做鞋,织毛衣,绣花。现在都是买,做正宗布鞋又将是闲置的手工艺了。现在也有卖布底鞋,但是是快餐鞋,纳底的功夫远不及奶奶辈妈妈辈们的真功夫。当年出嫁的新娘最值炫耀的是一摞摞刮刮叫的布鞋,自己做,还有已出嫁的姑娘亲戚们帮着做。出嫁当天,男方女方人们边看边啧啧称赞,家中的老娘要的就是这效果,我女呐不能输给别人。做外婆时,又来一波俏鞋秀,给外孙做好多鞋,几个月,一岁到十几岁穿的鞋都有。多少年后,六月六,晒红绿,翻晒嫁箱中的鞋,仍是引以为傲的资本,后辈人赞叹不已。

 

 

做一双正宗布鞋的流程很大的,先在菜园地头角落栽一丛苎麻,苎麻根可生长百年,换了菜园地,麻根必移过去。福州人用这个麻叶做清明馃,很好吃。唐朝孟浩然美诗: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说明桑麻已是唐朝盛行的农事之一,最有代表的应是苎麻,非常结实。我国栽苎麻的历史悠久,在公元前就有关于它的记载。我们所熟知的《诗经》中就有关于它的记载“东门之池,可以沤紵”。我国栽培苎麻的历史,至少三千年。以纺织用途为主的苎麻,有中国草之称,是世界上最优质的纺织原料。长江流域可收麻3次,一般头麻在5月底至6月上旬,二麻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三麻在10月下旬,苎麻割下后,就剥麻,放水里浸一下,再用专用刀片把表面皮刮掉,剩下的是结实的苎麻线,漂洗干净,晒干搓成麻索,纳鞋底用。

织成布叫夏布,夏布蚊帐扎实的很,小时候躲迷藏,经常站床上去,躲蚊帐后面,换细纱蚊帐,早扯烂了。

 

 

纳底麻索有了,要填底了。

我家相公的外婆,1914年生,牙口极好,七十多岁吃炒蚕豆不在话下。填底也填的极平,蚕豆大的布渣都可填上去。农闲时,婆婆会接江家老外婆过来小住,老外婆说:你们都拿布片来填底。一鞋筐布片拿来,老外婆一天到黑坐那里,把小布角一点一层再一层……填成底坯,千层底嘛。深色布,浅色布分开填。也冇有么事吃的,婆婆,老外婆都吃素,"豆腐呵……"豆腐佬担两桶豆腐,每天早上走村串巷叫卖。黄豆换豆腐,能捡两块豆腐吃,很奢侈了,吃酸诺菜,坛中豆腐乳生了相公了,老外婆说:闭眼睛吃毛虫,辣和和下饭呢。婆婆快七十岁,还帮自己做两双布鞋,合脚养脚,针脚功夫了得。儿子刚出生时,我也学过纳底,手没劲,牙咬针,哎,把牙咬个芝麻点样掉了,乡亲们做鞋不容易啊。

底坯有了,下底样,大小鞋底样,婆婆的鞋样夹里很多,她是技能很高的农村捡伢婆,但不识字,把她和公公的结婚证都剪了鞋样。鞋样里能看到六几年,七几年报纸片断,全社会生活生产激情昂样,感觉二天不吃饭不会疲惫。

 

 

找来事先糊好的布壳,按底样剪好。布壳制作就是:拣个大晴天,卸下半扇门,门上糊上米糊,糊上一层报纸,再糊上一层大旧布片,又糊上一层大布片,两三层就可以。大日头一天晒的硬刮刮,装薄膜纸袋防潮。做鞋帮,鞋垫,鞋底都好。

找来箬壳,剪成和布壳底样一样大小,缝一起。箬壳就是箬竹老壳,山里人挑来卖的,一来,婆婆妈妈们围成一圈,必买一小捆。小时候以为卖箬壳的,卖大缸的,鸡毛换灯草的,补锅的,从好遥远的地方过来的,其实也就是县城附近过来的,他们会做生意,赚点小钱很好。那鲜艳蓬松的红头绳是我童年的梦想,至今脑海里挥之不去。

箬壳底样和布壳底样粗针远线缝一起后,布壳面贴几层好布,滚好底边,和之前填好的底坯缝一起,把搓好的麻索,用蜂蜡多蜡几次,防水又利溜,养蜂人那里买的蜂蜡,开始纳底。下雨天,不能干农活,妇女们穿针引线,聚集一起,边带娃边咵家常边纳底,年轻一些的织毛衣。记得当年,当晴天扛起农具准备出门,三岁女儿拽住衣角,说:织毛衣,织毛衣。

底纳好,剪样粘鞋帮,缝鞋帮,上鞋,三天穿的上草鞋,三天穿不上好鞋,衣不过寸,鞋不过分。做鞋不易,电影里常看到,女孩给男孩的定情物,是一双新布鞋,表示深情款款,亲人之间赠鞋,也表示亲情至上。一双鞋来之不易啊,电影《乡情》,唱:阿妹给阿哥写封信,不拿纸笔拿起针,一行行针脚一行行泪,行行都是相思情……

 

 

现在各种鞋太多了,制鞋产业也带动了经济发展,年轻人觉得穿上名牌鞋上档次,一年几双,一搬家扔一大袋出来,衣服完好的扔出来,还是非常新,这边小区卫生工人垃圾分的很清楚,不浪费资源,旧鞋旧衣都有回收,卖出去也都是钱呀。

小时候,妈妈也很会做布鞋,至今记得一个画面,妈妈梳着长长的两个辫子,冬天和婶娘们一起纳底,我拉着妈妈的辫子玩。冬天的新棉鞋,得妈妈帮忙穿好。我外婆布鞋做的很刮气,至今记得外婆帮我做的红格子呢布鞋的样子,穿出去婆婶们啧啧称赞。八十年代后,买布鞋,红灯草绒鞋帮,白塑料底,很好的环保的塑料,鞋子也好舒适,冬天买双黄色解放鞋,也觉穿的好舒服。每年过年买一双。现在没看见那么好的塑料布鞋。

不过呢,最透气环保的,还是当年的千层底鞋,尽管土气,再贵的名牌鞋都比不上。各家菜园地头那一丛苎麻,谁还会保留?不知还在不在。也许已是记忆中的风景了。

 

 

文章来源:公众号“乡音远方”


2
0
476
1
写留言
0/500
留言板1
短发过夏
2022-10-19 17:33:02
0
布鞋伴我走过欢欣,走过青春
查看全部0条回复